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p-PLA2和SAA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黄浩佳 王雁珍 +1 位作者 刘少霓 林文君 《系统医学》 2024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究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protein A,SAA)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2年1—12月于揭阳市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00例急... 目的探究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protein A,SAA)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2年1—12月于揭阳市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10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病例组和对照组Lp-PLA2、SAA水平,比较不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患者的Lp-PLA2、SAA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病例组的Lp-PLA2、SA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内膜正常组LpPLA2水平(248.41±25.46)μg/L、内膜增厚组(278.38±27.31)μg/L及斑块形成组(302.15±30.80)μg/L依次升高;内膜正常组SAA水平(52.12±15.46)mg/L、内膜增厚组(68.46±18.49)mg/L及斑块形成组(76.24±19.31)mg/L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42、3.165,P均<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Lp-PLA2和SAA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Lp-PLA2和SAA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具有正相关,因此需根据患者Lp-PLA2和SAA水平对其进行及时的治疗,以防止疾病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相关磷脂酶A2 血清淀粉样蛋白A 急性脑梗死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相关性
下载PDF
经导管封堵术治疗卵圆孔未闭合并隐匿性卒中或短暂性缺血发作的近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黄浩佳 胡海波 +11 位作者 徐仲英 张戈军 潘湘斌 郑宏 金敬琳 吕建华 李世国 闫朝武 徐亮 万俊义 刘琼 蒋世良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7-379,共3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封堵术治疗卵圆孔未闭(PFO)合并隐匿性卒中或短暂性缺血发作的近中期疗效。方法:随访2009-05至2015-12期间在阜外医院成功实施经导管PFO封堵术的PFO合并隐匿性卒中、短暂性缺血发作56例,并于术后24h、1个月、3个月、6个... 目的:探讨经导管封堵术治疗卵圆孔未闭(PFO)合并隐匿性卒中或短暂性缺血发作的近中期疗效。方法:随访2009-05至2015-12期间在阜外医院成功实施经导管PFO封堵术的PFO合并隐匿性卒中、短暂性缺血发作56例,并于术后24h、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心电图、X线胸片,随后每隔6个月行电话随访。结果:56例患者中合并隐匿性卒中54例,合并短暂性缺血发作2例,53例(94.6%)使用北京华医圣杰公司PFO封堵器,术后应用阿司匹林6个月,平均随访(34.67±23.24)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卒中、短暂性缺血发作病史,术后均未见残余分流。结论:经导管PFO封堵术治疗PFO合并隐匿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近中期疗效满意,仍需要进一步长期大规模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卒中 间隔封堵器
下载PDF
经导管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后残余分流影响因素及研究现状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黄浩佳 胡海波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7年第3期243-246,共4页
卵圆孔未闭(PFO)是最常见的一种右向左分流的通道,与矛盾性栓塞密切相关。经皮PFO封堵术作为治疗PFO合并矛盾性栓塞的重要治疗手段,可减少及消除右向左分流、预防再发性神经系统栓塞事件的发生。现总结PFO右向左分流的检测方法、封堵术... 卵圆孔未闭(PFO)是最常见的一种右向左分流的通道,与矛盾性栓塞密切相关。经皮PFO封堵术作为治疗PFO合并矛盾性栓塞的重要治疗手段,可减少及消除右向左分流、预防再发性神经系统栓塞事件的发生。现总结PFO右向左分流的检测方法、封堵术后残余分流与再发性神经系统栓塞事件的关系、预测因子及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介入治疗 残余分流 再发性神经系统栓塞事件
下载PDF
完全生物可降解先天性心脏病封堵器的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浩佳 胡海波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7年第2期137-140,共4页
完全生物可降解封堵器植入体内后逐渐降解并被自身组织代替,不需要在体内永久停留,相比传统金属不可降解心脏缺损封堵器更具优势。现综述完全生物可降解封堵器的材料选择、主要结构、优点、存在的问题及研发趋势。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完全生物可降解封堵器 可降解材料
下载PDF
二尖瓣外科换瓣术后生物瓣再狭窄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成功1例
5
作者 胡海波 蒋世良 +6 位作者 金敬琳 刘琼 黄浩佳 耿文磊 谢涌泉 徐仲英 潘湘斌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8年第5期292-293,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34岁。因"活动后气促3个月"来阜外医院就诊。既往病史:患者1年前在外院因"二尖瓣重度狭窄"行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术中置入圣犹达27号三叶生物瓣膜),术后6个月发生一次严重上呼吸道感染,治疗1个月后好转,且于术后... 1临床资料患者女,34岁。因"活动后气促3个月"来阜外医院就诊。既往病史:患者1年前在外院因"二尖瓣重度狭窄"行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术中置入圣犹达27号三叶生物瓣膜),术后6个月发生一次严重上呼吸道感染,治疗1个月后好转,且于术后6个月停用华法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狭窄 生物瓣 外科换瓣术 球囊成形术
