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之九:免疫学
1
作者 龙振洲 谢蜀生 童道玉 《科技导报》 CAS CSCD 1993年第7期26-28,共3页
免疫学是一门新兴的生物医学前沿学科。人类应用免疫学方法预防传染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中国医学家用人痘预防天花的伟大实践。据我国医书记载,较为安全的人痘“种苗”于17世纪已在我国广泛使用,并先后传到了日本、朝鲜、俄国,后... 免疫学是一门新兴的生物医学前沿学科。人类应用免疫学方法预防传染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中国医学家用人痘预防天花的伟大实践。据我国医书记载,较为安全的人痘“种苗”于17世纪已在我国广泛使用,并先后传到了日本、朝鲜、俄国,后经土耳其传到英国。18世纪末,英国医生琴纳(Jenner)又发明了用牛痘苗预防天花的方法,使这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烈性传染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奠定现代免疫学基础的是19世纪末以法国学者巴斯德(Pasteur)为代表的一批杰出的科学家。他们以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巧妙的实验构思和勇敢的探索精神,将实验室研究与临床应用密切结合在一起,在传染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功。这个时期,由于对免疫学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学 免疫系统 神经系统
下载PDF
雷公藤总甙免疫抑制作用的机制 被引量:18
2
作者 秦凤华 谢蜀生 龙振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433-436,共4页
从细胞水平对雷公藤免疫抑制作用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雷公藤可明显降低小鼠脾脏中对SRBC特异的抗体生成细胞数,对其抑制免疫应答机制的研究发现,雷公藤既可直接抑制B细胞对细菌脂多糖(LPS)的增殖反应,又抑制T_H细胞产生IL-2,还通过激... 从细胞水平对雷公藤免疫抑制作用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雷公藤可明显降低小鼠脾脏中对SRBC特异的抗体生成细胞数,对其抑制免疫应答机制的研究发现,雷公藤既可直接抑制B细胞对细菌脂多糖(LPS)的增殖反应,又抑制T_H细胞产生IL-2,还通过激活Ts细胞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抗体生成细胞 淋巴细胞转化 白细胞介素-2 抑制性T淋巴细胞
下载PDF
冠心病心绞痛本虚标实证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何维 张德山 +6 位作者 王桂山 李子樵 包福助 金宏云 龙振洲 马树俊 田渭涛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3-26,共4页
作者对冠心病心绞痛本虚标实证患者进行了较系统的临床免疫学观察,分析了患者 T 细胞亚群的变化,并从中医角度探讨了防治冠心病的方法。冠心病心绞痛的本盛标实证分为气阳虚血瘀证和阴虚血瘀证两组。观察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免疫功能呈紊... 作者对冠心病心绞痛本虚标实证患者进行了较系统的临床免疫学观察,分析了患者 T 细胞亚群的变化,并从中医角度探讨了防治冠心病的方法。冠心病心绞痛的本盛标实证分为气阳虚血瘀证和阴虚血瘀证两组。观察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免疫功能呈紊乱状态,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表现为血清 IgG、CIC、IC-IgG、IC-C_3水平显著增高,外周血 B 细胞百分率显著增高;OKT_3^+、OKT_4^+、OKT_8^+细胞百分率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其中 OKT_8^+细胞百分率的减少幅度大于 OKT_4^+细胞百分率的减少,使 T_4/T_8比值升高,导致 T_S 与 T_H 细胞失衡。作者认为,冠心病心绞痛的本虚,与细胞免疫低下尤其是 T_S 与 T_H 细胞失衡关系密切;而其标实,则与体液免疫亢进有关。前者可能是冠心病免疫发病机制的核心,因而在治疗中须着重扶正固本以增强细胞免疫,恢复 T_S 与 T_H的平衡;后者可能是冠心病免疫发病机制中的继发环节,故在治疗中也须兼顾祛邪以抑制体液免疫的亢进,抑制病理性自身抗体的产生和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并加速它们的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免疫功能 本虚标实证
下载PDF
成年小鼠皮肤移植耐受诱导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白爱林 谢蜀生 龙振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74-277,共4页
静脉注射BaIb/c小鼠(H-2 ̄d)脾细胞和骨髓细胞,48小时后,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和抗胸腺细胞血清,可诱导B6小鼠(H-2 ̄b)对BaIb/c小鼠皮肤移植的长期耐受(>80天).耐受B6小鼠可正常排斥无关品系CBA... 静脉注射BaIb/c小鼠(H-2 ̄d)脾细胞和骨髓细胞,48小时后,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和抗胸腺细胞血清,可诱导B6小鼠(H-2 ̄b)对BaIb/c小鼠皮肤移植的长期耐受(>80天).耐受B6小鼠可正常排斥无关品系CBA/J小鼠(H-2 ̄k)的皮肤,显示了耐受的特异性。上述诱导方案可导致受体小鼠脾细胞对ConA、LPS诱导的增植反应的抑制,但这种全身性免疫抑制可在短期内恢复,而供体特异性的同种异型反应,如MLR和DTH则不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受 皮肤移植 淋巴细胞 超敏反应
