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光细菌法评价疫情暴发对长江流域地表水生态毒性的影响
1
作者 徐辉 刘洋 +6 位作者 齐维晓 兰华春 刘会娟 曲久辉 李娜 李晓 马梅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40-447,共8页
在疫情暴发期间,大量使用的消毒剂和抗疫药物对水生态环境带来未知的潜在风险。本研究以长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选取4个江段(攀枝花、三峡、九江和南京江段),在3个季节(疫情暴发前、中、后期)采集表层水样,利用生物毒性测试对长江流域多个... 在疫情暴发期间,大量使用的消毒剂和抗疫药物对水生态环境带来未知的潜在风险。本研究以长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选取4个江段(攀枝花、三峡、九江和南京江段),在3个季节(疫情暴发前、中、后期)采集表层水样,利用生物毒性测试对长江流域多个地区进行发光菌急性毒性研究。空间分布上,从长江流域上游到下游,水中有机污染物急性毒性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其中南京江段水中有机物急性毒性相对较高。时间分布上,丰水期(疫情暴发期间)有机污染物急性毒性高于枯水期和平水期,可能源于疫情期间大量使用的消毒剂等带来的生态毒性效应。发光细菌急性毒性检测体系简单快速,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水质,可以弥补化学分析只能检测有限目标化合物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地表水 Q67 急性毒性 长江
下载PDF
TiO2掺杂PbO2电极及其在电解法制臭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尤宏 齐维晓 +1 位作者 王保军 杨敏军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81-784,789,共5页
为了提高电极对臭氧生成反应的电催化活性,采用纳米复合电镀技术制备了TiO2改性PbO2电极.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和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了其晶体结构和组分含量。将该电极用于电解法制备臭氧,并考察了电流密度、电镀极间距、电镀液pH值以及TiO... 为了提高电极对臭氧生成反应的电催化活性,采用纳米复合电镀技术制备了TiO2改性PbO2电极.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和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了其晶体结构和组分含量。将该电极用于电解法制备臭氧,并考察了电流密度、电镀极间距、电镀液pH值以及TiO2颗粒粒径对电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PbO2电极使臭氧生成反应的电流效率由11.9%提高到了12.9%.电镀电流密度和电镀极间距的提高有利于提高电极催化活性.TiO2的掺杂会降低PbO2电极的晶胞粒径,有利于提高电极的电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电镀 β-PbO2 TIO2 电催化活性
下载PDF
长江流域城市水污染治理成效的系统评估与解析
3
作者 齐维晓 王旭 +8 位作者 康瑾 柏耀辉 边睿 薛弘涛 陈莉 关傲梅 潘艺蓉 刘会娟 曲久辉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35-142,M0006,共9页
如何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本世纪的重大挑战之一。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然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可能会给生态环境造成诸多不利影响,其中之一就是人类活动污水排放总量的快速增长。长江经济带... 如何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本世纪的重大挑战之一。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然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可能会给生态环境造成诸多不利影响,其中之一就是人类活动污水排放总量的快速增长。长江经济带作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区域,科学评估和揭示沿江城市群污水治理成效及影响因素至关重要。本研究核算了2007-2017年间长江流域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变化趋势,利用数据驱动型技术对影响污染物通量变化的关键因子及其贡献开展了系统解耦和量化分析,揭示了污染物排放强度的时空异质性,解析了沿江城镇污水系统发展对污染物通量削减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长江流域水污染治理成效总体向好,长江经济带国内生产总值和沿江人类活动污水排放强度之间的强耦合在2013年之后呈现脱钩趋势,这主要得益于城镇排水和污水厂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研究提出,长江流域城镇污水治理如何实现以水载资源再生利用为导引的“绿色零碳模式”转变,对于全面改善长江流域的水环境质量具有关键作用,同时也能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启示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生产总值 长江经济带 资源再生利用 系统评估 治理成效 时空异质性 中国经济实力 城镇排水
