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动人口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广东省为例
1
作者 张秋 艾欣荣 +2 位作者 黄晓欣 黄满东 韩玺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2-437,共6页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接受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广东省及全国传染病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数据,利用卡方检验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广东省流动人口传染...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接受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广东省及全国传染病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数据,利用卡方检验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广东省流动人口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结果:在流入广东省6个月及以上的10000名流动人口中,接受过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占39.03%,珠三角地区9360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5617人,流动原因为社会因素共651人。多因素分析显示:现居住地为非珠三角地区(OR=0.510,95%CI=0.421~0.619)、就业单位性质为集体企业(0R=0.361,95%CI=0.215~0.605)和其他(0R=0.528,95%CI=0.380~0.734)、主要职业为商业及服务业(0R=0.694,95%CI=0.598~0.806)、生产及运输业(0R=0.715,95%CI=0.617~0.829)和其他(0R=0.689,95%CI=0.537~0.885)、就业身份为无固定雇主的雇员(OR=0.838,95%CI=0.651~1.077)和其他(OR=0.589,95%CI=0.438~0.792)、没有在本地建立健康档案(OR=0.552,95%CI=0.497~0.612)、未签约过家庭医生(OR=0.721,95%CI=0.629~0.827)的流动人口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接受率较低。结论:流动人口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接受率总体水平低,且教育宣传方式较单一,以宣传资料、宣传栏为主。地区经济差异不利于流动人口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资源的均等化。在本地建立健康档案和签约家庭医生是流动人口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能够提高流动人口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传染病防治 健康教育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比较视角下中山市的先进制造业竞争力分析
2
作者 吴楚芸 黄晓欣 +2 位作者 陈嘉仪 何雅靖 张秋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1期89-93,共5页
采用态势分析法(SWOT)及熵权法分析中山市近3年先进制造业发展状况及其对应的竞争力障碍度指标,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中山模式,贡献中山力量。结果表明,2019—2021年高技术制造业与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对中山市先进制造业的竞争力提升影... 采用态势分析法(SWOT)及熵权法分析中山市近3年先进制造业发展状况及其对应的竞争力障碍度指标,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中山模式,贡献中山力量。结果表明,2019—2021年高技术制造业与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对中山市先进制造业的竞争力提升影响较大。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大湾区制造业大市的引领和协调共进作用,推进先进制造业自身及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双赢双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先进制造业 竞争力 态势分析法(SWOT) 熵权法
下载PDF
燃煤型砷中毒患者临床特征、多系统损害及其意义 被引量:46
3
作者 黄晓欣 张爱华 +5 位作者 杨大平 洪峰 张碧霞 罗鹏 董学新 郭渝成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90-493,共4页
目的 探讨燃煤型砷中毒的临床特征、多系统损害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与典型调查结合的方法进行现场调查 ,结合临床检查、生化分析和毒理学方法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砷进入人体的途径包括摄入富含砷食物和蔬菜以及吸入砷污染... 目的 探讨燃煤型砷中毒的临床特征、多系统损害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与典型调查结合的方法进行现场调查 ,结合临床检查、生化分析和毒理学方法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砷进入人体的途径包括摄入富含砷食物和蔬菜以及吸入砷污染的空气 ;患者砷负荷、氧化损伤指标与正常人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砷中毒患者除慢性砷中毒的典型特征 (皮肤角化过度、色素异常 )外 ,肝脏、肾脏、神经系统、肺脏、心脏和球结膜微循环等损害亦很明显 ;多项特殊检查显示了砷的非临床早期损害。结论 生活区煤砷含量高及敞灶燃煤致食物和空气砷污染是贵州省地砷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临床上以多系统损害为特点 ,肝硬化和皮肤癌是其主要死因 ;实验室特殊检查明确显示了病区非患者及中毒患者的临床前期损害 ,如肝、肾功能损害、氨基酸代谢异常、氧化损伤等 ;多指标、多检测方法的联合应用对于砷中毒的监测、诊断和防治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特征 生物标志 燃煤型砷中毒 临床特征 多系统损害