下载PDF
BXSB小鼠外周B淋巴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张亚东 邓鸿业 +3 位作者 邓玉兰 黄大无 丁桂凤 龙振洲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9-81,共3页
外周B细胞异常增生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突出的免疫学异常表现之一。近年来愈来愈多的研究表明淋巴细胞凋亡异常与包括SLE在内的多种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有关。本文采用TUNEL法结合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对SLE模型-BXS... 外周B细胞异常增生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突出的免疫学异常表现之一。近年来愈来愈多的研究表明淋巴细胞凋亡异常与包括SLE在内的多种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有关。本文采用TUNEL法结合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对SLE模型-BXSB小鼠脾脏中B细胞凋亡的情况进行了检测,发现该小鼠脾脏B细胞凋亡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小鼠。提示B细胞凋亡异常可能与SLE小鼠B细胞的异常增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B淋巴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雷公藤总甙对细胞免疫应答的抑制作用及抗移植排斥作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秦凤华 谢蜀生 龙振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研究雷公藤总甙对细胞免疫应答的抑制作用及抗移植排斥作用。结果表明:雷公藤总甙可明显抑制异型小鼠脾细胞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抑制杀伤性T淋巴细胞杀伤靶细胞活性,进一步研究表明.雷公藤明显抑制T细胞... 研究雷公藤总甙对细胞免疫应答的抑制作用及抗移植排斥作用。结果表明:雷公藤总甙可明显抑制异型小鼠脾细胞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抑制杀伤性T淋巴细胞杀伤靶细胞活性,进一步研究表明.雷公藤明显抑制T细胞对丝裂原ConA的增殖反应,说明雷公藤抑制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应用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模型研究发现,雷公藤具有明显的抗移植物抗宿主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细胞免疫 骨髓移植
下载PDF
异基因骨髓移植小鼠免疫功能缺损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14
7
作者 谢蜀生 龙振洲 杨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42-145,共4页
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geneic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ABMT)后,受体的免疫功能长期缺损,是患者术后极易感染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对ABMT小鼠(C57BL/6→BALB/c)免疫功能缺损的机制进行了探讨,发现ABMT小鼠IL-2产生明显受损;其脾... 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geneic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ABMT)后,受体的免疫功能长期缺损,是患者术后极易感染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对ABMT小鼠(C57BL/6→BALB/c)免疫功能缺损的机制进行了探讨,发现ABMT小鼠IL-2产生明显受损;其脾细胞与(C57BL/6小鼠脾细胞一起过继转移到致死量照射的BALB/C小鼠体内,能抑制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去除其脾T细胞后,这种抑制作用丧失,ABMT小鼠脾细胞上清中发现一种非特异的抑制因子,能抑制正常小鼠脾细胞产生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能力;能抑制正常小鼠的脾细胞产生IL-2;抑制正常小鼠脾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的杀伤活性.用抗Thy-1.2单抗和补体去除ABMT小鼠脾T细胞后,其脾细胞培养上(?)的上述抑制活性丧失.这说明ABMT小鼠脾T(?)细胞活性增强是其免疫功能缺损的重要原因之一,它通过释放非特异的抑制因子执行其免疫抑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移植 异基因 免疫缺损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对人扁桃体淋巴细胞表面IL—2受体表达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杨四旬 谢蜀生 +2 位作者 胡国俊 龙振洲 屠呦呦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89-192,共4页
