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0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静脉曲张内镜结扎术后近期再出血危险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33
1
作者 黄裕新 闻勤生 +2 位作者 雷巧玲 张少玲 穆琳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7-8,共2页
目的 :探讨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 (EVL)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及防范对策 ,旨在的提高EVL的成功率及效果。方法 :对 10 5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 ,进行了择期内镜下结扎治疗 179次 ,对其术后近期再出血患者进行了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并发近... 目的 :探讨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 (EVL)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及防范对策 ,旨在的提高EVL的成功率及效果。方法 :对 10 5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 ,进行了择期内镜下结扎治疗 179次 ,对其术后近期再出血患者进行了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并发近期再出血 15例 (14.3% ) ,分别发生于术后第 4~ 10d ,尤以术后第 7d为最高(40 .0 % )。经及时抢救治疗 ,9例出血停止 ,5例死亡 ,1例自动出院。结论 :术后 1周前后是再出血高危时期 ,饮食不当是主要诱因 ,胃食管返流是其危险因素之一 ,任何增加腹压的动作均可造成术后再出血。另外 ,亦与全身状况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食管静脉曲张 出血 结扎治疗
下载PDF
胃经穴位电针调节胃运动的神经作用机制 被引量:46
2
作者 黄裕新 王景杰 +1 位作者 王晓斌 王键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58-362,共5页
目的 胃经穴位电针对胃运动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但其作用机制目前还不是很清楚。以往人们推测胃经穴位电针调节胃运动可能是通过对中枢某些核团的激活作用实现的。对此我们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并探讨其神经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同步实... 目的 胃经穴位电针对胃运动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但其作用机制目前还不是很清楚。以往人们推测胃经穴位电针调节胃运动可能是通过对中枢某些核团的激活作用实现的。对此我们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并探讨其神经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同步实验 ,电生理学的方法 ,在电针足三里穴、上巨虚穴及非经非穴等穴位的情况下以及在离断迷走神经和坐骨神经条件下电针刺激足三里穴 ,观察延髓中与胃运动密切相关的孤束核 (NTS)及迷走神经背运动核 (DMV)中神经元细胞放电的变化情况 ,同时采用浆膜法检测胃电的变化。结果 电针刺激足三里穴 ,在中枢延髓的孤束核 (NTS)及迷走神经背运动核 (DMV)中神经元细胞放电频率的变化以及胃电的变化情况均较明显 ,与电针刺激胃经其它穴位存在着显著差异。而在离断迷走神经或坐骨神经条件下 ,胃电未产生明显的变化。结论 胃经穴位电针对胃运动具有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的实现 ,与孤束核 (NTS)及迷走神经背运动核 (DMV)的激活密切相关。而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经穴位 电针 调节 胃运动 神经作用机制
下载PDF
针刺对血浆骨动素、生长抑素及内皮素的影响及其意义 被引量:19
3
作者 黄裕新 褚自宏 +1 位作者 张少玲 王庆莉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8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调整胃肠功能机理中胃肠激素的作用.方法:对40名健康人进行针刺胃肠相关穴位试验,随机分4组,即天枢组、巨虚组、非穴位刺激组及空白组.各针刺组均观察针刺前、中、后6次血浆MTL,SS及ET水平的动态变化.... 目的:探讨针刺调整胃肠功能机理中胃肠激素的作用.方法:对40名健康人进行针刺胃肠相关穴位试验,随机分4组,即天枢组、巨虚组、非穴位刺激组及空白组.各针刺组均观察针刺前、中、后6次血浆MTL,SS及ET水平的动态变化.空白组不行针刺,只观察同一时间内MTL,SS及ET水平的自然波动.结果:空白组在150min内先后6次血浆MTL,SS及ET水平波动甚微;非穴位组与空白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各组在针前各自血浆MTL,SS及ET也无显著差异;然而,两个针刺穴位组在针后血浆MTL,SS及ET含量均显著高于针刺前水平;其中血浆MTL在起针后60min仍显著高于针刺前水平;但SS,ET在起针后即很快恢复正常.结论:针刺机体特定穴位所致这种血浆胃肠激素的变化,提示了血浆MTL,SS及ET均参与了针刺对胃肠功能的调整过程,这将为进一步探明针刺调整胃肠功能的作用机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激素 针刺 生长抑素 肾动素 内皮素
