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P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苗晓晴 黄祖烽 陈荟郦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3期441-443,共3页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视网膜光凝(PRP)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3月—2022年5月于我院眼科确诊的81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黄斑水肿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以数字双盲分组法将患者分为...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视网膜光凝(PRP)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3月—2022年5月于我院眼科确诊的81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黄斑水肿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以数字双盲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43例及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PRP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注射,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黄斑区浅层毛细血管丛(SCP)和深层毛细血管丛(DCP)血流密度均有改善,其中试验组治疗2周和4周黄斑区DCP血流密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C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2周、4周的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2周、4周视网膜新生血管面积(RNA)高于对照组,微动脉瘤(MA)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RP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的效果优于单一治疗方案,同时两种方案联合应用具有符合临床标准的安全性,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水肿 视网膜光凝 抗血管内皮生长抑制 血流密度
下载PDF
老年干眼症并2型糖尿病患者SIt、BUT和FL变化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苗晓晴 黄文婕 +2 位作者 黄祖烽 黄春媛 全雄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8期31-33,共3页
目的对老年干眼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泪液分泌实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FL)水平变化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00例(200只眼)>65周岁干眼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65周岁非糖尿病干眼症患者100例(... 目的对老年干眼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泪液分泌实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FL)水平变化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00例(200只眼)>65周岁干眼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65周岁非糖尿病干眼症患者100例(200只眼)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SIt、BUT和FL评分变化。结果实验组SIt、BUT水平为(7.03±3.17)mm、(4.67±2.01)s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08±4.12)mm、(7.41±3.39)s,FL评分(1.56±1.06)分高于对照组的(0.56±0.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干眼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SIt、BUT减少,FL水平升高,因此控制好血糖水平可更有效改善干眼症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干眼症 2型糖尿病 泪液分泌实验水平 泪膜破裂时间水平 角膜荧光素染色水平 变化分析
下载PDF
分析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娩核方式对角膜内皮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黄祖烽 苗晓晴 《Eye Science》 CAS 2015年第3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两种不同的娩核方式对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和形态的影响,以及对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手术治疗的40例白内障患者娩核方式分为直接娩出组和半娩出组,并根据Emerylittle晶状体核硬度分级标... 目的:探讨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两种不同的娩核方式对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和形态的影响,以及对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手术治疗的40例白内障患者娩核方式分为直接娩出组和半娩出组,并根据Emerylittle晶状体核硬度分级标准分为软核和硬核,手术方式为白内障非超声乳化手术,术后第3天用角膜内皮镜检查并记录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和形态。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并观察4组患者术前和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形态变化和视力恢复情况。结果:术前和术后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比较,硬核直接娩出组与另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软核直接娩出组、硬核半娩出组与软核半娩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第二天视力比较硬核半娩出组和软核直接娩出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49),软核半娩出组与这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3),硬核直接娩出组与这两组之间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14),术后三个月视力比较4组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67)。术后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变化不明显。结论:白内障非超声乳化手术时,硬核直接娩核法对角膜内皮细胞损伤最大,软核半娩核法对角膜内皮损伤最小。若内皮细胞损伤较轻,对手术3个月后视力和角膜内皮细胞形态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 核硬度 娩核 角膜内皮细胞
下载PDF
平面劈核手法小切口硬核白内障摘除术 被引量:3
4
作者 黄祖烽 颜春森 莫守仁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1805-1806,共2页
目的:探讨平面劈核方法在小切口硬核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用穿刺碎核镊及拦截型劈核刀劈开Ⅳ级以上硬核白内障,完成小切口硬核白内障摘除术。结果:对86例86眼Ⅳ级以上硬核白内障进行平面劈核,一次性劈开率为100%。86眼的晶状... 目的:探讨平面劈核方法在小切口硬核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用穿刺碎核镊及拦截型劈核刀劈开Ⅳ级以上硬核白内障,完成小切口硬核白内障摘除术。结果:对86例86眼Ⅳ级以上硬核白内障进行平面劈核,一次性劈开率为100%。86眼的晶状体核经6mm长切口均安全娩出。术后3,7d视力≥0.5者分别为70眼(81%)和79眼(92%)。术后角膜散光度为0.85±0.55D。结论:穿刺碎核镊及拦截型劈核刀平面劈核法适合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硬核白内障摘除手术,是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理想的劈核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劈核 白内障 小切口
