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文化传播中古籍英译本的多模态话语设计研究——以《庄子》英译本插图为例
1
作者 黄跃进 叶翠菊 《东南传播》 2025年第2期23-27,共5页
多模态研究已广泛应用于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领域,形成了新兴科学的多模态研究学科体系。从多模态理论出发,探讨古籍英译本在国际文化传播中的模态间性机制,揭示翻译活动中不同主体间性的交互协调关系,并以《庄子》英译... 多模态研究已广泛应用于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领域,形成了新兴科学的多模态研究学科体系。从多模态理论出发,探讨古籍英译本在国际文化传播中的模态间性机制,揭示翻译活动中不同主体间性的交互协调关系,并以《庄子》英译本插图为例,通过对图像的视觉语法分析,提出了中华文化传播中古籍英译本插图的多模态话语设计理念,以期在国际文化传播中典籍译本研究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文化传播 古籍英译本 多模态话语 插图设计
下载PDF
《黄帝内经》多模态隐喻语言表征研究
2
作者 黄跃进 叶翠菊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84-89,108,共7页
多模态隐喻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以《黄帝内经》中的经典名句为语料,从多模态理论视角出发,选取生理、病理、诊断、治则四个始源域角度来研究多模态隐喻的语言表征,并结合认知语言学理论分析语言现象背后的多模态隐喻机制... 多模态隐喻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以《黄帝内经》中的经典名句为语料,从多模态理论视角出发,选取生理、病理、诊断、治则四个始源域角度来研究多模态隐喻的语言表征,并结合认知语言学理论分析语言现象背后的多模态隐喻机制与价值意义。该论题研究旨在为古籍语言表征提供可靠的认知理据,也为多模态隐喻语篇分析探讨新研究路径作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多模态隐喻 语言表征
下载PDF
古汉诗的主观性移位及其英译本的语言表征识解
3
作者 黄跃进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111-118,共8页
在构建诗歌意象过程中,诗人将观察视点转移到自身以外的他人,而非当下的“自我印记”,带来语篇表达所突显的意象主体会发生某种程度的主观性移位。在时空、身份与认识等维度的视角主客观坐标上,古汉诗的主观性移位通过指示参照点的可移... 在构建诗歌意象过程中,诗人将观察视点转移到自身以外的他人,而非当下的“自我印记”,带来语篇表达所突显的意象主体会发生某种程度的主观性移位。在时空、身份与认识等维度的视角主客观坐标上,古汉诗的主观性移位通过指示参照点的可移动性与选择的任意性,表现为诗人以意象投射为基础,选择让位方式和调控主观性归属的让位程度,以平衡诗歌意象中“言传”与“意会”之间的强弱力度,从而实现诗歌主体前景化的审美预期效果。为此,译者在英译时应该充分考虑译入语在点缀型、彰显位、全方位型等典型视角构型连续统的意象选择,以及调控古汉诗中主观性移位的指示坐标视角参数变量,以避免译本中意境缺失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性移位 古汉诗英译本 语言表征
下载PDF
国家文化安全视角下我国外语教育理论与实践反思——以英语课程思政文化教育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黄跃进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9-126,共8页
外语作为国际交流的语言工具,是社会领域之间的一种独特竞争手段,更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需求。以英语课程思政文化教育为例,从理论与实践上反思国家文化安全下我国外语教育问题,并通过价值导向引领国家文化安全与外语课程思政教育的有... 外语作为国际交流的语言工具,是社会领域之间的一种独特竞争手段,更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需求。以英语课程思政文化教育为例,从理论与实践上反思国家文化安全下我国外语教育问题,并通过价值导向引领国家文化安全与外语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提出中国文化本体性的人文价值需求与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同向、跨文化交流中的国际视野培养与国家文化安全观构建同行以及课程思政教学与中华文化传承协同的新时代我国外语教育国家文化安全观。研究凸显了外语教育中国家文化安全意识,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与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文化安全 外语教育 英语课程思政 文化教育
下载PDF
从文化传播看《庄子》英译本的多模态话语表征
5
作者 黄跃进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以《庄子》英译本为例,通过张德禄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框架理论分析结合间性理论,揭示国际文化传播中典籍译本的多模态话语表征。典籍译本多模态话语以语言模态与图视模态为主,以其他模态为辅,不仅体现出文化层面上具有模态话语意义的独特... 以《庄子》英译本为例,通过张德禄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框架理论分析结合间性理论,揭示国际文化传播中典籍译本的多模态话语表征。典籍译本多模态话语以语言模态与图视模态为主,以其他模态为辅,不仅体现出文化层面上具有模态话语意义的独特性,也反映了语境层面上蕴含民族心理表征的具象性,同时,内容层面上存在着话语意义潜势的互文性,表达层面上呈现出语言和非语言之间协同关系的互补性。论题为典籍的国际文化传播提供有益的话语分析理据,也为多模态研究拓展了新领域,从而助推中国典籍“走出去”,为世界文化交流发展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话语分析 国际文化传播 独特性 具象性 互文性 互补性
下载PDF
反合论下《黄帝内经》中象数概念词的英译研究
6
作者 黄跃进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88-94,共7页
象数思维是中医学的核心思维模式之一,《黄帝内经》中,许多象数概念词存在有反合性质,体现了中医阴阳和合的辩证关系。以反合论为切入点,分析《黄帝内经》中象数语言的反合表征,提出反合论下象数词的正反合英译策略,以期为中医象数概念... 象数思维是中医学的核心思维模式之一,《黄帝内经》中,许多象数概念词存在有反合性质,体现了中医阴阳和合的辩证关系。以反合论为切入点,分析《黄帝内经》中象数语言的反合表征,提出反合论下象数词的正反合英译策略,以期为中医象数概念词的英译提供一种新研究思路,也为反合论在中国典籍翻译研究方面拓展了实际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象数思维模式 反合性质 英译策略
下载PDF
基于GIS的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8
7
作者 黄跃进 唐锦春 孙柄楠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406-410,共5页
