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溶栓结合中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龙允杰 李桂明 +2 位作者 邱联群 高敏 刘晓俊 《中国中医急症》 2002年第6期426-427,共2页
目的观察急诊溶栓结合中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012.的疗效。方法对$(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予链激酶-34.或尿激酶-54.作急诊溶栓治疗并配合中药治疗。结果急诊溶栓再通率34治疗者为6)%))7,54治疗者为/8%/#7;各种并发症出现少。结论急诊溶... 目的观察急诊溶栓结合中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012.的疗效。方法对$(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予链激酶-34.或尿激酶-54.作急诊溶栓治疗并配合中药治疗。结果急诊溶栓再通率34治疗者为6)%))7,54治疗者为/8%/#7;各种并发症出现少。结论急诊溶栓可进一步缩短012心肌早期再灌注的时间,而结合中医辨证施治,有助于改善心肌代谢,降低并发症,可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溶栓 中药治疗 急性心肌梗塞 疗效 AMI
下载PDF
灯盏花治疗椎基底动脉性眩晕疗效及TCD对比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龙允杰 冯宁娜 +2 位作者 何卫 邱联群 刘晓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3期74-74,77,共2页
目的 :了解灯盏花对椎基底动脉性眩晕临床疗效及TCD(经颅彩色多普勒 )改变。方法 :选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门急诊及住院患者 6 0例 ,随机选取 30例为灯盏花治疗组 ,另 30例为西比灵治疗的对照组 ,治疗后 1~ 4周复查TCD ,比较... 目的 :了解灯盏花对椎基底动脉性眩晕临床疗效及TCD(经颅彩色多普勒 )改变。方法 :选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门急诊及住院患者 6 0例 ,随机选取 30例为灯盏花治疗组 ,另 30例为西比灵治疗的对照组 ,治疗后 1~ 4周复查TCD ,比较用药前后双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平均流速 (Vm)和收缩峰值 (Vs)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与对照组用药后 1~ 4周复查TCD ,双椎、基底动脉的Vm、Vs值改善程度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灯盏花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流速 ,改善供血从而改善眩晕症状 ,未见明显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灯盏花 治疗 椎基底动脉性眩晕 疗效 TCD 对比分析
下载PDF
川芎嗪对偏头痛颅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龙允杰 冯宁娜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5年第11期768-769,共2页
钙拮抗剂尼莫地平时偏头痛有较好疗效。有资料报道川芎嗪有钙拮抗作用,并能透过血脑屏障。作者对50例偏头痛患者分别用尼莫地平、川芎嗪治疗,并用TCD检测颅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表明:川芎嗪可明显扩张脑血管,治疗偏头痛疗效显... 钙拮抗剂尼莫地平时偏头痛有较好疗效。有资料报道川芎嗪有钙拮抗作用,并能透过血脑屏障。作者对50例偏头痛患者分别用尼莫地平、川芎嗪治疗,并用TCD检测颅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表明:川芎嗪可明显扩张脑血管,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对症状的改善优于尼莫地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川芎嗪 血流速度 药理 偏头痛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氟马西尼在苯二氮类药物中毒所致昏迷中的诊断与治疗应用
4
作者 龙允杰 邱联群 +2 位作者 梁宏宇 刘晓俊 何建茹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5-36,共2页
目的 观察氟马西尼治疗苯二氮类 (benzodiazepines,BZs)药物中毒昏迷患者的疗效。方法 分析比较了32例氟马西尼治疗的BZs药物中毒患者与 33例对照组一般对症处理的疗效。结果 氟马西尼组较对照组可明显缩短BZs中毒患者入院后昏迷... 目的 观察氟马西尼治疗苯二氮类 (benzodiazepines,BZs)药物中毒昏迷患者的疗效。方法 分析比较了32例氟马西尼治疗的BZs药物中毒患者与 33例对照组一般对症处理的疗效。结果 氟马西尼组较对照组可明显缩短BZs中毒患者入院后昏迷持续时间和留观时间 (P <0 .0 1 ) ,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马西尼 苯二氮ZHUO 药物中毒 昏迷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复苏后溶栓中西医结合治疗1例
5
作者 龙允杰 杨晓文 黄年斌 《中国中医急症》 2002年第2期153-154,共2页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复苏后溶栓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川芎嗪治疗偏头痛TCD变化及疗效观察
6
作者 龙允杰 冯宁娜 《按摩与导引》 1995年第5期39-40,43,共2页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之一,以反复发作的血管性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用TCD(经颅多普勒)检测颅底动脉血流速度可分为血流速度增高,血流速度降低。
关键词 偏头痛 中医药疗法 川芎嗪 疗效 血流速度
下载PDF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江儒文 龙允杰 +2 位作者 余德钊 陈可静 刘征彦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第4期523-523,549,共2页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的疗效。方法患儿14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照组服利巴韦林颗粒,疗程4d。比较两组退热时间、退热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同时检测并比较血清肿瘤坏死...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的疗效。方法患儿14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照组服利巴韦林颗粒,疗程4d。比较两组退热时间、退热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同时检测并比较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及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后TNF-α及IL-6水平降低,治疗组降低更显著。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上感高热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利巴韦林
下载PDF
脑毒清颗粒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凌方明 卢桂梅 +2 位作者 陈景亮 龙允杰 高敏 《中国中医急症》 2003年第5期405-406,共2页
目的观察脑毒清颗粒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予以脑毒清颗粒和安脑丸,治疗3周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恢复及显著进步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近似,但对伴有腑实证... 目的观察脑毒清颗粒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予以脑毒清颗粒和安脑丸,治疗3周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恢复及显著进步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近似,但对伴有腑实证候者疗效优于安脑丸。结论脑毒清颗粒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毒清颗粒 中西医结合 治疗 急性脑梗死 疗效 安脑丸 头颅CT 中医病理
下载PDF
双柏散外敷治疗急性期痛风关节炎2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9
作者 黄年斌 龙允杰 杨晓文 《中国中医急症》 2005年第7期629-630,共2页
