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荷斯坦牛不同泌乳性能差异基因重测序筛选及验证
1
作者 方晨辉 赵宗胜 +4 位作者 朱梦婷 郑炜 谢梦婷 齐行东 张勇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6-182,共7页
本研究旨在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筛选影响奶牛泌乳性状的候选基因。采集高产和低产荷斯坦牛各6头的血液进行全基因重测序,基于群体分化指数(FST)及核苷酸多态性比值(θπRatio)2种选择信号分析方法筛选差异区域,对受选择区域进行基因... 本研究旨在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筛选影响奶牛泌乳性状的候选基因。采集高产和低产荷斯坦牛各6头的血液进行全基因重测序,基于群体分化指数(FST)及核苷酸多态性比值(θπRatio)2种选择信号分析方法筛选差异区域,对受选择区域进行基因注释和富集分析。共筛选出373个受选择区域(Top5%FST和θπRatio),GO分析显示,差异基因集中在谷氨酸能突触功能通路、突触后密度膜的主要成分通路和肾上腺素受体信号通路等(P<0.01);KEGG通路分析结果表明,差异基因富集于轴突导向通路、Apelin信号通路和ErbB信号通路等(P<0.01)。在GO与KEGG分析中差异均极显著的区域有67个(包含115个基因),其中mTOR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PI3K-AKT通路等与泌乳相关。筛选到泌乳相关通路中差异基因30个,对MAPK通路中ACACA基因多态性与泌乳性能进行关联分析,发现ACACA基因有2种基因型,AA型的总产奶量和乳蛋白率显著高于TT型。本研究通过重测序法筛选了不同泌乳性能荷斯坦牛间的差异基因,为荷斯坦牛泌乳性能改良提供了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基因组重测序 荷斯坦牛 泌乳性能 选择信号分析
下载PDF
补饲不同剂量甘油对空怀期母羊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内环境、挥发性脂肪酸吸收的影响
2
作者 江白慧 南颖 +4 位作者 谢梦婷 齐行东 叶翠芳 努尔力·阿不力孜 赵宗胜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41-2550,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补饲不同剂量甘油对空怀期母羊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瘤胃上皮挥发性脂肪酸(VFA)吸收相关基因表达及瘤胃形态结构的影响。随机选取40只健康、年龄相近、体重接近的成年空怀期母羊,平均分配到对照组、试验Ⅰ组、... 本试验旨在研究补饲不同剂量甘油对空怀期母羊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瘤胃上皮挥发性脂肪酸(VFA)吸收相关基因表达及瘤胃形态结构的影响。随机选取40只健康、年龄相近、体重接近的成年空怀期母羊,平均分配到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除饲喂基础饲粮外,每日分别额外灌服1%、7%、12%的甘油(干物质占比,经估算每日每组各母羊平均干物质采食量约为1.3 kg,各组甘油灌服量分别为10、70、120 mL,甘油纯度:99.88%,燃烧能值:18.1 MJ/kg)。预试期14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试验Ⅱ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灰分(Ash)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Ⅱ组NDF和ADF表观消化率也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其余各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2)试验Ⅰ组瘤胃液pH显著低于对照组与试验Ⅱ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和试验Ⅲ组的瘤胃内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瘤胃乙酸、丙酸含量与试验Ⅰ组、试验Ⅲ组差异极显著(P<0.01),与试验Ⅱ组差异显著(P<0.05);丁酸含量、各VFA占比及乙酸/丙酸在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随着甘油饲喂量的增加,下调式腺瘤载体(DRA)、Na^(+)/H^(+)交换蛋白3(NHE3)和质子泵型ATP酶(vH^(+)ATPase)在瘤胃上皮中的表达先增后降,而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1)、单羧酸转运蛋白4(MCT4)和Na^(+)/H^(+)ATP酶(Na^(+)/K^(+)ATPase)在瘤胃上皮中的表达逐渐下降。Na^(+)/H^(+)交换蛋白1(NHE1)和Na^(+)/H^(+)交换蛋白2(NHE2)在各组之间相对表达量并无显著差异(P>0.05)。4)对照组、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瘤胃乳头形态良好,试验Ⅲ组瘤胃角质层出现受损现象;各试验组乳头宽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乳头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角质层和颗粒层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Ⅰ组(P<0.05)。综上所述,每日额外灌服适量甘油能够提高空怀期母羊养分表观消化率,有效改善瘤胃发酵环境,促进瘤胃上皮角质层、颗粒层的生长以及部分VFA吸收相关基因在瘤胃上皮中的表达,且在本试验条件下,7%灌服剂量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 空怀期母羊 瘤胃内环境 VFA 表观消化率
下载PDF
乏情期发情绵羊卵巢miRNA及相关靶基因筛选
3
作者 谢梦婷 解一凡 +5 位作者 朱梦婷 南颖 方晨辉 江白慧 齐行东 赵宗胜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5-554,共10页
目的 筛选、鉴定绵羊卵巢差异MicroRNA(miRNA)并研究其调控机制,为绵羊非繁殖季节发情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使用Solexa测序技术进行筛选和分析,对发情和乏情绵羊卵巢,差异miRNA的数量和特征进行鉴定,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检测。还... 目的 筛选、鉴定绵羊卵巢差异MicroRNA(miRNA)并研究其调控机制,为绵羊非繁殖季节发情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使用Solexa测序技术进行筛选和分析,对发情和乏情绵羊卵巢,差异miRNA的数量和特征进行鉴定,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检测。还进行了对miR-200c靶基因检测、GO注释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等的研究工作。并通过TargetScan技术、RNAhybrid技术等,成功找到了MAPK8-3′端非翻译区(3′UTR)与miR-200c的潜在互补结合位点,PCR扩增MAPK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基因的3′UTR序列,并成功实现了在psiCHECK2的克隆,成功建立了MAPK8野生型/突变型重组的双荧光素酶报告质粒。接着把野生型psiheck2-MAPK8-3′UTR/突变型psiheck2-MAPK8-mut3′UTR的质粒,与miR-200c mimics/mimics-NC,转染至HEK 293T细胞中,从而通过双荧光素酶的系统,测定双荧光素酶的生物活性。结果 建立了OAN(乏情)和OEN(发情)非繁殖季节绵羊卵巢文库。鉴定出113个差异miRNA,9个为已知miRNA,104个为未知miRNA。在已知miRNA中有6个miRNA显著(P<0.05)上调、3个下调,其中上调倍数最高的为miR-200c。在104个未知的miRNA中,有52个miRNA显著(P<0.05)上调,52个显著(P<0.05)下调。获得候选新miRNA的长度分布主要集中在21~23 nt之间。荧光定量证实,miRNA表达的趋势与测序结果一致。用软件预测到miR-200c的27个靶基因。GO注释发现miR-200c在卵巢组织中介导细胞增殖、迁移、凋亡等过程。KEGG分析表明,miR-200c的靶基因涉及发情相关途径(MAPK信号途径、胰岛素信号通路和GnRH信号途径)以及与卵泡/黄体发育相关的途径,MAPK通路是富集基因最多的通路,共有25个基因被富集。干扰miR-200cmimics,会引起MAPK8基因的Wt型质粒的荧光表达明显减少(P<0.05),而Mut型则没有明显改变。结论 筛选出非繁殖季节发情差异显著(P<0.05)的miRNA有6个。试验研究初步证实了miR-200c与MAPK8的靶向关系,开展了miRNA家族调节绵羊非繁殖季节发情的试验,为深入研究其调控绵羊繁殖及卵泡发育机制提供了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卵巢 非繁殖季节发情 MIR-200C MAPK8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