农用土地的适宜性评价是合理使用农用土地的重要前提。文章讨论了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 的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原理和主要过程, 并提出了农用土地适宜性的模糊评定数学模型。实验证明, 利用GIS 技术结... 农用土地的适宜性评价是合理使用农用土地的重要前提。文章讨论了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 的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原理和主要过程, 并提出了农用土地适宜性的模糊评定数学模型。实验证明, 利用GIS 技术结合模糊评定数学模型可以提高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准确性及效率。图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农业土地 数学模型 评价
下载PDF
基于GIS的综合经济区划分方法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黄跃进 唐锦春 孙柄楠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1期151-156,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结合聚类分析法、经济中心分析法、地域分工分析法进行综合经济区域划分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分析过程直观、综合考虑经济区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的特点。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综合经济区 划分方法 方法特点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节水灌溉区划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黄跃进 杨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1999年第12期10-12,共3页
讨论了利用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节水灌溉区划的方法、过程。提出先对评定单元模糊评定,然后根据评定结果进行聚类分析,从而得到节水区划的新方法。建立了节水灌溉单元的模糊评定数学模型。
关键词 GIS 模糊评定 区划 节水灌溉
下载PDF
基于直流变频技术的压缩机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3
10
作者 黄跃进 徐鸣 +4 位作者 沈希 顾江萍 舒少仁 胡娟 陆海江 《压缩机技术》 2005年第5期20-23,共4页
阐述直流无刷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器的原理,分析了其中位置切换、位置检测、电机启动3个关键技术。
关键词 制冷压缩机 直流无刷电动机 位置检测 反电动势
下载PDF
地籍管理中GIS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跃进 唐锦春 孙柄楠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344-348,共5页
讨论了以MAPINFO为开发平台开发地籍管理信息系统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技术问题,并简单介绍了系统功能及结构。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地籍信息系统 地籍管理 GIS
下载PDF
三七传统非药用部位的开发利用探讨 被引量:14
12
作者 黄跃进 《中医药信息》 1999年第6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三七 非药用部位 开发利用 化学成分 药理
下载PDF
英语商务广告中的反合表征及汉译策略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黄跃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25-32,共8页
翻译过程中译者忠实于原文语境与译文表达之间的语义力度差距,为翻译策略的反合表征提供了研究空间。基于反合理论研究英语商务广告中的语言表征现象,考察英语广告中“形意”、“音义”和“音形”之“反”与汉译本所蕴含的汉文化哲学的... 翻译过程中译者忠实于原文语境与译文表达之间的语义力度差距,为翻译策略的反合表征提供了研究空间。基于反合理论研究英语商务广告中的语言表征现象,考察英语广告中“形意”、“音义”和“音形”之“反”与汉译本所蕴含的汉文化哲学的“中”之道,可以揭示原文广告语境与汉译本之间的语义反合性质,并在关系反合、程度反合和互补反合等不同语言等级表征基础上,尝试性提出拼糅法、合成法与分拆法三种汉译策略,以调和广告汉译中原文与译本之间的反合关系,实现译本有效传递原文广告中的语用意图,为翻译实践活动提供有效的指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商务广告 反合表征 汉译策略 拼糅法 合成法 分拆法
下载PDF
“三全育人”视域下英语课程思政提升路径研究
14
作者 张永金 黄跃进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8-62,共5页
“三全育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对高校思政工作提出的要求,是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课程思政是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现阶段,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存在教师思政意识薄弱、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脱节、缺乏长效育人机制的问题。... “三全育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对高校思政工作提出的要求,是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课程思政是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现阶段,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存在教师思政意识薄弱、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脱节、缺乏长效育人机制的问题。进而,“三全育人”视域下,英语课程思政需要坚持价值引领、凝聚思想共识、促进体系共建。具体而言,应当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资源,提升教师思政意识,拓宽教师思政视野,健全联动机制,实现长效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课程思政 英语教学
下载PDF
模仿抑或创新——语言模因的模仿认知运行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黄跃进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06-109,共4页
