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基层干部学历提升职业教育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策略研究
1
作者 黄海力 《创新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143-147,共5页
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是乡村基层干部学历提升职业教育弹性教学模式下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本文对乡村基层干部学历提升职业教育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存在数字资源建设不够、资源形式丰富性有所欠缺和运营... 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是乡村基层干部学历提升职业教育弹性教学模式下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本文对乡村基层干部学历提升职业教育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存在数字资源建设不够、资源形式丰富性有所欠缺和运营、更新投入不足等问题,并针对各种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基层干部 数字化课程 资源建设 资源更新
下载PDF
管理方格理论视域下村干部基层治理水平提升路径研究——基于小黑垡村书记、崔家峪村书记“头雁”领导行为分析
2
作者 黄海力 《可持续发展》 2024年第3期788-793,共6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管理方格论的内涵,由此提炼出村干部五种基本的领导行为,基于北京市大兴区小黑垡村村书记韩森、密云区崔家峪村村书记李尚隆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这些“头雁”的领导行为属于典型的团队型基层治理,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村干... 本文首先介绍了管理方格论的内涵,由此提炼出村干部五种基本的领导行为,基于北京市大兴区小黑垡村村书记韩森、密云区崔家峪村村书记李尚隆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这些“头雁”的领导行为属于典型的团队型基层治理,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村干部基层治理水平提升的主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方格理论 团队型基层治理 头雁领导行为 治理水平提升
下载PDF
乡村振兴中有效治理的策略创新——基于北京大兴区小黑垡村“15233”策略创新实践的研究
3
作者 黄海力 《现代管理》 2023年第11期1535-1539,共5页
制度建设是当前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立足实际不断探索创新。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小黑垡村利用策略创新促进乡村治理提质增效,本文将其总结为小黑垡村“15233”策略创新实践经验,并对... 制度建设是当前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立足实际不断探索创新。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小黑垡村利用策略创新促进乡村治理提质增效,本文将其总结为小黑垡村“15233”策略创新实践经验,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策略创新 村级组织 议事制度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基层干部学历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4
作者 黄海力 《职业教育(汉斯)》 2023年第6期1062-1066,共5页
乡村基层干部的培养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管理(村务管理方向)专业从2018年至今一直承担着京郊乡村基层干部学历提升的重要任务。五年来,学院在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培养方法、管理体系等... 乡村基层干部的培养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管理(村务管理方向)专业从2018年至今一直承担着京郊乡村基层干部学历提升的重要任务。五年来,学院在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培养方法、管理体系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模式探索和有益的改革创新,最终通过实践研究总结出一套符合乡村基层干部人才成长和发展特点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基层干部 学历提升 人才培养模式 乡村振兴
下载PDF
领导特质理论视角下乡村基层干部的特质研究——以北京高井村、铁炉村和小黑垡村村书记为例
5
作者 黄海力 《可持续发展》 2023年第1期186-191,共6页
乡村基层干部是党在基层的“代言人”、是乡村振兴的“领路人”。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乡村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决定了乡村振兴的质量和成色。本文以北京市朝阳区高井村村书记庄虔春、延庆区铁炉村村书记韩台山和小黑垡村... 乡村基层干部是党在基层的“代言人”、是乡村振兴的“领路人”。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乡村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决定了乡村振兴的质量和成色。本文以北京市朝阳区高井村村书记庄虔春、延庆区铁炉村村书记韩台山和小黑垡村村书记韩森为案例,运用领导特质理论来分析适应乡村基层需要的领导干部的特质,这对于促进乡村基层领导干部的特质塑造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特质理论 乡村基层干部 特质要求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全程情境模拟教学在军队保健人员急救培训与考核中的应用
6
