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胺氧化酶在创伤后肠道损伤中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47
1
作者 黎君友 吕艺 +4 位作者 付小兵 晋桦 胡森 孙晓庆 盛志勇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8期482-484,共3页
目的 :探讨血二胺氧化酶 (DAO)在严重创 (烧 )伤后肠粘膜屏障功能损伤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测定多种创 (烧 )伤动物模型和烧伤患者血或 (和 )组织 DAO活性 ,结合相关指标和小肠组织病理变化探讨肠粘膜屏障功能损伤。结果 :1严重创伤... 目的 :探讨血二胺氧化酶 (DAO)在严重创 (烧 )伤后肠粘膜屏障功能损伤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测定多种创 (烧 )伤动物模型和烧伤患者血或 (和 )组织 DAO活性 ,结合相关指标和小肠组织病理变化探讨肠粘膜屏障功能损伤。结果 :1严重创伤后的前 2 4小时即见血 DAO显著升高 ,表明创伤早期即有肠粘膜屏障功能的损伤。 2血浆 DAO的变化与小肠组织 DAO的变化呈负相关 ,与内毒素 (L PS)、血乳酸 (L ac)、D乳酸、肿瘤坏死因子 (TNF)、尿乳果糖 /甘露醇 (L / M)和组织病理变化基本一致 ,提示 DAO是具高度活性的细胞内酶 ,是判断肠粘膜屏障功能的敏感指标。结论 :DAO是敏感的肠上皮细胞内酶 ,其活性变化能反映创伤后小肠粘膜屏障功能受损和修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动物模型 血浆 小肠 二胺氧化酶
下载PDF
脓毒症大鼠小肠功能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黎君友 孙丹 +4 位作者 吕艺 晋桦 姜小国 胡森 盛志勇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52-354,共3页
目的 探讨脓毒症大鼠小肠屏障、吸收、通透及其蠕动功能的变化。方法 以 Wistar大鼠缺血再灌注复合内毒素血症制备动物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 ( N)、肠系膜上动脉夹闭 1h后再灌注 1h( I/ R1)、2 h( I/ R2 )和 4 h( I/ R4 )以... 目的 探讨脓毒症大鼠小肠屏障、吸收、通透及其蠕动功能的变化。方法 以 Wistar大鼠缺血再灌注复合内毒素血症制备动物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 ( N)、肠系膜上动脉夹闭 1h后再灌注 1h( I/ R1)、2 h( I/ R2 )和 4 h( I/ R4 )以及再灌注 2 h后复合内毒素 2 h( I/ RL)共 5个组。分别测定各组动物血或小肠组织二胺氧化酶 ( DAO)、D 乳酸、D 木糖水平及肠蠕动 ,同时进行小肠普通光镜检查。结果  I/ R1、I/ R4和 I/ RL组血浆 DAO活性均显著升高 ( P均 <0 .0 5 ) ,小肠组织 DAO在 I/ R2和 I/ RL 组均显著降低( P均 <0 .0 5 ) ,从 N、I/ R1、I/ R2、I/ R4到 I/ RL,各组血浆 DAO和小肠 DAO的相关分析可见呈高度负相关( r= 0 .90 9,P<0 .0 0 1) ;I/ R 1、I/ R 2和 I/ RL组血浆 D乳酸均显著升高 ( P均 <0 .0 5 ) ;与 N组比较各组肠传输速度显著加快 ( P均 <0 .0 5 ) ;I/ R 1和 I/ RL组血中 D木糖浓度较 N组高 ,3h后仍高于 N组 ;血 DAO浓度与血 D乳酸浓度变化相关 ( r=0 .5 5 9,P<0 .0 5 )。结论 缺血再灌注后小肠的屏障、吸收、通透和蠕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缺血再灌注复合内毒素血症时再次加速或加重了小肠屏障、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缺血-再灌注 内毒素 脓毒症 小肠功能
下载PDF
肠缺血再灌注对小肠屏障、吸收、通透和传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3
作者 黎君友 孙丹 +3 位作者 吕艺 晋桦 胡森 盛志勇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464-466,共3页