下载PDF
碳酸锂对环磷酰胺的抑瘤及毒副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黄晓欣 张爱华 +2 位作者 罗鹏 吴应宽 蒋宪瑶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8年第2期85-89,共5页
观察碳酸锂(Li2CO3)对环磷酰胺(CP)的抑瘤作用和毒副作用的影响。按标准方法对每只小鼠进行肿瘤(肝癌H22、肉瘤S180)接种。Li2CO3[20、40mg/kg.d]ig,连续10天。CP(90、180mg/... 观察碳酸锂(Li2CO3)对环磷酰胺(CP)的抑瘤作用和毒副作用的影响。按标准方法对每只小鼠进行肿瘤(肝癌H22、肉瘤S180)接种。Li2CO3[20、40mg/kg.d]ig,连续10天。CP(90、180mg/kg)一次iP。结果显示:Li2CO3与CP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抑瘤率,增加荷瘤鼠的外周血白细胞(WBC)数和降低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的微核率(MNF)。提示Li2CO3能明显增强CP的抑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锂 环磷酰胺 抑瘤作用 毒副作用
下载PDF
导升明的致突变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晓欣 张爱华 《西南国防医药》 CAS 1997年第1期9-11,共3页
本文采用Ames试验、中国地鼠肺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对导升明的致突变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有或无代谢活化剂的作用下,导升明5个剂量(0.5,5,50,500,5000μg/皿)未诱导TA_(97)、TA_(98)、TA_(100)、TA_(1... 本文采用Ames试验、中国地鼠肺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对导升明的致突变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有或无代谢活化剂的作用下,导升明5个剂量(0.5,5,50,500,5000μg/皿)未诱导TA_(97)、TA_(98)、TA_(100)、TA_(102)的回变菌落数增加;导升明剂为1.1,2.2,4.4mg/ml时,未引起中国仓鼠肺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增加;导升明剂量为1500,3000,6000mg/Kg时亦无诱发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增加。因此,该药是一种非致突变性的化学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升明 致突变性 AMES试验 染色体畸变 微核
下载PDF
碳酸锂对抗AFB_1诱导大鼠肝癌过程中MDA、4-HNE的表达及意义
6
作者 黄晓欣 张爱华 +2 位作者 洪峰 陆爽 岑笃才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33-135,共3页
背景与目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碳酸锂(Li2CO3)对抗黄曲霉素B1(AflatoxinB1,AFB1)诱导大鼠肝癌过程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4_羟壬烯醛(4_hydroxynonenal,4_HNE)的表达情况,探讨Li2CO3 的抗癌作用及其机制。材料与方法:144只Wis... 背景与目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碳酸锂(Li2CO3)对抗黄曲霉素B1(AflatoxinB1,AFB1)诱导大鼠肝癌过程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4_羟壬烯醛(4_hydroxynonenal,4_HNE)的表达情况,探讨Li2CO3 的抗癌作用及其机制。材料与方法:14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B、C、D4组,分别为阴性、阳性对照及Li2CO3 同时给药和Li2CO3 先期给药组。于实验第6、9、10周分批断头处死动物,取动物的肝脏进行肝组织形态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C、D两组动物健康状况明显改善,肝癌前病变程度明显减轻;MDA、4_HNE在诱癌早期(实验第6周)即有表达,第10周显著增高,并呈B组>C组>D组>A组的趋势。结论:Li2CO3 具有明显地对抗和抑制化学诱导肝癌过程中的脂质过氧化(Lipidperoxidation,LPO)作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DA、4_HNE可敏感而特异的反映机体氧化损伤程度,有助于肝癌的早期发现及病变进展的动态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二醛 4-羟壬烯醛 碳酸锂 大鼠肝脏 癌前病变
下载PDF
针对医院特点 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7
作者 黄晓欣 《中国医院管理》 1999年第7期41-42,共2页
