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0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教育背景下能力本位教育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易文婷 郎晓荣 黄素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9-122,共4页
本文综述能力本位教育的内涵、在护理教育中的实践作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等,提出以目标结果为导向的能力本位教育为护理教育变革提供了新思路,拟为推进护理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护理 能力本位教育 护理教育 以目标为导向 以结果为中心 批判 反思 综述文献
下载PDF
基于“3414”的沧州市苜蓿肥料效应试验
2
作者 刘震 黄素芳 +6 位作者 鲁珊 纪明妹 郭志顶 曹平平 闫旭东 徐玉鹏 赵忠祥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10期9-12,共4页
为了寻求沧州市苜蓿(Medicago sativa L.)生产最佳养分施用方案,对苜蓿施肥提供科学技术指导。采用“3414”试验设计,以中苜3号为试验材料,利用不同方法对肥料施用量及苜蓿产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在苜蓿生产中N、P_(2)O_(5)和K_(2)O的最... 为了寻求沧州市苜蓿(Medicago sativa L.)生产最佳养分施用方案,对苜蓿施肥提供科学技术指导。采用“3414”试验设计,以中苜3号为试验材料,利用不同方法对肥料施用量及苜蓿产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在苜蓿生产中N、P_(2)O_(5)和K_(2)O的最佳用量。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苜蓿产量有一定影响,除不施肥处理外,施肥处理的苜蓿产量均有所提高。PK处理互作效应最强,NPK和NK处理互作效应其次,NP的互作效应最弱。由三元二次回归方程计算得出N、P_(2)O_(5)和K_(2)O的最佳施用量分别为4.26、50.03、147.15kg/hm^(2),最佳产量为23 467.6 kg/hm^(2)。3种肥料含量与产量间得出的一元二次回归方程虽然拟合度较高(R2为0.985 3-0.997 3),但3种肥料与产量的相关关系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所以,推荐使用三元二次效应方程拟合结果作为沧州市苜蓿生产施肥推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Medicago sativa L.) 肥料效应 回归分析 “3414” 最佳施肥量 沧州市
下载PDF
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法联合自由体位对分娩镇痛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3
作者 黄素芳 许甜 +2 位作者 周瑶 石力 谭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22-0025,共4页
研究基于经皮神经电刺激法联合自由体位对分娩镇痛以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效果。方法 本研究拟在通过收集2023年1月-2023年6月待产产妇100例,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 研究基于经皮神经电刺激法联合自由体位对分娩镇痛以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效果。方法 本研究拟在通过收集2023年1月-2023年6月待产产妇100例,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待产产妇通过基于经皮神经电刺激法联合自由体位进行分娩,可降低疼痛,改善母婴结局,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神经电刺激法 自由体位 分娩镇痛 母婴结局 影响效果
下载PDF
基于战略体验模块理论的ICU清醒患者住院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艳平 何梅 +1 位作者 黄素芳 邹灯秀 《中国临床护理》 2023年第6期335-341,共7页
