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羊源枯草芽孢杆菌分离鉴定及益生特性分析
1
作者 李永健 张润泽 +5 位作者 吴忧 赵鹏飞 焦陇玲 周明 齐亚银 任静静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90-1602,共13页
【目的】筛选益生特性好的枯草芽孢杆菌。【方法】从规模化羊场采集10份粪便和6份环境样品,通过LB固体培养基进行细菌分离纯化。利用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和16S rRNA基因PCR扩增技术对菌株进行鉴定。然后通过溶血性测试、药敏试验、耐... 【目的】筛选益生特性好的枯草芽孢杆菌。【方法】从规模化羊场采集10份粪便和6份环境样品,通过LB固体培养基进行细菌分离纯化。利用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和16S rRNA基因PCR扩增技术对菌株进行鉴定。然后通过溶血性测试、药敏试验、耐药与毒力基因分析、体外抑菌试验、酸碱及胆盐耐受性测试,以及小鼠安全性评估,全面评价菌株的益生特性。【结果】分离到的2株细菌在血平板上形成不规则白色突出菌落,表面粗糙呈山脉状,周围呈现明显的溶血环。生化鉴定结果显示,分离到的2株菌触酶、VP、葡萄糖、木糖、L-阿拉伯糖、甘露醇、蔗糖、柠檬酸盐、硝酸盐还原、淀粉水解、明胶液化、麦芽糖、蕈糖试验结果均呈阳性,硫化氢、枸橼酸盐、半乳糖试验均呈阴性,初步判定为枯草芽孢杆菌并分别命名为K1、K2。16S rRNA基因PCR扩增测序结果显示,分离株与枯草芽孢杆菌参考菌株的相似性为98%~100%,在系统进化树中处于同一分支,而与贝莱斯芽孢杆菌、沙门菌、屎肠球菌处于不同分支。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K1、K2的上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对大肠杆菌和沙门菌没有抑菌效果。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K1、K2对受试的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噻肟、恩诺沙星、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氟苯尼考、万古霉素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对庆大霉素、大观霉素、罗红霉素中介,对四环素、多黏菌素B、林可霉素耐药。毒力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分离菌K1和K2不携带nheA、bceT、entFM、ces、cytK、hblA、hblC、hblD等毒力基因。耐药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分离菌K1携带aph(3′)-Ⅰa耐药基因,不携带MCR-1、bcr、floR、rpsl、strB、aadB、aac(6′)-Ⅰb、blaTEM、blaCTX、ermA、ermC、qnrA、qnrB、sul1、sul2、tetC、tetA、tetM、catA2耐药基因,而K2株携带ermA耐药基因,不携带其他验证的耐药基因。2株分离菌在pH为4.0、5.0、6.0、8.0、9.0、10.0的LB液体培养基中均有较好的生长活性,其中菌株K2在pH为3.0的LB液体培养基中仍然具有较好的生长活性,在含0.3%、0.5%、0.7%、1.0%牛胆盐的LB液体培养基中,2株分离菌仍然可以存活,并保持相对较好的生长活性。小鼠体内安全性试验表明,小鼠未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结论】本研究分离的2株细菌均为枯草芽孢杆菌,具有溶血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并具备较强的生长活性。在模拟胃肠道环境中,其耐酸、耐碱、耐胆盐能力方面表现出多样性,且对多数抗菌药保持敏感性,未检测到主要毒力基因,对小鼠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具有作为益生菌的潜力,可进一步探索其在畜牧养殖和人类健康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分离鉴定 益生特性
下载PDF
浅析银黄可溶性粉和板蓝根颗粒对PRRS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慧 颜久武 +2 位作者 张子荣 张莉 齐亚银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71-174,共4页
为了探讨银黄可溶性粉和板蓝根颗粒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临床抑制效果,选择该病毒感染情况严重的石河子地区某规模化猪场内不同猪群进行试验,采用在猪群饲料中分阶段添加银黄可溶性粉和板蓝根颗粒的方法,并通过临床观察,... 为了探讨银黄可溶性粉和板蓝根颗粒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临床抑制效果,选择该病毒感染情况严重的石河子地区某规模化猪场内不同猪群进行试验,采用在猪群饲料中分阶段添加银黄可溶性粉和板蓝根颗粒的方法,并通过临床观察,PCR方法验证PRRSV和ELISA方法检测PRRSV抗体离散度、抗体阳性值(KQ值)等,对银黄可溶性粉和板蓝根颗粒对PRRSV的临床抑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投药一段时间后,无论母猪还是仔猪的抗体水平比投药前都有所提高,尤其是仔猪(包括哺乳仔猪、保育仔猪),由11%提高到68%,离散度降低,KQ值在20~100之间的比率增加,并能降低猪群死亡率,改善猪群眼屎泪斑症状。说明在猪群日粮中添加银黄可溶性粉和板蓝根颗粒适宜临床防治猪PR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银黄可溶性粉 板蓝根颗粒 ELISA 抗体水平
原文传递
牛源二型溶血曼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