应用体外培养方法和APAAP 桥联酶标技术,观察了雷公藤甲素对人扁桃体淋巴细胞增殖、IL-2产生及其表面IL-2受体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雷公藤甲素(0.4~10ng/ml)可显著抑制PHA 诱导的人扁桃体细胞增殖及IL-2受体表达,且呈剂量依赖关系;而... 应用体外培养方法和APAAP 桥联酶标技术,观察了雷公藤甲素对人扁桃体淋巴细胞增殖、IL-2产生及其表面IL-2受体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雷公藤甲素(0.4~10ng/ml)可显著抑制PHA 诱导的人扁桃体细胞增殖及IL-2受体表达,且呈剂量依赖关系;而在相同浓度范围内,对PHA 诱导的IL-2产生无明显影响。提示雷公藤甲素的免疫抑制作用不是通过抑制IL-2产生,而可能是由于抑制了IL-2受体表达,以及干扰IL-2的信号传导系统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淋巴细胞 白细胞介素2
下载PDF
凝血酶对人重组内皮细胞衍生IL—8融合蛋白转换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周宝宏 马大龙 +5 位作者 狄春辉 宋泉声 冯岚 肖波 刘劼 龙振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47-151,共5页
本文报道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入内皮细胞衍生IL-8(EDhIL-8)与细菌蛋白lacZ 的融合蛋白lac-hIL-8和lac-T-hIL-8,后者含有一个人工合成凝血酶切点。EDhIL-8上含有一个凝血酶切点,凝血酶可以将lac-hIL-8及以前表达的MS2-hI... 本文报道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入内皮细胞衍生IL-8(EDhIL-8)与细菌蛋白lacZ 的融合蛋白lac-hIL-8和lac-T-hIL-8,后者含有一个人工合成凝血酶切点。EDhIL-8上含有一个凝血酶切点,凝血酶可以将lac-hIL-8及以前表达的MS2-hIL-8水解为有生物活性的天然IL-8,而对含有两个凝血酶切点的lac-T-hIL-8无水解作用。这些结果提示凝血酶的功能不仅依赖于所识别的氨基酸,而且依赖于这些氨基酸形成的构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 融合蛋白 白细胞介素8
下载PDF
人胎儿胸腺细胞表型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白 马树俊 +3 位作者 宗淑贞 裴军 陶家平 龙振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41-147,共7页
利用流式细胞计分析了人中期妊娠引产胎儿胸腺细胞的某些表面分子的表达,结果表明从胎儿发育的第17周直到儿童期,胸腺细胞 CD1、CD2、CD3、CD4、CD8、CD38、TCR 以及 HLA 抗原的表达无明显变化.在这一发育阶段,胸腺细胞表型呈现以下特征... 利用流式细胞计分析了人中期妊娠引产胎儿胸腺细胞的某些表面分子的表达,结果表明从胎儿发育的第17周直到儿童期,胸腺细胞 CD1、CD2、CD3、CD4、CD8、CD38、TCR 以及 HLA 抗原的表达无明显变化.在这一发育阶段,胸腺细胞表型呈现以下特征:1.CD3/TCRαβ分子的表达呈现从弱到强的连续性分布,可以分为三个亚群,从弱到强依次称为 L-CD3/TCRαβ、M-CD3/TCRαβ和 H-CD3/TCRαβ.个体之间三个亚群含量差异很大.2.大部分单阳性成熟型胸腺细胞也表达 CD1抗原.3.HLA Ⅰ类抗原在胸腺细胞上表达呈现密度不等的变化.大部分胸腺细胞为弱阳性,少部分为强阳性.HLA Ⅰ类抗原表达量和胸腺细胞成熟度相关.4.根据胸腺细胞比重将胸腺细胞分为 Thy-L 和 Thy-H2个亚群.Thy-L 亚群中成熟型和早期胸腺细胞含量较多,而 Thy-H 主要由中间发育阶段的胸腺细胞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胸腺细胞表型 胸腺细胞分化
下载PDF
PHA对人扁桃体T细胞CD4和CD8抗原复合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英玉 马树俊 +2 位作者 刘白 陶家平 龙振洲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60-163,共4页
本文利用双色荧光试剂、流式细胞术证明了新鲜分离的儿童扁桃体T细胞中含有少量的CD4^+CD8^+细胞。CD4^+CD8^+的复合表达似乎与T细胞活化有关,其主要表达在大的淋巴母细胞上。用PHA刺激T细胞5天后,产生的CD4^+CD8^+细胞数可达38.33%;... 本文利用双色荧光试剂、流式细胞术证明了新鲜分离的儿童扁桃体T细胞中含有少量的CD4^+CD8^+细胞。CD4^+CD8^+的复合表达似乎与T细胞活化有关,其主要表达在大的淋巴母细胞上。用PHA刺激T细胞5天后,产生的CD4^+CD8^+细胞数可达38.33%;与此同时,细胞上CD8抗原的密度明显增高。另外,PHA活化的CD4^+CD8^+细胞能高水平表达CD25、CD38及HLA-DR抗原,但缺乏CD1抗原的表达。我们的实验结果提示:人扁桃体T细胞活化产生的CD4^+CD8^+细胞亚群不同于CD4^+CD8^+的所谓双阳性胸腺细胞,由于CD4和CD8分子直接与MHC抗原相互作用,这些分子的复合表达可能在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体 流式细胞术 T细胞 抗原
下载PDF
人T细胞亚群的微量全血染色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鲁榕 孔宪涛 +6 位作者 张浩 谢映华 郭亚军 葛依工 龙振洲 马树俊 田渭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03-305,共3页
本研究建立了人T细胞亚群的微量全血染色法,观察了红细胞溶解液、血细胞与OKT McAb共育时间、洗液及OKT McAb用量等因素对染色率的影响。本法只需0.4ml全血即可得到CD_3、CD_4、CD_8亚群的百分率,同时避免了传统的Ficoll分离法用血量多... 本研究建立了人T细胞亚群的微量全血染色法,观察了红细胞溶解液、血细胞与OKT McAb共育时间、洗液及OKT McAb用量等因素对染色率的影响。本法只需0.4ml全血即可得到CD_3、CD_4、CD_8亚群的百分率,同时避免了传统的Ficoll分离法用血量多、淋巴细胞部分选择性丢失等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亚群 全血染色法 流式细胞仪
