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眶病常用影像学检查设备操作指南(2024)
1
作者 邵毅 马建民 +56 位作者 黄晓明 《眼眶病常用影像学检查设备操作指南(2024)》专家组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眼肿瘤专委会 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 中国眼科影像研究专家组 裴重刚 谭钢 吴桐 黄锦海 杨新吉 刘小伟 李光宇 周莉 李世迎 迟玮 张铭志 胡亮 陶文思 杨卫华 许言午 杨文利 谭佳 王耀华 施策 李凯军 张慧 蔡建奇 计丹 马健 接英 石文卿 彭娟 李程 刘光辉 邹文进 邓志宏 刘昳 温鑫 田磊 刘华 易湘龙 文丹 杨瑞波 董诺 李中文 吴恺 林志荣 王沙 胡建斌 康刚劲 廖萱 宋秀胜 张青 黎颖莉 葛倩敏 戴西件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71-181,共11页
发生于眶隔后眶骨、眶内及眶周组织的疾病或全身疾病侵犯眼眶者均属于眼眶病。眼眶病涉及的疾病类型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由于其病变处在眼眶及眶内而非眼球内,常规眼科光学检查对于疾病的诊断帮助有限,因此眼科影像检查技术如眼部B超、CT... 发生于眶隔后眶骨、眶内及眶周组织的疾病或全身疾病侵犯眼眶者均属于眼眶病。眼眶病涉及的疾病类型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由于其病变处在眼眶及眶内而非眼球内,常规眼科光学检查对于疾病的诊断帮助有限,因此眼科影像检查技术如眼部B超、CT、MRI等成为眼眶病诊断和病情评估的最主要手段。规范眼眶病常用检查设备的操作及总结眼眶病变影像学特征,可以提高眼眶病诊疗准确性和及时性,有助于减少眼眶病的误诊和漏诊,对眼眶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指南总结了眼眶病的常用检查设备原理、操作流程及影像特征,为规范眼眶病的常用检查方法、提高基层医疗眼眶病诊断效能提供参考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病 超声检查 CT检查 MRI检查 规范操作
下载PDF
多媒体视功能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视功能重建及知觉眼位的影响
2
作者 高娜 周丽丽 +2 位作者 何芳 杜玲芳 黎颖莉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1193-1197,共5页
目的探讨多媒体视功能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视功能重建及知觉眼位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原则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 目的探讨多媒体视功能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视功能重建及知觉眼位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原则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所有患者均行间歇性外斜视术,对照组患者术后未予以双眼视觉功能训练;观察组患者则在术后予以多媒体视功能训练,两组均连续于手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双眼视功能情况、Titmus近立体视情况、知觉眼位、斜视度数情况,术后3个月眼位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两组斜视度数≤10°、同时视、视觉融合、立体视的患者占比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10°且≤20°的患者占比、水平偏移(像素)、垂直偏移(像素)则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观察组黄斑立体视、黄斑中心凹立体视的患者占比均升高,且高于对照组,无立体视的患者占比则降低,且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观察组眼位为正位的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欠矫的患者占比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媒体视功能训练能够有效降低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的斜视度数,增加其正位率,还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的双眼视功能、Titmus近立体视情况以及知觉眼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斜视 间歇性 术后 多媒体视功能训练 视功能重建 知觉眼位
下载PDF
术后多媒体视功能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视功能重建及眼位调整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高娜 何芳 +2 位作者 杜玲芳 周丽丽 黎颖莉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29期12-14,共3页
目的:分析术后多媒体视功能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视功能重建及眼位调整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8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均进行视功能检查,... 目的:分析术后多媒体视功能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视功能重建及眼位调整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8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均进行视功能检查,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干预,训练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1周开展多媒体视功能训练。比较两组视功能检查结果及眼位变化。结果:入组时,两组知觉眼位水平偏移程度、垂直偏移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两组知觉眼位水平偏移程度、垂直偏移程度均小于入组时,且训练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两组中心凹立体视、黄斑立体视、周边立体视正常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两组中心凹立体视、黄斑立体视、周边立体视患儿正常占比均高于入组时,且训练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多媒体视功能训练应用于间歇性外斜视患儿,可改善知觉眼位和近立体视功能,对视功能重建及眼位调整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视功能训练 间歇性外斜视 视功能 眼位 儿童