下载PDF
白萝卜提取物促胃动力作用中Cajal间质细胞与P物质的变化 被引量:10
4
作者 黄裕新 王伟 +3 位作者 夏德雨 颜云龙 冯国华 王景杰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67-469,共3页
目的探讨白萝卜提取物(raphanus sativus lextract,Ecr)通过Cajal间质细胞促胃肠动力作用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A(Ecr)组、B(0.9%氯化钠对照)组分别灌服等体积Ecr和0.9%氯化钠,1h后用双重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标记的方法观察胃电起搏... 目的探讨白萝卜提取物(raphanus sativus lextract,Ecr)通过Cajal间质细胞促胃肠动力作用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A(Ecr)组、B(0.9%氯化钠对照)组分别灌服等体积Ecr和0.9%氯化钠,1h后用双重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标记的方法观察胃电起搏区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与P物质(SP)阳性神经及产物表达的变化。结果肌间神经丛中ICC与SP阳性神经呈网络样分布,二者紧密毗邻;肌间神经丛及肌层内与ICC结合的SP阳性神经产物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白萝卜提取物的促胃肠动力作用可能与胃体ICC上结合的SP阳性神经产物表达增高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萝卜提取物 CAJAL间质细胞 P物质 双重免疫荧光组织化学
下载PDF
大鼠结肠扩张性刺激引起内脏活动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黄裕新 王景杰 +4 位作者 姜惠玲 张少玲 杨琦 秦明 赵曙光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研究结肠扩张性牵张刺激导致的内脏活动变化的作用机制,为减少因结肠牵张性引起的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气囊充气模拟结肠镜引起大鼠结肠扩张性牵张刺激的方法,利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大鼠支配内脏活动的神经中枢延髓内脏带(Me... 目的研究结肠扩张性牵张刺激导致的内脏活动变化的作用机制,为减少因结肠牵张性引起的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气囊充气模拟结肠镜引起大鼠结肠扩张性牵张刺激的方法,利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大鼠支配内脏活动的神经中枢延髓内脏带(Medullaryvisceralzone,MVZ)中迷走复合体(vagussolotarycomplex)放电频率的变化,并以胃的运动功能变化为指标,同步观察了大鼠胃电变化情况。应用免疫荧光技术,以原癌基因cfos为标志,观察MVZ中迷走复合体的神经元被激活情况。结果给予气囊充气达0.8ml时,迷走复合体中神经元放电频率、Fos的表达以及胃电没有明显改变。给予气囊充气达1.0ml时,迷走复合体中神经元放电、Fos的表达以及胃电开始增加。当气囊充气达1.2ml时,迷走复合体中神经元放电、Fos的表达以及胃电开始有明显增加的改变。气囊充气达1.4ml时,迷走复合体中神经元放电、Fos的表达以及胃电的改变最为明显,而当气囊注入空气1.5ml时,迷走复合体中神经元放电、Fos的表达以及胃电的变化与气囊充气1.4ml时相比,差异不是很明显。结论结肠扩张性刺激可以对支配内脏活动的延髓内脏带中的神经元有明显的激活作用,进而导致内脏活动的相应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 扩张 迷走复合体 电生理 C-FOS 大鼠
下载PDF
纳络酮和西咪替丁对电针大鼠足三里胃酸分泌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黄裕新 赵保民 +3 位作者 张卫东 赵宁侠 王庆伟 王庆莉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25-827,共3页
目的 探讨电针调节胃酸分泌的机制 .方法 采用精密酸度计测定电针后空腹胃液 p H值 ,滴定法测定胃液酸度 ,放免法测定胃液、血浆、胃粘膜及颌下腺 Gas和 EGF含量 .结果 注射纳络酮大鼠胃液酸度较生理盐水组有明显提高 (35 .3± 1... 目的 探讨电针调节胃酸分泌的机制 .方法 采用精密酸度计测定电针后空腹胃液 p H值 ,滴定法测定胃液酸度 ,放免法测定胃液、血浆、胃粘膜及颌下腺 Gas和 EGF含量 .结果 注射纳络酮大鼠胃液酸度较生理盐水组有明显提高 (35 .3± 1.7) vs (2 6 .8± 2 .0 ) mmol· L- 1 ,P<0 .0 1,并用电针足三里后胃液酸度降低 ,p H升高 (2 .9± 0 .1) vs (1.9±0 .2 ) ,P<0 .0 1,两组胃液、血浆及胃粘膜 Gas明显增高 ,EGF含量降低 .注射西咪替丁胃液量减少 p H升高 ,胃酸度明显下降 (19.8± 0 .8) vs (2 6 .8± 2 .0 ) mmol· L- 1 ,P<0 .0 1.并用电针足三里无显著变化 .胃液、血浆、胃粘膜及颌下腺 Gas和EGF均显著升高 .结论 纳络酮促进电针足三里对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 .西咪替丁抑制胃酸分泌 ,同时促进颌下腺、胃粘膜 EGF合成与释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足三里 纳络酮 西咪替丁 胃肠激素
下载PDF
