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镇痛联合表面麻醉在食道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崇汉 黄锦联 +1 位作者 廖锡强 李卫明 《河北医学》 CAS 2008年第11期1324-1326,共3页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联合表面麻醉在食道异物取出术中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将60例将行食道镜下食道异物取出术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人,一组(表面麻醉组)先以1%丁卡因5m l作咽喉部喷洒,及2%利卡因10m l含服;二组(瑞芬太尼...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联合表面麻醉在食道异物取出术中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将60例将行食道镜下食道异物取出术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人,一组(表面麻醉组)先以1%丁卡因5m l作咽喉部喷洒,及2%利卡因10m l含服;二组(瑞芬太尼组)在一组的基础上加用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在麻醉前、麻醉后及术中的HR、SP、DP、MAP、SPO2的变化和VAS评分。结果:一组中有3例病人未能按预定完成手术,二组均能顺利完成手术,术中SPO2均在正常范围内,一组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显著性差异。结论: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靶控)镇痛辅助表面麻醉下能显著减轻病人清醒状态下食道异物取出术的心血管反射及病人的不适,能安全地应用于该类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靶控输注 食道异物取出术
下载PDF
HSH40联合甘露醇救治颅内高压合并失血性休克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珍爱 赵崇汉 +1 位作者 袁秀仪 黄锦联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12期18-19,共2页
目的:研究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SH40)联合甘露醇救治颅内高压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60例颅脑外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HSH4... 目的:研究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SH40)联合甘露醇救治颅内高压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60例颅脑外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HSH40联合甘露醇,对照组采用复方乳酸钠联合甘露醇。比较两组患者休克症状、颅内压变化以及血浆浓度。结果:观察组输注30 min后的中心静脉压为(7.65±0.33)cm H2O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7±0.22)cm H2O(P<0.05),观察组输注30 min后的颅内压为(18.6±1.45)mm H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28±1.61)mm Hg(P<0.05)。观察组输注30 min后的血钠、血氯分别为(145.31±4.22)mmol/L、(103.13±2.08)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0.62±1.04)mmol/L、(99.23±1.07)mmol/L(P<0.05)。结论:HSH40联合甘露醇在颅内高压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救治中效果显著,降低颅内压同时能及时纠正休克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高压 失血性休克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
下载PDF
瑞芬太尼恒速注射镇痛与表面麻醉下清醒气管插管在困难插管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黄锦联 卢贵明 赵崇汉 《河北医学》 CAS 2007年第4期382-384,共3页
目的:探讨注射瑞芬太尼与表面麻醉在困难插管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将32例有困难插管指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表面麻醉组)以咪唑安定2mg注射,再以1%丁卡因5ml和2%利多卡因10ml作鼻腔至气管的表面麻醉;二组(瑞芬太尼组)在一... 目的:探讨注射瑞芬太尼与表面麻醉在困难插管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将32例有困难插管指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表面麻醉组)以咪唑安定2mg注射,再以1%丁卡因5ml和2%利多卡因10ml作鼻腔至气管的表面麻醉;二组(瑞芬太尼组)在一组的基础上,加用瑞芬太尼0.1μg/kg.min恒速注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在诱导前、诱导后的HR、SP、DP、MAP、SpO2的变化和VAS评分。结果:两组均能顺利完成气管插管,插管过程SpO2均无显著变化,一组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显著大于二组,VAS评分也大于二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瑞芬太尼恒速注射镇痛辅助表面麻醉下能显著减轻清醒状态下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射,能安全地用于困难插管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表面麻醉 困难插管
下载PDF