我院创建于50年代初期,是驻贵州省一所部队综合性医院,展开床位585张,有干部、战士、职工以及卫校学生、实习进修生等1000余人。如何有针对性地抓好这支技术干部密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完成好医疗任务的重要前提... 我院创建于50年代初期,是驻贵州省一所部队综合性医院,展开床位585张,有干部、战士、职工以及卫校学生、实习进修生等1000余人。如何有针对性地抓好这支技术干部密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完成好医疗任务的重要前提。近几年来,我院党委“一班人”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紧紧围绕医疗工作中心,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保证作用,激发全院人员的工作热情和敬业奉献精神,促进了医院的全面建设和发展。医院先后被评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管理 思想政治工作 干部管理
下载PDF
砷中毒患者皮肤组织中DNA修复基因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2
8
作者 张爱华 李健 +3 位作者 潘雪莉 蒋宪瑶 岑笃才 黄晓欣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检测DNA修复基因MGMT、XRCC1、hMSH2mRNA在燃煤型砷中毒患者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表达与砷性皮肤癌发生发展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61例砷中毒患者皮肤组织中MGMT、XRCC1、hMSH2mRNA的表达变... 目的检测DNA修复基因MGMT、XRCC1、hMSH2mRNA在燃煤型砷中毒患者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表达与砷性皮肤癌发生发展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61例砷中毒患者皮肤组织中MGMT、XRCC1、hMSH2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随着砷中毒患者皮肤病变的发展,MGMT、XRCC1、hMSH2mRNA的表达逐渐降低,癌变组MGMT和XRCC1mRNA阳性表达率与一般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MGMT、XRCC1、hMSH2作为DNA损伤修复基因,在砷性皮肤病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砷可能通过抑制砷中毒患者皮肤组织中MGMT、XRCC1等DNA修复基因的表达,影响基因组DNA稳定性和DNA修复功能而导致对皮肤的致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RCC1 患者 MGMT 砷中毒 皮肤组织 表达 DNA修复基因 RNA 基因组DNA DNA损伤修复
下载PDF
燃煤型砷中毒患者遗传损伤及癌变机理 被引量:24
9
作者 张爱华 洪峰 +4 位作者 黄晓欣 罗鹏 胡昌军 刘忠义 杨光红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 从遗传损害、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蛋白异常表达、细胞增殖和凋亡等方面对燃煤型砷中毒患者遗传损伤及癌变机理进行研究并寻找早期及灵敏的分子标记物。方法 综合应用生物化学、分子遗传学、分子病理学和毒理学方法进行实验室检查。... 目的 从遗传损害、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蛋白异常表达、细胞增殖和凋亡等方面对燃煤型砷中毒患者遗传损伤及癌变机理进行研究并寻找早期及灵敏的分子标记物。方法 综合应用生物化学、分子遗传学、分子病理学和毒理学方法进行实验室检查。结果 患者遗传损害、DNA合成与修复、DNA损伤等指标均发生异常改变 ,与正常人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皮肤组织中癌基因、抑癌基因表达异常 ,细胞增殖与凋亡紊乱 ,各指标在组间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砷致遗传物质发生异常改变以及影响 DNA合成和修复 ,引起癌基因、抑癌基因蛋白的异常表达 ,细胞增殖与凋亡之间的正常比例发生改变 ,机体的自稳机制受到破坏 ,导致细胞过度分裂、持续增殖 ,是砷致病尤其引起细胞癌变的重要机理 ;2皮肤过度角化可能是燃煤砷污染致皮肤癌变的先兆 ;P5 3mt、PCNA、P16和 Cyclin D1蛋白的异常表达及 Apoptosis的表达水平改变有望作为燃煤砷污染致皮肤癌变的预警标志 ;3SCE、CA和 MN分析可作为检测细胞遗传学改变的早期生物指标 ;DPC则可作为中晚期严重损伤的标志物 ;SCGE作为一种早期、实用的方法应用于砷接触人群的 DNA损伤监测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型砷中毒 遗传损伤 癌变机理 生物标志 分子机理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DNA损伤
下载PDF
银杏叶片治疗燃煤型砷中毒慢性肝损害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何云 张爱华 +3 位作者 杨大平 王建宾 任渝江 黄晓欣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0-213,共4页
目的观察银杏叶片对燃煤型砷中毒慢性肝损害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另选健康30人为正常组。治疗组(34例)口服银杏叶片3月,对照组(31例)口服安慰片3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肝功能... 目的观察银杏叶片对燃煤型砷中毒慢性肝损害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另选健康30人为正常组。治疗组(34例)口服银杏叶片3月,对照组(31例)口服安慰片3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肝功能(ALT、ALB)、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肿瘤坏死因子鄄α(TNF鄄α)、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C鄄Ⅳ、LN、PCⅢ)、血清抗氧化指标(MDA、SOD、GSH鄄Px),其中33例在治疗前后均进行肝穿病理光镜和电镜检查。