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芙蓉花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1
作者 叶磊 冯丽萍 +4 位作者 黄李璐 冯五文 严鑫 胡攀 夏厚林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5,共5页
目的:对锦葵科木槿属植物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的花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分离纯化技术对木芙蓉花的9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核磁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木... 目的:对锦葵科木槿属植物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的花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分离纯化技术对木芙蓉花的9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核磁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木芙蓉花中分离纯化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和厚朴酚(1)、厚朴酚(2)、isohemigossylic acid lactone-2-methyl ether(3)、阿魏酸(4)、3-吲哚甲醛(5)、脱落酸(6)、槲皮素(7)、山柰酚(8)、8-(1-(3,4-dihydroxyphenyl)ethyl-3,3′,4′,5,7-pentahydroxyflavone)(9)、环(脯-缬)二肽(10)、benzyl-β-D-glucopyranoside(11)、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12)、rhodionin(13)、槲皮素-3-O-(6″-O-反式-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4)、tiliroside(15)、山柰酚-3-O-(6″-O-顺式-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6)、山柰酚-7-O-α-L-吡喃鼠李糖苷(17)。结论:其中,化合物1~3、5、6、9~11、14为首次从木槿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芙蓉花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原文传递
木芙蓉叶乙酸乙酯部位抗氧化与抗炎作用研究及UPLC-Q-Orbitrap HRMS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黄李璐 夏厚林 +5 位作者 冯丽萍 叶磊 严鑫 熊静 冯五文 胡攀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9期1528-1539,共12页
研究木芙蓉叶乙酸乙酯部位的抗氧化与抗炎作用,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采用CCK-8法测定木芙蓉叶不同极性部位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木芙蓉叶不同极性部位浓度为25~200μg/mL,对HaCaT细胞和RAW 264.7细胞无毒性。利用H 2 O 2诱导HaCa... 研究木芙蓉叶乙酸乙酯部位的抗氧化与抗炎作用,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采用CCK-8法测定木芙蓉叶不同极性部位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木芙蓉叶不同极性部位浓度为25~200μg/mL,对HaCaT细胞和RAW 264.7细胞无毒性。利用H 2 O 2诱导HaCaT细胞氧化应激反应,发现木芙蓉叶乙酸乙酯部位能最显著降低细胞内ROS含量(P<0.001);采用LPS诱导RAW 264.7细胞建立炎症模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木芙蓉叶乙酸乙酯部位能抑制TNF-α、IL-6、iNOS、COX-2炎症因子的表达,从细胞水平发现木芙蓉叶乙酸乙酯部位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技术(UPLC-Q-Orbitrap HRMS)对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的分析,鉴定出28个化学成分:10个黄酮类、9个有机酸类、2个香豆素类、2个酚类、2个核苷类及3个其他类成分,黄酮类成分和有机酸类成分是其中主要化学成分,为其主要的活性物质基础,为进一步研究木芙蓉叶的药效物质基础以及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芙蓉叶 乙酸乙酯部位 抗氧化 抗炎 UPLC-Q-Orbitrap HRMS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木槿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冯丽萍 黄李璐 +4 位作者 叶磊 胡攀 熊静 严鑫 夏厚林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12-1822,共11页
锦葵科木槿属植物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木槿属药用植物主要包括木槿、木芙蓉、玫瑰茄、黄槿,含有黄酮、苯丙素、有机酸、萜类等化学成分,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录的木芙蓉为其代表性药物。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木槿属植物具有抗炎镇痛、抑... 锦葵科木槿属植物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木槿属药用植物主要包括木槿、木芙蓉、玫瑰茄、黄槿,含有黄酮、苯丙素、有机酸、萜类等化学成分,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录的木芙蓉为其代表性药物。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木槿属植物具有抗炎镇痛、抑菌、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等作用。该文综述了木槿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可为其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槿属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原文传递
木芙蓉叶质量标准的提升研究
4
作者 冯丽萍 黄李璐 +5 位作者 叶磊 刘语诗 胡攀 熊静 严鑫 夏厚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622-2627,共6页
目的提升木芙蓉叶质量标准。方法在原标准的基础上,优化供试品制备方法,增加银锻苷TLC鉴别,采用UPLC法同时测定芦丁、异槲皮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银锻苷的含量。该药材6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Utimate UPLC AQ-C_(18)色谱柱(100 mm... 目的提升木芙蓉叶质量标准。方法在原标准的基础上,优化供试品制备方法,增加银锻苷TLC鉴别,采用UPLC法同时测定芦丁、异槲皮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银锻苷的含量。该药材6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Utimate UPLC AQ-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25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60 nm。结果银锻苷TLC特征斑点清晰,分离度好。芦丁、异槲皮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银锻苷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26%~102.52%,RSD为1.05%~2.63%。结论该方法准确可行,可用于木芙蓉叶的质量控制。建议木芙蓉叶含芦丁、异槲皮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银锻苷总含量不得少于2.1996 mg/g,即0.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芙蓉叶 TLC 芦丁 异槲皮苷 山柰酚-3-O-芸香糖苷 银锻苷 UPLC
下载PDF
