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山区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鹏 齐实 +8 位作者 张林 胡俊 唐颖 逯进生 王翔宇 赖金林 廖瑞恩 张岱 张岩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7-346,356,共11页
[目的]综合评价北京山区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土壤质量,并进一步确定影响土壤质量的关键因素,为该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立地条件相近的侧柏纯林、油松纯林、侧柏油松混交林、侧柏针阔混交林、油松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 [目的]综合评价北京山区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土壤质量,并进一步确定影响土壤质量的关键因素,为该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立地条件相近的侧柏纯林、油松纯林、侧柏油松混交林、侧柏针阔混交林、油松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混交林和无林地(对照)为研究对象,测定14个土壤理化指标作为土壤质量评价的总数据集(TDS),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建立土壤质量最小数据集(MDS),利用线性(L)和非线性(NL)2种评分方法计算土壤质量指数(SQI)和一般线性模型(GLM)确定影响土壤质量的关键因素。[结果]植被恢复后相较于无林地,土壤容重、砂粒含量下降,而有机质、全氮、全钾、速效氮、速效钾等土壤养分含量增加。筛选出的研究区土壤质量评价MDS指标为全氮、砂粒、全钾、pH、有效含水量。4种方法(SQI-LT、SQI-NLT、SQI-LM、SQI-NLM)下,不同植被恢复类型的SQI值排序均为落叶阔叶混交林>侧柏针阔混交林>油松纯林>油松针阔混交林>侧柏油松混交林>侧柏纯林>无林地,植被恢复后土壤质量显著提升。SQI-NLM的土壤质量评价方法在北京山区具有更好的适用性。相较于无林地,其他植被恢复类型的SQI-NLM分别提高64%,48%,45%,36%,33%,27%。GLM模型解释了土壤质量指数总变异的85.24%,植被类型对土壤质量指数的解释比例最大(45.09%)。[结论]选择适宜的植被恢复类型是改善区域土壤质量的关键。未来实施植被恢复时,树种选择上优先考虑阔叶树种。造林配置方式的选择应取决于树种而定,如侧柏纯林中引入本土阔叶树种形成侧柏针阔混交林或选择油松纯林是最佳造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土壤质量指数(SQI) 最小数据集(MDS) GLM 北京山区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的高植被覆盖区浅层滑坡预测
2
作者 张林 郭郑曦 +2 位作者 齐实 伍冰晨 李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49-160,共12页
为探究高植被覆盖区浅层滑坡的影响因素并构建最优的滑坡预测模型,该研究以华蓥市山区林地为研究对象,考虑了蓄积量、林分密度、平均树龄、林分类型和红绿植被指数(green-red vegetation index,GRVI)等植被因子,并结合地形地质因素,经过... 为探究高植被覆盖区浅层滑坡的影响因素并构建最优的滑坡预测模型,该研究以华蓥市山区林地为研究对象,考虑了蓄积量、林分密度、平均树龄、林分类型和红绿植被指数(green-red vegetation index,GRVI)等植被因子,并结合地形地质因素,经过Boruta重要性分析以及共线性诊断,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广义相加模型、随机森林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等5种机器学习模型构建华蓥市山区林地浅层滑坡预测模型,并结合历史滑坡点检验,提出华蓥市山区林地浅层滑坡的最佳预测模型及高易发性区域的植被特征。结果表明:1)工程地质岩组、距河流距离、距断层距离、林分类型、平均树龄和蓄积量是影响浅层滑坡的主要因子;2)不同因子组合对模型精度有极大的影响,考虑蓄积量、林分密度、平均树龄等植被因子有利于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3)在5种模型中,预测精度最高的模型为随机森林模型,精度可达到95.05%;4)研究区高易发性及以上区域的面积为25.31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4.79%,低密度(1000~1500株/hm^(2))、高蓄积量(>80 m3/hm^(2))和高树龄(>30 a)是浅层滑坡发生的主要植被特征。该研究结果可为中国高植被覆盖区极端暴雨型滑坡的预警与防控提供科学决策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滑坡 边坡失稳 林地 机器学习模型
下载PDF
不同类型侧柏人工林下优势草本生态位及种间关系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唐颖 齐实 +5 位作者 张林 李鹏 赖金林 廖瑞恩 张岩 张岱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1-274,共14页
探究北京山区不同类型侧柏人工林下优势草本的生态位和种间关联性,为京津风沙源工程人工林营造与管理提供参考,本研究以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纯林(C1)、侧柏-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混交林(C2)和侧柏-黄栌(Cotinus coggygria ... 探究北京山区不同类型侧柏人工林下优势草本的生态位和种间关联性,为京津风沙源工程人工林营造与管理提供参考,本研究以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纯林(C1)、侧柏-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混交林(C2)和侧柏-黄栌(Cotinus coggygria var.cinereus)混交林(C3)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类型林下优势草本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总体关联性和种间联结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态位宽度排序与重要值排序无显著定性关系;茜草(Rubia cordifolia)是3种林分类型共有的优势草本,与其他草本的生态位重叠程度大于0.90;总体关联性检验表明,C2为显著正关联,C3为显著负关联,C1为不显著正关联;此外,C2林下优势草本种间正联结性强,而C3林下优势草本种间负联结强。黄花蒿(Artemisia annua)-唐松草(Thalictrum aquilegiifolium var.sibiricum)、茜草-萝藦(Cynanchum rostellatum)等种对联结性强、生态位重叠值大,在北京山区侧柏人工林下具有较强的生境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山区 侧柏人工林 优势草本 生态位 种间联结性
