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睫状体扁平部引流阀植入术治疗复发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黎铧 朱勤 胡竹林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4-345,349,共3页
目的评价经睫状体扁平部引流阀植入术治疗复发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19眼)全视网膜光凝联合玻璃体切割术后复发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行经睫状体扁平部引流阀植入术,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压等指标变化情况。... 目的评价经睫状体扁平部引流阀植入术治疗复发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19眼)全视网膜光凝联合玻璃体切割术后复发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行经睫状体扁平部引流阀植入术,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压等指标变化情况。术后随访11~26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随访期,19眼中有13眼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68.4%);有3眼加用降眼压药物后,眼压控制正常;2眼发生引流盘周围瘢痕增生,1眼出现引流管堵塞,眼压持续增高。19眼中3眼因术后眼压持续升高,视力下降至光感;12眼术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4眼视力稳定不变(手动-0.04)。结论经睫状体扁平部引流阀植入术,可有效控制复发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眼压,为其治疗提供新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流阀 睫状体扁平部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复发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黎铧 胡竹林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990-993,共4页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不可逆的视功能损害或完全失明.VEGF在DR发生、发展,尤其在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关系进行综述。
关键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临床研究 治疗方法
下载PDF
B型超声在迟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3
作者 黎铧 李娟娟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79-779,共1页
关键词 迟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 B型超声检查 诊治 手术后 并发症 影像学
下载PDF
角膜溃疡穿孔和角膜溃疡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疗效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黎铧 胡竹林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2251-2253,共3页
目的:比较角膜溃疡和角膜溃疡穿孔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P)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01/2007-04在我院行PKP术并有完整记录的患者159例(167眼)。统计手术前后视力变化、植片透明度及术后并发症。结... 目的:比较角膜溃疡和角膜溃疡穿孔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P)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01/2007-04在我院行PKP术并有完整记录的患者159例(167眼)。统计手术前后视力变化、植片透明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角膜溃疡穿孔患者56例(59眼)行PKP术后1mo视力增加37眼,减退12眼,不变8眼,不配合2眼;术后植片透明42眼、免疫排斥反应6眼、继发青光眼5眼、溃疡复发3眼、并发白内障3眼。结论:角膜溃疡穿孔患者PKP术后视力提高、植片透明度优于角膜溃疡患者PKP术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溃疡 角膜溃疡穿孔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在先天性视盘小凹合并黄斑病变发病机制研究中的运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黎铧 李娟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41-1144,共4页
目的采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special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对先天性视盘小凹合并黄斑病变的发病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眼科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所诊治的先天性视盘小凹患者18例(18眼),对其SD-... 目的采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special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对先天性视盘小凹合并黄斑病变的发病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眼科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所诊治的先天性视盘小凹患者18例(18眼),对其SD-OCT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8例患者中SD-OCT视盘处扫描均可见视盘小凹玻璃体条索牵拉,玻璃体牵拉可位于小凹的边缘或小凹的内部;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腔或劈裂腔存在与小凹相通的间隙和空间,这一间隙延伸至筛板以下区域,所有患者筛板结构不完整。同时所有患者均未见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腔或劈裂腔存在与玻璃体相通的间隙和空间。结论先天性视盘小凹并不是单一发病因素所引发,而是由于先天解剖异常加上玻璃体交界面上病理生理改变所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视盘小凹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黄斑病变
