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主要芒果产区间座壳属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1
作者 王睿 张玉杰 +5 位作者 孙文秀 唐利华 黄穗萍 郭堂勋 陈小林 李其利 《微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4,共9页
间座壳属真菌是芒果叶斑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严重影响芒果的产量和品质。为明确引起我国芒果叶斑病的病原菌种类及其优势种群,本研究于2018年从广东、广西、云南、海南和福建五个芒果主产区采集病叶,通过组织分离纯化,共分离到43个间座... 间座壳属真菌是芒果叶斑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严重影响芒果的产量和品质。为明确引起我国芒果叶斑病的病原菌种类及其优势种群,本研究于2018年从广东、广西、云南、海南和福建五个芒果主产区采集病叶,通过组织分离纯化,共分离到43个间座壳属真菌,结合形态学和多基因(ITS、HIS、TEF 1-α和TUB2)系统发育分析对其中28个代表性菌株进行鉴定,并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28株代表菌株被鉴定为5个菌种:Diaporthe ueckerae、D.endophytica、D.tulliensis、D.yunnanensis和D.arecae,其中D.arecae是优势种,占比64%。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这些间座壳属菌株对芒果叶片均具有致病性,且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间座壳属真菌引起的芒果叶斑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叶斑病 间座壳属 真菌鉴定 致病力
下载PDF
广西芒果细菌性坏死病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小林 孙秋玲 +5 位作者 黄穗萍 唐利华 郭堂勋 莫贱友 任惠 李其利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6,84,共9页
芒果Mangifera indica L.是我国著名的热带水果,近年来细菌性病害发生严重。2020年-2021年对广西百色地区的芒果病害进行调查发现,一种细菌性坏死病与细菌性黑斑病混合发生,一般发病率30%~60%,严重可达90%以上。本研究先后从该地区不同... 芒果Mangifera indica L.是我国著名的热带水果,近年来细菌性病害发生严重。2020年-2021年对广西百色地区的芒果病害进行调查发现,一种细菌性坏死病与细菌性黑斑病混合发生,一般发病率30%~60%,严重可达90%以上。本研究先后从该地区不同芒果坏死病组织中分离得到泛菌属的21株细菌。根据形态、生理生化特性、16S rDNA、fusA、gyrB、leuS、pyrG、rlpB和rpoB的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致病性测定等方法将21个菌株分别鉴定为Pantoea vagans、P.anthophila、P.dispersa和P.cypripedii。其中P.anthophila、P.dispersa和P.cypripedii引起芒果细菌性坏死病是中国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细菌性坏死病 泛菌属
下载PDF
广西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发生情况及香蕉品种抗性鉴定 被引量:14
3
作者 黄穗萍 莫贱友 +2 位作者 郭堂勋 李其利 潘朝勃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69-772,共4页
【目的】明确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在广西的发生实况和广西现有香蕉品种对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水平,为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在广西香蕉产区随机选择23个村,每村抽取2~3个点,调查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的发生... 【目的】明确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在广西的发生实况和广西现有香蕉品种对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水平,为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在广西香蕉产区随机选择23个村,每村抽取2~3个点,调查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的发生情况。用伤根接种法测定11个香蕉品种对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水平。【结果】南宁市西乡塘区、隆安县、钦州市、武鸣县和龙州县均发现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发生为害,大多数发病地块的病株率在1.00%~14.00%,病情指数在0.50~10.00,田东县调查点没有发现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为害。11个香蕉品种除金粉1号病情指数为50.00,为感病品种(S)外,其他品种病情指数在70.00~100.00,为高感品种(HS)。【结论】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已在广西部分产蕉区零星发生,正处于病原菌菌量累积阶段;目前广西栽种的香蕉品种均为感病或高感品种,抵御能力差,需加强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控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 品种抗性 广西