下载PDF
高碑店湖表层水中雌激素的分布及其光降解影响因素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帅 王京刚 +1 位作者 马晶晶 齐维晓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3-180,共8页
雌激素等内分泌干扰物在水体中普遍存在,其在再生水中的存在以及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会产生潜在的健康和生态风险。光降解是水体中雌激素消除的主要途径之一,水体中共存的无机离子及有机质等对雌激素的光解存在不同的影响。对高碑店湖再... 雌激素等内分泌干扰物在水体中普遍存在,其在再生水中的存在以及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会产生潜在的健康和生态风险。光降解是水体中雌激素消除的主要途径之一,水体中共存的无机离子及有机质等对雌激素的光解存在不同的影响。对高碑店湖再生水体中雌激素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表层水中天然雌激素雌酮(E1)和人工合成雌激素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的浓度最高。在模拟太阳光照射条件下对E1在水溶液中的降解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模拟1 SUN的光密度条件下,15 min时E1降解率可达85%(C0=5μg·L-1),而氨氮对E1的光降解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抑制作用随着氨氮的升高而变大。与纯水系统相比,高碑店湖表层水基质中E1的光降解速率较低,说明整体上氨氮、HCO-3、浊度等因素对E1光降解产生的抑制作用占主导。对雌酮及其降解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1 720 cm-1对应的C=O键特征峰在光照时间为0、10和20 min样品中的强度逐渐减弱,而2 854 cm-1和2 925 cm-1对应的脂肪碳的C-H键特征峰先增强后减弱,可能是因为E1结构中的C-C=O发生了反应生成了C=C-OH,而随着反应的继续,C=C也被进一步氧化,但降解产物的结构需要进一步研究推断。随着E1的光降解,E1水溶液的内分泌干扰活性逐渐下降,氨氮虽然对E1的光降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随着降解反应的进行E1水溶液的内分泌干扰活性依然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酮 再生水 内分泌干扰活性 光降解 可见光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水中13种药品与个人护理品 被引量:9
5
作者 冉韵竹 齐维晓 +2 位作者 李静 陈瑀 赵双菊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5-263,共9页
建立了同时检测水中13种典型药品及个人护理品(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PPCPs)的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SPE-UPLC-MS/MS)的分析方法.通过将HLB和WAX萃取柱串联,实现对水中污染物的固相萃取及富集净化,使... 建立了同时检测水中13种典型药品及个人护理品(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PPCPs)的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SPE-UPLC-MS/MS)的分析方法.通过将HLB和WAX萃取柱串联,实现对水中污染物的固相萃取及富集净化,使用0.1%的甲酸水溶液与乙腈进行梯度洗脱,正离子多反应监测的质谱扫描模式(MRM)分析测定.13种PPCPs的检出限(LOD)为0.007—1.1 ng·L^(-1),定量限(LOQ)为0.02—3.8 ng·L^(-1),回收率为54%—97%.应用此方法调查了北京市不同类型水中PPCPs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该方法选择性强、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可用于水样中PPCPs的可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药品与个人护理品 地表水 地下水
