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8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海波作品
1
作者 龙海波 《文化产业》 2018年第14期2-2,共1页
下载PDF
龙海波:积极探索数实融合发展新路径
2
作者 龙海波 《经济研究信息》 2023年第2期31-32,共2页
当前,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逐渐成为改变未来产业形态、塑造全球竞争新优势的关键力量,为开辟产业新领域新赛道提供新机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 当前,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逐渐成为改变未来产业形态、塑造全球竞争新优势的关键力量,为开辟产业新领域新赛道提供新机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程度不断提升,是市场需求拉动、科技创新驱动、数字产业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支撑等共同作用的结果。要充分把握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探索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新路径,为高质量发展强根基、添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速度 辐射范围 全球产业结构 产业集群 人力资本 基础设施 产业形态 布局调整
原文传递
南方番茄病毒在海南省的发生分布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3
作者 车海彦 林雅婷 +1 位作者 罗大全 龙海波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40,共11页
病毒病是海南番茄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在利用小RNA深度测序技术鉴定海南番茄病毒病病原时发现,南方番茄病毒(Southern tomato virus,STV)在海南省多个市(县)的样品中存在,而且发现1株STV单独侵染的样品。为了解STV在海南省的发... 病毒病是海南番茄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在利用小RNA深度测序技术鉴定海南番茄病毒病病原时发现,南方番茄病毒(Southern tomato virus,STV)在海南省多个市(县)的样品中存在,而且发现1株STV单独侵染的样品。为了解STV在海南省的发生分布情况,利用RT-PCR技术,对2015—2021年采自海南省的987份疑似病毒侵染的番茄叶片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9个市(县)的142份样品中检测到STV,早在2015年STV就已经在海南番茄上存在,检出率从2015年(8.82%)到2021年(22.45%)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结合RACE和RT-PCR技术扩增到4个STV海南分离物的全长基因组,长度均为3446 nt,包含2个部分重叠的ORFs,ORF1(147~1280 nt)和ORF2(1048~3336 nt)分别编码p42蛋白(377 aa)和RdRp蛋白(762 aa),5′UTR和3′UTR的长度分别为146 nt和110 nt。序列一致性分析表明,4个STV海南分离物间基因组序列一致性为99.86%~100.00%,与目前GenBank公布的所有STV分离物基因组间序列一致性为98.45%~99.94%。基于全基因组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80个STV分离物被明显分为2个组(组Ⅰ和组Ⅱ),组Ⅰ包括亚洲、美洲、欧洲和非洲分离物;组Ⅱ中除1个亚洲分离物外,其他均为欧洲分离物;4个海南分离物被分在组Ⅰ,STV分离物的分组与地域呈一定的相关性,而与寄主无相关性。4个海南分离物与组Ⅰ分离物基因组序列变异度较高的区域位于881~1061 nt和1521~1721 nt,与组Ⅱ分离物基因组序列变异度较高的区域位于2041~2241 nt和2761~2921 nt。STV分离物基因组间未发现重组事件。这是在海南省首次报道发现STV。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STV在海南省的分布、发生趋势及遗传多样性,为病害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番茄病毒 小RNA深度测序 RT-PCR检测 基因组
下载PDF
白蛋白-球蛋白比值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4
作者 李丹 彭芬芬 +1 位作者 周兵 龙海波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分析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R)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2010年01月—2020年12月在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20例MHD患者的临床资料,AGR水平波动于0.41~3.26之间,根据AGR中位数(1.21)将患者分为高AGR组(n=1... 目的:分析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R)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2010年01月—2020年12月在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20例MHD患者的临床资料,AGR水平波动于0.41~3.26之间,根据AGR中位数(1.21)将患者分为高AGR组(n=162)和低AGR组(n=158),通过倾向性匹配评分匹配分为高AGR组和低AGR组各94例,分析患者死亡原因,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两组生存情况,并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AGR对MHD患者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的影响。结果:(1)低AGR组患者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球蛋白水平均高于高AGR组,血清磷、血尿酸、血肌酐、血尿素氮、白蛋白水平均低于高AGR组(P<0.05)。(2)中位随访时间41.35个月,随访期间转腹膜透析治疗4例(2.13%),肾移植1例(0.53%),失访2例(1.06%),死亡62例(32.98%),死亡原因分别为:心血管疾病44例(70.97%)、感染9例(14.52%)、肿瘤3例(4.84%)、其它6例(9.68%)。