下载PDF
香蕉根际及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特征及共性规律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黄穗萍 金德才 +6 位作者 李其利 韦绍龙 唐利华 黄素梅 郭堂勋 罗述名 莫贱友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53-1262,共10页
【目的】探究广西不同地区香蕉种植园的土壤细菌多样性特征及差异,为揭示不同地区香蕉根际细菌的共性特征及制定调控策略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集广西3个香蕉主产区(龙州县、隆安县和浦北县)香蕉种植园的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样品共48份... 【目的】探究广西不同地区香蕉种植园的土壤细菌多样性特征及差异,为揭示不同地区香蕉根际细菌的共性特征及制定调控策略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集广西3个香蕉主产区(龙州县、隆安县和浦北县)香蕉种植园的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样品共48份,利用扩增子测序技术对48份土壤样品的细菌丰度与多样性进行测定,同时对48份土壤样品的pH及全氮(TN)、全磷(TP)、总有机质(SOM)、速效磷(AP)、硝态氮(NN)、铵态氮(AN)、速效钾(AK)含量等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检测,利用T检验算法比较香蕉根际与非根际的土壤环境因子、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以及土壤细菌物种丰度间的差异,采用ADONIS、ANOSIM和MRPP分析组间的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水平,采用Mantel test分析确定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重要环境因子。【结果】3个地区香蕉种植园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丰度与多样性均较非根际的丰富,同时香蕉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并共同受土壤pH的驱动;香蕉种植园的土壤细菌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为主要门类,且均能招募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消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等优势菌群,而过滤酸杆菌属(Acidobacterium)Gp2、Gp3、Gp6和亚硝化球菌属(Nitrososphaera);FAPROTAX预测结果表明,根际土壤能富集化能异养(Chemoheterotrophy)和好氧化能异养(Aerobic-chemoheterotrophy)等相关功能的菌群。【结论】香蕉根际能富集有益菌群并招募有益的功能细菌,土壤pH对3个地区香蕉种植园的细菌群落均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根际土壤 细菌多样性 群落结构 pH 广西
下载PDF
广西香蕉枯萎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分布 被引量:4
5
作者 黄穗萍 郭堂勋 +5 位作者 莫贱友 李其利 唐利华 陈军 吴玉东 魏晴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26-1331,共6页
【目的】明确广西香蕉种植区香蕉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的类型及分布范围,为发展其抗病育种技术及制定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控措施打下基础。【方法】从广西香蕉主产区采集38份具典型香蕉枯萎病发病症状的病害样本,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 【目的】明确广西香蕉种植区香蕉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的类型及分布范围,为发展其抗病育种技术及制定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控措施打下基础。【方法】从广西香蕉主产区采集38份具典型香蕉枯萎病发病症状的病害样本,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根据分离菌株的形态特征和特异引物PCR扩增结果确定香蕉枯萎病菌的生理小种类型。【结果】从38份病害样本中分离出35株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经鉴定,有34株为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oxysporum f.sp.cubense),病菌检出率为89.47%,其中,9株为1号生理小种,25株为4号生理小种,检出率分别为26.47%和73.53%;4号生理小种均为热带4号生理小种。1号生理小种在广西香蕉种植区均有分布,4号生理小种主要分布于广西中东部和南部的香蕉种植区。【结论】热带4号生理小种为广西香蕉枯萎病菌的优势种群,在抗病育种中应以热带4号生理小种为靶标菌,且优先选择广西西部和北部的香蕉适生区作为新的香蕉种植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菌 生理小种鉴定 群体分布 广西