下载PDF
猫角膜内皮细胞与人脉络膜色素瘤细胞共培养后增殖能力的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黎颖莉 吴静 +2 位作者 李永平 何文婷 徐锦堂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1-193,共3页
目的观察猫角膜内皮细胞(CEC)与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OCM-1)共培养后增殖能力及细胞周期的变化。方法将角膜内皮细胞分别与肿瘤细胞OCM-1、兔角膜基质细胞在Transwell体系中共培养,通过流式细胞术观察内皮细胞增殖能力及细胞周期的变... 目的观察猫角膜内皮细胞(CEC)与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OCM-1)共培养后增殖能力及细胞周期的变化。方法将角膜内皮细胞分别与肿瘤细胞OCM-1、兔角膜基质细胞在Transwell体系中共培养,通过流式细胞术观察内皮细胞增殖能力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角膜内皮细胞周期比较,肿瘤细胞组与基质细胞组角膜内皮细胞S期细胞比例增加,G1期细胞比例下降,肿瘤组增加幅度高于基质细胞组的。肿瘤细胞组角膜内皮细胞S期细胞比例比空白对照组的平均增加近19%,增殖能力显著提高。结论与肿瘤细胞OCM-1共培养能促进角膜内皮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内皮细胞 Transwell体系 共培养 增殖
下载PDF
角膜屈光手术术前视功能和影像学检查规范操作指南(2023) 被引量:1
5
作者 《角膜屈光手术术前视功能和影像检查规范操作指南(2023)》专家组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 +22 位作者 邵毅 李娟 黎颖莉 俞益丰 胡亮 谭钢 黄锦海 周胜 陈蔚 杨于力 迟玮 杨卫华 李植源 杨文利 张慧 陈新建 苏兆安 邱坤良 宋秀胜 沈媛 彭娟 石文卿 易湘龙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05-513,共9页
角膜屈光手术术前检查操作的规范、检查结果的精确及可重复,对于全面衡量和评估患者的病情、合理地选择手术适应证、保证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远期稳定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各种屈光手术术前检查仪器及软件的临床应用和持续... 角膜屈光手术术前检查操作的规范、检查结果的精确及可重复,对于全面衡量和评估患者的病情、合理地选择手术适应证、保证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远期稳定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各种屈光手术术前检查仪器及软件的临床应用和持续更新,为我们的角膜屈光手术术前检查提供了更多有效的检查方法。角膜屈光手术术前视功能和影像学检查包括眼球生物学参数测量、角膜地形图检查、角膜内皮镜检查、双眼视功能检查、波前像差检测、对比敏感度及眩光检查、客观视觉质量分析、非接触式眼表综合分析、角膜生物力学检查、超广角眼底成像、眼前节及眼底OCT检查等。本指南总结了角膜屈光手术术前视功能和影像学检查中各项检查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以期为角膜屈光手术术前视功能和影像学检查规范化提供参考依据,提升术前检查的精准性和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屈光手术 角膜地形图 波前像差 客观视觉质量 角膜生物力学
下载PDF
sEphB4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和玻璃体增殖的研究
6
作者 颜坚 姜文浩 +1 位作者 彭细峰 黎颖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16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s Eph B4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和玻璃体增殖的作用。方法:建立长期DR兔眼模型,将所有DR兔的右眼作为药物干预眼,给予sEphB4 50μL玻璃体腔内注入,s Eph B4的剂量依次为1000、465、160、80μg。左眼作为对照眼,给予生理盐水50μL... 目的:探讨s Eph B4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和玻璃体增殖的作用。方法:建立长期DR兔眼模型,将所有DR兔的右眼作为药物干预眼,给予sEphB4 50μL玻璃体腔内注入,s Eph B4的剂量依次为1000、465、160、80μg。左眼作为对照眼,给予生理盐水50μL玻璃体腔注入。此干预治疗持续6个月,注射1次/月。比较两组OCT及明暗ERG干预前后的变化。结果:糖尿病兔模型FFA的渗漏减轻,糖尿病模型的OCT变厚,干预后逐渐变薄并与剂量的增加呈负相关,剂量越大OCT测量的视网膜厚度越薄越接近正常厚度。糖尿病兔模型ERG的a A值随着剂量的增加逐渐降低,干预后逐渐接近正常值,并与剂量成正相关。结论:s Eph B4可以抑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兔模型的视网膜水肿,以及改善视网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phB4抑制 视网膜 新生血管 玻璃体增殖
下载PDF
角膜基质培养液对离体角膜上皮重建的影响
7
