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胚胎性肉瘤的临床病例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黄盛鑫 吴飞翔 +3 位作者 陈军 刘剑勇 赵荫农 黎乐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100-1103,共4页
目的:分析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UESL)的临床表现、影像特点以及治疗方案,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报道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2例UESL,并检索国内近25年间文献报道的UESL,共120例,提取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UESL病... 目的:分析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UESL)的临床表现、影像特点以及治疗方案,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报道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2例UESL,并检索国内近25年间文献报道的UESL,共120例,提取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UESL病例,多表现为腹部包块,HBsAg和AFP阳性率低(17.72%和8.64%),肿瘤平均直径为(13.82±4.90)em。72.34%的病例超声表现以实质性高回声为主,91.78%的病例CT以囊性低密度为主要表现。单纯手术切除组的术后复发率高于手术联合化疗组(为72.97%和30.77%),但两组的复发时间和生存曲线无明显差别。总体中位生存期为11(5.4~16.6)个月。结论:UESL具有独特的影像学特征,早期诊断及早期手术切除是治疗UESL的关键,术后联合化疗有望降低术后复发风险,延长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肉瘤 未分化肉瘤 胚胎性肉瘤 治疗
下载PDF
DNA损伤修复基因XRCC1 Arg194Trp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结直肠癌易感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黄盛鑫 周军 +3 位作者 李英儒 彭启全 谢锷 王小忠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6年第4期396-401,共6页
目的探讨DNA损伤修复基因XRCC1 Arg194Trp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结直肠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按照制定的检索策略,通过计算机和手工检索相关数据库,收集有关XRCC1 Arg194Trp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结直肠癌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按照纳入标... 目的探讨DNA损伤修复基因XRCC1 Arg194Trp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结直肠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按照制定的检索策略,通过计算机和手工检索相关数据库,收集有关XRCC1 Arg194Trp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结直肠癌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按照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并从纳入文献中提取相关数据,以病例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分布的比值比(OR)为效应指标,应用Stata12.0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对各研究原始数据进行Meta合并,并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的评估。结果本Meta分析共纳入11项病例对照研究,累积病例2710例,对照3567例。根据各研究间的异质性,采用不同的模型进行合并效应量。在等位基因比较(T vs C)[OR(95%CI)=1.18(1.01-1.39),P=0.036],纯合子比较模型(TT vs CC)[OR(95%CI)=1.39(1.02-1.90),P=0.038],显性模型(CT/TT vs CC)[OR(95%CI)=2.24(1.78-2.82),P<0.001]以及隐性模型(TT vs CT/CC)[OR(95%CI)=1.23(1.02-1.49),P=0.030]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发表偏倚评估均未见明显偏倚。结论在中国人群中,携带突变等位基因T或突变纯合子TT的人群罹患CRC的风险有所升高,而在显性遗传模型中,携带有CT/TT基因型的人群其CRC的易感性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修复基因 XRCC1 结直肠癌 遗传多态性 肿瘤易感性
下载PDF
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根治性术后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柯阳 钟鉴宏 +4 位作者 游雪梅 黄盛鑫 梁泳荣 向邦德 黎乐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184-1188,共5页
目的:评价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根治性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78例HBV-HCC根治性术后患者,分为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组141例和空白对照组337例,... 目的:评价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根治性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78例HBV-HCC根治性术后患者,分为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组141例和空白对照组337例,比较两组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复发时再治疗措施选择和死亡原因。经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平衡组间协变量,再次分析以上指标。结果:经平均28个月随访,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3.1%、54.7%、44.5%和70.8%、58.2%、52.0%(P=0.778);总生存率分别为92.1%、84.4%、79.1%和86.9%、66.1%、54.5%(P=0.002);PSM后观察到相似结果;匹配后亚组分析显示抗病毒治疗明显提高巴塞罗那肝癌分期(Barcelona Clinical Liver Cancer staging system,BCLC)A/B期患者总生存率(P=0.035),但未能显著提高BCLC-C期患者总生存率(P=0.775);治疗组复发时获得再次根治性、姑息性治疗的例数分别为28例和24例,对照组19例和38例(P=0.031);治疗组死于肿瘤复发进展、肝功能衰竭的例数分别为18例和11例,对照组23例和36例(P=0.041)。结论:HBV-HCC根治性术后抗病毒治疗虽未能有效提高患者无瘤生存率,但使患者在复发时获得更多根治性治疗的机会并减少肝衰竭发生,明显延长了术后生存时间,尤其对于早、中期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治疗 肝细胞癌 倾向性评分匹配法 无瘤生存率 生存率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246例再治疗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12