下载PDF
藏东-川西生态维护水源涵养区产水量驱动机制
4
作者 王懋源 齐实 +5 位作者 郭衍瑞 张鹏 赖金林 张林 马路霞 刘少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520-9534,共15页
藏东-川西生态维护水源涵养区位于西南高山峡谷区北部,是中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差,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敏感。产水量是生态系统服务中的一项重要功能,研究产水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对该地区水资源保护、涵养,开发... 藏东-川西生态维护水源涵养区位于西南高山峡谷区北部,是中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差,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敏感。产水量是生态系统服务中的一项重要功能,研究产水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对该地区水资源保护、涵养,开发和利用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20年地表覆盖产品、气候、基岩深度、土壤和地形等数据,运用InVEST模型Annual Water Yield模块模拟了藏东-川西地区产水量;结合地理探测器(GDM)分析了造成产水量空间分异的各因子的解释能力;对q>0.1的因子引入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分析它们对研究区不同地理位置产水量的影响程度,并运用Theil-Se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得到了产水量及其主导因素时空变化特征;同时利用Hurst指数预测了未来短期内产水量上升或下降趋势和评估了研究时段内产水量在不同空间位置的波动水平。结果表明:1)降水量和产水量空间分布在研究区内呈现“东西高,中部低”的分布格局,岷江流域降水量为最大,金沙江流域蒸散水平最高,怒江流域产水量领先其余三个流域;2)除降水量和蒸散发外,藏东-川西地区产水量主要影响因子有气候因子(年均湿度和年均风速)、地形因子(高程)、土壤类型、植被因子(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净初级生产力)与社会因子(地表覆盖类型和人类活动强度指数);其中降水量、蒸散发、高程、归一化植被指数、净初级生产力和地表覆盖类型是产水量的主导影响因素。3)降水、高程与人类活动强度指数对产水服务的影响有较强的正向作用,而蒸散发、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净初级生产力展现出较强的负向作用。4)研究区南部区域产水量波动水平高。在未来短期内,研究区95.30%的区域有下降趋势。5)藏东-川西地区不应将盲目提升人工植被覆盖度作为提高产水量首要方案,应注意对天然林的保护和预防石漠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ST模型 产水量 空间分异 地理探测器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
下载PDF
西南高山峡谷区水力侵蚀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
5
作者 廖瑞恩 齐实 +2 位作者 赖金林 唐颖 李鹏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9-147,共9页
[目的]确定西南高山峡谷区水力侵蚀的空间分布及其时空变化特征,探究区域水力侵蚀的驱动机制,并为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对策。[方法]基于GIS和RUSLE模型,利用Sen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法、随机森林回归对西南高山峡谷区水力... [目的]确定西南高山峡谷区水力侵蚀的空间分布及其时空变化特征,探究区域水力侵蚀的驱动机制,并为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对策。[方法]基于GIS和RUSLE模型,利用Sen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法、随机森林回归对西南高山峡谷区水力侵蚀的时空演变特征以及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1)西南高山峡谷区水力侵蚀微度和轻度侵蚀占比78.05%以上。(2)整体上,2000—2020年水力侵蚀量变化范围为4.606 3×10^(8)~1.487 4×10^(9) t,多年均值为7.966 4×10^(8) t。降雨侵蚀力因子变化范围为125.11~249.93 MJ·mm/(hm^(2)·h·a),多年均值为186.71 MJ·mm/(hm^(2)·h·a)。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变化范围为0.37~0.70,多年均值为0.48。(3)整体上坡度坡长因子对西南高山峡谷区水力侵蚀空间分异的解释程度最高,达到41%,其次是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达到24%,其余是降雨侵蚀力因子>土壤可蚀性因子>水土保持措施因子,分别达到16%,12%,8%,且各因子对水力侵蚀空间分异的解释程度随着水土保持分区的不同而出现差异。[结论]西南高山峡谷区侵蚀严重的区域主要分布于藏东—川西高山峡谷生态维护水源涵养区南部,藏东南高寒高山峡谷生态维护区西北部、东部。坡度坡长因子及植被覆盖管理因子是西南高山峡谷区水力侵蚀空间分布的主要驱动因素。藏东—川西高山峡谷生态维护水源涵养区、藏东南高寒高山峡谷生态维护区和滇西北高山峡谷生态维护区,建议改善此区域植被覆盖,提高土壤抵抗侵蚀能力;滇北—川西南高山峡谷蓄水保土区建议在改善植被覆盖的基础上,在生态脆弱的区域布置适当水土保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西南高山峡谷区 RUSLE模型 随机森林 时空变化