综合序贯疗法治疗椎管内麻醉后头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黄锦联 卢贵明 林福筹 《河北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后头痛的最佳序贯疗法。方法:选择椎管内麻醉后发生头痛的病例共45例,按设定的序贯疗法分别为A:去枕平卧1d,每天补液量增加1000ml平衡液,肌注曲马多100mg,无效时进入B和C;B:能进食者给予市售咖啡饮品,每天三次;C:不... 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后头痛的最佳序贯疗法。方法:选择椎管内麻醉后发生头痛的病例共45例,按设定的序贯疗法分别为A:去枕平卧1d,每天补液量增加1000ml平衡液,肌注曲马多100mg,无效时进入B和C;B:能进食者给予市售咖啡饮品,每天三次;C:不能进食者静脉注射氯胺酮0.5mg/kg,连用2d;以上治疗无效时进入D:行硬膜外填充自体血10ml。结果:基础治疗(A)有效者8例,为17.7%,且仅为单纯腰麻者,对硬外针穿破蛛网膜者无效;A无效进入B与C法同时治疗的有效例数为32例,有效率为73.3%,以上治疗方法无效者4例,采用D法全部治愈,无后遗症与并发症。结论:采用序贯疗法治疗椎管内麻醉后头痛,能遵循由简单无创向有创方法的渐进过渡,不耽误治疗时间,不增加患者痛苦,观察45例无后遗症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麻醉后头痛 氯胺酮 咖啡因 硬膜外填充
下载PDF
心脏外伤围术期麻醉处理
5
作者 黄锦联 卢贵明 +1 位作者 林福筹 张敏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245-246,共2页
[目的]总结心脏外伤的麻醉抢救和术后治疗对其预后的影响,建立心脏外伤围麻醉期处理常规。[方法]所有心脏外伤病人均开放动脉监测血压和深静脉作快速输液和监测中心静脉压,插双腔气管导管分隔术侧肺,以利于术者手术操作和保护健侧肺;术... [目的]总结心脏外伤的麻醉抢救和术后治疗对其预后的影响,建立心脏外伤围麻醉期处理常规。[方法]所有心脏外伤病人均开放动脉监测血压和深静脉作快速输液和监测中心静脉压,插双腔气管导管分隔术侧肺,以利于术者手术操作和保护健侧肺;术中根据CVP变化来调整输液速度,常规以多巴胺维护脏器功能和以去甲肾上腺素提升血压,未缝合心脏伤口前不作心脏按压,术后呼吸机支持治疗和静脉自控镇痛,控制输液量,降低中心静脉压,减轻心脏负荷。[结果] 12例中仅1例因心室、心房大范围横贯伤术中死亡外,其余11例均康复出院。[结论]创建一套心脏外伤的麻醉抢救和术后治疗常规方法,有助于提高伤者的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伤 围术期 麻醉 双腔气管导管 中心静脉插管
下载PDF
氯诺昔康、曲马多和芬太尼用于鼻内镜手术镇痛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黄锦联 张敏 林福筹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 :比较氯诺昔康、曲马多和芬太尼用于鼻内镜手术的镇痛效果。方法 :90例需作鼻内镜手术者随机分为 3组 (氯诺昔康组、曲马多组、芬太尼组 ) ,每组 30例。术中分别使用相应的药物 (氯诺昔康、曲马多、芬太尼 )作麻醉镇痛 ,比较各组... 目的 :比较氯诺昔康、曲马多和芬太尼用于鼻内镜手术的镇痛效果。方法 :90例需作鼻内镜手术者随机分为 3组 (氯诺昔康组、曲马多组、芬太尼组 ) ,每组 30例。术中分别使用相应的药物 (氯诺昔康、曲马多、芬太尼 )作麻醉镇痛 ,比较各组的镇痛效果、药物作用持续时间、对循环呼吸的影响及其它不良反应。结果 :氯诺昔康、芬太尼组的镇痛效果比曲马多组好 ,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分别为 (1.7± 0 .3)、(1.4± 0 .5 )、(2 .5± 0 .6 ) (两两比较 ,P<0 .0 5~ 0 .0 1) ;三种药物作用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两比较 ,P<0 .0 1) ,氯诺昔康的药物作用持续时间最长 ,为 (2 2 .7± 35 .1) min;三药用药前后对循环呼吸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但数值均在正常范围内 ;芬太尼、曲马多组均出现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 ,而氯诺昔康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氯诺昔康可作为鼻内镜手术首选的麻醉镇痛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诺昔康 曲马多 芬太尼 鼻内镜手术 镇痛
下载PDF
HC可视喉镜在院外急救困难气道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梁俊雄 黄锦联 +1 位作者 张伟良 陈华达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16期1802-1804,共3页
目的探讨HC可视喉镜在院外急救困难气道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经急救医疗系统(Emergnet medical system,EMS)行院外抢救紧急气管插管的困难气道患者11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Macintosh喉镜气管插管... 目的探讨HC可视喉镜在院外急救困难气道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经急救医疗系统(Emergnet medical system,EMS)行院外抢救紧急气管插管的困难气道患者11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Macintosh喉镜气管插管,研究组采用HC可视喉镜气管插管,比较2种喉镜的声门暴露情况、插管成功率、插管成功次数、插管时间及插管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Cormack分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声门暴露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及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成功插管患者的插管次数及插管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CormackⅣ级的插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插管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ormackⅡ级、Ⅲ级及Ⅳ级插管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HC可视喉镜与普通喉镜在院外急救困难气道插管应用可提升声门暴露率,降低声门暴露分级,提升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及总成功率,降低平均插管次数、插管时间及不良反应率,且Cormack声门显露分级越高,优势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可视喉镜 普通喉镜 院外急救 困难气道 气管插管
