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番木瓜实生苗两性株的鉴定及其组培繁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3
1
作者 黎小瑛 谢旭智 +3 位作者 沈文涛 言普 庹德财 周鹏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63-1769,共7页
本研究以多重PCR技术鉴定的番木瓜实生苗两性株茎尖作为外植体,建立和优化了一套组培苗繁殖体系,解决了成龄侧芽来源的无根苗催根难和移栽成活率低的问题。以'蔬罗''蜜红'番木瓜品种的实生苗,通过多重PCR鉴定出两性株,... 本研究以多重PCR技术鉴定的番木瓜实生苗两性株茎尖作为外植体,建立和优化了一套组培苗繁殖体系,解决了成龄侧芽来源的无根苗催根难和移栽成活率低的问题。以'蔬罗''蜜红'番木瓜品种的实生苗,通过多重PCR鉴定出两性株,将其茎尖培养于MS+BA0.5mg/L+NAA0.1mg/L+蔗糖30g/L+琼脂6g/L(pH5.8)上,在28℃、2000lx条件培养30d后,继代于MS+BA0.5mg/L+KT0.25mg/L+NAA0.1mg/L+蔗糖30g/L+琼脂6g/L(pH5.8)上,在28℃、2000lx条件下培养30d形成较为强壮的无根苗,接种于1/2MS+IBA0.75mg/L+NAA0.05mg/L+KT0.01mg/L+蔗糖30g/L+琼脂6g/L(pH5.8)上进行催根,在28℃、1500lx条件下培养20d后,用不同浓度营养生根水和不同处理时间对'蔬罗''蜜红'无根苗进行移栽试验,以确定最佳催根率和移栽成活率的浓度和时间。研究结果表明:多重PCR技术鉴定性别的准确率达98%以上,'蔬罗'在50mg/L营养生根水和8h处理条件下获得催根率为81.1%、移栽成活率为91.1%。而'蜜红'品种则催根率为60%、移栽成活率为86.7%。因此利用这一技术获得的结果相比成龄侧芽优势明显,可用于番木瓜种苗的商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实生苗 性别鉴定 催根率 移栽成活率
下载PDF
番木瓜的营养保健价值与产品开发 被引量:71
2
作者 刘思 沈文涛 +1 位作者 黎小瑛 周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2期68-70,共3页
综述了番木瓜的营养成分、营养价值、医疗保健作用及其临床应用情况,并对番木瓜相关产品(如保健品、美容化妆品、食品添加剂、疫苗等)的开发应用作了介绍。
关键词 番木瓜 营养价值 保健功能 产品开发
下载PDF
番木瓜优质组培苗生产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20
3
作者 周鹏 黎小瑛 +1 位作者 沈文涛 阮孟斌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5年第1期43-46,共4页
用含有100mg/LVc+1mg/LAgNO3+20mg/LPVP液体处理成龄番木瓜(CaricapapayaL.)侧芽,再用70%酒精浸泡50s、0.15%升汞消毒5min,经消毒的外植体接种于MS+KT0.5mg/L+NAA0.2mg/L+GA31.0mg/L+30g/L蔗糖+7g/L琼脂(pH=5.7),26 ̄28℃,每日光照培养1... 用含有100mg/LVc+1mg/LAgNO3+20mg/LPVP液体处理成龄番木瓜(CaricapapayaL.)侧芽,再用70%酒精浸泡50s、0.15%升汞消毒5min,经消毒的外植体接种于MS+KT0.5mg/L+NAA0.2mg/L+GA31.0mg/L+30g/L蔗糖+7g/L琼脂(pH=5.7),26 ̄28℃,每日光照培养12h,光照强度为1500lx,连续培养20d;外植体经初始培养后,继代接种于MS+BA0.5mg/L+NAA0.1mg/L+GA31.0mg/L+蔗糖30g/L+琼脂7g/L(pH=5.7),26 ̄28℃,每日光照培养16h,光照强度为2000lx,连续培养40d,繁殖系数达3 ̄5倍;继代芽接种于MS+BA0.2mg/L+KT0.3mg/L+NAA0.1mg/L+NAA0.1mg/L+GA31.0mg/L+ADS40mg/L+蔗糖30g/L+琼脂7g/L(pH=5.7),26 ̄28℃,每日光照培养16h,光照强度为2000lx,连续培养20d进行壮苗培养,经壮苗培养芽接种于MS+KT0.1 ̄0.2mg/L+NAA0.05 ̄0.1mg/L+IBA0.2 ̄0.3mg/L+蔗糖20 ̄30g/L+琼脂6.5g/L(pH=5.6),26 ̄28℃,每日光照培养12h,光照强度为1500lx,连续培养15 ̄20d进行催根培养,生根率达85%以上。生根苗经2 ̄3d的自然光炼苗后,移栽于沙土:椰糠:菜园土质量比为1:1:1混和的基质中,移苗后1周内,每天喷施浓度为200 ̄400mg/L的IBA,移栽成活率达80%以上。笔者就目前番木瓜组培快繁中的问题作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一套适合番木瓜优质种苗生产的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成龄侧芽 快繁 种苗 生产体系
下载PDF
