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3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量学习诱导的多视图谱聚类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曼笙 蔡晓莎 +3 位作者 林家祺 王昌栋 黄栋 赖剑煌 《计算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8,共17页
现有的方法将通过张量奇异值分解(t-SVD)正则化的低秩表示应用到多视图子空间聚类中,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聚类性能.然而,它们都具有以下两个共同的缺点:(1)他们专注于探索样本之间的关系以构建表征,然后将其堆叠为张量,其计算复杂度至... 现有的方法将通过张量奇异值分解(t-SVD)正则化的低秩表示应用到多视图子空间聚类中,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聚类性能.然而,它们都具有以下两个共同的缺点:(1)他们专注于探索样本之间的关系以构建表征,然后将其堆叠为张量,其计算复杂度至少为O(n2logn);(2)他们总是直接在整合的表征上运行标准的谱聚类算法,而忽略了不同表征对最终聚类结果的先验知识.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张量学习诱导的多视图谱聚类(TLIMSC)方法,其中同时探索了空间聚类结构和互补信息.具体来说,该方法将关联样本和簇关系的多视图谱嵌入表示堆叠成张量,计算复杂度最终变为O(n logn).然后,将学习到的带有不同自适应置信度的表征与最终的一致聚类结果联系起来.在五个数据集上的广泛实验证明了TLIMSC所具有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视图聚类 加权张量核范数 谱嵌入表征 自适应置信度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创新国际化中的海外知识产权保护 被引量:5
2
作者 黄栋 王娟娟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29,共12页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促进了中国企业“走出去”。企业创新国际化中的海外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已然成为政界、业界、学界关心的重要问题。目前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专利申请量比例较低、趋势波动较大、区域分布不均衡,专利质量...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促进了中国企业“走出去”。企业创新国际化中的海外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已然成为政界、业界、学界关心的重要问题。目前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专利申请量比例较低、趋势波动较大、区域分布不均衡,专利质量呈现下降趋势。海外知识产权纠纷频发,主要体现在诉讼纠纷和贸易壁垒两方面,集中反映了中国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意识不强、维权资源受限以及维权渠道受阻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企业海外技术创新需构建知识产权风险预警机制、企业海外多元扩张应健全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措施、企业海外发展要完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管理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企业创新国际化 海外知识产权保护 专利布局
下载PDF
中国-东盟气候合作历程:意义、问题与未来路径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栋 刘云鹤 《阅江学刊》 2023年第1期66-78,172,共14页
中国和东盟诸国是全球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气候合作是双方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提高发展中国家适应能力、在政治博弈中彰显国家软实力的有效途径。中国-东盟气候合作可分为萌芽、发展、深化三个阶段,形成了渐进性合作过程、多层次... 中国和东盟诸国是全球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气候合作是双方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提高发展中国家适应能力、在政治博弈中彰显国家软实力的有效途径。中国-东盟气候合作可分为萌芽、发展、深化三个阶段,形成了渐进性合作过程、多层次合作机制、宽领域合作内容、多元化参与主体的合作模式。中国-东盟气候合作有利于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加快构建气候共同体。双方当前气候合作仍存在合作领域过于分散、合作制度缺乏强制力、缺少合作监督与反馈机制、东盟各国发展水平不一等问题。未来,中国-东盟气候合作应坚持聚焦重点领域,厘清合作机制;加强制度有效性,提高政策执行力;建立监管机制,接受社会监督;尊重东盟整体利益,科学利用多种合作机制;引领国际气候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盟 应对气候变化 气候合作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总承包合同模式下装备采购供应链质量监督决策模型
4
作者 黄栋 王威 卢苇 《军事运筹与评估》 2023年第6期22-28,共7页
在装备采购总承包合同管理模式改革背景下,针对军队加强装备采购供应链质量监督的迫切需求,构建了由总承包商、分承包商和零部件供应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质量监督模型,研究了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基于质量奖励与惩罚、对称信息条件下基于质... 在装备采购总承包合同管理模式改革背景下,针对军队加强装备采购供应链质量监督的迫切需求,构建了由总承包商、分承包商和零部件供应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质量监督模型,研究了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基于质量奖励与惩罚、对称信息条件下基于质量管理成本分摊的质量监督策略,通过数据仿真对比分析了不同质量监督策略对供应链各主体质量管理行为的激励效果和装备质量水平的提升程度。所提方法可为提升新时代装备采购质量监督管理水平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承包合同 装备采购 供应链 质量监督