3
作者 赵鹏飞 魏勇 +5 位作者 吴忧 曹芳 李智星 张欢 齐亚银 任静静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14-1020,共7页
为确定新疆石河子地区3个牛场致奶牛呼吸道疾病的病原菌,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采集6份发病牛鼻拭子样品,处理后分别接种于M-H固体培养基、哥伦比亚绵羊血平板,培养后分别观察菌落的形态。挑绵羊血平板上的单菌落培养后分别经革兰... 为确定新疆石河子地区3个牛场致奶牛呼吸道疾病的病原菌,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采集6份发病牛鼻拭子样品,处理后分别接种于M-H固体培养基、哥伦比亚绵羊血平板,培养后分别观察菌落的形态。挑绵羊血平板上的单菌落培养后分别经革兰氏染色与瑞氏染色并镜检。采用PCR分别扩增细菌16S rRNA基因及溶血曼氏杆菌(Mh)特异性基因LktF。采用细菌微量生化鉴定管鉴定分离菌的生化特征。通过PCR检测分离菌荚膜抗原的血清学分型。结果显示,6份样品在M-H平板上均长出白色、光滑的圆形菌落;有4份样品均在绵羊血平板上出现轻微β溶血现象。革兰氏染色后的分离菌为紫色短杆状阴性杆菌,两端钝圆,个别呈球杆状;瑞氏染色后的分离菌为两端浓染并着色的球杆状。PCR结果显示,6株菌均在1 460 bp(16S rRNA基因)出现目的条带,测序结果显示,6株菌中有4株为Mh,且该4株菌均在207 bp(LktF基因)出现目的条带。4株菌的生化鉴定结果均符合Mh的生化特征。血清学分型结果显示,4株分离菌均为荚膜A2血清型Mh(Mh-1~Mh-4)。因此选择其中的Mh-1用于后续试验。通过K-B纸片法鉴定分离菌株对8类共19种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鉴定分离菌8类共15种耐药基因,根据药敏试验及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分析分离菌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CR检测分离菌及携带的6种毒力基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大环内酯类的克拉霉素、罗红霉素,林可霉素类的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均耐药性较强,但对大多数药物敏感。耐药基因的PCR结果显示:分离菌携带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mph(E)与msr(E)、林可酰胺类耐药基因erm(42)、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strA,这与耐药表型结果基本相符。毒力基因的PCR结果显示,扩增到4种毒力基因即白细胞毒素基因LktC、唾液酸激酶相关基因gcp、蛋白相关基因gs60及外膜蛋白相关基因plpD,其余两种毒力基因均未扩增到。将Mh均以3.3×10^(8)cfu/mL(300μL)分别感染小鼠,实验组小鼠在感染24 h内全部死亡,死亡小鼠肝脏明显肿大,且从死亡小鼠肝脏中再次分离到Mh。上述结果表明新疆石河子地区部分牛场奶牛呼吸道疾病的病死牛为牛源荚膜血清A2型Mh感染,且分离的Mh对小鼠的致病性均较强。在国内有关荚膜A2血清型Mh感染奶牛引发疾病的病例较少,本研究为该地区Mh引发牛呼吸道综合征(BRDC)的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同时也丰富了国内有关荚膜血清A2型Mh的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曼氏杆菌 药敏试验 毒力基因 耐药基因
下载PDF
miR-881-3p对MBMEC增殖和迁移作用的研究
4
作者 曹芳 魏勇 +2 位作者 吴忧 任静静 齐亚银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07-1116,共10页
为探究miR-881-3p对白细胞介素9受体(IL9R)的靶向性及其对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MBMEC)增殖和迁移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将MBMEC分为模拟物组(转染miR-881-3p模拟物)、模拟物对照组(转染miR-881-3p模拟物对照物)、抑制剂组(转染miR-881-3p... 为探究miR-881-3p对白细胞介素9受体(IL9R)的靶向性及其对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MBMEC)增殖和迁移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将MBMEC分为模拟物组(转染miR-881-3p模拟物)、模拟物对照组(转染miR-881-3p模拟物对照物)、抑制剂组(转染miR-881-3p抑制剂)、抑制剂对照组(转染miR-881-3p抑制剂对照物),通过双荧光素酶试验检测miR-881-3p对IL9R的靶向性;采用RT-q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iR-881-3p、IL9R、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小型染色体维持蛋白复合体3(MCM3)、紧密连接蛋白-5(Claudin-5)的相对转录水平;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水平;采用划痕试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检测IL9R、PCNA蛋白、MCM3、claudin-5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试验结果显示,miR-881-3p对IL9R具有直接靶向作用。