植物hpRNA干扰载体构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言普 沈文涛 +1 位作者 黎小瑛 周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12,共6页
RNAi技术在基因功能鉴定和功能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hpRNA干扰载体被广泛用于植物的RNAi研究。对植物hpRNA干扰载体的构建方法进行综述,并分析其优缺点,为植物hpRNA干扰载体构建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 RNAI HPRNA 干扰载体 载体构建 GOLDEN Gate克隆
下载PDF
2个葡萄品系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 被引量:17
5
作者 周鹏 郭安平 +1 位作者 王跃进 黎小瑛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52-57,共6页
进行了无核白、红地球2个葡萄品系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研究。通过葡萄品系无核白、红地球叶片和叶柄外植体的愈伤组织的诱导、再分化,以器官发生途径实现植株再生。结果表明:(1)愈伤组织诱导以MS+BA5mg/L+NAA0.5mg/L+蔗糖40... 进行了无核白、红地球2个葡萄品系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研究。通过葡萄品系无核白、红地球叶片和叶柄外植体的愈伤组织的诱导、再分化,以器官发生途径实现植株再生。结果表明:(1)愈伤组织诱导以MS+BA5mg/L+NAA0.5mg/L+蔗糖40g/L培养基最佳,诱导率为35%;同一葡萄品种的叶片与叶柄诱导愈伤组织的频率基本相同,而红地球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频率高于无核白;(2)不定芽的诱导再生以1/2MS+BA0.5mg/L+NAA0.05mg/L+CH500mg/L+蔗糖30g/L培养基最佳,平均诱导率达35.4%;叶柄来源的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的频率高于叶片愈伤组织;(3)根系的诱导以1/2MS+KT0.5mg/L+IBA1.0mg/L+AC2g/L+蔗糖15g/L培养基最佳,无核白和红地球来源的不定芽诱导生根频率基本相同,都在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愈伤组织 不定芽 再生植株
下载PDF
毕赤氏酵母SMD1168/HuIFNα-2b分泌型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周鹏 郭安平 +2 位作者 沈文涛 黎小瑛 梁国栋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87-291,共5页
利用毕赤氏酵母SMD1168构建huIFNα 2b分泌型高效表达工程菌株 ,以提高huIFNα 2b表达量和生物比活性 ,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和降低临床应用的毒性副作用。将克隆修饰的huIFNα 2b基因插入pGAPZα A之GAP启动子下游位点 ,构建成含α factor... 利用毕赤氏酵母SMD1168构建huIFNα 2b分泌型高效表达工程菌株 ,以提高huIFNα 2b表达量和生物比活性 ,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和降低临床应用的毒性副作用。将克隆修饰的huIFNα 2b基因插入pGAPZα A之GAP启动子下游位点 ,构建成含α factor信号肽的重组表达载体 ,转入毕赤氏酵母 (Pichiapastoris)SMD1168,构建成分泌型表达huIFNα 2b的酵母工程菌株。SDS PAGE分析表明 ,该工程菌株huIFNα 2b表达量占菌体分泌总量的 50 %以上 ,表达量为 10 0~ 12 0 μg ml;MTT法测定纯化样品的生物比活性为 6 69× 10 8IU mg蛋白~ 1 11× 10 9IU mg蛋白 ,并通过柱层析分离纯化了huIFNα 2b ,纯度达 99 7% ,回收率达 15%~ 2 0 % ;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表达的huIFNα 2b具有与天然huIFN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赤氏酵母 SMD1168 Α-2B干扰素 分泌型表达 毒性 副作用 临床治疗
下载PDF
用细胞学方法研究番木瓜组培苗的遗传稳定性 被引量:9
7
作者 李卫东 王冬梅 +2 位作者 黎小瑛 吴廷广 周鹏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45-648,共4页
