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住院社区获得性肺炎相关问题解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徐敏 龙怀聪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3年第1期170-173,共4页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当前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率及重症患者死亡率日趋上升,对卫生、社会和经济资源造成巨大的负担。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诊断是关键,这是实现目标抗感染治疗的前提...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当前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率及重症患者死亡率日趋上升,对卫生、社会和经济资源造成巨大的负担。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诊断是关键,这是实现目标抗感染治疗的前提,然而病原体的变迁及耐药性的迅速增加,增加了抗感染治疗的复杂性,给临床医师带来极大的挑战。因此,动态掌握社区获得性肺炎相关问题及研究进展十分重要。本文从社区获得性肺炎在病原谱的变迁、病原学诊断、治疗进展、耐药性、新药研发和辅助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进一步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病原学 治疗 糖皮质激素 新型药物 进展
下载PDF
ICU获得性衰弱防治进展
2
作者 赵航 杜敏 +1 位作者 曾庆萃 龙怀聪 《四川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1201-1205,共5页
ICU获得性衰弱(intensive care unit acquired weakness,ICU-AW)是指危重症患者出现的除疾病本身外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全身性肢体无力综合征[1],是重症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与患者短期和长期预后不良有关。ICU-AW包括一系列病理,如危... ICU获得性衰弱(intensive care unit acquired weakness,ICU-AW)是指危重症患者出现的除疾病本身外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全身性肢体无力综合征[1],是重症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与患者短期和长期预后不良有关。ICU-AW包括一系列病理,如危重症多发性神经病(CIP)、危重症肌病(CIM)和肌肉萎缩,而危重症神经肌病(CINM)是上述病理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危重症 老年 获得性衰弱 防治
下载PDF
162例成人重症肺炎临床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5
3
作者 龙怀聪 肖邦榕 +4 位作者 刘跃建 李小惠 周晓芳 解郑良 杨阳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1年第4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成人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救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162例成人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结果 162例成人重症肺炎患者中,男98例,女64例,平均年龄(69.7±15.0)岁;死亡... 目的探讨成人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救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162例成人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结果 162例成人重症肺炎患者中,男98例,女64例,平均年龄(69.7±15.0)岁;死亡126例,存活36例,总病死率77.8%;死亡组平均年龄[(73.6±12.5)岁]明显高于存活组[(55.9±15.9)岁](P<0.05);死亡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12.0±13.4)天,明显短于存活组(19.6±13.7)天(P<0.05);死亡组患者住院天数不超过7天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年龄≥65岁、3个及3个以上器官受累及营养支持治疗不充分的相对危险度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分别是6.786[2.731~16.858]、3.114[1.224~7.917]及3.866[1.528~9.780],P<0.05。结论年龄≥65岁、器官受累数大于3个及不充分的营养支持治疗是成人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积极预防及治疗受累脏器以及充分的营养支持可降低成人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死率;是否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消化道出血、休克和肺叶受累数量尚不能认为是成人重症肺炎的死亡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死亡 危险因素 治疗 成年人
下载PDF
成都地区慢性咳嗽病因及治疗探讨 被引量:7
4
