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灭蟑剂联合使用对军用舰艇蜚蠊的灭效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龙芝美 刘戟环 +4 位作者 傅建国 邓重柿 韦家海 廖旺森 张勇洪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77-279,共3页
目的 了解烟雾灭蟑剂与 2 .0 %施杰灭蟑胶饵联合灭蟑效果。方法 对 5艘舰艇进行现场灭蟑观察。结果 联合用药前舰艇房间最高阳性侵害率达 92 .3 1% ,最高密度指数 16.5 ,联合用药第 3 0d后房间最高阳性侵害率下降至 5 .13 % ,密度指... 目的 了解烟雾灭蟑剂与 2 .0 %施杰灭蟑胶饵联合灭蟑效果。方法 对 5艘舰艇进行现场灭蟑观察。结果 联合用药前舰艇房间最高阳性侵害率达 92 .3 1% ,最高密度指数 16.5 ,联合用药第 3 0d后房间最高阳性侵害率下降至 5 .13 % ,密度指数下降至 0 .2 8。单独使用施杰灭蟑胶饵阳性房间侵害率虽可由 86.96%下降至 8.70 % ,密度指数由最高 11.3下降到 0 .87,但随后反弹较快 ,至第 90d侵害率达 75 .0 0 %。采用单一烟雾灭蟑剂阳性房间侵害率由 84.0 0 %下降至 3 6.0 0 % ,密度指数也仅下降到 2 .2 8。结论 采用联合用药进行灭蟑 ,其效果远高于使用单一灭蟑药效果 ,且进行一次灭蟑 ,即可保持 3个月以上的低密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蟑剂 联合使用 军用舰艇 蜚蠊 灭效
下载PDF
广州市部分医疗单位消毒效果监测结果 被引量:15
2
作者 龙芝美 麦伟麟 +1 位作者 林耀焜 胡世潮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4-85,共2页
目的了解医疗单位消毒灭菌质量,进一步落实医院消毒管理措施。方法用现场抽检方法进行了采样和检测。结果室内空气合格率为79.10%,物体表面为96.97%;医护人员手为95.71%;使用中消毒剂为100%;器械保存液为85.71%;无菌医疗物品为100%;压... 目的了解医疗单位消毒灭菌质量,进一步落实医院消毒管理措施。方法用现场抽检方法进行了采样和检测。结果室内空气合格率为79.10%,物体表面为96.97%;医护人员手为95.71%;使用中消毒剂为100%;器械保存液为85.71%;无菌医疗物品为100%;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指示剂监测合格率为100%。医院污水检测合格率为73.33%,紫外线灯辐照强度合格率为97.48%。结论广州市市属以上医疗单位消毒质量整体水平较高,但应加强重点区域空气及医院污水监测管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消毒 监测 灭菌质量
下载PDF
海南绳蚋二新种描述(双翅目:蚋科) 被引量:7
3
作者 龙芝美 安继尧 +2 位作者 郝保善 严格 袁文汉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6期405-409,共5页
本文描述了采自海南岛崖县三亚和乐东县尖峰岭两地区绳蚋亚属二新种。海南绳蚋Simulium(Gomphostilbia)hainanensissp.nov.与S.(G.)epistumDelfinado,1971和S.... 本文描述了采自海南岛崖县三亚和乐东县尖峰岭两地区绳蚋亚属二新种。海南绳蚋Simulium(Gomphostilbia)hainanensissp.nov.与S.(G.)epistumDelfinado,1971和S.(G.)torautenseTakaoka,1988蚋种相似:尖峰绳蚋S.(G.)jianfengensissp.nov.与S.(G.)metatarsaleBrunetti,1911.S.(G.)elaDavies,1987和S(G.)apoenseTakaoka,1983蚋种相似。但两新种的生殖叉突、生殖叉骨和蛹的呼吸丝与上述蚋种有明显差异.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医学昆虫标本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翅目 蚋科 蚋属 绳蚋亚属 新种
下载PDF
某部舰艇鼠害综合防治对策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龙芝美 刘戟环 +2 位作者 傅建国 何正东 邓重柿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04年第2期98-100,共3页
