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B7-2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诱导小鼠抗肝癌免疫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洪莲 王小宁 +6 位作者 钱其军 沈峰 谢天培 施乐华 陈汉 吴孟超 郭亚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30-333,共4页
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B72基因转染对小鼠肝癌细胞免疫原性的影响。构建B72的重组腺病毒载体,通过重组腺病毒介导,将B72和lacZ基因分别转染小鼠肝癌细胞Hepa16,并在不同时相检测B72和lacZ基因的... 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B72基因转染对小鼠肝癌细胞免疫原性的影响。构建B72的重组腺病毒载体,通过重组腺病毒介导,将B72和lacZ基因分别转染小鼠肝癌细胞Hepa16,并在不同时相检测B72和lacZ基因的表达水平,建立小鼠肝癌肿瘤模型,在小鼠体内观察B72基因转染对小鼠肝癌免疫原性的影响。成功地构建了B72的重组腺病毒载体,用B72及lacZ重组腺病毒分别转染小鼠肝癌细胞,转染后4h开始检测到B72或lacZ表达,其表达量逐渐升高至48~72h达高峰后逐渐降低。经2次/w肿瘤内注射,共5次B72治疗后,肝癌体积明显缩小,与对照生理盐水组及lacZ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小鼠肝癌组织中B72的表达能增强其免疫原性,减少其致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基因治疗 重组腺病毒 B7-2腺病毒 肝肿瘤
下载PDF
重组B7-1/B7-2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小鼠肝癌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洪莲 车小燕 +2 位作者 王小宁 郭亚军 吴孟超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172-176,共5页
目的构建表达B7-1/B7-2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并观察B7-1/B7-2的表达对体内外抗小鼠肝癌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粘端定向克隆构建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LXSN-mB7-1和LXSN-mB7-2,依次转导包装细胞系... 目的构建表达B7-1/B7-2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并观察B7-1/B7-2的表达对体内外抗小鼠肝癌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粘端定向克隆构建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LXSN-mB7-1和LXSN-mB7-2,依次转导包装细胞系PE501和PA317,并用重组病毒上清感染小鼠肝癌细胞系Hepal-6,流式细胞术检测B7-1/B7-2的表达,并用B7-1/B7-2表达阳性的Hepal-6在体内外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结果1.表达B7-1/B7-2阳性的Hepal-6致瘤性明显降低;2.单独B7-1/B7-2基因转染仅能诱导部分细胞毒性和部分保护性免疫反应;3.B7-1/B7-2基因转染与细胞因子处理联合应用则能诱导强烈的细胞毒性和完全的抗Hepal-6保护性免疫反应。结论B7-1/B7-2共刺激分子在小鼠肝癌的表达是激活抗肿瘤免疫所必需的但不是充分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1/B7-2 基因治疗 逆转录病毒 肝肿瘤
下载PDF
腺病毒B7-1治疗小鼠肝癌及其免疫机理的初步研究
3
作者 黄洪莲 王小宁 +4 位作者 车小燕 钱其军 崔贞福 郭亚军 吴孟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61-164,共4页
为了探讨肿瘤原位转染共刺激分子B7-1对小鼠肝癌的治疗作用及其机理,本文在建立了小鼠肝癌模型的基础上,采用表达小鼠B7-1的重组腺病毒直接瘤体内注射,结果可显著抑制小鼠肝癌的生长,明显延长荷瘤小鼠的存活期。肝癌组织H... 为了探讨肿瘤原位转染共刺激分子B7-1对小鼠肝癌的治疗作用及其机理,本文在建立了小鼠肝癌模型的基础上,采用表达小鼠B7-1的重组腺病毒直接瘤体内注射,结果可显著抑制小鼠肝癌的生长,明显延长荷瘤小鼠的存活期。肝癌组织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发现,经重组腺病毒mB7-1治疗的肿瘤内大片组织坏死出血,坏死组织与未坏死组织交界处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浸润淋巴细胞表现为CD3+,CD8+,FasL+和perforin+。RT-PCR显示,FasL和穿孔素mRNA表达呈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免疫机理 腺病毒 B7-1 治疗
原文传递
重组B7-2腺病毒的构建及鉴定
4
作者 黄洪莲 欧阳平 +5 位作者 王小宁 钱其军 车小燕 崔贞福 郭亚军 吴孟超 《生物技术》 CAS CSCD 1998年第3期9-12,共4页
