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5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激光悬浮的单颗微米粒子/纳米团簇的散射强度分布测量
1
作者 黄雪峰 陈矗 +2 位作者 李嘉欣 张敏琦 李盛姬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84-195,共12页
为了探索微/纳米粒子的散射特性,提出采用贝塞尔光束悬浮和散射测量耦合的方法搭建悬浮散射测试系统装置,对单颗微米粒子/纳米团簇的散射强度分布进行精确测量.首先利用两束反向传输的贝塞尔光束对多种类型和尺寸的粒子/团簇进行悬浮,... 为了探索微/纳米粒子的散射特性,提出采用贝塞尔光束悬浮和散射测量耦合的方法搭建悬浮散射测试系统装置,对单颗微米粒子/纳米团簇的散射强度分布进行精确测量.首先利用两束反向传输的贝塞尔光束对多种类型和尺寸的粒子/团簇进行悬浮,判定粒子的悬浮稳定性;然后对悬浮粒子以9.2''的角分辨率在平面2π角度内的散射强度分布进行测量.模拟计算了激光作用下粒子的受力以及不同参数粒子的散射强度分布,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深入地分析了环境因素对散射测试系统不确定度的干扰程度,详细讨论了悬浮不稳定性对散射测量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反向传输的贝塞尔光束可对金属镁、铝和石墨等粒子/团簇进行稳定悬浮,其相对不稳定度小于0.15,悬浮过程中光泳力起主导作用;单颗微米粒子/纳米团簇的散射强度分布符合Mie粒子散射特征,折射率虚部大的粒子具有更强的前向散射特性,粒子尺寸参数越大,则前向散射作用越强.单颗微粒散射强度分布的精确测量证实了悬浮散射测试系统的通用性和可靠性,为深入认识物质散射特性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悬浮 MIE 散射 单颗微粒 纳米团簇
下载PDF
根键桩抗拔承载特性分析及变形预测
2
作者 黄雪峰 张吉禄 +3 位作者 周俊鹏 韦林辉 袁俊 王学明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9-126,共8页
根键桩现场足尺试验表明,根键的植入不仅使基础承载力大幅提高,根键阻力的稳定发挥还能有效抑制桩体位移.但由于试验条件所限,并未对根键桩多种根键组合模式下极限承载力进行量测,仅凭现有成果无法系统预测根键桩荷载位移发展规律.故采... 根键桩现场足尺试验表明,根键的植入不仅使基础承载力大幅提高,根键阻力的稳定发挥还能有效抑制桩体位移.但由于试验条件所限,并未对根键桩多种根键组合模式下极限承载力进行量测,仅凭现有成果无法系统预测根键桩荷载位移发展规律.故采用ABAQUS软件对足尺试验进行模拟分析,通过对比不同根键密度、位置下的Q-S曲线,确定不同根键组合对承载力的影响规律以及根键承载特性的变化情况,进而基于荷载传递理论提出考虑根键密度以及间距影响的根键桩非线性变形计算方法,结果表明理论计算与实测及模拟结果具有较高吻合度,能够正确反映不同根键组合模式下基础的变形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键桩 抗拔承载特性 数值模拟 理论计算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3
作者 黄雪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1期0112-0114,共3页
分析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病人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产生的直接影响。方法 以山西医院从2021年4月一直到2023年4月接受放疗的肺癌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将这些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研究综合护理产生的影响。结果 经过研究可以... 分析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病人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产生的直接影响。方法 以山西医院从2021年4月一直到2023年4月接受放疗的肺癌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将这些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研究综合护理产生的影响。结果 经过研究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情感评分、认知评分、躯体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QLQ-52评分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观察组肺癌患者对综合护理干预的满意度高达97.56%,对照组患者对常规护理的满意度仅达到65.8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 在肺癌患者接受放疗时,实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人的癌因性疲乏,可以进一步提升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肺癌放疗患者 癌因性疲乏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露天矿山台阶爆破合理微差时间优选及应用
4
作者 黄雪峰 储亚坤 +2 位作者 杨赛群 李洪伟 梁昊 《煤矿爆破》 2024年第1期15-20,共6页