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显效率和总有效率(44.8%,77.7%)与对照组(16.8%,42.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PAF、TNF鄄α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显著改善(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中SOD和GSH鄄Px显著提高(P<0.01,P<0.05),而MDA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其病理炎症和肝纤维化程度计分显著下降(P<0.01)。各项指标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银杏叶片能有效改善燃煤型砷中毒慢性肝损害,其机理与其具有强有力的PAF拮抗作用有关,一方面阻断细胞因子间的连锁反应,另一方面具有抗脂质过氧化,减少氧自由基对肝细胞的损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组 治疗后 银杏叶片 对照组 燃煤型砷中毒 肝损害 慢性 拮抗作用 GSH—Px SOD
下载PDF
p16基因突变及甲基化在砷致癌中的作用 被引量:16
11
作者 潘雪莉 张爱华 +1 位作者 黄晓欣 蒋宪瑶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了解抑癌基因p16在燃煤型砷中毒患者中突变及甲基化的情况和意义。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和PCR产物克隆测序技术对60例砷中毒患者外周血中p16基因第2外显子突变情况进行检测,同时采用甲基化敏感的限制... 目的了解抑癌基因p16在燃煤型砷中毒患者中突变及甲基化的情况和意义。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和PCR产物克隆测序技术对60例砷中毒患者外周血中p16基因第2外显子突变情况进行检测,同时采用甲基化敏感的限制性内切酶方法对p16基因第1外显子甲基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燃煤型砷中毒患者p16基因第2外显子未发现突变存在;第1外显子SmaⅠ位点甲基化分析显示:癌变组10例患者中有4例出现了甲基化,癌前组12例、一般病变组38例,均未发现甲基化存在。结论p16基因高度甲基化可能是导致砷性肿瘤中p16基因失活的主要方式,并可能在砷致癌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化 患者 P16基因 突变 致癌 燃煤型砷中毒 肿瘤 第2外显子 位点 病变
下载PDF
贵州省燃煤型砷中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2
作者 张爱华 黄晓欣 +3 位作者 蒋宪瑶 郭渝成 罗鹏 薛寿征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735-736,共2页
关键词 燃煤型砷中毒 临床特征 发病机理 防治 贵州
下载PDF
慢性燃煤砷污染所致肾损害的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杨运旗 孙兰英 +2 位作者 黄晓欣 张爱华 陈宁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8-359,共2页
目的 探讨慢性燃煤型砷污染对肾脏功能损害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 10 8例慢性砷中毒患者进行血、尿β2 -微球蛋白及肌酐、尿素氮检测 ,并对其中 5例患者进行肾脏病理学检查。结果 慢性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组血肌酐、尿素氮与对照组... 目的 探讨慢性燃煤型砷污染对肾脏功能损害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 10 8例慢性砷中毒患者进行血、尿β2 -微球蛋白及肌酐、尿素氮检测 ,并对其中 5例患者进行肾脏病理学检查。结果 慢性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组血肌酐、尿素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0 .0 5) ,而血、尿 β2 -微球蛋白 2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 <0 .0 1) ;病理学检查显示肾小球体积增大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 ,肾间质水肿 ,系膜细胞增生 ,有少许炎性细胞浸润 ,近曲小管中度肿胀变性及脂肪变性。结论 燃用高砷煤所致砷污染可造成肾小球、肾小管功能病理性损害 ;血、尿β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燃煤 砷污染 肾损害 病理学 砷中毒
下载PDF
碳酸锂对荷瘤小鼠的抑瘤防瘤及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爱华 黄晓欣 +2 位作者 罗鹏 蒋宪瑶 吴应宽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77-80,共4页
为探讨碳酸锂(Li2CO3)对肿瘤是否有防治作用,选择两种荷瘤小鼠(肝癌H22、肉瘤S180)对其进行了抑瘤防瘤实验研究,同时测定两种荷瘤小鼠血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浆丙二醛(MDA)含量,初步探讨碳酸... 为探讨碳酸锂(Li2CO3)对肿瘤是否有防治作用,选择两种荷瘤小鼠(肝癌H22、肉瘤S180)对其进行了抑瘤防瘤实验研究,同时测定两种荷瘤小鼠血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浆丙二醛(MDA)含量,初步探讨碳酸锂对荷瘤小鼠体内氧化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并与环磷酰胺(CP)的毒副作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Li2CO3在剂量设计范围内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抑瘤防瘤实验中,对H22和S180两种肿瘤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提高两种荷瘤小鼠血细胞的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同时对荷瘤小鼠血液白细胞(WBC)水平无影响,并可降低荷瘤小鼠的骨髓细胞微核率(MNF)。而CP则有肯定的降WBC作用和致突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锂 抑瘤作用 防瘤作用 抗氧化作用