目的了解清醒患者在ICU住院期间的入住体验,为提供更优质、更个性化的照护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例有ICU住院经历的患者,采用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法进行资料收集,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按照战略体验模块... 目的了解清醒患者在ICU住院期间的入住体验,为提供更优质、更个性化的照护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例有ICU住院经历的患者,采用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法进行资料收集,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按照战略体验模块理论将ICU清醒患者住院体验分为4个主题。(1)ICU清醒患者存在不良感官体验:疼痛、口渴、寒冷、环境吵闹、睡眠剥夺、活动受限。(2)复杂多样的情感体验:担心害怕、焦虑无助、想念亲属、后悔自责、牵挂外界、百无聊赖、经济压力、病情平稳后心情放松。(3)对医疗服务的感受以及对自身疾病的思考:对医务人员感激信任,对医务人员未能及时回应自身需求的抱怨与理解,认为将来难以恢复到以前的生活。(4)参与自身疾病的治疗与康复的行动体验:期望直接与医生沟通自身病情及参与决策,希望主动开展早期活动。结论ICU清醒患者的住院需求复杂多变,给ICU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带来挑战,未来研究还需要明确ICU清醒患者住院体验的特殊性,开发针对ICU清醒患者住院体验的评估工具,改善ICU患者的住院体验,为进一步提升医疗护理服务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体验 清醒患者 质性研究 战略体验模块
下载PDF
基于TOPSIS法的小麦萌发期耐盐性评价
5
作者 曹平平 黄素芳 +3 位作者 王志 张宸 王奉芝 王伟 《作物研究》 2023年第6期556-561,共6页
土壤盐渍化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培育耐盐碱小麦品种是保障盐碱地小麦生产的途径之一,小麦材料的耐盐性评价和筛选是培育耐盐小麦新品种的重要基础。沧麦6005是一个国审耐盐碱小麦品种,利用叠氮化钠对沧麦6005进行化学诱变,获... 土壤盐渍化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培育耐盐碱小麦品种是保障盐碱地小麦生产的途径之一,小麦材料的耐盐性评价和筛选是培育耐盐小麦新品种的重要基础。沧麦6005是一个国审耐盐碱小麦品种,利用叠氮化钠对沧麦6005进行化学诱变,获得73个诱变家系,对该家系群体在40%人工海水胁迫下进行萌发期耐盐性鉴定,并采用TOPSIS法进行耐盐性评价。结果表明:(1)在40%人工海水胁迫下,小麦萌发期的芽长、根长、芽鲜质量、根鲜质量均受到盐分离子的抑制作用,下降幅度普遍在50%~60%;(2)采用TOPSIS法和聚类方法相结合,可以实现小麦萌发期耐盐性的评价和等级划分;(3)TOPSIS法与隶属函数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TOPSIS法的计算过程简便、直观、快捷,可以作为小麦耐盐性评价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萌发期 耐盐性评价 TOPSIS法
下载PDF
毒死蜱在蕹菜及土壤中的残留和消解动态研究 被引量:31
6
作者 黄素芳 朱育菁 +4 位作者 林抗美 蓝江林 李芳 史怀 刘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269-271,共3页
采用田间试验和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了毒死蜱在蕹菜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结果表明,毒死蜱在蕹菜上的半衰期为2.11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5.48d。48%毒死蜱乳油按推荐剂量即75mg.hm-2施药3次,停药后7d,蕹菜上毒死蜱的残留量为... 采用田间试验和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了毒死蜱在蕹菜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结果表明,毒死蜱在蕹菜上的半衰期为2.11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5.48d。48%毒死蜱乳油按推荐剂量即75mg.hm-2施药3次,停药后7d,蕹菜上毒死蜱的残留量为0.779mg.kg-1,符合我国无公害蔬菜标准规定;停药后14d,蕹菜上毒死蜱的残留量为0.046mg.kg-1,符合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死蜱 蕹菜 土壤 残留 消解动态
下载PDF
辣椒枯萎病原菌分离鉴定及其在植株体内的分布 被引量:13
7
作者 黄素芳 朱育菁 +3 位作者 肖荣凤 刘波 苏明星 周涵韬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8期71-73,共3页
调查了福建漳州地区的辣椒枯萎病的危害症状,采用常规病原菌分离方法和Booth镰刀菌鉴定方法,初步确定其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iumSchl.).对不同发病级别的辣椒植株体内的镰刀菌的分布状况的研究结果表明,辣椒枯萎病原菌在... 调查了福建漳州地区的辣椒枯萎病的危害症状,采用常规病原菌分离方法和Booth镰刀菌鉴定方法,初步确定其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iumSchl.).对不同发病级别的辣椒植株体内的镰刀菌的分布状况的研究结果表明,辣椒枯萎病原菌在植株体内的数量分布随部位和病情不同而发生变化,健株上未分离到镰刀菌,辣椒枯萎病原菌主要集中在感病植株的茎基部,病株的含菌量为2级>3级>1级,2级病株的含菌量达30.76×104cfu/g鲜质量;是1级病株的102.53倍,是3级含菌量的12.06倍.病原菌的专化型和致病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枯萎病原菌 分离 鉴定 分布