4
作者 吴飞翔 王方为 +3 位作者 马良 黄盛鑫 黄山 赵荫农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复发性肝癌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46例复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38例行再次切除术,其中复发性肝癌单纯根治性手术切除18例;复发性肝癌手术切除联合综合治疗20例;经皮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TACE...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复发性肝癌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46例复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38例行再次切除术,其中复发性肝癌单纯根治性手术切除18例;复发性肝癌手术切除联合综合治疗20例;经皮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TACE)62例;146例患者给予保守治疗。结果 1、3、5年生存率手术切除组分别为76.3%、39.4%及25.8%;TACE治疗组分别为53.2%、19.6%及9.3%;保守治疗组分别为37.7%、8.0%及1.5%,手术切除组与TACE治疗组及保守治疗组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复发性肝癌二次手术切除治疗仍为首选方法,手术切除联合综合治疗是目前复发性肝癌再治疗的理想治疗模式,对患者的无瘤生存率及生存率均有所提高,并降低肝内再次复发,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复发 TACE 外科治疗 综合治疗 疗效
下载PDF
肝脏手术反“L”型切口皮下负压吸引美容缝合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杨琦 黄盛鑫 +6 位作者 赵荫农 吴飞翔 陈祖舜 向邦德 张志明 黄山 邬国斌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344-2346,共3页
目的探讨肝脏手术反"L"型切口皮下负压吸引美容缝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开腹肝脏手术患者141例,随机选择皮下负压吸引美容缝合(研究组,n=72)或常规逐层缝合(常规组,n=69)... 目的探讨肝脏手术反"L"型切口皮下负压吸引美容缝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开腹肝脏手术患者141例,随机选择皮下负压吸引美容缝合(研究组,n=72)或常规逐层缝合(常规组,n=69),比较缝合时间、术后近期及远期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术中研究组关腹缝合时间较常规组明显缩短(P<0.01)。术后近期愈合情况,研究组较常规组在住院时间、脂肪液化发生率、对合欠佳发生率、换药次数、镇痛次数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远期愈合情况研究组切口愈合呈一条平整细线。而常规组切口愈合后呈一条"蜈蚣脚"样隆起伤疤。结论皮下负压吸引美容缝合可减少缝合时间,降低切口脂肪液化和感染的发生率,增加术后切口美观性,是一种安全高效的腹部切口缝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切口 缝合方法 美容缝合 临床观察
下载PDF
VEGF+936C/T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汪春林 黄盛鑫 +1 位作者 程小伟 张勇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89-494,共6页
目的评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因+936C/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 目的评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因+936C/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获取有关VEGF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并从纳入文献中提取相关数据,以病例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分布的比值比(OR)为效应指标,应用Stata12.0软件以不同合并模型对各研究原始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VEGF基因+936C/T位点共纳入10项研究,累计病例8752例,对照8961例,合并分析结果:加性模型T vs.C:OR(95%CI)=0.90(0.81~0.99);共显性模型CT vs.CC:OR(95%CI)=0.88(0.78~0.90,TT vs.CC:OR(95%CI)=0.91(0.74~1.12);显性模型TT+CT vs.CC:OR(95%CI)=0.88(0.78~0.99);隐形模型TT vs.CT+CC:OR(95%CI)=0.93(0.76~1.15)。结论 VEGF基因+936C/T位点多态性与乳腺癌的易感性有关,T等位基因可能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单核苷酸多态性 乳腺癌 META分析
下载PDF
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进展期肝细胞癌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吴飞翔 黄盛鑫 +4 位作者 马良 黄山 向邦德 赵荫农 黎乐群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比较索拉非尼与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进展期肝细胞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科治疗的符合进展期肝细胞癌诊断的47例的临床资料。索拉非尼组27例,口服索拉非尼400mg/次,每日2次;TACE与索拉非尼... 目的:比较索拉非尼与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进展期肝细胞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科治疗的符合进展期肝细胞癌诊断的47例的临床资料。索拉非尼组27例,口服索拉非尼400mg/次,每日2次;TACE与索拉非尼组20例,给予TACE和索拉非尼联合治疗。按mRECIST标准评价疗效,观察疾病进展时间及生存时间。结果:索拉非尼组2例PR,20例SD,5例PD;TACE联合索拉非尼组3例PR,14例SD,3例PD。索拉非尼组mTTP为7个月,mOS为13个月;TACE联合索拉非尼组mTTP为8个月,mOS为16个月,两组间的mT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m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7例患者中出现手足皮肤反应34例,乏力21例,腹泻25例,高血压8例,口腔炎18例,其它反应15例,对症处理后均缓解,不影响后续治疗。结论: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进展期肝细胞癌是安全有效的,较单用索拉非尼治疗可延长患者的mTT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进展期 索拉非尼 TACE