利用细胞学和形态学方法研究组织培养技术生产的番木瓜种苗的遗传稳定性。通过对番木瓜(2n=18)主栽品种蔬罗1号1~38代组培苗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的初步观察和统计,发现1~32代苗所观察的体细胞染色体全部为2n=18,大田种植后表型与亲... 利用细胞学和形态学方法研究组织培养技术生产的番木瓜种苗的遗传稳定性。通过对番木瓜(2n=18)主栽品种蔬罗1号1~38代组培苗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的初步观察和统计,发现1~32代苗所观察的体细胞染色体全部为2n=18,大田种植后表型与亲代相比未发生明显的变异。但是在第33,36,37代发现了染色体非整倍性的细胞,田间种植后与亲代相比挂果率和抗病性下降。这一研究结果为番木瓜组培苗的继代培养和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组培苗 染色体非整倍性 遗传稳定性
下载PDF
转基因番木瓜作为抗结核植物口服疫苗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张更林 周鹏 +2 位作者 郭安平 沈文涛 黎小瑛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3-229,共7页
转基因植物疫苗的研制 ,可改变传统的疫苗接种方式和接种手段 ,大大降低疫苗的生产成本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结核病的泛滥使抗结核的免疫预防急需开发新型的疫苗 ,研制抗结核的转基因植物疫苗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对具有良... 转基因植物疫苗的研制 ,可改变传统的疫苗接种方式和接种手段 ,大大降低疫苗的生产成本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结核病的泛滥使抗结核的免疫预防急需开发新型的疫苗 ,研制抗结核的转基因植物疫苗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对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结核杆菌分泌蛋白ESAT 6基因 ,进行了修饰改造 ,构建了带潮霉素选择抗性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和根癌农杆菌工程菌 ;采用叶盘法转化热带水果番木瓜 ,获得了 13株抗性植株 ,通过PCR、Southernblot和RNAdotblot分子检测 ,确认了 4株为转基因植株。番木瓜ESAT 6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为进一步的结核病植物口服疫苗的免疫研究和新型抗结核疫苗的研制与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番木瓜 转基因植物疫苗 结核病 口服疫苗 ESAT-6分泌蛋白
下载PDF
利用套叠PCR和高保真DNA聚合酶进行基因多位点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周鹏 沈文涛 黎小瑛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8-31,共4页
利用套叠PCR和高保真DNA聚合酶对人工合成的牛口蹄疫病毒VPI基因(FMDV-VPl,Foot-Mouth Disease Virus-VPl)的5个突变位点进行修复,修复的成功率为100%。
关键词 套叠PCR 高保真DNA聚合酶 基因突变 修复 重叠区扩增基因拼接法
下载PDF
海南地区番木瓜畸形花叶病毒的发现与鉴定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勇 庹德财 +3 位作者 沈文涛 言普 黎小瑛 周鹏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442-2445,共4页
利用马铃薯Y病毒属的简并引物对3个海南感病番木瓜植株的叶片进行RT-PCR检测,并将其克隆到T载体上进行测序和BLAST分析.结果表明:均获得了大小约1 700 bp的特异性条带,与预期大小基本一致;所得序列与GenBank中收录的番木瓜畸形花叶病毒... 利用马铃薯Y病毒属的简并引物对3个海南感病番木瓜植株的叶片进行RT-PCR检测,并将其克隆到T载体上进行测序和BLAST分析.结果表明:均获得了大小约1 700 bp的特异性条带,与预期大小基本一致;所得序列与GenBank中收录的番木瓜畸形花叶病毒(Papaya leaf distortionmosaicvirus,PLDMV)基因序列相似性达到88%~96%,序列包含部分NIb蛋白基因、外壳蛋白(CP)基因和3’端非编码区.这是首次报道在中国海南地区发现番木瓜感染了PLDMV.但是仅基于PLDMV外壳蛋白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还不足以证明在海南发现的PLDMV与其他地区的某一PLDMV株系为同一进化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简并引物 PLDMV 系统进化树
下载PDF
利用多重PCR技术快速鉴定番木瓜性别 被引量:7
11
作者 何尧声 沈文涛 +2 位作者 黎小瑛 王明钦 周鹏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8年第3期347-351,共5页