下载PDF
香蕉枯萎病菌致病力分化与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黄穗萍 郭堂勋 +4 位作者 李其利 唐利华 莫贱友 李焜华 孙宪昀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7-114,共8页
香蕉枯萎病是一种破坏香蕉维管束的全株性土传病害。本研究旨在探讨香蕉枯萎病菌致病力分化和遗传多样性。以30株采自我国广西的香蕉枯萎病菌,16株分别来自澳大利亚和我国广东、海南、福建、云南等地的香蕉枯萎病菌为对象,采用伤根灌淋... 香蕉枯萎病是一种破坏香蕉维管束的全株性土传病害。本研究旨在探讨香蕉枯萎病菌致病力分化和遗传多样性。以30株采自我国广西的香蕉枯萎病菌,16株分别来自澳大利亚和我国广东、海南、福建、云南等地的香蕉枯萎病菌为对象,采用伤根灌淋法测定香蕉枯萎病菌的致病力,然后用筛选到的ISSR引物对46个香蕉枯萎病菌菌株和4个对照菌株(3个非致病性尖孢镰刀菌和1个茄腐镰刀菌)进行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到广西香蕉枯萎病菌1号生理小种(FOC1)8株,致病力强、中、弱类型比例分别为62.5%、12.5%和25%;广西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OC4)22株,致病力强、中、弱类型比例分别为18.18%、63.64%和18.18%。14条ISSR引物扩增出237个条带,多态性条带161个,多态性比例为67.93%,遗传相似系数0.76~0.96。聚类分析显示,以遗传距离0.80为阈值时菌株被分为8个类群,所占比例分别为4%、10%、60%、16%、4%、2%、2%、2%。第三类群全部为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第一、二、四和五类群总量的70.59%为香蕉枯萎病菌1号生理小种。第八类群为香蕉枯萎病菌3号生理小种。结果表明,在香蕉枯萎病菌与寄主协同进化中,广西的FOC1和FOC4出现明显致病力分化。1号生理小种的遗传多样性比4号生理小种丰富。广西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与海南、广东的FOC4遗传相似性较高。香蕉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类型与遗传多样性相关。致病力变异与遗传多样性无相关性。研究结果对香蕉枯萎病菌种群扩张机制探讨、遗传动态分析以及有效防控措施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致病力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黄穗萍 黄晓雷 齐晓非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2年第22期16-18,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ASAⅠ或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观察组)和生理盐水组(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于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前10min分别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ASAⅠ或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观察组)和生理盐水组(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于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前10min分别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和生理盐水。应用Ramsay镇静评分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对两组患者术中镇静效果进行观察,观察麻醉期间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记录术后患者麻醉恢复情况。结果:麻醉诱导时,两组血流动力学都有一定抑制,术中、术后观察组血流动力学稳定情况均较对照组明显;观察组镇痛效果和术后麻醉恢复情况均较对照组理想;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使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镇痛效果更强,术后恢复更快,不良反应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腹腔镜手术 右美托咪定 血流动力学 镇痛
下载PDF
咪达唑仑对子宫平滑肌细胞钙离子移动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黄穗萍 黄晓雷 +4 位作者 李元涛 曹君 孟馨 苏娇玲 胡薇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1123-1126,1133,共5页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对足月产妇子宫平滑肌细胞Ca2+跨膜内流和肌浆网Ca2+释放功能的影响及其对子宫平滑肌收缩功能影响的机制。方法:取正常孕足月待产产妇的子宫平滑肌组织,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培养子宫平滑肌细胞,并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先...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对足月产妇子宫平滑肌细胞Ca2+跨膜内流和肌浆网Ca2+释放功能的影响及其对子宫平滑肌收缩功能影响的机制。