(3)Kaplan-Meier分析显示,高AGR组患者累积全因生存率(P<0.001)和累积心血管疾病存活率(P<0.001)均优于低AGR组患者。(4)COX回归分析显示,未校正的模型中低AGR组患者全因死亡风险(HR:3.842)及心血管死亡风险(HR:3.752)均显著增加,校正后,低AGR组患者全因死亡风险(HR:2.657)和心血管死亡风险(HR:2.764)仍显著增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校正变量后,低AGR仍然是增加全因死亡风险(HR:2.740)和心血管死亡风险(HR:2.651)的独立风险因素。此外,AGR预测全因死亡风险和心血管死亡风险的AUC分别为:0.751和0.744。结论:低AGR是MHD患者心血管和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AGR可作为评估MHD患者预后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白蛋白-球蛋白比值 预后 相关性
下载PDF
龙海波: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促乡村振兴
5
作者 龙海波 《经济研究信息》 2022年第3期37-38,共2页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并专门强调“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乡村产业”。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充分凸显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促进农业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并专门强调“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乡村产业”。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充分凸显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的必然要求。立足高质量发展产业兴旺必须立足高质量发展,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有效管理,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突出县域产业位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乡村振兴 农村发展问题 特色产业 农业农村现代化 全面振兴 产业兴旺 农民增收
原文传递
含笑内酯通过抑制NF-κB/NLRP3轴改善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小鼠的肾脏病变
6
作者 雷向宏 严文君 +2 位作者 熊梅梅 龙海波 陈斯佳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59-1064,共6页
目的探究含笑内酯(MCL)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小鼠肾脏病变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UUO组、UUO+MCL组,UUO+MCL组建立UUO模型前1 d以25 mg/kg MCL灌胃。术后8 d采集肾组织标本进行HE、Mas... 目的探究含笑内酯(MCL)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小鼠肾脏病变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UUO组、UUO+MCL组,UUO+MCL组建立UUO模型前1 d以25 mg/kg MCL灌胃。术后8 d采集肾组织标本进行HE、Masson、TUNEL染色;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胱天蛋白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核因子(NF)-κB p65蛋白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Sham组小鼠肾组织无明显病变;UUO组肾小管进行性扩张,间质水肿伴有少量的炎性细胞浸润;UUO+MCL组肾脏病变较UUO组明显改善。Masson染色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UUO组胶原容积分数明显增加,而UUO+MCL组胶原容积分数较UUO组明显减少。TUNEL染色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UUO组细胞凋亡率升高,UUO+MCL组较UUO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UUO组肾组织中NLRP3、caspase-1、IL-1β、TNF-α、p-NF-κB p65的表达水平均升高;与UUO组相比,UUO+MCL组上述因子均显著下降。结论UUO小鼠肾组织NLRP3炎症小体及相关炎性因子表达增加,MCL通过抑制NF-κB通路及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减轻肾小管间质的炎症反应,从而改善肾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梗阻 纤维化 NLR家族 热蛋白结构域包含蛋白3 NF-ΚB 含笑内酯
下载PDF
铝锡合金研究进展
7
作者 孔令明 阚洪敏 +2 位作者 陈硕 王晓阳 龙海波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40-846,共7页
铝锡合金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摩擦学性能和导电导热性能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以及交通运输等领域。为适应不同领域的需求衍生出多种多样的铝锡合金制备方法,其中机械合金化法可制备高强度铝锡合金,但高能球磨过程易于促进锡... 铝锡合金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摩擦学性能和导电导热性能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以及交通运输等领域。为适应不同领域的需求衍生出多种多样的铝锡合金制备方法,其中机械合金化法可制备高强度铝锡合金,但高能球磨过程易于促进锡晶须生长,对合金材料安全性能有不利影响;铸造法工艺简单能耗较少,但易产生锡相的严重偏析;表面沉积法可制备纳米级且成分均匀的铝锡合金,但磁控溅射法和喷雾成型法均受限于基体形状,且前者设备成本较高不利于大规模生产,而电沉积法生产成本较低并且对于形状复杂的基体也能做到均匀镀覆,有望取代一些高成本制备方法,成为铝锡合金工业生产优选方案之一。另外,调控各类方法中不同的工艺参数也会对铝锡合金的形貌及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参考近年有关铝锡合金的研究报道,综述了铝锡合金的制备方法、各种工艺参数对制备铝锡合金形貌和性能的影响以及铝锡合金在轴承材料、制氢材料和电子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同时对铝锡合金的未来研究前景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锡合金 制备方法 工艺参数 性能 工程应用