作者 苗新宇 刘源 +5 位作者 刘朝阳 王浩 尹明 骆雷鸣 魏星 黄海力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了解全程情境模拟教学对军队保健人员的急救培训考核的效果。方法对在作者医院进修的73名北京地区军队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局所属干休所保健医护人员进行急性冠脉综合征院前、院内全程情境模拟考核,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考核对象共分... 目的了解全程情境模拟教学对军队保健人员的急救培训考核的效果。方法对在作者医院进修的73名北京地区军队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局所属干休所保健医护人员进行急性冠脉综合征院前、院内全程情境模拟考核,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考核对象共分为15组,成绩优秀团队10组(66.67%),良好团队4组(26.67%),及格团队1组(6.66%)。问卷调查显示,65人(89.04%)评价全程情境模拟真实度在90分以上;57名(78.08%)受训医护人员认为本次培训考核非常有帮助,体现在有助于对急诊全流程的整体掌握、发现各环节不足、提升处置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能力。72.60%的受训医护人员建议增加不同疾病的模拟病例;69.86%的医护人员希望先有培训,后考核。结论全程情境模拟教学在急危重症救治培训方面是有效的教学手段,有助于提升军队保健人员急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模拟教学 医学教育 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救医学 保健人员
下载PDF
老年合理用药评价与干预综合管理共识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建春 赵勇 +12 位作者 朱效娟 殷青青 王曙霞 张文 张雅慧 张喜雨 李慧杰 王春玲 黄海力 李胜 刘智鸿 方书珍 朱平 《老年医学研究》 2023年第5期1-5,共5页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多病共存、联合用药现象非常普遍,多重用药情况不可避免。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各器官生理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多重用药时...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多病共存、联合用药现象非常普遍,多重用药情况不可避免。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各器官生理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多重用药时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是青年人的2~3倍,且很容易演变成严重的药源性疾病。增龄常伴随记忆和认知能力减退,易出现服药依从性方面的问题,如漏服、错服等,不仅影响治疗效果,严重时会发生药物中毒甚至死亡。本文旨在实现老年人多重用药的动态监测,及时识别用药风险,实现个体化用药管理,动态评估诊治效果,进一步加强用药安全管理,提升合理用药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和人民健康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用药 多重用药 评价 干预 管理 老年人
下载PDF
基于高端模拟人的老年危重急症案例设计与实施
8
作者 周鑫 李洋 +6 位作者 肖湖南 刘朝阳 王浩 徐国纲 姚伟 魏星 黄海力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3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探索基于高端模拟人的老年常见危重急症培训案例的设计与实施要点,并总结经验。方法筛选30例真实、典型老年危重急症临床案例,按照标准格式编写病例摘要、任务卡、评分标准,在HAL S3201高端模拟人系统内导入各案例检查化验结果,编... 目的探索基于高端模拟人的老年常见危重急症培训案例的设计与实施要点,并总结经验。方法筛选30例真实、典型老年危重急症临床案例,按照标准格式编写病例摘要、任务卡、评分标准,在HAL S3201高端模拟人系统内导入各案例检查化验结果,编写各阶段病情的临床体征与监测参数,依照客观化结构性临床考核原则以及急救通则,将案例考核设计为诊断、鉴别诊断、急诊处置、病情恶化的抢救、病情缓解的后续处置五个模块,并设计相应的考核流程,对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接受老年医学培训的42名青年医师开展考核试运行,并进行问卷调查,搜集考核的反馈结果。结果构建包含30例老年常见危重急症的标准化考核案例库,并建立基于高端模拟人的老年危重急症案例考核流程。考核试运行顺利,多数考生认为相比于传统模式,基于高端模拟人的案例考核更加贴近实战,涵盖内容全面,有利于发现自身不足,并提升急救能力。结论基于高端模拟人的老年常见危重急症培训案例与考核流程的设计具有可操作性,有助于提升老年危重症培训效果,值得进一步拓展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医学教育 老年医学 危重急症 案例设计
下载PDF
进展期胃癌病理和预后影响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12
9
作者 黄海力 吴本俨 +1 位作者 尤纬缔 申明识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9期1297-1301,共5页
目的:研究机体免疫因素和肿瘤生物学行为与进展期胃癌病理之间的相关性,比较并筛选对进展期胃癌预后有影响的指标。方法:获得61例行根治性切除术的进展期胃癌预后资料,用免疫组化(SABC法)和TUNEL(原位末端标记)方法检测组织切片中胃癌... 目的:研究机体免疫因素和肿瘤生物学行为与进展期胃癌病理之间的相关性,比较并筛选对进展期胃癌预后有影响的指标。方法:获得61例行根治性切除术的进展期胃癌预后资料,用免疫组化(SABC法)和TUNEL(原位末端标记)方法检测组织切片中胃癌细胞增生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PCNA-LI)、树突状细胞(DCs,dendritic cells)浸润密度,凋亡指数(AI,apoptosis index),研究上述指标和病理之间的相关性并进行单因素、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PCNA-LI,DCs,AI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淋巴管浸润、胃癌分化有相关性。单因素生存分析表明胃癌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灶的大小、肿瘤分化、是否有淋巴管癌栓、AJ等与胃癌预后无关。胃癌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PCNA—LI、DCs浸润密度是胃癌预后的影响因素(Log-rank test,P<0.05)。多参数回归生存分析表明肿瘤大小(RR=2.328),UICC(1997年)TNM分期(RR=5.251)是胃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UICC的胃癌TNM分期是判断胃癌预后有价值的指标。胃癌细胞本身生物学特性和机体的免疫状态与胃癌病理有一定相关性并且参与了对胃癌预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病理学 预后 影响因素 免疫组化SABC法 TUNEL 增生细胞核抗原 树突状细胞