红霉素对犬幽门括约肌压力影响及其与胃动素、生长抑素的关系 被引量:9
7
作者 黄裕新 陈岳祥 +4 位作者 惠德生 李华 李春安 孙田美 王庆莉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7年第4期304-306,共3页
目的:为探讨红霉素(EM)对犬幽门括约肌的作用及其机理,及其与血浆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的关系.方法:采用胃压力测量仪及放射免疫法,同步监测观察了10条犬静脉滴EM前后和使用拮抗剂后的幽门压力、血浆MTL... 目的:为探讨红霉素(EM)对犬幽门括约肌的作用及其机理,及其与血浆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的关系.方法:采用胃压力测量仪及放射免疫法,同步监测观察了10条犬静脉滴EM前后和使用拮抗剂后的幽门压力、血浆MTL,SS的变化.结果:EM静滴后可使幽门基础压、总压力、波幅压均较给药前显著升高,高压波间期也明显缩短,且其频率增加.给予阿托品、异搏定后各压力指标均呈直线下降.血浆MTL水平的变化与EM所致的各项幽门压力变化完全一致.而且血浆SS在给EM后可见显著持续升高,并不受其拮抗剂的影响.结论:EM具有增高犬胃幽门压力的作用,其作用机理除与血浆MTL有着密切的关系外,血浆SS也可能共同参与了其调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压力 红霉素 胃动素 生长抑制 药理学
下载PDF
睡眠剥夺对大鼠胃运动及其神经中枢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黄裕新 王景杰 +3 位作者 秦明 杨琦 王旭霞 刘震雄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睡眠剥夺对胃排空及支配胃运动的神经中枢电生理活动的影响,为防治因睡眠剥夺对胃排空引起的胃动力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同步实验,应用电生理学的方法,观察延髓中与胃运动密切相关的孤束核(nucleustractussolitary ,N... 目的观察急性睡眠剥夺对胃排空及支配胃运动的神经中枢电生理活动的影响,为防治因睡眠剥夺对胃排空引起的胃动力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同步实验,应用电生理学的方法,观察延髓中与胃运动密切相关的孤束核(nucleustractussolitary ,NTS)及迷走神经背运动核(Dorsalmotornucleusofthevagusnerve ,DMV)中神经元细胞放电的变化情况,同时采用浆膜法检测胃电的变化。结果随着睡眠剥夺时间的不断延长,延髓中与胃运动密切相关的孤束核(NTS)及迷走神经背运动核(DMV)中神经元细胞放电产生了不同的变化情况。在睡眠剥夺的第一周,迷走神经复合体的放电明显增加,胃电活动却呈现初始增加,逐渐减低状态,但无明显规律;而在睡眠剥夺的第二周,迷走神经复合体的放电呈现抑制状态,胃电活动呈现紊乱状态。结论急性睡眠剥夺对大鼠的胃运动影响明显,同时对支配胃运动的神经中枢亦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剥夺 胃肠运动 神经中枢 电生理
下载PDF
内镜下弹性胶圈结扎治疗上消化道息肉100例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黄裕新 张少玲 +3 位作者 穆琳 陈岳祥 闻勤生 孙大勇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0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 :探索一种通过内镜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新方法———镜下弹性胶圈结扎治疗术 ,并观察和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透明胶圈结扎器 ,通过胃镜实施治疗操作 ,将弹性胶圈准确无误地结扎至息肉基底部致缺血坏死脱落。结果 :治疗上消化... 目的 :探索一种通过内镜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新方法———镜下弹性胶圈结扎治疗术 ,并观察和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透明胶圈结扎器 ,通过胃镜实施治疗操作 ,将弹性胶圈准确无误地结扎至息肉基底部致缺血坏死脱落。结果 :治疗上消化道带蒂或无蒂型息肉 10 0例 ( 115枚 )全部获得成功。对直径 <1.5cm息肉110枚一次性成功率及根治率均达 10 0 % ;对 5枚 >1.5cm息肉 ,需分次结扎 2~ 3次达到治愈。 10 0例均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及不良作用。结论 :本法设备简便、操作方便安全、疗效确切可靠、无任何并发症、且在门诊即可开展 ,为临床治疗息肉开辟了又一新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 消化道息肉 内镜 结扎
下载PDF
内镜结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裕新 陈岳祥 +3 位作者 闻勤生 张少玲 穆琳 陈宏伟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6-8,共3页
