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捏脊频次对早产儿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黄秀丹 黄朝梅 +1 位作者 黄倩怡 何力 《全科护理》 2023年第13期1783-178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捏脊频次对早产儿体格发育、达到全胃肠内营养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1月在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20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实... 目的:探讨不同捏脊频次对早产儿体格发育、达到全胃肠内营养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1月在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20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实施捏脊干预每日1次,直至出院;观察组实施捏脊干预每日2次,直至出院。比较两组早产儿1月龄时的身长、体重、头围变化,达到完全胃肠内营养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早产儿1月龄时体重重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达到全胃肠内营养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呼吸暂停、高胆红素血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捏脊干预频次增加至每日2次有助于早产儿生长发育初期的体重增长,能够帮助早产儿尽早实现全胃肠内营养,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捏脊干预 体格发育 住院时间 并发症
下载PDF
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黄朝梅 邵巧仪 +1 位作者 何力 罗英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105-2108,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致导管相关性感染(CRI)的危险因素及病原特点。方法对入住NICU,且行PICC置管的406例新生儿进行成组病例对照研究,发生CRI的新生儿为病例组,未发生CRI的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母体因... 目的探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致导管相关性感染(CRI)的危险因素及病原特点。方法对入住NICU,且行PICC置管的406例新生儿进行成组病例对照研究,发生CRI的新生儿为病例组,未发生CRI的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母体因素、患儿因素、置管维护因素的差异。结果在新生儿PICC置管发生CRI的危险因素中,穿刺时间、穿刺次数、置管地点、有无发生堵管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体因素、患儿因素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PICC置管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正确选择置管环境,控制穿刺时间和次数,规范导管维护,加强监测管理、收集分析资料是降低CRI发生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性感染 危险因素 成组对照
下载PDF
口腔运动干预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影响 被引量:25
3
作者 黄朝梅 高平明 +2 位作者 邵巧仪 何力 贾晓琴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612-615,620,共5页
目的:探讨口腔运动干预(OMI)对早产儿喂养效果的影响。方法:254名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130名)及干预组(124名),对照组采取常规早产儿喂养,干预组采取OMI;对比两组早产儿的喂养能力评分、基础达标时间、肠外静脉营养使用(PN)时间、达全... 目的:探讨口腔运动干预(OMI)对早产儿喂养效果的影响。方法:254名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130名)及干预组(124名),对照组采取常规早产儿喂养,干预组采取OMI;对比两组早产儿的喂养能力评分、基础达标时间、肠外静脉营养使用(PN)时间、达全肠道喂养(TEN)时间、喂养过渡时间、喂养不耐受率、呼吸暂停发生率及消化道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比较矫正胎龄37周时体格指标增长情况。结果:喂养后第2、3、4周,干预组早产儿的喂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早产儿基础达标时间、PN时间、TEN时间及喂养过渡时间短于对照组,喂养不耐受率、呼吸暂停发生率、消化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矫正胎龄37周时体质量、身长、头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MI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的改善作用优于常规早产儿喂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口腔运动干预 婴儿喂养 体格指标 吸吮行为
下载PDF
孕产期健康教育与产褥期母婴保健知识及护理能力关系 被引量:40
4
作者 黄朝梅 谭红彤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3197-3199,共3页
目的:探讨孕产期母婴健康教育对其产褥期保健护理能力的影响,为制订围生期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对555例产后42天回医院检查的产妇进行保健知识和护理能力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产前接受健康教育的情况,产前检查情况,产褥期母婴保... 目的:探讨孕产期母婴健康教育对其产褥期保健护理能力的影响,为制订围生期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对555例产后42天回医院检查的产妇进行保健知识和护理能力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产前接受健康教育的情况,产前检查情况,产褥期母婴保健知识、行为、护理能力等,并对在孕期开始接受系统健康教育与非系统健康教育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孕期系统健康教育组比非系统健康教育组,母亲、婴儿保健知识知晓率高,母亲自我护理、婴儿护理能力强,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P<0.01)。两组计划生育知识缺乏。结论:为提高产褥期保健知识、护理能力,必须从怀孕前开始做好系统的围生期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应深入到社区,提供个体化、迅速便捷的护理技能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产褥期 母婴保健 能力
下载PDF
经近心端静脉PICC置管在超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黄朝梅 高平明 +2 位作者 黄倩怡 何力 邵巧仪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7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经近心端静脉PICC置管在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超低出生体重儿57例根据置管部位不同分为观察组(n=26)和对照组(n=31),对照组经外周静脉PICC置管,观察组经近心端静脉PICC置管。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 目的探讨经近心端静脉PICC置管在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超低出生体重儿57例根据置管部位不同分为观察组(n=26)和对照组(n=31),对照组经外周静脉PICC置管,观察组经近心端静脉PICC置管。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导管异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超低出生体重儿行近心端静脉PICC置管,能安全、迅速地为超低出生体重儿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出生体重儿 PICC置管 腋静脉 颈外静脉 股静脉 肘静脉 隐静脉