RTqPCR结果显示,转染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模拟物组中miR-881-3p的相对转录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而IL9R的相对转录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与抑制剂对照组相比,抑制剂组中miR-881-3p的相对转录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而IL9R的相对转录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与抑制剂组相比,模拟物组中PCNA、MCM3、claudin-5的相对转录水平极显著降低(P<0.001)。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miR-881-3p通过负调控IL9R进而抑制MBMEC的增殖。划痕试验结果显示,miR-881-3p通过负调控IL9R进而抑制MBMEC的迁移。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过表达miR-881-3p后MBMEC中的IL9R、MCM3、claudin-5蛋白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01),PCNA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上述结果首次证实miR-881-3p通过负调控IL9R抑制MBMEC的增殖和迁移,本研究为探究细菌性脑膜炎损伤机制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881-3p 白细胞介素9受体 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下载PDF
新疆部分地区犊牛曼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峰 王志伟 +5 位作者 何宏 陈钊明 王晨豫 魏勇 李智星 齐亚银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8期19-21,共3页
牛溶血性曼氏杆菌是导致牛呼吸道疾病(BRD)的重要细菌性病原之一,给养牛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牛曼氏杆菌病的主要预防措施为疫苗免疫,但牧场经常忽略该病的存在。为调查曼氏杆菌在新疆地区的整体流行情况,通过对南北疆20个牧场具有肺... 牛溶血性曼氏杆菌是导致牛呼吸道疾病(BRD)的重要细菌性病原之一,给养牛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牛曼氏杆菌病的主要预防措施为疫苗免疫,但牧场经常忽略该病的存在。为调查曼氏杆菌在新疆地区的整体流行情况,通过对南北疆20个牧场具有肺炎临床症状的犊牛进行鼻拭子采集,通过PCR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根据检测给牧场提供该病科学的防控意见。检测结果表明,肺炎发病牛共计116头,感染溶血性曼氏杆菌的牛96头,阳性率为82.76%(96/116),其中南疆肺炎犊牛曼氏杆菌病发病率为83.3%(50/60),北疆肺炎犊牛曼氏杆菌病发病率为82.14%(46/56)。临床病例表明,新疆地区该病主要高发于2~8月龄牛群,在全疆各地牧场均有不同程度的出现。研究结果证实,新疆地区的牧场急需进行曼氏杆菌疫苗的免疫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杆菌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致羔羊脑炎型粪肠球菌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38
6
作者 齐亚银 剡根强 +1 位作者 王静梅 陈宏伟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200-202,共3页
北疆地区几个不同羊场的羔羊连续几年发生了以各种神经症状和死亡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对病、死羊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生化鉴定、血清学鉴定和动物回归实验等,确定其致病菌为粪肠球菌。
关键词 羔羊 脑炎 粪肠球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某规模化牧场致奶牛乳房炎停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实验
7
作者 李永健 张立强 +2 位作者 韩丽芸 雷静 齐亚银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9期120-122,共3页
某规模化牧场乳房炎频发,为探究引起奶牛乳房炎情况及分析原因,并制定防控方案。本研究采集某规模化牧场患临床型乳房炎的奶样,采用常规微生物学方法,通过分离培养、纯化、生理生化鉴定、PCR鉴定以确定种属,然后采用纸片法对分离菌的药... 某规模化牧场乳房炎频发,为探究引起奶牛乳房炎情况及分析原因,并制定防控方案。本研究采集某规模化牧场患临床型乳房炎的奶样,采用常规微生物学方法,通过分离培养、纯化、生理生化鉴定、PCR鉴定以确定种属,然后采用纸片法对分离菌的药敏特性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到4株停乳链球菌,药物敏感性试验表明该菌株对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恩诺沙星高度敏感;对红霉素中度敏感;而对大观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林可霉素耐药。牧场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结合卧床管理、环境改善、挤奶设备检修等措施,很快控制了本次疫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乳链球菌 分离鉴定 奶牛乳房炎 药敏试验