目的 对舰艇采取生态防治措施后的灭鼠效果研究。方法 采用以治理环境为主的生态防治措施,结合物理和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方法。结果 采取生态防治后营区鼠密度由96.77%下降到1.67%;军舰由88.89%下降到1.16%;缉私艇由85.84%下降... 目的 对舰艇采取生态防治措施后的灭鼠效果研究。方法 采用以治理环境为主的生态防治措施,结合物理和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方法。结果 采取生态防治后营区鼠密度由96.77%下降到1.67%;军舰由88.89%下降到1.16%;缉私艇由85.84%下降到0。结论 采取生态防治为主的灭鼠措施,是有效的灭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艇 鼠害 综合防治 灭鼠 生态防治
下载PDF
我国毒隐翅虫皮炎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5
作者 龙芝美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15-316,共2页
我国毒隐翅虫皮炎的研究现状龙芝美隐翅虫皮炎(Paederusdermatitis)是由毒隐翅虫(Paederus)引起的急性条状或片状红色水肿皮肤病。在南美被称为线状皮炎(DermatitisLinearis),欧美... 我国毒隐翅虫皮炎的研究现状龙芝美隐翅虫皮炎(Paederusdermatitis)是由毒隐翅虫(Paederus)引起的急性条状或片状红色水肿皮肤病。在南美被称为线状皮炎(DermatitisLinearis),欧美则称为季节性大疱皮炎(Seas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隐翅虫皮炎 病原 组织病理 流行特征
下载PDF
南海地区鼠形动物及其与人类疾病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龙芝美 刘金华 +5 位作者 黄佳亮 余兴龙 赵春生 蒋康华 陆振孚 颜爱武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50-52,共3页
南海地区鼠形动物及其与人类疾病关系的初步研究龙芝美,刘金华,黄佳亮,余兴龙,赵春生,蒋康华,陆振孚,颜爱武鼠形动物(包括啮齿目和食虫目,分布广、密度大、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是多种人兽共患病的病原宿主,可通过体外寄生虫... 南海地区鼠形动物及其与人类疾病关系的初步研究龙芝美,刘金华,黄佳亮,余兴龙,赵春生,蒋康华,陆振孚,颜爱武鼠形动物(包括啮齿目和食虫目,分布广、密度大、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是多种人兽共患病的病原宿主,可通过体外寄生虫叮咬、排泄物污染或直接咬人传播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疾病
下载PDF
某部军用舰艇蟑螂侵害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龙芝美 刘戟环 +4 位作者 傅建国 邓重柿 韦家海 廖旺森 张勇洪 《医学动物防制》 2002年第12期690-692,共3页
目的 :通过调查蟑螂对军用舰艇的侵害情况 ,制定科学的灭蟑措施。方法 :采用药激法和粘捕法。结果 :共调查军用舰艇 7艘 ,捕获蟑螂 4种计 1793只。其中德国小蠊 745只 ,占捕获总数的 41.5 5 % ;美洲大蠊95 0只 ,占捕获总数的 5 2 .98%... 目的 :通过调查蟑螂对军用舰艇的侵害情况 ,制定科学的灭蟑措施。方法 :采用药激法和粘捕法。结果 :共调查军用舰艇 7艘 ,捕获蟑螂 4种计 1793只。其中德国小蠊 745只 ,占捕获总数的 41.5 5 % ;美洲大蠊95 0只 ,占捕获总数的 5 2 .98%。在住宿舱中以德国小蠊为优势种 ,占该环境捕获蟑螂总数的 5 3 .2 5 % ;在厨房、餐厅和储物间则以美洲大蠊为优势种 ,分别占该环境捕获蟑螂总数的 78.5 4%、 74.68%、 64 .2 5 %。结论 :军用舰艇蟑螂侵害严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用舰艇 蟑螂 侵害率 军队卫生
下载PDF
从艾滋病的流行趋势浅谈我国艾滋病防治 被引量:2
8
作者 龙芝美 孙立平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1年第6期457-458,共2页