方法:取正常孕足月待产产妇的子宫平滑肌组织,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培养子宫平滑肌细胞,并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先将40个孔板中活性良好的子宫平滑肌细胞随机等分为4组(n=10),即:对照组、低浓度咪达唑仑组(M1组)、中浓度咪达唑仑组(M2组)和高浓度咪达唑仑组(M3组),用Fluo-3AM钙荧光指示剂染色后,分别给予Hank液、1μmol/L咪达唑仑(终浓度)、3μmol/L咪达唑仑、15μmol/L咪达唑仑预处理20min,然后加入40mmol/L氯化钾,每个孔板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随机选定10个子宫平滑肌细胞,利用图形分析软件分析细胞内钙荧光强度,取平均值反映子宫平滑肌细胞游离Ca2+浓度([Ca2+]i)。第二部分:以20mmol/L咖啡因代替氯化钾,其余处理及分组同第一部分。结果:第一部分与基础值比较,各组加入咪达唑仑后细胞内钙荧光强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加入氯化钾后钙荧光强度升高(P<0.01);M1组和对照组比较加入氯化钾后钙荧光强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M2组和M3组加入氯化钾后钙荧光强度峰值低于对照组(P<0.01),且M3组低于M2组(P<0.05)。第二部分与基础值比较,各组加入咪达唑仑后细胞内钙荧光强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加入咖啡因后钙荧光强度升高(P<0.01);加入咖啡因后各组钙荧光强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咪达唑仑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足月产妇子宫平滑肌细胞电压依赖型钙通道开放而减少Ca2+跨膜内流,而对肌浆网Ca2+释放功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层/药物作用 子宫肌层/病理生理学 咪达唑仑/治疗应用 细胞培养
下载PDF
异丙酚、瑞芬太尼配伍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病人眼压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黄穗萍 李元涛 +3 位作者 吴铭广 李亚文 黄晓雷 谷寅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1180-1182,共3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下异丙酚、瑞芬太尼配伍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病人眼压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腹腔镜下单纯胆囊切除手术病人,术前无眼科及其他合并症。随机等分为两组P组(异丙酚组)和S组(七氟醚组),常规诱导麻醉,气管插管,P组配伍应用...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下异丙酚、瑞芬太尼配伍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病人眼压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腹腔镜下单纯胆囊切除手术病人,术前无眼科及其他合并症。随机等分为两组P组(异丙酚组)和S组(七氟醚组),常规诱导麻醉,气管插管,P组配伍应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组维持全身麻醉,S组联合应用七氟醚和瑞芬太尼组维持全身麻醉。观察麻醉前(T0)、气管插管后(T1)、气腹后20min(T2)、气腹解除后(T3)不同时点上测病人的眼压(IOP)、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末CO2分压(PETCO2)的变化。结果:与T0时间点比较时,T1、T2各时间点病人的MAP、HR均下降(P>0.05);同时间点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两组病人PETCO2均在正常范围,两组之间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内与T0指标相比,T1、T2各时间点病人的IOP均有所上升(P<0.05)。在T1、T2时间点S组较P组IOP上升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应用异丙酚、瑞芬太尼配伍麻醉降低患者IOP的作用明显优于七氟醚、瑞芬太尼联合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药理学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眼内压
下载PDF
香蕉枯萎病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穗萍 莫贱友 +1 位作者 郭堂勋 胡凤云 《中国热带农业》 2011年第5期74-77,共4页
香蕉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引起的一种维管束真菌性土传病害,该病对世界香蕉产业造成严重危害,已成为香蕉产业发展的瓶颈。本文对近几年香蕉枯萎病菌致病生理小种快速检测、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抗病育种等方面的防治技术进行... 香蕉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引起的一种维管束真菌性土传病害,该病对世界香蕉产业造成严重危害,已成为香蕉产业发展的瓶颈。本文对近几年香蕉枯萎病菌致病生理小种快速检测、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抗病育种等方面的防治技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香蕉枯萎病 防治技术