下载PDF
肾康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龙海波 张辉 +3 位作者 钟娟 朱艳 何井华 魏连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68-1272,共5页
目的观察肾康丸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小球足细胞形态及desmin、podocin表达的影响,探讨肾康丸对DN的肾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DN模型,将DN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DN模型对照组、肾康丸组、厄贝沙坦组、肾康丸和厄贝... 目的观察肾康丸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小球足细胞形态及desmin、podocin表达的影响,探讨肾康丸对DN的肾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DN模型,将DN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DN模型对照组、肾康丸组、厄贝沙坦组、肾康丸和厄贝沙坦合用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干预8周后,观察24h尿蛋白定量变化,利用光镜、电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足细胞desmin、podocin表达变化。结果应用肾康丸、厄贝沙坦干预后,DN大鼠24h尿蛋白定量明显减少,肾脏病理改变显著减轻,足细胞desmin表达明显减少、podocin表达明显增加。结论通过上调足细胞podocin的表达,使podocin的合成增加,从而减轻足细胞的损伤、维护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可能是肾康丸对DN的肾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 肾康丸 厄贝沙坦 DESMIN PODOCIN
下载PDF
海南省象耳豆根结线虫的鉴定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龙海波 孙艳芳 +2 位作者 白成 郭建荣 曾凡云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1-376,共6页
象耳豆根结线虫寄主范围广、致病力强以及能在携带Mi抗性基因的作物上寄生繁殖,是热区最具危害性的病原根结线虫种类之一。应用比较形态学,结合mt DNA序列分析、IGS序列分析和进化发育树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海南省18个市县的根结线虫进... 象耳豆根结线虫寄主范围广、致病力强以及能在携带Mi抗性基因的作物上寄生繁殖,是热区最具危害性的病原根结线虫种类之一。应用比较形态学,结合mt DNA序列分析、IGS序列分析和进化发育树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海南省18个市县的根结线虫进行鉴定,确定象耳豆根结线虫在蔬菜、番石榴、哈密瓜和枣树等作物上广泛发生为害,其中枣树为首次发现的象耳豆根结线虫新寄主。研究结果表明,象耳豆根结线虫已成为海南省蔬菜作物上重要的病原根结线虫种,并有进一步扩散加重为害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耳豆根结线虫 鉴定 会阴花纹 线粒体DNA 进化分析
下载PDF
肾康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AngⅡ及其受体AT_1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龙海波 牛红心 +4 位作者 李小云 许兆忠 张辉 钟娟 魏连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05-809,共5页
目的观察肾康丸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Ⅰ型受体(AT1R)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DN的肾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DN模型,将DN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DN模型对照组、肾康丸组、厄贝沙坦组、肾康丸和厄贝... 目的观察肾康丸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Ⅰ型受体(AT1R)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DN的肾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DN模型,将DN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DN模型对照组、肾康丸组、厄贝沙坦组、肾康丸和厄贝沙坦合用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干预8周后,观察24h尿蛋白定量、血浆和肾组织AngⅡ含量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AngⅡ、AT1R的表达,RT-PCR法检测肾组织AT1RmRNA的表达,光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结果应用肾康丸干预后,DN大鼠24h尿蛋白定量、血浆及肾组织AngⅡ含量明显减少,肾组织AT1R免疫组化相对表达量及其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肾脏病理改变显著减轻。结论肾康丸可以降低DN大鼠血浆、肾组织AngⅡ水平以及肾组织AT1R含量,抑制肾组织AT1RmRNA表达,从而发挥其对DN的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管紧张素 受体 肾康丸 厄贝沙坦
下载PDF
肾康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龙海波 钟娟 +3 位作者 朱艳 何井华 牛红心 魏连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570-1574,共5页