据报载:自1981年美国发现艾滋病以来,艾滋病已在全球广泛流行。截止1999年底,世界范围内有HIV/AIDS3 360万例,并且1999年间,就有560万人被感染,每分钟新增感染者11人。自艾滋病流行以来,全世界已有1390万人死于艾滋病。其中约有90%在... 据报载:自1981年美国发现艾滋病以来,艾滋病已在全球广泛流行。截止1999年底,世界范围内有HIV/AIDS3 360万例,并且1999年间,就有560万人被感染,每分钟新增感染者11人。自艾滋病流行以来,全世界已有1390万人死于艾滋病。其中约有90%在发展中国家。在我国截止2000年1月,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5 067例。其中艾滋病病人484例,死亡258例[1、2]。经三种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经血传播及母婴传播)的感染均有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流行趋势 流行病学 防治
下载PDF
我国特殊环境鼠害防制研究概况 被引量:1
9
作者 龙芝美 周培盛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F001-F004,共4页
目前,我国特殊环境鼠害防制工作虽然取得明显成绩,但由于此类环境复杂,食源丰富,气候温和,栖居条件良好,有利于鼠类加快繁殖,加之管理工作不善,灭鼠方法不妥,因而鼠害仍然十分严重,不但给国家、集体的经济造成很大损失,而且... 目前,我国特殊环境鼠害防制工作虽然取得明显成绩,但由于此类环境复杂,食源丰富,气候温和,栖居条件良好,有利于鼠类加快繁殖,加之管理工作不善,灭鼠方法不妥,因而鼠害仍然十分严重,不但给国家、集体的经济造成很大损失,而且使群众身体健康受到极大威胁。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害 防制 车站 港口 机场
下载PDF
我国灭鼠药物中毒的救治措施和几种鼠药的检验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龙芝美 周培盛 《医学动物防制》 1999年第10期557-560,共4页
近年来,社会上有的人滥用国家禁用的急性剧毒灭鼠药物,也有的人对国家允许使用的慢性灭鼠药及其毒饵,缺乏严格管理和未标记警戒色,致使人畜中毒和死亡事故不断发生,给人民生命与社会安全带来极大危害。为使灭鼠药中毒者能得到及时救治,... 近年来,社会上有的人滥用国家禁用的急性剧毒灭鼠药物,也有的人对国家允许使用的慢性灭鼠药及其毒饵,缺乏严格管理和未标记警戒色,致使人畜中毒和死亡事故不断发生,给人民生命与社会安全带来极大危害。为使灭鼠药中毒者能得到及时救治,并作出快速检验,现根据已有资料与作者工作实践体会,将常用几种灭鼠药中毒的表现,救治措施和检验方法综述如下。1 灭鼠药中毒症状与救治措施1.1 磷化锌 是我国许可使用的一种古老的急性剧毒灭鼠药物。其主要中毒症状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鼠药中毒 急救 灭鼠药 检验
下载PDF
基层卫生防疫装备和药品使用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龙芝美 丁聘贤 蔡春运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21-23,共3页
部队卫生防疫工作是卫生建设与改革的重点内容,也是做好未来军事斗争后勤准备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解部队卫生防疫工作开展情况,最近,我们对部分师医院和团卫生队的卫生防疫装备和药品(包括防疫用的检验设备与试剂)的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了... 部队卫生防疫工作是卫生建设与改革的重点内容,也是做好未来军事斗争后勤准备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解部队卫生防疫工作开展情况,最近,我们对部分师医院和团卫生队的卫生防疫装备和药品(包括防疫用的检验设备与试剂)的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及对策谈点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防疫 装备 管理
下载PDF
驻西沙群岛某部官兵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12
作者 龙芝美 詹道成 郝宝善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55-155,共1页
驻西沙群岛某部官兵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龙芝美,詹道成,郝宝善(广州军区后勤部卫生防疫队,广州,510500)为了解西沙群岛驻军人体寄生虫感染情况,我们于1994年3~4月对驻岛某部官兵进行了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现将... 驻西沙群岛某部官兵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龙芝美,詹道成,郝宝善(广州军区后勤部卫生防疫队,广州,510500)为了解西沙群岛驻军人体寄生虫感染情况,我们于1994年3~4月对驻岛某部官兵进行了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沙群岛 部队 寄生虫病 卫生统计