原文传递
京津冀区域水资源及水环境调控与安全保障策略 被引量:17
6
作者 曹晓峰 胡承志 +4 位作者 齐维晓 郑华 单保庆 赵勇 曲久辉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0-136,共7页
京津冀的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的重大因素。本文在综合分析京津冀区域水资源调控及水环境安全现状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区域水资源及水环境调控与安全保障策略:通过技术途径打造山水林田湖海水生... 京津冀的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的重大因素。本文在综合分析京津冀区域水资源调控及水环境安全现状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区域水资源及水环境调控与安全保障策略:通过技术途径打造山水林田湖海水生态格局,构建水健康循环与高效利用模式,发展与水生态承载力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提升水环境质量与保障区域水生态健康,建立区域水环境质量协同管理体系,加强京津冀产业协同调配与污染减量化以及推进“半城市化”与农村污染治理。相关研究可为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水资源与水环境 调控与安全保障 策略
下载PDF
污水厂尾水对受纳水体中消毒副产物(DBPs)时空分布特征的影响
7
作者 刘菲 李翀 +6 位作者 聂中林 黄适尔 徐赫姝 吴涵 陈亚松 张驰 齐维晓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5-116,共12页
以保障污水厂尾水补水安全为目的,通过分析长江中下游城镇污水厂尾水及受纳水体的水质、溶解性有机质与消毒副产物(DBPs)的时空分布特征,评估污水厂尾水DBPs对受纳水体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污水厂尾水中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低,排入受... 以保障污水厂尾水补水安全为目的,通过分析长江中下游城镇污水厂尾水及受纳水体的水质、溶解性有机质与消毒副产物(DBPs)的时空分布特征,评估污水厂尾水DBPs对受纳水体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污水厂尾水中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低,排入受纳水体后下游较上游断面DOC含量有所下降;空间上总氮(TN)浓度沿程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季节上冬季>夏季>春季.4种三卤甲烷(THM)与4种卤乙腈(HANs)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16~26.46μg·L^(-1)与0.007~14.08μg·L^(-1),随着受纳水体的输移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冬季THMs浓度高于夏季与春季,春季HANs浓度高于冬季与夏季.夏季的C/N-DBPs对受纳水体基本无生态风险,冬季与春季时三氯甲烷(TCM)与二氯乙腈(DCAN)为高风险物质,需重点关注.本文对长江中下游典型污水厂尾水排入受纳水体的迁移过程进行系统研究,为该地区污水中DBPs的风险控制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厂尾水 受纳水体 消毒副产物 生态风险
原文传递
天津主要纳污及入海河流中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现状及特征 被引量:11
8
作者 齐维晓 刘会娟 +4 位作者 曲久辉 胡承志 任惠敏 兰华春 徐伟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43-1550,共8页
对天津地区永定新河、北排污河和大沽排污河表层水、悬浮物、间隙水样品中的六六六、滴滴涕、七氯等13种有机氯农药进行了分析检测.结果表明,河流中有机氯农药的高污染区主要为天津几大化工厂附近河段,而纪庄子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对大沽... 对天津地区永定新河、北排污河和大沽排污河表层水、悬浮物、间隙水样品中的六六六、滴滴涕、七氯等13种有机氯农药进行了分析检测.结果表明,河流中有机氯农药的高污染区主要为天津几大化工厂附近河段,而纪庄子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对大沽排污河中的七氯等有机氯农药的含量有所贡献.样品t检验分析表明,秋季和冬季河流中有机氯农药的来源不存在重大差异.不同介质中有机氯农药的组成特征不同,表层水中主要以溶解性较大的六六六为主,而悬浮物中则以滴滴涕、七氯、环氧七氯和异狄氏剂为主.3条河流中的4种不同HCHs异构体以β-HCH的比例最大,说明河流中的HCHs的存在主要是来自于历史遗留;而DDT/DDE和DDT/∑DDTs的比值高于0.5说明近期存在新的DDT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河流 六六六 滴滴涕
