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外科颅脑超声临床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1
作者 齐猛 陈文劲 +2 位作者 赵浩 王宁 徐跃峤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0期83-84,共2页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颅脑超声临床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2022年3月至9月的受训医生10名,与4名指导教师共同讨论在颅脑超声临床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结果在颅脑超声的临床教...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颅脑超声临床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2022年3月至9月的受训医生10名,与4名指导教师共同讨论在颅脑超声临床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结果在颅脑超声的临床教学过程中,主要问题包括部分受训医生对颅脑超声的重视程度不够、操作欠规范、结果判读不准确及预防院内感染传播的意识薄弱,指导教师对基础理论讲授不足和操作过程中对受训医生监督不够。针对存在的问题,应对策略包括提高对颅脑超声的重视及增加基础理论讲授、指导受训医生的临床操作和结果解读以及强化预防院内感染传播的观念。结论 针对神经外科颅脑超声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以提高颅脑超声的临床教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超声 颅脑超声 神经重症 临床教学
下载PDF
脑积水腰大池⁃腹腔分流术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赵浩 曲鑫 +3 位作者 王宁 尚峰 徐跃峤 齐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0-454,共5页
目的筛查脑积水患者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后短期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4年10月至2020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腰大池⁃腹腔分流术的136例脑积水患者,出院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脑积水术后短期神经功能预后,单... 目的筛查脑积水患者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后短期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4年10月至2020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腰大池⁃腹腔分流术的136例脑积水患者,出院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脑积水术后短期神经功能预后,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术后短期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共136例患者根据出院时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3分)组(65例)和预后不良(mRS评分>3分)组(71例),Logistic回归分析,入院时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9~12分(OR=7.800,95%CI:7.205~8.443;P=0.000)和3~8分(OR=6.299,95%CI:5.744~6.907;P=0.006),病因为颅脑创伤(OR=27.681,95%CI:24.270~31.572;P=0.000)、脑出血(OR=13.017,95%CI:11.473~14.769;P=0.005)、蛛网膜下腔出血(OR=17.682,95%CI:15.683~19.935;P=0.001)和其他原因(OR=5.851,95%CI:5.166~6.628;P=0.050)是脑积水患者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后短期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脑积水患者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后神经功能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入院时GCS评分、不同病因患者预后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积水 脑脊髓液分流术 预后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分层个体化教学模式在提升神经外科重症医师职业胜任力中的效果评价
3
作者 赵浩 曲鑫 +4 位作者 齐猛 尚峰 程玮涛 徐跃峤 王宁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24期97-99,113,共4页
评估分层个体化教学模式在提升神经外科重症医师职业胜任力中的效果,旨在提高神经外科重症医师的临床决策、操作技术、团队合作及沟通技能。本研究招募24名于2023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进行重症医学培训的学员。其中12名... 评估分层个体化教学模式在提升神经外科重症医师职业胜任力中的效果,旨在提高神经外科重症医师的临床决策、操作技术、团队合作及沟通技能。本研究招募24名于2023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进行重症医学培训的学员。其中12名学员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对照组),通过临床讲座、书面教材讲解和实际操作演示等方式进行教学;另外12名学员采用分层个体化教学模式(实验组),根据每位学员的职业能力、学习需求和职业发展阶段制定教学计划。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组学员在重症监护和操作技术等方面的表现,评估两种教学方法在提升神经外科重症医师职业胜任力中的效果。培训1年后,实验组学员的重症监护和操作技术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t=–3.526,P=0.001);实验组学员的神经重症医师核心知识和技能显著高于对照组(t=–1.888,P=0.045)。结果显示分层个体化教学模式能够更有效地提升神经外科重症医师的职业胜任力,特别是在重症监护及操作技术能力提升方面。通过有针对性地课程设计和训练,分层个体化教学模式可满足学员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及职业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个体化教学模式 神经外科重症医师 职业胜任力 教育方法 效果评估
下载PDF
基于“肾主骨”理论阐述肾功能对骨代谢调控的主导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罗宗键 卢焱 +4 位作者 李鸾 吴海龙 田清予 齐猛 冷向阳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14-118,共5页