为了降低露天台阶爆破后的岩石块度,减少二次破碎成本,根据杨家岭矿山的实际地质情况建立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微差时间对岩石损伤程度的影响,分析了关键测点随延期时间变化的规律,最后开展现场试验并利用块度分析软件WipFrag4.0对爆后岩... 为了降低露天台阶爆破后的岩石块度,减少二次破碎成本,根据杨家岭矿山的实际地质情况建立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微差时间对岩石损伤程度的影响,分析了关键测点随延期时间变化的规律,最后开展现场试验并利用块度分析软件WipFrag4.0对爆后岩石进行块度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微差时间的增加,岩石的损伤程度先增加后减小,在孔间、排间微差时间分别为40、70 ms时,岩石的损伤程度达到最大;通过在现场开展爆破试验发现,在孔间延期时间为35、40 ms,排间延期时间为65、70 ms时,块度主要集中在10 cm处,块度大于31.6 cm的占比分别为21.26%、23.19%,明显小于其他方案;分析后发现爆后块度分布规律与数值模拟得到的岩石损伤程度变化规律具有较好一致性,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通过数值模拟岩石损伤程度的量化与现场爆破试验相结合,为后续研究岩石损伤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差爆破 爆破块度 数值模拟 岩体损伤 现场试验
下载PDF
自拟补气滋阴降糖汤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5
作者 黄雪峰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87-89,共3页
2型糖尿病(T2DM)是临床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约占糖尿病患病人群的90%[1]。发病机制尚不完明确,其主要机制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而脂毒性和糖毒性是造成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的主要原因[2-4]。久病可累及多器官或组织系统损害... 2型糖尿病(T2DM)是临床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约占糖尿病患病人群的90%[1]。发病机制尚不完明确,其主要机制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而脂毒性和糖毒性是造成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的主要原因[2-4]。久病可累及多器官或组织系统损害,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医学上关于糖尿病的治疗的12个不同类别药物可供选择[5],常用口服西药有磺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等,虽然新药相继出现,但毒副作用和耐药性使其长期使用严重受限[6]。近年来,中医药从整体辨证角度进行诊治,发现很多单味中药和复方均有改善胰岛素、降低血糖的作用,临床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7]。为寻求更佳的用药方案,笔者以9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单纯西药和中西药结合治疗,对比观察结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β细胞功能 噻唑烷二酮类 脂毒性 患病人群 整体辨证 降糖汤 双胍类 中西药结合治疗
下载PDF
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学校劳动教育探索与反思
6
作者 黄雪峰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4期57-59,共3页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更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题中之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强调:劳动教育...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更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题中之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的规律性和实效性。由此可见,劳动光荣这一思想早已深深地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它承载了以劳动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意义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立德树人 探索 反思
下载PDF
某型滑油泵用密封皮碗损伤失效问题
7
作者 黄雪峰 司国雷 +2 位作者 李频 李蔚 陈文秀 《自动化应用》 2023年第11期138-140,143,共4页
针对某型滑油泵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密封皮碗损伤失效问题,本文分析了成型磨具尺寸、密封皮碗安装孔尺寸、皮碗加工缺陷、骨架结构尺寸、橡胶材料硬度等对皮碗安装特性的影响,得出安装过盈量和橡胶硫化均匀度影响密封皮碗与安装孔可靠固定... 针对某型滑油泵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密封皮碗损伤失效问题,本文分析了成型磨具尺寸、密封皮碗安装孔尺寸、皮碗加工缺陷、骨架结构尺寸、橡胶材料硬度等对皮碗安装特性的影响,得出安装过盈量和橡胶硫化均匀度影响密封皮碗与安装孔可靠固定,可以实现密封皮碗长时间可靠工作的结论。通过该问题的研究,对密封皮碗的安装过盈量和骨架结构尺寸提出了优化措施,得到了满足大批量生产密封皮碗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封皮碗 损伤失效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压实黄土高压力下湿陷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8