经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出鼠源性B7-2基因,克隆在pAdCMV中,将此重组载体与质粒JM17共转染293细胞,进行同源重组,并经聚合酶链式反应筛途、鉴定重组腺病毒,结果成功地构建了两株重组B7—2腺病毒,在293细胞中大量扩增此重组病毒,并... 经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出鼠源性B7-2基因,克隆在pAdCMV中,将此重组载体与质粒JM17共转染293细胞,进行同源重组,并经聚合酶链式反应筛途、鉴定重组腺病毒,结果成功地构建了两株重组B7—2腺病毒,在293细胞中大量扩增此重组病毒,并对腺病毒上清进行空斑纯化和CsCL递度离心。空斑评价法测定纯化后两株重组mB7—2腺病毒的病毒滴度分别为4.2×109PFU/ml和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2 基因重组 腺病毒 纯化 鉴定
下载PDF
人肝癌细胞肿瘤抑制基因转染对阿霉素敏感性的影响
5
作者 黄洪莲 欧阳平 +5 位作者 王小宁 钱其军 车小燕 崔贞福 郭亚军 吴孟超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168-171,共4页
目的为了解肿瘤抑制基因p53和Rb基因与肝癌对药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本实验用逆转录病毒介导将野生型p53或Rb基因导入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并观察其药物敏感性的改变。方法将野生型p53cDNA或RbcDNA克隆... 目的为了解肿瘤抑制基因p53和Rb基因与肝癌对药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本实验用逆转录病毒介导将野生型p53或Rb基因导入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并观察其药物敏感性的改变。方法将野生型p53cDNA或RbcDNA克隆在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转染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筛选阳性克隆,同时以空载体pLXSN和反义p53基因作为对照,免疫组化检测p53或Rb基因的表达。加入化疗药物48h后掺入3H-TdR,18h后检测CPM值。结果成功地构建了分别含野生型p53、Rb或反义p53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SMMC7721细胞系后获得了p53或Rb的表达;与亲代7721细胞相比,p53或Rb的表达阳性的7721细胞的生长速度均明显减慢,p53表达阳性的7721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明显增强,同样条件下,Rb在7721细胞系内的表达则对阿霉素敏感性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药物敏感性 肝肿瘤 P53基因 RB基因
下载PDF
口服免疫耐受研究的新进展
6
作者 黄洪莲 欧阳平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95-299,共5页
口服免疫耐受是诱导外周免疫耐受的重要方法。口服抗原诱导免疫耐受的主要机制是主动抑制和克隆失活,低剂量口服抗原通过主动抑制起作用,而高剂量抗原主要是诱导克隆失活。口服自力抗原以疾病和抗原特异性方式抑制了几种实验性自身免... 口服免疫耐受是诱导外周免疫耐受的重要方法。口服抗原诱导免疫耐受的主要机制是主动抑制和克隆失活,低剂量口服抗原通过主动抑制起作用,而高剂量抗原主要是诱导克隆失活。口服自力抗原以疾病和抗原特异性方式抑制了几种实验性自身免疫动物模型,如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膜炎(EAE)、眼葡萄膜炎、肌无力、胶原和佐剂诱导的关节炎、NOD小鼠的糖尿病等;此外,口服自身抗原还可抑制同种异体排斥反应,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期。在多发性硬化、类风湿性关节支、眼葡萄膜炎等疾病中口服耐受已进入初期临床试验,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并且未出现明显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耐受性 耐受原 口服
下载PDF
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GFP基因在四种细胞株中的表达 被引量:23
7
作者 郭志兵 黄洪莲 +1 位作者 刁志宏 王小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9-350,共2页
关键词 GFP 逆转录病毒载体 报道基因 转染
原文传递
用PCR-SSO方法研究云南西部彝族HLA-DQB1基因的多态性 被引量:8
8
作者 陈为民 黄洪莲 +4 位作者 刘泽寰 陶洪 潘德京 林蒋海 徐安龙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7-114,共8页
应用PCR朣SO基因分型技术,对我国云南西部地区3代内无血缘关系的76个彝族健康个体进行了HLA-DQB1位点的基因分型。结果显示,在DQB1的38个等位基因中,观察到13个等位基因。云南西部彝族表现为DQB1*0301(36.18%~36.84%)最常见。其... 应用PCR朣SO基因分型技术,对我国云南西部地区3代内无血缘关系的76个彝族健康个体进行了HLA-DQB1位点的基因分型。结果显示,在DQB1的38个等位基因中,观察到13个等位基因。云南西部彝族表现为DQB1*0301(36.18%~36.84%)最常见。其他频率大于5%的等位基因还有DQB1*0502(10.53%~11.18%)、DQB1*0401(9.21%)、DQB1*0302(8.55%~9.21%)、DQB1*0601(7.89%)、DQB1*05031(6.58%)、DQB1*03032(5.92%~6.58%)。和其他13个华人群体DQB1等位基因的频率比较分析表明,总体上,云南西部彝族和其他各华人群体间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显示其HLA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民族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 PCR-SSO LA-DQB1 云南 HLA基因 多态性