基于“肾主骨”理论阐述肾功能对骨代谢调控的主导作用。从中西医等不同角度系统阐述肾功能对骨代谢调控所起的主导作用:在生理状态下,甲状旁腺激素(PTH)、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及1,25二羟基维生素D参与了矿物质代谢平衡的调节,... 基于“肾主骨”理论阐述肾功能对骨代谢调控的主导作用。从中西医等不同角度系统阐述肾功能对骨代谢调控所起的主导作用:在生理状态下,甲状旁腺激素(PTH)、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及1,25二羟基维生素D参与了矿物质代谢平衡的调节,而肾在骨矿物质平衡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病理状态下,肾功能异常也会导致慢性肾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或肾性营养不良(ROD)的发生,引起骨矿盐代谢紊乱。进一步丰富“肾主骨”理论的深层次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主骨 肾功能 骨代谢 主导作用
下载PDF
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管理专家共识(2023) 被引量:23
5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重症专家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11 位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 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神经外科危重症学组 王宁 康德智 胡锦 张鸿祺 徐跃峤 石广志 魏俊吉 曲鑫 齐猛 赵浩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6-144,F0003,共20页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外科的常见危重病,致死、致残率高,其临床诊断、治疗涉及脑血管外科、脑血管介入及神经重症多个学科。对于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对动脉瘤进行治疗前后,因原发脑组织损害、继发脑组织缺血、颅...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外科的常见危重病,致死、致残率高,其临床诊断、治疗涉及脑血管外科、脑血管介入及神经重症多个学科。对于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对动脉瘤进行治疗前后,因原发脑组织损害、继发脑组织缺血、颅内压增高以及系统性并发症等,需在围手术期进行神经重症监护治疗。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重症专家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神经外科危重症学组组织专家回顾总结近8年来国内外高质量临床研究结果,结合专家临床实践,对《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管理专家共识(2015)》进行了更新与修订,重点聚焦于该疾病造成的脑损害及一系列并发症的神经重症管理,供危重症医学、神经重症、神经内外科、急诊医师参考,以提高我国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围手术期的规范化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重症管理 专家共识
下载PDF
浅析化工电气设备的故障诊断与预防措施
6
作者 齐猛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4年第21期76-78,共3页
随着化工行业设备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生产过程的复杂化,电气设备的故障频率和类型也变得多样化,化工电气设备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生产线的运转、产品质量以及生产效益。为了避免电气设备故障导致生产中断及安全事故的发生,需要对其故障诊断... 随着化工行业设备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生产过程的复杂化,电气设备的故障频率和类型也变得多样化,化工电气设备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生产线的运转、产品质量以及生产效益。为了避免电气设备故障导致生产中断及安全事故的发生,需要对其故障诊断与预防措施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通过探讨化工电气设备常见故障类型,了解在故障诊断中的技术要点,并结合化工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提出故障预防措施,以此来提升化工电气设备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电气设备 故障诊断 预防措施
下载PDF
老年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5
7
作者 齐猛 曲鑫 +5 位作者 徐跃峤 陈文劲 程玮涛 王娜 蒋丽丹 王宁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分析老年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老年重症aSAH患者49例,年龄≥65岁,且Hunt-Hess分级Ⅲ~Ⅴ级,经头部CT诊断有蛛网膜... 目的分析老年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老年重症aSAH患者49例,年龄≥65岁,且Hunt-Hess分级Ⅲ~Ⅴ级,经头部CT诊断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经DSA或CT血管成像证实为单发颅内责任动脉瘤。患者均予以多模态监测基础上的集束化神经重症监护治疗,对颅内动脉瘤采用开颅夹闭或血管内介入治疗,动脉瘤处理后进行重症监护治疗。根据患者出院后30 d格拉斯哥预后量表分级结果评估预后,其中Ⅳ~Ⅴ级为预后良好,Ⅰ~Ⅲ级为预后不良,并分为预后良好组(17例)和预后不良组(32例)。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责任动脉瘤部位、Hunt-Hess分级;并发症包括脑血管痉挛、新发脑梗死、肺部感染、肝功能异常、低蛋白血症、贫血和电解质紊乱(钠或钾离子异常)。对老年重症aSAH患者进行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的单因素分析,并对其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49例患者住院时间为9~40 d,平均(17±7)d;住院期间死亡2例,存活的4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期间死亡1例,病死率为6.1%(3/49);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38.8%(19/49),新发脑梗死发生率为24.5%(12/49),肺部感染发生率为67.3%(33/49),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22.4%(11/49),低蛋白血症发生率49.0%(24/49),贫血发生率为53.1%(26/49),电解质紊乱发生率83.7%(41/49)。(2)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责任动脉瘤部位和动脉瘤处理方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后良好组Hunt-Hess分级Ⅲ、Ⅳ、Ⅴ级分别为11、5、1例,预后不良组Hunt-Hess分级Ⅲ、Ⅳ、Ⅴ级分别为3、21、8例,两组不同程度Hunt-Hess分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3.749,P<0.01)。