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大保护试点城市某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净化效果研究
1
作者 黄荣敏 黄钰铃 +2 位作者 曾月 张烨 雷蕊菡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9-178,194,共11页
为探寻污水处理厂配套尾水湿地净化效果,以长江大保护试点城市某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为例,通过现场调查与采样,分析湿地出水水质特征,探讨影响湿地污染物去除效率因素。结果表明:尾水湿地出水COD、NH_(3)-N及TP浓度满足设计目标,潜流湿地... 为探寻污水处理厂配套尾水湿地净化效果,以长江大保护试点城市某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为例,通过现场调查与采样,分析湿地出水水质特征,探讨影响湿地污染物去除效率因素。结果表明:尾水湿地出水COD、NH_(3)-N及TP浓度满足设计目标,潜流湿地对COD去除率较高,表流湿地对氨氮及磷的去除率较高,优于涵养塘;湿地实际运行水力负荷、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染物负荷与设计值不符,影响污染物去除效果;据此提出湿地运行优化建议,促进湿地深度脱氮除磷,提升尾水湿地效能;运行优化可提高潜流湿地污染物去除率,同时污水处理厂减少碳排放94.74 gCO_(2)m^(3)。研究结果可为该尾水湿地运行管理及长江大保护试点城市系列污水处理厂配套尾水湿地设计与运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大保护 污水处理厂尾水 人工湿地 去除率 运行优化
下载PDF
人工湿地基质研究进展
2
作者 莫晶 黄钰铃 +2 位作者 骆辉煌 曹天正 杨青瑞 《湖北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51-56,共6页
人工湿地是处理不同领域复杂污染物的有效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植物—基质—微生物三者之间协同作用是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的主要机理,其中基质是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日趋复杂的污染物组成对提高人工湿地性能和可持续性的基质提出... 人工湿地是处理不同领域复杂污染物的有效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植物—基质—微生物三者之间协同作用是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的主要机理,其中基质是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日趋复杂的污染物组成对提高人工湿地性能和可持续性的基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研究综述了人工湿地常用基质的理化性质、污染物去除效率,归纳了基质在人工湿地处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结合国内外学者提出的解决方案,总结并提出了人工湿地优化措施,为人工湿地构建及处理效率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基质 去污能力 优化
下载PDF
不同氮磷营养及光温条件对蓝藻水华生消的影响 被引量:41
3
作者 黄钰铃 陈明曦 +1 位作者 刘德富 李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3-100,共8页
【目的】蓝藻水华暴发后消耗大量溶解氧,使水体透明度降低,某些藻类甚至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影响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破坏水域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是水环境恶化的表征之一。探讨氮磷营养、水温和光照等环境条件对蓝藻水华生消... 【目的】蓝藻水华暴发后消耗大量溶解氧,使水体透明度降低,某些藻类甚至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影响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破坏水域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是水环境恶化的表征之一。探讨氮磷营养、水温和光照等环境条件对蓝藻水华生消的综合影响,可以为河湖蓝藻水华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构建物理模型,采用L9(3^4)正交试验,模拟研究氮磷营养、水温和光照等因素复合作用下,单一铜绿微囊藻水华生消的过程。【结果】在正交试验中,当磷营养为0.8mg/L氮营养为3.6mg/L、水温为29~30℃、光照强度为3300-3400lx时,水华暴发强烈,此时藻类比增长率为1.129;营养盐含量随藻类生长和水华暴发逐渐降低;水体pH值随时间的变化与叶绿素a基本吻合,电导率与试验设置的初始营养盐浓度直接相关;对氮磷营养、水温和光照强度与藻类比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发现,光照强度与藻类比增长率之间的关联系数最大。【结论】氮磷营养、水温及光照综合作用共同影响着蓝藻的生长和水华的暴发,但以光照对水华生消的影响最大,是蓝藻生长和水华暴发的主导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水华 水华生消 水华防治 氮磷营养 光温条件
下载PDF
水体pH值对蓝藻水华生消的影响 被引量:33
