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高温劣化规律及机理研究
1
作者 段登辉 陈嘉健 +3 位作者 郑孙博 覃潇 黄文琪 汪文学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24年第1期19-23,共5页
为了探究高温下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的劣化规律及机理,研究了高温对不同水灰比、不同龄期的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剩余质量比率、试件爆裂率、红外温升、超声波脉冲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400℃及以上时,试件表面产生明显的裂缝,... 为了探究高温下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的劣化规律及机理,研究了高温对不同水灰比、不同龄期的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剩余质量比率、试件爆裂率、红外温升、超声波脉冲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400℃及以上时,试件表面产生明显的裂缝,并发生爆裂现象,温度越高,爆裂率越高;试件的抗压强度和质量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水灰比越低,龄期越长,抗压强度损失越大,但质量损失越小;试件的超声波脉冲速度、红外升温速率和抗压强度的线性回归结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铝酸盐水泥 高温劣化 钙矾石脱水 强度 机理
下载PDF
“苓荷方”治疗肥胖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痰浊内阻证)临床观察
2
作者 林玥宏 蔡虹 +1 位作者 黄文琪 张如棉 《中医药通报》 2024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观察康良石教授“苓荷方”治疗肥胖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痰浊内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共纳入肥胖型NAFLD痰浊内阻证患者80例,随机分为苓荷方组与生活方式干预组,每组40例。生活方式干预组给予膳食控... 目的:观察康良石教授“苓荷方”治疗肥胖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痰浊内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共纳入肥胖型NAFLD痰浊内阻证患者80例,随机分为苓荷方组与生活方式干预组,每组40例。生活方式干预组给予膳食控制及有氧运动的生活方式指导干预,苓荷方组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联合康老经验方“苓荷方”煎剂口服,疗程24 w。比较组内及两组间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肝脏脂肪含量受控衰减参数(CAP)值、血生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葡萄糖(GLU)]、身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的变化,以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苓荷方组中医证候总积分、CAP值和BMI改善的有效率分别为72.5%、67.3%和50.0%,生活方式干预组分别为41.7%、33.3%和22.2%,且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生活方式干预组比较,苓荷方组BMI、ALT、AST、GGT、TG、LDL-C、CAP值、HOMA-IR指标治疗前后差值更大(P<0.05),且ALT、AST、LDL-C的复常率较生活方式干预组显著升高,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苓荷方”较单纯生活方式干预能更好地提升NAFLD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能够改善患者肝功能、血脂、HOMA-IR,减轻肝脏脂肪沉积及身体质量指数,对本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苓荷方”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肥胖型 痰浊内阻证 CAP值
下载PDF
肌内效贴对下肢侧切运动中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
3
作者 尤婧 黄文琪 +4 位作者 郑尉 芦劼明 郭彦桦 高原 熊哲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4383-4389,共7页
背景:肌内效贴扎作为一种运动防护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但作为纠正侧切动作时下肢生物力学异常变化手段的研究,其作用尚不明确。目的:对比受试者膝关节在肌内效贴扎、安慰剂贴扎及空白对照情况下,完成侧切动作时下肢运动学、动力学特征的... 背景:肌内效贴扎作为一种运动防护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但作为纠正侧切动作时下肢生物力学异常变化手段的研究,其作用尚不明确。目的:对比受试者膝关节在肌内效贴扎、安慰剂贴扎及空白对照情况下,完成侧切动作时下肢运动学、动力学特征的变化。方法:招募39名篮球专项男性大学生为受试者,每位受试者分别在肌内效贴扎、安慰剂贴扎以及不进行任何贴扎情况下进行测试。采取力学矫正的贴扎方式对受试者优势侧膝关节进行贴扎干预。选取4.5-5.5 m/s的助跑速度完成45°侧切动作,并运用三维动态捕捉系统及测力台同步采集运动学及动力学数据。选取初始触地时刻、地面反作用力峰值时刻的运动学及动力学参数进行数据分析。采用SPSS 27.0软件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①运动学指标:肌内效贴条件下与无贴扎及安慰剂贴扎相比,初始触地时刻髋关节外展、膝关节外翻角度显著减小(P<0.05);侧向地面反作用力峰值时刻,髋关节外展、膝关节外翻及踝关节跖屈角度显著减小(P<0.05),膝关节屈曲角度显著增加(P<0.05)。②动力学指标:与无贴扎相比,肌内效贴扎及安慰剂贴扎条件下均可显著减小初始触地时刻髋关节外展、外旋力矩及膝关节外翻、外旋力矩(P<0.05),显著减小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峰值、水平向后地面反作用力峰值(P<0.05);与无贴扎及安慰剂贴扎相比,肌内效贴扎可显著减小侧向地面反作用力峰值(P<0.05)。③结果表明,对膝关节进行肌内效贴扎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篮球专项大学生在完成侧切动作时与下肢损伤风险因素相关的部分运动学、动力学指标,可能对预防侧切过程中损伤的发生有一定积极作用;此外,膝关节安慰剂贴扎与肌内效贴扎在部分指标变化方面的作用趋势较为一致,提示肌内效贴扎的作用机制可能存在安慰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内效贴扎 侧切 生物力学特征 篮球 运动学 动力学
下载PDF
灰树花多肽-锌螯合物对孕期缺锌鼠后代的改善作用
