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别托盘预留空间厚度与牙槽嵴低平无牙颌义齿修复效果的关系
1
作者 姚玲玲 张娟 +1 位作者 黄满英 徐晓华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24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探究个别托盘不同预留空间厚度与牙槽嵴低平无牙颌义齿修复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75例牙槽嵴低平无牙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n=25)、B组(n=25)和C组(n=25),3组分别按无预留空间(0 m... 目的探究个别托盘不同预留空间厚度与牙槽嵴低平无牙颌义齿修复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75例牙槽嵴低平无牙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n=25)、B组(n=25)和C组(n=25),3组分别按无预留空间(0 mm),预留空间(1.5 mm)和(2 mm)制作个别托盘并行全口义齿修复。对比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修复有效率、VAS评分、TMD及PES评分,并分析3组患者修复后的满意程度评分。采用广义估计方程模型评价3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3组在终印与组织面的偏差值、复诊次数以及压痛位点之间存在显著差异,B组<C组<A组(P<0.05)。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A组和C组(P<0.05)。术后3个月,3组患者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B组患者的TMD评分显著低于A组和C组,PES评分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5)。比较3组患者对固位效果、稳定性、咀嚼功能、舒适度的满意度,B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和C组(P<0.05)。经广义估计方程分析可见:B组在TMD评分、PES评分、固位效果、稳定性、咀嚼功能、舒适度方面的改善情况优于A组和C组,C组在各方面的改善情况优于A组。结论个别托盘预留空间为1.5 mm时制作终义齿组织面与粘膜形态适合性较好、复诊次数和压痛位点较少、修复效果较好、患者的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牙颌 义齿修复 个别托盘 预留空间 广义估计方程模型
下载PDF
牙龈生物型的测量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黄满英 付云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2期171-176,共6页
牙龈生物型泛是指牙周组织以及牙体组织的形态特征,是预测修复、种植、牙周等美学治疗术后成功率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个体间牙龈生物型存在差异,且不同牙龈生物型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不同。研究发现:薄龈生物型更容易出现治疗后牙龈退缩,... 牙龈生物型泛是指牙周组织以及牙体组织的形态特征,是预测修复、种植、牙周等美学治疗术后成功率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个体间牙龈生物型存在差异,且不同牙龈生物型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不同。研究发现:薄龈生物型更容易出现治疗后牙龈退缩,厚龈生物型更容易出现探诊出血等炎症性改变。在目前的临床工作中,正确评估牙龈生物型特别是准确测量牙龈厚度是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的基础。然而临床治疗中尚未有统一标准的测量方法,本文就牙龈生物型测量方法作一综述,以供临床及研究工作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生物型 牙龈厚度 测量方法
下载PDF
唾液β-葡萄糖醛酸苷酶与慢性牙周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黄满英 付云 刘瑜 《安徽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337-339,共3页
目的检测慢性牙周炎患者唾液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lucuronidase,β-G)水平,并与治疗后及健康人群对照,以期明确β-G与慢性牙周炎的关系,为牙周炎诊断及疗效监测提供有效参考。方法选择18名慢性牙周炎患者,采集牙周基础治疗前及治疗后... 目的检测慢性牙周炎患者唾液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lucuronidase,β-G)水平,并与治疗后及健康人群对照,以期明确β-G与慢性牙周炎的关系,为牙周炎诊断及疗效监测提供有效参考。方法选择18名慢性牙周炎患者,采集牙周基础治疗前及治疗后全唾液并记录牙周临床指数;检测全唾液中β-G(比色法)水平,并分析与牙周临床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基础治疗后,牙周临床参数改善明显(P<0.05);(2)治疗前实验组唾液β-G活性水平(2.845±0.72,10-3U·m L-1)与健康对照组(2.24±0.31,10-3U·m L-1)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平均牙周袋深度(r=0.485)、深袋数(r=0.540)、深袋构成比(r=0.598)之间明显相关(P<0.05);治疗后β-G酶活性水平(2.18±0.71,10-3U·m L-1)明显下调(P<0.05),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唾液β-G活性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前牙周炎状态及控制程度,该指标可为牙周炎诊断和疗效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葡萄糖醛酸苷酶 慢性牙周炎 唾液
下载PDF
MMP-1基因启动子区SNP与牙周炎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满英 苏小鹏 付云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2-45,49,共5页
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可以降解牙周基质的主要成分-Ⅰ型胶原,在牙周炎的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在MMP-1基因启动子区存在基因多态性,其对MMP-1基因表达的影响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子宫... 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可以降解牙周基质的主要成分-Ⅰ型胶原,在牙周炎的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在MMP-1基因启动子区存在基因多态性,其对MMP-1基因表达的影响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子宫内膜异位症、胎膜破裂导致的早产以及牙周炎的易感性和严重程度存在联系。该文就MMP-1基因多态性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其与牙周炎的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1 单核苷酸多态性 牙周炎
下载PDF
β-葡萄糖醛酸苷酶与牙周炎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满英 付云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426-428,共3页
