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苎麻对重金属铅耐受性及其修复铅污染土壤潜力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黄闺 孟桂元 +5 位作者 陈跃进 柏连阳 郭敏 小丽 谭洁云 欧阳石先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20期148-152,共5页
为了探明植物苎麻对重金属铅的耐受性及土壤修复效果,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了不同铅胁迫浓度处理下苎麻的生长及重金属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低浓度处理(≤800mg/kg)能促进苎麻植株生长,株高、茎粗和生物量都有所增加,但都以500mg/kg胁迫处... 为了探明植物苎麻对重金属铅的耐受性及土壤修复效果,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了不同铅胁迫浓度处理下苎麻的生长及重金属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低浓度处理(≤800mg/kg)能促进苎麻植株生长,株高、茎粗和生物量都有所增加,但都以500mg/kg胁迫处理最佳;此后随胁迫浓度增加抑制作用明显,至最高处理浓度2300mg/kg时,各生长指标较对照显著减少,但仍能完成生长周期,表明苎麻对重金属铅胁迫具有较强的耐受性。苎麻根部与地上部铅含量在≤2000mg/kg范围内随处理浓度提高而增加,最高值分别为173.59mg/kg和92.31mg/kg。地上部富集最大量为1188.36μg/pot,占全株35.47%;苎麻铅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分别为0.04~0.06和0.50~0.73。可见,苎麻对重金属铅富集能力有限,但转运能力较好,鉴于其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和群体生物量大等特点,苎麻可作为目前重金属铅污染修复较理想的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耐受性 修复潜力
下载PDF
川芎等中草药提取物对柑橘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谢晶 黄闺 金晨钟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34期226-231,共6页
为探究中草药提取物对柑橘病原菌的抑菌效果,以川芎、五加皮、独活等6种中草药作为原料从中提取抑菌液,测定其对3种柑橘病原菌(白霉、柑橘褐腐疫霉、指状青霉)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不同中草药提取液对不同柑橘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均不同,... 为探究中草药提取物对柑橘病原菌的抑菌效果,以川芎、五加皮、独活等6种中草药作为原料从中提取抑菌液,测定其对3种柑橘病原菌(白霉、柑橘褐腐疫霉、指状青霉)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不同中草药提取液对不同柑橘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均不同,其中,川芎的抑菌作用最为明显,当其浓度低至1.0×10-3g/m L时,对3种病原菌仍有较好的抑制效果。进一步的涂膜保鲜试验证明,添加0.10%川芎提取液于壳聚糖膜中,对柑橘保鲜效果有明显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病原菌 柑橘保鲜 中草药提取物 川芎
下载PDF
不同工艺山茶油预防胃肠炎、胃溃疡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谭传波 卢芳国 +6 位作者 李玲 何谷良 吴涛 魏科 赖琼玮 黄闺 周魁香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3-96,共4页
以不同工艺山茶油为研究对象,比较其对SD大鼠胃肠炎、胃溃疡的预防作用。结果表明:鲜榨山茶油、原香山茶油、精炼山茶油对大鼠胃肠炎、胃溃疡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整体效应是原香山茶油、鲜榨山茶油优于精炼山茶油;在大鼠胃液白细胞数、... 以不同工艺山茶油为研究对象,比较其对SD大鼠胃肠炎、胃溃疡的预防作用。结果表明:鲜榨山茶油、原香山茶油、精炼山茶油对大鼠胃肠炎、胃溃疡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整体效应是原香山茶油、鲜榨山茶油优于精炼山茶油;在大鼠胃液白细胞数、胃和十二指肠病理变化的调节作用中,鲜榨山茶油又优于原香山茶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油 预防 胃肠炎 胃溃疡
下载PDF
影响茶油冷冻效果的因素分析
4
作者 黄闺 谭传波 +2 位作者 凌小辉 赖琼玮 吴丹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3-156,160,共5页
对3种不同工艺茶油(鲜榨茶油、原香茶油、精炼茶油)进行冷冻试验研究。研究温度、水分含量、含杂量、主要脂肪酸组成、反式脂肪酸含量、活性营养成分等多个因素对茶油冷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成不同工艺茶油冷冻效果不同的主要因素... 对3种不同工艺茶油(鲜榨茶油、原香茶油、精炼茶油)进行冷冻试验研究。研究温度、水分含量、含杂量、主要脂肪酸组成、反式脂肪酸含量、活性营养成分等多个因素对茶油冷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成不同工艺茶油冷冻效果不同的主要因素可能为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反式脂肪酸和保留的活性营养成分的含量不同引起的,反式脂肪酸含量较高的精炼茶油,更易产生絮状析出物和冻结状态,含活性营养成分较多的鲜榨茶油和原香茶油在-4℃下会产生结晶颗粒析出物;冷冻温度、油脂中的水分含量、含杂量对所有工艺生产的茶油的冷冻效果均有影响,温度越低,冷冻速度越快,在-4℃下不同工艺茶油会产生不一样状态的冷冻析出物,而水分含量和含杂量越高,冷冻速度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油 冷冻 反式脂肪酸 活性营养成分
下载PDF
鲜榨山茶油与特级初榨橄榄油营养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24
5
作者 谭传波 田华 +5 位作者 周刚平 赖琼玮 杨耀学 陈劲松 黄闺 张俊天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7-69,共3页
以鲜榨山茶油和特级初榨橄榄油为研究对象,对其理化指标、脂肪酸组成和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比较。结果表明:鲜榨山茶油在理化指标上与特级初榨橄榄油相当,脂肪酸组成与特级初榨橄榄油相似,但油酸含量高于特级初榨橄榄油,棕榈酸和硬脂酸... 以鲜榨山茶油和特级初榨橄榄油为研究对象,对其理化指标、脂肪酸组成和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比较。结果表明:鲜榨山茶油在理化指标上与特级初榨橄榄油相当,脂肪酸组成与特级初榨橄榄油相似,但油酸含量高于特级初榨橄榄油,棕榈酸和硬脂酸含量低于特级初榨橄榄油;在维生素E、角鲨烯、植物甾醇等天然生物活性物质方面媲美特级初榨橄榄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榨山茶油 特级初榨橄榄油 营养价值 比较