4
作者 张凤丽 李静茹 +2 位作者 彭培植 黄文琪 赵立娜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26,共9页
灰树花多肽-锌螯合物(Grifola frondosa Polypeptide Zinc Chelate,GPs-Zn)是灰树花多肽(Grifola frondosa Polypeptide,GPs)和锌离子的螯合产物,利用电镜扫描、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等技术对GPs-Zn进行结构分析;通... 灰树花多肽-锌螯合物(Grifola frondosa Polypeptide Zinc Chelate,GPs-Zn)是灰树花多肽(Grifola frondosa Polypeptide,GPs)和锌离子的螯合产物,利用电镜扫描、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等技术对GPs-Zn进行结构分析;通过构建ICR母鼠缺锌模型,进一步探究GPs-Zn对孕期缺锌鼠后代的影响。表征结果表明,GPs和锌离子螯合成一种新的物质;红外光谱对比图发现肽链上的氨基和羧基都参与了锌离子的配位反应;紫外光谱图发现,GPs-Zn中多肽的羰基原子和锌离子结合,诱导紫外光谱的红移,表明GPs与锌离子结合形成GPs-Zn。动物实验表明:GPs-Zn可将缺锌仔鼠胸腺指数提高78.69%(雌鼠)和87.55%(雄鼠);脾脏指数提高40.28%(雌鼠)和43.22%(雄鼠);体质量提高89.98%(雌鼠)和88.30%(雄鼠);且血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提高了108.07%(雌鼠)和26.16%(雄鼠);锌浓度提高14.74%(雌鼠)和29.33%(雄鼠);碱性磷酸酶(AKP)水平降低52.28%(雌鼠)和62.48%(雄鼠)。综上可知,GPs-Zn对孕期缺锌鼠后代仔鼠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锌浓度和碱性磷酸酶水平有一定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树花多肽-锌螯合物(GPs-Zn) 结构表征 小鼠
下载PDF
吲哚菁绿清除试验对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6
5
作者 黄文琪 许金超 +7 位作者 闵峰 郭碧虹 洪美珠 吴卫兵 叶会丽 范荣华 张丽 李柏丽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468-471,共4页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清除试验对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在64例肝硬化患者和50例正常体检人员,使用日本DDG‐3300K分析仪及配套分析软件检测ICG 15分钟滞留率(ICGR15),同时检测肝功能、血常规、腹部B超等,计算肝功能Ch...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清除试验对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在64例肝硬化患者和50例正常体检人员,使用日本DDG‐3300K分析仪及配套分析软件检测ICG 15分钟滞留率(ICGR15),同时检测肝功能、血常规、腹部B超等,计算肝功能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并分级;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或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ICGR15为(28.5±18.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7±1.2)%,P<0.05];随着CTP分级升高,肝硬化患者ICGR15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0.97,P<0.05);ICGR15与CTP分级呈正相关(r=0.650,P<0.05),与肝血流量或血浆清除率呈负相关(r=-0.715、r=-0.817,P<0.05);不同ICGR15的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ALT、前白蛋白、白蛋白和总蛋白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3.44、F=14.05、F=33.63、F=25.3、F=10.58、F=23.51,P<0.05),ICGR15与凝血酶原时间和总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537、r=0.487,P<0.05),与前白蛋白、白蛋白和ALT呈负相关(r=-0.498、r=-0.497、r=-0.272,P<0.05),其中与凝血酶原时间和前白蛋白相关性最强。结论 ICG清除试验能够较准确地动态反映肝脏储备功能,使用ICGRl5评估肝脏储备功能优于CTP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吲哚菁绿清除试验 肝脏储备功能 Child-Turcotte—Pugh分级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黄文琪 宋闽宁 +4 位作者 闵峰 洪美珠 张丽 吴卫兵 范荣华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06-207,共2页
目的研究阿德福韦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 34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阿德福韦酯治疗,32例未经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1年时的疗效。结果阿德福韦酯治疗的患者HBVDNA转阴率为88.2%(30/34),非常显著地高... 目的研究阿德福韦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 34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阿德福韦酯治疗,32例未经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1年时的疗效。结果阿德福韦酯治疗的患者HBVDNA转阴率为88.2%(30/34),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01),ALT复常率为76.5%(26/3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HBEAG阴性 阿德福韦酯
下载PDF
血清纤维化指标联合肝生化检测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的评估 被引量:9
7