下载PDF
检测肝癌微转移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吴飞翔 杨琦 黄盛鑫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6-118,122,共4页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高发病率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手段,然而手术切除后复发率、转移率高,预后差是严重制约手术治疗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肝癌的转移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微...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高发病率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手段,然而手术切除后复发率、转移率高,预后差是严重制约手术治疗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肝癌的转移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微转移是引起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根源,微转移的检测对肿瘤的准确分期、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目前常用肝癌微转移灶检测标志物包括端粒酶、甲胎蛋白mRNA、MicroRNAs、上皮型钙黏素、CD44v6 mRNA和细胞角蛋白。本文从肝癌微转移灶的概念背景、标本来源、检测标志物、检测方法及相关临床意义等方面对肝癌微转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探讨微转移灶检测在肝癌临床治疗及预后中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微转移 标志物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激光碎石在老年人肝胆管结石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5
9
作者 廖文鹏 黄盛鑫 王小忠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11期2575-2576,共2页
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65岁以上肝胆管结石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腹取石术,观察组在胆道镜直视下,用钬激光将肝内外胆管结石击碎后注水冲出或用取石篮套出。结果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激光... 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65岁以上肝胆管结石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腹取石术,观察组在胆道镜直视下,用钬激光将肝内外胆管结石击碎后注水冲出或用取石篮套出。结果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激光碎石治疗老年人肝胆管结石的取净结石的总有效率达97.4%,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也明显比常规开腹手术组短,并发症发生率低。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激光碎石治疗老年人肝胆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道镜 激光碎石 老年 肝胆管结石 体会
下载PDF
微粒体环氧化物水解酶EPHX1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性肝癌易感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良 黄盛鑫 +4 位作者 李健 黄山 赵荫农 黎乐群 吴飞翔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63-267,共5页
目的探讨微粒体环氧化物水解酶编码基因EPHX1多态性与肝细胞性肝癌(HCC)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按照制定的检索策略,检索相关数据库中的文献,获取有关EPHX1基因多态性与HCC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提取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以病例组和... 目的探讨微粒体环氧化物水解酶编码基因EPHX1多态性与肝细胞性肝癌(HCC)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按照制定的检索策略,检索相关数据库中的文献,获取有关EPHX1基因多态性与HCC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提取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以病例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分布的比值比(OR)为效应指标,对纳入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应用Stata12.0软件以不同合并模型对各研究原始数据进行Meta合并,计算合并效应量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EPHX1337T>C多态位点的共8个研究,累计病例584例,对照989例。等位基因比较模型(CvsT)的OR值为1.47(95%CI=1.26~1.72,P<0.001);纯合子比较模型(CCvsTT)的OR值为1.88(95%CI=1.40~2.52,P<0.001);隐性模型(CCvsCT/TT)的OR值为1.73(95%CI=1.36~2.21,P<0.001)。EPHX1416A>G多态位点共6项研究,累计病例432例,对照699例。等位基因比较模型(GvsA)的OR值为0.75(95%CI=0.59~0.95,P=0.018)。结论 EPHX1337T>C多态位点CC基因型与HCC易感性升高有关;416A>G多态位点等位基因G可能降低HCC易感性,为保护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微粒体环氧化物水解酶 EPHX1 遗传多态性 肿瘤易感性