下载PDF
视网膜血管增生性肿瘤的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黎铧 韦春玲 +1 位作者 张利伟 李娟娟 《临床眼科杂志》 2013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视网膜血管增生性肿瘤的眼底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我院所诊治的视网膜血管增生性肿瘤5例(5只眼),分析其眼底特征、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眼部B超、眼底相干光断层扫描(OCT)等影像学特征。结果肿瘤为单发、边界清晰、大小不... 目的探讨视网膜血管增生性肿瘤的眼底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我院所诊治的视网膜血管增生性肿瘤5例(5只眼),分析其眼底特征、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眼部B超、眼底相干光断层扫描(OCT)等影像学特征。结果肿瘤为单发、边界清晰、大小不一,肿瘤呈红色,表面大量血管分布、可见小片状出血灶及数支由视网膜表面延伸而来的大血管,瘤体周围视网膜内及视网膜下大量黄白色渗出、范围较广。FFA可见视网膜血管增生性肿瘤瘤体表面清晰的毛细血管网,血管扩张,荧光素渗漏明显,瘤体附近视网膜血管迂曲扩张,荧光素渗漏。眼部B超可见视网膜前实性回声病灶。OCT显示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神经上皮层内及神经上皮层下可见强回声。结论视网膜血管增生性肿瘤以典型视网膜红色瘤样病变为特征,合并视网膜内及视网膜下大量渗出,B超、FFA、OCT等影像学检查能协助诊断,并有助于研究该病的病理学及病程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血管增生性肿瘤 眼底彩色照相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眼部B超 眼底OCT
下载PDF
抗VEGF药物玻璃体内注射治疗视网膜血管样条纹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远期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黎铧 李娟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47-950,954,共5页
目的探讨视网膜血管样条纹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抗VEGF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接受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的视网膜血管样条纹继发CNV患者,观察至少3 a后患者视力改善情况、视网膜及脉络膜活动... 目的探讨视网膜血管样条纹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抗VEGF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接受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的视网膜血管样条纹继发CNV患者,观察至少3 a后患者视力改善情况、视网膜及脉络膜活动性病灶消退情况等指标。结果纳入分析的21例(30眼)患者中,眼内注射次数6~18(10.0±2.4)次。随访36~54(39.5±2.2)个月。患者首次接受治疗时BCVA为(31.00±3.81)个字母数,观察终点时最佳矫正视力为(34.00±0.35)个字母数,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0)。患者治疗前视网膜中央厚度为(406.21±21.23)μm,随访终末时为(251.16±36.36)μm,减少值为(150.21±24.43)μm,治疗前后视网膜中央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30眼中16眼在初期治疗后视力明显提升,但随访中出现病变复发活跃后视力再次下降至基线水平;10眼在病变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黄斑下萎缩及瘢痕化改变,随访过程及随访终末视力与基线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4眼由于初始CNV未累及黄斑区,在治疗随访过程中CNV稳定。结论由于病变的高复发性及强活跃性,抗VEGF药物治疗血管样条纹继发CNV远期预后并不理想,治疗仅发挥了一定维持视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VEGF 视网膜血管样条纹 脉络膜新生血管 OCT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眼底病变发展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黎铧 李娟娟 胡竹林 《临床眼科杂志》 2009年第4期318-319,共2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眼底病变发展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就诊随访的SLE视网膜病变患者26例,总结该病眼底病变发展转归的临床特点。结果SLE视网膜病变的发展与全身病情的进展密切相关。初期多表现为程度不同的棉绒斑,血...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眼底病变发展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就诊随访的SLE视网膜病变患者26例,总结该病眼底病变发展转归的临床特点。结果SLE视网膜病变的发展与全身病情的进展密切相关。初期多表现为程度不同的棉绒斑,血管迂曲扩张,小片出血。随着病情的进展,眼底表现为血管炎性反应、广泛出血、血管阻塞。病变进展到晚期,视网膜大片血管闭塞呈白线状、视神经萎缩苍白,视功能严重受损。结论眼底检查不但能检测SLE眼底损害的进展,也为全身疾病的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视网膜
下载PDF
眼部铁质沉着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黎铧 李娟娟 +1 位作者 胡竹林 吴敏 《临床眼科杂志》 2009年第5期424-424,共1页
关键词 铁质沉着症 眼部特征 临床观察 视网膜功能 病理学特征 长期存留 铁质异物 眼球萎缩
下载PDF