(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Hunt-Hess分级的老年重症aSAH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以预后不良为因变量,年龄(由低到高)、Hunt-Hess分级>Ⅲ级、新发脑梗死为自变量,进一步行影响老年重症aSAH患者预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unt-Hess分级>Ⅲ级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20.408,95%CI:3.559~111.111,P=0.001),年龄、新发脑梗死非老年重症aSAH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Hunt-Hess分级>Ⅲ级可增加老年重症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临床评估后,除积极处理责任动脉瘤,还需行多模态监测基础上的集束化重症监护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老年患者 HUNT-HESS分级 预后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三叉-心脏反射的处理 被引量:8
8
作者 齐猛 冯鲲鹏 +4 位作者 刘洋 李茗初 郭宏川 陈革 梁建涛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54-458,共5页
目的探讨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出现三叉-心脏反射(TCR)的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79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首次开颅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 目的探讨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出现三叉-心脏反射(TCR)的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79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首次开颅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麻醉监测,分为无TCR组63例和TCR组16例,比较两组基线情况、术前合并症及手术累及三叉神经分支的差异。分析术中发生TCR患者的处理措施及近期预后。结果 (1)TCR组高血压病史比例31.2%(5例)高于无TCR组的7.9%(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3,P<0.05)。(2)行显微血管减压术过程中,TCR组16例患者共出现TCR 19次。操作前基线心率(74±10)次/min,TCR发生时心率降至(51±6)次/min;基线平均动脉压为(102±13)mm Hg,TCR发生时平均动脉压为(74±8)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TCR出现后停止操作,患者心率和血压自行恢复4例次,应用药物15例次,其中应用阿托品12例次,剂量为0.2~0.5 mg;应用麻黄素3例次,剂量5~10 mg。患者心率及血压在20 s内或给药后20 s内恢复至基线水平;患者术后至出院时,无TCR相关心血管并发症及神经功能缺损。结论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若发生TCR,需尽早选择性使用抗胆碱能类药物或血管活性药物。TCR发生的危险因素尚有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显微血管减压 三叉-心脏反射 抗胆碱能类药物 血管活性药物 预后
下载PDF
原发性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特征及手术效果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齐猛 张雷 +4 位作者 梁建涛 李茗初 郭宏川 陈革 鲍遇海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63-668,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效果。方法共10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包括原发性三叉神经痛90例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15例,前者行微血管减压术,后者行原发病变切除术和三叉神经脑池段探查术并微血管减压术,评价术后疗效... 目的探讨原发性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效果。方法共10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包括原发性三叉神经痛90例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15例,前者行微血管减压术,后者行原发病变切除术和三叉神经脑池段探查术并微血管减压术,评价术后疗效并记录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听力下降、症状性缺血性卒中、面神经损伤)。结果 9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中85例行微血管减压术,均采取患侧枕下经乙状窦后入路(85例,100%);81例(95.29%)术中可见责任血管;84例(98.82%)术后疼痛缓解;1例(1.18%)术后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为患侧听力下降。15例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均行原发病变切除术和三叉神经脑池段探查术并微血管减压术,12例(12/15)采取枕下经乙状窦后入路,3例(3/15)采取颞下经天幕入路;术中除切除原发病变外,同时探查三叉神经脑池段,3例(3/15)可见责任血管;术后均疼痛缓解(15/15);7例(7/15)术后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分别为患侧听力下降5例、症状性缺血性卒中1例、面神经损伤6例;术后除1例(1/15)蛛网膜囊肿未行病理学检查外,余14例(14/15)病理诊断均与术前诊断相符,包括听神经瘤5例(5/15)、表皮样囊肿4例(4/15)、内皮型脑膜瘤(WHOⅠ级)2例(2/15)和过渡型脑膜瘤(WHOⅠ级)2例(2/15)、小脑动-静脉畸形1例(1/15)。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首发症状发病年龄高于[(51.61±12.21)岁对(44.87±11.87)岁;t=1.988,P=0.049]、术前听力下降比例低于[0(0/90)对7/15;校正χ~2=37.813,P=0.000]、枕下经乙状窦后入路比例高于[100%(85/85)对12/15;校正χ~2=11.327,P=0.001]、术中可见责任血管比例高于[95.29%(81/85)对3/15;校正χ~2=48.325,P=0.