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持性心理治疗对复发老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陈怡 梁其生 +1 位作者 叶伟健 黄祖历 《新医学》 2013年第3期184-187,共4页
目的:观察支持性心理治疗对复发老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复发老年抑郁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支持性心理治疗(研究组,40例)与单纯抗抑郁药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及WHO生活质量简易测定量表中文版... 目的:观察支持性心理治疗对复发老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复发老年抑郁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支持性心理治疗(研究组,40例)与单纯抗抑郁药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及WHO生活质量简易测定量表中文版(WHO-QOL-BREF),对两组治疗前后的效果及生活质量情况进行测评。结果:治疗8周后,研究组抑郁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改善,研究组的心理领域及社会关系领域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支持性心理治疗有助于在短期内减轻复发老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抑郁症 复发 支持性心理治疗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以精神障碍为突出症状的病毒性脑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怡 陈海珠 黄祖历 《肇庆医学》 2007年第1期18-19,共2页
目的:分析以精神障碍为突出症状的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5例以精神障碍为突出症状的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分析:以精神障碍为突出症状的病毒性脑炎病例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以青壮年多见,发病无季节性,误诊... 目的:分析以精神障碍为突出症状的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5例以精神障碍为突出症状的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分析:以精神障碍为突出症状的病毒性脑炎病例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以青壮年多见,发病无季节性,误诊率高,其临床表现多样化,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精神病性症状和行为方面改变亦非常突出,多数有神经系统体征及脑电图异常。结论:以精神障碍为突出症状的病毒性脑炎易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动态观察有利于明确诊断,减少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精神障碍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全程综合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3
作者 梁艳 苏勉 +2 位作者 黄祖历 程国强 凌瀚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8年第5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全程综合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方法将9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其中干预组脱落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程综合干预1年,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 目的探讨全程综合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方法将9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其中干预组脱落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程综合干预1年,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OSIE-30),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复发率,再住院率,再就业率进行评估。结果入组时,两组所有量表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干预结束时,干预组的BPRS,NOSIE-30中的总消极因素及SD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NOSIE-30总分,总积极因素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的复发率(20%),再住院率(2%),再就业率(51%),皆优于对照组(分别为40%、19%和23%)。结论全程综合干预对控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提高社会功能和再就业率,以及降低复发率和再住院率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 综合干预
下载PDF
肝豆状核变性所致精神障碍5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黄祖历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6年第5期563-564,共2页
目的减少肝豆状核变性所致精神障碍在精神科的误诊率。方法对收集的5例肝豆状核变性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结果肝豆状核变性所致精神障碍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病时,极易造成误诊。结论加强精神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的发生。
关键词 肝豆状变性 脑器质障碍 精神障碍 临床症状 误诊
原文传递
利培酮口服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对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黄祖历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6年第2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利培酮口服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以利培酮口服液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各30例作对照研究,采用简明精神症状量表(BPRS)及其各单项评分,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结果利培酮组及氟哌... 目的探讨利培酮口服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以利培酮口服液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各30例作对照研究,采用简明精神症状量表(BPRS)及其各单项评分,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结果利培酮组及氟哌啶醇组在入院后3d临床疗效一致,无显著性差别(P>0.05),疗程30d后利培酮口服液有效率93%,显效率73%,氟哌啶醇组有效率86%,显效率36%。利培酮口服液药物副反应明显较氟哌啶醇少(P<0.01)。结论两种药对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均有确切疗效。利培酮口服液对症状的改善效果更好,两组BPRS总分:利培酮口服液组减分率P<0.001,氟哌啶醇组减分率P<0.01,两组药物总体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服药依从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培酮 氟哌啶醇 精神分裂症 急性期
