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成记录精确标定层位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黎孝奎 侯庆杰 《内江科技》 2012年第10期44-44,共1页
本文通过对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在制作工程中对反射系数和子波两个基本的要素进行了研究。在新疆准东台3,13井区油藏描述中,采用井-震结合制作了几口井的合成地震记录进行标准层位的标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合成地震记录 声波时差 密度 波阻抗 子波
下载PDF
准东台3井区克二段储集层特征研究
2
作者 黎孝奎 欧成华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73-75,共3页
应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粒度分析、压汞测定和测井等资料,对新疆准东台3井区克二段储集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空间类型、孔隙结构和物性特征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克二段为中孔—低渗储集层。同时分析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构... 应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粒度分析、压汞测定和测井等资料,对新疆准东台3井区克二段储集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空间类型、孔隙结构和物性特征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克二段为中孔—低渗储集层。同时分析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对储集层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二段 岩石学特征 储集层 胶结物 结构特征 沉积 成岩
下载PDF
基于正交实验法表面活性剂驱注入参数优化分析
3
作者 刘勇 黎孝奎 +2 位作者 赵丽 阿曼古丽·阿西木 丛苏男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2期248-252,共5页
针对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注水压力高、注水困难等问题,室内实验研究主要集中在表面活性剂的性能评价和单一注入参数优化,没有考虑表面活性剂驱不同注入参数对降压效果和驱油效果的综合影响。利用新木油田木118区块特低渗... 针对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注水压力高、注水困难等问题,室内实验研究主要集中在表面活性剂的性能评价和单一注入参数优化,没有考虑表面活性剂驱不同注入参数对降压效果和驱油效果的综合影响。利用新木油田木118区块特低渗透油藏天然岩心和适用该区块甜菜碱2#(质量分数为0.05%)为主的复合表面活性剂体系,选择渗透率、注入时机、注入段塞、注入速度4个因素设计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采用SPSS18.0对正交实验数据进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优化了适用研究区块复合表面活性剂驱注入参数,确定了影响降压率和采收率的主次因素,结果表明,影响降压效果的显著因素是渗透率,渗透率越大,复合表面活性剂体系降压率越大;影响采收率的显著因素是注入段塞和注入速度,注入段塞越大,复合表面活性剂体系采收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入段塞 注入速度 注入时机 方差分析 正交试验
下载PDF
伊拉克X油田Mishrif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4
4
作者 孙婧 欧成华 +3 位作者 王志松 黎孝奎 党花 曹亮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8-11,19,共5页
通过分析钻井岩心、岩石薄片、毛管压力曲线和化验资料,进行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孔隙结构和物性特征等储层特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溶蚀孔(洞),储层物性为中高孔—中渗。储层主控因素是沉积环境控制了生物骨... 通过分析钻井岩心、岩石薄片、毛管压力曲线和化验资料,进行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孔隙结构和物性特征等储层特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溶蚀孔(洞),储层物性为中高孔—中渗。储层主控因素是沉积环境控制了生物骨架孔和粒间孔等原生孔隙的发育;早期胶结和台地边缘礁滩沉积环境中的溶蚀作用改善了储集性;张性垂直裂缝可形成溶蚀孔,又可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shrif 碳酸盐岩 储层特征 溶蚀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方法的水力压裂分支裂缝产能预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柯西军 郭大立 +2 位作者 薛玲 黎孝奎 赵运祥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89-98,共10页
水力压裂是开发低孔、低渗/特低渗油气储层无可替代的技术.而在重复压裂、转向压裂和体积压裂中均可能产生分支裂缝,对于水力压裂后形成分支裂缝的储层进行产能预测是非常必要的一项工作.建立了数学模型对具有分支裂缝系统的储层进行了... 水力压裂是开发低孔、低渗/特低渗油气储层无可替代的技术.而在重复压裂、转向压裂和体积压裂中均可能产生分支裂缝,对于水力压裂后形成分支裂缝的储层进行产能预测是非常必要的一项工作.建立了数学模型对具有分支裂缝系统的储层进行了产能模拟.首先,通过定量化描述裂缝的起点位置、角度和长度,实现了裂缝系统的描述.其次,采用二维单相可压缩液体不稳定渗流,将带有分支裂缝的储层视为各向异性的非均质储层,建立了数学模型.并根据数学模型,采用中心差分法建立差分方程组,给出了计算步骤和流程.最后,对实际的一口井进行了拟合并进行了敏感性参数分析,效果较好.数学模型和方法可作为分支裂缝产量预测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裂缝 渗流数学模型 中心差分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