作者 王寒 黄雪峰 +1 位作者 邱明明 王博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2-130,共9页
高压力下压实黄土的湿陷变形特性是高填方黄土工程变形控制的关键问题。为研究高压力下压实黄土物理性质对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建立高压力下湿陷系数与物理力学指标间的多元回归方程,开展了不同压力、含水率、压实度的黄土压缩试验。研... 高压力下压实黄土的湿陷变形特性是高填方黄土工程变形控制的关键问题。为研究高压力下压实黄土物理性质对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建立高压力下湿陷系数与物理力学指标间的多元回归方程,开展了不同压力、含水率、压实度的黄土压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压力下,压实黄土湿陷变形特性与初始含水率、压实度密切相关,低含水率压实黄土湿陷性显著,高含水率压实黄土湿陷变形较小,低压实度黄土具有湿陷性,压实度达到90%以上不会发生湿陷;高压力下黄土孔隙比越小湿陷终止压力越大,高填方体黄土湿陷性评价应考虑饱和自重压力及上覆荷载变化引起湿陷性的变化,建立的湿陷系数回归方程相关性良好。研究成果可为黄土地区高填方工程实践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高压力 含水率 压实度 回归方程
原文传递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沙三、沙四段泥页岩微观孔隙特征分析
9
作者 姬莞莞 黄雪峰 +1 位作者 谭光荣 祁志强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1期154-160,共7页
泥页岩储集空间存在着丰富的纳米级和微米级孔隙,这些微观孔隙的存在对研究页岩油气的储集、运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井下岩心样品及钻井资料,通过岩石热解、X射线衍射、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以及JmicroVision软件,对东营凹陷沙三下亚段... 泥页岩储集空间存在着丰富的纳米级和微米级孔隙,这些微观孔隙的存在对研究页岩油气的储集、运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井下岩心样品及钻井资料,通过岩石热解、X射线衍射、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以及JmicroVision软件,对东营凹陷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所挑选的7块泥页岩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并将不同矿物组合对孔隙发育的影响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为好-最好烃源岩程度,干酪根表现为Ⅰ型和Ⅱ1型;发育多种成因类型微观孔隙,主要以有机质孔、粒间孔、粒内孔、微裂缝以及古生物化石孔为主,且粒间孔和粒内孔是总面孔率的最大贡献者;脆性矿物含量和碳酸盐岩矿物含量分别与孔隙发育程度呈负相关和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泥页岩 扫描电镜 微观孔隙 图像分析法
下载PDF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厚度与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65
10
作者 黄雪峰 陈正汉 +3 位作者 方祥位 朱元青 郭剑锋 魏学温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4332-4338,共7页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处理方法、处理深度以及合理控制剩余湿陷量等是黄土地区工程设计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从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变形特点出发,进行3个方面的相关工作。首先论述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原则;然后,...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处理方法、处理深度以及合理控制剩余湿陷量等是黄土地区工程设计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从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变形特点出发,进行3个方面的相关工作。首先论述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原则;然后,结合建构筑物的类别不同,提出不同的自重湿陷性黄土层厚度、宜采取的相应地基处理厚度和剩余湿陷量控制标准;最后,详细探讨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整片处理、局部处理及多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等问题,并给出几种地基处理方法处理效果良好的工程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 地基处理原则 地基处理深度 剩余湿陷量 地基处理方法
下载PDF
压实黄土变形特性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4