UPLC-Q-Orbitrap HRMS技术快速鉴定木芙蓉花化学成分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艺 冯丽萍 +5 位作者 黄李璐 胡攀 严鑫 王希 郑雨 夏厚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2042-2052,共11页
利用UPLC-Q-Orbitrap HRMS技术对木芙蓉花化学成分进行快速识别与鉴定。色谱分离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0.1%甲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0~4 min,95%→90%A;4~10 min,90%→55%A;10... 利用UPLC-Q-Orbitrap HRMS技术对木芙蓉花化学成分进行快速识别与鉴定。色谱分离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0.1%甲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0~4 min,95%→90%A;4~10 min,90%→55%A;10~18 min,55%→5%A;18~20 min,5%A),流速0.3 mL/min,柱温25℃;质谱分析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两种方式采集数据,扫描模式为全扫描/数据依赖二级扫描(Full MS/dd-MS2)。通过高分辨质谱分析、文献信息以及对照品指认,从木芙蓉花中共鉴定出54个化合物,包括黄酮及其苷类成分25个,有机酸类14个,香豆素类成分4个,氨基酸类2个,核苷类2个,生物碱类2个,其他类5个。该方法可快速、高效的对木芙蓉花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33个成分首次在木芙蓉中发现,11个成分首次在木槿属中发现,对木芙蓉花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芙蓉花 UPLC-Q-Orbitrap HRMS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木芙蓉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艺 黄李璐 +4 位作者 冯丽萍 王希 郑雨 胡攀 夏厚林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06-1109,共4页
目的:研究木芙蓉花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MCI柱等多种层析技术对木芙蓉花9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核磁数据等鉴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木芙蓉花90%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纯化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4-二羟... 目的:研究木芙蓉花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MCI柱等多种层析技术对木芙蓉花9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核磁数据等鉴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木芙蓉花90%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纯化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4-二羟基苯甲酸乙酯(1)、反式对羟基肉桂酸(2)、(S)-3-羟基-β-紫罗兰酮(3)、咖啡酸乙酯(4)、桂皮酸(5)、红花素(6)、反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7)、原儿茶酸(8)、秦皮乙素(9)、咖啡酸(10)、东莨菪内酯(11)、5,5′-二甲基-[1,1′-联苯]-2,2′-二醇(12)、黑麦草内酯(13)、反式阿魏酸对羟基苯乙酯(14)、环烯酮A(15)、6-(4-hydroxy-3-methoxyphenyl)-5-(hydroxymethyl)-8-oxabicyclo[3.2.1]oct-3-en-2-one(16)。结论:其中,化合物2~4、6、12~16为首次从木槿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芙蓉花 分离鉴定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BiOCl负载纳米Bi2MoO6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胡豪 单明清 +2 位作者 黄李璐 邹晨涛 杨水金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67-73,共7页
Bi2MoO6是一种利用可见光辐照的n型窄禁带半导体,是一种很好的光催化剂,BiOCl是一种具有良好催化活性的铋系卤氧化物,在本探究实验中,以Bi(NO3)3·5H2O、Na2MoO4·2H2O、SnCl2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不同BiOCl负载量的BiOCl/Bi2M... Bi2MoO6是一种利用可见光辐照的n型窄禁带半导体,是一种很好的光催化剂,BiOCl是一种具有良好催化活性的铋系卤氧化物,在本探究实验中,以Bi(NO3)3·5H2O、Na2MoO4·2H2O、SnCl2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不同BiOCl负载量的BiOCl/Bi2MoO6.在可见光下照射污染物RhB,研究光催化降解的反应机理,并探究不同BiOCl负载量的催化剂对光催化降解的影响.其中最优负载量的BiOCl/Bi2MoO6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80 min时,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达到88.1%,而纯Bi2MoO6在相同条件下降解率仅为48.7%.通过XRD、SEM、BET及循环实验,对复合物的形貌、晶体尺寸、比表面积进行研究,实验证明,BiOCl负载Bi2MoO6复合物的光催化降解活性相比于纯的Bi2MoO6有很大的提高.根据自由基捕获实验,证明空穴是主要的活性物质,由捕获实验的结果,提出BiOCl负载Bi2MoO6二元复合物可能存在的降解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Cl Bi2MoO6 光催化降解 复合物 降解机理
下载PDF
木芙蓉叶抗氧化活性成分谱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黄李璐 郑雨 +7 位作者 王希 冯丽萍 叶磊 胡攀 严鑫 冯五文 汪俊汝 夏厚林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2489-2497,共9页
目的比较木芙蓉叶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测定乙酸乙酯部位抗氧化活性并建立HPLC指纹图谱,研究谱效关系。方法以DPPH法和ABTS法评价抗氧化活性,筛选木芙蓉叶抗氧化活性最佳部位,测定13批不同产地木芙蓉叶最佳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并建立... 目的比较木芙蓉叶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测定乙酸乙酯部位抗氧化活性并建立HPLC指纹图谱,研究谱效关系。方法以DPPH法和ABTS法评价抗氧化活性,筛选木芙蓉叶抗氧化活性最佳部位,测定13批不同产地木芙蓉叶最佳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并建立HPLC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聚类热图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并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分析其谱效关系。结果木芙蓉叶不同极性部位抗氧化活性强弱依次为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水部位>石油醚部位。13批木芙蓉叶乙酸乙酯部位有17个共有峰,共指认出5个成分,峰4为秦皮素,峰6为芦丁,峰8为异槲皮苷,峰10为山奈酚-3-O-芸香糖苷和峰15为银椴苷,13批样品的相似度在0.912~0.995。聚类热图分析和PCA将13批木芙蓉叶样品聚为两类;PLSR分析表明,峰3、峰4(秦皮素)、峰6(芦丁)、峰10(山奈酚-3-O-芸香糖苷)和峰12回归系数与抗氧化活性呈正相关,且贡献度较大(VIP>1),为抗氧化活性的主要有效成分。结论木芙蓉叶乙酸乙酯部位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木芙蓉叶抗氧化活性为多个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揭示了木芙蓉叶抗氧化活性的药效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芙蓉叶 乙酸乙酯部位 抗氧化 指纹图谱 谱效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