作者 黄文琪 许金超 +6 位作者 闵峰 洪美珠 吴卫兵 叶会丽 范荣华 张丽 李柏丽 《肝脏》 2014年第11期856-859,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及肝硬化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人Ⅲ型前胶原(PCⅢ)含量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以30例正常体检人员为对照,检测129例CHB及肝硬化...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及肝硬化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人Ⅲ型前胶原(PCⅢ)含量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以30例正常体检人员为对照,检测129例CHB及肝硬化患者血清HA、LN、Ⅳc、PCⅢ的含量及ALT水平,同时结合临床特点,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上述血清学指标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CHB患者血清HA、LN、Ⅳc、PCⅢ较正常对照组升高,而低于肝硬化组,但当ALT>800 IU/L时,CHB重度组血清HA、LN、Ⅳc、PCⅢ并不低于肝硬化组。结论上述四项血清纤维化指标联合肝功能检测对全面评估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病情更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透明质酸 层粘连蛋白 Ⅳ型胶原 人Ⅲ型前胶原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下载PDF
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的近期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黄文琪 张玲霞 +4 位作者 宋闽宁 闵峰 张丽 吴卫兵 范荣华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42-143,共2页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ALT的近期影响。方法:观察恩替卡韦联合保肝药物与单用一般保肝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第4、8、12周症状、体征、肝功能ALT变化及HBV DNA转阴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第4、8、12周,症状及体...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ALT的近期影响。方法:观察恩替卡韦联合保肝药物与单用一般保肝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第4、8、12周症状、体征、肝功能ALT变化及HBV DNA转阴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第4、8、12周,症状及体征均基本缓解,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第4周AL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第12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4周时治疗组ALT反弹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第4、8、12周HBV DNA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近期肝功能可出现一过性ALT升高,部分患者ALT反弹。恩替卡韦抗HBV复制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治疗应用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功能
下载PDF
吲哚菁绿清除试验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9
9
作者 黄文琪 许金超 +3 位作者 闵峰 吴卫兵 范荣华 张丽 《肝脏》 2017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清除试验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对71例肝癌患者和50名健康体检人员,用日本DDG-3300K分析仪及配套分析软件检测ICG15分钟清除率(ICGR15),同时检测肝功能、血常规、腹部B超等,计算肝功能...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清除试验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对71例肝癌患者和50名健康体检人员,用日本DDG-3300K分析仪及配套分析软件检测ICG15分钟清除率(ICGR15),同时检测肝功能、血常规、腹部B超等,计算肝功能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并分级。两组均值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均值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采用线性相关分析或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肝癌患者的ICGR15为(18.7±4.3)%较正常对照组(4.7±1.2)%升高,(t=-22.39,P<0.05)。CTP分级越高,肝癌患者ICGR15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43,P<0.05),ICGR15与CTP分级呈正相关(r=0.722,P<0.05),与肝血流量、血浆清除率呈负相关(r=-0.889、-0.753,P<0.05)。不同ICGR15的肝癌患者的PT、INR、ALT、AST、Alb、TBi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9、61.9、2.62、3.19、69.0、40.5,P<0.05),ICGR15与PT、INR、AST、TBil呈正相关(r=0.665、0.527、0.316、0.721,P<0.05),与白蛋白呈负相关(r=-0.507,P<0.05),其中与PT、TBil相关性最强。结论 ICG清除试验能够较准确地动态反映肝脏储备功能,使用ICGR15评估肝脏储备功能优于CTP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吲哚菁绿清除试验 肝脏储备功能
下载PDF
扫描电镜在人羊膜负载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形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文琪 可金星 +2 位作者 陶忠芬 闫国和 肖桃元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9-319,共1页
关键词 扫描电子显微镜 人羊膜 猪骨髓 充质干细胞 生长形态学 皮肤损伤
下载PDF
丙烯腈对V79细胞活性及DNA损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文琪 肖卫 王强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13-216,共4页