4
作者 黄钰铃 纪道斌 +1 位作者 陈明曦 刘德富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3-65,共3页
蓝藻是河湖水华中常见优势种群,其生命活动、物质代谢与水体pH值密切相关,针对该问题,利用物理模型研究pH值对蓝藻水华生消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体pH值与水华生消密切相关,当营养物质及其他条件适宜时,pH值为8左右可促进水华发生;当pH值... 蓝藻是河湖水华中常见优势种群,其生命活动、物质代谢与水体pH值密切相关,针对该问题,利用物理模型研究pH值对蓝藻水华生消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体pH值与水华生消密切相关,当营养物质及其他条件适宜时,pH值为8左右可促进水华发生;当pH值不利于藻类生长,藻类的自适应性使其可通过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调节水体pH值趋向适宜生长的偏碱性范围。在试验研究阶段,不同处理组水体总磷含量均急剧降低,且与叶绿素a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水温变化较小,水体溶解氧与叶绿素a含量变化趋势一致,电导率受调节pH值所用盐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 蓝藻 水华 生消
下载PDF
不同流速下水华生消的模拟 被引量:20
5
作者 黄钰铃 刘德富 陈明曦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293-2298,共6页
河道型水库建成后,支流库湾水动力学条件改变,水流减缓,遇到适宜环境条件和充足营养条件后,易产生水华,从而给水生态系统带来不利影响.为调查不同水动力学条件对水华生消的影响,以流速为表征指标,在封闭循环模型中设置不同水体流速,控... 河道型水库建成后,支流库湾水动力学条件改变,水流减缓,遇到适宜环境条件和充足营养条件后,易产生水华,从而给水生态系统带来不利影响.为调查不同水动力学条件对水华生消的影响,以流速为表征指标,在封闭循环模型中设置不同水体流速,控制环境条件和营养条件,开展室内水华生消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0.4 m·s-1),流速增大有利于藻类生长和水华暴发;不同流速下,藻类生长均符合微生物生长的一般规律,即经迟滞期、指数期到稳定期,最后达衰退期,水华相应出现暴发高峰和消退低谷.表明一定范围内(<0.4 m·s-1)水流流速的提高并不能抑制藻类生长和水华暴发,与水华暴发有关的水动力学条件的表征指标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型水库 水华 流速 室内模拟试验
下载PDF
山茱萸果实提取物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黄钰铃 呼世斌 刘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31-32,共2页
以无水乙醇对山茱萸果肉进行浸提实验,得到了山萸肉提取液;用山萸肉提取液对几种常见的食品微生物进行抑菌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山萸肉提取液对细菌和部分酵母的抑菌效果显著。最低抑菌浓度(Mic)实验表明,山萸肉提取液对大肠杆菌、枯草... 以无水乙醇对山茱萸果肉进行浸提实验,得到了山萸肉提取液;用山萸肉提取液对几种常见的食品微生物进行抑菌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山萸肉提取液对细菌和部分酵母的抑菌效果显著。最低抑菌浓度(Mic)实验表明,山萸肉提取液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假丝酵母的Mic均为5%,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4%。此外,山萸肉提取液抑菌pH范围在4~8.5,且热稳定性好。对霉菌抑制效果不明显,关于抑菌机理尚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抑菌剂 山茱萸果实 提取物 抑菌作用
原文传递
山茱萸果肉抑菌物质的提取及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黄钰铃 王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0-43,共4页
以自来水作溶剂,对山茱萸果肉抑菌物质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最佳提取条件为A3B2C1。将该物质对几种常见的食品微生物进行抑菌活性试验,发现其对细菌的抑制效果明显,但对霉菌和酵母效果一般;最低抑菌浓度(Mic)试验表明,该物质Mic... 以自来水作溶剂,对山茱萸果肉抑菌物质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最佳提取条件为A3B2C1。将该物质对几种常见的食品微生物进行抑菌活性试验,发现其对细菌的抑制效果明显,但对霉菌和酵母效果一般;最低抑菌浓度(Mic)试验表明,该物质Mic为50%;此外,该物质抑菌pH范围为3~5、且热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果肉 抑菌物质 提取 抑菌作用 食品微生物
下载PDF
泸沽湖水体溶解氧含量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黄钰铃 王泽平 +2 位作者 郎学彪 关梦南 冯顺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5-140,共6页