下载PDF
增强装备采购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的监管对策
5
作者 黄栋 王威 周景冉 《军事交通学报》 2023年第1期32-36,共5页
为提升供应链安全性,提高军事供给的持续性和作战能力的稳定性,在分析装备采购供应链结构与特征的基础上,剖析装备采购供应链自主可控的重要意义及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加强供应链安全顶层规划、健全供应链安全管理激励和协同机制、建立供... 为提升供应链安全性,提高军事供给的持续性和作战能力的稳定性,在分析装备采购供应链结构与特征的基础上,剖析装备采购供应链自主可控的重要意义及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加强供应链安全顶层规划、健全供应链安全管理激励和协同机制、建立供应链安全循环管理过程等方面提出提升装备采购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的监管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采购 供应链 自主可控 监管
下载PDF
企业战略变化、垄断地位与投资效率——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
6
作者 刘慧 黄栋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8-29,共12页
以2002-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的战略变化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成长期企业采取积极的战略变化有助于提高其投资效率;成熟期企业的战略变化与投资效率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 以2002-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的战略变化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成长期企业采取积极的战略变化有助于提高其投资效率;成熟期企业的战略变化与投资效率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衰退期企业的战略变化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进攻型战略变化有助于企业扭亏为盈;企业的垄断地位会弱化战略变化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相较于非国有控股企业,国有控股企业的战略变化对投资效率的影响更为显著。成长期企业应积极主动地调整战略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成熟期企业应避免过度的战略变化,以免损害已经积累的核心竞争力;衰退期企业要勇于尝试新的战略方向,重新进行品牌定位;企业在制定战略时要充分考虑企业垄断地位和企业性质等因素,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变化 投资效率 企业垄断地位 企业生命周期 衰退企业逆转
下载PDF
MRI分析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解剖学危险因素
7
作者 黄栋 戈进 +2 位作者 刘广銮 郭宗磊 王业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890-3896,共7页
背景: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关节内骨折,多见于运动性损伤,目前关于该病的解剖学研究相对较少,而大量研究集中于前交叉韧带的损伤,普遍认为胫骨平台后倾角增大、内侧胫骨平台深度减小及股骨髁间窝缺口宽度指数减... 背景: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关节内骨折,多见于运动性损伤,目前关于该病的解剖学研究相对较少,而大量研究集中于前交叉韧带的损伤,普遍认为胫骨平台后倾角增大、内侧胫骨平台深度减小及股骨髁间窝缺口宽度指数减小是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危险因素,对于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是否也与其相关尚不清楚。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与胫骨平台后倾角、内侧胫骨平台深度、股骨髁间窝缺口宽度指数及胫骨平台冠状斜坡角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因膝前疼痛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的患者101例,其中接受关节镜治疗的51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为观察组,同期50例有膝前痛症状但查体及影像学检查确定无膝关节损伤的患者为对照组。通过术前MRI图像测定两组患者胫骨平台后倾角、内侧胫骨平台深度、股骨髁间窝缺口宽度指数等解剖学参数,统计分析导致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解剖学危险因素。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的外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外侧/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比值以及股骨髁间窝缺口宽度指数、胫骨平台冠状斜坡角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大于对照组(P<0.05),内侧胫骨平台深度小于对照组(P<0.05);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及内侧胫骨平台深度是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③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及内侧胫骨平台深度对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有一定的预测价值;④提示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增大、较浅的内侧胫骨平台深度是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解剖学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MRI成像 危险因素 胫骨平台后倾角 因素分析