下载PDF
应用新版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评价医护人员胸外心脏按压质量 被引量:27
8
作者 黄素芳 严丽 +1 位作者 张凤玲 邹灯秀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CSCD 2013年第2期4-6,共3页
目的对照《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了解临床医护人员实施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质量,为有效提高心肺复苏培训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对219名临床医护人员按照《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实施理论知... 目的对照《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了解临床医护人员实施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质量,为有效提高心肺复苏培训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对219名临床医护人员按照《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实施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培训,利用高级复苏模型及计算机技能报告系统监测医护人员技能考核中的胸外心脏按压相关质量指标。结果医护人员按压疲劳时间为(57.46±29.10)s,定位准确率为83.35%,平均按压心率为(130.95±23.37)次/min,按压频率正确率为95.63%,按压深度平均正确率为14.54%,胸壁回弹率为78.51%。结论临床医护人员考核结果不能满足高质量胸外心脏按压的质量指标要求,进行心肺复苏培训时,需注重实践操作培训,重点培训操作者按压手法与姿势、按压深度与力度的把握以及按压频率的把握,以提高培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人员 心肺复苏 心血管急救 胸外心脏按压 技能培训
下载PDF
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病毒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黄素芳 孟祥春 +3 位作者 于丽君 胡孟瑛 哲增科 高峰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286-287,共2页
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病毒病原学。方法 对 1998年至 1999年二次拟诊为病毒性肺炎的 2岁以下小儿采用免疫法进行咽拭子检查 ,证实为病毒感染后 ,再进行血酶联免疫抗体法检测 ,结果相一致的判断为该种病毒感染。结果 呼吸道合胞... 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病毒病原学。方法 对 1998年至 1999年二次拟诊为病毒性肺炎的 2岁以下小儿采用免疫法进行咽拭子检查 ,证实为病毒感染后 ,再进行血酶联免疫抗体法检测 ,结果相一致的判断为该种病毒感染。结果 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腺病毒 (ADV)、柯萨奇病毒 (DBV)是引起 2岁以下小儿肺炎的主要病原。结论 提示黑龙江省地区RSV、ADV是引起小儿感染的主要病原 ,CBV亦为应引起注意的病原。冬春季应给以早期发现、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病毒性肺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 腺病毒 柯萨奇病毒 病毒病原学
下载PDF
治疗冠心病中药使用频率的研究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黄素芳 侯如艳 +1 位作者 高烁烁 杜同仿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5-396,共2页
筛选古今600首治疗冠心病方剂,统计方剂中各药的使用频率,分析中药在治疗冠心病中使用规律。600首方共涉及中药235味,按各药使用频率和功效分类分别进行排序。使用频率最高中药依次为补益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祛痰止咳药,说明冠心... 筛选古今600首治疗冠心病方剂,统计方剂中各药的使用频率,分析中药在治疗冠心病中使用规律。600首方共涉及中药235味,按各药使用频率和功效分类分别进行排序。使用频率最高中药依次为补益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祛痰止咳药,说明冠心病的病机以"本虚标实"为主;补益药中以补气药使用频率为最高,说明冠心病以"本虚"的气虚最多见;而冠心病之"标实"则以血瘀、气滞、痰浊为主。此外,除止血、利湿、安神、温里、平肝熄风、化湿、开窍类药作为其整体功效作用辨证应用于冠心病外,其余各类药往往是取其中某些药物的独特功效作用而应用于治疗冠心病,说明运用中药治疗冠心病时针对个体进行辨证论证治,纠正患者整体状态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使用频率 冠心病