人类的模仿不只是一种单纯的本能仿造行为,而是一个有意识的学习与创新的认知过程。模仿与创新属于同一个认知过程的两个方面,反映了人类语言模因的生成与进化的过程。文章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语言模因的模仿认知运行机制,提出模仿是... 人类的模仿不只是一种单纯的本能仿造行为,而是一个有意识的学习与创新的认知过程。模仿与创新属于同一个认知过程的两个方面,反映了人类语言模因的生成与进化的过程。文章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语言模因的模仿认知运行机制,提出模仿是人脑在语言思维的"再思"作用下,通过突显象似性与投射同构性信息,生成遗传型或者变异型模因认知图式的过程。本研究旨在揭示语言模因中模仿或创新的认知理据,对于进一步完善模因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仿 创新 语言模因 认知运行机制
下载PDF
诊断治理灌注桩某些质量缺陷的技术及实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跃进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8-18,35,共2页
关键词 灌注桩 质量缺陷 基础施工 灌浆
下载PDF
基于成果导向的高职英语写作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路径 被引量:8
17
作者 黄跃进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1期1-10,共10页
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切入点,以高职英语写作课程为例,通过课程矩阵体现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之间的对应关系,反映支撑高职英语专业知识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指标点,并分解出道德、素养、实践和创新4项核心能力指标及高职工匠精神、国际化视... 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切入点,以高职英语写作课程为例,通过课程矩阵体现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之间的对应关系,反映支撑高职英语专业知识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指标点,并分解出道德、素养、实践和创新4项核心能力指标及高职工匠精神、国际化视野两项人才培养价值取向。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尝试性提出“4+2”课程思政设计路径,从单元主题、英语语篇和实训任务等入手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将课程思政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英语写作 成果导向教育 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 课程改革
下载PDF
小型制冷压缩机排油量测试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跃进 沈希 +2 位作者 祝洲杰 顾江萍 金华强 《压缩机技术》 2009年第6期9-11,共3页
制冷系统的循环工质中含有压缩机润滑油将对系统的传热和制冷效率产生影响。针对压缩机润滑油排油量的测量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测试方法。该方法基于压缩机工作模拟工况和过程,采用二级加热油气分离,在线连续在一定周期内分离、测量制冷系... 制冷系统的循环工质中含有压缩机润滑油将对系统的传热和制冷效率产生影响。针对压缩机润滑油排油量的测量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测试方法。该方法基于压缩机工作模拟工况和过程,采用二级加热油气分离,在线连续在一定周期内分离、测量制冷系统含油量,从而实现对压缩机润滑油排油量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压缩机 油气分离 排油量 测量方法
下载PDF
发挥产业优势 深化军民融合 加强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建设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跃进 少将 《国防》 2014年第1期62-65,共4页
充分发挥产业优势,依托现有企业单位建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引导社会经济资源更好地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是贯彻习主席“进一步做好军民融合式发展这篇大文章”重要指示的实际举措。近年来,湖南省国动委围绕形成布局合理、制度健全、... 充分发挥产业优势,依托现有企业单位建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引导社会经济资源更好地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是贯彻习主席“进一步做好军民融合式发展这篇大文章”重要指示的实际举措。近年来,湖南省国动委围绕形成布局合理、制度健全、运行规范、反应快速的国民经济动员体系,大力加强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建设,现已建成工程机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动员中心 军民融合式发展 产业优势 国防和军队建设 社会经济资源 企业单位 布局合理 制度健全
下载PDF
区块链机制下语言模因的社会信息传播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跃进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36-42,共7页
研究区块链机制下语言模因的社会特征及存在问题,将对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社会信息传播、促进人类社会文明等具有重要意义。语言模因是社会交际中通过模仿而传递的语言信息,其演化生成过程大致分为模仿、复制与传播等三个阶段。区块链机制... 研究区块链机制下语言模因的社会特征及存在问题,将对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社会信息传播、促进人类社会文明等具有重要意义。语言模因是社会交际中通过模仿而传递的语言信息,其演化生成过程大致分为模仿、复制与传播等三个阶段。区块链机制下,语言模因信息具有时效性、去陌生化、成本化与算法化等社会特征。区块链中语言模因的社会信息传播存在语言信息传播量过大、网络流行语模因泛滥成灾、区块链数据的使用权被垄断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以下相应对策:(1)政府应该颁发区块链信息管理相关政策,规范网络用户信息发送与接收行为;(2)网络监督机构借助区块链技术自身特性,利用区块链平台的数字认证支配权限约束危害社会稳定的行为;(3)政府与专业研究机构联合企业共同深度研究和规范社会信息的传播,建立用户个人信息诚信档案,以保证区块链模因信息传播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机制 语言模因 社会信息传播 共识算法 社会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