采用内镜下结扎技术择期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30例,结扎51次,每例1~3次,每隔2周1次,每次结扎4~18个点,共结扎357个点,每例平均为11.9个点。结果表明:静脉曲张根治率及总有效率分别达88%和100%,该组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 采用内镜下结扎技术择期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30例,结扎51次,每例1~3次,每隔2周1次,每次结扎4~18个点,共结扎357个点,每例平均为11.9个点。结果表明:静脉曲张根治率及总有效率分别达88%和100%,该组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观察1~12个月也均未发生与结扎直接有关的复发性再出血。认为:内镜下结扎治疗确是治疗和预防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理想方法,具有简便易行、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重复、易被患者接受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 破裂出血 内镜 结扎术
下载PDF
胶质细胞参与电针足三里对胃运动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裕新 王景杰 +1 位作者 王胜智 夏德雨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0期886-889,960,共5页
目的采用胶质细胞代谢阻断剂丙戊茶碱(propentofylline,PPF)予以干预,研究胶质细胞是否参与针刺足三里对胃运动功能调节作用的影响,探讨针刺对胃运动调节作用的神经机制。方法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中枢核团迷走复合体(DVC... 目的采用胶质细胞代谢阻断剂丙戊茶碱(propentofylline,PPF)予以干预,研究胶质细胞是否参与针刺足三里对胃运动功能调节作用的影响,探讨针刺对胃运动调节作用的神经机制。方法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中枢核团迷走复合体(DVC)中神经元被激活的标志c-fos以及星形胶质细胞(GFAP)、小胶质细胞OX42的表达变化。采用胶质细胞阻断剂丙戊茶碱予以干预,观察上述指标的变化。并同步测定大鼠胃电活动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大鼠DVC的c-fos呈现低水平表达,GFAP和OX42活化程度很低,胃电亦较为规律。电针足三里组大鼠DVC的c-fos表达水平、GFAP和OX42活化程度明显增加,胃电的波幅和频率均有显著增加。丙戊茶碱干预后电针足三里组大鼠DVC的c-fos表达水平、GFAP和OX42活化程度明显降低,胃电的波幅和频率也有显著的降低,与无干预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也差异显著。结论电针足三里对胃运功的调节不但有神经元的作用,而且胶质细胞也参与这种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足三里 丙戊茶碱 胃运动 电生理
下载PDF
电针足三里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NF-α的下调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裕新 田力 +1 位作者 高巍 张少玲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3期2113-2115,共3页
目的 :探讨电针足三里穴对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 tivecolitis,UC)大鼠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的调节作用及机制 .方法 :将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 4组 :正常对照组 ,UC模型对照组 ,UC模型 +针穴组 ,UC模型 +非穴组 .在诱导产生UC大鼠模... 目的 :探讨电针足三里穴对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 tivecolitis,UC)大鼠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的调节作用及机制 .方法 :将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 4组 :正常对照组 ,UC模型对照组 ,UC模型 +针穴组 ,UC模型 +非穴组 .在诱导产生UC大鼠模型的基础上 ,分别电针其相应部位 ,1 0d后同时处死 4组大鼠 ,观察其结肠质量、结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TNF αmRNA表达水平、血清TNF α含量的变化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UC模型对照组结肠质量 /体质量 (mC/mB)及MPO活性均显著增加 (8.5 3± 2 .5 9vs 2 .4 6± 0 .4 2 ,1 4 5 .2± 2 5 .3vs 2 4 .3± 7.8,P <0 .0 1 ) ;血清TNF α含量和结肠组织TNF αmRNA表达水平分别上升 2 .5倍及 4 .3倍 (2 2 78± 1 70vs 894± 2 4 8,0 .98± 0 .1 1vs 0 .2 3±0 .1 1 ,P <0 .0 1 ) ;电针足三里穴后 ,mC/mB 和MPO活性显著降低 (5 .2 9± 2 .0 4vs 8.5 3± 2 .5 9,1 0 3.5± 35 .7vs 1 4 5 .2± 2 5 .3,P <0 .0 1 ,0 .0 5 ) ;TNF α含量和TNF αmRNA表达水平也分别减少 1 6 %和 4 4 % (1 91 3± 2 32vs2 2 78± 1 70 ,0 .5 5± 0 .1 3vs0 .98± 0 .1 1 ,P <0 .0 1 ) .非穴组与UC模型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论 :电针足三里穴能够良性下调T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足三里 结肠炎 溃疡性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血浆胃动素与小肠传递时间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9
