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染色体复杂易位的无精子症患者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燕 陈虹 +6 位作者 刘敏 史露露 李婷 杨斯桀 黄色新 徐佩文 高选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57-959,共3页
男性不育患者的发病率占育龄夫妇的15%左右,而30%~40%男性不育是由遗传因素所致,其中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2%~21%,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群体。近年来研究发现,除性染色体异常可导致男性精子生成障碍,从而引起男性不育外,常染... 男性不育患者的发病率占育龄夫妇的15%左右,而30%~40%男性不育是由遗传因素所致,其中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2%~21%,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群体。近年来研究发现,除性染色体异常可导致男性精子生成障碍,从而引起男性不育外,常染色体的异常也与男性不育密切相关。本文对1例染色体复杂易位的无精子症患者进行遗传学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 染色体复杂易位 无精子症 无精子因子
原文传递
导致先天性白内障的CRYGD基因的一个新突变 被引量:4
2
作者 高明 黄色新 +4 位作者 李杰 邹洋 徐佩文 康冉冉 高媛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5-518,共4页
目的对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白内障(autosomaldominantcongenitalcataract,ADCC)家系进行基因突变筛查。方法应用Sanger测序分析18个ADCC致病基因的突变热点,通过序列比对分析找出突变,并在100例健康对照中进行筛查,以排多态性... 目的对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白内障(autosomaldominantcongenitalcataract,ADCC)家系进行基因突变筛查。方法应用Sanger测序分析18个ADCC致病基因的突变热点,通过序列比对分析找出突变,并在100例健康对照中进行筛查,以排多态性位点的可能。结果该家系中的3例患者均携带CRYGD基因C.471G〉A(p.Trpl57Term)杂合突变,可导致编码的7晶状体蛋白在第157位氨基酸处提前终止翻译。在2名表型正常的家系成员和100名表型正常的健康对照中均未发现同样的突变。经Mutationt@siting软件预测,该突变为有害突变。结论CRYGD基因C.471G〉A(p.Trpl57Term)杂合突变可能为该家系的致病原因。该突变尚未见报道,因此是一种新发现的先天性白内障致病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CRYGD基因 DNA测序 无义突变
原文传递
一个着色性干皮病C组家系XPC基因的新突变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丽娟 黄色新 +9 位作者 李杰 邹洋 徐佩文 高明 康冉冉 解洪强 魏贤达 牛玉萍 刘晓伟 高媛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4期540-543,共4页
目的探讨1个C组着色性干皮病家系XPC (XPC complex subunit, DNA damagerecognition and repair factor)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和Sanger测序技术对先证者进行突变分析。在确定突变后,对其父母进行致病基因位点确认;用... 目的探讨1个C组着色性干皮病家系XPC (XPC complex subunit, DNA damagerecognition and repair factor)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和Sanger测序技术对先证者进行突变分析。在确定突变后,对其父母进行致病基因位点确认;用逆转录-PCR检测突变对mRNA的影响。结果先证者携带XPC基因c.2098G〉T和c.2034-7_2040del复合杂合突变,其中c.2098G〉T突变导致第700位的氨基酸由Gly变为终止密码子,而c.2034-7_2040del突变导致mRNA缺失了第11外显子的82个核苷酸,使肽链从940个氨基酸截短至679个,两个突变分别遗传自其父母。在100名无亲缘关系的正常对照中未检测到上述突变。结论XPC基因c.2098G〉T和c.2034-7_2040del复合杂合突变可导致XPC基因表达异常,造成XPC功能减弱或丧失,可能是该患者的发病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色性干皮病 XPC基因 DNA测序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突变
原文传递
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家系的PKD1基因新剪切位点突变 被引量:4
4
作者 徐佩文 邹洋 +4 位作者 李杰 黄色新 高明 康冉冉 高媛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78-781,共4页