作者 龙怀聪 张敏慧 +6 位作者 于露 李晓惠 周晓芳 肖邦榕 刘跃建 王曾礼 刘春涛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475-479,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初级而简易的慢性咳嗽诊治方法,并初步了解成都地区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方法引入"慢性气道炎症咳嗽综合征"(chronic airway inflammatory cough syndrome,CAICS)的概念,CAICS包括慢性咳嗽的几个常见病因:咳嗽变... 目的建立一种初级而简易的慢性咳嗽诊治方法,并初步了解成都地区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方法引入"慢性气道炎症咳嗽综合征"(chronic airway inflammatory cough syndrome,CAICS)的概念,CAICS包括慢性咳嗽的几个常见病因: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EB)、变应性咳嗽(AC)及不典型的慢性支气管炎等。随机收集2011年7月至2012年5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慢性咳嗽患者,对其进行拟诊病因诊断,并通过经验性治疗,分析患者的咳嗽病因及疗效。结果共观察慢性咳嗽患者148例,平均年龄(43.0±13.0)岁。其中男72例,女76例,男女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39.7±10.7)岁及(45.0±14.2)岁,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2,P<0.05),提示男性患者发生慢性咳嗽的年龄较女性小。所有患者的平均咳嗽时间为(24.7±42.1)个月(2~360个月),总的拟诊率为96.6%(143/148),不明原因者5例(3.4%)。慢性咳嗽拟诊病因依次为(共186例次):总CAICS 107例次(57.5%),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40例次(21.5%),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17例次(9.1%),其余病因16例次(8.4%)。其中单一拟诊病因咳嗽者95例(64.2%),二重拟诊病因者41例(27.7%),三重拟诊病因者3例(2.0%)。有12.2%的慢性咳嗽患者合并变应性鼻炎(AR),拟诊CAICS及UACS且合并AR者均为18%,而确诊CVA合并AR者为33.3%,其余病因鲜有合并AR者。提示AR与CVA、CAICS及UACS关系密切。该方法经验性治疗慢性咳嗽总有效率为83.7%。结论本研究显示成都地区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与国内某些研究结果基本一致,CAICS(即累计CVA、EB、AC及不典型慢性支气管炎)、UACS及GERC是慢性咳嗽的三大主要病因。该方法简易有效,经济适用,可做为一种慢性咳嗽的初级诊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咳嗽 慢性气道炎症咳嗽综合征 经验性治疗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哮喘气道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龙怀聪 王曾礼 +2 位作者 肖邦榕 王刚 王彰晖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 探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TKIs)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重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 MTT法评价三种 TKIs(Genistein、金转停及 Tyrphostin AG14 78)对原代培养的大鼠气管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选用金转停作为哮喘大鼠模型的干预因素 ,... 目的 探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TKIs)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重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 MTT法评价三种 TKIs(Genistein、金转停及 Tyrphostin AG14 78)对原代培养的大鼠气管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选用金转停作为哮喘大鼠模型的干预因素 ,采用免疫荧光法对气道上皮磷酸化酪氨酸 (P- tyr)进行染色 ,了解气道上皮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的活化情况 ,天狼猩红染色了解气道上皮下 、 型胶原沉积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三种抑制剂均对气管上皮细胞的生长具有时间及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 ,且三者之间无明显差异 ;哮喘各组气道上皮下 、 型胶原沉积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金转停可一定程度减少胶原沉积 ;哮喘各组气道上皮磷酸化酪氨酸 (EGFR的激活 )较对照各组明显增高 ,而金转停干预组磷酸化酪氨酸染色明显降低。相关分析显示气道上皮下 、 型胶原的沉积与 EGFR的激活程度明显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气道重构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下载PDF
重症肺炎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6
作者 龙怀聪 肖邦榕 +1 位作者 刘跃建 李小惠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7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死亡的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救治。方法参照2001年美国ATS指南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的判断标准,分析我院2004年重症肺炎患者42例临床资料。结果42例重症肺炎患者中,死亡31例,平均年龄(74.3±12.2)岁;存活11例,...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死亡的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救治。方法参照2001年美国ATS指南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的判断标准,分析我院2004年重症肺炎患者42例临床资料。结果42例重症肺炎患者中,死亡31例,平均年龄(74.3±12.2)岁;存活11例,平均年龄(51.4±18.9)岁,死亡组年龄明显大于存活组,t=4.85,P<0.05。部分营养支持治疗与充分营养支持治疗后患者的病死率分别是82.8%(24/29)与53.8%(7/1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3.851,P<0.05。结论年龄是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病死率的危险因素,充分营养支持治疗可降低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死亡危险因素 病死率 营养支持治疗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频繁急性加重表型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7
