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傅青主女科》巴戟天-熟地黄配伍治疗妇科疾病医案赏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林石凤 张亚萍 +3 位作者 黄洋玲 陈百晓 区思雯 薛桃妹 《江苏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55-57,共3页
《傅青主女科》是由医家傅山所著的妇产科专著,其学术思想对促进中医妇产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傅山认为,肾藏精、主生殖,肾气盛衰对妇科疾病的发生和转归起到决定性作用,故书中多从虚立论,提倡补法,强调肝脾肾同治,尤重补肾益精。... 《傅青主女科》是由医家傅山所著的妇产科专著,其学术思想对促进中医妇产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傅山认为,肾藏精、主生殖,肾气盛衰对妇科疾病的发生和转归起到决定性作用,故书中多从虚立论,提倡补法,强调肝脾肾同治,尤重补肾益精。巴戟天和熟地黄均为临床常用的补虚药,两者均味甘、性微温,同属肝肾二经,其中巴戟天为补肾阳之要药,熟地黄为补血滋阴之要药,两者一阴一阳相结合可并补肾阴肾阳。本文对《傅青主女科》中涉及巴戟天和熟地黄共用的医案进行分析,以探讨傅山配伍巴戟天、熟地黄治疗妇科疾病之思想,为现代诊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青主女科》 傅山 巴戟天 熟地黄 医案 不孕症
下载PDF
对Colles筋膜外高位袖状切除包皮过长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庞怀和 朱贵林 黄洋玲 《中外医疗》 2009年第35期8-10,共3页
目的评价采用阴茎体部Colles筋膜外高位袖状切除包皮过长的临床疗效。方法556例包皮过长患者,随机分2组手术对比治疗。一组为改良组276例(A组),采用Colles筋膜外高位袖状切除包皮过长;一组为对照组280例(B组),采用传统远端包皮环切术治... 目的评价采用阴茎体部Colles筋膜外高位袖状切除包皮过长的临床疗效。方法556例包皮过长患者,随机分2组手术对比治疗。一组为改良组276例(A组),采用Colles筋膜外高位袖状切除包皮过长;一组为对照组280例(B组),采用传统远端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2组通过疗效对比,显示不同的治疗效果。结果2组经过统计学分析,改良组与传统组相比较,在术中操作、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手术组。结论与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包皮过长相比较,Colles筋膜外高位袖状切除包皮过长,方法易于掌握,术后并发症少,疗程短,安全可靠,成功率高,患者易于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皮环切术 包皮过长
下载PDF
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并急性尿潴留经膀胱前列腺手术时间的临床分析
3
作者 庞怀和 朱贵林 黄洋玲 《中国农村医学杂志》 2009年第4期11-12,共2页
目的比较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并急性尿潴留(AUR)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时间选择对术中术后出血的影响。方法122例BPH并AUR患者分为两组,108例患者行急诊导尿,给予抗感染及止血治疗3天后行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I组),14例患者来院后... 目的比较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并急性尿潴留(AUR)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时间选择对术中术后出血的影响。方法122例BPH并AUR患者分为两组,108例患者行急诊导尿,给予抗感染及止血治疗3天后行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I组),14例患者来院后急诊行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Ⅱ组),比较两者术中术后出血的差异,分析BPH并AUR患者术中术后出血与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时间选择的相关性。结果I组术中术后出血明显小于Ⅱ组(P(0.01)。结论BPH并AUR患者行急诊导尿,给予抗感染止血治疗3天后行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对于术中术后出血有明显预防作用,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急性尿潴留 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 出血
下载PDF
对肛周脓肿一次性切开加引流治疗体会
4
作者 庞怀和 朱贵林 黄洋玲 《中国农村医学杂志》 2009年第4期16-16,共1页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周脓肿)常规切开排脓后切口经久不愈,并且会形成肛瘘,需要再次手术,我科采用切开排脓的同时加用甲硝唑纱条填塞脓腔至内口以利充分引流的手术方式,于2007—2009年收治肛周脓肿10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肛周脓肿 切开引流 效果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王旭高治疗痰饮病用药规律
5
作者 陈百晓 钟莹 +3 位作者 李灿梅 黄洋玲 林石凤 张亚萍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1期97-102,共6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王旭高临证医案》治疗痰饮病的组方思路,分析王旭高辨治痰饮病的用药规律。方法以《王旭高临证医案》所载《痰饮》《痰喘》《肝风痰火》篇章的医案建立数据库,采用Excel 2017软件对所有中药进行频次及性味、...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王旭高临证医案》治疗痰饮病的组方思路,分析王旭高辨治痰饮病的用药规律。方法以《王旭高临证医案》所载《痰饮》《痰喘》《肝风痰火》篇章的医案建立数据库,采用Excel 2017软件对所有中药进行频次及性味、归经分析,对频次≥10的中药则采用IBM SPSS Modeler 18软件进行基于Apriori算法的关联规则分析、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基于Ochiai算法的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医案80个,涉及处方114首,包含中药191味,高频用药主要有茯苓、半夏、陈皮、白术、苦杏仁等;王旭高治疗痰饮病用药药性主要以温性为主,其次为寒性、平性,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主要归肺、脾、胃、肝、肾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款冬花-苦杏仁、半夏-干姜、钩藤-石决明等核心药对;聚类分析得到8组核心药物组合。结论王旭高辨治痰饮病时,注重多脏腑同治以协调脏腑间平衡,重视痰饮病兼夹寒、火、湿邪等复杂性病因,注重顾扶正气以退却邪气,调畅三焦以疏通气机。多以三焦同治、通阳化痰、清肝息风为法,用药治以甘温,佐以苦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王旭高临证医案 王旭高 痰饮病 用药规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