利用鉴定番木瓜雄性性别的特异基因片段(1001bp)的引物和鉴定番木瓜雄性、两性性别的特异基因片段(225bp)的引物,分别以5个品种番木瓜的3种性别植株的总DNA为模板进行多重PCR扩增,结果表明:以雄株总DNA为模板得到1个1001bp和1个225bp的... 利用鉴定番木瓜雄性性别的特异基因片段(1001bp)的引物和鉴定番木瓜雄性、两性性别的特异基因片段(225bp)的引物,分别以5个品种番木瓜的3种性别植株的总DNA为模板进行多重PCR扩增,结果表明:以雄株总DNA为模板得到1个1001bp和1个225bp的扩增产物,以雌株总DNA为模板没有得到扩增产物,以两性株总DNA为模板得到1个225bp的扩增产物,根据多重PCR扩增结果,可以将番木瓜3种性别植株一次性鉴定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多重PCR 性别鉴定
下载PDF
巨桉miRNA及其靶基因生物信息学预测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崇奇 沈文涛 +2 位作者 言普 黎小瑛 周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32-1538,共7页
[目的]识别并筛选与巨桉木质形成相关的miRNA基因,为开展巨桉遗传品质改良奠定基础.[方法]将mirBase数据库中所有植物的3228条miRNA序列提交到psRobot网站进行茎环结构预测,然后应用BLAST-2.2.27+软件与rfam和pfam数据库比对后去除非mi... [目的]识别并筛选与巨桉木质形成相关的miRNA基因,为开展巨桉遗传品质改良奠定基础.[方法]将mirBase数据库中所有植物的3228条miRNA序列提交到psRobot网站进行茎环结构预测,然后应用BLAST-2.2.27+软件与rfam和pfam数据库比对后去除非miRNA序列,应用Bioedit分析miRNA序列及前体序列的碱基组成特点.[结果]共预测获得341条miRNA前体序列和129条成熟的miRNA序列,属于28个不同miRNA家族.预测的巨桉miRNA长度为18~23 bp.其中长度为21个碱基的miRNA数量最多,达76个,miRNA前体长度为71~221 bp,平均长度为123 bp.巨桉miRNA序列和其侧翼序列均存在碱基偏倚现象,5'端第1碱基尿嘧啶出现的频率高达62.8%,第19碱基以胞嘧啶出现的频率最高,miRNA下游侧翼序列第1碱基G出现的频率仅为9.1%.靶基因预测发现,与木质形成相关的miRNA有41个,其中34个调节与木质形成相关的转录因子,主要调控ARF、HD-ZIPIII、KAN、MYB和NAC;10个调节与木质形成相关的酶,主要调控肉桂酰CoA还原酶、肉桂醇脱氢酶、纤维素合成酶、过氧化物酶和漆酶.[结论]巨桉中存在41个与木质形成相关的miRNA基因,可应用于巨桉遗传品质的改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桉 木质形成 基因组序列 转录因子
下载PDF
一种E.coli-Free的酵母同源重组系统稳定快速构建PLDMV侵染性克隆的新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庹德财 沈文涛 +2 位作者 言普 黎小瑛 周鹏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92-1500,共9页
侵染性克隆是研究病毒的重要工具,而偏大的病毒基因组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不稳定给构建侵染性克隆造成很大困难。通常采用插入内含子和酵母同源重组等方式可以获得稳定克隆,但本实验最初利用酵母同源重组系统并未成功构建番木瓜畸形花叶... 侵染性克隆是研究病毒的重要工具,而偏大的病毒基因组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不稳定给构建侵染性克隆造成很大困难。通常采用插入内含子和酵母同源重组等方式可以获得稳定克隆,但本实验最初利用酵母同源重组系统并未成功构建番木瓜畸形花叶病毒(PLDMV)的侵染性克隆。经研究证实,该不稳定现象确实存在于大肠杆菌中,而非酵母和农杆菌细胞。通过改良酵母同源重组方法,成功构建了有/无内含子intron 2的PLDMV侵染性克隆p35S-FL和p35S-FL-In2,农杆菌注射接种番木瓜均发病,侵染效率达64.7%~69.7%。本研究通过酵母同源重组质粒直接转化农杆菌,建立了一种10 d内即可稳定快速构建PLDMV侵染性克隆的E.coli-Free酵母同源重组新方法。该方法对其他在大肠杆菌中不稳定的植物病毒侵染性克隆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同源重组 番木瓜畸形花叶病毒 侵染性克隆 不稳定性
下载PDF
番木瓜组培种苗推广应用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鹏 沈文涛 +1 位作者 黎小瑛 言普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2期354-358,共5页
重点讨论番木瓜成龄侧芽外植体污染率高、不同品种继代培养基差异较大、继代苗易发生玻璃化、组培苗诱导生根困难等关键技术问题,并对今后番木瓜组培苗推广应用作了展望。