目的确定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家系的PKD1基因突变。方法用测序方法检测先证者PKD1基因,并验证家系中其他成员及40名正常对照,再用反转录一PcR技术检测相应的mRNA序列的变化。结果基因测序结果显示该家系中5例患者均发生PKD... 目的确定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家系的PKD1基因突变。方法用测序方法检测先证者PKD1基因,并验证家系中其他成员及40名正常对照,再用反转录一PcR技术检测相应的mRNA序列的变化。结果基因测序结果显示该家系中5例患者均发生PKD1基因c.8791+1_8791+5delGTGCG(IVS23+1_+5delGTGCG)突变,mRNA序列分析证实该突变造成该基因mRNA的第23外显子3’端插入8个碱基序列。在表型正常亲属及正常对照中均未检测到该突变。结论本研究发现的PKD1基因c.8791+1_8791+5delGTGCG突变可影响mRNA的剪切,导致移码突变,可能是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家系的致病原因。本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PKD1基因的突变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 PKD1基因 剪切突变
原文传递
一个抗维生素D佝偻病家系PHEX基因的新剪切突变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杰 徐佩文 +4 位作者 黄色新 高明 邹洋 康冉冉 高媛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6-219,共4页
目的确定1个抗维生素D佝偻病家系患者PHEX基因的致病突变,并探讨其与疾病的关系。方法用Sanger测序法对该家系中2例患者及100名无血缘关系的正常对照的PHEX基因进行突变检测,用逆转录PCR检测相应的mRNA的变化。结果基因测序结果显示2... 目的确定1个抗维生素D佝偻病家系患者PHEX基因的致病突变,并探讨其与疾病的关系。方法用Sanger测序法对该家系中2例患者及100名无血缘关系的正常对照的PHEX基因进行突变检测,用逆转录PCR检测相应的mRNA的变化。结果基因测序结果显示2例患者均发生了PHEX基因的IVS21+2T〉G突变,在100名正常对照中则未检测到该突变。tuRNA序列分析证实该突变导致了PHEX基因第21外显子的缺失。结论PHEX基因的IVS21+2T〉G突变是该家系的致病原因。本研究进一步丰富了PHEX基因的突变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EX基因 剪接位点 抗维生素D佝偻病
原文传递
染色体平衡易位影响基因组稳定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高明 王丽娟 +4 位作者 邹洋 解洪强 刘晓伟 黄色新 高媛 《生物医学转化》 2022年第4期79-84,共6页
目的探索染色体平衡易位是否影响基因组稳定性。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行胚胎植入前染色体结构重排检测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为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来源的异常染色体,对照组为平衡易位携带... 目的探索染色体平衡易位是否影响基因组稳定性。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行胚胎植入前染色体结构重排检测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为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来源的异常染色体,对照组为平衡易位携带者的配偶来源的异常染色体,通过单体型分析确认异常胚胎中非易位相关异常染色体的双亲来源,探索平衡易位是否会引起更多染色体异常的发生,从而明确平衡易位对于基因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非易位相关染色体片段异常亲本来源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即平衡易位携带者来源的片段异常显著高于正常核型来源的片段异常,对于整条染色体异常和嵌合染色体异常,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平衡易位可能是导致染色体片段异常增加的因素之一,最终影响基因组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易位 基因组稳定性 胚胎植入前染色体结构重排检测 双亲来源 胚胎植入前基因单体型分析
下载PDF
COL4A5基因新变异导致遗传性血尿肾病耳聋综合征一家系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晓伟 高明 +8 位作者 邹洋 王丽娟 康冉冉 徐佩文 牛玉萍 黄色新 李杰 解洪强 高媛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8期807-810,共4页
目的:探讨1个遗传性血尿肾病耳聋综合征(Alport综合征)家系的致病原因。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和Sanger测序法检测先证者COL4A5基因的变异,并在家系其他成员及100名正常对照中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测序结果显示该家系中的4例女性患者... 目的:探讨1个遗传性血尿肾病耳聋综合征(Alport综合征)家系的致病原因。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和Sanger测序法检测先证者COL4A5基因的变异,并在家系其他成员及100名正常对照中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测序结果显示该家系中的4例女性患者COL4A5基因均存在c.3293G>T(p.Gly1098Val)的杂合变异,2例男性患者为COL4A5基因c.3293G>T(p.Gly1098Val)变异半合子,而正常家系成员以及100名正常对照中均未检测到此变异。按照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COL4A5基因c.3293G>T变异位点判读为致病性变异(PM1+PM2+PP1-S+PP3+PP4)。结论:COL4A5基因的c.3293G>T(p.Gly1098Val)变异会导致Gly-X-Y三联结构发生变化,可能是该家系的发病原因,新变异的检出丰富了COL4A5基因的变异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PORT综合征 COL4A5基因 DNA测序 基因变异