下载PDF
南海地区鼠形动物及寄生虫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龙芝美 刘金华 +2 位作者 黄佳亮 陆振孚 董启忠 《预防医学论坛》 1996年第2期131-133,共3页
本文报告了南海地区鼠形动物及体外寄生虫的调查结果。获鼠形动物16种,优势种为黄毛鼠、针毛鼠、海南屋顶鼠和臭鼩鼱。革螨7种,优势种为毒棘厉螨;恙螨7种,优势种为地里纤恙螨;蜱10种,优势种为长须血蜱、粒形硬蜱;蚤3种,优势种为印鼠客... 本文报告了南海地区鼠形动物及体外寄生虫的调查结果。获鼠形动物16种,优势种为黄毛鼠、针毛鼠、海南屋顶鼠和臭鼩鼱。革螨7种,优势种为毒棘厉螨;恙螨7种,优势种为地里纤恙螨;蜱10种,优势种为长须血蜱、粒形硬蜱;蚤3种,优势种为印鼠客蚤。平均带虫指数和带虫率;革螨为5.86和53.46%,恙螨为15.01和47.50%。蜱为1.71和27.37%,蚤为0.24和5.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形动物 体外寄生虫 带虫指数 带虫率
下载PDF
“非典”防治工作中消毒药物的选择与使用
14
作者 龙芝美 郝宝善 《医学动物防制》 2003年第7期389-391,共3页
关键词 防治工作 消毒药物 SARS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下载PDF
某海岛部队蝇类综合防制对策的研究
15
作者 龙芝美 刘戟环 《医学动物防制》 2002年第11期605-607,共3页
目的 :探讨海岛部队蝇类防制对策。方法 :采用笼诱法调查苍蝇密度 ,优势种类。突出生态防制 ,重点抓好环境治理为主 ,化学防制为辅 ,结合物理防制手段 ,观察控制效果。结果 :通过采取一系列防制措施 ,苍蝇孳生密度下降十分明显。结论
关键词 海岛部队 蝇类 综合防制 对策
下载PDF
部队基层卫生防疫工作存在的难点与对策
16
作者 龙芝美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43-45,共3页
搞好部队基层卫生防疫工作,关系到广大指战员的身体健康,对部队的平时训练、战备任务能正常进行及保障战斗力都具有极其重大影响,也是做好未来军事斗争后勤准备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当前部队的卫生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却存在许多困难.本文... 搞好部队基层卫生防疫工作,关系到广大指战员的身体健康,对部队的平时训练、战备任务能正常进行及保障战斗力都具有极其重大影响,也是做好未来军事斗争后勤准备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当前部队的卫生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却存在许多困难.本文就基层卫生防疫工作存在的难点与对策作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防疫 难点 对策
下载PDF
抗洪救灾部队人群日本血吸虫感染情况调查
17
作者 龙芝美 刘戟环 +4 位作者 刘完陆 钟宝刚 吴心魁 陈国英 何学贤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1998年第3期231-231,共1页
湖南省为日本血吸虫病高发区,其中尤以洞庭湖为中心的周边地区最为严重.1996年7月驻湘某部在该地参加抗洪救灾工作,遭受日本血吸虫(以下简称“血吸虫”)感染.为查明感染情况,随机调查3个单位共1101人,结果如下.1 材料与方法血清采自驻... 湖南省为日本血吸虫病高发区,其中尤以洞庭湖为中心的周边地区最为严重.1996年7月驻湘某部在该地参加抗洪救灾工作,遭受日本血吸虫(以下简称“血吸虫”)感染.为查明感染情况,随机调查3个单位共1101人,结果如下.1 材料与方法血清采自驻湘某部参加抗洪救灾人员,每人抽取静脉血1~2ml,经离心后制备血清供试.冻干血吸虫病诊断血球由解放军163中心医院生物诊断制品研究所提供.采用间接血凝试验法(IHA).以滴度1:10(?)以上,红细胞明显颗粒凝集者为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流行病学 抗洪救灾 湖南
下载PDF
广州市近年来登革热及其媒介防治情况分析 被引量:19
18
作者 胡志刚 严子锵 +5 位作者 江毅民 李成铃 伍浩颖 麦伟麟 胡世潮 龙芝美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09年第5期375-378,共4页