下载PDF
一例混合感染奶牛乳房炎病例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8
作者 曹芳 魏勇 +5 位作者 吴忧 王晨豫 赵鹏飞 李智星 任静静 齐亚银 《中国乳业》 2024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新疆某规模化牧场奶牛乳房炎较严重,治疗许久未愈。探究致病原因,找到合理应对措施。[方法]本试验采集典型奶牛乳房炎病料,对其进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病原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该牧场奶牛乳房炎主要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 [目的]新疆某规模化牧场奶牛乳房炎较严重,治疗许久未愈。探究致病原因,找到合理应对措施。[方法]本试验采集典型奶牛乳房炎病料,对其进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病原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该牧场奶牛乳房炎主要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梭菌等多种细菌混合感染所致。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对复方新诺明、卡那霉素、恩诺沙星、环丙沙星高度敏感,其中环丙沙星极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复方新诺明、卡那霉素、恩诺沙星、氯霉素极度敏感;梭菌对氯霉素、头孢曲松、氨苄西林高度敏感。[结论]本研究对乳房炎奶样分离,得到了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梭菌,建议该牧场对患病牛采取隔离措施,并使用替米考星、头孢噻呋钠及梭菌疫苗进行联合用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病原菌 分离 药敏试验
下载PDF
某规模化牧场致犊牛腹泻的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检测
9
作者 曹芳 魏勇 +4 位作者 吴忧 赵鹏飞 陈钊铭 任静静 齐亚银 《中国乳业》 2024年第2期71-75,共5页
[目的]为确定引起石河子某规模化牧场犊牛腹泻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并针对犊牛腹泻提出合理应对措施,为该牧场防治犊牛腹泻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取现场流行病学检查,无菌采集15份犊牛腹泻病料,对其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通过生... [目的]为确定引起石河子某规模化牧场犊牛腹泻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并针对犊牛腹泻提出合理应对措施,为该牧场防治犊牛腹泻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取现场流行病学检查,无菌采集15份犊牛腹泻病料,对其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通过生化试验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致犊牛腹泻的病原菌;对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确定耐药情况。[结果]经生化试验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发现,15份犊牛腹泻病料中,有12份分离到了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3株大肠杆菌对链霉素耐药率最高为46.15%(6/13),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为38.46%(5/13),且敏感菌株多为中低敏;对四环素敏感性为76.92%(10/13),13株菌株对头孢噻肟和万古霉素敏感性最高,为84.62%(11/13),多数菌株为多重耐药菌株。[结论]本研究针对腹泻犊牛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药敏试验,为该牧场犊牛腹泻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腹泻 大肠杆菌 分离鉴定 耐药性
下载PDF
某牛场无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分析
10
作者 张润泽 张立强 +2 位作者 韩丽云 雷静 齐亚银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11期6-9,共4页
研究旨在确诊某规模化牧场疑似无乳链球菌感染的病例,并为该场提供科学合理的无乳链球菌病综合防控方案。试验对采集自不同场区的6份奶样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通过形态学观察、PCR鉴定及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对分离株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株... 研究旨在确诊某规模化牧场疑似无乳链球菌感染的病例,并为该场提供科学合理的无乳链球菌病综合防控方案。试验对采集自不同场区的6份奶样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通过形态学观察、PCR鉴定及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对分离株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试验成功分离出6株无乳链球菌,分离株对阿莫西林、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万古霉素等抗生素高度敏感。研究表明,通过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确定该牧场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病原为无乳链球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分离株表现敏感的3种以上抗生素进行交替治疗,并采取了一系列综合防控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无乳链球菌 细菌分离鉴定