下载PDF
人重组IL-8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及其活性检测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宝宏 马大龙 +5 位作者 庞建 宋泉声 狄春辉 肖波 冯岚 龙振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22-225,共4页
本文报道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人重组白细胞介素8(rh(?)。将质粒pGEM-hIL-8中的IL-8cDNA片段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MS31b中,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地高效表达出人IL-8融合蛋白,表达产物具有体内、体外对小鼠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活性... 本文报道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人重组白细胞介素8(rh(?)。将质粒pGEM-hIL-8中的IL-8cDNA片段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MS31b中,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地高效表达出人IL-8融合蛋白,表达产物具有体内、体外对小鼠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活性。表明N端连入一段细菌蛋白并不影响IL-8的趋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 人重组 基因工程
下载PDF
重组白细胞介素2促进小鼠胸腺细胞发育及辐射损伤小鼠免疫功能的恢复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汉林 谢蜀生 +3 位作者 郝洁 杨四旬 马大龙 龙振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36-139,共4页
经亚致死量照射的BALB/c小鼠胸腺内残留的胸腺干细胞经历与胚胎胸腺发育十分相似的过程,体内给予IL-2(6×10~5u/kg)可明显促进胸腺细胞由CD4^-CD8^-向CD4^+CD8^+再向CD4^+CD8^-/CD4^-CD8^-分化并明显促进胸腺细胞增殖和亚致死量照... 经亚致死量照射的BALB/c小鼠胸腺内残留的胸腺干细胞经历与胚胎胸腺发育十分相似的过程,体内给予IL-2(6×10~5u/kg)可明显促进胸腺细胞由CD4^-CD8^-向CD4^+CD8^+再向CD4^+CD8^-/CD4^-CD8^-分化并明显促进胸腺细胞增殖和亚致死量照射小鼠脾细胞对ConA、LPS 的增殖能力,促进同种异型细胞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和绵羊红细胞(SRBC)的抗体形成细胞数(PFC)等多项免疫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 白细胞介素2 胸腺细胞
下载PDF
多抗甲素与IL-2协同促进骨髓移植小鼠免疫功能重建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冬志 姚爱敏 +2 位作者 杨福祥 谢蜀生 龙振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490-493,共4页
目的:为了探讨多抗甲素PAA与IL2 对骨髓移植(BMT) 小鼠免疫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用致死量照射的Balbc小鼠移植同系小鼠骨髓细胞后, 分别给予PAA、IL2 或PAA+IL2,30 d 后检查3 组BMT... 目的:为了探讨多抗甲素PAA与IL2 对骨髓移植(BMT) 小鼠免疫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用致死量照射的Balbc小鼠移植同系小鼠骨髓细胞后, 分别给予PAA、IL2 或PAA+IL2,30 d 后检查3 组BMT小鼠免疫功能重建的情况。结果:BMT后30 d,自然恢复小鼠免疫功能十分低下,但PAA及IL2 用药鼠脾细胞对丝裂原反应, 对SRBC特异的PFC数, 对同种异型小鼠脾细胞DTH 及MLR均明显高于移植对照组, 同时IL2 的产生能力也明显增强, 而PAA+IL2 组作用又明显强于PAA 及IL2 单独用药组。结论:PAA及IL2 均能单独从多方面促进BMT后免疫功能重建,PAA+ IL2 则从多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抗甲素 骨髓移植 免疫重建 IL-2
下载PDF
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型的流式细胞仪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立平 董彦章 +7 位作者 吴皓 蒋明 宋琴芳 张淑珍 王讯 龙振洲 马树俊 田渭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57-62,共6页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3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OKT_3、OKT_4和OKT_3表型,同时以36名健康成人做对照。结果表明,患者OKT_3^+、OKT_~4+细胞阳性百分率在正常范围内.但患者OKT_8^+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正常值(分别为44.52士1...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3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OKT_3、OKT_4和OKT_3表型,同时以36名健康成人做对照。结果表明,患者OKT_3^+、OKT_~4+细胞阳性百分率在正常范围内.但患者OKT_8^+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正常值(分别为44.52士12.07、30.39±6.06,P<0.01),OKT_4+/OKT_8^+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值(分别为0.69±0.24、1.06±0.28,P<0.01)。13例有肾脏损害患者中5例OKT_4^+/OKT_8^+比值明显降低,占38.5%;而无肾脏损害18例中仅1例OKT_4^+/OKT_8^+比值明显降低,占5.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肾损害 表型 流式细胞仪