下载PDF
两种方法暗视下测量瞳孔直径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黄祖烽 苗晓晴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846-847,共2页
目的比较暗室下采用传统瞳孔直径测量工具和全自动电脑验光仪瞳孔测量结果。方法分别用Haab瞳孔尺和Nidek ARK-530A全自动电脑验光仪测量于本院行准分子激光手术患者31例(62眼)的双眼暗视瞳孔水平直径,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传统... 目的比较暗室下采用传统瞳孔直径测量工具和全自动电脑验光仪瞳孔测量结果。方法分别用Haab瞳孔尺和Nidek ARK-530A全自动电脑验光仪测量于本院行准分子激光手术患者31例(62眼)的双眼暗视瞳孔水平直径,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传统瞳孔直径测量工具Haab瞳孔尺测得的暗视平均瞳孔直径右眼为(5.4±0.2)mm,左眼(5.4±0.3)mm。Nidek ARK-530A全自动电脑验光仪测得的暗视瞳孔直径右眼为(6.5±0.4)mm,左眼(6.5±0.2)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两种方法测得的暗室瞳孔直径不同,Nidek ARK-530A全自动电脑验光仪测量瞳孔直径准确性更高,更接近文献记载的暗视瞳孔直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视瞳孔 角膜切削区 视觉质量 瞳孔尺 全自动电脑验光仪
原文传递
两种质量浓度丝裂霉素C应用于青光眼手术中的效果比较
6
作者 苗晓晴 黄祖烽 +1 位作者 陈玄之 陈荟郦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419-421,共3页
目的比较小梁切除术中使用两种不同质量浓度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青光眼小梁切除术53例(66眼)随机分为低质量浓度组(27例33眼)和高质量浓度组(26例33眼),分别使用质量浓度为0.2、0.4 g/L的MMC治疗。术... 目的比较小梁切除术中使用两种不同质量浓度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青光眼小梁切除术53例(66眼)随机分为低质量浓度组(27例33眼)和高质量浓度组(26例33眼),分别使用质量浓度为0.2、0.4 g/L的MMC治疗。术后随访半年,观察患者的滤过泡情况、眼压变化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低浓度组、高浓度组术后分别有4例(5眼)、3例(5眼)未能坚持随访。两组患者术后1周的眼压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高质量浓度组的眼压低于同期的低质量浓度组(P<0.01)。两组术后滤过泡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使用0.2 g/L或0.4 g/L质量浓度MMC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均可有效降低眼压,但高质量浓度组控制眼压远期效果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丝裂霉素C 小梁切除术 眼压 滤过泡
原文传递
睫状前动脉结扎术治疗顽固性青光眼45例 被引量:2
7
作者 黄祖烽 颜春森 莫守仁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71-72,共2页
目的评价睫状前动脉结扎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应用睫状前动脉结扎术治疗45例(45眼)难治性青光眼,随访2~5a。结果睫状前动脉结扎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率为88.9%。结论睫状前动脉结扎术对于难治性青光眼是一种有效的治疗... 目的评价睫状前动脉结扎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应用睫状前动脉结扎术治疗45例(45眼)难治性青光眼,随访2~5a。结果睫状前动脉结扎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率为88.9%。结论睫状前动脉结扎术对于难治性青光眼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体 睫状前动脉 青光眼
下载PDF
核翻转技术在小切口软核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黄祖烽 颜春森 莫守仁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559-560,共2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软核白内障手术中运用核翻转技术的适应证、并发症及注意事项。方法对30例(30眼)晶状体核硬度为Ⅲ级以下的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应用核翻转技术处理软核。结果 30例核翻转技术在小切口软核白内障手术中应用成功,术后角膜内... 目的探讨小切口软核白内障手术中运用核翻转技术的适应证、并发症及注意事项。方法对30例(30眼)晶状体核硬度为Ⅲ级以下的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应用核翻转技术处理软核。结果 30例核翻转技术在小切口软核白内障手术中应用成功,术后角膜内皮水肿得到明显控制。结论核翻转技术适合硬度为Ⅲ级以下的软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小切口 软核 适应证
下载PDF
自血疗法佐治带状疱疹性角膜溃疡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黄祖烽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430-430,共1页
关键词 自血疗法 带状疱疹性角膜溃疡 治疗 病例
下载PDF
眼部浸润的鼻咽癌8例误诊误治分析
10
作者 黄祖烽 高存鹏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355-355,共1页
关键词 眼部浸润 鼻咽癌 误诊 误治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Keratograph眼表综合分析仪对2型糖尿病患者泪膜功能变化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莫守仁 黄祖烽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采用Kera!tograph眼表综合分析仪对2型糖尿病患者泪膜功能变化,为糖尿病患者干眼的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双眼,糖尿病组)及非2型糖尿病患者50例(双眼,非糖尿病... 目的采用Kera!tograph眼表综合分析仪对2型糖尿病患者泪膜功能变化,为糖尿病患者干眼的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双眼,糖尿病组)及非2型糖尿病患者50例(双眼,非糖尿病组),采用Keratograph眼表综合分析仪对所有患者平均泪膜破裂时间、首次泪膜破裂时间、泪河高度,泪膜脂质层厚度以及睑板腺完整度进行检查。结果糖尿病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及泪河高度均显著低于非糖尿病组,P<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患者脂质层厚度显著薄于非糖尿病组的患者,u=3. 671,P=0. 000。糖尿病组患者睑板腺丢失情况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u=3. 610,P=0. 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Keratograph眼表综合分析仪能有效客观精确地评价糖尿病厅泪膜功能变化情况,有利糖尿病干眼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ratograph 糖尿病 泪膜功能
下载PDF