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1.18%(1/85)对7/15;校正χ~2=29.934,P=0.000]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结论原发性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表现存在一定差异,听力下降作为早期症状提示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原发病变,从而选择适宜手术入路,同时行三叉神经脑池段探查术并微血管减压术;术后疼痛缓解率较高,但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易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显微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手术中责任病变的探查与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齐猛 刘洋 +1 位作者 蒋丽丹 梁建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3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并总结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责任病变,提高手术治疗的针对性和准确性,以便对三叉神经进行充分减压。方法术前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91例,86例接受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其中85例术中亦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根据术中探... 目的探讨并总结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责任病变,提高手术治疗的针对性和准确性,以便对三叉神经进行充分减压。方法术前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91例,86例接受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其中85例术中亦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根据术中探查所见,判断分析其三叉神经痛的责任病变。结果 85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术中发现单一责任血管者60例(70.6%,包括蛛网膜明显粘连3例),2支及以上责任血管者21例(24.7%),无责任血管者4例(4.7%,其中1例蛛网膜增厚粘连明显)。85例患者中,有蛛网膜增厚粘连者共4例(4.7%,其中3例合并动脉压迫、1例未见明显责任血管)。结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责任病变除单一责任血管外,还包括2支及多支责任血管、合并蛛网膜明显粘连等,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中需要明确所有可能的责任病变,以便对三叉神经进行充分减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责任病变 责任血管 动脉压迫 静脉压迫 蛛网膜粘连
下载PDF
如何书写叙事医学平行病历——基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的实践 被引量:13
11
作者 齐猛 徐跃峤 +3 位作者 菅凤增 张鸿祺 凌锋 王宁 《医学与哲学》 2019年第22期45-46,65,共3页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在神经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已开展多年平行病历的书写,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指导专科培训医师掌握一定的叙事知识,练习平行病历的写作,要求专科培训医师每月完成一份平行病历,并列入考核中,通过微信平...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在神经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已开展多年平行病历的书写,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指导专科培训医师掌握一定的叙事知识,练习平行病历的写作,要求专科培训医师每月完成一份平行病历,并列入考核中,通过微信平台及书籍出版等形式进行传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平行病历书写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问题进行了阐述。探讨适合神经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平行病历实践模式,使平行病历在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训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为培养具备人文精神的神经外科专科医师提供探索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平行病历 神经外科 专科医师 实践模式
下载PDF
误诊为牙源性疼痛的三叉神经痛临床特点、鉴别诊断及治疗(附24例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齐猛 蒋丽丹 +3 位作者 孙澎 唐路 梁建涛 郭宏川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5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误诊为牙源性疼痛的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特点,并总结鉴别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24例误诊为牙源性疼痛的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男11例、女13例,年龄41~78岁(56.8±8.8)岁。疼痛累及三叉神经第Ⅱ支分... 目的探讨误诊为牙源性疼痛的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特点,并总结鉴别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24例误诊为牙源性疼痛的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男11例、女13例,年龄41~78岁(56.8±8.8)岁。疼痛累及三叉神经第Ⅱ支分布区者5例,第Ⅱ、Ⅲ支分布区者19例。均曾就诊于口腔科或口腔诊所并按照牙源性疼痛进行治疗,此后就诊于疼痛科、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辅以头颅MRI特定序列影像学检查,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2例、继发性三叉神经痛2例。2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接受微血管减压术,2例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接受桥小脑角区占位切除术,患者在术后早期疼痛均有缓解。结论误诊为牙源性疼痛的三叉神经痛多累及三叉神经第Ⅱ支或第Ⅱ、Ⅲ支分布区。为鉴别牙源性疼痛与三叉神经痛,应仔细询问患者病史、了解疼痛特点,选择恰当的检查手段如头颅MRI特定序列明确诊断。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应分别选择相应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牙源性疼痛 微血管减压术 桥小脑角区占位切除术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发热控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齐猛 陈文劲 +1 位作者 王宁 凌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441-444,共4页