11
作者 黄雪峰 孔洋 +2 位作者 李旭东 马龙 杨宝山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37-44,共8页
黄土高填方成为岩土工程领域新的研究课题,研究前景非常可观。针对延安新区黄土高填方工程做了大量的室内压缩固结试验和增湿变形试验,讨论了压实黄土的变形特性,构造了压实黄土应力-应变关系的最佳拟合模型,并且利用试验数据对百米高... 黄土高填方成为岩土工程领域新的研究课题,研究前景非常可观。针对延安新区黄土高填方工程做了大量的室内压缩固结试验和增湿变形试验,讨论了压实黄土的变形特性,构造了压实黄土应力-应变关系的最佳拟合模型,并且利用试验数据对百米高填方在不同压实度条件下的压缩固结变形量及增湿变形量进行了预测,分析了各种变形量所占的比例。结果表明,(1)压实黄土在侧限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可以用Gunary模型拟合;(2)压实黄土在低压实度时低压下产生湿陷变形,高压不产生,中等压实度时低压下不产生湿陷性变形,但高压产生;随着压实度的继续增大,低压及高压下均不产生压实黄土的湿陷性变形;(3)在最优含水率条件下,利用试验数据对百米高填方在不同压实度下的工后沉降量进行预测,可指导现场施工并检验施工质量;(4)压实黄土压实度越高,总变形量越小,遇水增湿变形量占总变形量的比例越大,压缩固结变形量占总变形量的比例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填方 高压固结 变形特性 Gunary模型 割线模量 相关系数
原文传递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湿陷变形特征的大型现场浸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106
12
作者 黄雪峰 陈正汉 +5 位作者 哈双 薛塞光 孙树勋 徐毅明 金学菊 朱元青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2-389,共8页
结合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11号泵站地基的预浸水处理,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厚度大于35m的场地上做了面积为110×70m2的浸水试验,试验历时251d,揭示出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的湿陷变形具有与中小厚度(小于15m)自... 结合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11号泵站地基的预浸水处理,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厚度大于35m的场地上做了面积为110×70m2的浸水试验,试验历时251d,揭示出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的湿陷变形具有与中小厚度(小于15m)自重湿陷性黄土的湿陷变形不同的3个显著特征:①湿陷量随浸水历时的发展过程包含5个阶段,即初期平缓段、浸水陡降段、中期平缓段、停水后的陡降段和后期平缓段;②湿陷速率在浸水期间呈显“小→大→小→稳定”的变化规律,在停水后则呈显“大→小→稳定”的变化规律;③湿陷量、试坑周边裂缝的宽度和裂缝两侧地面的高差远远大于既往同类研究记录。通过分析,建议把连续5d的平均湿陷量不大于2mm作为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浸水试验的停止注水标准;采用建议的停水标准,缩短了该建设项目的工期、节省了费用。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供今后类似的地基处理工程及修订黄土规范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 大型现场浸水试验 稳定标准 湿陷变形特征 湿陷量 湿陷速率 预浸水地基处理
下载PDF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变形特性水分入渗规律及地基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38
13
作者 黄雪峰 张广平 +1 位作者 姚志华 张建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00-108,共9页
为研究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的湿陷变形特性、水分入渗规律以及地基处理合理方法等问题,选择典型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进行了布置沉降观测点和埋设水分计的浸水试验以及挤密桩、DDC(孔内深层强夯)桩地基处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 为研究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的湿陷变形特性、水分入渗规律以及地基处理合理方法等问题,选择典型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进行了布置沉降观测点和埋设水分计的浸水试验以及挤密桩、DDC(孔内深层强夯)桩地基处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分入渗过程中,深度22.5~25.0 m以上土体易发生湿陷,该深度以下土体则含水率增加缓慢,达不到湿陷起始含水率,不易发生湿陷,因此该深度考虑可作为现场湿陷性评价的临界深度,也可作为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地基处理时可参考的地基处理下限深度。DDC桩间距为1.0~1.4 m时,无论从挤密系数还是湿陷系数都能满足规范要求;挤密桩15 m试验区域沉降量较小,但其剩余湿陷量任未满足要求,这也佐证了关于22.5~25.0 m深度难于发生湿陷的结论。试验成果可作为今后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工程建设以及黄土规范进一步修订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 浸水试验 地基处理 湿陷变形 入渗 剩余湿陷量