作者 唐玲 龙怀聪 高玉春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3年第3期188-191,共4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反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不仅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其住院率及死亡率。目前AECOPD的识别主要依据患者的主观症状感知,缺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反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不仅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其住院率及死亡率。目前AECOPD的识别主要依据患者的主观症状感知,缺乏客观的诊断标准。部分慢阻肺患者存在频繁急性加重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慢阻肺频繁急性加重表型作为慢阻肺表型之一,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关于这一表型的定义、识别、诊断及治疗仍缺乏共识,本文就该表型的生物标志物进行综述,为临床工作者对该类患者的及早识别、诊断及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频繁急性加重表型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气道上皮损伤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龙怀聪 王曾礼 +4 位作者 刘春涛 肖邦榕 宋文钟 李蔚 黄际远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85-388,共4页
目的探讨气道上皮细胞对成纤维细胞生长的调节机制。方法应用一种间接的气道重构的细胞模型,以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TyrphostinAG1478及金转停为干预因素,用3HTdR掺入法观察大鼠气管上皮细胞不同损伤状态下培养上清液对成纤维细胞生... 目的探讨气道上皮细胞对成纤维细胞生长的调节机制。方法应用一种间接的气道重构的细胞模型,以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TyrphostinAG1478及金转停为干预因素,用3HTdR掺入法观察大鼠气管上皮细胞不同损伤状态下培养上清液对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用ELISA方法检测上清液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变化。结果损伤组上皮的50%培养上清液刺激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上皮损伤后50μmol/L的TKIs预处理30min可减弱其刺激作用;损伤组上皮细胞的上清液中TGFβ1明显降低,50μmol/L的TKIs预处理后可使上清液中TGFβ1明显增高;各组中均未检测出EGF。结论上皮损伤可间接导致成纤维细胞增殖,上皮损伤后一定浓度的TKIs预处理30min则可一定程度地抑制此种增殖效应,TKIs对气道重构的发生可能有一定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上皮损伤 成纤维细胞 细胞增殖 转化生长因子-Β1 气道重构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拮抗剂对气道上皮细胞生长及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龙怀聪 王曾礼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54-256,共3页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拮抗剂 Tyrphostin AG14 78对培养的气管上皮细胞生长以及修复的影响。方法 用 MTT法测定不同浓度 (0 .1、0 .2、1.0、2 .5及 10μm ol/ L )的 Tyrphostin AG14 78对原代培养的大鼠气管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拮抗剂 Tyrphostin AG14 78对培养的气管上皮细胞生长以及修复的影响。方法 用 MTT法测定不同浓度 (0 .1、0 .2、1.0、2 .5及 10μm ol/ L )的 Tyrphostin AG14 78对原代培养的大鼠气管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同时 ,机械刮除一定面积的上皮细胞 ,观察 Tyrphostin AG14 782 .5 μmol/ L 与低血清培养基两种不同的处理 2 4 h后刮除细胞面积的变化。结果  Tyrphostin AG14 78对气管上皮细胞的增殖具有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 ;Tyrphostin AG14 782 .5μm ol/ L处理组与低血清培养基组比较刮除细胞面积明显增大 ,P<0 .0 0 1。结论  Tyrphostin AG14 78所抑制原代培养的大鼠气管上皮细胞的生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气管上皮细胞
下载PDF
2011年成都某综合医院呼吸内科门诊疾病谱调查 被引量:2
10
作者 龙怀聪 解郑良 +11 位作者 陈庆 杨阳 周仲伟 周雨田 陈红 李晓惠 刘跃建 唐荣珍 周晓芳 肖邦榕 赵光斌 冯玉麟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485-488,共4页
目的通过调查我院呼吸内科门诊疾病构成,初步预测成都市综合医院呼吸内科门诊疾病谱。方法随机收集四川省人民医院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呼吸内科门诊电子病历,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第七版并结合初诊医生的初步诊断,获... 目的通过调查我院呼吸内科门诊疾病构成,初步预测成都市综合医院呼吸内科门诊疾病谱。方法随机收集四川省人民医院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呼吸内科门诊电子病历,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第七版并结合初诊医生的初步诊断,获得各种疾病的构成。结果共收集呼吸内科门诊患者14900例,平均年龄(46.3±17.2)岁,男女性患者比例基本相当,23~48岁及53~68岁为呼吸内科门诊就诊的高峰年龄段。呼吸内科门诊最常见的十大病因依次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胸痛、慢支炎、COPD、亚急性咳嗽、慢性咳嗽、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各种胸闷气紧、支气管哮喘及咯血。部分疾病存在季节性波动。结论本研究首次预测成都市综合医院呼吸内科门诊疾病谱,具有一定代表性,亦提示我们应当警惕和重视的疾病和人群,这也为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 呼吸内科 疾病谱