原文传递
北三河水系沉积物中金属的污染状况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齐维晓 刘会娟 +2 位作者 韩洪兵 柴文豪 曲久辉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7-124,共8页
北三河水系包括接纳了北京、天津大量再生水和污水的温榆河、凉水河和北运河等河流,其沉积物中金属的污染状况是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调查分析了北三河水系8条河流沉积物中金属的污染状况及存在形态,采用地累积指数评价了金... 北三河水系包括接纳了北京、天津大量再生水和污水的温榆河、凉水河和北运河等河流,其沉积物中金属的污染状况是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调查分析了北三河水系8条河流沉积物中金属的污染状况及存在形态,采用地累积指数评价了金属的污染级别,利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简要分析了金属的主要来源.研究结果表明,北三河水系沉积物中Fe、Mn、Zn、Cr、Cu、Ni、Pb、Co和Cd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4207、538、303、57、48、29、15.2、14和0.27mg·kg-1.牛牧屯河部分沉积物中Fe、Zn、Cu、Cr和Ni的浓度高于沉积物质量基准(SQG)中的极有可能产生危害的浓度(PEC)值,很有可能对生物产生危害;而温榆河、还乡河、北运河、凉水河和潮白河中大部分金属浓度高于产生危害的阈值(TEC)而低于PEC水平,也应列入防控对象.河流沉积物中金属积累级别较高的河段多位于郊区和乡镇,可能因为这些区域污水处理率较低.Fe、Cr、Ni、Cu、Mn和Zn在沉积物中主要以残渣态存在,其比例分别可达92.5%、85.2%、87.9%、71.0%、63.4%和57.3%;Pb则主要以可提取态存在,其比例为62.6%.沉积物中Cu、Pb、Ni和Cd元素的存在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其在北三河水系沉积物中的分布主要受有机碳的控制;Cr和Co的存在则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其分布主要受铁锰氧化物或矿物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三河水系 沉积物 金属 形态 来源
原文传递
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在北京典型污水处理厂中的存在及去除 被引量:10
10
作者 乔梦 齐维晓 +2 位作者 赵旭 刘会娟 曲久辉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51-1459,共9页
多环芳烃衍生物(SPAH)除可以通过燃料不完全燃烧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也可通过光化学或微生物作用由母体多环芳烃(PAH)转化生成.部分SPAH毒性强于其相应母体PAH.通过采集北京地区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样品,分析氧化PAH(OPAH)、甲基PAH(MPAH)、... 多环芳烃衍生物(SPAH)除可以通过燃料不完全燃烧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也可通过光化学或微生物作用由母体多环芳烃(PAH)转化生成.部分SPAH毒性强于其相应母体PAH.通过采集北京地区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样品,分析氧化PAH(OPAH)、甲基PAH(MPAH)、硝基PAH(NPAH)三类SPAH和16种PAH的质量浓度,研究此类目标物在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的存在和行为.结果表明,MPAH、OPAH和PAH存在于污水处理厂进出水中,但NPAH未检出.进水水相和颗粒相中总质量浓度PAH为1.94~4.34μg·L^(-1),SPAH为1.16~2.20μg·L^(-1),出水水相和颗粒相中总质量浓度PAH为0.77~0.98μg·L^(-1)和0.39~0.45μg·L^(-1).MPAH的质量浓度一般低于其相应母体PAH,而OPAH质量浓度一般高于其相应母体PAH.目标物在污水处理厂中的去除率为53%~83%.活性污泥法对于PAH和SPAH类物质的去除途径主要为吸附及生物降解,部分OPAH可能在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由母体PAH转化生成,并有积累.PAH主要来源于木柴和煤的不完全燃烧,部分来自于石油燃烧,只有小部分来源于石油排放.秋季进出水中PAH和SPAH质量浓度高于冬季高于夏季.大部分SPAH和PAH随河水灌溉排入天津农田区,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因此,需要通过对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的升级改造以提升对PAH和SPAH类物质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多环芳烃衍生物 污水生物处理 去除 转化