原文传递
Ⅱ型粘多糖贮积症致病基因IDS内含子中一个新的RNA剪切变异 被引量:3
8
作者 解洪强 王丽娟 +8 位作者 黄色新 李杰 邹洋 徐佩文 高明 康冉冉 牛玉萍 刘晓伟 高媛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7期713-716,共4页
目的对1个粘多糖贮积症Ⅱ型(mucopolysaccharidosisⅡ,MPSⅡ)家系的艾杜糖-2-硫酸酯酶(iduronate-2-sulfatase,IDS)基因进行变异分析,探讨其分子遗传学发病机制。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和Sanger测序技术对先证者进行基因变异分析,基因变异... 目的对1个粘多糖贮积症Ⅱ型(mucopolysaccharidosisⅡ,MPSⅡ)家系的艾杜糖-2-硫酸酯酶(iduronate-2-sulfatase,IDS)基因进行变异分析,探讨其分子遗传学发病机制。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和Sanger测序技术对先证者进行基因变异分析,基因变异确定后,对其母亲、父亲进行致病基因位点确认,确定变异基因的遗传关系;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变异对mRNA的影响。结果先证者IDS基因存在IVS1-3T>G半合子变异,导致变异等位基因产生了两种转录本,一种转录本保留了第1内含子的3′端c.104-216到c.104-1的216个核苷酸,并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导致肽链从550个氨基酸截短至38个;另一种转录本缺失了第2外显子5′端c.104-c.212的109个碱基,产生移码变异,IDS肽链由550个氨基酸缩短至92个。先证者为IVS1-3T>G变异的半合子,而其母亲为IVS1-3T>G变异的杂合子;其他家系成员及100名正常对照则未见该变异。结论IDS基因的IVS1-3T>G变异导致IDS基因表达异常,进而引起IDS蛋白异常,从而成为该粘多糖贮积症Ⅱ型患者的致病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多糖贮积症Ⅱ型 IDS基因 DNA测序 逆转录-PCR 基因变异
原文传递
GLI3基因新突变导致多指(趾)并指(趾)畸形一家系 被引量:3
9
作者 康冉冉 黄色新 +7 位作者 李杰 邹洋 徐佩文 高明 王丽娟 解洪强 颜军昊 高媛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90-493,共4页
目的对1个先天性多指(趾)并指(趾)畸形(synpolydactyly)家系进行GLI3基因的突变分析。方法应用Sanger法检测先证者GLI3基因的突变,并在家系其他成员及100名正常对照中进行验证。结果测序显示该家系中的3例患者均发生了GLI3基因的... 目的对1个先天性多指(趾)并指(趾)畸形(synpolydactyly)家系进行GLI3基因的突变分析。方法应用Sanger法检测先证者GLI3基因的突变,并在家系其他成员及100名正常对照中进行验证。结果测序显示该家系中的3例患者均发生了GLI3基因的C.480dupC(P.Alal6lfs)杂合移码突变,导致其蛋白质产物从第161位氨基酸开始编码紊乱。在该家系的正常成员以及100名无亲缘关系的正常对照中未检测到同样的突变。结论GLI3基因C.480dupC(P.Alal61fs)杂合突变可能为该家系的发病原因。上述突变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GLI3基因的突变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指(趾)并指(趾) GLI3基因 DNA测序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技术质量控制
10
作者 刘心蕊 黄色新 +2 位作者 高明 邹洋 高媛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6-699,共4页
随着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技术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分子遗传学检测技术在辅助生殖临床诊疗领域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和进步。PGT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是后续胚胎精准筛选的重要保障,而实验室质量控... 随着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技术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分子遗传学检测技术在辅助生殖临床诊疗领域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和进步。PGT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是后续胚胎精准筛选的重要保障,而实验室质量控制和管理是PGT临床应用必不可少的环节。PGT质量控制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人机料法环”和“检测前中后”,这些内容覆盖了PGT技术临床应用的各个环节。为使PGT技术应用更加标准与规范化,本文就PGT的质量控制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为高质量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实验室诊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质量控制 标准操作程序
原文传递
一例SMN1基因型疑为“2+0”型脊肌萎缩症家系的确认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色新 高选 +6 位作者 邹洋 李杰 徐佩文 高明 康冉冉 马水英 高媛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6年第10期37-39,16,共4页