下载PDF
抗精神病药合并氯丙咪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分析
6
作者 黄祖历 苏勉 +1 位作者 谢志强 陈怡 《中国民康医学》 2006年第11期463-464,共2页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合并氯丙咪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方法:应用抗精神病药合并氯丙咪嗪,用PANSS、BPRS及BPRS单项方差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用t检验SPSS/PC+软件进行单项方差分析。结果:抗精神病药合并氯丙咪嗪对精神分裂症的...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合并氯丙咪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方法:应用抗精神病药合并氯丙咪嗪,用PANSS、BPRS及BPRS单项方差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用t检验SPSS/PC+软件进行单项方差分析。结果:抗精神病药合并氯丙咪嗪对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有效,对顽固性幻听及妄想亦有明显疗效。结论:适当合并应用氯丙咪嗪对治疗临床疗效差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 精神分裂症 疗效
下载PDF
阿戈美拉汀与氟西汀对首发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郑育喜 何思强 +4 位作者 陈海珠 叶健 苏天勋 黄祖历 周明亮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9期17-19,共3页
目的:比较阿戈美拉汀与氟西汀对首发抑郁症患者疗效、安全性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肇庆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首发抑郁症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阿戈美拉汀组和氟西汀组,各50例.阿戈美拉汀组给予阿戈美拉汀... 目的:比较阿戈美拉汀与氟西汀对首发抑郁症患者疗效、安全性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肇庆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首发抑郁症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阿戈美拉汀组和氟西汀组,各50例.阿戈美拉汀组给予阿戈美拉汀片治疗,氟西汀组给予氟西汀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韦氏成人记忆量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HAMD、韦氏成人记忆量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韦氏成人记忆量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阿戈美拉汀组均高于氟西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戈美拉汀和氟西汀对改善首发抑郁症效果明显,阿戈美拉汀可以有效改善认知功能,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戈美拉汀 氟西汀 抑郁症
下载PDF
肇庆市端州、鼎湖两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对比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炬英 凌礼雄 +3 位作者 黄祖历 谢志强 程国强 袁小员 《中国民康医学》 2005年第12期745-746,共2页
目的:了解肇庆市端州、鼎湖两区各类精神疾病流行情况的异同。方法:以端州、鼎湖两区常住人口为对象,使用《精神疾病线索调查问卷》(即二十四条),对疑似病例逐一登记,并以《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为确诊工具,对... 目的:了解肇庆市端州、鼎湖两区各类精神疾病流行情况的异同。方法:以端州、鼎湖两区常住人口为对象,使用《精神疾病线索调查问卷》(即二十四条),对疑似病例逐一登记,并以《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为确诊工具,对登记对象进行确诊。结果:端州、鼎湖两区各类精神障碍时点患病率分别为6.00‰和5.75‰,终生患病率分别为6.28‰和5.92‰,其中精神分裂症患病率分别为2.35‰和2.47‰,精神发育迟滞患病率分别为1.85‰和2.11‰,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病率为1.89‰和1.15‰,酒依赖为0.12%和0.18‰,海洛因依赖、情感性精神障碍所占病例亦较高。结论:精神障碍尤其是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是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认真搞好社区防治康复工作,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康复治疗,争取早日回归社会很有必要。海洛因依赖、酒依赖患病率较高,也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患病率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心理及药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的研究
9
作者 黄祖历 苏勉 《实用全科医学》 2005年第1期49-50,共2页
目的 探讨心理合并药物治疗在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中的作用。方法 将 7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女患者随机分两组 ,A组为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组 ,B组为单纯药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组。治疗 6周 ,于治疗前后分别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BPRS) ;临... 目的 探讨心理合并药物治疗在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中的作用。方法 将 7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女患者随机分两组 ,A组为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组 ,B组为单纯药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组。治疗 6周 ,于治疗前后分别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BPRS) ;临床疗效的总评价评定疗效。结果 A组治疗在 2周起BPRS评分下降明显 (P <0 .0 5 )精神表现改善优于B组 ,在治疗四周 ,六周后BPRS评分下降更明显 ,临床治愈率优于B组。结论 心理合并药物治疗能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 ,明显促进自知力的恢复及社会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首发精神分裂症 疗效 评分 心理 临床治愈 治疗前后 社会康复 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自知力
下载PDF