下载PDF
超抗原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龙怀聪 冯玉麟 《华西医学》 CAS 2000年第1期109-110,共2页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抗生素 超抗原
下载PDF
超滤法研究羌活提取物中异欧前胡素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龙怀聪 龙恩武 袁浩宇 《中国药业》 CAS 2012年第17期11-13,共3页
目的采用超滤法研究羌活提取物中异欧前胡素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作用。方法采用超滤法和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游离异欧前胡素的质量浓度,计算蛋白结合率,并根据Scatchard作图法计算结合常数。结果当质量浓度为3.2,6.4,13.6,27.... 目的采用超滤法研究羌活提取物中异欧前胡素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作用。方法采用超滤法和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游离异欧前胡素的质量浓度,计算蛋白结合率,并根据Scatchard作图法计算结合常数。结果当质量浓度为3.2,6.4,13.6,27.7,57.1μmol/L时,异欧前胡素平均HSA结合率分别为56.2%,54.9%,54.4%,49.7%,44.1%。结合常数为2.12×104L/mol,结合位点数n为0.4。结论所用法简单、快速,适合于异欧前胡素蛋白结合率研究。异欧前胡素与人血浆白蛋白具有中等强度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欧前胡素 血浆蛋白结合率 配体垂钓法 超滤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噻托溴铵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龙怀聪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1年第12期511-514,共4页
噻托溴铵是新一代抗胆碱药,是异丙托溴铵(又名异丙托品,Ipratropium)的衍生物。它与M1及M3受体解离的速度明显慢于M2受体,故具有动力学选择性,从而发挥强大而持久的支气管扩张作用。不仅可明显而稳定地改善慢性阻塞性... 噻托溴铵是新一代抗胆碱药,是异丙托溴铵(又名异丙托品,Ipratropium)的衍生物。它与M1及M3受体解离的速度明显慢于M2受体,故具有动力学选择性,从而发挥强大而持久的支气管扩张作用。不仅可明显而稳定地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肺功能,尚可改善其生活质量。使用方便,副作用极少,有望成为治疗COPD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托溴铵 慢性阻塞性肺病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气管上皮细胞生长的影响
14
作者 龙怀聪 王曾礼 肖邦榕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04年第4期247-249,共3页
目的 探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Tyrosinekinaseinhibitor,TKI)对培养气管上皮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通过MMT法、3H 胸腺嘧啶 (3H TdR)掺入法及流式细胞计数 ,观察 3种TKIs :TyrphostinAG14 78、Genistein(Sigma)及金转停对原代培养的大... 目的 探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Tyrosinekinaseinhibitor,TKI)对培养气管上皮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通过MMT法、3H 胸腺嘧啶 (3H TdR)掺入法及流式细胞计数 ,观察 3种TKIs :TyrphostinAG14 78、Genistein(Sigma)及金转停对原代培养的大鼠气管上皮细胞增殖、周期及凋亡的影响 ,以及TKIs对表皮生长因子 (EGF)的阻断作用。结果 MTT法显示 3种TKI均对气管上皮细胞的生长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 ,同时 ,TKI阻断EGF对气管上皮细胞生长的刺激作用 ,3种TKIs的作用无明显差异 ;1μmol/L的TyrphostinAG14 78、Genistein及金转停分别使气管上皮细胞的TdR掺入率降低 18.3%、2 0 .9%及 19.7% ,与MTT比色法结果一致。同时 ,TyrphostinAG14 78不仅加速气管上皮细胞的凋亡而且阻止细胞有丝分裂。TKIs可阻断表皮生长因子 (EGF)对气管上皮细胞生长的刺激作用。结论 TKIs不仅抑制对原代培养的大鼠气管上皮细胞的生长 ,加速其凋亡 ,而且可阻断EGF对气管上皮细胞生长的刺激作用 ,3种抑制剂的作用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气管上皮细胞 细胞生长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TKI
下载PDF
AVAPS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心力衰竭合并低氧血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赵志颖 龙怀聪 +2 位作者 高玉春 杨江玉 曾庆萃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9期1365-1367,共3页