关键词 番木瓜 侧芽外植体 组培苗 推广应用
下载PDF
利用套叠PCR技术改造酵母表达载体pAO815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鹏 郭安平 黎小瑛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10-313,共4页
利用套叠PCR技术将α factor信号肽基因插入pAO815之EcoRⅠ位点,构建成分泌型表达载体pAO815α A.在不改变原克隆位点EcoRⅠ的条件下,借助pAO815之第873位的HindⅢ位点,将pAO815AOX1启动子873 940片段连同α factor信号肽基因序列(246bp... 利用套叠PCR技术将α factor信号肽基因插入pAO815之EcoRⅠ位点,构建成分泌型表达载体pAO815α A.在不改变原克隆位点EcoRⅠ的条件下,借助pAO815之第873位的HindⅢ位点,将pAO815AOX1启动子873 940片段连同α factor信号肽基因序列(246bp)插入pAO815之HindⅢ EcoRⅠ之间,构建成含α factor信号肽基因的分泌型表达载体pAO815α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叠PCR技术 改造 酵母表达载体 pAO815 分泌型表达载体
下载PDF
我国番木瓜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2
16
作者 周鹏 沈文涛 +1 位作者 言普 黎小瑛 《热带生物学报》 2010年第3期257-260,264,共5页
针对我国番木瓜产业发展现状和制约我国番木瓜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及现有产业发展研究基础,提出解决我国番木瓜产业发展的措施和途径,为我国番木瓜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番木瓜 产业发展 关键问题 解决措施
下载PDF
混合感染番木瓜PRSV/PLDMV株系基因组全长cDNA的克隆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芳 庹德财 +3 位作者 沈文涛 言普 黎小瑛 周鹏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42-751,共10页
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PRSV)与番木瓜畸形花叶病毒(Papaya leaf distortion mosaic virus,PLDMV)存在混合感染的现象,近年来混合感染发病率逐年递增,是一种新的威胁番木瓜种植业的病毒病害。运用RT-PCR和RACE方法从混... 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PRSV)与番木瓜畸形花叶病毒(Papaya leaf distortion mosaic virus,PLDMV)存在混合感染的现象,近年来混合感染发病率逐年递增,是一种新的威胁番木瓜种植业的病毒病害。运用RT-PCR和RACE方法从混合感染样品中克隆获得2种病毒基因组全长c DNA,分别命名为PRSV-LM和PLDMV-LM,Gen Bank登录号分别为KT633943和KT633944,基因组序列大小分别为10 325、10 153 nt(不包括3′端的poly A)。序列分析表明:PRSV-LM与单独感染样品中的PRSV海南分离物HN(Gen Bank登录号:EF183499)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为94%;PLDMV-LM与单独感染样品中的PLDMV海南分离物Hainan-DF(Gen Bank登录号:JX974555)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分别高达99%和97%。进化树分析显示,PRSV-LM和PLDMV-LM分别与单独感染样品的PRSV和PLDMV海南分离物有共同的进化起源。进一步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混合感染样品的PRSV与PLDMV病毒积累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混合感染样品中PLDMV病毒积累量大约是PRSV含量的100倍。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PRSV/PLDMV混合感染发病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感染 PRSV PLDMV 序列分析 绝对定量
下载PDF
猴面花miRNA及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预测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崇奇 沈文涛 +2 位作者 言普 黎小瑛 周鹏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期8-12,15,共6页
