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艺工结合模式的数字媒体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黄秋儒 沈艾雯 《机械职业教育》 2017年第10期60-62,共3页
本文以"艺工结合,校企协同"教育模式作为切入点,依托现有艺工结合院校教学资源,对数字媒体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出改革建议。透过现有院校教学现状的缺陷不足,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以及切实可行的教学内容、实践方式,培养出以... 本文以"艺工结合,校企协同"教育模式作为切入点,依托现有艺工结合院校教学资源,对数字媒体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出改革建议。透过现有院校教学现状的缺陷不足,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以及切实可行的教学内容、实践方式,培养出以贴近市场需求为首要前提,且具有专业创新精神、工程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工结合 数字媒体 市场需求 专业创新 实践能力
下载PDF
全景摄影技术初探——从全景绘画到全息三维立体影像 被引量:1
2
作者 黄秋儒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68-70,共3页
全景摄影从诞生到发展虽然历时不长,但由于其自身技术与艺术融合的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形式。早期的全景绘画,促使人们对大视角影像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伴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业显示出其强大的推动力,这给摄影注入了新的活... 全景摄影从诞生到发展虽然历时不长,但由于其自身技术与艺术融合的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形式。早期的全景绘画,促使人们对大视角影像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伴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业显示出其强大的推动力,这给摄影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摄影器材不断推陈出新的基础上,计算机图像软件让影像制作变得更加神奇。三维影像、全息影像,这些新技术将给全景摄影带来崭新的明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景 全景摄影 三维影像 全息影像
下载PDF
当下国产动画电影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包装设计--以《白蛇:缘起》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黄秋儒 《工业工程设计》 2019年第1期107-111,共5页
以《白竝:缘起》影片为例,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挖掘、总结当下国产动画影片成功的潜在因素,推动国产动画电影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通过研究具有典型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设计内容,并且从多个维度分析如何对其进行合理的借鉴及运用等,... 以《白竝:缘起》影片为例,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挖掘、总结当下国产动画影片成功的潜在因素,推动国产动画电影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通过研究具有典型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设计内容,并且从多个维度分析如何对其进行合理的借鉴及运用等,阐释中国风的国产动画电影成功的潜在因素。以古代民间故事为背景,通过剧情的编写,角色形象和设计场景的塑造,《白蛇:缘起》成功地将《白蠅传》以动画的形式重新演绎,给观影者带来了一场极具震撼力的视听盛宴。这标志着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包装设计的国产动画电影正在逐渐走向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动画电影 中国传统文化 视觉包装
下载PDF
数字电影中的虚拟演员系统
4
作者 黄秋儒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41-242,共2页
随着时代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影不仅能够再现客观生活,更能够创造出一个与客观世界完全不同的虚拟世界。研究和开发虚拟演员技术是影视特效制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能够大幅度提高电影数字虚拟角色的真实感与制作效率。文章通过分析国... 随着时代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影不仅能够再现客观生活,更能够创造出一个与客观世界完全不同的虚拟世界。研究和开发虚拟演员技术是影视特效制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能够大幅度提高电影数字虚拟角色的真实感与制作效率。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从面部模型细节精度、画面逼真度、表情动画逼真度等关键方面入手,提出试验方法、技术路线及工艺流程,并对预期成果和效益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影视特效制作 数字电影 数字虚拟演员技术 艺术创作
下载PDF
基于传统“非遗”文化的互动游戏设计研究
5
作者 黄秋儒 杨帆 沈艾雯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35-239,249,共6页