目的:从不同角度探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对小肠屏障、吸收、通透和传输等功能的影响,为更深入地研究肠道损伤及其保护提供防治依据.方法:以Wistar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R)作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健康对照(C)、肠系膜上动脉夹闭1h(I)、夹闭后... 目的:从不同角度探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对小肠屏障、吸收、通透和传输等功能的影响,为更深入地研究肠道损伤及其保护提供防治依据.方法:以Wistar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R)作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健康对照(C)、肠系膜上动脉夹闭1h(I)、夹闭后再灌1h(R1h)、2h(R2h)和4h(R4h)共5个组.分别测血或小肠组织的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木糖、肠传输、脂质过氧化物(MDA)和髓过氧化物酶(MPO),并作小肠普通光镜检查.结果:R1h和R4h组的血浆DAO显著升高(R1h1.60±0.53,R4h1.58±0.63vsC0.94±0.30,P<0.05),小肠DAO各组有不同程度的降低,R2h组降低显著(R2h2.52±0.49vsC3.59±1.18,P<0.05),血浆和小肠DAO的变化呈负相关(r=-0.648,P<0.05).缺血和再灌注后各时相点血D-乳酸浓度升高,其中R1h和R2h升高显著(R1h4.63±1.13,R2h3.58±0.57vsC2.31±0.89,P<0.05).缺血再灌注后肠道D-木糖的吸收增加,小肠的传输显著加快.结论:肠缺血和再灌注后小肠的屏障、吸收、通透和传输功能均显示不同程度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缺血再灌注 小肠屏障功能 小肠吸收 传输功能 小肠通透性 内皮细胞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血和小肠组织二胺氧化酶活性 被引量:202
4
作者 黎君友 于燕 +2 位作者 郝军 晋桦 许惠君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1996年第4期28-30,共3页
本研究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健康人血,大鼠小肠组织和血二胺氧化酶(DAO)活世。本法简便、经济、速度快、重复性好,测定DAO活性,能反应小肠结构和功能情况,对实验和临床均有实用价值。
关键词 二胺氧化酶 分光光度法 小肠 临床检验
下载PDF
严重创伤后肠屏障功能损伤及谷氨酰胺的保护 被引量:18
5
作者 黎君友 盛志勇 +3 位作者 吕艺 于勇 胡森 周宝桐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10期1093-1096,共4页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后肠屏障功能损伤机制及谷氨酰胺(GLN)对肠屏障功能的保护.方法以烧伤、枪伤和缺血再灌流损伤作严重创伤的动物模型,并结合临床病例测定血和组织二胺氧化酶(DAO)活性以及小肠屏障功能的相关指标血乳酸、D-乳酸、肠 PHi,...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后肠屏障功能损伤机制及谷氨酰胺(GLN)对肠屏障功能的保护.方法以烧伤、枪伤和缺血再灌流损伤作严重创伤的动物模型,并结合临床病例测定血和组织二胺氧化酶(DAO)活性以及小肠屏障功能的相关指标血乳酸、D-乳酸、肠 PHi,LPS,TNF和尿乳果糖/甘露醇(L/M)的变化,以早期口服 GLN 对肠屏障功能保护.结果严重创伤后血浆 DAO 活性从损伤早期即显著升高,组织 DAO 活性降低,血和小肠组织 DAO 的变化呈负相关(r=-0.937,P<0.001);血浆 DAO 的变化与血浆 TNF,LPS,D-乳酸、乳酸、PHi 和 L/M 的变化呈高度相关(r=0.817,0.842,0.887,0.872,-0.553和0.951,P<0.01~0.05);小肠组织病理变化与功能指标变化一致;早期口服 GLN 可不同程度地改善了肠屏障功能指标.结论严重创伤后肠屏障功能早期即有受损伤;血浆 DAO 活性的变化是反映小肠机械损伤的敏感指标;GLN 对创伤后小肠屏障功能损伤有保护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障碍 谷氨酰胺 肿瘤坏死因子 肠损伤
下载PDF
创伤脓毒症早期病理生理过程的探讨 被引量:11
6
作者 黎君友 胡森 +6 位作者 孙晓庆 严鸣 晋桦 姜小国 孙丹 周宝桐 盛志勇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91-294,共4页