下载PDF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华蓥山林地浅表层滑坡风险析因
6
作者 伍冰晨 齐实 +1 位作者 郭郑曦 胡译水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46,共15页
【目的】确定环境变量对林地浅表层滑坡风险预测的相对贡献率,明确影响浅表层滑坡风险的关键植被因素及其减灾区间,探明植被因素与非植被因素对浅表层滑坡风险的耦合效应,为林地浅表层滑坡风险评价和减灾决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目的】确定环境变量对林地浅表层滑坡风险预测的相对贡献率,明确影响浅表层滑坡风险的关键植被因素及其减灾区间,探明植被因素与非植被因素对浅表层滑坡风险的耦合效应,为林地浅表层滑坡风险评价和减灾决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华蓥山林地为研究对象,选取17个浅表层滑坡影响因子,采用最大熵模型进行林地浅表层滑坡风险模拟,输出各因子对林地浅表层滑坡风险预测的相对贡献率,对比分析考虑或不考虑植被因素条件下林地浅表层滑坡风险对各因子的响应变化。【结果】1)模型精度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检验结果显示,不考虑植被因素的情况下,模型模拟精度为0.887,达到很准确的精度水平;考虑植被因素的情况下,模型模拟精度提升3.1%,为0.915,达到极准确的精度水平。2)工程地质岩组、蓄积量、距断层距离、地形起伏度、高程、绿色比值植被指数、平面曲率和林分类型8个因子对浅表层滑坡风险预测的累计贡献率达80%,其中植被因素对林地浅表层滑坡风险预测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蓄积量、植被覆盖度和林分类型3方面。3)植被因素的存在造成浅表层滑坡风险对平面曲率、坡向、高程变异系数、坡度变率和坡面曲率5个变量的响应发生变化:对平面曲率、高程变异系数和剖面曲率所产生的浅表层滑坡风险起削弱作用,削减幅度分别为4.9%、5.9%和8.1%;对坡度变率所产生的浅表层滑坡风险起加剧作用,加剧幅度为10.9%;对坡向所产生的浅表层滑坡风险具有正反2方面作用,加剧和削减幅度分别为12.8%和6.4%。【结论】MaxEnt模型用于林地浅表层滑坡风险模拟具有较高模拟精度,能够直观表达浅表层滑坡风险对各影响因子的响应;利用MaxEnt模型预测林地浅表层滑坡风险时,除了地质、地形、地貌、土壤等常规影响因素外,植被因素也是关键环境变量,其对模拟精度具有重要贡献;植被因素的存在整体上不改变浅表层滑坡风险对其他影响因子的响应趋势,但对于某些非植被因素的极端值所产生的浅表层滑坡风险具有重要影响,呈现出耦合效应,既可能加剧也可能削弱浅表层滑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ENT 华蓥山 林地 浅表层滑坡 风险 植被
下载PDF
北京山区针阔混交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林 齐实 +3 位作者 周飘 伍冰晨 张岱 张岩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0-458,共9页
探究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关系,解析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异的主导因素,可为生态系统碳平衡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北京山区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基于64个样地的实测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筛选出影响土层(0-10、10... 探究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关系,解析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异的主导因素,可为生态系统碳平衡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北京山区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基于64个样地的实测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筛选出影响土层(0-10、10-20、20-30 cm)有机碳含量的主导因素,并结合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了各因子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1)林龄、根系生物量、凋落物质量、土壤全氮和土壤容重对0-10 cm的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植物多样性对0-10 cm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显著(P<0.05);直接效应依次为土壤全氮(0.73)>根系生物量(0.59)>凋落物质量(0.56)>林龄(0.47)>土壤容重(-0.44)>物种香农维纳指数(0.21),间接效应依次为林龄(0.31)>根系生物量(0.29)>凋落物质量(0.27)>物种香农维纳指数(0.11)。(2)海拔、土壤全氮和土壤容重对10-20 cm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根系生物量、林龄对10-20 cm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显著(P<0.05);直接效应依次为土壤全氮(0.69)>土壤容重(-0.53)>海拔(0.32)>根系生物量(0.27)>林龄(0.24),间接效应依次为海拔(0.23)>林龄(0.14)>根系生物量(0.09)。(3)海拔、土壤全氮和土壤容重对20-30 cm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pH值对20-30 cm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显著(P<0.05);直接效应依次为土壤全氮(0.59)>土壤容重(-0.47)>海拔(0.43)>pH值(-0.15),间接效应依次为海拔(0.14)>pH值(-0.04)。综上,土壤全氮和土壤容重主要通过直接作用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而根系生物量、凋落物质量、林龄、植物多样性、土壤pH值对土壤有机碳含量不仅存在直接影响,而且还通过其他因子的作用而产生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阔混交林 土壤有机碳含量 影响因素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2000—2019年西南高山峡谷区植被变化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 被引量:7