经扁平部缝合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黎铧 胡竹林 王静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8年第17期1056-1056,1058,共2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缝合复位术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做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在角膜缘后2mm深层巩膜切开,使睫状体上腔液排出,以10-0尼龙线间断缝合睫状体。结果16眼在术后3d内眼压恢复正常或短暂增高后恢复正常,6眼在术后3周眼... 目的探讨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缝合复位术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做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在角膜缘后2mm深层巩膜切开,使睫状体上腔液排出,以10-0尼龙线间断缝合睫状体。结果16眼在术后3d内眼压恢复正常或短暂增高后恢复正常,6眼在术后3周眼压逐渐恢复正常,2眼手术后眼压仍较低。24眼术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结论睫状体脱离缝合复位术是治疗眼挫伤后睫状体脱离的有效方法,及早手术有利于恢复眼压,保护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 睫状体脱离 扁平部
下载PDF
Terson综合征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黎铧 江春光 《创伤外科杂志》 2008年第6期532-533,共2页
目的探讨Terson综合征(TS)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例(8眼)采用玻璃体切割手术进行治疗的TS患者,总结手术时机、方法、并发症、预后情况等。结果随访6~12个月,8眼术后玻璃体腔清晰,7眼视网膜平伏,1眼发生术... 目的探讨Terson综合征(TS)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例(8眼)采用玻璃体切割手术进行治疗的TS患者,总结手术时机、方法、并发症、预后情况等。结果随访6~12个月,8眼术后玻璃体腔清晰,7眼视网膜平伏,1眼发生术后视网膜脱离,经再次手术视网膜复位。术后视力均明显提高,平均视力恢复至0.5。结论玻璃体切割手术是治疗TS有效的方法。不仅能提高患者的视力,而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视网膜 玻璃体积血 玻璃体切割术
下载PDF
经睫状体平坦部四通道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12
作者 黎铧 李娟娟 胡竹林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2253-2253,共1页
关键词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除术 睫状体平坦部 手术治疗 四通道 玻璃体切除手术 导光纤维 手术操作
下载PDF
脉络膜血管瘤的影像学特征
13
作者 黎铧 李娟娟 胡竹林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0年第2期92-93,共2页
目的探讨脉络膜血管瘤的CT、MRI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学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科确诊的脉络膜血管瘤患者,分析其眼部CT、MRI的影像学特点,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眼球后壁视神经附近见局限性弧形隆起,CT值约40HU,视神经及眼眶壁未见浸润及... 目的探讨脉络膜血管瘤的CT、MRI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学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科确诊的脉络膜血管瘤患者,分析其眼部CT、MRI的影像学特点,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眼球后壁视神经附近见局限性弧形隆起,CT值约40HU,视神经及眼眶壁未见浸润及骨质破坏。MRI检查瘤体位于后极部视神经附近,为边界清楚、信号均匀的肿块。在T1WI上均呈中高信号,增强后可见显著强化。在T2WI呈低信号,与玻璃体等信号。结论脉络膜血管瘤的CT及MRI检查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尤其对于屈光介质不清的患者,是有效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血管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儿童球内异物误漏诊35例分析
14
作者 黎铧 李娟娟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1期5153-5154,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球内异物的临床特征,分析误诊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8年我院及外院误诊的儿童球内异物35例,对其病史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经过及误诊原因进行初步总结。结果:11例误诊为结膜炎,8例误诊为弱视,10例误诊... 目的:探讨儿童球内异物的临床特征,分析误诊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8年我院及外院误诊的儿童球内异物35例,对其病史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经过及误诊原因进行初步总结。结果:11例误诊为结膜炎,8例误诊为弱视,10例误诊为先天性白内障,3例误诊为葡萄膜炎,3例误诊为视网膜脱离。结论:儿童患者球内异物极易漏诊、误诊,应仔细进行眼部检查,结合部B超、CT、U BM等影像学手段,明确诊断,早期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异物/诊断 误诊
下载PDF
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儿童重度上睑下垂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红 黎铧 +1 位作者 李娟娟 胡竹林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998-999,共2页