下载PDF
含蓖麻毒素A链的抗膀胱癌免疫毒素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 翀 王玲 +1 位作者 谢蜀生 龙振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18-218,共1页
含蓖麻毒素A链的抗膀胱癌免疫毒素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活性赵 ,王玲,谢蜀生,龙振洲(北京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北京100083)膀胱癌属腔内肿瘤。用抗膀胱癌单抗与蓖麻责素(Ricin,RT)全分子偶联制备的免疫毒素(Im... 含蓖麻毒素A链的抗膀胱癌免疫毒素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活性赵 ,王玲,谢蜀生,龙振洲(北京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北京100083)膀胱癌属腔内肿瘤。用抗膀胱癌单抗与蓖麻责素(Ricin,RT)全分子偶联制备的免疫毒素(Im-rnunotoxin,IT)与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毒素 膀胱癌 免疫毒素 A链
下载PDF
大肠杆菌表达的人重组IL-3的纯化 被引量:8
18
作者 冯岚 马大龙 +3 位作者 狄春辉 宋泉声 周宝宏 龙振洲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3年第3期337-341,共5页
本文继大肠杆菌表达含凝血酶切点的人重组IL-3融合蛋白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天然型rhIL-3的纯化。超声破碎细菌细胞得包涵体,经洗涤处理可使包涵体纯度达90%,用8mol/L尿素变性溶解包涵体沉淀后直接稀释复性,再超滤浓缩、凝血酶消化... 本文继大肠杆菌表达含凝血酶切点的人重组IL-3融合蛋白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天然型rhIL-3的纯化。超声破碎细菌细胞得包涵体,经洗涤处理可使包涵体纯度达90%,用8mol/L尿素变性溶解包涵体沉淀后直接稀释复性,再超滤浓缩、凝血酶消化,释放天然型rhIL-3。经DEAE Sepharose Fast Flow和Sepharcyl-100 HR层析得到天然型IL-3,纯度达96%,回收率20%以上,具有刺激正常人骨髓细胞形成集落的活性。本实验为大批量重组IL-3的生产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 提纯 大肠杆菌
原文传递
细胞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马大龙 龙振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28-128,F004,共2页
细胞因子研究进展马大龙,龙振洲(北京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北京100083)1新细胞因子的分子克隆化近十年,随着分子克隆技术的不断进展,一个又一个细胞因子的CDNA被克隆化成功,形成细胞因子的研究高潮。到1991年为... 细胞因子研究进展马大龙,龙振洲(北京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北京100083)1新细胞因子的分子克隆化近十年,随着分子克隆技术的不断进展,一个又一个细胞因子的CDNA被克隆化成功,形成细胞因子的研究高潮。到1991年为止,包括IL-1~12,CSF,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分子 克隆 受体
下载PDF
生物应答调节剂 被引量:9
20
作者 秦凤华 谢蜀生 龙振洲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75-79,共5页
生物应答调节剂(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BRM)是指生物体自身的一些分子和细胞,它们是参与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应答和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机制。目前BRM 主要包括细胞因子、过继转移的免疫细胞、单克隆抗体及其偶联物及分... 生物应答调节剂(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BRM)是指生物体自身的一些分子和细胞,它们是参与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应答和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机制。目前BRM 主要包括细胞因子、过继转移的免疫细胞、单克隆抗体及其偶联物及分子疫苗。近些年来,对BRM 抗肿瘤作用的研究十分活跃,被认为是肿瘤治疗的第四种方式,已引起生物医学界的广泛重视。本文对生物应答调节剂的状况作一整体的综合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M 细胞因子 免疫细胞 疫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