不同给药干预辅助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近远期疗效差异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荟郦 曾朝霞 +1 位作者 黄祖烽 苗晓晴 《临床眼科杂志》 2019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给药干预辅助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20例(150只眼)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患者术后采用环孢素A滴眼液治疗,B... 目的探究不同给药干预辅助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20例(150只眼)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患者术后采用环孢素A滴眼液治疗,B组患者于术中采用丝裂霉素C处理创面,C组患者术毕时注射贝伐单克隆抗体术后滴注环孢素A进行治疗。比较3组患者3个月治疗效果及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 I t)水平。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C组痊愈率最高(92. 0%),A组次之(78. 0%),B组最低(48. 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C组复发率最低(2. 0%),A组次之(8. 0%),B组最高(30. 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3组患者术后BUT、S I t相比,患者均出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术前3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相比,C组高于A组,A组高于B组(P <0. 05),术后12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3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环孢素A能够降低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术后复发率,效果优于丝裂霉素C,采用贝伐单克隆抗体能够增强环孢素A治疗效果,维持术后泪膜功能稳定,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A 丝裂霉素C 贝伐单抗 翼状胬肉 羊膜移植术
下载PDF
加强药物治疗与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联合围手术期综合治疗对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3
作者 符润 黄祖烽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13期126-128,共3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使用加强药物治疗和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联合围手术期综合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7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分为两组,每组30... 目的:研究并探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使用加强药物治疗和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联合围手术期综合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7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加强药物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进行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6%和80.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药物治疗结合功能行内镜鼻窦手术方法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整体治疗效率,可在各大医院中进行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强药物治疗 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 慢性鼻-鼻窦炎
下载PDF
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莫守仁 黄祖烽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19期2294-2295,共2页
目的探讨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2018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78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对象。基于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眼底激光治疗,... 目的探讨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2018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78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对象。基于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眼底激光治疗,研究组采用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视力提高率、改善视网膜水肿的平均时间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视力提高率为76.92%,改善视网膜水肿平均时间为(4.51±1.08)周,研究组患者的视力提高率为94.87%,改善视网膜水肿平均时间为(2.95±0.79)周,各项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视力提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该组患者改善视网膜水肿的平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87.18%,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97.43%,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各项对比结果数据差异显著(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来说,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传统的眼底激光治疗,其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病情,有助于患者早日恢复视力,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激光 雷珠单抗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制霉菌素泡腾片与湿润烫伤膏水浴后混合物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符润 黄祖烽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16期60-61,共2页
目的观察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采取制霉菌素泡腾片与湿润烫伤膏水浴后混合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5年2月-2017年5月诊治的105例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制霉菌素泡腾片与湿润烫伤膏水浴后混合物进行涂抹治疗,观... 目的观察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采取制霉菌素泡腾片与湿润烫伤膏水浴后混合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5年2月-2017年5月诊治的105例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制霉菌素泡腾片与湿润烫伤膏水浴后混合物进行涂抹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1周、2周患者耳痒、耳闭症状评分逐渐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患者耳道上皮恢复、分泌物变化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但治疗后2周评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及治疗1周时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采用制霉菌素泡腾片与湿润烫伤膏水浴后混合物治疗效果显著,明显缓解患者相关症状,有效改善耳道内环境,促进耳道上皮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霉菌素泡腾片 真菌性外耳道炎 湿润烫伤膏
原文传递