该文通过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分析了高原湖泊泸沽湖水体溶解氧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1999-2019年来泸沽湖水体溶解氧实测浓度范围为5.2~9.5 mg/L,年际差异不大;年内在3-4月、12-次年1月溶解氧月均值较高,分别与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及气温有... 该文通过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分析了高原湖泊泸沽湖水体溶解氧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1999-2019年来泸沽湖水体溶解氧实测浓度范围为5.2~9.5 mg/L,年际差异不大;年内在3-4月、12-次年1月溶解氧月均值较高,分别与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及气温有关,而8-9月出现较低值,主要受高气温影响;泸沽湖全湖范围内水体溶解氧含量空间上有一定差异,大致表现为南侧及湖心里务比岛附近水体溶解氧稍高,北侧稍低,主要是局部湖区水动力特性、水生植物及浮游植物群落的差异所致;由于水温分层差异显著,泸沽湖水体溶解氧存在明显垂向分层,温跃层内溶解氧含量达峰值,温跃层之上溶解氧含量垂向均匀,温跃层之下溶解氧含量随水深逐渐降低。研究结果可为泸沽湖水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沽湖 溶解氧 时空分布 温跃层
原文传递
不同水温下蓝藻水华生消模拟与预测 被引量:14
9
作者 黄钰铃 陈明曦 郭静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84-88,93,共6页
蓝藻是河湖水华中常见优势种群,其生命活动、物质代谢与水温密切相关,针对该问题,以铜绿微囊藻为供试对象,利用物理模型模拟了不同温度下该藻引发的水华生消的过程.结果表明:该蓝藻水华生消与水温密切相关,当营养物质及其他条件适宜时,... 蓝藻是河湖水华中常见优势种群,其生命活动、物质代谢与水温密切相关,针对该问题,以铜绿微囊藻为供试对象,利用物理模型模拟了不同温度下该藻引发的水华生消的过程.结果表明:该蓝藻水华生消与水温密切相关,当营养物质及其他条件适宜时,水温为28±1℃可促进水华发生;此时藻类比增长率最高,可达1.05;水体氮磷营养在藻类进入对数生长期即消耗殆尽,水体pH和溶解氧受藻类光合作用影响发生变化,经一个周期后达到稳定状态,水体电导率主要因氮磷营养含量降低而降低.以28℃下蓝藻叶绿素a随时间变化的观测值建立时序模型AR(3)进行预测,经检验,模型模拟精度较高,在实际工作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水华 生消 时序模型 模拟 预测
下载PDF
不同光照下微囊藻垂直迁移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钰铃 朱纯 +1 位作者 周召红 张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1-25,共5页
通过室内模拟不同光照条件下微囊藻水华的垂直迁移过程,分析了光强对微囊藻细胞在水柱中聚集和悬浮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源下水柱中微囊藻细胞发生垂直迁移,并明显聚集于中下层;I2光源下微囊藻细胞垂直迁移速度高于其他处理,高达2.59... 通过室内模拟不同光照条件下微囊藻水华的垂直迁移过程,分析了光强对微囊藻细胞在水柱中聚集和悬浮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源下水柱中微囊藻细胞发生垂直迁移,并明显聚集于中下层;I2光源下微囊藻细胞垂直迁移速度高于其他处理,高达2.59 m/h;微囊藻细胞在弱光条件下,通过形成伪空泡使其细胞密度降低、浮力增大,从而悬浮于水柱中,寻找适宜生境;野外水域中以微囊藻为优势藻种的蓝藻水华正是通过在强光条件下伪空泡破裂下沉、弱光条件下伪空泡增多上浮的趋利避害机制而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 垂直迁移 光照 水华
原文传递
突出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探讨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钰铃 高婷 +3 位作者 罗玉红 苏青青 赵小蓉 王海云 《高等理科教育》 2012年第4期148-152,共5页
三峡大学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历经十年发展,人才培养定位及培养方案得到了修改与完善,其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程保留各环境要素污染控制技术及评价与管理,同时增加特色工程技术类课程,体现了该学科与优势学科水利工程的融合,有效地突出学校的... 三峡大学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历经十年发展,人才培养定位及培养方案得到了修改与完善,其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程保留各环境要素污染控制技术及评价与管理,同时增加特色工程技术类课程,体现了该学科与优势学科水利工程的融合,有效地突出学校的水电办学特色;此外,课程体系还着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试图强化学生工程应用能力,拓宽未来的就业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 工程应用
下载PDF
香溪河库湾底泥营养盐释放规律初探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钰铃 刘德富 苏妍妹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13,共5页