目的:观察肾康丸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及其受体(RAGEs)表达的影响,探讨肾康丸对DN的肾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DN模型,将DN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DN模型对照组、肾康丸组、厄贝沙坦组、肾康丸... 目的:观察肾康丸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及其受体(RAGEs)表达的影响,探讨肾康丸对DN的肾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DN模型,将DN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DN模型对照组、肾康丸组、厄贝沙坦组、肾康丸和厄贝沙坦合用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干预8周后,观察24h尿蛋白量、血清和肾组织AGEs含量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RAGEs的表达,RT-PCR法检测肾组织RAGEsmRNA的表达,光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结果:应用肾康丸、厄贝沙坦干预后,DN大鼠24h尿蛋白量、血清及肾组织AGEs含量明显减少,肾组织RAGEs含量及其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肾脏病理改变显著减轻,肾康丸和厄贝沙坦合用组效果更为显著。结论:肾康丸对DN的肾保护作用与厄贝沙坦作用相当,且二者具有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DN大鼠血清、肾组织AGEs水平以及肾组织RAGEs含量,抑制肾组织RAGEs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糖基化终产物 高级 血管紧张素类 肾康丸 厄贝沙坦
下载PDF
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nephr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龙海波 钟娟 +2 位作者 魏连波 周伟东 许兆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76-1180,共5页
目的:观察nephrin在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小球足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厄贝沙坦对DN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DN模型,将DN模型大鼠随机分为2组:厄贝沙坦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干预8周后,观察... 目的:观察nephrin在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小球足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厄贝沙坦对DN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DN模型,将DN模型大鼠随机分为2组:厄贝沙坦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干预8周后,观察大鼠体重、肾重、相对肾重、24h尿蛋白定量、血糖、血清尿素氮、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变化,利用光镜、电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nephrin表达情况。结果:应用厄贝沙坦干预后,DN大鼠24h尿蛋白定量明显减少、肾功能改善、肾脏病理改变显著减轻、足细胞nephrin表达量明显减少。结论:厄贝沙坦对DN肾脏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足细胞nephrin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管紧张素类 厄贝沙坦 足细胞 NEPHRIN
下载PDF
单个中心6年腹膜透析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龙海波 章俊 +6 位作者 周伟东 汤珣 魏连波 朱艳 张红英 周立立 牛红心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95-1397,共3页
目的研究2004年1月1日至2009年11月30日6年间在我中心进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的236例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流行病学、腹膜透析(PD)并发症以及生存情况特点,分析可能的原因。方法回顾性收集患者的性别、PD起始时间、年龄、... 目的研究2004年1月1日至2009年11月30日6年间在我中心进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的236例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流行病学、腹膜透析(PD)并发症以及生存情况特点,分析可能的原因。方法回顾性收集患者的性别、PD起始时间、年龄、住址、医疗费用支付类别、原发病、植管方式、透析管类型、并发症、退出PD时间等资料,计算漂管率、腹膜炎发生率、掉队率(DOR)、PD治疗时间(TOT)和生存率等指标,并与其它PD中心比较。结果新增PD患者数呈逐年上涨趋势;新增患者年龄47±16岁,60岁以下77.96%;自费病人67.37%,自费比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慢性肾炎(54.66%)是导致ESRD的最主要原因,糖尿病肾病(12.29%)位居第二,与亚太地区多数中心相似,但梗阻性肾病(11.02%)、慢性肾炎比率偏高,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良性肾小动脉硬化症(10.17%)比率偏低;导管移位发生率(8.05%)和腹膜炎感染率(1∶44.22病人月)均较低;患者1年、2年和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3.65%、51.59%和29.81%,低于其它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但高于国内平均水平;DOR呈逐年下降趋势,TOT呈逐年上升趋势,2009年二者分别为11.56%和23.61月。