下载PDF
用SCGE法检测燃煤污染型砷中毒患者血细胞DNA的损伤作用 被引量:24
15
作者 张爱华 黄晓欣 +2 位作者 李军 蒋宪瑶 杨朝林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 探讨砷中毒的致癌机理及寻找灵敏、实用的 DNA损伤监测指标。方法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 (SCGE)对贵州省兴仁县燃煤型砷中毒重病区 175名砷接触者的血细胞 DNA损伤进行了检测 ,并分析了相关因素的影响。结果 砷能引起人体血细胞... 目的 探讨砷中毒的致癌机理及寻找灵敏、实用的 DNA损伤监测指标。方法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 (SCGE)对贵州省兴仁县燃煤型砷中毒重病区 175名砷接触者的血细胞 DNA损伤进行了检测 ,并分析了相关因素的影响。结果 砷能引起人体血细胞 DNA单链断裂 ,其损伤发生早于临床表现 ,并与尿砷、发砷呈正相关关系 :与皮肤损害进展一致。吸烟和氟的影响可加重砷对 DNA的损伤作用。结论  SCGE具有灵敏、快速、简便等优点 ,可作为一种早期、实用的方法应用于砷接触人群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型 砷中毒 DNA损伤 SCGE法
下载PDF
燃煤型砷污染所致肺损害的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8
16
作者 孙兰英 杨运旗 +2 位作者 黄晓欣 张爱华 陈宁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0-61,共2页
目的 探讨慢性燃煤型砷污染对肺损害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采用 MD TECH活检针对 10例慢性燃煤型砷中毒患者行右下肺穿刺活检术 ,进行肺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所获慢性燃煤污染型砷中毒患者肺组织外观褐红色 ;光镜下肺间质纤维组织... 目的 探讨慢性燃煤型砷污染对肺损害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采用 MD TECH活检针对 10例慢性燃煤型砷中毒患者行右下肺穿刺活检术 ,进行肺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所获慢性燃煤污染型砷中毒患者肺组织外观褐红色 ;光镜下肺间质纤维组织增多、淋巴及中性粒细胞浸润 ,肺泡壁水肿、增厚 ,肺泡腔内含有蛋白样物质及少许尘埃细胞。电镜可见肺泡 型细胞变性、坏死、脱落、数量减少 ,板层颗粒变性 ,胶原原纤维显著增生。结论 燃用高砷煤所造成的砷污染对肺脏的影响以肺间质损害为主 ,表现为肺间质纤维化 ;临床肺功能检测表现为限制型通气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害 燃煤污染 砷中毒 病理学 MD-TECH活检针 肺穿刺活检术
下载PDF
PCR-SSCP及克隆测序法研究燃煤型砷中毒患者p53基因突变与皮肤癌的关系 被引量:7
17
作者 潘雪莉 张爱华 +1 位作者 黄晓欣 蒋宪瑶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60-363,共4页
[目的 ]分析燃煤型砷中毒患者外周血中p5 3基因突变情况。 [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PCR -SSCP)技术对 60例燃煤型砷中毒患者外周血中p5 3基因 5~ 8外显子的突变情况进行初筛 ,并进一步克隆测序 ,以确定突变位点及类型... [目的 ]分析燃煤型砷中毒患者外周血中p5 3基因突变情况。 [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PCR -SSCP)技术对 60例燃煤型砷中毒患者外周血中p5 3基因 5~ 8外显子的突变情况进行初筛 ,并进一步克隆测序 ,以确定突变位点及类型。 [结果 ]癌变组p5 3基因突变率为 3 0 % ( 3 /10 ) ;癌前组为 16.67% ( 2 /12 ) ;一般病变组未发现突变 ( 0 /3 8)。对筛查出来的 5例突变阳性者进行克隆测序 ,突变均为G :C→A :T的转换 ,分别位于密码子 14 3、14 6及 15 1。[结论 ]燃煤型砷中毒患者外周血中p5 3基因突变的检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基因突变 燃煤型砷中毒 患者 外周血 皮肤癌 PCR-SSCP 克隆测序 密码子 外显子 发现
下载PDF
燃煤型砷中毒患者血清中9种物质放免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桂成 董学新 +4 位作者 罗永忠 黄晓欣 张爱华 杨大平 黄建平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7-79,共3页