下载PDF
辽宁省“三生”功能时空演变及其碳排放效应
8
作者 黄栋 刘跃宗 +1 位作者 刘建宁 李一博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1-431,共11页
[目的]探究辽宁省“三生”功能时空演变及其碳排放效应,为“双碳”目标下的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分类识别辽宁省国土“三生”功能,结合直接和间接排放因子法核算碳排放量,探索“三生”功能与碳排放量空间... [目的]探究辽宁省“三生”功能时空演变及其碳排放效应,为“双碳”目标下的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分类识别辽宁省国土“三生”功能,结合直接和间接排放因子法核算碳排放量,探索“三生”功能与碳排放量空间关系及其时空分异性,揭示“三生”功能时空演变的碳排放效应。[结果]①2005—2020年辽宁省“三生”功能空间分布格局总体变化不大,大部分地区以生产和生态功能为主,生活功能区扩张明显,各地级市中心与周边区域空间差异明显。②2005—2013年,辽宁省各县域碳排放量增长迅速,2013—2020年增速缓慢,但空间差异愈发显著,碳排放高值明显集中在沈阳市和大连市。③辽宁省“三生”功能与碳排放量空间布局及数量变化的相关性总体较强,但空间差异明显且影响因素复杂。[结论]辽宁省各县域需要在自然地理条件约束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引导下,在明确各自土地主导功能定位的基础上,依托自身区域优势与资源禀赋,加强区域协作,以实现全域碳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功能 时空演变 碳排放 地理加权回归 辽宁省
下载PDF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课件设计
9
作者 黄栋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第4期75-78,共4页
特色与亮点①课件利用几何画板取点,快速计算出对应的函数值,并准确描点。这样既能弥补学生动手画图时描点的不足,又能节约大量的时间。②课件利用迭代法实现大量取点,无数个点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超大量的取点可以在... 特色与亮点①课件利用几何画板取点,快速计算出对应的函数值,并准确描点。这样既能弥补学生动手画图时描点的不足,又能节约大量的时间。②课件利用迭代法实现大量取点,无数个点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超大量的取点可以在视觉上给学生以冲击,使学生正确认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并初步体会函数的可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件设计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几何画板 描点 可微性 迭代法 动手画图 函数值
下载PDF
智能投顾发展与ChatGPT工具的应用
10
作者 黄栋 《金融科技时代》 2024年第3期75-79,共5页
智能投顾中“顾”的部分,即个性化服务和客户互动方面,仍面临不少困境,而ChatGPT等大语言模型工具的出现及快速发展,为解决该问题带来了希望。文章探讨在提供个性化建议、对市场进行实时分析、整合风险管理、确保合规性和守住道德底线... 智能投顾中“顾”的部分,即个性化服务和客户互动方面,仍面临不少困境,而ChatGPT等大语言模型工具的出现及快速发展,为解决该问题带来了希望。文章探讨在提供个性化建议、对市场进行实时分析、整合风险管理、确保合规性和守住道德底线、自动化反馈与调整等多个环节中,ChatGPT如何发挥优势,帮助并指导用户作出更客观明智且实时的投资决策。根据业务发展及海外经验,综合利用智能投顾和人工投顾二者的优势或许是未来最有前景的商业模式,结合ChatGPT的智能投顾市场将受益于客户付费意愿的提升,市场规模和渗透率有望迅速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投顾 ChatGPT 人工智能 数字金融 普惠金融
下载PDF
业财融合视角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
11
作者 黄栋 《活力》 2024年第8期64-66,共3页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现代化企业的管理不再是粗糙的管理模式,而是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机制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流程进行改进。全面预算具有动态性、精确性的特点,当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流程中,其重要性不断提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现代化企业的管理不再是粗糙的管理模式,而是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机制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流程进行改进。全面预算具有动态性、精确性的特点,当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流程中,其重要性不断提高,逐步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方法。企业要充分借助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的财务和业务进行统筹管控。现代化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对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有序管理,要求企业站在业财融合的角度对企业的所有活动进行分析,帮助企业实现对业务的监控,规避风险,实现价值目标。基于业财融合视角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而言至关重要,有助于充分发挥全面预算工作优势,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益。本文首先探讨了企业传统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其次从业财融合角度论述了如何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重要的管理机制,有助于财务资源和非财务资源协同控制,让企业实现有序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财融合 全面预算管理 资源配置