目的 :探讨创伤脓毒症早期病理生理变化。方法 :Wistar大鼠造成低血容量性休克 (血压维持在 4.0~ 4.7k Pa,1k Pa=7.5 mm Hg) ,持续 2小时 ,休克末快速经颈静脉回输 (15分钟内 )失血和等量的林格氏液 ;复苏后 6小时 ,以蠕动泵经尾静脉... 目的 :探讨创伤脓毒症早期病理生理变化。方法 :Wistar大鼠造成低血容量性休克 (血压维持在 4.0~ 4.7k Pa,1k Pa=7.5 mm Hg) ,持续 2小时 ,休克末快速经颈静脉回输 (15分钟内 )失血和等量的林格氏液 ;复苏后 6小时 ,以蠕动泵经尾静脉输入大肠杆菌内毒素 2 mg/ kg。实验分成 5组 ,分别观察致伤前、创伤低血容量性休克末、复苏后及输注内毒素后 2和 2 4小时各器官功能的变化。结果 :动物在创伤休克末和缺血再灌注后即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出现 ,心、肝、肾、肺、肠等器官功能指标出现变化 ,创伤休克末丙氨酸转氨酶(AL 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较伤前增加 1倍 ,心肌酶谱在输内毒素 2小时后大于正常值的 3倍以上 ;病理学观察显示各器官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实质性损伤 ;动物总死亡率为 39.6 % ,单个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为6 4.7% ,2个或 2个以上器官功能不全为 2 3.5 %。结论 :本实验较好地重现了创伤后脓毒症发生的诱因和临床特点 ;SIRS发生率较高 ,符合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标准的仅为 2 3.5 % ,是较好的创伤脓毒症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脓毒症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下载PDF
烫伤大鼠小肠组织和血二胺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7
7
作者 黎君友 吕艺 +5 位作者 薛丽波 王淑英 陆江阳 胡森 田惠民 盛志勇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4期355-356,共2页
存在于小肠粘膜绒毛的二胺氧化酶(DAO)能反映小肠结构和功能的状况。创(烧)伤后小肠粘膜的结构和功能受损可能是导致肠源性感染的原因之一。我们的实验目的为通过测定小肠组织和血DAO的活性,了解烫伤后小肠功能的变化及其和血浆DAO变化... 存在于小肠粘膜绒毛的二胺氧化酶(DAO)能反映小肠结构和功能的状况。创(烧)伤后小肠粘膜的结构和功能受损可能是导致肠源性感染的原因之一。我们的实验目的为通过测定小肠组织和血DAO的活性,了解烫伤后小肠功能的变化及其和血浆DAO变化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烫伤 小肠 血液 二胺氧化酶
下载PDF
口服谷氨酰胺对烫伤大鼠小肠功能和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黎君友 吕艺 +5 位作者 薛立波 王淑英 孙世荣 于燕 许惠君 盛志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1-93,共3页
测定烫伤大鼠早期口服谷氨酰胺(Gln)后血和组织中的游离氨基酸(FAA)、二胺氧化酶(DAO)、谷胱甘肽(GHS)、肿瘤坏死因子(TNF)和血浆内毒素(LPS)的含量。结果表明,烫伤后10h、2d、5d、和8d小肠D... 测定烫伤大鼠早期口服谷氨酰胺(Gln)后血和组织中的游离氨基酸(FAA)、二胺氧化酶(DAO)、谷胱甘肽(GHS)、肿瘤坏死因子(TNF)和血浆内毒素(LPS)的含量。结果表明,烫伤后10h、2d、5d、和8d小肠DAO水平降低,血浆DAO升高;标准饲料(C)组血浆Gln在伤后2d和5d降低;Gln饲料(G)组各时点均增加,10h和8d增加显著;Gln+精氨酸(G+A)组在2d降低。C组血浆丙氨酸、精氨酸和血氨较其它2组低。LPS水平增高,但C与G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病理检查见C组在伤后10h、5d和8d小肠绒毛萎缩变短,固有层慢性炎性细胞增多,肠壁变薄,C组和G+A组小肠粘膜厚度接近正常。提示口服Gln可能对烫伤大鼠小肠粘膜结构和功能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烫伤 小肠功能 药物疗法
下载PDF
小肠屏障功能监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1