下载PDF
云南西部彝族HLA-DQA1基因构成及中华民族19个华人群体DQA1基因频率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潘德京 黄洪莲 +6 位作者 刘泽寰 陈为民 林蒋海 陶洪 陈荣祥 吴文言 徐安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 :探讨云南漾濞彝族族群HLA DQA1频率分布特征 ,并与华人 19个群体比较。方法 :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PCR RFLP)方法。结果 :DQA1 0 30 1(31 6 3 % )最高 , 0 40 1(1 0 2 % )最低。卡方总体检验表明 ,该族群与北方六个汉... 目的 :探讨云南漾濞彝族族群HLA DQA1频率分布特征 ,并与华人 19个群体比较。方法 :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PCR RFLP)方法。结果 :DQA1 0 30 1(31 6 3 % )最高 , 0 40 1(1 0 2 % )最低。卡方总体检验表明 ,该族群与北方六个汉人群体、满族、新加坡群体及新疆维吾尔族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但有个别基因频率的显著差异 ;布依族、傣族、台湾群体组成复杂 ,与其他群体有很大显著差异 (P >0 0 0 1) ;广东汉人与广西壮族与其他群体也有极其显著的差异 ;哈萨克族与维吾尔族相似 ;维吾尔族与部分北方汉族并无显著差异 ;藏族与哈萨克族、新加坡群体无显著差异。结论 :南方各族群DQA1的复杂构成 ,可能与起源的多样性或地域环境有关。漾濞彝族族群H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RFLP HLA-DQA1 彝族 中华民族 基因多态性 D
下载PDF
南方人群HBV感染与HLA-DQB1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为民 黄洪莲 +6 位作者 潘德京 刘泽寰 林蒋海 贾宗剑 付永贵 吴文言 徐安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041-1041,1045,共2页
目的 :了解HLA -DQB1与广州地区HBV感染的关系。方法 :PCR -SSO基因分型技术 ,对南方人群中 6 3个不相关的正常个体和 6 3个不相关HBV感染患者 (HbsAg、HBeAg、HbcAb检测阳性 )HLA -DQB1位点进行了基因分型调查。结果 :两者的HLA -DQB1... 目的 :了解HLA -DQB1与广州地区HBV感染的关系。方法 :PCR -SSO基因分型技术 ,对南方人群中 6 3个不相关的正常个体和 6 3个不相关HBV感染患者 (HbsAg、HBeAg、HbcAb检测阳性 )HLA -DQB1位点进行了基因分型调查。结果 :两者的HLA -DQB1的各等位基因表现型频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南方人群HBV感染与HLA-DQB1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性研究 乙型肝炎病毒 HLA抗原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绿脓杆菌外毒素融合基因的克隆及高效表达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基民 黄洪莲 +3 位作者 王小宁 徐舲飞 郑仲承 刘新垣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9-133,共5页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寡核苷酸介导的定向诱变技术构建了白细胞介素2-绿脓杆菌外毒素IL2-PE40、IL2-PE40KDEL、IL2-PE66^(4Glu)和IL2-PE66^(4Glu)KDEL融合基因的原核表达重组质粒,并实现了高效表达,表达产物占菌体总可溶蛋白的20%~30...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寡核苷酸介导的定向诱变技术构建了白细胞介素2-绿脓杆菌外毒素IL2-PE40、IL2-PE40KDEL、IL2-PE66^(4Glu)和IL2-PE66^(4Glu)KDEL融合基因的原核表达重组质粒,并实现了高效表达,表达产物占菌体总可溶蛋白的20%~30%。此外,由于这一表达质粒在IL-2cDNA与PE基因连接处引入了唯一的SmaⅠ位点,其5'、3'端分别含有唯一的EcoRⅠ、PstⅠ位点,因此可方便地用其它基因替换IL-2或PE基因而获得相应融合蛋白的表达质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绿脓杆菌外毒素 融合蛋白 制备
下载PDF