下载PDF
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系统化健康宣教效果评价 被引量:16
6
作者 黄朝梅 黄倩怡 +1 位作者 谭瑞贞 麦丽珊 《齐鲁护理杂志》 2015年第16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系统化健康宣教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3月227例NICU早产儿作为对照组,实施早产儿母乳喂养常规健康宣教;将2015年1~3月214例NICU早产儿作为研究组,实施早产儿母乳喂养系统化健康宣...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系统化健康宣教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3月227例NICU早产儿作为对照组,实施早产儿母乳喂养常规健康宣教;将2015年1~3月214例NICU早产儿作为研究组,实施早产儿母乳喂养系统化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早产儿母乳喂养情况。结果:研究组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早产儿住院期间母乳与配方混合喂养率、母乳喂养率、7 d内开始母乳喂养率、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属缺乏早产儿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需普及健康宣教。建立与实施早产儿母乳喂养科学、可行的系统化健康宣教可提高早产儿母乳喂养率,减少喂养不耐受及NEC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喂养 早产儿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健康宣教
下载PDF
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对改善早产儿喂养的观察 被引量:28
7
作者 黄朝梅 何力 邵巧仪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776-778,共3页
目的:探讨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对早产儿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入住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分为2组,研究组169例、对照组1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实施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记录两组早产儿入住NICU至离开时,平均每天的体质... 目的:探讨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对早产儿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入住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分为2组,研究组169例、对照组1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实施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记录两组早产儿入住NICU至离开时,平均每天的体质量增长、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胃管留置时间、睡眠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早产儿比较,研究组早产儿平均每天的体质量增加更快、喂养不耐受发生率降低、睡眠时间延长,胃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有利于促进早产儿成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性照顾 婴儿 早产 喂养 护理
下载PDF
环节管理在控制新生儿外周静脉输液外渗的作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黄朝梅 贾晓琴 邵巧仪 《上海护理》 2015年第4期82-84,共3页
新生儿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特性,输液外渗发生率高达23%~63%[1]。
关键词 新生儿 外周静脉 输液外渗 质量管理
下载PDF
新生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黄朝梅 罗英 何力 《护理学报》 2013年第10期55-59,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危险因素及病原特点,为降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感染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住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施行PICC的18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新生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危险因素及病原特点,为降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感染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住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施行PICC的18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别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PICC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施行PICC的180例新生儿中有13例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龄≤32周、出生体质量≤1 500 g、性别、胎盘早剥、5 min Apgar评分≤7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与PICC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娩时孕周小、出生体质量、性别、5 min Apgar评分≤7分与PICC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有关。在检出的病原体中,肺炎克雷伯菌6例,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例,真菌2例。结论出生体质量低、分娩时孕周小、男婴、5 min Apgar评分≤7分是新生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致病菌为多重耐药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分时段中心静脉置管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朝梅 邵巧仪 +1 位作者 罗英 邓桂珍 《护理学报》 2013年第13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分时段脐静脉置管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入院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111例,分为分时段应用脐静脉置管、P... 