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苷酶是溶酶体内的酸性水解酶,主要来源于多形核白细胞,是细胞外基质主要成分大分子蛋白聚糖降解的酶原之一,直接参与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过程。由于该酶与肿瘤的转移能力和炎症活动状态密切相关,故近年来其检测技术和... 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苷酶是溶酶体内的酸性水解酶,主要来源于多形核白细胞,是细胞外基质主要成分大分子蛋白聚糖降解的酶原之一,直接参与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过程。由于该酶与肿瘤的转移能力和炎症活动状态密切相关,故近年来其检测技术和研究意义备受关注。笔者下面主要就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水平与牙周炎症之间的相关性及其相关性研究的实际意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Β-葡萄糖醛酸苷酶 多形核白细胞
下载PDF
低强度激光联合FM-SRP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TGF-β1、t-AP和PAI-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姚玲玲 黄满英 熊际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87-891,共5页
目的:探讨低强度激光联合全口刮治和根面平整(full-mouth scaling and root planning, FM-SRP)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 目的:探讨低强度激光联合全口刮治和根面平整(full-mouth scaling and root planning, FM-SRP)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AP)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plasminogen activators-1, PAI-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2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本文为前瞻性研究,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FM-SRP治疗,观察组患者行FM-SRP治疗辅以低强度激光。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炎性因子,牙周状态指标,血管内皮功能,龈沟液TGF-β1、t-AP和PAI-1及不良反应等参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 d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牙周附着丧失距离和菌斑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白细胞介素-8、基质金属蛋白酶-7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等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管扩张功能和血管舒张功能等血管内皮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龈沟液转化生长因子β1和t-AP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龈沟液PAI-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低强度激光联合FM-SRP应用于慢性牙周炎疾病的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程度,消除炎症反应,提高血管内皮功能,改善牙周状态指标,可能与降低龈沟液转化生长因子和t-AP、提高PAI-1水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低强度激光照射 全口刮治和根面平整术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下载PDF
数字PCR法在食品检测标准物质研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范宏博 蔡永洪 +5 位作者 李月玥 黄满英 张力玲 马婷婷 胡松青 胡良勇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2-478,共7页
食品检测标准物质是保证食品检测量值溯源性、互认性和准确性的测量标准,其研制需要精准的定值方法。数字PCR法是灵敏、准确和抗基质干扰强的核酸绝对定量方法,已在医疗诊断、转基因检测和动物疫病检测等众多领域广泛应用。对数字PCR法... 食品检测标准物质是保证食品检测量值溯源性、互认性和准确性的测量标准,其研制需要精准的定值方法。数字PCR法是灵敏、准确和抗基质干扰强的核酸绝对定量方法,已在医疗诊断、转基因检测和动物疫病检测等众多领域广泛应用。对数字PCR法进行介绍,综述其在转基因食品检测、动植物源性分析和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标准物质研制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食品检测核酸标准物质的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食品检测 标准物质 数字PCR
下载PDF
盆底肌功能锻炼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性功能障碍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李慧娟 朱冬娜 黄满英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3年第18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究开展盆底肌功能锻炼对于提升围绝经期女性性功能的作用。方法:纳入2018年2月至2022年11月本院接诊围绝经期女性性功能障碍患者80例为研究样本,数字表随机抽选均分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和观察组(40例,常规治疗+盆底肌功能锻炼... 目的:探究开展盆底肌功能锻炼对于提升围绝经期女性性功能的作用。方法:纳入2018年2月至2022年11月本院接诊围绝经期女性性功能障碍患者80例为研究样本,数字表随机抽选均分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和观察组(40例,常规治疗+盆底肌功能锻炼)。分析患者性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对比两组盆底肌肌力恢复情况,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恢复期间生活质量,观察组各层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性生活频率、每次性生活持续时间以及性伴侣满意度水平,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阴道内压力以及盆底肌收缩时间进行统计,治疗前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围绝经期女性性功能障碍患者治疗中及时开展盆底肌功能锻炼,可以改善患者盆底肌功能,提升患者性功能,保障性生活质量,提升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功能锻炼 围绝经期女性性功能障碍 性生活质量
下载PDF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子宫肌层注射治疗产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 被引量:5
9
作者 黄满英 吴艺英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23期98-99,共2页