目的探讨丙烯腈(AN)在体外对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V79细胞)的毒性及作用机制。方法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AN对V79细胞作用不同时间后的增殖抑制作用;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检测不同浓度AN处理V79细胞4h后,DNA的损伤情况... 目的探讨丙烯腈(AN)在体外对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V79细胞)的毒性及作用机制。方法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AN对V79细胞作用不同时间后的增殖抑制作用;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检测不同浓度AN处理V79细胞4h后,DNA的损伤情况。结果AN浓度≥1.0mmol/L时,各染毒组吸光度值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随着染毒浓度和染毒时间的增加,吸光度值逐渐减小,细胞存活率也逐渐降低。阳性对照组和各染毒组的受损细胞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性对照组和1.0~4.0mmol/L的染毒组细胞彗星尾长、Olive尾矩和彗星矩各指标值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AN浓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结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AN能明显抑制V79细胞的增殖,并与染毒浓度和染毒时间相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DNA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 MTT法 单细胞凝胶电泳 DNA损伤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可溶性HLA-I类分子含量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文琪 裴斌 郑瑞丹 《肝脏》 2002年第2期111-112,共2页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 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CHB 免疫调节
下载PDF
岩黄连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黄文琪 宋闽宁 +4 位作者 闵峰 张丽 范荣华 骆梅兰 吴卫兵 《现代医药卫生》 2005年第4期389-389,共1页
目的:观察岩黄连注射液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保肝降酶基础上治疗组用岩黄连注射液每日静滴40mg,对照组每日静滴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40ml。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及退院天数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岩黄... 目的:观察岩黄连注射液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保肝降酶基础上治疗组用岩黄连注射液每日静滴40mg,对照组每日静滴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40ml。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及退院天数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岩黄连注射液治疗黄疸型肝炎具有明显改善症状 ,消退黄疸 ,促进肝功能恢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黄连注射液 黄疸型肝炎 门冬氨酸钾镁 中药制剂 肝功能
下载PDF
替比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的近期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文琪 闵峰 +4 位作者 洪美珠 吴卫兵 叶会丽 范荣华 张丽 《肝脏》 2012年第5期364-365,共2页
新型左旋核苷类似物(替比夫定)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抑制具有特异性好、作用强、HBeAg血清转换率高的特点,多项临床研究已证明其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包括中国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1-2].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其近期对肝功能的影响... 新型左旋核苷类似物(替比夫定)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抑制具有特异性好、作用强、HBeAg血清转换率高的特点,多项临床研究已证明其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包括中国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1-2].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其近期对肝功能的影响较少引起人们的关注,本研究旨在评价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近期对肝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患者 肝功能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测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文琪 邓爱琼 杨勇敏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1996年第1期62-63,共2页
对30例健康人和3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SOD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提示脑组织在急性缺血期自由基含量增多,而作为自由基清除剂的SO... 对30例健康人和3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SOD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提示脑组织在急性缺血期自由基含量增多,而作为自由基清除剂的SOD应被消耗而降低,自由基参与脑梗塞病理生理过程,提高血中SOD水平是治疗脑梗塞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自由基 氧化物歧化酶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重肝倾向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文琪 宋闽宁 +3 位作者 夏挺 洪党阳 骆梅兰 周海波 《现代医药卫生》 2001年第10期784-785,共2页