13
作者 黄裕新 许才绂 +1 位作者 张少玲 汪毅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3年第1期9-10,共2页
应用国产乳果糖—氢气呼吸试验法及放射免疫法同步探测了32例正常人及20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患者血浆胃动素(MTL)及小肠传递时间(SBTT)。结果发现MTL 与SBTT 有显著负相关关系(n=32,r=-0.8283,P<0.01)。即MTL 含量越高,SBTT 越... 应用国产乳果糖—氢气呼吸试验法及放射免疫法同步探测了32例正常人及20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患者血浆胃动素(MTL)及小肠传递时间(SBTT)。结果发现MTL 与SBTT 有显著负相关关系(n=32,r=-0.8283,P<0.01)。即MTL 含量越高,SBTT 越短。堤示内源性MTL 可加速SBTT。NUD 患者平均MTL/SBTT 比值为2.3:1,较正常人(4.7:1)降低50%。表明NUD 与血浆MTL 的分泌释放量减少有关。这对揭示NUD 发病机制及开辟新的治疗途径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动素 药理学 小肠 血浆 消化不良
下载PDF
枪击噪声对大鼠胃粘膜的损伤机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裕新 刘国实 +1 位作者 李栓位 王庆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观察枪弹噪声对大鼠胃粘膜的急性损伤作用并探讨与某些激素的关系。方法采用32只国标Wistar大鼠,以56式冲锋枪射击时产生的脉冲噪声,对大鼠连续进行声刺激,随机分设实验A,B,C组(分别刺激1,12,24h)及对照组(不行声刺激,其他条件相同... 目的观察枪弹噪声对大鼠胃粘膜的急性损伤作用并探讨与某些激素的关系。方法采用32只国标Wistar大鼠,以56式冲锋枪射击时产生的脉冲噪声,对大鼠连续进行声刺激,随机分设实验A,B,C组(分别刺激1,12,24h)及对照组(不行声刺激,其他条件相同)。分别观察胃粘膜损伤情况及某些激素变化。结果各实验组胃粘膜损伤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光镜、电镜观察组织学变化也有显著区别;血清促胃液素(Gas)及血浆内皮素(E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一氧化氮(NO)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枪弹噪声对大鼠胃粘膜有急性损伤作用;Gas,ET,NO在其发病机制中均起到十分重要作用,此对战地防治胃疾病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危害 胃损伤 胃肠激素 血液
下载PDF
针刺对健康人血浆胃动素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裕新 褚自宏 +1 位作者 许才绂 王庆莉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1994年第2期96-99,共4页
本文以20例健康人进行针刺足阳明胃经穴试验,分成天枢组(天枢、关元穴)、巨虚组(上、下巨虚穴),观察针刺前、中、后对其血浆胃动素(MTL)分泌的影响,并与10例健康人在同一时间内空腹血浆MTL水平的自然波动作对照。结... 本文以20例健康人进行针刺足阳明胃经穴试验,分成天枢组(天枢、关元穴)、巨虚组(上、下巨虚穴),观察针刺前、中、后对其血浆胃动素(MTL)分泌的影响,并与10例健康人在同一时间内空腹血浆MTL水平的自然波动作对照。结果表明,对照组在150min内先后6次血浆MTL水平波动甚微,平均值范围为136~146pmol/L。而针刺的两组在针刺后其血浆MTL含量均值均显著高于针刺前,各P<0.05。针刺后血浆MTL开始升高的时间,天枢组与巨虚组分别为30min、60min;高峰时间分别为120min、90min;平均峰值分别为177.24±25.51pmol/L、164.65±26.40pmol/L。起针后观察60min,其血浆MTL水平仍明显高于针刺前水平。观察针刺对血浆MTL分泌的影响,对探索针刺对胃肠调整作用的机理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动素 针刺 血浆 健康人
下载PDF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结扎治疗远期疗效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裕新 闻勤生 +1 位作者 张少玲 穆琳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58-860,共3页
目的 作者多年采用内镜下结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EVL ) ,研究远期疗效及并发症 .方法 住院肝硬化合并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 10 5例 ,在出血后 72 h或无出血时择期行 EVL .结扎后分别在 4wk,6 m o,1和 2 a进行追踪及胃镜随访... 目的 作者多年采用内镜下结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EVL ) ,研究远期疗效及并发症 .方法 住院肝硬化合并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 10 5例 ,在出血后 72 h或无出血时择期行 EVL .结扎后分别在 4wk,6 m o,1和 2 a进行追踪及胃镜随访复查 . 4wk内结果作为近期疗效判断 ;6 m o以上结果作为远期疗效评价 .结果 静脉曲张近期根治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 80 %和 86 % . 6 mo后共随访到 75例 ,其远期根治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 5 1%和 77% ,与近期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而近期与远期再出血率及死亡率比较 ,无显著变化 (P>0 .0 5 ) .结论  EVL近期疗效确切 ,安全可靠 .但远期疗效并非乐观 ,常需重复行 EV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内镜下 结扎术 治疗 疗效