原文传递
土荆芥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0
14
作者 黄雪峰 李凡 +1 位作者 陈才良 孔令义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为阐明藜科植物土荆芥的有效成分,对其地上部分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方法:运用层析手段和波谱方法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结果:它们的结构分别为(1R,2S,3S,4S)-1,2,3,4-tetrahydroxy-p-menthene,β-谷甾醇,α-菠菜甾醇,4-isopropy... 目的:为阐明藜科植物土荆芥的有效成分,对其地上部分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方法:运用层析手段和波谱方法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结果:它们的结构分别为(1R,2S,3S,4S)-1,2,3,4-tetrahydroxy-p-menthene,β-谷甾醇,α-菠菜甾醇,4-isopropyl-1-methyl-4-cyclohexene-1,2,3-triol,槲皮素,反式桂皮酸,L-鼠李糖。结论:4-isopropyl-1-methyl-4-cyclohexene-1,2,3-triol为新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荆芥 化学成分 中药 波谱方法 分离
下载PDF
根式基础透明土模型与数值模拟受力特性
15
作者 陈思良 黄雪峰 +2 位作者 袁俊 张君 梁雪岚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9-185,共7页
为研究根式基础在电塔基础上的受力特性,采用透明土与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技术,分析3种根式基础受上拔、水平荷载时的荷载-位移(Q-s)关系曲线,以及极限荷载条件下透明土的位移矢量变化,通过数值模拟探究不同... 为研究根式基础在电塔基础上的受力特性,采用透明土与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技术,分析3种根式基础受上拔、水平荷载时的荷载-位移(Q-s)关系曲线,以及极限荷载条件下透明土的位移矢量变化,通过数值模拟探究不同根键长度对基础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工况下,单层根式基础竖向抗拔承载性高于双层根式基础,但单层根式基础抗水平承载性低于双层根式基础。根键竖向间距为0.02 m双层根式基础位移矢量图显示,位移较大区域符合经典摩尔-库仑理论中的剪切破坏理论。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双层根键竖向布置间距范围为0.83~1.25倍基础直径、根键长度为0.6 m时,抗拔承载性能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式基础 透明土 位移矢量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湿陷性黄土场地湿陷下限深度与桩基中性点位置关系研究 被引量:27
16
作者 黄雪峰 杨校辉 +2 位作者 殷鹤 刘自龙 周俊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296-302,共7页
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湿陷下限深度与桩基中性点位置密切相关,为了解决桩基设计方案不当问题,如何准确判定湿陷下限深度显得十分重要。在系统分析并总结宁夏固原桩基系列浸水试验、兰州和平镇黄土浸水试验及其他地区桩基浸水试验研究成果的... 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湿陷下限深度与桩基中性点位置密切相关,为了解决桩基设计方案不当问题,如何准确判定湿陷下限深度显得十分重要。在系统分析并总结宁夏固原桩基系列浸水试验、兰州和平镇黄土浸水试验及其他地区桩基浸水试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揭示了黄土湿陷下限深度与桩基中性点位置确定的相互关系,得出了以下研究成果:(1)指出了均质黄土现场浸水试验水的竖向渗透深度是有限的(一般为20~25 m),现场黄土湿陷发生的下限深度也是有限的,不宜按室内试验的湿陷系数确定的下限深度来直接评判;(2)给出了室内湿陷性评价试验中湿陷系数sδ或自重湿陷系数zsδ随地区和深度变化的取值建议,同时,建议在湿陷量计算时引入深度修正系数和地基土浸水机率系数,初步给出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同地区湿陷下限深度评价系数?,可以有效减小湿陷性评价的室内外差异;(3)由室内试验计算确定的湿陷下限深度偏于保守,导致桩基设计过分夸大了负摩阻力的不利作用,造成桩基设计承载力偏低;(4)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桩的中性点最深位置不宜大于20~25 m,湿陷性评价下限深度小于20 m的场地,宜按评价深度确定中性点位置;给出了桩侧负摩阻力估算方法,并建议桩基负摩阻力平均值取20~35 k Pa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厚度湿陷性黄土 湿陷下限深度 桩基负摩阻力 中性点 现场浸水试验
原文传递
非饱和原状黄土垂直高边坡潜在土压力原位测试试验研究 被引量:30
17
作者 黄雪峰 李佳 +2 位作者 崔红 张建华 邱爽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0-506,共7页