8
作者 赖金林 齐实 +3 位作者 廖瑞恩 崔冉冉 李鹏 唐颖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55-163,共9页
为了探究中国典型生态环境脆弱区——西南高山峡谷区植被变化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规律,量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相对贡献,该研究基于2000—2019年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数据集,采用T... 为了探究中国典型生态环境脆弱区——西南高山峡谷区植被变化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规律,量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相对贡献,该研究基于2000—2019年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数据集,采用Theil-Se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和Hurst指数分析了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未来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结合气象因子数据集,采用相关性分析和残差分析探讨了NDVI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结果表明:1)时间尺度上,2000—2019年NDVI总体表现为波动上升趋势,增长速率为0.0046/a。空间尺度上,NDVI呈上升趋势区域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85.59%,植被恢复效果明显,且未来NDVI变化还将以上升趋势为主。2)在区域气候暖干化的背景下,NDVI对不同气候因子的响应有所差异,总体上NDVI与气温和太阳辐射呈正相关,而与降雨量呈负相关,气温对NDVI变化的影响力要强于太阳辐射和降雨量,是影响NDVI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3)85.10%区域面积的植被变化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共同影响,其中人类活动是植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气候变化为次要驱动因素,相对贡献率分别为68.67%和31.33%。该研究结果可为西南高山峡谷区未来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助力区域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植被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 残差分析 西南高山峡谷区
下载PDF
南渡江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与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卢旭东 齐实 +3 位作者 陈家东 郭建超 张林 周飘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64-1473,共10页
降雨侵蚀力是表征降雨侵蚀强度的重要指标,对研究区域水土流失潜在风险以及土壤侵蚀模型预测具有重要意义。为分析南渡江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趋势,基于日降雨侵蚀力模型,利用流域及其周边13个气象站1971—2020年逐日降雨数据,采用Man... 降雨侵蚀力是表征降雨侵蚀强度的重要指标,对研究区域水土流失潜在风险以及土壤侵蚀模型预测具有重要意义。为分析南渡江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趋势,基于日降雨侵蚀力模型,利用流域及其周边13个气象站1971—2020年逐日降雨数据,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趋势/突变检验、小波分析和反距离加权插值等方法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对降雨侵蚀力进行研究,从而确定降雨侵蚀力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南渡江流域1971—2020年年均降雨侵蚀力范围为1184133~2369214 MJ·mm·hm-2·h-1,均值为1649767 MJ·mm·hm-2·h-1,年际变化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年降雨侵蚀力存在周期性变化,未发生显著性突变;降雨侵蚀力年内分布集中在7—9月,因此需加强期间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季节的年际变化除春季降雨侵蚀力呈现下降趋势外,夏季、秋季和冬季均呈上升趋势;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呈现从南向北逐渐降低的趋势,各气象站变异系数范围为024~043,由北向南逐步递减,具有较高的区域变异性;南渡江流域降雨侵蚀力与侵蚀性降雨量相关性最高,其后依次为海拔和纬度。研究成果可为南渡江流域及其典型侵蚀区水土保持和环境治理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侵蚀力 日降雨模型 时空变化 水土流失 侵蚀性降雨 南渡江流域
下载PDF
跨境铁路建设能否提升区域经济韧性?——基于中欧班列开通的276个城市经验数据
10
作者 李鑫岩 余金艳 +1 位作者 齐实 连家茜 《统计与管理》 2024年第6期96-106,共11页