下载PDF
多胎妊娠剖宫产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穗萍 袁从顺 黄晓雷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15期3266-3267,共2页
目的:评价多胎妊娠剖宫产的麻醉方法和效果,总结麻醉管理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43例多胎妊娠剖宫产的麻醉记录单记录的各项指标,以SPSS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本组多胎妊娠产妇的平均年龄(30.12±4.23)岁,明显偏小。产妇终止妊娠... 目的:评价多胎妊娠剖宫产的麻醉方法和效果,总结麻醉管理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43例多胎妊娠剖宫产的麻醉记录单记录的各项指标,以SPSS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本组多胎妊娠产妇的平均年龄(30.12±4.23)岁,明显偏小。产妇终止妊娠时间平均(252±11.56)d。剖宫产指征的前五位分别是社会因素、子痫前期、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期、妊娠期糖尿病和疤痕子宫。麻醉方法以腰-硬联合麻醉为主,麻醉管理的重点是采用综合措施预防产妇在椎管内麻醉后的低血压,保证母婴安全。此组全部都采用术后镇痛。结论:预防产妇在椎管内麻醉后的低血压是多胎妊娠剖宫产麻醉管理中最关键的技术,值得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胎 妊娠 剖宫产 麻醉 管理
下载PDF
小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12
作者 黄穗萍 张文娇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362-364,共3页
目的 :比较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 硬膜外联合阻滞 (CSEA)与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12 0例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蛛网膜下腔 硬膜外联合阻滞镇痛组 (CSEA组 ,n =6 0 )和用0 .15 %罗哌卡因与芬太... 目的 :比较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 硬膜外联合阻滞 (CSEA)与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12 0例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蛛网膜下腔 硬膜外联合阻滞镇痛组 (CSEA组 ,n =6 0 )和用0 .15 %罗哌卡因与芬太尼 2 μg/mL硬膜外自控镇痛组 (PCEA组 ,n =6 0 )。比较两组镇痛起效、完善时间及镇痛强度、运动阻滞程度、产妇舒适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量等。结果 :两组产妇镇痛效果均良好 ,但CSEA组镇痛显效及镇痛完善时间明显较PCEA组短 (P <0 .0 1) ,产妇舒适度优于PCEA组 (P <0 .0 5 ) ,CSEA组用药量明显较PCEA组少 (P <0 .0 1)。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 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分娩镇痛安全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蛛网膜下腔 硬膜外 罗哌卡因 芬太尼
下载PDF
芒果炭疽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3
作者 李其利 卜俊燕 +3 位作者 唐利华 黄穗萍 郭堂勋 莫贱友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17-124,共8页
芒果炭疽病是芒果生长期和采后贮藏期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芒果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从芒果炭疽病的症状、病原菌分类鉴定、生物学特性、侵染特性及致病机理等方面进行综述;针对芒果炭疽病症状复杂、我国芒果炭疽病病原菌未获详细而系... 芒果炭疽病是芒果生长期和采后贮藏期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芒果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从芒果炭疽病的症状、病原菌分类鉴定、生物学特性、侵染特性及致病机理等方面进行综述;针对芒果炭疽病症状复杂、我国芒果炭疽病病原菌未获详细而系统的研究,指出全面了解我国芒果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及优势种群,明确我国芒果炭疽菌的致病力强弱,有助于研究该病的发生流行规律,为抗病材料的选育和抗病品种在田间的合理布局提供参考。提出对我国芒果炭疽菌的抗药性进行系统监测分析,可防止或减缓芒果炭疽菌对杀菌剂抗药性的产生,从而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为研究芒果炭疽病绿色防控新策略、新方法和新药剂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炭疽菌 分类鉴定 生物学特性 侵染特性 致病机理
下载PDF