目的观察双柏散外敷治疗急性期痛风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期痛风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双柏散外敷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疼痛缓解时间有显著差异,以治疗组为优。结论双柏... 目的观察双柏散外敷治疗急性期痛风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期痛风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双柏散外敷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疼痛缓解时间有显著差异,以治疗组为优。结论双柏散外敷治疗痛风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抗炎止痛作用,且能迅速控制病情变化,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关节炎 急性期 双柏散外敷
下载PDF
祛痰化瘀通腑法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凌方明 陈景亮 龙允杰 《中国中医急症》 2001年第6期321-322,共2页
目的观察祛痰化瘀通腑法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证类诊断标准中的风痰火亢、风火上扰、痰热腑实、风痰瘀阻证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运用祛痰化瘀通腑法配合低分子右旋醣... 目的观察祛痰化瘀通腑法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证类诊断标准中的风痰火亢、风火上扰、痰热腑实、风痰瘀阻证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运用祛痰化瘀通腑法配合低分子右旋醣酐加川芎嗪注射液静滴,对照组单用低分子右旋醣酐加川芎嗪注射液静滴,治疗2周后采用中风病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祛痰化瘀通腑法能明显提高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痰化瘀通腑法 急性 脑梗塞 疗效
下载PDF
祛痰化瘀通腑法治疗急性脑出血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1
作者 凌方明 陈景亮 龙允杰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02年第1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祛痰化瘀通腑法 中医药疗法 急性脑出血
下载PDF
附黄颗粒剂与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丹青 刘乡 +2 位作者 杨晓文 龙允杰 高敏 《中国中医急症》 2006年第6期611-612,共2页
目的观察附黄颗粒剂与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附黄颗粒剂及静滴参附注射液,对照组(30例)仅采用西医综合治... 目的观察附黄颗粒剂与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附黄颗粒剂及静滴参附注射液,对照组(30例)仅采用西医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显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其PaO2、PaCO2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五项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对照组无明显改善。结论附黄颗粒剂与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具有良好的作用,且能缩短病程,无明显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心病 急性加重期 附黄颗粒剂 参附注射液
下载PDF
祛瘀化痰通腑法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与机理探要 被引量:9
13
作者 凌方明 卢桂梅 +2 位作者 陈景亮 高敏 龙允杰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8期1401-1404,共4页
目的 :观察祛瘀化痰通腑法及其组方脑毒清颗粒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 :选择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证类诊断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10 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60例和对照组 40例 ,两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 目的 :观察祛瘀化痰通腑法及其组方脑毒清颗粒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 :选择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证类诊断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10 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60例和对照组 40例 ,两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予具有祛瘀化痰通腑作用的脑毒清颗粒和安脑丸 ,治疗 3周后评定疗效 ,并对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免疫细胞因子 (TNF -α、IL -6)、血液流变学、血脂等观察指标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对急性脑梗死均有较好的疗效 ,总疗效近似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 5 ) ;两组治疗后TNF -α、IL -6均有下降 ,表明脑毒清颗粒和安脑丸均有较好的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反应的作用 ,但安脑丸效果更佳 ;2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但组间比较 ,以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或 0 .0 5 )。结论 :祛瘀化痰通腑法及其组方脑毒清颗粒通过阻抑炎性细胞因子反应 ,改善机体应激状态 ,调节血脂代谢及改善血液流变性等作用机制 ,能明显提高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是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的治疗法则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祛瘀化痰通腑法 脑毒清颗粒 疗效 机理探讨
下载PDF
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江儒文 龙允杰 +3 位作者 周晖 刘征彦 黄汉超 李继庭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9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纳络酮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方法82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给予纳洛酮和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兴奋及共济失...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纳络酮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方法82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给予纳洛酮和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兴奋及共济失调症状消失时间、神志清醒时间以及肝功能损害情况。结果①两组治愈率无明显差异(P>0.05);②两组轻中度中毒者兴奋及共济失调症状消失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③两组重度中毒者比较,治疗组神志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肝脏损害减轻明显(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对重度酒精中毒者可明显缩短神志清醒时间并减轻酒精对肝脏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洛酮 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 急性酒精中毒
下载PDF
化痰祛淤颗粒剂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黄年斌 龙允杰 邱联群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5年第5期264-265,共2页