作者 黄耀忠 吴静 +2 位作者 陈剑 黎颖莉 王彦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45-1246,共2页
目的:观察角膜基质培养产物对离体角膜上皮细胞存亡的影响,旨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角膜上皮中,寻找促进角膜上皮细胞增殖以及预防离体角膜上皮细胞凋亡的途径。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对基础培养1-6代的兔角膜缘上皮细胞凋亡(亚2倍体DNA)进... 目的:观察角膜基质培养产物对离体角膜上皮细胞存亡的影响,旨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角膜上皮中,寻找促进角膜上皮细胞增殖以及预防离体角膜上皮细胞凋亡的途径。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对基础培养1-6代的兔角膜缘上皮细胞凋亡(亚2倍体DNA)进行检测及对比分析,并同时对与角膜基质共育的角膜缘上皮细胞的凋亡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基础培养的第六代角膜缘上皮细胞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凋亡率为19·88%±4·69%;与角膜基质共育的角膜缘上皮细胞凋亡率则为6·84%±1·74%,明显低于无角膜基质培养下的同代细胞(P<0·01),并与基础原代细胞凋亡率(7·01%±2·23%)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体外重建角膜上皮组织中,角膜基质成分对离体角膜缘上皮细胞培养有减少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 角膜 角膜基质 上皮复建
下载PDF
干眼临床诊疗的新认识及研究的新方向 被引量:35
8
作者 黎颖莉 刘祖国 +10 位作者 邓应平 洪晶 接英 晋秀明 李炜 梁凌毅 王华 袁进 张弘 张明昌 赵少贞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1-164,共4页
我国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曾于2013年制定《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年)》,但随着近年来对干眼研究的逐步深入、认识的不断加深及诊疗设备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干眼诊断和治疗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原共识已无法满足临床实际... 我国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曾于2013年制定《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年)》,但随着近年来对干眼研究的逐步深入、认识的不断加深及诊疗设备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干眼诊断和治疗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原共识已无法满足临床实际工作的需要,亟需进一步完善一系列标准化、规范化的干眼诊疗流程,制定新的相关专家共识或操作指南,同时加强干眼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推动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为广大干眼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干眼诊疗建议专家组于2019年1月12日在广州召开讨论会,对目前我国干眼领域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围绕干眼定义的新认识、功能异常性干眼新概念、干眼诊断与分类的建议、干眼的精细化和规范化治疗以及干眼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和推荐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诊断 干眼/治疗 干眼分类 诊疗规范 精准医疗 推荐意见
下载PDF
角膜缘niche细胞与基质细胞维持角膜缘干细胞功能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黎颖莉 席兴华 +4 位作者 Tomoyuki-Inoue Fumihiko-Takamatsu Naoyuki-Maeda Yuichi-Ohashi Kohji-Nishida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05-509,共5页
目的比较角膜缘niche细胞(limbal niche cells,LNCs)与角膜缘基质细胞(limbal stromal cells,LSCs)在维持角膜缘干细胞功能上的不同特性。方法将LNCs和LSCs分别从6个角膜缘组织分离,并在相同的条件下培养、传代。LNCs与LSCs经丝裂霉素C(... 目的比较角膜缘niche细胞(limbal niche cells,LNCs)与角膜缘基质细胞(limbal stromal cells,LSCs)在维持角膜缘干细胞功能上的不同特性。方法将LNCs和LSCs分别从6个角膜缘组织分离,并在相同的条件下培养、传代。LNCs与LSCs经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处理后分为LNCs组与LSCs组作为饲养细胞分别与角膜缘干细胞共培养,比较两组角膜缘干细胞克隆形成率(colony-forming efficiency,CFE)、上皮细胞复层化以及细胞标志物和部分基因的表达。结果LNCs组角膜缘干细胞CFE(6.57±1.54)%高于LSCs组(1.43±0.47)%。LNCs组细胞复层上皮数(4~5层)多于LSCs组(2~3层)。角膜缘干细胞克隆与免疫荧光染色及mRNA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LNCs组比LSCs组表达了更多干细胞标志物ΔNp63,能更有效地维持角膜缘干细胞的细胞特性。逆转录PCR分析结果显示,LNCs组与LSCs组都分泌了一些维持角膜缘干细胞生长的生长因子,但LNCs组比LSCs组高表达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低表达营养神经素3(NT3),能更好地支持角膜上皮增殖。结论LNCs比LSCs能更好地支持角膜缘干细胞的生长及维持其干细胞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缘干细胞 niche细胞 角膜基质细胞 克隆形成率
