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源遥感降水产品在西北干旱区的气象干旱性能评估
1
作者 黄曼捷 李艳忠 +3 位作者 王渊刚 于志国 庄稼成 星寅聪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9-560,共12页
多源遥感降水产品在气象站点稀少或分布不均地区的干旱监测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地处中国西北的干旱区。选择5套典型遥感降水产品(PERSIANN、CHIRPS、CMORPH、TMPA和MSWEP),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评估了降水产品在3... 多源遥感降水产品在气象站点稀少或分布不均地区的干旱监测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地处中国西北的干旱区。选择5套典型遥感降水产品(PERSIANN、CHIRPS、CMORPH、TMPA和MSWEP),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评估了降水产品在3种时间尺度的气象干旱性能;通过游程理论识别干旱事件,阐释了遥感降水产品捕获干旱事件的能力。研究表明:(1)在西北干旱区,5套遥感降水产品均能较好地捕捉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格局,但却难以准确地捕捉降水的变化趋势。(2)在捕获SPEI性能方面,MSWEP最优,其次为TMPA、PERSIANN和CHIRPS,CMORPH表现最差。1个月尺度(SPEI1)是遥感降水产品识别气象干旱的最佳时间尺度。(3)在刻画干旱事件的特性方面,CHIRPS对干旱事件数量的识别能力最佳,PERSIANN最差;MSWEP和TMPA表征干旱严重性最好,CHIRPS较差;除CMORPH外,其余4套产品均能较好地捕获干旱事件的强度和极值。综上所述,虽然5套遥感降水产品整体上可较好地捕获西北干旱区的干旱特征,但由于受降水产品反演算法、地形复杂性以及地面验证站点疏密程度的影响,较难以找到一种降水产品在捕获干旱特性所有方面均表现最优。研究成果可为区域气象干旱监测最佳降水产品的选择,以及遥感降水产品在极端干旱环境反演算法的改进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降水 SPEI 干旱特征 游程理论 西北干旱区
下载PDF
中国1960—2019年体感温度的时空变化及其风险分析
2
作者 陈婷婷 余文君 +4 位作者 李艳忠 白鹏 星寅聪 黄曼捷 邵伟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5-277,共13页
体感温度(Apparent Temperature,AP)描述了人体实际感受到的温度。文中基于我国1960—2019年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等气象要素数据,估算并分析了4个典型气候区(湿润区、过渡区、干旱区和青藏高原)AP的时空变化格局及其高温风险。... 体感温度(Apparent Temperature,AP)描述了人体实际感受到的温度。文中基于我国1960—2019年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等气象要素数据,估算并分析了4个典型气候区(湿润区、过渡区、干旱区和青藏高原)AP的时空变化格局及其高温风险。结果发现:(1)在空间分布上,AP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平均AP值由湿润区(约为17.0℃)逐渐向干旱区(约为7.0℃)和青藏高原区(约为0.6℃)递减;(2)全国AP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4个典型气候区的上升速率分别为0.29℃/(10 a)、0.27℃/(10 a)、0.15℃/(10 a)和0.13℃/(10 a);(3)气温变化对AP的贡献率最高,约为92.4%,其次是风速及相对湿度,约为5.6%和2.0%;(4)典型气候区的高温风险天数变化呈现空间异质性,湿润区和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均呈现显著增长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感温度(AP) 时空变化 中国气候区 归因分析 风险分析
下载PDF
遥感降水产品对黄河源区水文干旱特征的模拟性能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成硕 李艳忠 +3 位作者 星寅聪 于志国 王渊刚 黄曼捷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63-1072,共10页
遥感降水产品为稀缺资料地区水文气象灾害机理与预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资料,但不同遥感降水产品的性能存在较大区域异质性。利用遥感降水产品开展水文气象相关的研究和应用前,需要对其性能进行综合评估。基于此,以稀缺资料的黄河源... 遥感降水产品为稀缺资料地区水文气象灾害机理与预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资料,但不同遥感降水产品的性能存在较大区域异质性。利用遥感降水产品开展水文气象相关的研究和应用前,需要对其性能进行综合评估。基于此,以稀缺资料的黄河源区为研究区,利用1983—2018年的观测降水数据(CMA)驱动并率定ABCD水文模型,并利用标准化径流指数(SRI),评估3套典型遥感降水产品(PERSIANN-CDR、CHIRPS v2.0、MSWEP v2.0)对水文干旱的模拟性能。利用游程理论识别水文干旱事件,阐明遥感降水对水文干旱特征的捕捉能力。结果表明:(1)3套遥感降水产品均能较好地捕获CMA多年均值的时空分布格局。CHIRPS产品的水文模拟性能(纳什效率系数NSE=0.72)高于其他2套产品。(2)CMA和降水产品模拟的4个尺度的SRI(SRI1、SRI3、SRI6和SRI12)均呈显著增加趋势(P<0.01),表明近36 a源区河川径流增加,水文干旱趋缓,但降水产品均高估了SRI,表明对黄河源区降水产品的偏差校正有待开展。基本统计指标方面,MSWEP产品计算的SRI与CMA的最为一致,性能最佳,但在年尺度(SRI12)上,PERSIANN表现最优。(3)3套产品均高估了SRI1和SRI3的干旱历时和烈度,MSWEP产品对SRI6的模拟性能最优,PERSIANN对SRI12的模拟性能最优。研究结果可为黄河源区水文干旱研究的降水产品数据的选择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降水 水文干旱 ABCD水文模型 标准化径流指数(SRI) 黄河源区