广西香蕉枯萎病病原菌4号生理小种的分子检测与鉴定 被引量:11
14
作者 莫贱友 秦碧霞 +3 位作者 郭堂勋 黄穗萍 李其利 李焜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12-1315,共4页
【目的】明确在广西个别香蕉产区发现的香蕉枯萎病病原种类,为防控该病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广西不同香蕉产区采集香蕉枯萎病病株样本,分离纯化获得6株菌株,以香蕉枯萎病1号和4号生理小种为阳性对照,采用特异PCR的方法,对分离到的... 【目的】明确在广西个别香蕉产区发现的香蕉枯萎病病原种类,为防控该病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广西不同香蕉产区采集香蕉枯萎病病株样本,分离纯化获得6株菌株,以香蕉枯萎病1号和4号生理小种为阳性对照,采用特异PCR的方法,对分离到的6株菌株进行分子检测,并用盆栽香蕉和西贡蕉小苗接种进行菌株致病性鉴定。【结果】经ST1/ST2特异引物扩增,1号菌株与香蕉枯萎病菌1号生理小种扩增到约200bp片段;2~6号菌株和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扩增到约250bp片段。与标样对比结果表明,1号菌株为香蕉枯萎病1号生理小种,2~6号菌株为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盆栽接种致病性鉴定结果与分子检测结果相同。【结论】广西个别蕉区已遭受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侵染,各级部门应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菌 4号生理小种 PCR检测 鉴定 广西
下载PDF
茄子品种资源对黄萎病的抗性鉴定 被引量:13
15
作者 郭堂勋 王益奎 +4 位作者 莫贱友 王艳娜 黄穗萍 李其利 唐利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75-1979,共5页
【目的】评价茄子品种资源及杂交后代材料对黄萎病的抗病性,为茄子抗病育种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茄子品种资源材料14份和杂交后代材料24份,应用不同地域的4个病原菌菌株,采用伤根孢子液接种法进行茄子品种资源抗黄萎病性鉴定。【结果... 【目的】评价茄子品种资源及杂交后代材料对黄萎病的抗病性,为茄子抗病育种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茄子品种资源材料14份和杂交后代材料24份,应用不同地域的4个病原菌菌株,采用伤根孢子液接种法进行茄子品种资源抗黄萎病性鉴定。【结果】在供试的茄子品种资源中,接种变黑轮枝菌,表现免疫—抗病的材料11份,占总数的78.57%;接种大丽轮枝菌1,表现高抗—抗病的材料5份,占总数的38.46%;接种大丽轮枝菌2,表现抗病的材料1份,占总数的7.69%;接种黑白轮枝菌,表现高抗—抗病的材料3份,占总数的23.08%。在茄子杂交后代材料中,接种大丽轮枝菌2,表现抗病的材料2份;接种黑白轮枝菌表现高抗—抗病的材料2份。蒜芥茄、南美红茄对4个供试菌株均表现免疫—耐病,栽培茄01对变黑轮枝菌、大丽轮枝菌1、黑白轮枝菌表现抗病—耐病;在供试的杂交后代材料中,未发现免疫材料。【结论】蒜芥茄、南美红茄和栽培茄01对黄萎病抗性较强,可作为抗病育种资源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品种资源 黄萎病 抗病性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9A对杧果炭疽菌的抑菌作用及防病效果 被引量:10
16
作者 潘朝勃 李其利 +3 位作者 莫贱友 韦继光 郭堂勋 黄穗萍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23-1029,共7页
【目的】枯草芽孢杆菌9A分离自瓜类白粉病病叶病斑处,为探讨其防病利用价值,【方法】测试了其培养滤液对杧果炭疽菌菌丝生长、菌丝膜透性、产孢量、孢子萌发、附着胞形成的影响,以及其培养液在室内和果园里对杧果叶片炭疽病的防病效果... 【目的】枯草芽孢杆菌9A分离自瓜类白粉病病叶病斑处,为探讨其防病利用价值,【方法】测试了其培养滤液对杧果炭疽菌菌丝生长、菌丝膜透性、产孢量、孢子萌发、附着胞形成的影响,以及其培养液在室内和果园里对杧果叶片炭疽病的防病效果。【结果】含9A培养滤液浓度10%时菌丝生长抑制率为91.86%,孢子的产生受到促进作用;当浓度达1.5%时,附着胞不能黑化,达4%时,孢子不能萌发;9A培养滤液可以提高杧果炭疽菌菌丝的膜透性,培养至36 h左右时膜透性最大;接种后24 h时以9A培养液处理,室内离体叶片上的防效为0,果园嫩梢上的防效是40.55%;处理9A培养液后24 h时接种,室内离体叶片上的防效是100%,果园嫩梢上的防效是82.04%。【结论】枯草芽孢杆菌9A在杧果炭疽病的防治中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杧果炭疽菌 抑菌作用 防病效果
下载PDF
中国芒果炭疽病菌复合种对苯醚甲环唑敏感性测定 被引量:11
17
作者 郭珍妮 唐利华 +5 位作者 黄穗萍 李芝义 郭堂勋 莫贱友 李其利 余知和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9-212,共4页