下载PDF
有无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眼表菌群组成对比 被引量:2
10
作者 曹宇辰 张杰鑫 +2 位作者 黎颖莉 易果果 符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38-1143,共6页
目的研究睑板腺功能障碍(MGD)与非MGD(NMGD)患者的眼表菌群的组成及差异。方法招募了57例MGD患者为MGD组,32名健康志愿者为NMGD组,对两组受试者结膜拭子进行16S rRNA基因V3-V4片段的高通量测序,对测序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研究MGD... 目的研究睑板腺功能障碍(MGD)与非MGD(NMGD)患者的眼表菌群的组成及差异。方法招募了57例MGD患者为MGD组,32名健康志愿者为NMGD组,对两组受试者结膜拭子进行16S rRNA基因V3-V4片段的高通量测序,对测序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研究MGD组患者和NMGD组受试者眼表菌群的组成及差异。结果MGD组患者和NMGD组受试者眼表菌群的16S rRNA的测序结果显示,眼表菌群多样性没有差异(均为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在门和属水平上两组受试者显示了相似的眼表菌群构成。MGD组患者中,I级、II级和III级患者Shannon指数(P=0.006)和Dominance指数(P=0.012)均存在显著差异。此外,使用未加权和加权的Unifrac方法构建的主坐标分析图也表明,I级、II级、III级MGD患者之间的样本区分明显(P=0.039)。结论有无MGD的患者眼表菌群没有显著差异。不同严重程度的MGD患者的眼表菌群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板腺功能障碍 眼表菌群 16S rRNA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去除型人皮肤成纤维饲细胞系的建立及其重建角膜表层的研究
11
作者 黎颖莉 Tomoyuki-Inoue +3 位作者 Fumihiko-Takamatsu Naoyuki-Maeda Yuichi-Ohashi Kohji-Nishida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01-606,共6页
目的探讨去除型人皮肤成纤维饲细胞系的建立及其重建角膜表层的相关研究。方法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和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3种基因导入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建立荧光标记的永生化的可去除型TERT+TK-... 目的探讨去除型人皮肤成纤维饲细胞系的建立及其重建角膜表层的相关研究。方法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和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3种基因导入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建立荧光标记的永生化的可去除型TERT+TK-D人源饲细胞系。将创建的细胞系经丝裂霉素C处理后作为饲养细胞与人角膜缘干细胞共培养,并与3T3饲细胞的培养结果作比较。结果TERT+TK-D细胞系在体外经过6个月的连续传代后仍然表达绿色荧光蛋白,保持旺盛的分裂能力,对更昔洛韦敏感。TERT+TK-D组的克隆形成率(colony forming efficiency,CFE)为(11.77±0.21)%,与3T3组CFE(12.8±1.6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2);经过共培养,两组都形成了4~5层复层上皮细胞片。角膜缘干细胞克隆和上皮细胞片的免疫荧光染色及Real-time PCR定量分析结果显示,TERT+TK-D组角蛋白K3表达低于3T3组;PCR结果证实TERT+TK-D饲细胞在更昔洛韦作用下凋亡、裂解,没有混入培养获得的角膜上皮细胞片中。结论转基因荧光标记的永生化的去除型人皮肤成纤维饲细胞有望替代3T3细胞用于角膜再生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缘干细胞 去除型饲细胞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角膜内皮细胞与脉络膜色素瘤细胞培养后细胞生物行为研究
12
作者 黎颖莉 吴静 +3 位作者 侯光辉 李永平 陈剑 徐锦堂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6-188,共3页
目的观察角膜内皮细胞(CECs)与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OCM-1)共培养后,细胞形态、中心体表达及细胞骨架形态、结构情况。方法对CECs与OCM-1Transwell体系共培养后,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HE染色观察CECs生长及形态变化;通过抗中心体γ... 目的观察角膜内皮细胞(CECs)与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OCM-1)共培养后,细胞形态、中心体表达及细胞骨架形态、结构情况。方法对CECs与OCM-1Transwell体系共培养后,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HE染色观察CECs生长及形态变化;通过抗中心体γ-tubulin蛋白抗体和抗α-tubulin蛋白抗体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内皮细胞中心体形态和数量,细胞骨架形态和结构。结果实验组(CECs与OCM-1共培养)CECs形态基本规则,较空白对照组(CECs单独培养)和阳性对照组(CECs与基质细胞共培养)细胞密度高;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贴近细胞核边缘有清晰的一到两个中心体,细胞显示结构形态规则的细胞骨架。结论CECs与OCM-1共培养后细胞形态、中心体、细胞骨架形态和结构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内皮细胞 OCM-1 Transwell共培养 中心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