下载PDF
霉变油茶籽对压榨油茶籽油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劲松 赖琼玮 +5 位作者 黄闺 刘芳 吴丹 成超丽 罗秋兰 凌小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9-101,共3页
为研究霉变油茶籽对压榨油茶籽油的影响,选择在新鲜油茶籽中,按不同比例添加严重霉变的油茶籽,分别混合粉碎后,120℃干燥至水分含量为4%~7%,然后冷却到50℃,分别投入榨油机进行压榨,称取所得油茶籽油,计算出油率,并将油茶籽油过滤,检... 为研究霉变油茶籽对压榨油茶籽油的影响,选择在新鲜油茶籽中,按不同比例添加严重霉变的油茶籽,分别混合粉碎后,120℃干燥至水分含量为4%~7%,然后冷却到50℃,分别投入榨油机进行压榨,称取所得油茶籽油,计算出油率,并将油茶籽油过滤,检测其透明度、气味、滋味、酸价、过氧化值、黄曲霉毒素等指标。结果表明:霉变油茶籽对油茶籽出油率和油茶籽油气滋味、酸价影响较大,但没有检测出黄曲霉毒素B_1、B_2、G_1、G_2。为了确保油脂品质,消除潜在风险,在榨油前应进行霉变油茶籽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 霉变 压榨 油茶籽油 品质
下载PDF
鲜榨油茶籽油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谭传波 赖琼玮 +6 位作者 杨耀学 陈劲松 凌小辉 张俊天 黄闺 罗秋兰 刘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14,共3页
为寻求油茶籽浆液提取鲜榨油茶籽油的最佳条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其提取条件。选择不同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自变量,提油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方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实验设计,并进行响应面分析,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 为寻求油茶籽浆液提取鲜榨油茶籽油的最佳条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其提取条件。选择不同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自变量,提油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方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实验设计,并进行响应面分析,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回归方程拟合性好,鲜榨油茶籽油提取工艺最佳条件为料液比40∶10、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50 min。在最佳条件下,鲜榨油茶籽提油率为95.9%,且鲜榨油茶籽油提取工艺对鲜榨油茶籽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榨油茶籽油 提取 油茶籽浆液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油茶籽反螺旋榨油机的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赖琼玮 杨耀学 +5 位作者 陈劲松 邓一军 凌小辉 吴丹 黄闺 成超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8-160,共3页
在双螺旋榨油机的基础上,对榨油机结构进行设计,制作尾端反螺旋和设计榨膛缝隙,可以有效增加榨油机内压力,降低压榨饼含油率约2个百分点,效果明显;同时以油茶籽为原料,控制油茶籽含壳率40%、入榨水分7%、入榨温度40℃为最佳,在此条件下... 在双螺旋榨油机的基础上,对榨油机结构进行设计,制作尾端反螺旋和设计榨膛缝隙,可以有效增加榨油机内压力,降低压榨饼含油率约2个百分点,效果明显;同时以油茶籽为原料,控制油茶籽含壳率40%、入榨水分7%、入榨温度40℃为最佳,在此条件下设备运转稳定,压榨饼含油率小于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螺旋 榨油机 油茶籽 含壳率 水分 温度
下载PDF
油茶果加工工艺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赖琼玮 杨耀学 +8 位作者 陈劲松 谭传波 凌小辉 张俊天 黄闺 罗秋兰 刘芳 吴丹 成超丽 《科技创新导报》 2018年第20期104-104,106,共2页
油茶系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根据油茶果大小不一,成熟度不一的情况,采用熟化、风裂技术进行预处理后,离心挤压的方式破开油茶果并风干茶籽。油茶果剥壳后果壳存在不规则性,通过对果壳特性的研究,不同产地新... 油茶系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根据油茶果大小不一,成熟度不一的情况,采用熟化、风裂技术进行预处理后,离心挤压的方式破开油茶果并风干茶籽。油茶果剥壳后果壳存在不规则性,通过对果壳特性的研究,不同产地新鲜果壳堆密度在0.940~1.025g/cm3,新鲜茶籽堆密度1.035~1.102g/cm3。通过利用比重差将果壳分离开,并采用热风干燥获得干净卫生的油茶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果 剥壳 分离 比重
下载PDF
油茶含油率影响因素及改善措施
10
作者 杨友志 郭凌曜 +4 位作者 王婷 吴丹 李琼 黄闺 周新平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2年第1期21-23,共3页
油茶生长与气候密切相关,每年夏季湖南都会有高温干旱天气发生,尤其是7—9月份油茶油脂合成期和油脂转化成熟期,高温干旱对油茶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衡阳是湖南油茶的重要产区之一,2021年衡阳地区在油茶油脂合成转化期出现连续高温干旱... 油茶生长与气候密切相关,每年夏季湖南都会有高温干旱天气发生,尤其是7—9月份油茶油脂合成期和油脂转化成熟期,高温干旱对油茶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衡阳是湖南油茶的重要产区之一,2021年衡阳地区在油茶油脂合成转化期出现连续高温干旱天气,造成丰产不丰收。文章对衡阳部分油茶主产区油茶含油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造成油茶含油率低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改善措施,以期为后期的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关键物候期 高温干旱 含油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