下载PDF
阿替普酶治疗不同病因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6
作者 林楚生 张焕 +4 位作者 刘少霓 蔡典潜 陈浩明 杨丽芝 黄浩佳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6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治疗不同病因急性脑梗死(ACI)的近期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将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揭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160例ACI患者纳入研究,按是否接受溶栓治疗将患者分为两组,溶栓组130例,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治疗不同病因急性脑梗死(ACI)的近期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将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揭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160例ACI患者纳入研究,按是否接受溶栓治疗将患者分为两组,溶栓组130例,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未溶栓组30例,给予常规稳定斑块、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分析溶栓组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溶栓组治疗总有效率比未溶栓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心源性栓塞型(CE)及其他病因型(SOE)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中,预后良好患者的年龄、基线血糖值比预后不良患者低,发病到溶栓时间比预后不良患者短,有糖尿病史、心房颤动发生率比预后不良患者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发病到溶栓时间、心房颤动是预后良好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ACI治疗中应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可以实现良好的疗效,但ACI不同病因分型患者的溶栓治疗疗效有所差异,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另外,年龄、心房颤动、发病到溶栓时间会影响ACI预后,临床应根据具体情况对以上因素予以合适的干预,以实现更好的治疗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阿替普酶 预后影响因素
下载PDF
应用ADOⅡ封堵器经皮介入治疗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后残余分流1例
7
作者 黄浩佳 胡海波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2年第9期709-710,共2页
术后残余右向左分流(rRLS)是影响卵圆孔未闭(PFO)介入治疗疗效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是远期再发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传统外科手术修补是常规处理rRLS方法,但创伤比较大。本文介绍了1例采用Amplatzer ADOⅡ封堵器介入治... 术后残余右向左分流(rRLS)是影响卵圆孔未闭(PFO)介入治疗疗效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是远期再发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传统外科手术修补是常规处理rRLS方法,但创伤比较大。本文介绍了1例采用Amplatzer ADOⅡ封堵器介入治疗PFO封堵术后rRLS伴明显偏头痛加剧的成功病例,为PFO封堵术后rRLS的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残余漏 介入封堵
下载PDF
双导丝技术在瓣周漏介入治疗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韩喆 胡海波 +5 位作者 吕建华 张辉 黄浩佳 张戈军 徐仲英 潘湘斌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2年第8期580-584,共5页
目的 探讨改良双导丝技术在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介入治疗中的初步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17年8月至2019年9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采用改良双导丝技术进行瓣周漏介入封堵的12例患者。所有患者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 目的 探讨改良双导丝技术在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介入治疗中的初步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17年8月至2019年9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采用改良双导丝技术进行瓣周漏介入封堵的12例患者。所有患者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在门诊随访,复查超声心动图、心电图、X线胸片,评估心功能变化。结果 12例瓣周漏患者包括二尖瓣瓣周漏5例,主动脉瓣瓣周漏7例。所有患者均完成瓣周漏介入封堵操作,介入技术成功率100%(12/12)。瓣周漏严重程度分级由术前的(2.42±0.52)级降至术后的(0.67±0.65)级(P<0.001);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由术前的(3.33±0.65)级降至术后的(2.08±0.67)级(P<0.001)。2例患者术后出现新发溶血伴肾功能不全,经透析治疗后顺利出院;余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改良双导丝技术应用于瓣周漏的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可减少瓣周漏介入术后残余分流、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瓣周组织损伤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但目前临床应用病例数有限,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周漏 双导丝 介入治疗