下载PDF
短短芽孢杆菌JK-2(Brevibacillus brevis)胞外物质抗香蕉枯萎病菌的稳定性 被引量:9
11
作者 黄素芳 肖荣凤 +2 位作者 杨述省 朱育菁 刘波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284-288,共5页
研究温度、光照、紫外辐射、蛋白酶K、pH对生防菌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JK-2胞外物质抗香蕉枯萎病菌稳定性的影响,为香蕉枯萎病生防菌剂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在30℃,170r/min的条件下,恒温振荡培养36h采样制备生防菌短... 研究温度、光照、紫外辐射、蛋白酶K、pH对生防菌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JK-2胞外物质抗香蕉枯萎病菌稳定性的影响,为香蕉枯萎病生防菌剂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在30℃,170r/min的条件下,恒温振荡培养36h采样制备生防菌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JK-2胞外物质,以香蕉枯萎病菌为指示菌,对胞外物质的抑菌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胞外物质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60~80℃温育1h保持88.5%以上活性,在100℃放置1h后无抑菌活性;在酸性pH3.0~5.0和碱性pH9.0~11.0条件下,抑菌活性保持在77.2%以上,对光照、蛋白酶K、紫外照射均不敏感。其抑菌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短芽孢杆菌JK-2 香蕉枯萎病 抑菌活性
下载PDF
荧光PCR基因检测技术诊断小儿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素芳 于立君 +6 位作者 张淑云 杜博 郝艳秋 姚笠 邵庆亮 任志民 胡孟瑛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54-455,共2页
目的用荧光PCR-CMV-DNA研究分析小儿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特点。方法①回顾分析113例CMV感染小儿临床各种疾病。②应用实验室方法检测CMV特异性IgMI、gG和血、尿中CMV-DNA(FQ-PCR法)。结果CMV感染始于胎儿期、免疫力低下的小婴儿。可... 目的用荧光PCR-CMV-DNA研究分析小儿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特点。方法①回顾分析113例CMV感染小儿临床各种疾病。②应用实验室方法检测CMV特异性IgMI、gG和血、尿中CMV-DNA(FQ-PCR法)。结果CMV感染始于胎儿期、免疫力低下的小婴儿。可出现肝炎、脑发育落后、癫痫、小头畸形、其他脏器畸形、血液系统疾病、发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脏器损害等多种疾病。年龄越小症状越重,以肝炎病人多见,重者可致死。结论CMV是儿内科感染疾病的重要病源,CMV感染后特异性的IgMI、gG、荧光PCR-CMV-DNA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更昔洛韦是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肝炎 多脏器损害 荧光PCR-CMV-DNA
下载PDF
益萨林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报告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素芳 张玉玲 +2 位作者 白帆 姚笠 胡孟英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54-254,共1页
关键词 急性肾功能衰竭 益萨林 神经系统检查 右下腹痛 病例资料 医院诊断 静脉输注 肉眼血尿 精神萎靡 肺呼吸音
下载PDF
益生素“绿禽康”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及防病效果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素芳 苏明星 +1 位作者 史怀 刘波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6-18,共3页