目的:观察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肌力<4mm的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对肌力在4mm以下的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58例84眼行提上睑肌缩短术,观察并分析术后上睑的高度,睑裂宽度,上睑的弧度及重睑形态。结果:本组病例中,正矫64眼(76.2... 目的:观察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肌力<4mm的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对肌力在4mm以下的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58例84眼行提上睑肌缩短术,观察并分析术后上睑的高度,睑裂宽度,上睑的弧度及重睑形态。结果:本组病例中,正矫64眼(76.2%);轻度欠矫(上睑缘位于上方瞳孔缘或上方瞳孔缘下1mm)18眼(21.4%),复发(上睑缘高度较术前无提高)2眼(2.4%)。欠矫的病例中有6例伴外侧1/3重睑沟变浅。无过矫病例,无暴露性角膜炎病例。结论: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肌力<4mm的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可取得满意效果。但在手术的最低年龄及探求少部分失败病例的原因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上睑肌缩短术 儿童 重度上睑下垂 治疗
下载PDF
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术后眼底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李娟娟 黎铧 +1 位作者 吴敏 胡竹林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5-367,共3页
目的探讨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术后的眼底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患者497例(497眼),其中出现眼底并发症的患者48例(48眼)。对出现眼底并发症的48眼进行裂隙灯、眼科B型超声、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 目的探讨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术后的眼底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患者497例(497眼),其中出现眼底并发症的患者48例(48眼)。对出现眼底并发症的48眼进行裂隙灯、眼科B型超声、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结果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后眼底并发症的发病率为9.66%,其中15眼(31.25%)玻璃体前界膜破裂、6眼(12.50%)玻璃体后脱离、8眼(16.67%)视网膜裂孔及6眼(12.50%)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较为严重且少见的并发症,分别有1眼(2.0%)和3眼(6.25%)发生,需行睫状体冷凝和滤过手术。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激光治疗的时机、激光发射能量、激光激发的部位、患者原眼部疾患等因素相关。结论提高对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术后可能出现眼底并发症的认识,避免各类严重并发症的出现,对已出现的并发症应早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YAG激光 后发性白内障 并发症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中心凹下瘢痕化的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疗效及意义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李娟娟 黎铧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2-46,共5页
背景目前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是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wAMD)的主流方法之一,疗效较好,但对于晚期黄斑下瘢痕形成,但仍存在活动性病灶的wAMD眼是否需要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存在争议。目的探讨黄斑中心凹下已瘢痕... 背景目前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是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wAMD)的主流方法之一,疗效较好,但对于晚期黄斑下瘢痕形成,但仍存在活动性病灶的wAMD眼是否需要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存在争议。目的探讨黄斑中心凹下已瘢痕化但尚存在活动性病灶的晚期wAMD患者行抗VEGF治疗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13年2月至2015年5月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诊疗的晚期wAMD患者89例89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接受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的患者68例作为治疗组,仅接受临床观察而不接受任何治疗的21例患者作为未治疗组。治疗组患者按照玻璃体腔注射的标准方法,遵循3+prn原则进行每个月1次,连续注射3次的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方案,所有患者随访6~24个月。采用ETDRS视力表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采用彩色眼底照相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观察患眼眼底表现;采用OCT检查患眼视网膜活动性病灶消退情况,包括视网膜下液的吸收情况、中心视网膜厚度(CRT)变化及黄斑中心凹下瘢痕形成情况;了解患者对视功能改善认可度的主观评价。对2个组间上述指标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在随访期间每眼平均注射(4.1±1.2)次。治疗组和未治疗组患者随访末BCVA均较初始视力明显提高,2个组间患者在不同时间点BCVA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68例患者中随访末期BCVA提高者占69.12%,明显高于未治疗组的2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治疗组68眼在治疗过程中视网膜下液均逐渐消失,而未治疗组21眼中视网膜下及视网膜积液吸收者7眼,随访期间视网膜下及视网膜无变化者8眼,积液增加者6眼。