结论以上特点与我中心遵循"PD优先"原则、患者主要来源地区泌尿系统结石发病率高、部分患者在植管时预先采用了大网膜部分切除术、重视病人宣教与随访、以及医疗保险覆盖面和资助力度逐年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终末期肾病 导管移位 腹膜炎 掉队率 生存率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龙海波 钟娟 +2 位作者 魏连波 周伟东 许兆忠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5-508,共4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糖尿病肾病(DN)模型大鼠足细胞去氧肾上腺素(nephrin)、肌间线蛋白(desmin)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DN治疗中发挥肾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DN模型,将DN模型大鼠随机分为2组:厄贝沙坦...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糖尿病肾病(DN)模型大鼠足细胞去氧肾上腺素(nephrin)、肌间线蛋白(desmin)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DN治疗中发挥肾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DN模型,将DN模型大鼠随机分为2组:厄贝沙坦组、模型对照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干预8周后,利用光镜、电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足细胞nephrin、desmin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应用厄贝沙坦干预后,DN大鼠肾脏病理改变显著减轻、足细胞nephrin、desmin的表达量明显减少。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DN的肾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足细胞nephrin的表达量有关,通过延缓或抑制nephrin的损伤、维护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而发挥减少尿蛋白、延缓DN进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管紧张素 厄贝沙坦 足细胞 NEPHRIN DESMIN
下载PDF
免疫吸附特异性清除循环肿瘤坏死因子-α对内毒素休克时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龙海波 林跃萍 +1 位作者 张训 侯凡凡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SCD 1999年第8期477-480,共4页
目的:探讨免疫吸附特异性清除循环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内毒素休克时心脏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给新西兰白兔一次性静注大肠杆菌内毒素(LPS)8.0×109CFU/kg,1小时后经抗TNFα单克隆抗体亲... 目的:探讨免疫吸附特异性清除循环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内毒素休克时心脏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给新西兰白兔一次性静注大肠杆菌内毒素(LPS)8.0×109CFU/kg,1小时后经抗TNFα单克隆抗体亲和免疫吸附柱进行血液灌流2小时,观察平均动脉压(MAP),血浆TNFα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α羟丁酸脱氢酶(HBDH)以及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变化。注射LPS后24小时取心脏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免疫吸附治疗后,动物低血压状态明显改善;血浆TNFα水平迅速下降,MDA含量明显降低;全血GSHPx活力显著提高;血清AST、LDH和HBDH明显下降;心肌充血、多形核粒细胞浸润及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均明显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休克 肿瘤坏死因子 心脏 免疫吸附
下载PDF
肾康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龙海波 魏连波 +2 位作者 王翠兰 钟娟 周伟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83-1085,共3页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管紧张素 肾康丸 厄贝沙坦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内毒素休克兔循环血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10
17
作者 龙海波 张训 侯凡凡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8年第10期614-617,共4页
目的:观察内毒素休克兔循环血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的动态变化,进一步探讨内毒素休克的发病机制。方法:新西兰白兔25只,经颈外静脉一次性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LPS,E.coliO111B48.0×10... 目的:观察内毒素休克兔循环血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的动态变化,进一步探讨内毒素休克的发病机制。方法:新西兰白兔25只,经颈外静脉一次性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LPS,E.coliO111B48.0×109cfu/kg),观察平均动脉压(MAP)、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NO-2和ET1的动态变化,以及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与器官功能变化。结果:一次性注射LPS后,MAP呈双相下降;血浆TNFα活性变化呈陡直的单峰曲线;NO-2含量于实验后30分钟迅速增高,实验后6小时达峰值,实验后24小时仍高于实验前;实验后24小时心脏组织中NOS活性明显高于肝、肺和肾组织;血浆ET1含量呈双相增高(0.5小时、8小时),实验后24小时仍高于注射前;血浆NO-2与ET1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肝、肾功能损害进行性加重。结论:一次性静注LPS后,NO的生成迅速而持久地增加,ET1的合成与释放则呈双相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休克 肿瘤坏死因子 一氧化氮 内皮素