下载PDF
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浩鑫 郑楚发 黄盛鑫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6期93-94,共2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汕头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 目的:研究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汕头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治疗,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复发性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治疗上,采用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优化手术指标,且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复发性胆总管结石 再次胆道手术
下载PDF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A1298C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性肝癌遗传易感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超樟 黄盛鑫 +3 位作者 李健 杨琦 刘柯 吴飞翔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39-343,共5页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 drofolate reductase,MTHFR)A1298C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和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收集有关MTHF...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 drofolate reductase,MTHFR)A1298C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和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收集有关MTHFR基因多态性与HCC遗传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按照纳入标准选择文献,提取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以病例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分布的比值比(OR)为效应指标,对纳入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应用Stata12.0软件对各研究原始数据进行Meta合并,计算合并效应量OR值及95%可信区间(95%CI)。结果共纳入6项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1708例,对照组为2911名。等位基因比较模型(CvsA):OR(95%CI)=0.95(0.85~1.06),P=0.342;纯合子比较模型(CCvsAA):OR(95%CI)=0.55(0.38~0.79),P=0.001;隐性模型(CCvsAC/AA):OR(95%CI)=0.54(0.38~0.78),P=0.001。结论 MTHFRA1298C基因多态位点CC基因型能够降低HCC遗传易感性,为保护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A1298C 基因多态性 遗传易感性 META分析
下载PDF
乙肝病毒HBx蛋白抑制索拉非尼诱导的HepG2细胞凋亡
13
作者 李健 邬国斌 +5 位作者 黄盛鑫 黄山 吴飞翔 刘剑勇 黎乐群 赵荫农 《广西医学》 CAS 2013年第8期976-979,983,共5页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x蛋白对索拉非尼诱导的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空载质粒pEGFP-N1、目的质粒pEGFP-N1-HBx扩增,转染HepG 2细胞,G418筛选抗性克隆,并用RT-PCR检测细胞中HBx表达以表明建立稳定表达细胞株HepG 2/GFP-HBx。用索拉非...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x蛋白对索拉非尼诱导的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空载质粒pEGFP-N1、目的质粒pEGFP-N1-HBx扩增,转染HepG 2细胞,G418筛选抗性克隆,并用RT-PCR检测细胞中HBx表达以表明建立稳定表达细胞株HepG 2/GFP-HBx。用索拉非尼(5μmol/L)分别处理HepG 2、HepG 2/GFP、HepG 2/GFP-HBx细胞,CCK-8计算不同时间点的抑制率;流式细胞检测处理48 h后凋亡率。结果 pEG-FP-N1-HBx经PCR验证扩增成功,RT-PCR显示HepG 2/GFP-HBx细胞有HBx基因转录表达。CCK-8表明索拉非尼处理的3组细胞均发生了明显的时间依赖性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检测显示索拉非尼处理48 h后,HepG 2、HepG 2/GFP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2.76%、32.80%明显高于HepG 2/GFP-HBx(16.92%)(P<0.01);未处理组细胞凋亡率为3.72%、4.40%、3.8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稳定表达GFP、GFP-HBx的HepG 2细胞模型;HBx能够抑制索拉非尼诱导的HepG 2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细胞凋亡 索拉非尼 HBX蛋白 绿色荧光蛋白
下载PDF
肢伤Ⅰ方联合消肿止痛膏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观察
14
作者 刘凯新 黄盛鑫 蔡旭波 《广西中医药》 2023年第3期23-26,共4页
目的:观察肢伤Ⅰ方联合消肿止痛膏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桡骨远端骨折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手法复位后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肢伤Ⅰ方联合消肿止痛膏治疗,两... 目的:观察肢伤Ⅰ方联合消肿止痛膏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桡骨远端骨折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手法复位后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肢伤Ⅰ方联合消肿止痛膏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腕关节周径,腕关节评分,影像学检查指标(掌倾痛、尺偏角、桡骨短缩长度),比较两组腕关节功能恢复率。结果:观察组腕关节功能恢复率为91.43%,对照组为71.4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VAS评分、腕关节周径、腕关节评分等级及影像学检查指标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肢伤Ⅰ方联合消肿止痛膏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助于缩短患肢疼痛和软组织消肿时间,促进腕关节功能和生理角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肢伤Ⅰ方 消肿止痛膏 手法复位 夹板外固定