将益生素"绿禽康"(益生菌短短芽孢杆菌YSJ-0401活菌含量为1×109cfu/g)以不同浓度添加入饲料,当使饲料中益生菌YSJ-0401的含菌量分别为102~106cfu/g时,饲养12周后"绿禽康"处理组肉鸡平均体重分别为863~933g,... 将益生素"绿禽康"(益生菌短短芽孢杆菌YSJ-0401活菌含量为1×109cfu/g)以不同浓度添加入饲料,当使饲料中益生菌YSJ-0401的含菌量分别为102~106cfu/g时,饲养12周后"绿禽康"处理组肉鸡平均体重分别为863~933g,较对照比增61~131g,比增率为7.50%~16.25%;肉鸡肉料比分别为0.50~0.57,较对照比增0.02~0.09,比增率为4.17%~18.75%;肉鸡死亡率在3.03%~12.12%之间,低于对照组18.18%,绿禽康对病鸡的防治效果分别为33.33%~83.33%。其中,"绿禽康"1%添加量的增重、提高肉料比和防病的效果最佳。试验初步表明:益生素"绿禽康"可增强肉鸡的抗病能力,提高肉鸡体重和肉料比。益生素"绿禽康"在肉鸡日粮中适宜添加量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素“绿禽康” 短短芽孢杆菌YSJ-0401 肉鸡 生产性能 防病效果
下载PDF
青枯病生防菌ANTI-8098A的微胶囊化技术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素芳 朱育菁 +2 位作者 刘波 史怀 苏明星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26-29,共4页
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壁材,通过复凝聚法进行青枯病生防菌ANTI-8098A微胶囊的制备,研究壁材浓度、 生防菌ANTI-8098A发酵液添加浓度、搅拌速度、酸碱度和甲醛固化条件对微胶囊粒径、形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 明.用2.5%明胶和2.5%阿拉伯... 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壁材,通过复凝聚法进行青枯病生防菌ANTI-8098A微胶囊的制备,研究壁材浓度、 生防菌ANTI-8098A发酵液添加浓度、搅拌速度、酸碱度和甲醛固化条件对微胶囊粒径、形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 明.用2.5%明胶和2.5%阿拉伯胶为壁材制备青枯病生防菌ANTI-8098A微胶囊,条件为pH值4.0、生防菌发酵 液浓度10%~30%、搅拌速度400 r·min-1、固化时添加1%的甲醛溶液.生防菌的包被率可稳定在70%左右,微 胶囊为圆形.平均直径为30.8~57.3μm,生防菌微胶囊萌发率达9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菌ANTI-8098A 微胶囊 明胶 阿拉伯胶
下载PDF
环渤海雨养旱作区冬小麦起垄覆膜侧播种植模式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黄素芳 刘振敏 +3 位作者 白艳梅 徐玉鹏 李金英 阎旭东 《作物研究》 2017年第5期477-481,523,共6页
为探索环渤海雨养旱作区冬小麦最佳覆膜种植模式,于2014-2015年和2015-2016年两个生长季,以‘沧麦6005’为材料,在河北沧州研究了6种种植模式下冬小麦的群体结构、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产量和产量三因素变化。结果表明:两年中A2处理... 为探索环渤海雨养旱作区冬小麦最佳覆膜种植模式,于2014-2015年和2015-2016年两个生长季,以‘沧麦6005’为材料,在河北沧州研究了6种种植模式下冬小麦的群体结构、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产量和产量三因素变化。结果表明:两年中A2处理(起垄覆膜,垄宽45 cm,沟宽45 cm,沟内种4行,行距15 cm)的产量均最高,分别比CK(露地等行距平播)增产68.48%和56.18%,均达极显著水平。其成穗数最高,达到639.30万穗/hm^2,比CK增加13.28%;平均穗粒数23.35个,比CK增加13.68%;千粒质量最高,平均为40.28 g,比CK增加7.44%;成穗率最高,达到59.91%,比CK增加14.11%;成熟期干物质量最高,比CK增加26.95%;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A2处理的LAI在孕穗期达到最高,为6.74,比CK增加16.84%,后期其LAI变化平缓。因此,该模式种植结构合理,增产效果显著,适宜在环渤海低平原雨养旱作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旱作 覆膜侧播 种植模式
下载PDF
低年资护士单人徒手心肺复苏考核精准性评价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黄素芳 郑丹莉 +1 位作者 金微 张冬林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2年第8期2292-2293,共2页