下载PDF
3个S100A基因在胃癌及其正常黏膜中表达的QRT-PCR检测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海力 吴本俨 +2 位作者 朱旭东 尤纬缔 王孟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47-950,共4页
目的比较S100A2、S100A4、S100A6基因在胃癌及其对应正常黏膜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实时定量RT-PCR构建上述3个基因的定量扩增标准曲线,精确定量3个基因在20例配对胃癌中的表达丰度并分析它们与胃癌的相关性。结果S100A2、S100A4、S10... 目的比较S100A2、S100A4、S100A6基因在胃癌及其对应正常黏膜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实时定量RT-PCR构建上述3个基因的定量扩增标准曲线,精确定量3个基因在20例配对胃癌中的表达丰度并分析它们与胃癌的相关性。结果S100A2、S100A4、S100A6基因相对于β2微球蛋白(β2-MG)基因的表达丰度分别为2·83×10-4、6·44×10-2、0·41,3个基因在胃癌中表达均升高,升高倍数分别为10·78、2·31和2·25倍。与正常黏膜比较,S100A2、S100A6表达显著升高(P<0·05)。Spearman分析显示,S100A2与S10A4、S100A2与S100A6基因表达之间呈正相关(P值分别为0·00和0·017)。结论S100A2、S100A6基因表达变化可能是胃癌的早期事件,S100A4基因则可能与胃癌的浸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定量RT-PCR S100A钙结合蛋白 胃肿瘤
下载PDF
PANDER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下调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海力 吴本俨 +4 位作者 杨少波 邵勇 尤纬缔 王卫华 王孟薇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513-1518,共6页
目的:研究配对胃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组织中中PANDER基因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用RT-PCR检测22例配对胃癌及对应切缘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ANDER mRNA的表达;制备PANDER cRNA探针,并构建胃癌组织芯片,用原位杂交... 目的:研究配对胃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组织中中PANDER基因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用RT-PCR检测22例配对胃癌及对应切缘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ANDER mRNA的表达;制备PANDER cRNA探针,并构建胃癌组织芯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208例配对的胃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中PANDER基因的表达,分析PANDER基因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RT-PCR显示16/22例(72.7%)胃癌中PANDER基因表达下降.原位杂交证实从正常胃黏膜至转移淋巴结,PANDER阳性率依次降低(χ2=81.135,P=0.00).PANDER基因在60.9%胃癌组织中表达下降,早期胃癌与进展期胃癌表达下降的比率无差别(χ2=5.362,P=0.147).肿瘤组织PANDER基因表达与浸润深度有关,局限在黏膜和黏膜下层浸润者PANDER表达高于已经浸润至肌层和浆膜层者(Z=-2.52,P=0.012);胃癌组织中PANDER基因表达与胃癌预后无关.结论:胃癌组织中PANDER表达的下降是胃癌早期事件,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组织芯片 原位杂交 PANDER基因
下载PDF
S100A4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海力 吴本俨 +3 位作者 朱旭东 尤纬缔 王卫华 王孟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6-509,共4页
目的研究胃癌及对应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100A4基因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QRT-PCR检测20例胃癌及对应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100A4 mRNA的转录。构建胃癌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100A4蛋白在208例胃癌组织及... 目的研究胃癌及对应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100A4基因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QRT-PCR检测20例胃癌及对应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100A4 mRNA的转录。构建胃癌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100A4蛋白在208例胃癌组织及其配对正常胃黏膜和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结果20例胃癌中,55%(11/20)S100A4转录水平升高,平均升高倍数为2.31倍,S100A4表达升高者多为有淋巴结转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208例胃癌患者中,S100A4在正常胃黏膜、癌灶、淋巴结转移灶的表达阳性率依次为9.4%、28.1%、32.