发热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最常见的系统性并发症,约41%~72%的SAH患者出现发热[1-3]。通常发热被定义为核心温度〉38.3℃。SAH后的发热,可以加重脑水肿,加重颅内压,增加缺血性脑损伤,影响意识状态,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及预后... 发热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最常见的系统性并发症,约41%~72%的SAH患者出现发热[1-3]。通常发热被定义为核心温度〉38.3℃。SAH后的发热,可以加重脑水肿,加重颅内压,增加缺血性脑损伤,影响意识状态,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及预后有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发热 体温调节
下载PDF
远隔缺血适应干预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齐猛 徐跃峤 +4 位作者 王宁 蒋丽丹 陈文劲 曲鑫 程玮涛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11期1148-1152,共5页
目的探讨远隔缺血适应(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RIC)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对2017年11月-2018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连续收治的24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 目的探讨远隔缺血适应(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RIC)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对2017年11月-2018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连续收治的24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RIC干预,每例患者7 d内进行5次干预,并对患者干预前后的凝血功能进行检测,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及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包括R、K、Angle、MA、EPL、LY30、A、CI、G、A30等参数),血管超声监测干预前后加压肢体有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 (1)RIC干预前后,患者APTT和D-二聚体无显著性变化,PTA在干预后下降(t=3.171,P=0.004);PT(t=-2.581,P=0.017)、INR(t=-3.309,P=0.003)和Fib(t=-2.304,P=0.031)在干预后略有升高,但其平均值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2)RIC干预前后,患者TEG参数中仅MA略有升高(t=-2.173,P=0.040),但仍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其他参数R、K、Angle、EPL、LY30、A、CI、G、A30均无显著性变化。(3)RIC干预前后,患者均未见加压肢体深静脉血栓发生。结论 RIC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RIC不会导致患者加压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应用中RIC在影响凝血功能方面的安全性得到初步证实,但还需进一步确证和有效性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远隔缺血适应 凝血功能 血栓弹力图
下载PDF
远隔缺血预适应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齐猛 徐跃峤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01-205,共5页
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由Murry等[1]于1986年首先提出,指预先给予一个器官短暂、非致死性的轻度缺血处理后,器官组织会对以后致死性的缺血产生耐受。1993年,Przyklenk等[2]提出了远隔器官IPC,即一个器官的短暂缺... 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由Murry等[1]于1986年首先提出,指预先给予一个器官短暂、非致死性的轻度缺血处理后,器官组织会对以后致死性的缺血产生耐受。1993年,Przyklenk等[2]提出了远隔器官IPC,即一个器官的短暂缺血会诱导另一个器官产生缺血适应。近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迟发性脑缺血 远隔缺血预适应 神经保护 综述
下载PDF
术前3D-CISS联合3D-TOF序列MRI判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责任血管的效果 被引量:5
16
作者 齐猛 孙澎 +2 位作者 陆夏 张敏 梁建涛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7年第10期684-686,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三维稳态构成干扰(3D-CISS)序列和三维时间飞跃(3D-TOF)序列MRI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责任血管判断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首次行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的79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3D-CISS和3D-TO... 目的探讨术前三维稳态构成干扰(3D-CISS)序列和三维时间飞跃(3D-TOF)序列MRI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责任血管判断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首次行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的79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3D-CISS和3D-TOF序列MRI检查。以术中发现为判断责任血管的标准。结果术中发现单一责任血管56例(70.8%),2支及以上责任血管19例(24.1%),无责任血管4例(5.1%);责任血管中包含至少一条动脉73例(92.4%),单纯静脉2例(2.5%)。术前影像学检查阳性75例,阴性4例。75例阳性中,术中发现责任血管73例,未发现责任血管2例;4例阴性中,术中发现责任血管2例,2例未发现责任血管。术前3D-CISS和3D-TOF序列MRI判断责任血管的灵敏性为97.3%(73/75),特异性为50.0%(2/4),准确率为94.9%[(73+2)/79];判断责任血管包含动脉的灵敏性为98.6%(72/73),特异性为50.0%(3/6),准确率为94.9%[(72+3)/79]。结论术前3D-CISS联合3D-TOF序列MRI可用于判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责任血管,尤其对于包含动脉的责任病变,准确率较高,为MVD提供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磁共振成像 三维稳态构成干扰序列 三维时间飞跃序列 责任血管 判断
下载PDF