下载PDF
复合珊瑚结构材料对水溶液中磷的吸附研究
12
作者 陈月 卜岩枫 +3 位作者 孙庆业 汪维峰 黄栋 蔡晨晨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70,76,共6页
将建筑垃圾、废水泥浆再利用,合成复合珊瑚结构材料。利用XRF、BET、SEM、XRD、FTIR对样品进行表征,通过表征实验和吸附等温实验分析其吸附机制。分别探究了固液比、振荡速度、接触时间、初始pH和溶液中磷的初始浓度对吸附量及吸附速率... 将建筑垃圾、废水泥浆再利用,合成复合珊瑚结构材料。利用XRF、BET、SEM、XRD、FTIR对样品进行表征,通过表征实验和吸附等温实验分析其吸附机制。分别探究了固液比、振荡速度、接触时间、初始pH和溶液中磷的初始浓度对吸附量及吸附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珊瑚结构材料对磷的吸附以单层化学吸附为主,填料对磷酸根的吸附容量与填料含量、初始磷酸盐含量呈正相关,与振荡速度呈负相关,pH对平衡吸附量的影响不大,实际最大吸附容量为9.442 mg/g。吸附动力学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Langmuir等温线对实验数据的拟合程度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料 表征 磷酸盐 等温吸附 吸附动力学
原文传递
管道受横向滑坡作用破坏分析——以中缅管道贵州晴隆段两次爆炸事故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江珂 王东源 +1 位作者 余志峰 黄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8988-8995,共8页
穿越山区的管道工程的运行安全会受到滑坡的威胁,滑坡事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以中缅天然气管道贵州晴隆段2017年和2018年两次滑坡断管事故为例,结合地质环境条件和现场事故调查资料,基于有限元实体接触模型,反演两次事故... 穿越山区的管道工程的运行安全会受到滑坡的威胁,滑坡事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以中缅天然气管道贵州晴隆段2017年和2018年两次滑坡断管事故为例,结合地质环境条件和现场事故调查资料,基于有限元实体接触模型,反演两次事故发生过程。分析管道在滑坡作用下的受力与变形特征,以确定事故发生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滑坡作用下管道挠度变形呈现近正态式分布,且管道跨中和滑坡边界处Mises应力较大,易于发生破坏;管道所在斜坡上方的大量积土,致使管道产生较大轴向拉应力,易于在管道管体或环焊缝缺陷处产生脆性拉裂破坏,进而引起燃气泄漏爆炸。因此在管线后期维护过程中应避免受到工程扰动,尤其在管道上方的斜坡体上进行大量堆土,防止对管道的运行安全造成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管道 横向滑坡 数值模拟 工程事故分析
下载PDF
髋-脊柱综合征患者全髋置换后腰痛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的关系
14
作者 戈进 黄栋 +2 位作者 严金涟 许争权 王业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6期5823-5827,共5页
背景:很多研究表明髋-脊柱综合征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后腰痛会改善,然而关于置换后腰痛改善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的关系研究较少,此次研究旨在揭示二者之间的联系。目的:探讨髋-脊柱综合征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后腰痛改善与脊柱-骨盆... 背景:很多研究表明髋-脊柱综合征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后腰痛会改善,然而关于置换后腰痛改善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的关系研究较少,此次研究旨在揭示二者之间的联系。目的:探讨髋-脊柱综合征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后腰痛改善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3例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且合并腰痛的终末期髋关节疾病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置换前及置换后1年随访时于腰椎侧位X射线片上测量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腰椎前凸角、骨盆入射角和腰椎前凸角的差值,记录患者置换前及置换后1年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髋关节Harris评分。根据患者置换后1年目测类比评分变化是否达到腰痛治疗最小临床重要性差异分为2组,其中腰痛未改善组45例,腰痛改善组48例,对比两组患者置换前一般资料、置换前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差值、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侧别、体质量指数、病因等方面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②两组置换前目测类比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置换后1年腰痛改善组目测类比评分低于腰痛未改善组(P<0.01);③置换后1年,腰痛未改善组的腰椎前凸角较置换前明显减小,而腰痛改善组的腰椎前凸角较置换前减小较少(P<0.01);同时,腰痛未改善组的骨盆入射角和腰椎前凸角的差值不匹配较术前增大,而腰痛改善组骨盆入射角和腰椎前凸角的差值不匹配较术前减小,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患者其余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④两组置换前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以及