p53、Rb、IGF-I、AT_(1B)基因转移对血管新生内膜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欧阳平 刘伊丽 +5 位作者 许顶立 侯玉清 黄洪莲 戴云 郭亚军 刘新垣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人野生型p53基因、Rb基因、反义ICF-I基因与大鼠反义AT1N基因对大鼠颈动脉损伤后新生 内膜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病毒载体介导,将上述4种基因分别转导至大鼠球囊损伤的颈动脉再狭窄模型中,21d后 观察... 目的观察和比较人野生型p53基因、Rb基因、反义ICF-I基因与大鼠反义AT1N基因对大鼠颈动脉损伤后新生 内膜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病毒载体介导,将上述4种基因分别转导至大鼠球囊损伤的颈动脉再狭窄模型中,21d后 观察并比较其对新生内膜形成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53基因、Rb基因治疗组及反义IGF-I基因治疗组的动脉 血管新生内膜/中层面积比均显著降低(p<0.01);与AdVβ gal组相比,反义AdVAT1B基因组的动脉血管新生内膜/中 层面积比显著降低(P<0.01).而p53基因治疗组、Rb基因治疗组、反义IGF-I基因组及反义AdVAT1B基因组之间无显 著性差异(P<0.05)。结论上述4种基因对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可能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移 细胞增殖 颈动脉损伤 血管再狭窄 新生内膜 基因治疗 P53 RB IGF-I AT1B
下载PDF
B7修饰的肿瘤细胞疫苗体内外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晓平 区庆嘉 +1 位作者 黄洪莲 王小宁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265-268,共4页
目的:研究小鼠B7修饰的肿瘤细胞疫苗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小鼠B71和B72导入小鼠肝癌细胞Hepal6细胞株中,G418筛选后获高表达B7分子的阳性细胞克隆,经丝裂霉素处理制备成肿瘤... 目的:研究小鼠B7修饰的肿瘤细胞疫苗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小鼠B71和B72导入小鼠肝癌细胞Hepal6细胞株中,G418筛选后获高表达B7分子的阳性细胞克隆,经丝裂霉素处理制备成肿瘤细胞疫苗(TCV),观察TCVB7体外刺激的脾细胞对不同肿瘤细胞系的抗瘤活性及对不同动物模型的体内免疫保护作用和免疫治疗作用。结果:①TCVB7体外刺激的脾细胞对亲本肝癌细胞和小鼠NK敏感的Yac1细胞的体外细胞毒作用明显增强;②在免疫模型中,经TCVB7免疫的小鼠,能对同系肝癌细胞产生完全的免疫保护作用,并能保持无瘤状态长期存活;③在早期模型中,经TCVB7治疗的小鼠,能部分产生对同系肝癌细胞的免疫治疗作用,肿瘤的生长速度减缓,荷瘤小鼠的生存期延长。肿瘤组织(尤其是肿块包膜下)中淋巴细胞浸润增加;④在晚期模型中,经TCVB7治疗的小鼠,未能产生对同系肝癌细胞的免疫治疗作用。结论:B7修饰的肿瘤细胞疫苗能明显刺激增强体内外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修饰 抗原 CD80 CD86 疫苗 瘤苗 肝癌
下载PDF
白介素10受体及其信号传导 被引量:2
14
作者 欧阳平 黄洪莲 徐安龙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56-58,共3页
综述了白介素10受体及白介素10与受体结合后的信号传导研究进展。
关键词 受体 白介素10 信号传导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与充血性心力衰竭 被引量:8
15
作者 欧阳平 黄洪莲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1997年第1期51-52,共2页
肿瘤坏死因子-α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心内科欧阳平黄洪莲综述刘伊丽审校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是由激活的巨噬细胞分泌的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子,在... 肿瘤坏死因子-α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心内科欧阳平黄洪莲综述刘伊丽审校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是由激活的巨噬细胞分泌的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子,在体内的作用广泛。一方面其具有抗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肿瘤坏死因子 充血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B7基因转染对小鼠肝癌细胞致瘤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晓平 区庆嘉 +1 位作者 黄洪莲 王小宁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S1期16-18,共3页
目的:研究小鼠B7基因转染对小鼠肝癌细胞Hepal6细胞株细胞形态、生长速度及致瘤性的影响。方法: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小鼠B7基因导入小鼠肝癌细胞Hepal6细胞株中,经G418筛选,获得高表达B7分子的阳性细胞... 目的:研究小鼠B7基因转染对小鼠肝癌细胞Hepal6细胞株细胞形态、生长速度及致瘤性的影响。方法: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小鼠B7基因导入小鼠肝癌细胞Hepal6细胞株中,经G418筛选,获得高表达B7分子的阳性细胞克隆,采用CTLA4Ig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B7分子的表达情况,并观察了B7基因转染对细胞形态、生长速度及致瘤性的影响。结果:①亲本小鼠肝癌细胞株Hepal6不表达B7分子,转染B7基因的Hepal6细胞高表达B7分子;②转染B7基因的Hepal6细胞与亲本Hepal6细胞相比,体外生长速度和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但免疫原性大大增强,致瘤性消失。结论:B7基因转染使得小鼠肝癌细胞株Hepal6免疫原性大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CD80 抗原CD86 转染 免疫活性 肝细胞癌 小鼠