下载PDF
猫疱疹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
11
作者 曹梦园 韩俊峰 +2 位作者 张龙 张霞 齐亚银 《畜牧业环境》 2024年第16期100-101,共2页
猫疱疹病毒病是一种在猫科动物中广泛传播的病毒性疾病,以高度传染性和多样化的临床症状为主要特征。本研究采用临床诊断结合实验室血常规检测和PCR快速检测方法,对1例疑似猫疱疹病毒感染的病例进行了确诊,并与其他类似疾病进行了鉴别诊... 猫疱疹病毒病是一种在猫科动物中广泛传播的病毒性疾病,以高度传染性和多样化的临床症状为主要特征。本研究采用临床诊断结合实验室血常规检测和PCR快速检测方法,对1例疑似猫疱疹病毒感染的病例进行了确诊,并与其他类似疾病进行了鉴别诊断,最后制定了一套科学有效的综合防治方案。结果显示,针对该病例采取及时准确的鉴别诊断,结合抗病毒治疗、抗炎措施及长期管理为一体的综合防治策略,有效控制了该猫的疱疹病毒感染,减少了病毒对其他猫只的传播风险,同时提高了患猫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疱疹病毒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绵羊链球菌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齐亚银 剡根强 王静梅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绵羊 链球菌病 症状 诊断 防治
下载PDF
新疆北部部分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的ERIC-PCR指纹聚类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齐亚银 武磊 +2 位作者 莫敏 曹玉洁 张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79-981,共3页
为了解新疆北部部分规模化养猪场副猪嗜血杆菌(H.parasuis)分离株的基因型,本实验采用ERIC-PCR方法结合统计学分析软件,对来源不同的12株H.parasuis进行分子指纹图谱分析。结果表明12株分离株分别位于4个聚类中,各个菌株之间的遗传距离... 为了解新疆北部部分规模化养猪场副猪嗜血杆菌(H.parasuis)分离株的基因型,本实验采用ERIC-PCR方法结合统计学分析软件,对来源不同的12株H.parasuis进行分子指纹图谱分析。结果表明12株分离株分别位于4个聚类中,各个菌株之间的遗传距离较近,并且含有长度为1 000 bp的相同条带,相同血清型的分离株在其分子指纹聚类上均位于同一个分支中。试验结果表明基于ERIC-PCR的分子指纹聚类分析结合传统的琼脂免疫扩散法可以准确地对不同分离株H.parasuis进行分型。试验结果显示H.parasuis在该地区广泛存在并具有多种不同的基因型,同时为该地区H.parasuis的免疫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ERIC.PCR 分子指纹聚类分析
下载PDF
规模化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的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齐亚银 武磊 +2 位作者 莫敏 曹玉洁 张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3-75,共3页
为了查明流行于新疆北部部分地区部分规模化养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的存在情况及其部分生物学特性,本试验以新疆北部地区几个规模化猪场为研究对象,从可疑副猪嗜血杆菌病病料中分离目标菌,采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试验手段,调查其主要流行株... 为了查明流行于新疆北部部分地区部分规模化养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的存在情况及其部分生物学特性,本试验以新疆北部地区几个规模化猪场为研究对象,从可疑副猪嗜血杆菌病病料中分离目标菌,采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试验手段,调查其主要流行株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生理生化特性、培养特性及分子特性,并对分离株进行了药敏试验及对小白鼠的致病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地区规模化猪场中已普遍存在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感染,5株分离株对小白鼠均有较强的致病性,而且对硫酸庆大霉素和盐酸土霉素已经产生了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生物学特性 耐药性 致病性
下载PDF
致羔羊脑炎链球菌的部分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齐亚银 剡根强 王静梅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生物学特性 链球菌 羔羊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新疆石河子地区 脑炎 急性死亡 神经症状 农八师 败血症