以猴面花基因组序列为试材,通过psRobot网站进行茎环结构预测,应用blast-2.2.27+软件与rfam数据库和pfam数据库比对后去除非miRNA序列,应用bioedit分析miRNA序列及前体序列的碱基组成特点。结果表明:猴面花基因组中共发现105条成熟miRN... 以猴面花基因组序列为试材,通过psRobot网站进行茎环结构预测,应用blast-2.2.27+软件与rfam数据库和pfam数据库比对后去除非miRNA序列,应用bioedit分析miRNA序列及前体序列的碱基组成特点。结果表明:猴面花基因组中共发现105条成熟miRNA序列,分别属于49个不同miRNA家族;miRNA序列和其侧翼序列都存在碱基偏倚现象,miRNA5′端第1碱基和第19碱基尿嘧啶和胞嘧啶出现的频率分别为67.6%和49.5%;93个miRNA预测到了靶基因,其中有64个靶向转录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面花 MIRNA 基因组序列 转录因子
下载PDF
口蹄疫病毒多抗原表位基因融合表达产物的抗原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冬梅 沈文涛 +1 位作者 黎小瑛 周鹏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48-1050,1054,共4页
目的:筛选出高抗原性的口蹄疫病毒(FMDV)抗原表位组合体,为能有效启动细胞免疫、高广谱性的口蹄疫植物疫苗的研究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通过化学方法合成O、A型口蹄疫病毒的5个T细胞表位基因和2个B细胞表位基因单链,采用套叠PCR的方法将T... 目的:筛选出高抗原性的口蹄疫病毒(FMDV)抗原表位组合体,为能有效启动细胞免疫、高广谱性的口蹄疫植物疫苗的研究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通过化学方法合成O、A型口蹄疫病毒的5个T细胞表位基因和2个B细胞表位基因单链,采用套叠PCR的方法将T或是B细胞表位基因分别融合成融合体T或B,利用同尾酶的性质将融合体T和B连接成3种不同融合方式的串连体,即5′-T-B-T-3′、5′-T-T-B-3′和5′-B-T-T-3′;利用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载体在烟草叶片中表达各串连体基因、融合体T基因、融合体B基因和O型口蹄疫病毒的VP1基因;RT-PCR检测各基因在烟草(N.benthamiana)叶片中的转录水平;间接ELISA及West-ern Dotblot检测表达产物的抗原性。结果:各抗原基因在烟草叶片中成功获得了表达,表达产物的抗原性因不同的融合方式而呈现差异,其中以5′-T-B-T-3′的融合方式为最高,5′-B-T-T-3′次之,再是5′-T-T-B-3′,但都高于VP1基因的表达产物,更高于融合体T或B基因的表达产物。结论:通过融合口蹄疫病毒的多个表位基因有可能找到一种研制有效启动细胞免疫反应广谱抗口蹄疫病毒的基因工程疫苗的方法,且T、B细胞表位的不同组合方式对免疫活性很可能存在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表位 马铃薯X病毒 烟草
原文传递
原核表达dsRNA抗番木瓜畸形花叶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涛 沈文涛 +2 位作者 言普 黎小瑛 周鹏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16-1423,共8页
番木瓜畸形花叶病毒(Papaya leaf distortion mosaic virus,PLDMV)是一种已对番木瓜种植业构成潜在威胁的新型病害,在转基因植物备受争议的背景下,利用原核表达的dsRNA来防控病毒的策略不失为一种新的选择.本文选取PLDMV CP基因全长(... 番木瓜畸形花叶病毒(Papaya leaf distortion mosaic virus,PLDMV)是一种已对番木瓜种植业构成潜在威胁的新型病害,在转基因植物备受争议的背景下,利用原核表达的dsRNA来防控病毒的策略不失为一种新的选择.本文选取PLDMV CP基因全长(879 bp),运用OZ-LIC法构建了含有pdk内含子的ihpRNA结构,将其嵌入原核表达载体pSP73中,并转化RNaseⅢ缺陷型大肠杆菌M-Jm109LacY,构建了1种能高表达dsRNA的原核表达菌株M-Jm109LacY-CP879,以终浓度为0.4 mmol/LIPTG诱导后能够稳定高效的表达CP879-dsRNA.研究共设2个处理:保护性处理与治疗性处理.分别用含有CP879-dsRNA的粗提液对这2个处理的番木瓜植株进行喷施处理,通过统计发病率、观察病症变化以及ELISA分析结果表明,保护性处理能有效抑制番木瓜畸形花叶病毒的侵染,主要表现为发病时间推迟和相对较低的发病率;治疗性处理植株的病毒积累量会在喷施后第3~12天内出现暂时性的降低.结果表明,保护效果优于治疗效果,若每月喷施2~3次dsRNA粗提液,有望能够有效地预防PLDMV的侵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畸形花叶病毒 原核表达 DSRNA RNA沉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