下载PDF
血小板参数指标与2 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关系
9
作者 王雁珍 黄浩佳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6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指标同2型糖尿病(T2DM)并发急性脑梗死(ACI)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T2DM并发ACI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接收的单纯T2DM者100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并测定血...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指标同2型糖尿病(T2DM)并发急性脑梗死(ACI)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T2DM并发ACI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接收的单纯T2DM者100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并测定血糖、血压、血脂以及血小板参数等指标的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并发ACI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压指标、血脂指标、血小板计数(P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PV、PDW、PCT均是T2DM并发AC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并非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T2DM患者血液中MPV、PDW、PCT水平明显升高时,其并发ACI的风险也显著升高,因此可通过上述血小板参数水平预测T2DM患者并发ACI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急性脑梗死 血小板参数
下载PDF
新型改良房间隔造口支架的初步动物实验研究
10
作者 杨凯 胡海波 +7 位作者 王晓建 黄浩佳 耿文磊 王红月 贾六军 袁为民 罗福良 唐跃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2626-2630,共5页
目的现有房间隔造口支架效果不佳,本项目研发一种新型改良房间隔造口支架,通过动物体内实验,观察造口效果及组织学反应,评价其生物相容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用中国实验用小型猪7只,采用右侧开胸非体外循环下经超声引导房间隔穿刺... 目的现有房间隔造口支架效果不佳,本项目研发一种新型改良房间隔造口支架,通过动物体内实验,观察造口效果及组织学反应,评价其生物相容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用中国实验用小型猪7只,采用右侧开胸非体外循环下经超声引导房间隔穿刺置入新型改良房间隔造口支架,术后随访1、3、6个月至实验终点处死,进行大体解剖、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共有6只实验猪成功置入房间隔造口支架并随访至实验终点,1只实验猪因术中出血过多而放弃房间隔造口术。6只置入房间隔造口支架的实验猪大体解剖示造口支架位置良好,未发生移位,支架表面未见明确赘生物及血栓形成,但支架表面内膜化,造口闭塞。显微光镜观察示1例支架周围心肌出现坏死伴纤维化,余邻近组织未见炎性反应及异物巨细胞聚集,周围心肌未见坏死,肺、肝、脾、肾脏等重要脏器均无细胞坏死、血栓栓塞现象。扫描电镜观察示支架表面可见大量纤维组织包裹,表面光滑,未见血栓及赘生物形成,支架边缘部分纤维表面可见部分内皮样细胞覆盖,未见完全内皮化。结论新型改良房间隔造口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组织安全性,经导管准确置入房间隔是安全可行的,可重复性好,不易发生支架的脱落、移位及变形回缩,有望解决既往房间隔造口回缩、维持时间短的问题,但本次实验造口效果欠佳,新型房间隔造口支架仍需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造口术 支架 动物
原文传递
南方这所大学也有“一塔湖图”
11
作者 黄浩佳 《大学生》 2020年第4期56-57,共2页
2019年8月底,我作为新生踏入了广州大学的校门,在大学城校区就读。广大占地面积很大,光一个学校就拥有三个公交车站,以至于开学后近半个月我还在使用高德地图才找得到教学楼和宿舍,但无数次穿行之中都绕不开的就是那座现代风格的图书馆... 2019年8月底,我作为新生踏入了广州大学的校门,在大学城校区就读。广大占地面积很大,光一个学校就拥有三个公交车站,以至于开学后近半个月我还在使用高德地图才找得到教学楼和宿舍,但无数次穿行之中都绕不开的就是那座现代风格的图书馆、校训塔以及水波粼粼的中心湖。北京大学"一塔湖图",天下皆知,但广州大学学校由校训塔、图书馆、中心湖等标志性建筑组成的名为"一塔湖图"的美景也曾获评广州大学城八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大学 校训 现代风格 占地面积 公交车站 图书馆 标志性建筑 高德地图
原文传递
青年男性胡桃夹综合征合并高血压1例
12
作者 欧丹 汪娴怡 +3 位作者 黄浩佳 李乔树 李璐 胡海波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4390-4392,共3页
胡桃夹现象(nutcracker phenomenon,NCP)是指左肾静脉(left renal vein,LRV)穿行于腹主动脉(abdominal aorta,AO)和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之间时受压[1],或在腹主动脉和脊柱之间受压[2],致LRV回流受阻。当NCP引... 胡桃夹现象(nutcracker phenomenon,NCP)是指左肾静脉(left renal vein,LRV)穿行于腹主动脉(abdominal aorta,AO)和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之间时受压[1],或在腹主动脉和脊柱之间受压[2],致LRV回流受阻。当NCP引起血尿、蛋白尿和左腰腹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时,称为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 syndrome,NCS)。NCS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血管疾病,合并高血压的病例更加罕见。本文报道了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例青年男性NCS合并高血压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桃夹综合征 青年男性 高血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