原文传递
温榆河水体中重金属含量分布及赋存状态解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杜晓丽 曲久辉 +1 位作者 刘会娟 齐维晓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7-42,共6页
利用错流超滤技术对采集的温榆河水样中Fe、Mn、Al、Zn、Cu、Cr和Pb等金属元素进行了分离,研究温榆河重金属分布及赋存状态变化.研究发现,温榆河沿程重金属含量多数超出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Ⅰ类水标准,Pb超过了Ⅱ... 利用错流超滤技术对采集的温榆河水样中Fe、Mn、Al、Zn、Cu、Cr和Pb等金属元素进行了分离,研究温榆河重金属分布及赋存状态变化.研究发现,温榆河沿程重金属含量多数超出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Ⅰ类水标准,Pb超过了Ⅱ类水标准;其中Fe、Al、Cu、Pb等元素主要以颗粒态存在,Mn、Zn则主要以溶解态存在,而Cr在颗粒态和溶解态中含量相当.温榆河沿程各点金属元素在胶体态和真溶解态中均有分布,Mn、Al、Zn、Pb等元素以真溶解态存在量较多,而Fe、Cr、Cu等元素则以胶体态存在量较多,其中,河流中的Cu元素分布状态受外界影响严重,Cr和Mn的分布状态不易受外界因素影响,Fe的分布状态易受总含量的影响,Al和Zn的分布状态易受pH值的影响,Pb的分布状态易受河流富氧状态的影响.通过胶体态重金属与胶体态有机碳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温榆河中胶体态Fe、Mn、Zn及Al主要以无机胶体态存在;而胶体态Cu、Cr和Pb则主要以有机胶体态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榆河 重金属 超滤 胶体 胶体有机碳
原文传递
集蓄坝与岸滤组合取水设施对村镇山区水源的适用性
12
作者 杨涛 杨静 +6 位作者 齐维晓 敖钰洁 张志强 庞鹤亮 黄星星 陈鲲宇 卢金锁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4-30,共7页
山区溪流作为水厂水源之一,其水量、水质的常年波动严重增加了水厂的运行负荷,而集蓄坝与岸滤组合取水技术作为一种经济的水处理工艺,通过河岸过滤截留浊质和去除污染物、通过集蓄坝截留和汇集溪流入渗水,可满足水厂对进水水量和水质的... 山区溪流作为水厂水源之一,其水量、水质的常年波动严重增加了水厂的运行负荷,而集蓄坝与岸滤组合取水技术作为一种经济的水处理工艺,通过河岸过滤截留浊质和去除污染物、通过集蓄坝截留和汇集溪流入渗水,可满足水厂对进水水量和水质的要求。探究了3种岸滤系统对不同水质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它们对有机物均有较高的去除率,且相较于砾石层、砂层来说,土石混合层的抗冲击负荷能力更好,并且对抗生素、农药等污染物具有更好的吸附性。Hydrus 2D/3D模拟结果证明,集蓄坝的设置能有效汇集地下水,保证渗井产水量满足水厂要求。可见,在一定条件下集蓄坝与岸滤组合取水技术普遍适用于山区溪流等水源的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岸滤 集蓄坝 组合取水 水源预处理
原文传递
南水北调对密云水库水位变幅带土壤磷释放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钢迪嘎 齐维晓 +1 位作者 刘会娟 曲久辉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813-3822,共10页
南水北调来水引起的水位上涨可能会导致密云水库水位变幅带土壤中磷的释放.过量的磷可能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因此,研究水库变幅带磷释放风险对密云水库水质安全保障具有科学指导意义.本研究采用连续浸提法测定密云水库变幅带土壤及沉积物... 南水北调来水引起的水位上涨可能会导致密云水库水位变幅带土壤中磷的释放.过量的磷可能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因此,研究水库变幅带磷释放风险对密云水库水质安全保障具有科学指导意义.本研究采用连续浸提法测定密云水库变幅带土壤及沉积物中弱吸附态磷(NH_4ClP)、铁磷(BD-P)、铝磷(NaOH-P)及钙磷(HCl-P)等4种不同形态磷含量,探讨其分布特征;并在室内进行了磷释放模拟实验,估算了南水北调来水引起水库水位上升所致的易释放磷的释放量.结果表明,NH_4Cl-P、BD-P、NaOH-P、HCl-P广泛地分布于密云水库变幅带土壤及沉积物中.在白河、内湖及潮河3个库区,磷形态分布具有一致规律,即HCl-P>NaOH-P>BD-P>NH_4Cl-P.因密云水库变幅带为中国典型的北方碱性土壤,变幅带无机磷主要为钙磷.NH_4Cl-P在3个库区变幅带土壤中含量相差不大,在受水动扰动力影响较小的内湖库区BD-P含量略高于其它2个库区.在3个不同库区中,潜在活性磷NH_4Cl-P和较稳定的NaOH-P在岸上和水陆交界面土壤及水下沉积物中含量相差不大,受氧化还原条件影响较大的BD-P在沉积物中的含量略高于岸上和水陆交界面土壤.磷释放模拟实验及释放量估算结果表明,水库水位上涨3 m的情况下,白河、潮河和内湖库区淹没变幅带土壤分别释放1.02、0.80、0.37 mg·m^(-2)易释放磷.白河和内湖库区变幅带被水淹没土壤中磷释放的风险可能更高,需加强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云水库 水库变幅带 磷形态 沉积物 释放
