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联合用药方案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效果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
1
作者 庞茜茜 刘斐 +3 位作者 蒲洁琨 赵学萍 姜爱雯 齐迎菲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2期176-179,共4页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分别联合莫西沙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肺炎的效果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于该院治疗的80例CRAB肺炎患者的资料,将2022年1—9月以方便抽样...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分别联合莫西沙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肺炎的效果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于该院治疗的80例CRAB肺炎患者的资料,将2022年1—9月以方便抽样法抽取的40例患者设为A组,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莫西沙星治疗;将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以方便抽样法抽取的40例患者设为B组,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细菌清除效果、各项指标恢复时间、血清炎症指标及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结果: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5.00%(38/40)、90.00%(36/40),明显高于A组的80.00%(32/40)、72.50%(29/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胸部CT恢复正常时间、退热时间和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短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治疗前,且B组患者TNF-α、PCT及IL-6水平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ADR总发生率为12.50%(5/40),与A组的17.50%(7/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CRAB肺炎的效果优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莫西沙星,可有效改善患者炎症状况,明显提高细菌清除效果,显著缩短体温、白细胞计数等指标恢复时间,且ADR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舒巴坦 莫西沙星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 肺炎
下载PDF
以强化生活方式干预为重点的延续护理在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7
2
作者 宋莉莉 王静 +5 位作者 何琨 冷育清 刘君致 毕宏彪 肖渊 齐迎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4期164-168,共5页
目的探讨以强化生活方式干预为重点的延续护理对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0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和内分泌科收治的143例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 目的探讨以强化生活方式干预为重点的延续护理对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0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和内分泌科收治的143例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74例)和干预组(69例)。出院时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出院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为期6个月的以强化生活方式干预为重点的延续护理模式;出院时、干预3个月后、干预6个月后分别通过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DQOLY)、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CDMSES)、Likert 5级量表评估患者生存质量、自我管理效能以及依从性,与此同时统计6个月内两组患者再入院人数。结果出院后3、6个月,干预组DQOLY评估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C-DMSE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且两组C-DMSE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 <0.05),干预组依从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此外,出院后6个月内,对照组因未遵医嘱服药导致再入院、因饮食不规律导致再入院、因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再入院的人数均明显多于干预组(P <0.05)。结论通过以强化生活方式干预为重点的延续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其满意度和依从性,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自信心,同时有效降低了出院后短期再入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 延续护理 1型糖尿病 生存质量
下载PDF
糖尿病监测治疗记录单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3
作者 罗宝萍 张明慧 +2 位作者 贾文文 齐迎菲 任卫东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5期88-88,90,共2页
中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1],使用胰岛素治疗是对糖尿病患者最有效、副作用最小的治疗手段,如何保证病人的正确用药和血糖监测是病房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2-3]。1糖尿病监测治疗记录单设计背景血糖监测可以反映饮食控制... 中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1],使用胰岛素治疗是对糖尿病患者最有效、副作用最小的治疗手段,如何保证病人的正确用药和血糖监测是病房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2-3]。1糖尿病监测治疗记录单设计背景血糖监测可以反映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效果并指导调整治疗方案。目前,在大多数医院快速血糖仪被广泛使用,因其监测的结果与生化法测定静脉血糖相似,简单快捷的监测方法为观察糖尿病病人的血糖变化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然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糖监测 记录单
下载PDF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常见的安全风险因素和相应的护理对策及其效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齐迎菲 《生命科学仪器》 2022年第3期71-71,共1页
根据《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建设与管理》表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是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专业技术服务的部门。静脉输液的医嘱后经静配药审核,调配后的成品输送至医院各个病区,交由护理人员进行输液操作。即便现阶段管理水... 根据《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建设与管理》表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是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专业技术服务的部门。静脉输液的医嘱后经静配药审核,调配后的成品输送至医院各个病区,交由护理人员进行输液操作。即便现阶段管理水平已经能够统一配置减少风险,但由于工作量巨大,一旦使用不当发生用药错误,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甚至会危及生命的药品,因此仍然需要规范临床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行为,保障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 用药错误 专业技术服务 输液操作 静脉输液 护理对策 护理人员
下载PDF
同伴教育在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静 何琨 +6 位作者 刘君致 毕宏彪 肖渊 宋莉莉 郝秀轻 齐迎菲 俞利强 《重庆医学》 CAS 2018年第21期2881-2884,共4页
1型糖尿病(T1DM)通常在儿童青少年时期被诊断,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以2.8%~3.2%的速度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人口基数较大,所以发病者绝对值高[1-4]。同伴教育是指通过多样化的形式使具有相似疾病、身体状况或经历的患者,彼此之间提供实质... 1型糖尿病(T1DM)通常在儿童青少年时期被诊断,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以2.8%~3.2%的速度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人口基数较大,所以发病者绝对值高[1-4]。同伴教育是指通过多样化的形式使具有相似疾病、身体状况或经历的患者,彼此之间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以及在生活实践、社会和情感方面的支持[5]。多年来,同伴教育已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糖尿病患者的延续护理中[6-7]。目前,国内已有针对成年糖尿病患者的全程教育,但很少有以多学科领域专家合作为基础,针对儿童青少年T1DM的不同健康问题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实施及评价的健康教育干预研究[8-9]。本院于2014年3月开始应用同伴支持理念,利用现代数字化手段,对患儿及其家庭开展同伴教育,效果理想,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本院儿科和内分泌科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儿童青少年T1DM住院患儿113例,后失访1例。入选标准:(1)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的T1MD患儿;(2)年龄6~18岁;(3)病程大于6个月;(4)具备正常的语言沟通能力;(5)无精神及意识障碍疾病;(6)无严重急性并发症(如: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7)自愿参加本研究并取得其监护人同意,依据伦理学原则签署知情同意书;(8)张家口市常住人口,近1年无搬迁计划[10-13]。排除标准:(1)认知功能障碍者;(2)不能配合完成本调查研究者。研究过程中失访1例,失访原因为转学。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见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青少年时期 同伴教育 延续护理 儿童 WHO诊断标准 知情同意书 T1DM
下载PDF
多学科糖尿病照护团队建设培训在社区糖尿病管理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静 袁美锦 +4 位作者 何琨 刘君致 肖渊 宋莉莉 齐迎菲 《重庆医学》 CAS 2018年第36期4665-4668,共4页
目的评价多学科糖尿病照护团队建设对社区糖尿病管理护士培训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85例社区糖尿病管理护士并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社区糖尿病管理护士知识培训,观察组在常规培训基础上给予多... 目的评价多学科糖尿病照护团队建设对社区糖尿病管理护士培训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85例社区糖尿病管理护士并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社区糖尿病管理护士知识培训,观察组在常规培训基础上给予多学科糖尿病照护团队建设培训。调查两组研究对象培训前后的糖尿病知识水平、社区护士核心能力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培训前两组研究对象的糖尿病知识水平处于低水平,社区护士核心能力仅为合格;培训后两组研究对象的糖尿病知识水平、社区护士核心能力较培训前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观察组糖尿病知识水平、社区护士核心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糖尿病照护团队建设培训较常规培训可以使得社区糖尿病管理护士更好地掌握糖尿病知识、提高社区护士核心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保健护理 糖尿病 多学科 培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