通过现场大型原位测试试验,对非饱和原状黄土垂直高边坡土压力分布特征进行现场实测研究。试验采用钢筋拉结,钢筋后端锚固在距边坡滑移面以外较远的锚固桩上,其前端在边坡邻空面边界处,采用钢板及螺栓固定。本次试验切坡高度为14.5 m,... 通过现场大型原位测试试验,对非饱和原状黄土垂直高边坡土压力分布特征进行现场实测研究。试验采用钢筋拉结,钢筋后端锚固在距边坡滑移面以外较远的锚固桩上,其前端在边坡邻空面边界处,采用钢板及螺栓固定。本次试验切坡高度为14.5 m,切坡由上至下分段进行,通过安放在拉筋上的测力计量测拉筋所受的拉力,通过换算,得出前端钢板上所受到在切坡过程中土体应力释放所产生的土压力,从而得到不同切坡深度各测试点的土压力大小及分布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实测最大土压力强度在边坡高度H的2/3处,在此高度以上土压力强度接近正三角形分布,以下土压力强度迅速减小,在坡脚处接近为零,呈倒三角形分布,与经典的朗肯土压力和库仑土压力分布是不相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原状黄土 高边坡 土压力分布
原文传递
西宁地区常用基坑支护结构对比分析 被引量:24
18
作者 黄雪峰 杨校辉 +1 位作者 朱彦鹏 张世径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432-439,共8页
针对深基坑工程设计和施工现状,通过近年西宁地区基坑支护工程实践,对比分析了本地区常用的4种支护结构的作用机理、适用范围、设计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指出了方向。实践证明:在西宁地区,当基坑周边环境允许放坡、深度... 针对深基坑工程设计和施工现状,通过近年西宁地区基坑支护工程实践,对比分析了本地区常用的4种支护结构的作用机理、适用范围、设计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指出了方向。实践证明:在西宁地区,当基坑周边环境允许放坡、深度不大于12 m、地下水位较低且经济性要求较高时,应首选土钉墙支护;当基坑周边环境允许、深度大于12 m、对位移控制要求较严、地下水位较高时,应优先选用复合土钉墙或框架预应力锚杆支护,尤其作为永久性支护结构且考虑美观、造价时,框架预应力锚杆优于复合土钉墙;当大型复杂深基坑周边环境狭小、位移要求严格、锚杆长度或桩径选择受限、地质情况复杂时,选择上部土钉下部桩锚联合支护较合理。最后,结合目前西宁地区大型复杂深基坑工程实例,对其应用情况进行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黄土 深基坑工程 支护结构形式 方案比选
原文传递
采用TDR水分计研究非饱和黄土入渗及自重湿陷变形规律 被引量:10
19
作者 黄雪峰 刘长玲 +3 位作者 姚志华 杨校辉 张世经 张建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3231-3238,共8页
通过在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进行大规模原位浸水试验,在浸水坑的不同位置和深度埋设TDR水分计,对水在竖向和水平向的入渗运移规律进行实测,研究黄土在地面浸水后的入渗规律与自重湿陷变形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研究表明:(1)水在土体... 通过在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进行大规模原位浸水试验,在浸水坑的不同位置和深度埋设TDR水分计,对水在竖向和水平向的入渗运移规律进行实测,研究黄土在地面浸水后的入渗规律与自重湿陷变形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研究表明:(1)水在土体中的入渗规律是水沿大孔隙先向下入渗,然后再渗透扩大饱和区的运移过程;(2)在水分的入渗过程中,深度22.5~25.0 m以上土体发生自重湿陷变形,以下土体含水量增加缓慢,达不到湿陷起始含水量,没有发生自重湿陷变形,因此,可考虑22.5~25.0 m作为现场湿陷性评价的临界深度,另外该深度可作为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地基处理时的参考地基处理下限深度;(3)由TDR水分计得出的体积含水率变化曲线不仅可以用来测量体积含水率的时空变化,而且可以用来判定黄土是否发生湿陷变形以及湿陷敏感性和湿陷系数随深度的变化规律,也可粗略计算水在非饱和黄土中的扩散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TDR水分计 自重湿陷性黄土 湿陷变形 入渗规律 非饱和土扩散速度 地基处理
下载PDF
装配式根键基础抗拔承载特性现场试验及数值分析研究
20
作者 徐蔚 杨森林 +4 位作者 黄雪峰 马泽慧 陈旭 李涓 孙昆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2228-2233,共6页
本文针对传统输电线路装配式基础在施工过程中回填土难以充分夯实导致基础抗拔承载力不足的问题,首次提出一种新型装配式根键基础,通过植入根键的方式充分利用基础周围原状土的良好力学性能参与承载,并通过现场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对其... 本文针对传统输电线路装配式基础在施工过程中回填土难以充分夯实导致基础抗拔承载力不足的问题,首次提出一种新型装配式根键基础,通过植入根键的方式充分利用基础周围原状土的良好力学性能参与承载,并通过现场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对其上拔承载性能进行深入探究。发现装配式根键基础相较于传统金属装配式基础上拔承载力提高了123.93%,极限上拔荷载下根键提供的承载力占基础总承载力的57.14%。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出根键最优间距约为3倍根键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根键基础 抗拔承载特性 数值模拟 现场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