下载PDF
瑞芬太尼和异丙酚效应室靶控输注全静脉麻醉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卢贵明 黄锦联 +1 位作者 劳国连 寥锡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8期2187-2189,共3页
目的:以效应室浓度为目标,观察瑞芬太尼和异丙酚靶控输注(TCI)全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并与持续微量泵输注(恒速)方式进行比较。方法:64例内窥镜鼻窦择期手术耳鼻咽喉科患者,按输注方式不同,随机分为效应室靶控(TCI)组(n=32)和持续微量泵... 目的:以效应室浓度为目标,观察瑞芬太尼和异丙酚靶控输注(TCI)全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并与持续微量泵输注(恒速)方式进行比较。方法:64例内窥镜鼻窦择期手术耳鼻咽喉科患者,按输注方式不同,随机分为效应室靶控(TCI)组(n=32)和持续微量泵(恒速)组(n=32)。TCI组以瑞芬太尼6ng/mL、异丙酚3μg/mL为初始靶浓度输注,诱导完成后调整为瑞芬太尼3ng/mL、异丙酚2.5μg/mL维持;恒速组以瑞芬太尼2μg/kg、异丙酚1.5mg/kg静推诱导,然后以瑞芬太尼0.2μg/(kg·min)、异丙酚100μg/(kg·min)为初始浓度维持。根据手术需要调节两药用量,术毕停止输注。观察两组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变化、用药量、麻醉效果(诱导时间、胸壁强直、术中流泪或知晓)、麻醉恢复情况(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前PETCO2)、拔管后不良反应和手术前后血糖、尿素氮、肌酐值。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应激和安全性指标无明显差异,均能获得较满意的麻醉效果。TCI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更稳定,SBP、DBP在插管前和术中最低值上均高于恒速组(P<0.05),术中最高值则低于恒速组(P<0.05),HR在插管前高于恒速组(P<0.05)。TCI组诱导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恒速组(P<0.05或0.01);瑞芬太尼和异丙酚用药量低于恒速组(P<0.05或0.01)。同时,恒速组出现1例术中知晓。结论:瑞芬太尼和异丙酚效应室靶控输注应用于全静脉麻醉更方便、有效、安全、节约,而且无毒、无污染及并发症少,是一种较理想的全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静脉 瑞芬太尼 二异丙酚 靶控输注 效应室
下载PDF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单点法与双点法的比较
9
作者 劳国连 黄锦联 《河北医学》 CAS 2000年第8期716-717,共2页
关键词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单点法 双点法
下载PDF
低浓度罗哌卡因腰麻在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0
10
作者 赵崇汉 黄锦联 陈珍爱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年第7期923-925,共3页
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腰麻在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行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各75例。A组患者给予0.375%罗哌卡... 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腰麻在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行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各75例。A组患者给予0.375%罗哌卡因2 ml;B组患者给予0.5%罗哌卡因2 ml。观察2组患者麻醉前、麻醉5、15、60 min后的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运动神经阻滞程度、阻滞起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麻醉前比较,A组患者麻醉5、15、60 min后SBP、MAP及HR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麻醉5 min后SBP、MAP及HR均明显低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与Bromage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67%(8/75),明显低于B组的30.67%(2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腰麻在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中能有效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效果较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浓度罗哌卡因 腰麻 老年人 下肢骨科手术
下载PDF
改良式头架在插管全麻脊柱后入路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善红 朱金早 +1 位作者 黄锦联 麦惠珍 《河北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711-712,共2页