目的 :研究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重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0例重肝倾向肝炎病人 ,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每组各35例 ,对照组应用保肝退黄支持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日加用促肝细胞生长素。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77 14 % ,对... 目的 :研究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重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0例重肝倾向肝炎病人 ,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每组各35例 ,对照组应用保肝退黄支持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日加用促肝细胞生长素。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77 14 % ,对照组有效率54 2 %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5)。重症肝炎的发生率 :对照组28 5 % ,治疗组为14 29 % ,两者比较有高显著性差异 (P<0 01)。结论 :促进细胞生长素对重肝倾向型肝炎的治疗有效 ,并可降低重症肝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肝细胞生长素 重肝倾向型肝炎 重型肝炎 治疗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可溶性HLA-Ⅰ类分子含量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文琪 裴斌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4年第A01期4-5,9,共3页
目的测定可溶性 HLA-Ⅰ类分子的含量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其意义。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干扰素治疗组和抗乙肝转移因子治疗组;血清可溶性 HLA-Ⅰ类分子的含量用夹心 ELISA 方法测定。结果完全反应组:治疗第8周可溶... 目的测定可溶性 HLA-Ⅰ类分子的含量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其意义。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干扰素治疗组和抗乙肝转移因子治疗组;血清可溶性 HLA-Ⅰ类分子的含量用夹心 ELISA 方法测定。结果完全反应组:治疗第8周可溶性 HLA-Ⅰ类分子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治疗16周,可溶性 HLA-Ⅰ类分子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并在之后的治疗中持续保持低水平状态。无反应组:可溶性 HLA-Ⅰ类分子的含量在治疗过程中无显著变化。结论可溶性 HLA-Ⅰ类分子含量的变化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HLA 抗原 干扰素 转移因子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黄疸型肝炎50例
18
作者 黄文琪 宋闽宁 +2 位作者 闵峰 夏挺 洪党阳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1年第S1期125-,共1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重度黄疽型肝炎98例全部为我院1998年5月~2001年5月的住院病人,全部病例诊断均符合1995年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36例,女14例,平均年龄35.5岁,其中急性黄疽型肝...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重度黄疽型肝炎98例全部为我院1998年5月~2001年5月的住院病人,全部病例诊断均符合1995年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36例,女14例,平均年龄35.5岁,其中急性黄疽型肝炎18例,亚急性重型肝炎10例,慢性重型肝炎7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黄疸型肝炎 重型肝炎 活动性肝硬化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可溶性HLA-I类分子的变化及意义
19
作者 黄文琪 宋闽宁 +5 位作者 闵峰 裴斌 洪美珠 吴卫兵 张丽 范荣华 《肝脏》 2010年第5期326-328,共3页
目的测定可溶性HLA-I类分子的含量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变化,并分析其意义。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恩替卡韦治疗组、甘利欣治疗组和恩替卡韦加甘利欣联合治疗组;血清可溶性HLA-I类分子的含量用夹心ELISA方法测定。结果治疗3个... 目的测定可溶性HLA-I类分子的含量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变化,并分析其意义。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恩替卡韦治疗组、甘利欣治疗组和恩替卡韦加甘利欣联合治疗组;血清可溶性HLA-I类分子的含量用夹心ELISA方法测定。结果治疗3个月,恩替卡韦治疗组患者可溶性HLA-I类分子的含量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甘利欣治疗组患者可溶性HLA-I类分子的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可溶性HLA-I类分子的含量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变化;治疗6个月,三组患者可溶性HLA-I类分子的含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可溶性HLA-I类分子的含量可反映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患者免疫功能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HLA-I类分子 慢性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甘草酸二铵
下载PDF
可溶性HLA-I类分子的含量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变化及意义
20
作者 黄文琪 裴斌 郑瑞丹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7-157,共1页
关键词 可溶性HLA-I类分子 慢性乙型肝炎 拉米夫定 甘利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