受水库调度带来的扰动影响,河道型水库支流库湾河口底泥营养盐释放为水体富营养化和水华暴发增加了风险。文章通过在香溪河库湾河口采集底泥和水样,室内模拟扰动条件下,藻类外吸收源、扰动及底泥-水界面浓度梯度对底泥营养盐释放的影响... 受水库调度带来的扰动影响,河道型水库支流库湾河口底泥营养盐释放为水体富营养化和水华暴发增加了风险。文章通过在香溪河库湾河口采集底泥和水样,室内模拟扰动条件下,藻类外吸收源、扰动及底泥-水界面浓度梯度对底泥营养盐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扰动及外吸收源并存时,底泥氮磷释放量增大;扰动作用对磷释放影响较底泥-水界面浓度梯度弱,但对氮释放影响较底泥-水界面浓度梯度影响大;底泥释磷量随底泥-水界面浓度梯度升高而增大,释氮量则受其影响较小。三峡水库泄水和水华暴发、藻类大量繁殖将促进香溪河库湾底泥营养盐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溪河库湾 底泥 内源营养盐释放
下载PDF
水华生消模拟及其溶解氧变化过程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黄钰铃 陈明曦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7-72,共6页
分别控制不同初始pH值、水温、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等条件,模拟微囊藻水华生消过程。叶绿素a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水体初始pH值为8左右时水华暴发强烈,其叶绿素a峰值最高,达199.17 mg/m3;水温高于24℃可促进微囊藻细胞酶活性,使其快速繁殖... 分别控制不同初始pH值、水温、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等条件,模拟微囊藻水华生消过程。叶绿素a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水体初始pH值为8左右时水华暴发强烈,其叶绿素a峰值最高,达199.17 mg/m3;水温高于24℃可促进微囊藻细胞酶活性,使其快速繁殖致水华暴发,叶绿素a峰值超过500 mg/m3;光照强度大、光照时间长的处理组藻细胞光合作用旺盛、水华强烈暴发,其叶绿素a峰值分别为1 065.007 mg/m3和740.561 mg/m3,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实验过程中水体溶解氧与叶绿素a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其主要受水华生消过程中藻细胞光合作用产氧影响。基于浮游植物生长动力学的溶解氧动态模型参数拟合结果表明该实验条件下溶解氧预测可用指数模型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华 模拟实验 叶绿素A 溶解氧
原文传递
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氮循环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钰铃 罗广成 李靖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3-97,共5页
构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可将其分为3个阶段,其中,第一和第三阶段以硝化反应和有机氮生物合成为主,第二阶段以反硝化为主;以质量平衡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各形态氮化合物迁移转化模型,并利用各形态氮实测值计算得到氮循环... 构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可将其分为3个阶段,其中,第一和第三阶段以硝化反应和有机氮生物合成为主,第二阶段以反硝化为主;以质量平衡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各形态氮化合物迁移转化模型,并利用各形态氮实测值计算得到氮循环质量平衡图。结果表明:在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水体-基质-植物多介质中,不同形态氮之间发生迁移转化,水体和基质中氨态氮和硝态氮均有所减少,植物吸收合成部分有机氮,系统最终出水脱氮效率为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生态系统 羊蹄酸模 氮循环 质量平衡
下载PDF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成因及防治初探 被引量:14
15
作者 黄钰铃 惠二青 李靖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是我国西南地区生态环境最突出的问题。首先探讨我国西南地区喀斯特石漠化成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的原因,指出喀斯特石漠化引起的干旱缺水、土壤贫瘠、地质灾害等严重威胁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据此,提... 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是我国西南地区生态环境最突出的问题。首先探讨我国西南地区喀斯特石漠化成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的原因,指出喀斯特石漠化引起的干旱缺水、土壤贫瘠、地质灾害等严重威胁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据此,提出防治喀斯特石漠化的基本措施,即缓解人口压力、加快生态建设、调整产业结构与布局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南 喀斯特地区 石漠化
下载PDF
河道型水库库湾水体富营养化评价及防治初探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钰铃 惠二青 刘德富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6-17,49,共3页