目的对一例先证者父亲SMN1基因型疑为"2+0"型脊肌萎缩症家系进行确认。方法应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限制性酶切及靶基因相关STR连锁分析技术对先证者祖父母外周血及先证者父亲单精子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先证者祖母和祖父SMN1基... 目的对一例先证者父亲SMN1基因型疑为"2+0"型脊肌萎缩症家系进行确认。方法应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限制性酶切及靶基因相关STR连锁分析技术对先证者祖父母外周血及先证者父亲单精子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先证者祖母和祖父SMN1基因外显子7拷贝数分别为3和1,先证者父亲单精子SMN1基因外显子7拷贝数存在0和2两种类型,STR连锁分析证实了SMN1致病基因由先证者祖父到先证者父亲再到先证者传递的遗传关系。结论 MLPA技术联合单精子靶基因限制性酶切和STR连锁分析确定了先证者父亲SMN1基因型为"2+0"型,且遗传自先证者祖父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肌萎缩症 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 单精子 家系连锁分析 限制性酶切
原文传递
微滴式数字PCR在脊肌萎缩症基因检测和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邹洋 徐佩文 +5 位作者 李杰 黄色新 高明 康冉冉 高选 高媛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4-597,共4页
目的探索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技术在脊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的致病基因SMN1第7外显子拷贝数的检测和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应用ddPCR技术和常规的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技术同时对56个SM... 目的探索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技术在脊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的致病基因SMN1第7外显子拷贝数的检测和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应用ddPCR技术和常规的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技术同时对56个SMA家系共138例样本(其中产前诊断样本17例)行SMN1基因第7外显子拷贝数的检测,并对二者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ddPCR技术检测结果同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技术检测结果一致率为100%,其中SMN1第7外显子拷贝数为2的样本25例,拷贝数为1的样本84例,拷贝数为0的样本29例。结论ddPCR技术对于SMN1基因拷贝数的检测是准确、快速、经济的,可满足SMA临床基因检测和产前诊断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滴式数字PCR 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技术 SMN1基因 拷贝数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微滴式数字PCR技术在两个单基因遗传病家系无创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徐佩文 邹洋 +7 位作者 李杰 黄色新 高明 康冉冉 解洪强 王丽娟 颜军昊 高媛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2期224-227,共4页
目的探讨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技术在单基因遗传病无创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应用ddPCR技术对母体外周血中胎儿游离核酸、羊水DNA进行父源性致病基因位点检测,应用Sanger测序技术对羊水DNA进行父源性致病基因... 目的探讨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技术在单基因遗传病无创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应用ddPCR技术对母体外周血中胎儿游离核酸、羊水DNA进行父源性致病基因位点检测,应用Sanger测序技术对羊水DNA进行父源性致病基因位点确认。结果ddPCR技术对孕妇外周血游离核酸检测结果与羊水DNASanger测序结果一致,显示两家系胎儿均携带父源性致病基因突变位点。结论ddPCR技术可对微量样本进行准确、灵敏、稳定的定性分析,检测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游离核酸,为父源性单基因遗传病产前诊断提供了有效、快捷、安全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滴式数字PCR Sanger测序 无创产前诊断 单基因遗传病
原文传递
三例Rett综合征患者的MECP2基因变异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牛玉萍 陈晓伟 +3 位作者 李杰 黄色新 徐佩文 高媛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9期968-971,共4页