目的分析、评价广州市近年来4次登革热疫情及其媒介防治的情况与效果。方法收集、分析本地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用布雷图指数、标准间指数、叮刺率等方法监测和调查白纹伊蚊密度。结果4次流行共发生2286例本地病例,疫情最早首发... 目的分析、评价广州市近年来4次登革热疫情及其媒介防治的情况与效果。方法收集、分析本地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用布雷图指数、标准间指数、叮刺率等方法监测和调查白纹伊蚊密度。结果4次流行共发生2286例本地病例,疫情最早首发于5月,最晚终止于12月,发病高峰在8—10月,共出现40个暴发疫点,累计流行614d。经过积极的防治,白纹伊蚊幼虫密度呈下降趋势。布雷图指数从2002年的11.99降到2007年的4.64,标准间指数从2003年的4.45降到2007年的0.54。但在登革热高发季节,白纹伊蚊幼虫的密度指数仍处于危险的阈值范围。使用速杀型杀虫剂对疫点进行超低容量喷雾灭蚊,对成蚊的杀灭率达98.2%。对农村、城中村、社区等3种类型疫点的控制历时分别为10.3、49.4、56.6d(P〈0.01)。结论登革热疫情的控制,必须坚持以及时、快速、全面、反复地杀灭媒介伊蚊成蚊为主导,辅之以全面落实清除、控制孳生地的措施。要不断探索、完善对媒介伊蚊(尤其是成蚊)的监测方法和手段,以客观、科学地评估防治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自纹伊蚊 监测 控制
原文传递
海南岛斑点热疫源地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刘金华 余兴龙 +4 位作者 龙芝美 杨发荣 陈唯军 田小东 陆振豸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17-319,共3页
本文报告在海南岛发现了斑点热疫源地,其人群北亚斑点热抗体的阳性率38.3%,鼠类抗体阳性率53.0%。从7种鼠检出抗体,其中优势种黄毛鼠(Rattuslosea)、黄胸鼠(R.flavipectus)和海南屋顶鼠(R... 本文报告在海南岛发现了斑点热疫源地,其人群北亚斑点热抗体的阳性率38.3%,鼠类抗体阳性率53.0%。从7种鼠检出抗体,其中优势种黄毛鼠(Rattuslosea)、黄胸鼠(R.flavipectus)和海南屋顶鼠(R.rattushainanicus)阳性率>50.0%,应用PCR技术从该3种鼠检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特异DNA。小兽类寄生蜱3种、革螨5种,优势种分别为粒形硬蜱(Ixodesgranulatus)和毒棘厉螨(Laelapsechidninus);牛羊寄生蜱为微小牛蜱(Boophilusmicroplus)。从粒形硬蜱和微小牛蜱检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特异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热 疫源地 海南岛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海南南部山区鼠型动物及体外寄生虫调查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佳亮 龙芝美 +3 位作者 董启中 刘金华 周培盛 余兴龙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37-41,共5页
1993年3~7月对海南南部山区鼠型动物及体外寄生虫的调查结果表明,该山区有鼠型动物2目4科5属15种,优势种与常见种为海南屋顶鼠、针毛鼠、海南毛猬、社鼠、白腹鼠,种群分布主要在山地丛林等生境,寄生的革螨1科2属5种... 1993年3~7月对海南南部山区鼠型动物及体外寄生虫的调查结果表明,该山区有鼠型动物2目4科5属15种,优势种与常见种为海南屋顶鼠、针毛鼠、海南毛猬、社鼠、白腹鼠,种群分布主要在山地丛林等生境,寄生的革螨1科2属5种,毒厉螨和福建厉螨为优势种,且以雌体为主;恙螨1科3属6种以上,印度囊棒螨和羊城甲厉螨为优势种。蜱1科5属8种,长须血蜱、钝刺血蜱和粒形硬蜱为优势种和常见种,以雌蜱为主,成蜱数多于幼蜱数。蚤2科3属3种,以印鼠客蚤居多。平均带虫指数和带虫率,革螨为10.97和63.69%,恙螨为10.15和28.77%,蜱为4.61和58.90%,蚤为0.10和6.16%。而带虫指数和带虫率均较高的鼠型动物,革螨是针毛鼠、白腹鼠、雷琼社鼠:恙螨是海南屋顶鼠、柏氏长吻松鼠、黄毛鼠:蜱是社鼠、白腹鼠、灰腹鼠;蚤是褐家鼠和黄胸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类 体外寄生虫 带虫指数 带虫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