原文传递
水位变化对消落带氨氧化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钢迪嘎 齐维晓 +1 位作者 刘会娟 曲久辉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15-1622,共8页
南水北调来水进入密云水库将直接引起水库水位上涨,这必将影响消落带土壤中氨氧化微生物的丰度和多样性,从而影响消落带中氮循环过程.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探讨了水位变化对消落带氨氧化细菌(AOB)和古菌(AOA)的生物多样性和丰度的影响.Re... 南水北调来水进入密云水库将直接引起水库水位上涨,这必将影响消落带土壤中氨氧化微生物的丰度和多样性,从而影响消落带中氮循环过程.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探讨了水位变化对消落带氨氧化细菌(AOB)和古菌(AOA)的生物多样性和丰度的影响.Real-time PCR结果显示,2015年9月消落带岸上/水陆界面土壤和沉积物中AOA和AOB的丰度范围分别为1.00×10~7~3.91×10~7copies·g^(-1)和5.49×10~6~9.77×10~6copies·g^(-1).2015年11月水位比9月上升3 m,淹没区土壤/沉积物中AOA和AOB的丰度范围分别为5.80×106~1.56×10~7copies·g^(-1)和2.14×10~6~4.40×106copies·g^(-1),比被淹没前有所下降,但AOA的丰度始终高于AOB,说明AOA比AOB更适合在低氨氮的消落带环境中生长,并且更能适应低氧环境.水位上升3 m后,水陆交界面土壤中AOA和AOB的多样性均有所增加,而在沉积物中多样性减少.水位上涨之前,AOA大多数OTU属于Nitrososphaera、Nitrosopumilus,而水位上涨之后,大多数OTU归属于土壤簇Nitrososphaera,即在低氧消落带环境中土壤簇Nitrososphaera为优势AOA菌.对于AOB,水陆交界面土壤和沉积物中Nitrosopira和Nitrosomonas分别在氨氧化过程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OA 水库消落带 氨氧化细菌 氨氧化古菌 分子生物学
原文传递
长江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来源解析及生态风险评价
15
作者 谢煜 黄适尔 +6 位作者 郭加汛 王殿常 吴兴华 齐维晓 李艳红 刘锐平 刘会娟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18,共9页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具有“三致”效应,其在环境中的污染特征及行为倍受关注.长江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其PAHs污染特征及来源亟需明晰.本研究以长江干流(攀枝花至南京)及主要支流为研究区域,分析了...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具有“三致”效应,其在环境中的污染特征及行为倍受关注.长江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其PAHs污染特征及来源亟需明晰.本研究以长江干流(攀枝花至南京)及主要支流为研究区域,分析了表层沉积物中19种PAHs的污染特征和来源,评估了PAHs类污染物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长江上游、中下游及主要支流江段沉积物中Σ_(19)PAHs浓度分别为55.2~406.4 ng·g^(-1)(均值(216.3±139.2)ng·g^(-1))、48.0~500.4 ng·g^(-1)(均值(337.1±197.0)ng·g^(-1))、90.1~429.8 ng·g^(-1)(均值(268.0±129.0)ng·g^(-1)).其中4环、5~6环类PAHs浓度范围分别占38.9%和39.9%.以三峡大坝为界,上游越靠近大坝沉积物中PAHs浓度越高,中下游越靠近长江口沉积物中PAHs浓度越高;近20年来长江干流沉积物中PAHs浓度整体上呈降低趋势.特征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长江流域沉积物PAHs主要来源于生物质和煤燃烧、石油类物质燃烧以及石油泄漏.此外,基于沉积物质量基准法(SQCs)和沉积物质量标准法(SQGs)的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长江流域沉积物中PAHs的生态风险发生几率较小,但BaP、DBA以及未规定安全值的BbF、BkF、IcdP和BghiP等高环PAHs的生态风险仍需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长江流域 沉积物 浓度水平 来源 生态风险
原文传递