下载PDF
腹腔内结石误诊为胆总管结石一例
15
作者 陈浩鑫 郑楚发 +1 位作者 黄盛鑫 彭云恒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第12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内结石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期收治的误诊为胆总管结石的腹腔内结石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因右上腹痛1月余入院。曾就诊当地医院,诊断为胆总管结石,予对症治疗后症状稍好转,但仍反复发作。入院后... 目的探讨腹腔内结石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期收治的误诊为胆总管结石的腹腔内结石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因右上腹痛1月余入院。曾就诊当地医院,诊断为胆总管结石,予对症治疗后症状稍好转,但仍反复发作。入院后行血常规、肝功能、腹部CT等检查并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探查术,术后结合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确诊为腹腔内结石并感染、慢性胆囊炎,予抗感染等治疗后好转出院。随访10个月,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临床遇及右上腹痛且予对症治疗后症状未见缓解者,要考虑到腹腔内结石的可能,完善相关检查是避免或减少误诊误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内结石 误诊 胆总管结石
下载PDF
直肠周围间隙的膜解剖与神经保护
16
作者 黄盛鑫 卫洪波 魏波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62-664,共3页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的提出,明确了直肠后间隙的分离层面,并强调直肠前间隙的分离,需倒U形离断并切除部分Denonvilliers筋膜,从而显著降低了中低位直肠癌的局部复发率[1-2];但患者术后发生排尿功能障碍和...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的提出,明确了直肠后间隙的分离层面,并强调直肠前间隙的分离,需倒U形离断并切除部分Denonvilliers筋膜,从而显著降低了中低位直肠癌的局部复发率[1-2];但患者术后发生排尿功能障碍和性功能障碍的风险升高,严重影响术后生活质量[3]。卫洪波团队提出的保留Denonvilliers筋膜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innovative TME,iTME),保护了筋膜前方的神经分支及其功能,其核心在于Denonvilliers筋膜保护的膜解剖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排尿功能障碍 中低位直肠癌 神经分支 局部复发率 术后生活质量 性功能障碍 神经保护
原文传递
腹腔镜和开腹肝切除治疗肝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吴飞翔 黄盛鑫 +5 位作者 马良 向邦德 朱训夏 黄山 赵荫农 黎乐群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22-525,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1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3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和1:2配对研究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腹腔镜组(10例)和开腹组(20例)。计量资料采...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1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3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和1:2配对研究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腹腔镜组(10例)和开腹组(20例)。计量资料采用协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腹腔镜组患者中,7例行非规则性肝切除术,3例行规则性肝左外叶切除术,无中转手助式腹腔镜或开腹手术。开腹组患者中,14例行非规则性肝切除术,6例行规则性肝切除术。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47±235)ml,显著低于开腹组患者的(408±191)ml(t=2.199,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平均禁食时间、术后平均腹腔引流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9±0.6)d、(3.2±1.2)d、(8.9±2.3)d,显著少于开腹组患者的(3.0±1.6)d、(4.9±1.6)d和(11.5±2.3)d(t=2.149,2.917,2.921,P〈0.05)。腹腔镜组患者肝功能恢复快于开腹组,其中腹腔镜组患者术后第1、3、5天ALT分别为(228±100)U/L、(143±51)U/L、(85±24)U/L,AST分另0为(196±67)U/L、(904-35)U/L、(46±10)U/L;而开腹组患者术后第1、3、5天ALT分别为(557±401)U/L、(414±397)U/L、(217±199)U/L,AST分别为(506±317)U/L、(178±122)U/L、(71±33)U/L,两组同时相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5、3.001、2.073,4.196、2.223、2.272,P〈0.05)。30例患者随访3~15个月,腹腔镜组患者中,1例术后4个月出现AFP升高,CT检查示肝内多发肿瘤,经介入治疗后,病情稳定;开腹组患者中,1例术后7个月CT检查示手术切缘以及邻近肝段存在肿瘤复发,经RFA治疗,无再复发。其余患者无复发或转移。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腹腔镜检查 肝切除术
原文传递
Glisson蒂横断式腹腔镜肝切除术:附18例报告 被引量:12
18
作者 吴飞翔 黄盛鑫 +3 位作者 向邦德 王洪良 马良 黎乐群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78-881,共4页