跨境铁路是指跨越国界、连接不同国家的铁路系统。跨境铁路在促进国际贸易、文化交流、人员往来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跨境铁路建设能否提升区域经济体在应对外来冲击的抵御能力,即提升区域经济韧性,这是理论和... 跨境铁路是指跨越国界、连接不同国家的铁路系统。跨境铁路在促进国际贸易、文化交流、人员往来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跨境铁路建设能否提升区域经济体在应对外来冲击的抵御能力,即提升区域经济韧性,这是理论和实践亟需探究的问题。为此,本研究以2007-2021年中国276个城市为样本探究跨境铁路建设能否提升区域经济韧性及其具体特征。研究发现,以中欧班列为代表的跨境铁路建设显著提升了中国境内沿线城市的区域经济韧性且在PSM-DID、IV和安慰剂检验下均稳健成立。中欧班列通过提高财政支出、缓解融资约束和增强创新能力增强区域抵抗力、恢复力与重组力,进而提升区域经济韧性。研究还发现中欧班列对区域经济韧性的提升作用存在城市地域、城市规模和城市贸易政策的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铁路 中欧班列 国际物流 经济韧性
下载PDF
三峡库区森林小流域森林理水调洪功能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齐实 王云琦 +4 位作者 孙阁 朱金兆 肖玉保 杨海龙 Steve McNulty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2-51,共10页
为给三峡库区理水调洪型植被建设提供方法和依据,该文以四面山响水溪森林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主持开发的MMS(模块化模型系统),构建适合于三峡库区的分布式暴雨水文模型PRMS_Storm,模拟暴雨产流过程.结果表明:①PR... 为给三峡库区理水调洪型植被建设提供方法和依据,该文以四面山响水溪森林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主持开发的MMS(模块化模型系统),构建适合于三峡库区的分布式暴雨水文模型PRMS_Storm,模拟暴雨产流过程.结果表明:①PRMS_Storm用来模拟响水溪森林流域暴雨产流过程满足国家乙级洪水预报标准,可用来发布洪水预报;②综合不同森林群落水文功能评价结果,提出流域3种森林群落配置情景:针阔混交林型(情景1)、阔叶混交林型(情景2)、综合配置型(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灌木林)(情景3);③对各森林群落配置情景的模拟表明,各配置情景都可使地表径流减少20%以上,壤中流增加16%以上;与流域植被现状相比,各配置情景,分别可削减洪峰20.8%、9.6%和18.9%;最大降雨峰值>0.8 mm/min的降雨过程削减洪峰的作用非常明显,尤其对短历时降雨洪峰的削减作用更明显;针阔混交林型理水调洪作用最优,是最优的理水调洪配置情景,其次是综合配置型,阔叶混交林型较差.但是,从所研究的响水溪流域实际情况出发,综合配置更符合实际,是最佳理水调洪型群落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理水凋洪 PRMS-Storm模型 森林流域 水文模拟
下载PDF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国内外进展综述与思考 被引量:25
12
作者 齐实 李月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共8页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诸多因素。结合我国目前的小流域治理思路、综合规划及治理要求,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发展过程,阐述了部分发达国家(美国、欧洲、日本)和发展中国...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诸多因素。结合我国目前的小流域治理思路、综合规划及治理要求,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发展过程,阐述了部分发达国家(美国、欧洲、日本)和发展中国家(印度、尼泊尔、非洲)小流域治理的思路、技术及模式等,分析了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特点以及主要经验、存在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在新时期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一些思考和展望:在当前的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应注重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紧密结合;针对不同区域的生态经济特征,治理需遵循因地制宜、适度治理的原则;应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调整综合治理的对象、内容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 小流域 综合治理
下载PDF
持续发展下的流域治理规划模型 被引量:6
13
作者 齐实 孙保平 孙立达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61-68,共8页
分析了流域系统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提出了持续发展下的流域治理规划的程序和模型,该模型包括资源开发模型、人口模型和环境治理与保护模型。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流域治理 规划模型
下载PDF
多目标数学规划在小流域治理规划应用中的几个问题探讨 被引量:7
14
作者 齐实 孙立达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33-137,共5页
本文以宁夏西吉县黄家二岔小流域治理的资料为基础,对小流域治理规划中应用多目标数学规划方法时遇到的权系数确定、量纲处理、目标函数归一化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 小流域 治理 规划
下载PDF
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流域治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齐实 孙保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63-67,共5页
该文对黄家二岔小流域不同治理阶段存在的问题、治理工作及其进展进行了简要介绍 ,提出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流域治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可概括为综合治理阶段 ,巩固、稳定、提高和调整阶段及可持续发展阶段 ;今后应重视政策的长期性 ,人... 该文对黄家二岔小流域不同治理阶段存在的问题、治理工作及其进展进行了简要介绍 ,提出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流域治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可概括为综合治理阶段 ,巩固、稳定、提高和调整阶段及可持续发展阶段 ;今后应重视政策的长期性 ,人口素质的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流域治理 发展模式