不同晶面暴露的TiO_2光催化降解蒽的性能及途径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帆 杨小明 齐维晓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387-5394,共8页
多环芳烃是一类广泛分布于环境介质中、具有"三致性"的有机污染物,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其在水体中的污染日趋严重。光催化氧化法是去除这一类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有效方法。通过氙灯光源模拟太阳光,以不同晶面暴露的TiO_2为催... 多环芳烃是一类广泛分布于环境介质中、具有"三致性"的有机污染物,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其在水体中的污染日趋严重。光催化氧化法是去除这一类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有效方法。通过氙灯光源模拟太阳光,以不同晶面暴露的TiO_2为催化剂,对蒽进行催化降解,研究其在不同晶面占主导的TiO_2催化下的光降解机制,分析降解过程中间产物的生成途径。结果表明,蒽的光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3种晶面占主导的TiO_2降解蒽的速率顺序为:{101}>{010}>{001},用GC-MS检测到反应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主要为蒽醌和蒽酮等,剖析了蒽在TiO_2催化下的光降解途径,并进一步证实空穴和氧气是影响蒽光催化降解效率的主要活性物质,而·OH对其影响很小,其中{001}晶面暴露的TiO_2主要通过表面富集的空穴促进蒽的降解及蒽醌的生成,{101}晶面暴露的TiO_2主要通过吸附在其表面的氧气作为电子受体,生成超氧自由基等活性物质,进而氧化去除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降解 TIO2 晶面 中间产物
原文传递
水位对密云水库消落区土壤磷通量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双菊 齐维晓 +2 位作者 李静 钢迪嘎 冉韵竹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400-2408,共9页
南水北调来水引起的水库水位变化导致消落区幅带变化,这直接会影响土壤中磷的转化及通量.本研究采集了陆相和水相分别离水界面1 m和2 m处的4种土柱样品,分别用来模拟消落区淹水和落干情景.在实验室内逐步模拟水位上升或下降,模拟期为9个... 南水北调来水引起的水库水位变化导致消落区幅带变化,这直接会影响土壤中磷的转化及通量.本研究采集了陆相和水相分别离水界面1 m和2 m处的4种土柱样品,分别用来模拟消落区淹水和落干情景.在实验室内逐步模拟水位上升或下降,模拟期为9个月,并在每隔3个月的期间收集样品进行分析测试,以研究土壤中无机磷的转化规律.结果表明,密云水库受人为干扰相对较小,与三峡库区相比消落带土壤中总磷含量偏低.模拟过程中,土壤中的无机磷含量始终占总磷含量的50%以上,即无机磷为主要形态.淹水模拟过程中,不同土柱及不同深度的土壤中铁磷的变化复杂,反映了铁磷的含量易受pH、氧化还原电位、有机质等多因素影响.落干模拟过程中,土壤中铁磷和钙磷的变化最为明显,9个月的模拟期后,铁磷的含量较初始值下降了53%~71%,钙磷在土柱表层样品中的含量逐渐减小,而在中层和下层中的含量有所上升.无论是淹水还是落干过程,离水界面1 m内的陆相和水相消落区土壤中磷的转化最为活跃.在模拟的9个月期间,水库淹水期陆相1 m内消落带土壤总磷通量为82.3 kg,铁磷通量为-30.7 kg,铝磷通量为-44.8 kg,钙磷通量为222.6 kg,总无机磷通量为126.5 kg,即消落带土壤中铁磷和铝磷有所释放或转化,而钙磷、总无机磷和总磷皆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云水库 水库消落区 无机磷形态 土柱 通量
原文传递
岸滤系统中磺胺甲恶唑、咖啡因和卡马西平的厌氧转化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莫小妤 齐维晓 李静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573-3581,共9页
为了探究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PPCPs)在岸滤系统中的转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采集了不同类型的河床岸滤土壤,模拟岸滤系统中的反硝化和硫还原过程,探究该过程中磺胺甲恶唑(Sulfamethoxazole,SMX)及两种共存PPCPs(咖啡因、卡马西平)的转化... 为了探究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PPCPs)在岸滤系统中的转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采集了不同类型的河床岸滤土壤,模拟岸滤系统中的反硝化和硫还原过程,探究该过程中磺胺甲恶唑(Sulfamethoxazole,SMX)及两种共存PPCPs(咖啡因、卡马西平)的转化过程及中间产物的生成.