9
作者 黎君友 吕艺 +4 位作者 胡森 晋桦 周宝桐 熊德鑫 盛志勇 《创伤外科杂志》 2001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 通过对创伤后小肠屏障功能几种监测方法的对比分析,试图找到一种适合临床推广的快速敏感的监测方法。方法 北京地区雄性成年山羊 32只,随机分为创伤失血性休克组(H组,n=6),创伤内毒素血症组(E组,n=6)和创伤失... 目的 通过对创伤后小肠屏障功能几种监测方法的对比分析,试图找到一种适合临床推广的快速敏感的监测方法。方法 北京地区雄性成年山羊 32只,随机分为创伤失血性休克组(H组,n=6),创伤内毒素血症组(E组,n=6)和创伤失血再灌注复合内毒素组(M组,n=20),模拟临床创伤、缺血再灌注(I/R)、感染脓毒症的实验模型。同时监测二胺氧化酶(DAO)、肠粘膜下pH(pHi)和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并参照血浆内毒素(LPS)、TNF和病理形态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创伤和失血性休克后当日血浆DAO活性可呈一过性升高,M组在输入内毒素后再度升高呈双峰型用组术后第一天开始DAO渐趋下降,E组自手术当日开始逐渐升高。M组 L/M较 E组增加显著;创伤、休克末和输内毒素后小肠 pHi持续降低。血浆DAO的变化与L/M和肠粘膜pHi的变化呈高度相关(r=0.951和-0.553、P<0.01~0.05),三种肠功能指标与血浆LPS和TNF的变化高度相关,并与病理形态学变化相一致。结论 创伤缺血再灌流,单纯输内毒素均可导致肠屏障功能损伤,这种损伤是短暂和可逆的;创伤缺血再灌流复合内毒素血症对肠屏障功能的损伤程度明显加重;DAO活性、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血症 肠屏障功能 小肠屏障功能 监测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烧伤病人血浆游离氨基酸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0
10
作者 黎君友 郭振荣 盛志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7-128,共2页
血浆游离氨基酸的变化是反映蛋白质代谢和营养状况的敏感指征。为了解烧伤后血浆游离氨基酸的变化规律及某些氨基酸变化对烧伤诊治的意义,本研究对烧伤病人血浆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了分析。1资料与方法170例烧伤病人,年龄18~5... 血浆游离氨基酸的变化是反映蛋白质代谢和营养状况的敏感指征。为了解烧伤后血浆游离氨基酸的变化规律及某些氨基酸变化对烧伤诊治的意义,本研究对烧伤病人血浆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了分析。1资料与方法170例烧伤病人,年龄18~56岁,分为轻、(烧伤总面积<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游离氨基酸 血浆
下载PDF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血浆游离氨基酸代谢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黎君友 胡森 +6 位作者 吕艺 晋桦 孙世荣 薛立波 董元林 周宝桐 盛志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7-29,共3页
分析了犬肠缺血、兔单相速发MODS模型,和山羊双相迟发MODS模型以及烧伤合并MODS病人的血浆游离氨基酸的变化。结果表明,MODS的发病过程中,BCAA/AAA值显著降低;Phe/Tyr值显著升高。BCAA/AAA... 分析了犬肠缺血、兔单相速发MODS模型,和山羊双相迟发MODS模型以及烧伤合并MODS病人的血浆游离氨基酸的变化。结果表明,MODS的发病过程中,BCAA/AAA值显著降低;Phe/Tyr值显著升高。BCAA/AAA越低,Phe/Tyr越高,与MODS的发生密切相关。提示严重蛋白质代谢紊乱可能是促发MODS的原因之一;动态观察BCAA/AAA和Phe/Tyr比值的变化,对MODS的早期诊断和防治可能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衰竭 MODS 血浆 氨基酸 烧伤
下载PDF
微量快速测定木糖法检测创伤后肠道吸收功能的实验研究(英文) 被引量:16
12
作者 黎君友 孙丹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0期2810-2811,共2页