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癌灶中S100A4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相关,浸润至肌层以下者表达阳性率高于浸润至黏膜和黏膜下层者(P<0.05);进展期胃癌中S100A4表达升高比例(29.3%)高于早期胃癌(9.4%,P<0.05);癌灶以及转移淋巴结组织中S100A4高表达者比低表达者预后差(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S100A4在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水平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影响因子。结论在胃癌的进展过程中存在S100A4的异常表达,该现象是一个散发的晚期事件;对转移淋巴结中S100A4蛋白表达的分析有助于胃癌的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S100A4基因 生物学行为
下载PDF
配对胃癌组织中S100A4的表达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海力 吴本俨 +2 位作者 尤纬缔 王卫华 王孟薇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29-634,共6页
目的:分析配对胃癌组织中S100A4的蛋白与胃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构建胃癌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100A4蛋白在80例胃癌组织以及配对切缘正常胃黏膜和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分析S100A4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配对胃癌组织中S100A4的蛋白与胃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构建胃癌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100A4蛋白在80例胃癌组织以及配对切缘正常胃黏膜和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分析S100A4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S100A4在切缘正常胃黏膜、癌灶、淋巴结转移灶表达阳性率依次为7.5%、23.8%、30.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癌灶中S100A4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及TNM分期相关(P=0.051),与预后无关;转移淋巴结组织中S100A4表达出现分化(P=0.031,OR=1.756),阳性表达者预后差(P=0.0009),并且是独立预后影响因子(P=0.030.OR= 2.103).结论:S100A4表达参与了胃癌的进展过程,转移淋巴结中S100A4蛋白的表达状况对胃癌预后判断价值优于原发灶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组织芯片 免疫组化 S100A4蛋白
下载PDF
移动WiMAX系统同频干扰抑制导频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海力 李明齐 +2 位作者 刘广宇 杨曾 卜智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738-1741,共4页
针对移动WiMAX系统下行传输,提出了一种抑制同频干扰的导频优化设计方法.将移动WiMAX系统原有时频二维离散分布的导频序列,经过相位旋转后生成新的正交导频序列,然后将该序列插入原有的导频位置.接收端在时域利用正交导频序列的移位正... 针对移动WiMAX系统下行传输,提出了一种抑制同频干扰的导频优化设计方法.将移动WiMAX系统原有时频二维离散分布的导频序列,经过相位旋转后生成新的正交导频序列,然后将该序列插入原有的导频位置.接收端在时域利用正交导频序列的移位正交特性,将干扰与信号信道响应分离,进而抑制同频干扰.仿真和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较低计算复杂度,对移动速度影响较为鲁棒,可有效抑制同频干扰对导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MAX 同频干扰 导频设计 离散傅里叶变换
下载PDF
京郊山区失地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海力 刘爱军 +1 位作者 朱翠红 王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17944-17947,共4页
为了深入了解京郊山区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情况,项目组在京郊山区深入农户调研,通过对调研结果的科学分析,发现了京郊山区失地农民目前在增收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山区 失地农民 增收
下载PDF
肿瘤浸润转移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6
作者 黄海力 王孟薇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6年第1期84-87,共4页
肿瘤浸润转移是多因素参与、多步骤完成的生物化学变化过程。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浸润转移不仅与肿瘤细胞有关,更是肿瘤细胞和肿瘤组织微环境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其过程涉及多个分子作用机制和信号转导途径,包括细胞和细胞的黏附分子... 肿瘤浸润转移是多因素参与、多步骤完成的生物化学变化过程。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浸润转移不仅与肿瘤细胞有关,更是肿瘤细胞和肿瘤组织微环境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其过程涉及多个分子作用机制和信号转导途径,包括细胞和细胞的黏附分子、细胞外基质降解、生长因子、趋化因子和淋巴血管生成因子等。本文综述了肿瘤浸润转移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转移 分子机制