下载PDF
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龙海波 牛红心 +4 位作者 李小云 周伟东 何井华 钟娟 魏连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433-2436,2441,共5页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及其受体(RAGEs)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DN的肾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DN模型,将DN模型大鼠随机分为2组:DN模型对照组、厄贝沙坦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各组分...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及其受体(RAGEs)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DN的肾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DN模型,将DN模型大鼠随机分为2组:DN模型对照组、厄贝沙坦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干预8周后,观察24h尿蛋白定量、血清和肾组织AGEs含量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RAGEs的表达,RT-PCR法检测肾组织RAGEs mRNA的表达,光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结果应用厄贝沙坦干预后,DN大鼠24h尿蛋白定量、血清及肾组织AGEs含量明显减少,肾组织RAGEs含量及其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肾脏病理改变显著减轻。结论厄贝沙坦对DN的肾保护作用机制与降低血清、肾组织AGEs水平以及肾组织RAGEs含量,抑制肾组织RAGEs 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管紧张素 厄贝沙坦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下载PDF
特异性清除循环肿瘤坏死因子-α对内毒素休克时肝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龙海波 张训 侯凡凡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 观察免疫吸附特异性清除循环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内毒素休克时肝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并探讨其与一氧化氮(NO)之间的关系。方法 给新西兰白兔一次性静注内毒素(LPS)80×109cfu/kg,免疫吸附组和空灌流组分别于1小时后经... 目的 观察免疫吸附特异性清除循环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内毒素休克时肝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并探讨其与一氧化氮(NO)之间的关系。方法 给新西兰白兔一次性静注内毒素(LPS)80×109cfu/kg,免疫吸附组和空灌流组分别于1小时后经抗TNF-α单克隆抗体亲和免疫吸附柱或未偶联抗体的空灌流柱进行血液灌流2小时,对照组不予血液灌流,观察血浆NO-2和丙二醛(MDA)含量、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肝组织中MDA含量和SOD活力以及肝功能变化。结果 免疫吸附治疗后,血浆和肝组织中MDA含量明显下降,全血和肝组织中SOD活力显著增高;血浆NO的生成显著减少,但又高于注射LPS前水平;肝功能损害明显减轻。结论 免疫吸附特异性清除循环TNF-α既明显抑制了内毒素休克时肝细胞氧化应激,又使NO浓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可能是该方法能明显减轻内毒素性肝损害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休克 肿瘤坏死因子Α 肝脏 氧自由基
下载PDF
贵州省大豆孢囊线虫的发生与分布 被引量:5
20
作者 龙海波 陈文 +2 位作者 裴月令 冯推紫 孙燕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3-176,186,共5页
大豆孢囊线虫病是威胁大豆生产的重大病害之一。2015-2016年,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对贵州省大豆孢囊线虫的发生和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范围包括贵阳、六盘水、安顺、毕节、黔西南和遵义等6个地区下辖的14个县(区),共采集土样287份。... 大豆孢囊线虫病是威胁大豆生产的重大病害之一。2015-2016年,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对贵州省大豆孢囊线虫的发生和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范围包括贵阳、六盘水、安顺、毕节、黔西南和遵义等6个地区下辖的14个县(区),共采集土样287份。调查结果表明,贵州省大豆孢囊线虫的总检出率为28.2%,其中毕节地区的大方县和赫章县孢囊检出率最高,分别达到46.7%和45.0%,而在遵义市、贵阳市和黔西南州孢囊检出率为0。六盘水地区的水城县孢囊发生量最大,平均孢囊数为3.4个/200g土,最大孢囊数达到17个/200g土;安顺地区的镇宁和关岭县大豆孢囊线虫发生程度最轻,每200g土样平均孢囊数分别为0.3和0.2个,最大孢囊数仅为2个/200g土。分离的孢囊主要形态特征与大豆孢囊线虫一致,并且ITS序列与甘肃大豆孢囊线虫种群序列一致性达100%。根据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比对,将贵州省采集到的孢囊线虫鉴定为大豆孢囊线虫。本研究结果可为有效防控贵州省大豆孢囊线虫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大豆孢囊线虫 发生 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