目的寻找简单、快捷、精确、稳定和微量的检测肠道吸收功能的方法,以作判断严重创伤后肠道吸收功能的诊断指标。方法以Eberts等建立的方法作适当调整,使之微量和动态测定小动物血和尿中木糖的含量。反复作5次标准曲线,测定Wistar大鼠空... 目的寻找简单、快捷、精确、稳定和微量的检测肠道吸收功能的方法,以作判断严重创伤后肠道吸收功能的诊断指标。方法以Eberts等建立的方法作适当调整,使之微量和动态测定小动物血和尿中木糖的含量。反复作5次标准曲线,测定Wistar大鼠空腹血和6只口服0.5g/kg木糖(D-xylose)后大鼠2和4h血的含量,并测定7只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木糖含量。结果经DU-7Backman扫描证实最大吸收峰在554nm,以5次0~4mmol/L范围内测定木糖标准曲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9±0.0017);大鼠口服木糖后2h血含量(154±6)mg/L;4h后降至(87±11)mg/L。缺血再灌注后2和4h血含量分别为162±5和(80±8)mg/L,较正常大鼠2h吸收快。取大鼠口服2和4h血浆批内重复6次,批间重复6次,结果批内变异系数为1.98%,批间变异系数为3.10%;各标准木糖回收率为97.2%~104.3%。结论微量快速测定木糖方法简单、快捷、稳定,可用作判断严重创伤后肠道吸收功能损伤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定 木糖 创伤 肠道吸收功能 实验 肠缺血 再灌注损伤 大鼠
下载PDF
低血容量休克复合内毒素血症时血和组织髓过氧化物酶的变化 被引量:13
13
作者 黎君友 孙世荣 +6 位作者 严鸣 吕艺 胡森 孙晓庆 晋桦 姜小国 盛志勇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00年第4期43-46,共4页
研究观察失血性休克复合内毒素血症时血和组织髓过氧化物酶的变化规律。将雄性wistar大白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组、缺血再灌流组和缺血再灌流复合内毒素组。用改良的髓过氧化物酶 (MPO)测定方法 ,测定血、肺和小肠组织MPO及相关指标... 研究观察失血性休克复合内毒素血症时血和组织髓过氧化物酶的变化规律。将雄性wistar大白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组、缺血再灌流组和缺血再灌流复合内毒素组。用改良的髓过氧化物酶 (MPO)测定方法 ,测定血、肺和小肠组织MPO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肺组织MPO活性从失血性休克末开始升高 ,致内毒素血症时出现峰值 ;小肠组织MPO的活性在失血再灌流后显著升高 ,但在失血性休克复合内毒素血症后显著降低 ;血MPO活性于失血性休克和失血再灌流后均无显著性变化 ,复合内毒素后显著降低。结果表明失血再灌流后肺组织PMN扣留、聚集显著增加 ,内毒素血症促进PMN在肺中的扣留 ,这些变化与PMN上CD11b和CD18表达上调有关 ,提示失血再灌注复合内毒素时组织细胞损伤与PMN的粘附、扣留、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血症 髓过氧化物酶 创伤休克并发症
下载PDF
卡巴胆碱对脓毒症大鼠肠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黎君友 孙丹 +1 位作者 晋桦 胡森 《创伤外科杂志》 2005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 探讨拟胆碱药卡巴胆碱对肠缺血再灌注 (I/R)复合内毒素血症大鼠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健康组 (N)、肠系膜上动脉夹闭 1小时后再灌注 2小时组 (I/R2 )、肠系膜上动脉夹闭后再灌注同时给卡巴胆碱 2小... 目的 探讨拟胆碱药卡巴胆碱对肠缺血再灌注 (I/R)复合内毒素血症大鼠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健康组 (N)、肠系膜上动脉夹闭 1小时后再灌注 2小时组 (I/R2 )、肠系膜上动脉夹闭后再灌注同时给卡巴胆碱 2小时组 (I/RK)、夹闭后再灌注 2小时后给内毒素组 (I/RL)和夹闭后再灌注 2小时后给内毒素同时给卡巴胆碱组 (I/RLK) ,共 5个组。分别测血中肠屏障功能指标二胺氧化酶 (DAO)、D 乳酸、D 木糖含量和肠传输。结果 I/R2 、I/RK、I/RL及I/RLK4组大鼠血浆DAO均较N组显著升高 (P <0 .0 5 ) ,但小肠DAO均较N组显著降低 (P <0 .0 5 )。I/RK和I/RLK组与I/R2 和I/RL组比较 ,前 2组血DAO显著降低 (P <0 .0 5 ) ,而小肠组织DAO显著升高 (P <0 .0 5 )。