目的:观察化痰祛淤颗粒剂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7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用化痰祛淤颗粒剂治疗,对照组35例用西比灵治疗,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 43%,对照组总有效率74 .2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目的:观察化痰祛淤颗粒剂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7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用化痰祛淤颗粒剂治疗,对照组35例用西比灵治疗,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 43%,对照组总有效率74 .2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TCD椎动脉的Vpeak、Vmin比治疗前明显改善。结论:化痰祛淤颗粒剂可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供,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明显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化痰祛淤颗粒剂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6
作者 黄年斌 龙允杰 杨晓文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5年第7期424-425,共2页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静脉滴注舒血宁注射液,对照组30例静脉滴注复方血栓通。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9例,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基本治愈5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9...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静脉滴注舒血宁注射液,对照组30例静脉滴注复方血栓通。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9例,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基本治愈5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舒血宁注射液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治疗休克24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典鸿 黄河清 龙允杰 《福建中医药》 2002年第4期32-33,共2页
1 临床资料 48例休克患者均为我院急诊抢救和留观病人,全部符合1982年全国急性“三衰”会议提出的休克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40~70岁,平均52岁;其中感染性休克10例,心源性休克6例,低血容量... 1 临床资料 48例休克患者均为我院急诊抢救和留观病人,全部符合1982年全国急性“三衰”会议提出的休克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40~70岁,平均52岁;其中感染性休克10例,心源性休克6例,低血容量休克6例,过敏性休克2例。对照组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39~71岁,平均53.1岁;其中感染性休克9例,心源性休克7例,低血容量休克7例,过敏性休克1例。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针对不同休克病因进行常规抢救和抗休克治疗。治疗组加用参附注射液100ml(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加生理盐水100ml,每日1次,疗程3~5d。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动态观测血压、心率、尿量、微循环灌注等情况,及测定血气变化及酸碱度、电解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 治疗 休克
下载PDF
脑毒清颗粒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18
作者 凌方明 卢桂梅 +2 位作者 陈景亮 龙允杰 高敏 《中国中医急症》 2003年第6期496-497,共2页
目的 观察脑毒清颗粒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予脑毒清颗粒及安脑丸。对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 目的 观察脑毒清颗粒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予脑毒清颗粒及安脑丸。对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而以治疗组为佳。结论 脑毒清颗粒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性,从而有利于其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脑毒清颗粒 血液流变学 作用机理 安脑丸 神经功能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益气活血补肾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BNP的影响的观察
19
作者 刘征彦 龙允杰 +2 位作者 江儒文 黄汉超 李继庭 《中医临床研究》 2011年第5期26-27,共2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补肾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的临床效果,特别是对于BNP指数的影响。方法:将86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记录患者就诊时的BNP水平指数;对照组采取传统基础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益气活血补...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补肾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的临床效果,特别是对于BNP指数的影响。方法:将86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记录患者就诊时的BNP水平指数;对照组采取传统基础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益气活血补肾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再次测定两组BNP指数,并进行对比同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79%;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05%。结论:益气活血补肾法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浆中BNP的浓度,对于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具有临床疗效确切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补肾法 急性冠脉综合症 观察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粱虹宇 江儒文 +3 位作者 冯宁娜 龙允杰 林冰 刘征彦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2年第3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颈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SMA)病变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72例MS患者(MS组)及7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同时作颈动脉和SMA检查,检测两支动脉血管壁病变及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收缩期峰值速...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颈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SMA)病变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72例MS患者(MS组)及7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同时作颈动脉和SMA检查,检测两支动脉血管壁病变及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收缩期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速度(ED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以研究两支动脉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72例MS患者中,48例存在颈动脉病变,39例存在SMA病变,38例同时伴有两处病变,颈动脉病变与SMA病变存在79.2%重合现象。MS组颈总动脉和SMA的PI、RI均较对照组减慢(P<0.05),MS组颈动脉PSV、ESV均较对照组减低,SMA的PSV、ESV则均较对照组加快(P<0.05),且两支血管间各参数指标存在显著相关性(r=0.804)。结论 MS患者易发生头颈部动脉病变,同样也可以引起腹腔主要供血动脉如SMA发生相应病变,而且两支动脉血管病变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代谢综合征 颈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