目的了解燃煤型砷中毒患者血清中9种物质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免测定法(RIA)对患者血清叶酸、VB12、胆酸(CG)、白细胞介素素鄄2(IL鄄2)、肿瘤坏死因子(TNF)、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IV.C)、转化生长因子鄄α(TGFα)、皮... 目的了解燃煤型砷中毒患者血清中9种物质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免测定法(RIA)对患者血清叶酸、VB12、胆酸(CG)、白细胞介素素鄄2(IL鄄2)、肿瘤坏死因子(TNF)、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IV.C)、转化生长因子鄄α(TGFα)、皮质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砷中毒组与对照组比较,叶酸、VB12、IL鄄2、TNF明显下降(P< 0.01),CG、HA、IV.C、TGFα明显升高(P< 0.01);皮质醇整体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 0.05);分层分析,重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0.01)。结论用放免方法检测燃煤型砷中毒患者血清中上述9中物质,可以了解砷对机体的损害程度和范围,对砷中毒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型砷中毒 血清 放射免疫法 胆酸 白细胞介素素-2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燃煤污染型砷中毒患者MGMT基因启动区甲基化及MGMT mRNA的表达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爱华 陈强 +4 位作者 李健 潘雪莉 赵转地 黄晓欣 岑笃才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25-428,共4页
[目的]了解燃煤污染型砷中毒患者血中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MGMT基因)启动区甲基化及患者皮肤组织中MGMT mRNA转录表达的情况,探讨两者间关系及其在砷中毒发生发展乃至癌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SP)检测9... [目的]了解燃煤污染型砷中毒患者血中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MGMT基因)启动区甲基化及患者皮肤组织中MGMT mRNA转录表达的情况,探讨两者间关系及其在砷中毒发生发展乃至癌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SP)检测99例砷中毒患者和103例正常对照MGMT基因启动区甲基化情况;同时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其中61例砷中毒患者皮肤组织中MGMT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①砷中毒组MGMT基因启动区甲基化阳性率为40.4%,对照组为2.91%;随病情加重砷中毒患者甲基化阳性率逐渐升高,轻、中、重度砷中毒组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22.73%、39.02%和52.78%,非癌变组与癌变组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27.78%和65.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②随着砷中毒患者皮肤病变的加重,MGMTmRNA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其表达率在非癌变组与癌变组分别为71.05%和30.4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MGMT基因启动区甲基化阳性率升高与该基因mRNA表达降低有关联(r=0.456,P=0.01)。[结论]MGMT基因启动区高甲基化是砷中毒发生发展乃至癌变发生的早期事件;MGMT基因启动区高甲基化可导致MGMTmRNA转录水平下降并可能是进一步导致蛋白活性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污染型砷中毒 MGMT基因 原位杂交 DNA甲基化
下载PDF
细胞凋亡在燃煤型砷中毒肝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大平 李军 +3 位作者 黄晓欣 张爱华 何云 谢政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937-1939,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肝细胞表面分子界导细胞凋亡的Fas、FasL及相关基因蛋白Bax、Bcl-2、Bcl-XL的变化来探索燃煤型砷中毒肝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对25例砷中毒肝损伤患者按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分为A组(无明显肝病患者)、B组(轻度砷中毒... 目的:通过观察肝细胞表面分子界导细胞凋亡的Fas、FasL及相关基因蛋白Bax、Bcl-2、Bcl-XL的变化来探索燃煤型砷中毒肝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对25例砷中毒肝损伤患者按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分为A组(无明显肝病患者)、B组(轻度砷中毒肝损伤患者)、C组(中、重度砷中毒肝损伤患者).采用免疫组化ABC法进行Fas、FasL、.Bax、Bcl-2、Bcl-XL检测.结果采用PEMS统计软件进行Radio分析.结果:Fas、FasL表达在肝损伤较重的C组比肝损伤较轻的B组及无明显肝病的A组显著增强,三组间分级构成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Bax表达在A、B、C组间分级构成上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Bcl-2和Bcl-XL表达在B、C两组间分级构成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A组与B、C.组间比较则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推测砷可能通过上调凋亡基因蛋白Fas/FasL和Bcl-2家族中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而启动肝细胞的胞内凋亡信号传导途径,导致肝细胞凋亡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型砷中毒 肝细胞凋亡 肝损伤 BCL-XL表达 BCL-2家族 FASL表达 显著性差异 免疫组化ABC法 Fas/FasL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