目的通过结合当下主流媒体的传播方式,探索设计与开发出一种具有创新性的“非遗”文化传播与传承形式。在广泛聚焦各年龄层受众的注意力的同时,能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传统“非遗”的特点。方法以“非遗”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作为突破口,... 目的通过结合当下主流媒体的传播方式,探索设计与开发出一种具有创新性的“非遗”文化传播与传承形式。在广泛聚焦各年龄层受众的注意力的同时,能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传统“非遗”的特点。方法以“非遗”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作为突破口,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与游戏载体相融合,并择取无锡惠山泥人为实践题材,对其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分析其特点和发展规律,再以此进行游戏要素设计,进而制定出较为完整的设计策略。结果以“融合多学科知识、突破常规、新视野展示传统文化”为研究核心,采用创新视角对“非遗”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结论将无锡惠山泥人作为母体,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对相关元素加以提取,从而设计出以“非遗”为主题的互动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增强了沉浸感和趣味性,同时也促进了“非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互动游戏 惠山泥人
下载PDF
基于打破次元壁本质的物我结合沉浸体验研究
6
作者 黄秋儒 张赛童 《工业工程设计》 2023年第6期25-33,共9页
在物质能满足社会中人们生存需求的时代,精神需求有待滋养。在沉浸式设计急速发展为其他产业与业态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思路,使技术更好地为人的积极心理服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审美感受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如今沉浸式体验在诸多... 在物质能满足社会中人们生存需求的时代,精神需求有待滋养。在沉浸式设计急速发展为其他产业与业态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思路,使技术更好地为人的积极心理服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审美感受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如今沉浸式体验在诸多领域都被作为热点讨论,人们的沉浸体验感却总受到众多因素阻隔。次元壁的概念源于ACGN小众爱好圈层指一种距离与边界。通过讨论破除次元壁的本质,参考小众文化cosplay所参与的相关领域的生态,分析现代数字技术与人身体结合的理念与方式,实现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对接,达到身心统一的优质沉浸体验感受。利用当代数字技术制造一个有恰当语境沉浸氛围的环境,身体媒介主动地介入、调动多重感官,以相似却更加真实的感官比例进一步打破心理沉浸体验边界,届时可达到身心统一的沉浸体验感受,通过这种方式受众可获得心理上的愉悦,其内征于表最终获得身心健康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元壁 沉浸体验 身体媒介
下载PDF
面向网络视频的三维全景展示技术 被引量:3
7
作者 秦晓军 黄秋儒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20-122,154,共4页
针对当前网络视频形式单一、缺乏多元化的视频形式展示的问题,结合三维全景展示技术,提出了面向网络视频的三维全景展示技术系统方案。重点分析了系统方案中的全景图拼接技术以及基于Flash视频技术的三维全景展示技术,并给出了一个具体... 针对当前网络视频形式单一、缺乏多元化的视频形式展示的问题,结合三维全景展示技术,提出了面向网络视频的三维全景展示技术系统方案。重点分析了系统方案中的全景图拼接技术以及基于Flash视频技术的三维全景展示技术,并给出了一个具体的网络视频的三维全景展示示例,实现在互联网上逼真的展示三维场景。该方法能通过Flash脚本编程将图片、视频、音频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为网络视频用户提供三维全景与用户交互,使用户获得更好的网络视频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视频 三维全景 全景应用 FLASH视频
下载PDF
国产动画的民族性表达研究--以《罗小黑战记》为例
8
作者 袁嘉懿 黄秋儒 《艺术科技》 2023年第12期116-119,共4页
近几年,国产动画在蓬勃发展间探索新的出路,在破除了技术壁垒之后,如何兼顾富有新意的动画表达与传统文化的有效弘扬逐渐成为当下动画作品不断探索的问题。其中,民族性的体现对保有本国动画特色及树立国家形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以... 近几年,国产动画在蓬勃发展间探索新的出路,在破除了技术壁垒之后,如何兼顾富有新意的动画表达与传统文化的有效弘扬逐渐成为当下动画作品不断探索的问题。其中,民族性的体现对保有本国动画特色及树立国家形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以风格鲜明的动画电影《罗小黑战记》中的民族性表达为例,首先从画面到设定等方面,剖析其创作特色与优点、其次,将《罗小黑战记》与其他国产动画进行横向比较,通过对画面风格、故事取材与价值观传递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得出当前国产动画作品存在的共性问题。最后,基于相关问题探讨国产动画未来的可能发展路径与创作策略,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做到形神兼备,以有限表达无限,将文化融入点滴细节中;二是要创作经得起逻辑推敲的优秀故事,打破叙事、人物塑造等方面的局限,给予观众解读的空间;三是要以创新活力为支撑,不断探索新的可能,以推动我国动画产业的良性发展。未来,国产动画仍会立足于传统文化,讲述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国故事,充分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国产动画也会逐渐独树一帜,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动画 民族性 《罗小黑战记》 传统文化
下载PDF
京剧艺术在动画中的运用研究——以《大闹天宫》为例
9
作者 王韧竹 黄秋儒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23年第2期24-26,共3页