目的:探讨插管金麻脊柱后入路手术病人,术中使用改良式头架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住院号尾数奇偶数随机分组,对改良组58例病人和传统组50例病人进行临床实践观察,效果对比。结果:手术时间4-6h,改良组无1例发生皮肤受压等并发症... 目的:探讨插管金麻脊柱后入路手术病人,术中使用改良式头架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住院号尾数奇偶数随机分组,对改良组58例病人和传统组50例病人进行临床实践观察,效果对比。结果:手术时间4-6h,改良组无1例发生皮肤受压等并发症。而传统组发生皮肤压红及皮肤凹陷轻微发紫共13例。发生率为26%。结论:使用改良式头架能避免手术病人的头面部支撑点皮肤受压;同时可减少搬动病人头部,变换受压部位,大大地减少了护理工作量;另外,避免气管导管移位、脱落等情况发生,从而保证了麻醉和手术的安全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管全麻 改良式头架 俯卧位 支撑点
下载PDF
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卢贵明 陈健腾 +2 位作者 黄锦联 姚慧文 赵崇汉 《河北医学》 CAS 2006年第8期764-767,共4页
目的:观察异丙酚和瑞芬太尼血浆靶控输注(TCI)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中的效果并探讨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65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病人,随机分为TCI组(n=32)和对照组(n=33)。TCI组采用异丙酚4mg/L,瑞芬太尼1ug/L血浆靶浓度输注... 目的:观察异丙酚和瑞芬太尼血浆靶控输注(TCI)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中的效果并探讨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65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病人,随机分为TCI组(n=32)和对照组(n=33)。TCI组采用异丙酚4mg/L,瑞芬太尼1ug/L血浆靶浓度输注;对照组用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入室后监测无创血压(MAP)、心率(HR)、心电图(ECG)、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CO2)。记录T0(入室静息5m in)、T1(入镜即刻)、T2(入镜后5m in)、T3(最高MAP、HR、PCO2和最低SpO2)及T4(术毕)时MAP、HR、SpO2和PCO2值。观察病人呼吸抑制,呛咳,躁动发生率,入镜成功率,有否喉部及支气管痉挛、胸壁强直和心律失常,询问病人满意程度。结果:两组病人一般情况、SpO2、PCO2和呼吸抑制无明显差异(P>0.05)。TCI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更稳定,MAP和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对照组呛咳和躁动发生率明显高于TCI组(P<0.01);病人满意度不佳,明显低于TCI组(P<0.01)。两组入镜成功率和喉部及支气管痉挛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对照组有2例入镜失败,需改为TCI方式才能完成操作以及1例出现支气管痉挛。两组均未见胸壁强直和严重心律失常。结论: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安全有效,可控性好,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瑞芬太尼 纤维支气管镜 靶控输注
下载PDF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应用于失血性休克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崇汉 黄锦联 卢贵明 《现代医院》 2009年第8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HSH)对失血性休克的扩容效果。方法外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70例,随机分成两组: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组(H组),复方乳酸钠组(R组),每组各35例。H组患者30分钟内输注HSH10ml/kg,R组患者相同时间内输注Ringe... 目的探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HSH)对失血性休克的扩容效果。方法外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70例,随机分成两组: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组(H组),复方乳酸钠组(R组),每组各35例。H组患者30分钟内输注HSH10ml/kg,R组患者相同时间内输注Ringer’s10ml/kg。分别于输注前、输注结束和输注后30min三个时间点监测中心静脉压(CV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检测血浆Na+、Cl-、K+浓度。结果经快速扩容后,两组CVP、SBP、DBP、HR和SpO2较输注前均有改善,H组较R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组钾离子轻度降低,钠离子和氯离子略有升高,但与R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HSH(10ml/kg)应用于失血性休克患者,扩容效果较复方乳酸钠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 复方乳酸钠 失血性休克
下载PDF
两种机械通气模式对创伤性连枷胸并肺挫伤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梁雄斌 钟源波 +1 位作者 梁忠诚 黄锦联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16期33-35,共3页