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置换后1年腰痛改善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低于腰痛未改善组,且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腰痛未改善组(P<0.05);⑤提示髋-脊柱综合征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后腰痛改善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有关,表现出腰椎前凸角减小以及骨盆入射角和腰椎前凸角的差值不匹配减小,且术后腰痛改善患者的功能评分更好,说明全髋关节置换改善了脊柱排列及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对于髋-脊柱综合征患者,在腰椎疾病出现之前行全髋关节置换会对腰椎产生有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髋-脊柱综合征 腰痛 最小临床重要性差异 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
下载PDF
基于视图互信息加权的多视图集成聚类算法
15
作者 劳景欢 黄栋 +1 位作者 王昌栋 赖剑煌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13-1718,共6页
现有的多视图聚类算法往往缺乏对各视图可靠度的评估和对视图进行加权的能力,而一些具备视图加权的多视图聚类算法则通常依赖于特定目标函数的迭代优化,其目标函数的适用性及部分敏感超参数调优的合理性均对实际应用有显著影响。针对这... 现有的多视图聚类算法往往缺乏对各视图可靠度的评估和对视图进行加权的能力,而一些具备视图加权的多视图聚类算法则通常依赖于特定目标函数的迭代优化,其目标函数的适用性及部分敏感超参数调优的合理性均对实际应用有显著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视图互信息加权的多视图集成聚类(MEC-VMIW)算法,主要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视图互加权阶段与多视图集成聚类阶段。在视图互信息加权阶段,对数据集进行多次随机降采样,以降低评估加权过程的问题规模,进而构建多视图降采样聚类集合,根据不同视图的聚类结果之间的多轮互评得到视图可靠度评估,并据此对视图进行加权;在多视图集成聚类阶段,对各个视图数据构建基聚类集合,并将多个基聚类集合加权建模至二部图结构,利用高效二部图分割算法得到最终多视图聚类结果。在若干个多视图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多视图集成聚类算法的鲁棒聚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聚类 多视图聚类 互信息 集成聚类 视图加权 二部图
下载PDF
基于眼动轨迹分析的BPPV诊断算法研究
16
作者 刘津铭 蔡跃新 +6 位作者 曾俊波 唐小武 区永康 叶伟杰 叶鸿生 熊彬彬 黄栋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23年第1期142-147,共6页
近年来,以机器学习模型辅助临床诊断已成为智慧医疗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临床诊断上,眼动视频的解释往往是由医生观测得出的,但直接观测诊断的局限性在于难以捕捉... 近年来,以机器学习模型辅助临床诊断已成为智慧医疗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临床诊断上,眼动视频的解释往往是由医生观测得出的,但直接观测诊断的局限性在于难以捕捉细微的眼动特性而容易导致误诊。对此,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序轨迹的BPPV诊断模型,将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器和基于时序数据分析的分类器相结合以实现BPPV诊断。具体地,该模型对眼动视频进行眼球目标检测,以提取眼球运动的时序轨迹,并结合数据增强对训练样本进行扩充,以准确分类并得到更好的诊断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模型可有效提取眼动时序轨迹,并在BPPV诊断上取得良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时序数据 眼动轨迹 数据增强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下载PDF
儿童广州管圆线虫致嗜酸性粒细胞性脑膜炎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7
作者 刘蕊蕊 黄栋 潘飞飞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175-179,共5页
本文报道1例儿童嗜酸性粒细胞性脑膜炎病例,通过回顾性分析该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结合其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Q-mNGS)检测结果及已发表的文献,综合分析该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同时探讨Q-mNGS在嗜酸性粒... 本文报道1例儿童嗜酸性粒细胞性脑膜炎病例,通过回顾性分析该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结合其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Q-mNGS)检测结果及已发表的文献,综合分析该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同时探讨Q-mNGS在嗜酸性粒细胞性脑膜炎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以提升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采集2022年贵州地区发现的1例1岁1月幼童的病史资料,病患仅有食用虾类病史而无明确接触史,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精神差、发热、抽搐等,在外院曾误诊治疗,后脑脊液Q-mNGS结果明确诊断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致嗜酸性粒细胞性脑膜炎。该病起病急,病情重且进展迅速;由于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且血清学及脑脊液常规检查特异性欠佳,若非有明确流行病学史,易误诊。需探讨Q-mNGS在该病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便于早期诊断,以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而出现严重并发症及后遗症,治疗上以阿苯达唑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效果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 嗜酸性粒细胞性脑膜炎 儿童 诊断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MicroRNA-199靶基因的预测及在肺发育中的作用