芒果炭疽病是芒果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本文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来自不同芒果产区的芒果炭疽病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对供试的136个菌株的平均EC 50为(1.46±0.14)mg/L,其中,最小值为0.09 mg/L,最大值为9.74... 芒果炭疽病是芒果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本文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来自不同芒果产区的芒果炭疽病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对供试的136个菌株的平均EC 50为(1.46±0.14)mg/L,其中,最小值为0.09 mg/L,最大值为9.74 mg/L,其敏感性频率不符合正态分布。苯醚甲环唑对不同采集地区菌株的平均EC 50无显著差异,对贵州的菌株平均EC 50最高,对海南的最低。供试的芒果炭疽病菌包含13个种,其中,苯醚甲环唑对Colletotrichum cordylinicola的平均EC 50最低,对C.gloeosporioides的平均EC 50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炭疽病 苯醚甲环唑 炭疽病菌 敏感性
下载PDF
10种杀菌剂对广西杧果流胶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13
18
作者 唐利华 莫贱友 +2 位作者 郭堂勋 李其利 黄穗萍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9-92,96,共5页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杧果流胶病3种主要病原可可毛色二孢、七叶树壳梭孢和小新壳梭孢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毒力作用最强的是多菌灵,对3种病原的EC50均低于0.1μg/mL,EC90均低于1.4μg/mL;其次是戊唑醇、苯醚甲环唑、...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杧果流胶病3种主要病原可可毛色二孢、七叶树壳梭孢和小新壳梭孢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毒力作用最强的是多菌灵,对3种病原的EC50均低于0.1μg/mL,EC90均低于1.4μg/mL;其次是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咪鲜胺、烯唑醇和丙环唑,对3种病原的EC50均低于1μg/mL,EC90值低于74μg/mL;最差的是嘧菌酯和醚菌酯,两者对可可毛色二孢和七叶树壳梭孢的EC50和EC90值均较高,分别在80-640μg/mL和25 000-750 000μg/mL之间,而对小新壳梭孢的EC50值均低于3μg/mL,但EC90值较高,分别为635.083 2μg/mL和747 796.165 1μg/mL。多菌灵、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咪鲜胺、烯唑醇和丙环唑均可有效抑制杧果流胶病菌的生长,可进一步用于田间药效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杧果 流胶病 可可毛色二孢 七叶树壳梭孢 小新壳梭孢 毒力测定
下载PDF
西甜瓜蔓枯病菌致病力测定与品种抗病性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胡凤云 莫贱友 +3 位作者 郭堂勋 潘朝勃 黄穗萍 韦继光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90-1494,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西、甜瓜蔓枯病菌株的致病力差异和不同西、甜瓜品种的抗病性,为指导广西西、甜瓜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对104个西、甜瓜蔓枯病菌株进行致病力差异分析,并对14个西、甜瓜品种进行抗病性测定。... 【目的】研究不同西、甜瓜蔓枯病菌株的致病力差异和不同西、甜瓜品种的抗病性,为指导广西西、甜瓜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对104个西、甜瓜蔓枯病菌株进行致病力差异分析,并对14个西、甜瓜品种进行抗病性测定。【结果】不同蔓枯病菌菌株致病力存在差异,104个菌株中强致病力菌株、中等致病力菌株和弱致病力菌株分别占31.73%、57.69%和10.58%。不同西、甜瓜品种对同一蔓枯病菌菌株的感病性也存在差异,强致病力菌株WTMK-76对不同西、甜瓜品种病情指数为38.14~86.92,中致病力菌株BHMK-59对不同西、甜瓜品种病情指数为26.88~76.40。10个西瓜品种中以绿美人的抗病性最强,黑美人次之;4个甜瓜品种中以广蜜1号的抗病性最强。【结论】不同的蔓枯病菌菌株致病力存在差异,但菌株致病力强弱与菌株分布的地理位置无关;不同西、甜瓜品种抗病力也存在差异,其中以绿美人、黑美人和广蜜1号的抗病性最强,这3个西、甜瓜品种可在广西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甜瓜 蔓枯病菌 致病力 抗病性
下载PDF
拮抗细菌对芒果炭疽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潘朝勃 莫贱友 +3 位作者 李其利 郭堂勋 黄穗萍 韦继光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02-606,共5页
芒果炭疽病是芒果主要病害之一,筛选拮抗细菌对其进行防治已成为研究热点。文章简述了近年来拮抗细菌对芒果炭疽菌的抑菌作用及对炭疽病的防病作用,指出利用拮抗细菌防治芒果炭疽病的研究在菌源、抑菌机理、防病机制及安全等问题上尚缺... 芒果炭疽病是芒果主要病害之一,筛选拮抗细菌对其进行防治已成为研究热点。文章简述了近年来拮抗细菌对芒果炭疽菌的抑菌作用及对炭疽病的防病作用,指出利用拮抗细菌防治芒果炭疽病的研究在菌源、抑菌机理、防病机制及安全等问题上尚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高效及拮抗机制多样化菌株的筛选、抑菌物质的抑菌机理及其合成应用、拮抗细菌对芒果诱导抗病的刺激应答机理及拮抗细菌应用的安全评估等应是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细菌 芒果炭疽病 生物防治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