目的探讨分时段脐静脉置管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入院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111例,分为分时段应用脐静脉置管、PICC组(观察组)51例和外周静脉置管加PICC组(对照组)60例,监测两组住院期间的静脉置管情况、患儿身体指征反应及导管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PICC 1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输液外渗发生率低(P<0.01);两组患儿纠正低血糖所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呼吸暂停次数、体质量增长至2 kg时间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分时段中心静脉置管具有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输液外渗发生率低,且不增加感染的优点,能最大限度发挥中心静脉置管的优势,为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提供了安全有效的静脉治疗通道,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中心静脉置管 脐静脉置管 分时段 护理
下载PDF
开放式引流应用于尿道下裂术后患儿的护理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朝梅 蒙萍 《护理学报》 2006年第3期49-50,共2页
总结32例开放式引流方法应用于男性尿道下裂术后患儿的护理经验。提出护理重点在于保持尿道支架引流管固定通畅,重视排尿情况的观察,改进会阴部护理方法,正确排尿体位的训练和有效的出院指导。32例尿道下裂患儿手术均获成功,30例术后2... 总结32例开放式引流方法应用于男性尿道下裂术后患儿的护理经验。提出护理重点在于保持尿道支架引流管固定通畅,重视排尿情况的观察,改进会阴部护理方法,正确排尿体位的训练和有效的出院指导。32例尿道下裂患儿手术均获成功,30例术后2个月随访无并发症发生,另2例失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开放式 导尿 护理
下载PDF
护理标识化管理在新生儿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朝梅 邓桂珍 邵巧仪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年第2期243-246,共4页
目的 在新生儿科中应用护理标识化管理,实现临床护理质最的管理监控和持续改进.方法 根据新生儿科的特点分别设计特殊饮食标牌、特殊体位标牌、提示标牌、隔离标牌、管道标签、静脉通路标签等对护理人员有警示作用的护理标识;并对实施... 目的 在新生儿科中应用护理标识化管理,实现临床护理质最的管理监控和持续改进.方法 根据新生儿科的特点分别设计特殊饮食标牌、特殊体位标牌、提示标牌、隔离标牌、管道标签、静脉通路标签等对护理人员有警示作用的护理标识;并对实施护理标识前、后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深静脉置管维护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护理缺陷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 护理标识实施后,院内感染发生率由6.88%下降到4.09%,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深静脉置管维护率由93.48%提升到98.48%,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基础护理合格率由92.96%提高到98.04%,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护理缺陷发生率由1.28%下降到0.60%,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护理标识化管理的运用不仅对护士起到提醒、警示作用,同时也是一种具体的管理手段,对提高临床护理质量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标识 管理 新生儿 护理质量
下载PDF
新生儿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朝梅 蒙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4年第18期177-178,共2页
探讨新生儿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提出:术前做好访视准备工作;术中注意麻醉的配合、体温监控、输液量管理及体位固定;术后重视监测、随访反馈工作的落实。
关键词 新生儿 围手术期 护理
下载PDF
非脱垂大子宫经阴道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朝梅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4期58-59,共2页
对483例非脱垂大子宫病变病人采用经阴道切除术式。结果成功率为99.8%。手术配合要点:①保持良好的手术体位;②准备合适的手术器械;③掌握不同术式的配合。
关键词 子宫 平滑肌瘤 子宫切除术 阴道式 手术中护理
下载PDF
新生儿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谢建宁 高平明 +1 位作者 黄朝梅 王兆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18-620,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引起的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CRBSI)发生率、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方法回顾2015、2016年两年内收住我院新生儿病房并施行PICC的患儿640例,对CRBSI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施行PICC的640例新生... 目的探讨新生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引起的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CRBSI)发生率、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方法回顾2015、2016年两年内收住我院新生儿病房并施行PICC的患儿640例,对CRBSI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施行PICC的640例新生儿中有9例发生CRBSI,CRBSI发生率为0.60/1 000导管日(10/15 087)。发生CRBSI的危险因素包括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机械通气史(P<0.05)。在检出的病原体中,真菌为主,占80.00%,其次为葡萄球菌,占20.00%。结论新生儿发生CRBSI的危险因素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和机械通气的使用,致病菌大多为真菌和葡萄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 新生儿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袋鼠式护理方案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7
16