中国戏曲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深刻影响着艺术作品的创作,动画也不例外。本文以京剧为切入点,对我国的代表动画之一《大闹天宫》进行浅析,从角色造型、声音设计、动作设计三个方面浅谈动画与京剧的关联性。角色设计上对京剧脸谱进行... 中国戏曲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深刻影响着艺术作品的创作,动画也不例外。本文以京剧为切入点,对我国的代表动画之一《大闹天宫》进行浅析,从角色造型、声音设计、动作设计三个方面浅谈动画与京剧的关联性。角色设计上对京剧脸谱进行灵活地改编运用,音乐上按照京剧文武场的程式为动画进行配乐,动作上主要参照京剧武生进行设计。京剧的融入使动画呈现出一套整体而独特的视听语言系统,为动画“中国学派”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 中国动画 《大闹天宫》
下载PDF
基于用户体验的数据可视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陆菁 刘渊 +3 位作者 张晓婷 章洁 黄秋儒 孟磊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2-56,共5页
目的证明基于人类认知特点的数据可视化符合人类认知的特性和习惯,能有效揭示数据特征。方法分析了人类认知的特点与原理,诠释了感知设计在认知过程中的优势,提出了基于用户体验的可视化模型,该模型主要包含4个层次,即战略层、范围层、... 目的证明基于人类认知特点的数据可视化符合人类认知的特性和习惯,能有效揭示数据特征。方法分析了人类认知的特点与原理,诠释了感知设计在认知过程中的优势,提出了基于用户体验的可视化模型,该模型主要包含4个层次,即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与表现层。结论通过案例验证表明,该用户体验模型方法可以应用于相关数据的可视化,并实现思维认知与数据可视化之间的映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体验 数据可视化 模型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被引量:5
11
作者 沈艾雯 黄秋儒 《艺术科技》 2020年第1期22-24,共3页
随着我国物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体行业也开始向数字化方向转型.为了更好地顺应社会导向及地方经济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立足于国内本科院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现状,归纳总结目前该... 随着我国物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体行业也开始向数字化方向转型.为了更好地顺应社会导向及地方经济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立足于国内本科院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现状,归纳总结目前该专业存在的普遍问题,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育模式,以期提升专业特色化建设水平,为当下培养符合国家人才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应用人才提供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色彩语言在动画电影中的运用探究——以《天书奇谭》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鸣佳 黄秋儒 《艺术科技》 2022年第3期62-64,82,共4页
色彩在电影中具有表达作用和叙事功能,动画电影《天书奇谭》在色彩语言上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民族特色。文章以《天书奇谭》为例分析色彩语言在动画电影中的重要作用,以期对动画影片的创作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 色彩语言 动画电影 《天书奇谭》 视觉隐喻
下载PDF
国家文化形象建构下的中国动画创作及理论创新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殷俊 黄秋儒 +1 位作者 沈艾雯 陆紫瑶 《工业工程设计》 2021年第1期118-126,共9页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和灵魂,是推进经济、社会与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将“文化自信”纳入“四个自信”范畴,丰富了国家形象的时代内涵,也对国家文化形象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动画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和灵魂,是推进经济、社会与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将“文化自信”纳入“四个自信”范畴,丰富了国家形象的时代内涵,也对国家文化形象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动画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美术视觉设计、角色塑造、故事架构等的呈现,可以充分体现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生活,以及其理念、价值和精神,对国家文化形象塑造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梳理中国动画创作及理论发展历程与国家文化形象的变迁,探究国家文化形象建构下的中国动画创作及理论现状。比较国家文化形象建构下的美国、日本动画创作及理论,反思国家文化形象建构下的中国动画创作及理论创新。从动画作品的人文性、科学性和创新性等方面寻求突破契机,实现优秀传统观念与价值在现代文化语境中的转换与创新性发展。以文化视野构建多维认同,挖掘中外文化的交互点、契合点,根据国家特点整合传播模式、建立匹配的传播渠道,提高中国在国际的品牌认知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文化形象建构 中国动画创作 动画理论创新研究
下载PDF
国产动画角色神态气韵塑造方式探讨--以《天书奇谭》为例
14
作者 张赛童 黄秋儒 《艺术科技》 2022年第5期98-100,共3页