目的:探讨Glisson蒂横断式在腹腔镜左半肝及肝左外叶切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6月期间18例行腹腔镜下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均成功实施腹腔镜下Glisson蒂横断式左... 目的:探讨Glisson蒂横断式在腹腔镜左半肝及肝左外叶切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6月期间18例行腹腔镜下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均成功实施腹腔镜下Glisson蒂横断式左半肝或左外叶肝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42~300 min,平均(215.6±56.6)min;术中出血量为50~200 mL,平均(118.6±50.5)mL,均未输血;住院时间为(8~16)d,平均(11.4±3.1)d,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随访3~24个月,生存情况均良好,其中6例肝细胞癌患者未见肿瘤复发。结论:Glisson蒂横断术能够有效控制出血,在腹腔镜解剖性左半肝或左外叶肝切除术中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腹腔镜 Glisson蒂横断术 解剖性肝切除
原文传递
GP73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Meta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梁嵘 罗小玲 +2 位作者 葛莲英 陈昕妤 黄盛鑫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87-392,共6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高尔基体糖蛋白73(golgiprotein-73,GP73)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查找PubMed、EMbase和PML等多个数据库,检索建库至2012—12—31GP73诊断原发性肝癌价值的相关文献。应用Meta—Disc1.4软...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高尔基体糖蛋白73(golgiprotein-73,GP73)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查找PubMed、EMbase和PML等多个数据库,检索建库至2012—12—31GP73诊断原发性肝癌价值的相关文献。应用Meta—Disc1.4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综合定量评价,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ummary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curve,SR0c),对GP73诊断肝癌的准确性进行评估。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敏感度(sensitivity,SEN)合并为0.76,95%CI:0.75~0.78;特异度(specificity,SPE)合并为0.87,95%CI:0.86~0.88;诊断比值比(diagnosticoddsratio,DOR)为16.71,95%CI:8.54~32.74;SROC曲线下面积0.858。GP73对原发性肝癌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亚组分析结果显示,ELISA检测方法的阳性似然比(positivelikelihoodratio,PLR)合并、DOR合并和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都高于蛋白质印迹方法,其余各效应量基本相同,ELISA法检测效能优于蛋白质印迹法。纳入文献存在异质性,主要来源为研究地区差异及研究对象肝病背景不同。描绘Begg漏斗图并进行Begg秩相关检验,提示无明显发表偏倚,P=0.130。结论:GP73诊断原发性肝癌具有较高的SEN和SPE,但存在异质性,还需要更高质量的前瞻性研究以更准确的评价其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高尔基体糖蛋白73 诊断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肝细胞癌潜在血清标志物GRO-1和Thrombin的蛋白鉴定及其临床特征分析
20
作者 吴飞翔 王琪 +4 位作者 黄盛鑫 马良 黄山 黎乐群 赵荫农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92-596,共5页
目的寻找有效的早期诊断及判断肝细胞癌(HCC)预后的血清标志物。方法利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确定HCC患者血清蛋白表达谱。对HCC81例、肝炎82例和健康志愿者80例血清标本蛋白表达谱进行比较,经... 目的寻找有效的早期诊断及判断肝细胞癌(HCC)预后的血清标志物。方法利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确定HCC患者血清蛋白表达谱。对HCC81例、肝炎82例和健康志愿者80例血清标本蛋白表达谱进行比较,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质谱鉴定蛋白质序列。另取48例HCC、54例肝硬化、62例大肠癌、55例鼻咽癌、36例肺癌和42例健康志愿者血清,利用PS20免疫芯片和SEI-DI技术对候选标志物进行验证。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55例HCC患者癌和癌旁组织,13例正常肝组织中候选标志物基因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与HCC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检出两个HCC候选标志物凝血酶轻链(Thrombinlightchain)和生长相关性癌基因编码蛋白(GRO1)。以这两个因子建立的HCC诊断模型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89.6%,显著高于甲胎蛋白(AFP)单独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69%,83%)。它们与AFP联合使用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更高(91.7%,92.7%),而对大肠癌、鼻咽癌、肺癌的敏感性均不超过50Vo。HCC患者癌组织的GRO-1与Thrombin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r=0.73,P〈0.01),GRO-1表达与肝外转移及术后复发显著相关(P〈0.05),Thrombin的表达量与术后复发及AFP升高相关(P〈0.05)。GRO1和Thrombin高表达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GRO-1低表达的患者。GRO-1表达量是影响HCC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Thrombinlightchain和GRO-1是HCC的潜在血清标志物,并有希望成为HC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血清标志物 凝血酶 生长相关性癌基因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