作者 何力 黄朝梅 +3 位作者 刘丹 邵巧仪 武兆磊 贾晓琴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1567-1569,共3页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kangaroo mother care,KMC)方案对于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出生的早产儿9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KMC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喂养护理,KMC组实施KMC方案。对...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kangaroo mother care,KMC)方案对于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出生的早产儿9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KMC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喂养护理,KMC组实施KMC方案。对比2组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基础达标时间、肠外静脉营养使用时间、达全肠道喂养时间、喂养过渡时间、喂养不耐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并发症以及矫正胎龄37周时体格指标增长情况。结果:干预后第2、3、4周,KMC组早产儿准备经口喂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KMC组基础达标时间、肠外静脉营养时间、达全肠道喂养及喂养过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KMC组喂养不耐受、呼吸暂停及消化系统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0.05);矫正胎龄37周,KMC组体质量、身长及头围三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KMC方案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袋鼠式护理 早产儿 经口喂养
下载PDF
分娩镇痛对婴幼儿神经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蒙萍 谭红彤 黄朝梅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9-191,共3页
目的探讨产妇使用自控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PCEA)对婴幼儿神经行为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产妇134例,使用布比卡因加芬太尼进行分娩镇痛作为观察组,与同期未使用分娩镇痛产妇151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产程中胎心率、... 目的探讨产妇使用自控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PCEA)对婴幼儿神经行为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产妇134例,使用布比卡因加芬太尼进行分娩镇痛作为观察组,与同期未使用分娩镇痛产妇151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产程中胎心率、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出生7d、6月龄、12月龄神经行为情况。结果两组比较产程中胎心率CST监测、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出生7d、6月龄、12月龄神经行为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布比卡因加芬太尼产妇自控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安全可靠,对婴幼儿神经行为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婴幼儿 神经行为 影响
下载PDF
集束化置管维护方案在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UVC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淑霞 黄朝梅 +2 位作者 王霞 李海香 陈秀丽 《全科护理》 2017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置管维护方案对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脐静脉导管(UVC)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UVC集束化管道维护方案及相关流程,构建UVC医护管理团队。将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30名患儿设为对照组,采取... [目的]探讨集束化置管维护方案对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脐静脉导管(UVC)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UVC集束化管道维护方案及相关流程,构建UVC医护管理团队。将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30名患儿设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置管维护方案,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8例患儿设为观察组,采取集束化置管维护方案。比较两组患儿UV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CRBSI发生率为0.176%,低于对照组的0.740%(P<0.05);观察组患儿导管堵塞、导管脱出发生率和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置管维护方案能够有效降低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UV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减少管道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管道不良事件 脐静脉导管 集束化护理
下载PDF
1例新生儿膀胱外翻合并尿道上裂的围术期护理干预 被引量:5
19
作者 贾晓琴 喻林芝 +1 位作者 何力 黄朝梅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年第17期156-157,共2页
膀胱外翻是以膀胱黏膜裸露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的复杂畸形,临床上比较少见,据统计每4~5万个分娩的新生儿中可出现1例膀胱外翻,男性为女性的1.7~2.3倍;形成膀胱外翻的因素很多,主要是在胚胎发育期受到影响所致,根据有无尿道上裂可分为... 膀胱外翻是以膀胱黏膜裸露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的复杂畸形,临床上比较少见,据统计每4~5万个分娩的新生儿中可出现1例膀胱外翻,男性为女性的1.7~2.3倍;形成膀胱外翻的因素很多,主要是在胚胎发育期受到影响所致,根据有无尿道上裂可分为完全型与不完全型膀胱外翻[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外翻 尿道上裂 新生儿 护理干预 围术期 不完全型 胚胎发育期 复杂畸形
下载PDF
蓝光照射退黄联合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贾晓琴 黄朝梅 龙静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9年第11期1953-1954,共2页
目的分析蓝光照射退黄联合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单胎新生儿黄疸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儿均予蓝光照射退黄加维生素B2等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施抚触护理... 目的分析蓝光照射退黄联合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单胎新生儿黄疸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儿均予蓝光照射退黄加维生素B2等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施抚触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对两组临床生化指标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TBA、ALT、DB、TB等临床生化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蓝光照射退黄联合抚触护理可显著提升黄疸患儿临床疗效,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儿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光照射 抚触护理 新生儿黄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