目的观察子宫肌层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0月珠海市斗门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符合剖宫产手术适应证且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产妇60例临床资料,根据产妇行剖宫产娩出胎... 目的观察子宫肌层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0月珠海市斗门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符合剖宫产手术适应证且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产妇60例临床资料,根据产妇行剖宫产娩出胎儿后立即使用缩宫素(对照组)、注射缩宫素同时联合子宫肌层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组)和出现宫缩乏力时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观察组),每组20例。比较3组治疗效果,术中及术后2、24 h出血量,血红蛋白(Hb)下降值,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预防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但与观察组的90.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术中及术后2、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和观察组(P<0.01);预防组Hb下降值为(1.43±0.26)g/L,低于对照组的(4.94±1.18)g/L、观察组的(2.19±0.56)g/L(P均<0.01);3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子宫肌层注射可有效预防、治疗宫缩乏力性剖宫产产后出血,分娩后应尽早使用,可有效控制出血量,缩短产妇康复时间,临床可行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预防效果
原文传递
药物流产联合刮宫对早孕终止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满英 吴艺英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第2期207-208,共2页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联合刮宫对早孕终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早孕终止妊娠患者5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药物流产联合刮宫治疗,29例)和常规组(药物流产,29例),比较两组的完全流产率、盆腔感染率、阴道流血时间...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联合刮宫对早孕终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早孕终止妊娠患者5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药物流产联合刮宫治疗,29例)和常规组(药物流产,29例),比较两组的完全流产率、盆腔感染率、阴道流血时间、流血量和月经恢复时间。结果干预组的完全流产率显著高于常规组,盆腔感染率显著低于常规组(96.55%vs. 68.97%, 3.45%vs. 27.59%, P<0.05)。干预组的阴道流血时间、流血量及月经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药物流产联合刮宫终止早期妊娠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流产 刮宫 早孕 终止妊娠
下载PDF
通风柜校准方法的研究
11
作者 黄满英 《品牌与标准化》 2020年第6期56-58,共3页
实验室通风柜就是保障实验室操作员免受危险化学制剂危害的最重要的实验室设备之一。本文对通风柜的校准参数及方法,功能以及不确定度作出分析,为校准机构对通风柜的校准提供参考。
关键词 通风柜 功能 校准方法 不确定度
下载PDF
益母草注射液用于缩宫素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收缩性乏力出血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艺英 黄满英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23期88-89,共2页
目的观察益母草注射液用于缩宫素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收缩性乏力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珠海市斗门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收缩性乏力出血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 目的观察益母草注射液用于缩宫素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收缩性乏力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珠海市斗门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收缩性乏力出血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单独给予缩宫素治疗,观察组给予缩宫素联合益母草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术中及术后2、24 h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6.00%(χ^2=4.153,P=0.042);观察组术中及术后2、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应用缩宫素治疗剖宫产子宫收缩性乏力产后出血过程中,联合应用益母草注射液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子宫收缩性乏力 产后出血 益母草注射液 缩宫素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卡列前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产后出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艺英 黄满英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11期87-88,共2页
目的观察卡列前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9年9月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给予卡列前素... 目的观察卡列前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9年9月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给予卡列前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产后凝血、出血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4.00%(χ~2=4.348,P=0.037)。产后2组纤维蛋白原、血浆凝血酶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4 h血红蛋白下降值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产后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第三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32.00%(χ~2=4.500,P<0.05)。结论产后出血患者应用卡列前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减少出血量,缩减产程,确保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卡列前素氨丁三醇注射液 临床结局
原文传递
幼儿园早期阅读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实践研究
14
作者 黄满英 《好家长》 2018年第58期16-17,共2页
在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中,创造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3—6岁的幼儿是培养创造力、挖掘潜力的关键时期。通过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抓住发展创造力的关键因素的培养,使幼儿成为阅读的主体,促进其创造力发展,从而实现... 在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中,创造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3—6岁的幼儿是培养创造力、挖掘潜力的关键时期。通过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抓住发展创造力的关键因素的培养,使幼儿成为阅读的主体,促进其创造力发展,从而实现幼儿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阅读 创造力 阅读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