治疗组患眼CRT平均厚度减少了(220.16±34.76)μm,未治疗组平均减少(101.56±31.59)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治疗组患者认为视力改善或稳定的患者占91.12%,明显高于未治疗组的4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同时存在黄斑中心凹下瘢痕和渗出性病灶的晚期wAMD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功能,并防止黄斑区视网膜结构的进一步损伤,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瘢痕/手术治疗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视力 玻璃体注射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娟娟 黎铧 +1 位作者 胡竹林 张利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72-976,共5页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中不同病变类型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pigment epithelial detachment,PED)的特征,以期为AMD不同类型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影像学检查将96例(124眼)...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中不同病变类型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pigment epithelial detachment,PED)的特征,以期为AMD不同类型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影像学检查将96例(124眼)患者分为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retinal angiomatous proliferation,RAP)、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PCV)、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结合眼底彩色照相、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眼底自发荧光等检查方法对以上几类病变中PED大小、形态、病变性质、预后等重要特征进行回顾分析并对比总结。结果 96例患者中RAP-PED为10例(10. 42%)、PCV-PED为32例(43. 75%)、CNV-PED为54例(45. 83%)。RAP-PED多为浆液性、双眼发病。PCV-PED多为多灶性、出血性,且多为单眼发病。CNV-PED的数量形态表现多样,大小不等相连,形成"波浪样"外观。结论加深对各类型AMD中PED发生的几率、类型、合并症以及预后等的认识,有助于更为精确指导诊断治疗及预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 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 脉络膜新生血管 多模式影像检查
下载PDF
基于OCTA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脉络膜新生血管检测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娟 黎铧 +1 位作者 张利伟 李娟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44-448,共5页
目的观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病例观察研究。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为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 目的观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病例观察研究。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为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伴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30例(34眼)纳入研究,总结分析其OCTA与眼底彩色照相、眼底自发荧光、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OCT等传统影像学对比运用的临床体会。结果12眼FFA存在荧光素渗漏,但形态模糊,不能确定是否伴有CNV,行OCTA则可以清晰显示新生血管影像。8眼FFA未检出CNV,但OCTA清晰显示出新生血管形态。3眼眼底彩色照相及OCT检查高度怀疑CNV的存在,但因荧光素钠皮试阳性,均无法实施FFA,而OCTA则显示出病变区域血流信号,明确了CNV的存在。6眼FFA无明显荧光素渗漏,OCT示无神经上皮层脱离、无色素上皮层脱离,但OCTA提示CNV的存在。5眼通过随访过程中的病情跟踪观察,发现给予患者单一抗VEGF或PDT治疗之后视网膜下积液无明显吸收,而联合治疗后积液明显吸收。结论OCTA在CNV的检查敏感性方面优于传统的检测手段。OCTA可以作为一项安全有效的眼底影像学检查手段对慢性CSC患者的CNV进行观察,从而指导该类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脉络膜新生血管 多模式影像检查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下载PDF
牵牛花综合症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书林 李娟娟 +2 位作者 黎铧 韦春玲 张利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48-50,72,共4页
目的分析牵牛花综合症的眼底表现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特征.方法收集云南省红十字会医院诊治的牵牛花综合症13例患者,进行眼底照相及FFA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眼底特征性表现为,眼底可见增大的视乳头呈漏斗形凹陷,其被环形脉络膜... 目的分析牵牛花综合症的眼底表现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特征.方法收集云南省红十字会医院诊治的牵牛花综合症13例患者,进行眼底照相及FFA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眼底特征性表现为,眼底可见增大的视乳头呈漏斗形凹陷,其被环形脉络膜视网膜萎缩灶包围.视乳头中央为白色簇状白色胶质样组织.视网膜血管自视乳头凹陷边缘呈放射状发出,其数量增加,动静脉难辨.FFA特征为:漏斗状凹陷中心的白色组织遮蔽荧光或弱荧光,其外为环形强荧光,最外圈为透见荧光,一般少见荧光渗漏.结论眼底检查、FFA检查结合患者病史可明确诊断牵牛花综合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牛花综合症 眼底照相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