下载PDF
电针对狗胃粘膜血流量的影响及与血浆胃肠激素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裕新 孙大勇 +3 位作者 诸自宏 高巍 王庆莉 刘国实 《胃肠病学》 1998年第3期170-170,共1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狗胃粘膜血流量、血浆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及两者间变化的关系,并探讨电针对胃粘膜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20条狗随机分为四组(每组5条):空白对照组、非经非穴组、上巨虚组、足三里组。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狗胃粘膜... 目的:观察电针对狗胃粘膜血流量、血浆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及两者间变化的关系,并探讨电针对胃粘膜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20条狗随机分为四组(每组5条):空白对照组、非经非穴组、上巨虚组、足三里组。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狗胃粘膜血流量。用放免分析法同步测定血浆胃泌素、生长抑素、内皮素含量,用生化法测定一氧化氮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激素 胃粘膜保护 血流量 电针 一氧化氮含量 生长抑素 足三里 血浆 第四军医大学 胃泌素
下载PDF
基于改进灰色关联度的权重确定方法 被引量:12
18
作者 黄裕新 吕波 施品贵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72-75,共4页
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指标权重往往是关键。但目前提出的各种确定方法,都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且不能反映指标对目标的影响方向。因此,本文在对现有权重确定方法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改进灰色关联度的权重确定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 改进灰色关联度 权重
下载PDF
肝硬变患者小肠传递时间及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裕新 许才绂 +4 位作者 赵国宁 刘都户 张少玲 汪毅 闻勤生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1992年第1期50-53,共4页
本文首次应用国产乳果糖—氢气呼吸试验(BHT),监测了16例肝硬变患者小肠传递时间(SBTT)及小肠细菌过度生长(BOG).肝硬变SBTT为106.8±24.6min,较正常组(80.6±28.3min)显著延迟,P<0.01.其中腹水组为118.4±19.8min,较无... 本文首次应用国产乳果糖—氢气呼吸试验(BHT),监测了16例肝硬变患者小肠传递时间(SBTT)及小肠细菌过度生长(BOG).肝硬变SBTT为106.8±24.6min,较正常组(80.6±28.3min)显著延迟,P<0.01.其中腹水组为118.4±19.8min,较无腹水组(88.6±20.3min)显著延迟,P<0.01.BOG阳性率为37.5%,而正常组无1例阳性.6例BOG均伴有SBTT延迟,其中5例合并腹水.6例BOG服用灭滴灵1周后全部转阴.乳果糖-BHT可同时监测SBTT及BOG,故对肝硬变尤为适用.实为临床提供一种方便、可靠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变 呼吸功能试验 小肠传递时间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乳果糖
下载PDF
未分化胃癌与内镜检查特征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裕新 许才绂 张少玲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8期594-596,共3页
本文探讨了27例未分化胃癌(病理确诊〕的内镜检查特征,并与同期920例其它类型胃癌作对照。本组未分化胃癌占胃癌总数2.8%,明显低于国内有关报道。发病年龄及高峰年龄较同期其它胃癌高10岁左右,且女性比例升高。本病以发病快、病程短、... 本文探讨了27例未分化胃癌(病理确诊〕的内镜检查特征,并与同期920例其它类型胃癌作对照。本组未分化胃癌占胃癌总数2.8%,明显低于国内有关报道。发病年龄及高峰年龄较同期其它胃癌高10岁左右,且女性比例升高。本病以发病快、病程短、转移率高、预后差、生存期明显缩短为特点。内镜下主要特征为胃壁僵硬、病灶大、浸润广、多部位跨越、不规则多型性隆起与多发性溃疡交错并存。采取多部位深活检或重复检查有利于本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病理学 胃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