各实验组血浆D 乳酸含量较N组显著升高 (P <0 .0 5 ) ,给卡巴胆碱的I/RK和I/RLK组较I/R和I/RL组稍有降低 ,但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别。各实验组小肠传输较N组显著加快 (P <0 .0 5 )。给卡巴胆碱后 ,I/RK、I/RLK组较I/R2 、I/RL组小肠传输稍减慢 ,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别。I/R2 、I/RK、I/RL和I/RLK组给D 木糖 1小时后血浆D 木糖含量较N组显著升高。结论 肠局部给予卡巴胆碱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复合内毒素所引起的肠屏障功能的损伤有一定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缺血再灌注 内毒素血症 卡巴胆碱 肠功能 大鼠
下载PDF
实验性兔多器官衰竭时血浆游离氨基酸浓度的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黎君友 赖业馥 +2 位作者 盛志勇 胡森 薛丽波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34-337,共4页
我们以创伤和感染后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的动物模型,研究某些氨基酸的变化特征,对MSOF的病因研究和防治提供有意义的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以兔为多器官衰竭模型,(38只大耳白兔),以胃管饲入大肠杆菌(011B4约3×10^(12)个/kg)后,... 我们以创伤和感染后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的动物模型,研究某些氨基酸的变化特征,对MSOF的病因研究和防治提供有意义的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以兔为多器官衰竭模型,(38只大耳白兔),以胃管饲入大肠杆菌(011B4约3×10^(12)个/kg)后,用Wigger’s法造成失血性休克(5.332kPa维持1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衰竭 血浆 氨基酸
下载PDF
缺血再灌注复合内毒素血症诱导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时氨基酸的变化及与肿瘤坏死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5
16
作者 黎君友 吕艺 +3 位作者 晋桦 胡森 孙晓庆 盛志勇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SCD 1999年第8期481-484,共4页
目的:观察山羊缺血再灌注复合内毒素攻击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时血浆游离氨基酸的代谢变化及其与肿瘤坏死因子(TNF)变化的关系。方法:以北京地区雄性成年山羊为模型,经动脉导管快速放血,造成低血容量性休克后... 目的:观察山羊缺血再灌注复合内毒素攻击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时血浆游离氨基酸的代谢变化及其与肿瘤坏死因子(TNF)变化的关系。方法:以北京地区雄性成年山羊为模型,经动脉导管快速放血,造成低血容量性休克后再复苏,复苏后24小时经门静脉持续输入内毒素诱发MODS。结果:致伤后第5日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氨基酸比值(BCAA/AAA)显著降低,伤后第3日起尿氮排出增加,第5日增加更加显著(P<0.05);尿三甲基组氨酸(3Mehis)在伤后3日和5日排出显著升高;血BCAA/AAA、苯丙氨酸/酪氨酸(Phe/Tyr)和尿3Mehis的变化与TNF变化高度相关;Phe/Tyr与丙氨酸转氨酶(ALT)变化呈正相关。结论:山羊在失血后再灌注及内毒素的双重作用下,TNF可能介导了骨骼肌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再灌注损伤 内毒素 氨基酸 TNF MODS
下载PDF
烫伤大鼠早期口服谷氨酰胺对血浆氨基酸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黎君友 吕艺 薛立波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00年第3期51-56,共6页