批次培养实验结果显示,至培养周期第87 d时SMX的生物降解率达到100%,反硝化过程中SMX自第5 d开始转化为两种衍生物—D-SMX及4-nitro-SMX,反硝化反应结束两种衍生物再次还原为SMX.SMX的转化率因有机质的不同而产生差异,添加乙酸钠有机质时SMX的转化率整体高于添加富里酸有机质的转化率;硫还原条件下SMX则完全降解;咖啡因(Caffeine,CFE)的生物降解率高于50%,不同河床土壤的理化性质差异及微生物的分布差异造成CFE的吸附及降解效果有很大差异,投加潮白河沉积物样品中CFE生物降解率高于投加密云水库沉积物样品;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MZ)的降解率范围在20%~35%,CMZ在岸滤系统中不易发生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岸滤系统 磺胺甲恶唑(SMX) 咖啡因(CFE) 卡马西平(CMZ) 厌氧转化
原文传递
长江重点江段水体中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的分布及健康风险 被引量:7
19
作者 曾超怡 徐辉 +9 位作者 许岩 游少鸿 王旭 胡烨 黄适尔 边睿 齐维晓 兰华春 刘会娟 曲久辉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932-4941,共10页
研究了长江攀枝花、宜宾、泸州、重庆、涪陵、三峡、岳阳、武汉、九江和南京共计10个重点江段枯水期和丰水期表层水中19种多环芳烃(PAHs)及其15种衍生物(SPAHs)的分布和来源,评估了长江PAHs类污染的健康风险及时空差异.结果表明,长江表... 研究了长江攀枝花、宜宾、泸州、重庆、涪陵、三峡、岳阳、武汉、九江和南京共计10个重点江段枯水期和丰水期表层水中19种多环芳烃(PAHs)及其15种衍生物(SPAHs)的分布和来源,评估了长江PAHs类污染的健康风险及时空差异.结果表明,长江表层水中ΣPAHs、ΣSPAHs平均浓度分别为(147.3±59.8)、(73.2±29.7)ng·L^(-1),检出率分别为82.9%、69.5%,其中2~3环(S)PAHs所占比例为79%.在SPAHs中,ΣNPAHs(硝基取代PAHs)、ΣMPAHs(甲基取代PAHs)、ΣOPAHs(氧化PAHs)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7.0±4.5)、(24.7±15.5)、(17.1±11.9)ng·L^(-1).根据分子比值法及主成分分析可知,长江重点江段PAHs主要来源于生物质、化石及液体燃料燃烧,SPAHs主要来源于燃烧源和光化学转化,SPAHs及PAHs通过大气沉降汇入水体.采用毒性当量因子浓度计算对长江重点江段PAHs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在枯水期具有致癌性PAHs的ΣTEQ_(BaP)值(苯并芘毒性当量)较高,其中岳阳、武汉江段的BaP毒性当量浓度高于我国地表水规定阈值,应当高度重视长江流域PAHs在枯水期引起的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PAHs) 多环芳烃衍生物(SPAHs) 分布 来源 健康风险 长江
原文传递
基于SWAT模型的磷负荷削减最佳管理措施(BMPs)评估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孙浩然 边睿 +6 位作者 李若男 曹晓峰 齐维晓 彭剑峰 李绍坤 和学智 和学强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629-2637,共9页
基于高空间分辨(0.07 m)土地利用数据和详细的农业管理信息,利用SWAT (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对关帝河子流域的农业耕作进行精细化模拟,评估了4种农业最佳管理措施(BMPs)对非点源磷负荷的削减效果.结果表明:3个水文站径... 基于高空间分辨(0.07 m)土地利用数据和详细的农业管理信息,利用SWAT (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对关帝河子流域的农业耕作进行精细化模拟,评估了4种农业最佳管理措施(BMPs)对非点源磷负荷的削减效果.结果表明:3个水文站径流的率定结果均达到R^2>0.5、NSE>0.4、PBIAS<±35%,其中,2个站点的R^2>0.6、NSE>0.5、PBIAS<±5%;总磷率定的R^2>0.9、NSE>0.9、PBIAS<±20%,即SWAT模型对径流和总磷的模拟值均与实测值展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在流域尺度上,对总磷负荷的削减效率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植被缓冲带>15°以上坡地退耕还林>有林地补植>化肥减施.宽度为1~5 m的植被缓冲带对总磷负荷的削减效率可达30%~48%;15°以上坡地退耕还林的实施可以削减约30%的总磷负荷,同时可能增加农民收入;然而,由于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和降水条件的特殊性,有林地补植和化肥减施对削减总磷负荷的影响较小,削减效率均不足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海流域 SWAT模型 最佳管理措施(BMPs) 高空间分辨土地利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