目前我国河道型水库库湾水体污染问题普遍存在。葛洲坝水库是典型的河道型水库,水库蓄水以后,在黄柏河下游形成具有湖库特征的库湾,库湾水体发生富营养化。库湾水动力条件改变加上上游输入充足的营养物质,使库湾水体发生富营养化。... 目前我国河道型水库库湾水体污染问题普遍存在。葛洲坝水库是典型的河道型水库,水库蓄水以后,在黄柏河下游形成具有湖库特征的库湾,库湾水体发生富营养化。库湾水动力条件改变加上上游输入充足的营养物质,使库湾水体发生富营养化。利用黄柏河1998—2002年库湾断面监测资料,评价黄柏河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分析其富营养化成固,并据此提出可行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湾 富营养化 评价 防治
下载PDF
人工湿地基质渗滤特性及净化污水效果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钰铃 惠二青 周先华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6年第4期113-115,共3页
以细沙、细沙和碎石质量比为1∶1、1∶2、2∶1的三种组合,以及煤渣和壤土质量比为1∶1的混合物共五种基质为供试对象,通过比较测定不同基质渗透性,选择渗透性较好的基质搭配填入人工湿地模型中,测定进出水水质,研究基质对系统净化污水... 以细沙、细沙和碎石质量比为1∶1、1∶2、2∶1的三种组合,以及煤渣和壤土质量比为1∶1的混合物共五种基质为供试对象,通过比较测定不同基质渗透性,选择渗透性较好的基质搭配填入人工湿地模型中,测定进出水水质,研究基质对系统净化污水的效果。结果表明,渗透性对人工湿地系统净化污水有一定影响,当基质渗透性较好、孔隙率较高时,污水总磷、氨氮、以及化学需氧量去除率较高;随时间延长,各指标去除率降低,其中总磷去除率与时间有较好的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 渗透性 净化 人工湿地
下载PDF
水库建设与生态系统和谐 被引量:8
18
作者 黄钰铃 王从锋 刘德富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3-66,共4页
水库建设和运行对流域内上下游的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产生诸多负面影响,诸如改变流域水文气候,导致水温分层、泥沙淤积、水质恶化,切断河流廊道,阻隔鱼类洄游通道等;此外,传统的水库调度方式仅体现水库的工程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水库建设和运行对流域内上下游的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产生诸多负面影响,诸如改变流域水文气候,导致水温分层、泥沙淤积、水质恶化,切断河流廊道,阻隔鱼类洄游通道等;此外,传统的水库调度方式仅体现水库的工程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忽视了其生态效益。通过详细探讨这些问题,据此提出生态水库的概念,并从规划、设计、施工及生态调度等方面探讨了生态水库的理论体系,即水库建设需与生态系统达到高度的和谐与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水库 生态调度 生态系统
下载PDF
西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黄钰铃 惠二青 +1 位作者 员学锋 李靖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5年第2期46-49,54,共5页
对西南地区水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提出西南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方略,即加快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快水能资源开发,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等。
关键词 水资源 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西南地区
下载PDF
基于暂储理论的源头溪流营养盐滞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钰铃 骆辉煌 +1 位作者 马巍 毛战坡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3-281,共9页
源头溪流是流域污染负荷控制的关键节点。源头溪流接纳流域内输入的污染物后,通过促进污染物在河道内的滞留及消减,降低对流域下游的输出,为下游水域水环境治理减轻压力。本文从暂储理论出发,对源头溪流营养盐滞留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介... 源头溪流是流域污染负荷控制的关键节点。源头溪流接纳流域内输入的污染物后,通过促进污染物在河道内的滞留及消减,降低对流域下游的输出,为下游水域水环境治理减轻压力。本文从暂储理论出发,对源头溪流营养盐滞留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暂储的定义,探讨了影响暂储区的水文、地形地貌及生物因素,分析了暂储区对溪流中营养盐滞留的作用,辨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指出未来宜在国内诸多源头溪流尽快开展相关工作,研究暂储区变化对营养盐滞留的影响机理,从而为下游流域污染负荷削减、河流廊道生态恢复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头溪流 暂储 营养盐滞留 营养盐螺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