下载PDF
猪源粪肠球菌耐药性及其Ⅰ类整合子遗传标记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齐亚银 张莉 +2 位作者 王静梅 魏鲁予 剡根强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9-321,共3页
为查明猪源粪肠球菌Ⅰ类整合子遗传标记及其相关耐药性,本研究对新疆某集约化猪场环境和粪便中分离的16株粪肠球菌进行磺胺类药物的敏感性测定和季胺类消毒液抑菌效果观察,同时以PCR法测定分离株中Ⅰ类整合子遗传标记,结果发现16株粪肠... 为查明猪源粪肠球菌Ⅰ类整合子遗传标记及其相关耐药性,本研究对新疆某集约化猪场环境和粪便中分离的16株粪肠球菌进行磺胺类药物的敏感性测定和季胺类消毒液抑菌效果观察,同时以PCR法测定分离株中Ⅰ类整合子遗传标记,结果发现16株粪肠球菌中I类整合酶基因阳性率为75%(12/16),qacE△1-sul1基因阳性率为62.5%(10/16),对磺胺嘧啶的耐药率为81.25%(13/16),苯扎溴铵对分离株的抑菌率为31.25%(5/16)。表明分离株中I类整合酶基因和qacE△1-sul1基因携带率高;鉴于整合子对耐药基因水平传播的可能性,磺胺类药物作为预防猪场细菌性疾病的感染以及季胺类(苯扎溴铵)消毒剂作为猪场常规消毒剂需要科学的验证方可使用;同时警示应加强动物性食品源性细菌耐药性的监测,以阻断耐药基因给人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类整合酶基因 qacE△1-sul1基因 磺胺嘧啶 苯扎溴铵
下载PDF
犊牛支原体混合感染巴氏杆菌、曼氏杆菌的诊断与防控
17
作者 王峰 王志伟 +5 位作者 何宏 陈钊明 王晨豫 魏勇 李智星 齐亚银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7期13-15,共3页
新疆某规模化奶牛场犊牛呈现严重的呼吸道综合症,治疗后无果出现死亡,为查明发病原因,采用现场调查结合实验室PCR方法对病死牛病料进行确诊。结果表明,发病犊牛出现咳喘、呼吸急促、流黏脓性分泌物;剖检后观察到肺脏出现严重出血、充血... 新疆某规模化奶牛场犊牛呈现严重的呼吸道综合症,治疗后无果出现死亡,为查明发病原因,采用现场调查结合实验室PCR方法对病死牛病料进行确诊。结果表明,发病犊牛出现咳喘、呼吸急促、流黏脓性分泌物;剖检后观察到肺脏出现严重出血、充血、实变、纤维素性渗出,且胸腔积液;经牛支原体、巴氏杆菌、曼氏杆菌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可扩增出相应大小目的条带。针对检测结果,建议牧场通过改善环境、加强饲喂、免疫防控,采用中西医药物防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防控,取得了较好的防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巴氏杆菌 曼氏杆菌 支原体 防控
下载PDF
某规模化牧场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18
作者 周明 张立强 +2 位作者 韩丽芸 雷静 齐亚银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4年第5期26-28,共3页
宁夏某牧场奶牛突发临床型乳房炎,导致该牧场奶牛产奶量急剧下降。为查明具体原因,本试验采集了4份发病奶牛的奶样,用常规微生物学方法分离纯化病原菌,通过生化特性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等方法进行鉴定,并对纯化的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 宁夏某牧场奶牛突发临床型乳房炎,导致该牧场奶牛产奶量急剧下降。为查明具体原因,本试验采集了4份发病奶牛的奶样,用常规微生物学方法分离纯化病原菌,通过生化特性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等方法进行鉴定,并对纯化的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采集的4份奶样均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镜检为阳性,经生化鉴定及16S rRNA基因测序确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对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复方新诺明及卡那霉素敏感,对头孢他啶、头孢噻呋及红霉素中度敏感,对阿奇霉素耐药。综上所述,该牧场患病奶牛乳房炎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临床上建议牧场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科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 分离鉴定 耐药性
下载PDF
绵羊源性粪肠球菌的分离、初步鉴定及动物实验 被引量:5
19
作者 齐亚银 剡根强 王静梅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5年第4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粪肠球菌 初步鉴定 动物实验 分离 绵羊 尿路感染 淋巴结肿大 动物粪便 动物医学
下载PDF
一例牛放线菌病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2
20
作者 齐亚银 剡根强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5年第4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放线菌病 治疗 诊断 人畜共患病 慢性传染病 非接触性 上呼吸道 病原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