下载PDF
“河长制”:碧波绿水新承诺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曼捷 《治淮》 2018年第8期56-56,共1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发表2017年新年贺词时,在生态环保领域,首先提到“每条河流要有‘河长’了”,再次将“河长制”带入公众视野。也是在那时起,笔者开始关注“河长制”。最初笔者认为“河长制”就是为每条河流制定一名责任人,随着了解的不... 习近平总书记在发表2017年新年贺词时,在生态环保领域,首先提到“每条河流要有‘河长’了”,再次将“河长制”带入公众视野。也是在那时起,笔者开始关注“河长制”。最初笔者认为“河长制”就是为每条河流制定一名责任人,随着了解的不断深入,笔者对“河长制”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更深的理解。“河长制”滥觞于江苏无锡,与2007年5月的太湖蓝藻事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领域 习近平 责任人 河流 生态 太湖
下载PDF
黄原胶和玄武岩纤维改良黄土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左晨希 孙树林 +2 位作者 黄曼捷 高诗钦 张岩 《中国煤炭地质》 2022年第1期57-61,共5页
为改良黄土强度低、易变形破坏的工程特性,在黄土中掺加黄原胶和玄武岩纤维,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探究黄原胶含量和玄武岩纤维加筋率及养护龄期对黄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素土相比,分别掺加黄原胶和玄武岩纤维均能提高土... 为改良黄土强度低、易变形破坏的工程特性,在黄土中掺加黄原胶和玄武岩纤维,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探究黄原胶含量和玄武岩纤维加筋率及养护龄期对黄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素土相比,分别掺加黄原胶和玄武岩纤维均能提高土体抗压强度和一定程度延性;混合掺加黄原胶和玄武岩纤维时,土体的抗压强度和延性都会提高明显。根据正交试验得到,掺加1.5%黄原胶和0.6%玄武岩纤维时,改良土体的抗压强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加固 黄原胶 玄武岩纤维 养护龄期 抗压强度 应力-应变
下载PDF
由“高中物理斜面问题”浅谈岩质边坡破坏受力分析
6
作者 黄曼捷 《科技风》 2019年第1期53-53,共1页
高中物理的斜面问题较多,数学解答斜面模型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模型之一,斜面问题千变万化,斜面既可能光滑,也可能粗糙;斜面上的物体既可以静止,也可以上下运动。而斜面模型与实际的生活中的地质滑坡现象非常相似,尤其是岩质边坡。所以... 高中物理的斜面问题较多,数学解答斜面模型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模型之一,斜面问题千变万化,斜面既可能光滑,也可能粗糙;斜面上的物体既可以静止,也可以上下运动。而斜面模型与实际的生活中的地质滑坡现象非常相似,尤其是岩质边坡。所以本文利用求解斜面问题的方法,探讨生活中的地质灾害现象,分析岩质滑坡破坏特征。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面模型 岩质边坡模型 受力分析
下载PDF
中国东南部人口中暑风险暴露度空间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曼捷 李艳忠 +3 位作者 白鹏 于志国 余文君 陈婷婷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121-2134,共14页
极端高温事件的频发引发了一系列与热相关的疾病,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其中中暑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本文利用1990—2019年逐日最高气温、平均湿度和7期人口空间分布网格数据集,分析中国东南部近30年人口中暑风险暴露度的时空... 极端高温事件的频发引发了一系列与热相关的疾病,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其中中暑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本文利用1990—2019年逐日最高气温、平均湿度和7期人口空间分布网格数据集,分析中国东南部近30年人口中暑风险暴露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量化气候和人口因素对中暑风险暴露度的影响。研究发现:①近30年,潜在中暑日数和人口中暑风险暴露度在绝大部分区域均呈增加趋势。其中,潜在中暑日数显著增加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山东西部和北部、河南中部、江苏中南部等地区;人口中暑风险暴露度显著增加主要分布在上海、浙江北部、安徽中部和广东南部。②气候因素是决定研究区人口中暑风险暴露度变化的主导因素,且贡献呈增加趋势,其次是人口因素,但呈不断减弱趋势。以1990—1999年为基准期,气候因素的贡献从2000—2009年的78.5%,增加到2010—2019年的87.4%,而人口因素在对应时期从7.49%下降到5.23%,气候和人口的复合因素影响最小。③气候因素对人口中暑风险暴露度的贡献在不同子区存在显著差异。比如,华东和华中分别由2000—2009的83.6%和73.9%,增加到2010—2019的92.4%和96.4%;而华南地区则由70.6%下降至61.8%。本研究揭示了中国东南部地区的人口中暑风险暴露度时空演变规律,阐明了不同时期和区域驱动暴露度变化的主导因素,研究结果将为本区域极端高温事件的识别,以及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暑风险 人口暴露度 高温热浪 归因分析 中国东南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