目的比较创伤性连枷胸并肺挫伤治疗经面罩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通气模式和经气管插管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的通气模式临床效果。方法 50例肺挫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FM组(25例)采用经面罩无创CPAP模式机械通... 目的比较创伤性连枷胸并肺挫伤治疗经面罩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通气模式和经气管插管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的通气模式临床效果。方法 50例肺挫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FM组(25例)采用经面罩无创CPAP模式机械通气;ETI组(25例)采用气管插管SIMV+PEEP模式机械通气。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主要并发症、动脉血氧分压(PaO2)、ICU住院时间及ICU期内的存活率。结果 FM组有3例继发肺感染,ETI组有13例继发肺感染,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ETI组的PaO2在开始第1天较FM组明显增高,但之后无明显差异,两组入住ICU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FM组存活25例,ETI组存活18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面罩无创CPAP通气治疗创伤性连枷胸并肺挫伤能有效减少继发性肺感染的发生,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枷胸 肺挫伤 机械通气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呼气末正压通气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921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梁雄斌 陈建成 +1 位作者 梁忠诚 黄锦联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16期2406-2408,共3页
目的比较研究基层医院开展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的优劣性。方法回顾分析了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2001—2013年经历了肺叶切除的患者921例,其中VATS手术261例,常规开胸660例。比较分析两组之间的临床特征、住院时... 目的比较研究基层医院开展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的优劣性。方法回顾分析了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2001—2013年经历了肺叶切除的患者921例,其中VATS手术261例,常规开胸660例。比较分析两组之间的临床特征、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结果 VATS肺叶切除手术量逐年增加,在2009年增长明显,达到30例以上,VTAS肺叶切除占28.33%;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手术逐年减少。VATS肺叶切除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后住院时间有显著性(P<0.05),术中平均失血量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住院总费用VATS肺叶切除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结论在基层医院开展VATS肺叶切除术在安全性、可行性方面不亚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但是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训学习才能掌握VTAS肺叶切除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TS 肺叶切除 常规开胸
下载PDF
BIS麻醉深度监测在老年人全凭静脉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崇汉 黄锦联 陈珍爱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8期1706-1707,共2页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麻醉深度监测在老年人气管内全麻的重要性。方法选择2011~2013年我院70岁以上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老年患者45例,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1、对照组2和试验组,每组15例。试验中所有病例术中均血浆靶控药物浓度的...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麻醉深度监测在老年人气管内全麻的重要性。方法选择2011~2013年我院70岁以上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老年患者45例,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1、对照组2和试验组,每组15例。试验中所有病例术中均血浆靶控药物浓度的方式维持推注瑞芬太尼确保镇痛效果,术中血压波动控制在基础压的20%。对照组1根据术中血压调节丙泊酚的推注速度。对照组2按4mg/(kg·h)速度推注丙泊酚;试验组病人根据BIS维持在50+10%水平输注丙泊酚。对照组2和试验组病人当血压波动大于基础压的20%时滴注硝酸甘油或多巴胺。观察术中知晓情况、丙泊酚总量、术后复苏及出室时间。结果对照组1出现5例术中知晓、对照组21例,而试验组未出现;而丙泊酚总量、术后复苏及出室时间方面,试验组均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在老年人全麻中能有效预防术中知晓,提高麻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 老年人 全凭静脉麻 丙泊酚
下载PDF
纤维鼻咽喉镜在气管插管困难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林云雁 黄锦联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62-162,共1页
目的 :观察纤维鼻咽喉镜在气管插管困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 16例气管插管困难患者 ,应用纤维鼻咽喉镜引导插管。结果 :纤维鼻咽喉镜引导插管成功 15例 ,改行气管切开插管 1例。结论 :纤维鼻咽喉镜能快速、有效解决插管困难。