文章探析国产动画角色神态气韵的塑造方式,指出将本民族文化内涵具象呈现,能使角色更具有本民族的识别性,以期为当代动画创作者提供借鉴,为国产动画角色塑造注入活力。当下中国动画界国风热潮日渐显著,出现了众多贴合传统国风的作品。... 文章探析国产动画角色神态气韵的塑造方式,指出将本民族文化内涵具象呈现,能使角色更具有本民族的识别性,以期为当代动画创作者提供借鉴,为国产动画角色塑造注入活力。当下中国动画界国风热潮日渐显著,出现了众多贴合传统国风的作品。部分作品对角色面部和眼神的刻画较少,缺乏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审视,国风神韵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不能很好地引起观众的审美共鸣,国产动画创作者需要进一步捕捉文化气息。文章采用案例研究法,以《天书奇谭》为例,分析国产动画中国风神态气韵的表达方式。《天书奇谭》根据《平妖传》部分章节改编,人物造型设计灵感源于中国民间文化与民俗艺术,经过设计创造,形成了一种明显有别于他国动画的视觉风格,“神韵”也成就了“中国学派”在国际上的地位。分析发现,其角色眉眼间透露的气质神韵是由内而外的,被转译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画风及独有的运动规律之中,气质塑造颇具借鉴意义,创作思路在当下值得继承与深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书奇谭》 角色设计 神态气韵 国产动画
下载PDF
情感视域下的动画艺术美学表达——以皮克斯短片《月神》为例
15
作者 杨帆 黄秋儒 《艺术科技》 2020年第13期5-8,共4页
本文以悉德·菲尔德的叙事理论对影片情节进行整理,并对乐器的独特融合以及美术风格进行分析,最后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其内涵进行剖析,探寻家庭中父辈与子辈的矛盾与成长的关系。
关键词 矛盾冲突 家庭关系 真实感 心理需求
下载PDF
中国古代神话在新媒体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16
作者 陈振辉 黄秋儒 《艺术科技》 2022年第20期152-154,共3页
中国古代众多造物起源多以神话传说的形式流传至今,这些神话传说融史实与神话的想象、附会于一体,为后世设计史研究与文化创作提供了宝贵而丰富的资料储备。正如罗兰·巴特在《符号学原理》中所指出的那样:神话是一种意指作用的方... 中国古代众多造物起源多以神话传说的形式流传至今,这些神话传说融史实与神话的想象、附会于一体,为后世设计史研究与文化创作提供了宝贵而丰富的资料储备。正如罗兰·巴特在《符号学原理》中所指出的那样:神话是一种意指作用的方式。文章从中国古代神话的广泛群众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出发,探究在互联网传播占据主导地位的新媒体社会,如何为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二次创作提供丰富的灵感来源,成为当代设计师与新媒体艺术工作者坚实的后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神话 新媒体设计 应用趋势
下载PDF
互动式电影现存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以电影《夜班》为例
17
作者 黄泓超 黄秋儒 《艺术科技》 2021年第9期1-2,5,共3页
互动式电影作为传统影视作品与互动技术结合的新产物,兼备了影视作品的观赏性与游戏互动性,为影视产业的发展注入无限可能。在创作者的实践与探索下,一方面,互动电影产业在技术与内容上不断实现新突破,而另一方面,在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 互动式电影作为传统影视作品与互动技术结合的新产物,兼备了影视作品的观赏性与游戏互动性,为影视产业的发展注入无限可能。在创作者的实践与探索下,一方面,互动电影产业在技术与内容上不断实现新突破,而另一方面,在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许多阻碍其发展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互动影视放映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互动电影《夜班》上映播放的实例,对当下互动电影在作品内容以及播放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式电影 《夜班》 互动性
下载PDF
影游融合视角下游戏角色代入方式分析——以《使命召唤16》为例
18
作者 刘妍 黄秋儒 《艺术科技》 2021年第6期56-57,共2页
在融媒体时代,影游融合类作品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能够为用户带来众多优秀的影游作品以及更深层次的代入感。本文以影游代表性作品——《使命召唤16》的剧情模式为例,分别从技术层面、设计层面、剧情层面和心流层面共4个方面剖析游戏中... 在融媒体时代,影游融合类作品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能够为用户带来众多优秀的影游作品以及更深层次的代入感。本文以影游代表性作品——《使命召唤16》的剧情模式为例,分别从技术层面、设计层面、剧情层面和心流层面共4个方面剖析游戏中玩家的角色代入问题,并利用个案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游融合 代入感 FPS游戏
下载PDF
经济型数字化博物馆展示建设研究——以无锡博物院360度全景虚拟展示为例 被引量:10
19
作者 黄秋儒 殷俊 吴垠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2-104,共3页
在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本文结合国内外数字化博物馆建设应用现状及发展,从博物馆、用户两个角度出发,对实体博物馆和数字博物馆进行了多角度的比较,并从数字化博物馆开发技术角度出发,对多项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分析比较,... 在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本文结合国内外数字化博物馆建设应用现状及发展,从博物馆、用户两个角度出发,对实体博物馆和数字博物馆进行了多角度的比较,并从数字化博物馆开发技术角度出发,对多项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分析比较,凸显出360度全景展示技术各方面的优势。同时以无锡博物院360度全景虚拟展示系统为例,阐述该系统具有开发周期短、精度高、浏览便捷、功能丰富等诸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景展示 博物馆 经济型 数字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