目的探讨平均容量保证压力支持(AVAPS)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心力衰竭合并低氧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老年急性心力衰竭合并低氧血症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给予AV... 目的探讨平均容量保证压力支持(AVAPS)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心力衰竭合并低氧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老年急性心力衰竭合并低氧血症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给予AVAPS模式,对照组给予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模式。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气分析、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无创机械通气时间、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较治疗前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NT-proBN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呼吸机参数人工调整次数及呼吸机带机时间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VAPS无创机械通气能快速纠正低氧血症,减少无创机械通气时间及呼吸机参数人工调整次数,可用于老年急性心力衰竭合并低氧血症病人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老年人 平均容量保证压力支持 双水平气道正压 N末端脑钠肽前体 血气分析
下载PDF
老年心力衰竭急性加重住院病人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赵志颖 金静 +3 位作者 喻蓉 盛勇 程标 龙怀聪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1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病人住院的临床特点,为老年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7年12月住院急性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资料,收集65岁及以上病人且以80岁为界,分为高龄组和老年组进行分析。共纳...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病人住院的临床特点,为老年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7年12月住院急性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资料,收集65岁及以上病人且以80岁为界,分为高龄组和老年组进行分析。共纳入3914例老年急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人,其中老年组1602例,高龄组2312例。结果两组年龄、男性、住院天数、死亡率、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前5位住院原因分别是高血压病(18.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13.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2.4%)、脑卒中(7.8%)、其他类型心脏病(6.2%)。高龄组前5位住院原因分别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15.9%)、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3.6%)、高血压病(12.2%)、肺炎(7.7%)、脑卒中(6.7%)。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是导致老年特别是高龄病人心力衰竭急性加重入院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老年人 高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 临床特点
下载PDF
成人肺隔离症患者的误诊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玉霞 于露 +1 位作者 曾庆萃 龙怀聪 《临床肺科杂志》 2019年第7期1225-1229,共5页
目的探讨近两年成人肺隔离症患者临床的误诊率、误诊疾病及确诊方法,评估目前国内肺隔离症临床诊疗水平,提高临床医生对少见病肺隔离症的重视。方法回顾性分析万方医学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间刊载的肺隔离症相关... 目的探讨近两年成人肺隔离症患者临床的误诊率、误诊疾病及确诊方法,评估目前国内肺隔离症临床诊疗水平,提高临床医生对少见病肺隔离症的重视。方法回顾性分析万方医学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间刊载的肺隔离症相关文献42篇,共包括成人肺隔离症患者707人,其中23篇提及误诊,6篇文章提及误诊率。对肺隔离症的误诊率、误诊成其他疾病情况、确诊手段、最终结局进行分析。结果涉及误诊率的23篇文献中肺隔离症病例总数为382例,对23篇文献总共163例误诊病例的汇总分析,肺隔离症常被误诊为肺癌(23.31%)、支气管扩张(22.7%)、肺囊肿(19.63%)等。所有患者并未因误诊而致死亡。肺隔离症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影像学表现多样性、医务人员的认识不足等,是肺隔离症被误诊最常见的原因。术中手术探查(67.48%),术后病理检查(19.02%)及术前CT血管造影(13.5%)是最终确诊的主要手段。结论近两年肺隔离症误诊率较前有所下降,但肺隔离症仍是临床少见病,缺乏临床特异表现,易漏诊误诊,目前肺部增强CT显示出异常的供血血管是明确诊断的关键,提高对肺隔离症的重视,可减少误诊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隔离症 计算机断层摄影 诊断 治疗 误诊
下载PDF
骨饥饿综合征导致低钙抽搐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玉霞 于露 +2 位作者 曾庆萃 刘晓峰 龙怀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889-2892,共4页