下载PDF
PAK株与PA103株绿脓杆菌外毒素结构基因间的差异及其对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基民 林来兴妹 +4 位作者 黄洪莲 王小宁 徐羚飞 郑仲承 刘新垣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31-35,共5页
对PAK株的绿脓杆菌外毒素结构基因进行全长核苷酸顺序测定时发现:来源于PA103株和PAK株的PE基因一级结构间存在差异,其中Thr^(179)(ACC)→Ala^(179)(GCC)、Ser^(515)(AGC)→Gl... 对PAK株的绿脓杆菌外毒素结构基因进行全长核苷酸顺序测定时发现:来源于PA103株和PAK株的PE基因一级结构间存在差异,其中Thr^(179)(ACC)→Ala^(179)(GCC)、Ser^(515)(AGC)→Gly^(515)(GGC),并有11个同义突变,但变异并不影响白细胞介素2-绿脓杆菌外毒素融合蛋白的ADP-核糖基化活性及其细胞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脓杆菌 绿脓杆菌外毒素 结构基因 细胞毒活性
原文传递
应用PTCA导管制作大鼠颈总动脉新生内膜增殖模型 被引量:1
18
作者 欧阳平 刘伊丽 +5 位作者 许顶立 黄洪莲 侯玉清 王煊 戴云 李进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306-307,共2页
应用PTCA导管建立了SD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新生内膜增殖模型,通过光镜、电镜及α-actin免疫组化证明用PTCA导管建立的大鼠颈总动脉新生内膜增殖模型与国外用2FFogarty导管制作的大鼠颈总动脉模型的一致性,满足了研究血管损伤反应和... 应用PTCA导管建立了SD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新生内膜增殖模型,通过光镜、电镜及α-actin免疫组化证明用PTCA导管建立的大鼠颈总动脉新生内膜增殖模型与国外用2FFogarty导管制作的大鼠颈总动脉模型的一致性,满足了研究血管损伤反应和PTCA术后再狭窄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劲动脉 内皮剥脱 新生内膜 PTCA 大鼠
下载PDF
野生型Rb基因转移预防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欧阳平 刘伊丽 +3 位作者 许顶立 侯玉清 黄洪莲 刘新垣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人野生型Rb基因转移对预防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作用。方法: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将野生型Rb基因转导至大鼠球囊损伤的颈动脉再狭窄模型中,21天后观察其对新生内膜形成的影响,并检测R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地构建... 目的:探讨人野生型Rb基因转移对预防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作用。方法: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将野生型Rb基因转导至大鼠球囊损伤的颈动脉再狭窄模型中,21天后观察其对新生内膜形成的影响,并检测R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地构建和包装了人野生型Rb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并在体外细胞中成功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表明转导血管局部表达人野生型Rb蛋白,与对照组相比,损伤血管新生内膜/中层面积比降低了49%。结论:人野生型Rb基因治疗时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型 RB基因 再狭窄 血管成形术 手术后
下载PDF
反义人IGF-Ⅰ基因转移预防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增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欧阳平 黄洪莲 +3 位作者 刘伊丽 许顶立 侯玉清 郭亚军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观察人反义IGF-Ⅰ基因转移对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效果。方法:将反义IGF-Ⅰ基因转导至大鼠球囊损伤的颈动脉再狭窄模型中,21天后观察其对新生内膜形成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损伤血管新生内膜/中层面积比降低了41%... 目的:观察人反义IGF-Ⅰ基因转移对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效果。方法:将反义IGF-Ⅰ基因转导至大鼠球囊损伤的颈动脉再狭窄模型中,21天后观察其对新生内膜形成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损伤血管新生内膜/中层面积比降低了41%(P<0.001)。结论:反义人IGF-Ⅰ基因治疗可能对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F-I基因 反义核酸 血管损伤 新生内膜增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