下载PDF
晚期癌症患者营养治疗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海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98-601,共4页
多数晚期癌症患者会出现恶病质,此时营养治疗已难以维持或改善营养状态,只有少部分患者能从营养治疗中获益,若能结合抗炎症因子及代谢调节剂治疗,将有助于改善恶病质状态。对于预期生存短于1个月的终末期患者,营养治疗难以获益,其实施... 多数晚期癌症患者会出现恶病质,此时营养治疗已难以维持或改善营养状态,只有少部分患者能从营养治疗中获益,若能结合抗炎症因子及代谢调节剂治疗,将有助于改善恶病质状态。对于预期生存短于1个月的终末期患者,营养治疗难以获益,其实施应权衡利弊并考虑到伦理、患者的宗教及文化背景、意愿等因素,并与患者/家属充分讨论后决定。本文综述晚期癌症患者营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癌症 恶病质 营养治疗
下载PDF
把握职业技能大赛平台,探究高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被引量:9
18
作者 黄海力 刘爱军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第7期125-126,共2页
高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专业课程教学探索、创新的一种教学模式,笔者结合多年指导技能大赛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出职业技能大赛是促进这一教学模式完善发展完善的重要平台。本文从课程大纲、项目任务、校企合作和教学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 高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专业课程教学探索、创新的一种教学模式,笔者结合多年指导技能大赛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出职业技能大赛是促进这一教学模式完善发展完善的重要平台。本文从课程大纲、项目任务、校企合作和教学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分析技能大赛对高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促进完善,并指出充分平台作用的同时还应注意一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技能大赛平台 高职 理实一体化
下载PDF
十一丙酸睾酮对胃上皮细胞株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19
作者 黄海力 吴本俨 徐世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10期1125-1128,共4页
目的:观察十一丙酸睾酮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以及正常胃上皮细胞株HFI-145生长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十一丙酸睾酮作用细胞,MTT方法研究生长状况,FCM观察细胞周期分布,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比较不同浓度作用组间差异以及与对照组的差... 目的:观察十一丙酸睾酮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以及正常胃上皮细胞株HFI-145生长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十一丙酸睾酮作用细胞,MTT方法研究生长状况,FCM观察细胞周期分布,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比较不同浓度作用组间差异以及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0.0004-0.4μmol/L十一丙酸睾酮对SGC-7901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对HFI-145细胞作用不明显;4μmol/L浓度对两种细胞均产生抑制,有时间依赖性,作用3d抑制率分别达到17%和27%,4μmol/L用药组细胞的G0/G1期细胞较对照组增多,FCM以及TUNEL未发现凋亡百分比的改变.结论:高浓度十一丙酸睾酮通过阻滞细胞于G0/G1期抑制胃上皮细胞生长,低浓度促进胃癌上皮细胞生长可能对胃癌的发展及预后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一丙酸睾酮 胃上皮细胞 生物学特性 胃癌 雄激素 相关性
下载PDF
十一酸睾酮对胃上皮细胞生长的实验研究
20
作者 黄海力 吴本俨 +1 位作者 徐世平 李小鹰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 :观察十一酸睾酮对正常胃上皮细胞株HFI 14 5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评价此药的安全性。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十一酸睾酮作用细胞 ,MTT方法研究细胞生长状况 ,FCM观察细胞周期分布 ,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比较不同浓度作用组间差异以及... 目的 :观察十一酸睾酮对正常胃上皮细胞株HFI 14 5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评价此药的安全性。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十一酸睾酮作用细胞 ,MTT方法研究细胞生长状况 ,FCM观察细胞周期分布 ,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比较不同浓度作用组间差异以及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 :0 0 0 0 4 μmol L~ 0 4 μmol L十一酸睾酮对HFI 14 5细胞作用不明显 ,4 μmol L浓度能抑制细胞生长 ,并且有时间依赖性 ,作用第 3天抑制率为 2 7% ;4 μmol L用药组细胞的G0 G1期比例较对照组增多 ;FCM以及TUNEL未发现凋亡百分比的改变。结论 :药理浓度范围内十一酸睾酮对正常胃粘膜上皮细胞无毒性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细胞 胃肿瘤 细胞周期 雄激素类 睾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