目的对3例Rett综合征患者进行MECP2基因变异分析,明确其致病原因。方法采集3例患者及其父母外周血提取DNA,设计特异性引物覆盖基因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通过PCR及Sanger测序法和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 目的对3例Rett综合征患者进行MECP2基因变异分析,明确其致病原因。方法采集3例患者及其父母外周血提取DNA,设计特异性引物覆盖基因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通过PCR及Sanger测序法和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检出患者MECP2基因的变异。结果3个家系的先证者MECP2基因的Sanger测序及MLPA结果分别为,家系1发生c.965C>G杂合变异,家系2发生c.1157_1197del41杂合缺失变异;家系3发生第4外显子部分缺失杂合变异。3个家系先证者的父母均未携带相应的变异,均为新发变异。其中MECP2基因c.965C>G和c.1157_1197del41变异为未报道的新变异。结论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指南并结合临床表现对上述变异进行分析后推测3个变异均为可能致病性变异,是这3个Rett综合征家系的致病原因。本研究结果丰富了MECP2基因的变异谱,为家系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TT综合征 MECP2基因 新发变异
原文传递
TSC2基因c.2355+1G>C变异致轻型结节性硬化症一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牛玉萍 黄色新 +5 位作者 徐佩文 李杰 高明 陈晓伟 褚洪霞 高媛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6期553-556,共4页
目的探讨1例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患者可能的遗传学病因。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和Sanger测序技术对1例疑似结节性硬化症患者行基因变异分析,并在家系其他成员及100名正常对照中进行验... 目的探讨1例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患者可能的遗传学病因。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和Sanger测序技术对1例疑似结节性硬化症患者行基因变异分析,并在家系其他成员及100名正常对照中进行验证;通过反转录-PCR及Sanger测序技术确定该变异可能导致的mRNA转录变化。结果测序结果显示该家系中先证者发生了TSC2基因的c.2355+1G>C杂合变异,cDNA的序列分析表明该变异导致TSC2基因在第21外显子3′端插入62个碱基序列,这种剪切位点变化导致蛋白翻译提前终止,预测产生截短蛋白。结论TSC2基因c.2355+1G>C变异可能是该患者的致病原因。本研究结果不仅进一步丰富了TSC2基因的变异谱,同时为产前诊断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硬化症 TSC2基因 剪切变异 移码变异
原文传递
GM-1对人胚胎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神经细胞的作用
16
作者 高选 颜军昊 +4 位作者 宦晴 黄色新 徐凯 陈子江 王磊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1-24,共4页
目的探索外源性神经节苷脂(GM-1)对人胚胎干细胞(hESC)诱导分化成神经细胞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人胚胎干细胞(SDU-hESm-1)悬浮培养形成拟胚体(EB),EB再贴壁培养诱导分化神经细胞,分别于悬浮培养EB阶段和EB贴壁培养阶... 目的探索外源性神经节苷脂(GM-1)对人胚胎干细胞(hESC)诱导分化成神经细胞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人胚胎干细胞(SDU-hESm-1)悬浮培养形成拟胚体(EB),EB再贴壁培养诱导分化神经细胞,分别于悬浮培养EB阶段和EB贴壁培养阶段的神经分化培养基中加入浓度为0、0.5、5、50μg/mL的GM-1,观察EB的形成,计数神经标记性抗原Nestin和β-Tubulin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含GM-1的神经分化培养基诱导生成"透亮EB",分化出Nestin和β-Tubulin阳性细胞明显多于不含GM-1培养基诱导出的神经细胞数量,不含GM-1形成的EB发黑;在悬浮培养形成EB开始加GM-1比EB贴壁培养开始加GM-1产生Nestin和β-Tubulin阳性细胞数目更多,但2个加GM-1阶段产生的神经细胞百分率均随GM-1浓度增加而增大。结论首次发现GM-1可以诱导hESC定向分化神经细胞,定向产生神经前体细胞(Nestin阳性),在hESC定向分化神经细胞的过程中,悬浮培养EB阶段加入GM-1更有利于hESC的定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G(M1)神经节苷脂 细胞 培养的
原文传递
46,XX/46,XY已生育男性嵌合体1例
17
作者 邹丹 徐佩文 +2 位作者 李敬 黄色新 颜军昊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9-132,共4页
染色体嵌合指同一个体中存在超过1种染色体核型的现象。46,XX/46,XY嵌合因涉及性染色体,患者幼年及青春期多因性发育异常(disorder of sex development,DSD)就诊,育龄期可受不孕(育)症困扰。本文报道1例拥有正常男性表型且已自然生育的... 染色体嵌合指同一个体中存在超过1种染色体核型的现象。46,XX/46,XY嵌合因涉及性染色体,患者幼年及青春期多因性发育异常(disorder of sex development,DSD)就诊,育龄期可受不孕(育)症困扰。本文报道1例拥有正常男性表型且已自然生育的性染色体嵌合病例,并对其嵌合的发生机制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染色体嵌合 四配子异源嵌合 性发育异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