[目的]评价低年护士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的精准性,分析其培训的难点和要点。[方法]对67名工作5年以内的低年护士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术考核,记录操作的精确性。[结果]98.5%的护士能够掌握心肺复苏操作程序,颈动脉搏动的判断精准率32.8%,呼... [目的]评价低年护士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的精准性,分析其培训的难点和要点。[方法]对67名工作5年以内的低年护士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术考核,记录操作的精确性。[结果]98.5%的护士能够掌握心肺复苏操作程序,颈动脉搏动的判断精准率32.8%,呼吸气囊人工通气精准率为22.4%,胸外按压精准率为26.7%,胸外按压平均速率为130/min。[结论]护士基本掌握了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但操作精确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也是培训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徒手心肺复苏术 考核 精准性
下载PDF
短短芽胞杆菌FJAT-0809-GXL代谢产物活性物质提取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素芳 车建美 +3 位作者 刘波 史怀 苏明星 陈峥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528-532,共5页
为分析短短芽胞杆菌FJAT-0809-GLX代谢产物中的活性物质成分,对其提取方法进行了优化,大孔树脂提取法为最佳的提取方法,其活性物质得率为1.593g.L-1,且抑菌活性高于氯仿萃取法所得的活性物质的活性。确定了短短芽胞杆菌FJAT-0809-GLX代... 为分析短短芽胞杆菌FJAT-0809-GLX代谢产物中的活性物质成分,对其提取方法进行了优化,大孔树脂提取法为最佳的提取方法,其活性物质得率为1.593g.L-1,且抑菌活性高于氯仿萃取法所得的活性物质的活性。确定了短短芽胞杆菌FJAT-0809-GLX代谢产物活性物质收集的最佳方案为:将短短芽胞杆菌FJAT-0809-GLX发酵液常温3 600r.min-1离心30min,取上清液,按比例与40g.L-1大孔树脂AmberliteXAD16混合,28℃、160r.min-1振荡4h后,填柱,并用水洗柱后,采用3倍洗脱体积的丙酮洗脱,收集丙酮洗脱液,40℃旋转蒸发进行浓缩,所得物质即为短短芽胞杆菌FJAT-0809-GLX代谢产物的活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短芽胞杆菌 活性物质 大孔树脂提取法
下载PDF
我国社区护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46
19
作者 黄素芳 方鹏骞 +1 位作者 胡兰 张玉萍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7年第9期75-77,共3页
阐述社区护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政策及财政支持不足、社区护理服务普及率偏低、人们对社区护理的认识不足、社区护理服务范围局限、社区护理管理存在缺陷、社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社区护理教育滞后等。提出加强政府和社会的支... 阐述社区护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政策及财政支持不足、社区护理服务普及率偏低、人们对社区护理的认识不足、社区护理服务范围局限、社区护理管理存在缺陷、社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社区护理教育滞后等。提出加强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加强社区护理的宣传力度、建立规范的护理管理体制、加强社区护理教学与继续教育,有利于社区护理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护理 社区保健提供 综述文献
下载PDF
新疆甘草斑点病病原分离鉴定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素芳 向本春 +1 位作者 任毓忠 李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36-539,共4页
2007年在甘草生长茂盛期,从石河子大学实验场的一实验地采集甘草斑点病病样,分别从甘草病样的茎和叶上分离纯化得到了7个菌株;使用喷雾接种健康甘草植株后,所有供试菌株均表现与田间自然发病相一致的症状;从中选取了1个代表性菌株进行... 2007年在甘草生长茂盛期,从石河子大学实验场的一实验地采集甘草斑点病病样,分别从甘草病样的茎和叶上分离纯化得到了7个菌株;使用喷雾接种健康甘草植株后,所有供试菌株均表现与田间自然发病相一致的症状;从中选取了1个代表性菌株进行了形态特征和培养特性的观察和测定,同时结合真菌18SrDNA通用引物进行了PCR扩增和序列测定,登录GenBank比对后,将其鉴定为草茎点霉(P.herbarumWestd),该病原菌在新疆甘草上的危害在新疆尚属首次报道。由于其危害性大,生产上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斑点病 病原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