超声评估远隔缺血适应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齐猛 王宁 +4 位作者 程玮涛 蒋丽丹 陈文劲 曲鑫 徐跃峤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1年第2期76-78,94,共4页
目的:探讨远隔缺血适应(RIC)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连续收治的aSAH患者24例,所有患者在aSAH后72 h内接受动脉瘤夹闭和栓塞治疗,术... 目的:探讨远隔缺血适应(RIC)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连续收治的aSAH患者24例,所有患者在aSAH后72 h内接受动脉瘤夹闭和栓塞治疗,术后7 d内进行RIC干预5次。在RIC干预前、后采用经颅超声多普勒(TCD)评估脑血流,包括前循环:双侧大脑前动脉(ACA)、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同侧MCA/颈内动脉(ICA)终末段血流速度比值(ratio);后循环:双侧大脑后动脉(PCA)、双侧椎动脉颅内段(VA)、基底动脉(BA)。RIC干预结束后复查头颅CT或MRI,判断有无新发梗死。结果:RIC干预后,患者前循环血流R-MCA、L-ACA及R-ratio较干预前升高(均P<0.05),升高幅度均<20%,其余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IC干预后,患者后循环血流L-VA及BA较干预前升高(均P<0.05),升高幅度均<20%,其余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IC干预结束后,CT或MRI均未发现新发脑梗死。结论:RIC干预在aSAH应用中对脑血流影响不明显,未导致新发脑梗死,其安全性得到初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远隔缺血适应 经颅超声多普勒 脑血流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贫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齐猛 史继新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48-50,共3页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及脑缺血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对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的需求亦增加。SAH后贫血的发生(一般将贫血定义为Hb〈90-100g/L^[1-3]),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及预后有不利的影响。而在有输血...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及脑缺血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对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的需求亦增加。SAH后贫血的发生(一般将贫血定义为Hb〈90-100g/L^[1-3]),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及预后有不利的影响。而在有输血指征的情况下,输注红细胞悬液在改善贫血的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贫血
下载PDF
蛋白组学方法在神经外科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齐猛 史继新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86-288,共3页
蛋白质组(proteome)一词最早由Wilkins和Williams于1994年提出,指一种细胞、组织或有机体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有基因组表达的以及表达后修饰的全部蛋白质…。蛋白组学(proteomics)即是对细胞、组织或有机体实际表达的蛋白质组的研究... 蛋白质组(proteome)一词最早由Wilkins和Williams于1994年提出,指一种细胞、组织或有机体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有基因组表达的以及表达后修饰的全部蛋白质…。蛋白组学(proteomics)即是对细胞、组织或有机体实际表达的蛋白质组的研究,有机体表型的复杂性由其蛋白质组决定。多数神经外科疾病不是单基因遗传所致,而是不同时相或部位特定蛋白的变化及多种蛋白相互作用的更加复杂的过程;疾病状态下与正常状态下组织不同的蛋白表达谱,可提供对疾病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蛋白标志物等;对特定通路中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有助于建立起相应的信号转导通路体系,有助于了解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学和病理发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组学 双向电泳 脑肿瘤 脑外伤 脑血管痉挛
下载PDF
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被引量:26
20
作者 段婉茹 胡岳 +3 位作者 齐腾飞 齐猛 菅凤增 陈赞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204-209,共6页
目的探讨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5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L4-5椎间盘突出13例、L5-S1椎间盘突出41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 d、3个月、1年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 目的探讨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5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L4-5椎间盘突出13例、L5-S1椎间盘突出41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 d、3个月、1年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手术前后疼痛改善情况,复查腰椎MRI评价髓核摘除情况和有无复发。结果 54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6.30%(52/54),其中2例术中出现硬脊膜破裂,改为手术显微镜下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平均手术时间58.35 min,中位住院时间3 d。出院时52例疼痛消失、2例疼痛减轻,其中5例患侧小腿外侧麻木感加重。与术前相比,术后1 d、3个月和1年时VAS和ODI评分均减少(均P=0.000)。术后复查腰椎MRI显示髓核摘除满意,神经根压迫解除,亦未见复发。无一例发生感染等手术相关并发症,1例L5-S1椎间盘突出患者因髓核脱出椎管内游离较远,术中对神经根牵拉较重,术后出现S1神经根分布区麻木,术后1个月缓解。结论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满意、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腰椎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内窥镜检查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