研究烫伤早期口服谷氨酰胺 (GLN)后GLN及其相关氨基酸的代谢变化。以Wistar大鼠为烫伤模型 ,烫伤后早期口服GLN ,并以 83 5-5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的生理体液法测定血浆游离氨基酸。结果烫伤后饲标准饲料(C)组血浆GLN在烫伤后 2d和 5d降... 研究烫伤早期口服谷氨酰胺 (GLN)后GLN及其相关氨基酸的代谢变化。以Wistar大鼠为烫伤模型 ,烫伤后早期口服GLN ,并以 83 5-5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的生理体液法测定血浆游离氨基酸。结果烫伤后饲标准饲料(C)组血浆GLN在烫伤后 2d和 5d降低 ,与GLN代谢相关的丙氨酸和氨无显著性变化 ;GLN饲料 (G)组各时相点GLN均增加 ,1 0h和 8d增加显著 ,与GLN代谢相关的丙氨酸和血氨增加显著 ;GLN +精氨酸 (G +A)组GLN在 2d降低 ,血氨升高显著。与C组比 ,G和G +A组血浆总氨基酸、支琏氨基酸、GLN、丙氨酸、r-氨基丁酸和氨均较C组高。提示 ,烫伤后早期口服GLN能提高血GLN和与之代谢相关的氨基酸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胺酰胺 血浆游离氨基酸 烫伤
下载PDF
烧伤病人血浆游离氨基酸浓度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7
18
作者 黎君友 盛志勇 +2 位作者 赖业馥 周幼勤 赵有 《氨基酸杂志》 1991年第3期45-49,共5页
以58例健康人的均值作为正常对照,我们观察了49例烧伤病人血浆游离氨基酸浓度在伤后23天内的动态变化。49例10—98%TBSA/Ⅲ度0—87%烧伤病人的血浆游离氨基酸浓度的动态变化与烧伤面积和病情有关。例如:苏、丙、组、精、甘、脯氨酸浓度... 以58例健康人的均值作为正常对照,我们观察了49例烧伤病人血浆游离氨基酸浓度在伤后23天内的动态变化。49例10—98%TBSA/Ⅲ度0—87%烧伤病人的血浆游离氨基酸浓度的动态变化与烧伤面积和病情有关。例如:苏、丙、组、精、甘、脯氨酸浓度在10—29%TBSA/Ⅲ度0—11%烧伤后,在部伤或个别点明显低于健康人;随着面积的增大,其下降的程度加深或持续时间延长;烧伤面积达30%TBSA以上者,色、丝2种氨基酸的浓度也降低,也随面积的增大而下降更为明显或持续时间延长。苯丙氨酸浓度在小面积烧伤后就增高,随面积增大而上升更为明显或持续时间延长。枝链氨基酸在30%TBSA以上烧伤早期降低明显,以异亮氨酸为最明显。30%以上烧伤病人的血浆17种游离氨基酸的总浓度明显降低。这些血浆游离氨基酸浓度的变化与烧伤面积有关,说明在临床实际中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血浆 氨基酸
下载PDF
实验动物血及组织游离氨基酸含量 被引量:5
19
作者 黎君友 赖业馥 +2 位作者 周幼勤 赵有 王怀宾 《氨基酸杂志》 1993年第3期38-41,共4页
本文报告实验动物血及组织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实验狗和Wistar大鼠血游离氨基酸含量比较恒定。实验兔组织游离氨基酸含量普遍高于血。
关键词 实验动物 血液 组织 氨基酸
下载PDF
间苯三酚显色法微量快速测定木糖含量 被引量:11
20
作者 黎君友 孙丹 《感染.炎症.修复》 2002年第3期167-169,共3页
目的:寻找简单、快捷、精确、稳定和微量的检测肠道吸收功能的方法,以作严重创伤后肠道损伤的诊断指标。方法:以 Eberts 等建立的方法作适当调整,使之微量和动态测定小动物血和尿中木糖的含量。反复作5次标准曲线,并测定 Wistar 大鼠空... 目的:寻找简单、快捷、精确、稳定和微量的检测肠道吸收功能的方法,以作严重创伤后肠道损伤的诊断指标。方法:以 Eberts 等建立的方法作适当调整,使之微量和动态测定小动物血和尿中木糖的含量。反复作5次标准曲线,并测定 Wistar 大鼠空腹血和口服0.5g/kg 木糖(D-xylose)后2h 和4h 血的浓度。结果:经 DU-7 Backman 扫描证实最大吸收峰在554nm,以5次0~4mmol/L 范围内测定木糖标准曲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9±0.0017);大鼠口服木糖后2h 血浓度(154.4±5.5)mg/L;口服4h 后降至(87.4±11.2)mg/L。取大鼠口服2h 和4h 血浆批内重复6次,批间重复6次,结果批内变异系数为1.98%,批间变异系数为3.10%;各标准木糖回收率为97.2%~104.3%。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简单、快捷、稳定,可用作判断严重创伤后肠道吸收功能损伤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糖 间苯三酚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