综合性早期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邓秋雁 黄祖历 谢仲英 《中国民康医学》 2006年第17期794-796,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性早期干预对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136例精神分裂症病人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n=68)和对照组(n=68),研究组病人实施医护配合的综合性早期干预,对照组病人只进行常规的治疗护理。... 目的:探讨综合性早期干预对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136例精神分裂症病人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n=68)和对照组(n=68),研究组病人实施医护配合的综合性早期干预,对照组病人只进行常规的治疗护理。分别于治疗后2周末和4周末进行一次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治疗依从性、个人生活自理能力的评定。结果:研究组病例在干预后BPRS减分值、治疗依从性、个人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综合性早期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内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精神分裂症 早期干预 医疗护理计划
下载PDF
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11
作者 李水潮 苏天勋 +1 位作者 苏勉 黄祖历 《现代医院》 2007年第11期49-51,共3页
目的比较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米氮平组(35例)和氟西汀组(35例)。进行为期6周的治疗观察。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其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体验及实验室检查评价安全性,分别在治疗0、1... 目的比较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米氮平组(35例)和氟西汀组(35例)。进行为期6周的治疗观察。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其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体验及实验室检查评价安全性,分别在治疗0、1、2、4、6周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①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治疗后1周末,米氮平组HAMD量表总分、焦虑/躯体化因子、阻滞因子、睡眠障碍因子评分均较氟西汀组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束时,上述指标的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③经过6周的治疗,有效率和治愈率米氮平分别为82.9%和68.6%,氟西汀组分别为80%和65.7%,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安全性评定: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氮平治疗抑郁症有效而安全,且起效时间早于氟西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氮平 氟西汀 抑郁症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76例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司法精神病鉴定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杜颖 谭常赞 黄祖历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司法精神病鉴定中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并对是否需要及时所外就医进行评估。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广东省三间强制隔离戒毒所委托鉴定,并诊断为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案例76例,采用自... 目的:探讨司法精神病鉴定中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并对是否需要及时所外就医进行评估。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广东省三间强制隔离戒毒所委托鉴定,并诊断为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案例76例,采用自编调查表对相关信息进行归类分析。结果:苯丙胺类兴奋剂(冰毒、摇头丸等)使用最广泛。有精神病性障碍表现者55例(72.4%),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幻觉、被害妄想等。需及时所外就医60例(78.9%)。结论:吸食苯丙胺类兴奋剂较早较多出现精神症状,吸毒至出现精神症状时间不一,且主要表现为精神病性障碍,被鉴定人多数需及时所外就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隔离戒毒 精神活性物质 苯丙胺类兴奋剂 精神病性障碍 司法精神病鉴定
原文传递
MECT合并药物与单纯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炬英 谢志强 +2 位作者 谭常赞 黄祖历 梁光庆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0年第4期402-404,共3页
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 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的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例随机分为A组(MECT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组)和B组(单纯药物治疗组)各50例,分别于入院前、治疗1,2,4,8,1... 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 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的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例随机分为A组(MECT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组)和B组(单纯药物治疗组)各50例,分别于入院前、治疗1,2,4,8,12周末,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阳性症状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计算减分率;评定治疗有效率疗效;并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 BPRS减分率,两组治疗4周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S减分率,两组4,12周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2,8周末差异不大.SANS减分率,两组4,8周末(P<0.05)、12周末(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ECT合并药物治疗比单纯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起效快,对阳性症状、阴性症状控制同样效果明显.尤其对阴性症状较突出者,病情反复小.两组病例副反应均较小.MECT是各类精神分裂症早期治疗的有效方法 ,疗效较为确切.对阴性症状较重者疗效可能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精神分裂症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