下载PDF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被引量:4
16
作者 齐实 张洪江 孙保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S1期74-77,共4页
该文在分析我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为了实现和满足我国生态环境建设需要所应采取的专业发展对策。
关键词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生态环境建设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软件及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齐实 肖永强 +2 位作者 周利军 朱国平 胡晓静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6年第3期74-78,共5页
为提高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的效率和准确性,依据水土保持概(估)算定额和相关规定,运用VisualBasic语言编写程序功能模块,采用Access构建程序数据库,开发了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软件。经测试,该软件能有效减少概(估)算编制的工作时... 为提高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的效率和准确性,依据水土保持概(估)算定额和相关规定,运用VisualBasic语言编写程序功能模块,采用Access构建程序数据库,开发了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软件。经测试,该软件能有效减少概(估)算编制的工作时间降低人为误差。这为进一步提高水土保工程概(估)算的效率和准确性提供了坚实基础,也为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同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工程图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图的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概(估)算 VISUAL Basic ACCESS
下载PDF
流域景观的类型及其规划与设计 被引量:5
18
作者 齐实 莫建玲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5-17,共3页
建立生态可持续流域景观是流域综合治理的发展方向。流域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农业景观和人文景观三种类型 ,其规划设计应遵循整体性、异质性、生态规律、美学、优化、可持续发展、生态关系协调、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统一等原则。自然景... 建立生态可持续流域景观是流域综合治理的发展方向。流域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农业景观和人文景观三种类型 ,其规划设计应遵循整体性、异质性、生态规律、美学、优化、可持续发展、生态关系协调、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统一等原则。自然景观规划重点是保护物种和生境 ,农业景观规划要把握好空间布局 ,人文景观规划应突出主体景观 ,处理好流域治理工程与景观开发项目的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治理 自然景观 农业景观 人文景观 规划 设计 水土保持 生态环境建设
下载PDF
山区综合治理开发与持续发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齐实 余新晓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5-52,共8页
本文主要论述了国外山区流域治理的概况。发达国家山区流域治理的目标是以防治泥石流、山洪等山地灾害为主。发展中国家山区流域治理的目标是在有限的土地上解决山区居民的温饱问题。作者根据我国的实情,提出了我国山区综合治理开发应... 本文主要论述了国外山区流域治理的概况。发达国家山区流域治理的目标是以防治泥石流、山洪等山地灾害为主。发展中国家山区流域治理的目标是在有限的土地上解决山区居民的温饱问题。作者根据我国的实情,提出了我国山区综合治理开发应以县为操作单元及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 综合治理开发 流域治理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基于遗传BP神经网络的超临界水自然循环稳态流量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齐实 周涛 +1 位作者 周蓝宇 黄彦平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45-851,共7页
利用遗传BP神经网络建立超临界水自然循环稳态流量预测模型,采用平均影响值(MIV)的概念进行参数敏感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遗传BP网络可以很好的预测超临界水自然循环稳态流量值,误差落在了±10%范围内。在所选的参数范围内,入口温... 利用遗传BP神经网络建立超临界水自然循环稳态流量预测模型,采用平均影响值(MIV)的概念进行参数敏感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遗传BP网络可以很好的预测超临界水自然循环稳态流量值,误差落在了±10%范围内。在所选的参数范围内,入口温度增大,稳态流量减小,提高试验段高度或减小加热段长度、出入口阻力系数可以使自然循环流量增加,其重要度排序为入口温度、试验段高度、入口阻力系数、出口阻力系数、加热段长度,且入口阻力系数、出口阻力系数、加热段长度影响基本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水 自然循环 稳态流量 遗传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