关键词 纤维鼻咽喉镜 气管插管 应用 全身麻醉
下载PDF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应用于婴幼儿腹腔镜手术的研究
18
作者 廖锡强 赵国进 +1 位作者 黄锦联 李卫明 《河北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225-227,共3页
目的:观察泵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婴幼儿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3岁以下行腹腔镜斜疝修补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两组,A组(n=30),吸入异氟醚进行气管内麻醉,B组(n=30),泵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观察麻... 目的:观察泵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婴幼儿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3岁以下行腹腔镜斜疝修补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两组,A组(n=30),吸入异氟醚进行气管内麻醉,B组(n=30),泵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观察麻醉过程中血压心率。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呼之睁眼及拔管时间,术后止痛药需求时闻,麻醉后不良反应。结果:①A组病人在人工气腹及气管拔管时血压及心率显著升高。B组病人麻醉后备时段均表现为显著的心率及血压下降。②B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后离床时间均较A组提前22%~47%不等,有显著差异。③B组术后对止痛药物需求早于A组。④A组术后呕吐、低血氧高于B组。结论:与常规吸入全麻行婴幼儿腹腔镜斜疝修补术比较。泵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效果更确切,苏醒快而且苏醒质量好。由于半衰期短,需及时开始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异丙酚 婴幼儿 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丙泊酚与咪唑安定用于脑血管造影的效果比较
19
作者 廖锡强 黄锦联 程树来 《中华今日医学杂志》 2003年第21期35-37,共3页
目的:比较丙泊酚与咪唑安定在脑血管造影术中的监测下的麻醉处理(MAC)效果。方法:30例脑血管造影术患者随机均分为A组(丙泊酚组)15例和B组(咪唑安定组)15例,两组患者术前均静注芬太尼1μg/kg,A组静注丙泊酚1mg/kg诱导后泵注25~50... 目的:比较丙泊酚与咪唑安定在脑血管造影术中的监测下的麻醉处理(MAC)效果。方法:30例脑血管造影术患者随机均分为A组(丙泊酚组)15例和B组(咪唑安定组)15例,两组患者术前均静注芬太尼1μg/kg,A组静注丙泊酚1mg/kg诱导后泵注25~50μg·kg^-1·min^-1维持,B组静注咪唑安定0.05mg/kg诱导后泵入1~2μg·kg^-1·min^-1维持。采用改良Ramsay法进行评分,Ⅱ~Ⅴ分认为是适当MAC效果。结果:术中两组患者均达到满意MAC效果。A组入睡时间和苏醒时间均明显早于B组(P<0.01)。两组患者均有显著血压下降和呼吸抑制,A组较B组明显(P<0.01)。结论:采用丙泊酚或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均有良好MAC麻醉效果,丙泊酚有起效快及苏醒快的优点,而咪唑安定有呼吸循环抑制较轻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咪唑安定 脑血管造影 麻醉药物 MAC 呼吸循环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 DSA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全身麻醉与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后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袁秀仪 黄锦联 李卫明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8年第19期3140-3141,共2页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后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8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以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全身麻醉,观察组使用椎管内麻醉,对比两组手术时间、睁眼时间、...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后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8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以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全身麻醉,观察组使用椎管内麻醉,对比两组手术时间、睁眼时间、语言陈述时间和麻醉药使用量,并对两组麻醉前后精神状态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手术、睁眼及语言陈述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麻醉药用量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术后1h、3h、6h精神状态(MMSE)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优(P<0.05)。结论对骨科老年患者术中使用椎管内麻醉具有良好的效果,能缩短手术时间,使患者提前睁眼并进行语言陈述,且麻醉药用量较少,提高患者的精神状态,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椎管内麻醉 老年 骨科手术 精神状态 认知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