18
作者 喻玢 黄栋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1011-1014,共4页
目的通过对胎儿期、围产期人羊水干细胞差异性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课题组了解到miR-199家族(miR-199b-5p,hsa-miR-199b-3p,hsa-miR-199a-3p)在围产期羊水干细胞及生后肺组织中显著表达。通过对miR-199族进行靶基因预测,并对靶基因的信... 目的通过对胎儿期、围产期人羊水干细胞差异性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课题组了解到miR-199家族(miR-199b-5p,hsa-miR-199b-3p,hsa-miR-199a-3p)在围产期羊水干细胞及生后肺组织中显著表达。通过对miR-199族进行靶基因预测,并对靶基因的信号通路富集,推论miR-199族基因在肺发育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首先利用miRDB,miRWalk,Starbase等3个数据库进行miR-199b-5p、miR-199b-3p、miR-199a-3p的靶基因预测。其次利用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数据库及KEGG数据库进行靶基因的信号通路的富集,并通过信号通路的富集结果推测可能在肺发育起到作用的相关通路。结果miR-199b-5p、miR-199b-3p、miR-199a-3p调控的靶基因参与多种分子功能、细胞组分和生物学过程。在靶基因的信号通路富集结果中,涉及细胞自噬的有AMPK信号通路、P13k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涉及炎性调节的有T细胞受体调节通路、IL-7信号通路;涉及血管生成的有血管生成正性调节的相关通路;同时还有细胞对环境反应、细胞数量稳态等细胞表达调节的信号通路。结论hsa-miR-199a-3p及hsa-miR-199b-5p的靶基因具有丰富的生物功能,对靶基因富集到的信号通路进行进一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hsa-miR-199a-3p及hsa-miR-199b-5p可能通过AMPK信号通路、动物自噬、P13k-Akt信号通路等通路上调细胞的自噬作用;(2)通过血管发育的正向调节、血管生成的正向调节促进肺发育中肺血管的生成或减轻肺损伤中肺血管重塑;(3)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及hIL-7信号通路通过对炎性介质的调节在肺损伤的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4)hsa-miR-199b-5p、hsa-miR-199b-3P、hsa-miR-199a-3p还具有mRNA加工的调控、DNA损伤检查点、DNA损伤的信号转导反应等具有调控作用,对肺发育可能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发育 miR-199 靶基因预测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老年胆道结石36例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黄栋 罗建强 +4 位作者 梁中骁 黄顺荣 李辛平 潘金飞 邹全庆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125-1127,共3页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60岁以上老年人胆道结石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9月 ̄2004年10月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60岁以上老年人胆道结石36例资料。结果36例全部手术成功,手术70~240min,放置T管引流33例,行...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60岁以上老年人胆道结石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9月 ̄2004年10月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60岁以上老年人胆道结石36例资料。结果36例全部手术成功,手术70~240min,放置T管引流33例,行胆总管Ⅰ期缝合3例;术后有1例发生胆漏,经治疗后治愈;2例有肝内残余结石,于术后1个月经T管窦道用胆道镜取净结石。结论做好围手术期处理后,腹腔镜治疗老年人胆道结石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但要把握好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道结石 老年人
下载PDF
GPS无线电掩星技术监测地球大气 被引量:9
20
作者 黄栋 黄城 +2 位作者 李金岭 严豪健 虞南华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17-223,共7页
GPS无线电掩星技术是从行星掩星(飞行器)探测行星大气[1~3]的遥感技术发展而来的。1995年4月3日小型卫星MicroLab1的发射升空,标志着以GPS无线电掩星建议为基础GPS/MET计划纳入了正式实验阶段。实... GPS无线电掩星技术是从行星掩星(飞行器)探测行星大气[1~3]的遥感技术发展而来的。1995年4月3日小型卫星MicroLab1的发射升空,标志着以GPS无线电掩星建议为基础GPS/MET计划纳入了正式实验阶段。实验结果证实了GPS无线电掩星技术在探测地球大气方面潜在的科学价值与实用意义。简要系统地介绍了利用GPS无线电掩星技术监测地球大气折射率、温度、气压和水蒸汽丰度等物理参量廓线分布的基本原理、主要误差源和空间分辨率,以及数字模拟结果和初步实验结果,并分析了GPS无线电掩星技术在监测全球气候变化和提高数值天气预报精度等方面的潜在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无线电掩星 大气监测 气候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