目的通过对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例骨饥饿综合征(HBS)导致低钙抽搐患者的临床特点的描述,结合系统文献回顾,总结HBS的救治要点,提高HBS的诊治水平及对其严重并发症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18-01-23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 目的通过对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例骨饥饿综合征(HBS)导致低钙抽搐患者的临床特点的描述,结合系统文献回顾,总结HBS的救治要点,提高HBS的诊治水平及对其严重并发症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18-01-23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HBS导致低钙抽搐患者的救治过程。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中检索关于HBS导致低钙抽搐的文献,对HBS的病因及诊疗加以系统总结。结果患者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行甲状旁腺切除术后发生HBS,术后病理诊断为甲状旁腺腺瘤,术后1个月院外未正规治疗,再次入院时血钙严重低下,出现HBS导致低钙抽搐,窦性心动过速,血氧饱和度下降,经静脉推钙及大剂量持续泵入葡萄糖酸钙等抢救治疗好转。共检索到30篇关于HBS的文献,国内4篇,国外26篇,共122例患者,其中发生低钙抽搐者共4例,3例为手足抽搐,1例为舌肌抽搐导致失语;发生喉头痉挛1例;心律失常2例。HBS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三发性三类,原发性HBS最常见于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后,继发性HBS最常见于肾衰竭。原发性HBS患者平均年龄小于继发性HBS患者,且平均病程短于继发性HBS患者(P<0.001),考虑与导致HBS的病因有关。结论HBS导致严重低钙有很高的死亡风险,临床医生必须及时甄别。患病时间长,术前血清钙及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骨骼受累严重,术前PTH水平高的原发性或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术后易发生严重HBS导致死亡,早期术前预防评估及术后诊断非常重要,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饥饿综合征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原发性 低钙血症 抽搐 病例报告 文献复习
下载PDF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高龄慢性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志颖 龙怀聪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14期21-23,共3页
目的:对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高龄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纳入比较芪苈强心胶囊+标准治疗与单用标准治疗的... 目的:对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高龄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纳入比较芪苈强心胶囊+标准治疗与单用标准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评价纳入研究的内部真实性。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7年3月20日,并采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个RCT,共84名高龄患者,芪苈强心胶囊治疗12周后NYHA心功能评分、MLHFQ评分及6min步行距离较对照组明显改善,LVEF及NT-pro BNP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提示芪苈强心胶囊对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结论:由于纳入研究仅1篇,病例数太少且方法学质量低下,目前还不能得出芪苈强心胶囊治疗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有效的结论。需要更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来确定芪苈强心胶囊治疗高龄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苈强心胶囊 高龄 慢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成都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发病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邓徐慧 杜敏 +4 位作者 龙怀聪 尹立 王式功 陈旭 陆美静 《中国医药导刊》 2023年第4期435-443,共9页
目的:基于四川省人民医院2018年1月21日至2022年1月20日呼吸系统疾病每日就诊人数以及同期成都温江气象站气象要素和成都地区空气污染数据资料,探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呼吸系统疾病就诊人数的影响。方法:以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开... 目的:基于四川省人民医院2018年1月21日至2022年1月20日呼吸系统疾病每日就诊人数以及同期成都温江气象站气象要素和成都地区空气污染数据资料,探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呼吸系统疾病就诊人数的影响。方法:以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开始时间2020年1月21日将数据划分为两段,2018年1月21日至2020年1月20日为疫情前,2020年1月21日至2022年1月20日为疫情期间;探究新冠肺炎疫情前和疫情期间,呼吸系统疾病就诊人数变化和气象环境条件变化特征,阐述戴口罩等一系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对成都地区呼吸系统疾病发病情况的影响。结果:(1)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与疫情暴发前相比,成都地区呼吸系统疾病就诊总人数骤降,由672519人次降至416488人次,总降幅达38.1%,其中肺炎就诊人数降幅最大,为48.1%。(2)与疫情前同比,呼吸系统疾病就诊人数在不同时间尺度上(月份和季节)下降幅度有所不同,其中,在月份中2月就诊人数降幅最大(54.9%),9月降幅最小(17.2%);在季节中冬季降幅最大(47.9%),秋季降幅最小(24.6%)。(3)疫情发生前后相比,气象要素变化幅度甚小,可忽略其对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的影响;而空气质量情况略有改善,其对呼吸系统疾病就诊人数整体贡献率为-5.3%。(4)扣除空气质量改善的贡献之后,成都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使得呼吸系统疾病就诊人数总体减少幅度为32.8%。结论:当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得力、成效显著,还为其他呼吸系统疾病防控带来连带效益,其戴口罩等措施较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疫情防控 气象条件 空气污染 呼吸系统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