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文婕 陈荟郦 +2 位作者 黄祖烽 陈玄之 曾朝霞 《临床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型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 目的探讨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型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最佳恢复视力高于对照组,眼压指数低于对照组,术中异常情况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视力恢复较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小梁切除术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眼压指数
原文传递
雷州市11941名儿童视力普查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18
17
作者 黄祖烽 王婷婷 彭金扬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2期22-25,共4页
目的:了解基层学龄前儿童的视力现状,统计视力异常和不同类型屈光不正在不同年龄儿童中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雷州城区30所幼儿园11941例(23882只眼)3~6岁儿童视力异常和屈光不正的筛查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不同年龄儿童的视力异... 目的:了解基层学龄前儿童的视力现状,统计视力异常和不同类型屈光不正在不同年龄儿童中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雷州城区30所幼儿园11941例(23882只眼)3~6岁儿童视力异常和屈光不正的筛查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不同年龄儿童的视力异常情况和屈光状态的分布情况以例数和百分比的形式表示,不同年龄儿童的视力异常及屈光状态的分布情况采用χ2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3~4岁儿童中共有视力异常者320例(640只眼),异常率为7.53%;5岁儿童中共有视力异常者449例(898只眼),异常率为9.76%;6岁儿童中共有视力异常者273例(546只眼),异常率为8.12%,不同年龄儿童的视力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3,P<0.05)。3~4岁儿童中共有单纯远视眼55例(110只眼),占17.19%;5岁儿童中共有单纯远视眼78例(156只眼),占17.37%;6岁儿童中共有单纯远视眼35例(70只眼),占12.82%。3~4岁儿童中共有单纯远视散光眼77例(154只眼),占24.06%;5岁儿童中共有单纯远视散光眼118例(236只眼),占26.28%;6岁儿童中共有单纯远视散光眼35例(70只眼),占23.08%。3~4岁儿童中共有复性远视散光眼140例(280只眼),占43.75%;5岁儿童中共有复性远视散光眼181例(362只眼),占40.31%;6岁儿童中共有复性远视散光眼121例(242只眼),占44.32%。3~4岁儿童中共有单纯近视眼4例(8只眼),占1.25%;5岁儿童中共有单纯近视眼6例(12只眼),占1.34%;6岁儿童中共有单纯近视眼3例(6只眼),占1.10%。3~4岁儿童中共有单纯近视散光眼7例(14只眼),占2.19%;5岁儿童中共有单纯近视散光眼7例(14只眼),占1.56%;6岁儿童中共有单纯近视散光眼5例(10只眼),占1.83%。3~4岁儿童中共有复性近视散光眼5例(10只眼),占1.56%;5岁儿童中共有复性近视散光眼10例(20只眼),占2.23%;6岁儿童中共有复性近视散光眼13例(26只眼),占4.76%。3~4岁儿童中共有混合散光眼32例(64只眼),占10.00%;5岁儿童中共有混合散光眼49例(98只眼),占10.91%;6岁儿童中共有混合散光眼33例(66只眼),占12.09%。不同年龄儿童屈光状态的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44,P>0.05)。结论视力异常多见于4~5岁儿童。4~5岁是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期,是屈光检查和弱视治疗的关键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视力异常 屈光不正
原文传递
糖尿病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干眼症相关指标变化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苗晓晴 黄祖烽 杨筱曦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6期18-23,共6页
目的了解糖尿病(DM)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干眼症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期间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80例(80只眼)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 目的了解糖尿病(DM)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干眼症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期间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80例(80只眼)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及泪膜破裂时间(BUT)检测,均在正常范围;患者除视物模糊外,无其他主观不适。按是否患合并DM将患者分为实验组38例(38只眼)和对照组42例(42只眼)。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SIt和BUT变化值以均数±标准差(x珋±s)的形式表示,并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组内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实验组术前3 d、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SIt平均值分别为(10.58±0.89)mm、(6.08±0.63)mm及(9.63±1.03)mm,术后1周及3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43,4.31;P1<0.05)。实验组术前3 d、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BUT平均值分别为(9.40±1.21)s、(4.88±1.90)s及(7.79±1.22)s,术后1周及3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37,5.78;P1<0.05)。对照组术前3 d、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SIt平均值分别为(11.02±0.87)mm、(8.52±1.11)mm及(10.14±0.95)mm,术后1周及3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49,4.42;P2<0.05)。对照组术前3 d、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BUT平均值分别为(9.60±0.73)s、(5.17±0.44)s及(7.83±0.73)s,术后1周及3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68,11.11;P2<0.05)。术后1周实验组SIt下降(4.50±1.03)mm,对照组下降(2.50±0.94)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3,P<0.05)。术后1周实验组BUT下降(4.60±1.68)s,对照组下降(4.43±0.83)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P<0.05)。术后3个月实验组SIt下降(0.95±0.61)mm,对照组SIt下降(0.88±0.59)m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9,P>0.05)。术后3个月实验组BUT下降(1.69±0.75)s,对照组下降(1.76±0.58)s,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均出现干眼症症状,如干涩感、异物感、畏光烧灼感、痒感、眼红、视疲劳、视物模糊及视力波动等症状。部分患者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可见角膜上皮散在均匀分布的近圆形干燥斑。术后3个月干眼症症状逐渐消退,角膜荧光素染色(-),干燥斑消失。结论DM会影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早期眼表功能的恢复,对患者远期干眼症相关指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基础泪液分泌试验 泪膜破裂时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