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猕猴桃采后真菌病害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1
作者 潘慧 龙超安 +2 位作者 钱国良 李黎 钟彩虹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6,共7页
猕猴桃果实易受多种病原真菌的侵染,采后易发生软腐病、灰霉病、青霉病等严重危害果实品质的真菌性病害。传统的有效防治方法主要为采前使用化学杀菌剂,但其易污染环境并可能危害人类健康。目前,已有一系列生物防治方法被研究并报道,这... 猕猴桃果实易受多种病原真菌的侵染,采后易发生软腐病、灰霉病、青霉病等严重危害果实品质的真菌性病害。传统的有效防治方法主要为采前使用化学杀菌剂,但其易污染环境并可能危害人类健康。目前,已有一系列生物防治方法被研究并报道,这些方法可有效防控猕猴桃采后真菌病害:第一类为天然抑菌物质,包括植物提取物和其他天然物质;第二类为拮抗微生物,包括生防酵母、生防细菌、生防木霉,生防菌也能与物理及化学方法协同发挥作用。本文概述了各类生物防治方法在猕猴桃采后真菌病害绿色防控方面的研究进展及生防机理,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这一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生物防治 软腐病 灰霉病 青霉病
下载PDF
香叶醇对柑橘酸腐病菌的抑菌机制 被引量:3
2
作者 翁甜 王昱晴 龙超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21,共8页
为研究香叶醇对柑橘酸腐病菌(Geotrichum citri-aurantii)的抑菌机制,用不同质量浓度的香叶醇处理柑橘酸腐病菌,通过生理生化分析及微观结构观察研究其对酸腐病菌孢子和菌丝体的影响。结果表明,香叶醇对柑橘酸腐病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 为研究香叶醇对柑橘酸腐病菌(Geotrichum citri-aurantii)的抑菌机制,用不同质量浓度的香叶醇处理柑橘酸腐病菌,通过生理生化分析及微观结构观察研究其对酸腐病菌孢子和菌丝体的影响。结果表明,香叶醇对柑橘酸腐病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inimal fungicidal concentration,MFC)均为0.500 g/L;MIC香叶醇处理酸腐病菌12 h后其孢子萌发率仅为(3.28±1.2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2.17±1.88)%(P<0.05)。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香叶醇处理破坏了酸腐病菌细胞的完整性,细胞壁与细胞膜发生质壁分离,细胞器无法分辨,呈现空泡化。细胞通透性发生改变,碱性磷酸酶和核酸发生外泄,相对电导率升高,膜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活性氧积累。综上所述,香叶醇通过抑制柑橘酸腐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破坏细胞结构、促进脂质过氧化和活性氧积累从而影响其正常生理功能,本实验可为有效防治柑橘酸腐病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酸腐病菌 香叶醇 抑菌机制
下载PDF
柑橘青、绿霉病高效拮抗菌34-9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40
3
作者 龙超安 邓伯勋 何秀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434-2439,共6页
从柑橘园根际土壤中分离到1株对柑橘青、绿霉病菌有强烈拮抗作用的酵母菌株(34-9),在活体及离体试验中其抑制病菌的作用均较强,在柑橘果实表面接种6d未发病。其上清液和灭菌液对柑橘青、绿霉病菌没有抑制作用,初步断定该菌株不产生抗生... 从柑橘园根际土壤中分离到1株对柑橘青、绿霉病菌有强烈拮抗作用的酵母菌株(34-9),在活体及离体试验中其抑制病菌的作用均较强,在柑橘果实表面接种6d未发病。其上清液和灭菌液对柑橘青、绿霉病菌没有抑制作用,初步断定该菌株不产生抗生素。经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检测,确定其为柠檬形克勒克酵母菌(Kloeckeraapiculata)。扫描电镜观察表明,酵母菌株(34-9)对柑橘青、绿霉病菌直接作用,可观察到酵母菌株(34-9)紧紧包围柑橘青、绿霉病菌菌丝或附着吸附在柑橘青、绿霉病菌菌丝上,最终使柑橘青、绿霉病菌菌丝浓缩,菌丝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青霉病 柑橘绿霉病 拮抗菌 柠檬形可勒可酵母
下载PDF
生防酵母菌防治果品采后病害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4
作者 刘普 方静凡 +2 位作者 程运江 龙超安 朱立武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4-140,共7页
果品在采后贮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因病害损失严重。现行防治果品采后病害的主要手段是使用化学杀菌剂,但化学杀菌剂易产生残留和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且污染环境甚至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寻找可行又更为安全的方法防治果品采后病害具有重... 果品在采后贮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因病害损失严重。现行防治果品采后病害的主要手段是使用化学杀菌剂,但化学杀菌剂易产生残留和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且污染环境甚至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寻找可行又更为安全的方法防治果品采后病害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分离筛选出对果品采后病害具有明显防治效果的生防酵母菌,其中有些酵母菌作为生物杀菌剂已经获得许可和生产并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生防酵母菌的生防机理研究进展迅速,笔者从营养或空间竞争、直接病原菌寄生、诱导寄主产生抗性、分泌抗菌素等4个方面对生防机理研究的历史和最新状况进行综述,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实 采后病害 防治 生防酵母菌 作用机理
下载PDF
柑橘炭疽病菌的分离、鉴定及在果实上的潜伏侵染特性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菲菲 龙超安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8-114,176,共8页
【目的】明确柑橘炭疽病原菌的种类及其潜伏侵染特性,为柑橘病害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采自湖北省3个地区的炭疽病样品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形态学特征观察和致病性测定并采用r DNA-ITS序列分析法对代表菌株T4进行分子鉴定。此外,... 【目的】明确柑橘炭疽病原菌的种类及其潜伏侵染特性,为柑橘病害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采自湖北省3个地区的炭疽病样品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形态学特征观察和致病性测定并采用r DNA-ITS序列分析法对代表菌株T4进行分子鉴定。此外,通过组织分离法,研究炭疽病菌在柑橘花器和发育期果实上的潜伏情况。【结果】获得的19株致病菌均为胶孢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但菌株间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T4菌株的测序结果与NCBI已登录的胶孢炭疽菌序列(FJ459917.1,FJ459916.1)比对发现,一致性达100%。柑橘炭疽病菌在花器和果实上的潜伏侵染呈一定的规律性:花器官中,花瓣的带菌率最高;果实上,果蒂和脐部带菌率最高,其次为果柄部位。【结论】研究区域的柑橘花和果实均携带胶孢炭疽病菌,该病菌具有潜伏侵染的特性。生产上要重视花期的病害防控,果实采后贮藏时需重视对果蒂部、脐部及果柄部位的消毒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炭疽病菌 致病性 r DNA-ITS 潜伏侵染
下载PDF
香蕉炭疽病优势拮抗酵母菌的分离及筛选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笑梅 范飞 +2 位作者 李新国 龙超安 李绍鹏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39-343,共5页
采用稀释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从8个不同品种的香蕉果实上分离纯化酵母菌,并将其与香蕉炭疽病原菌进行平板对峙培养及离体防效试验,以筛选优势拮抗酵母菌。结果表明:从香蕉果实上共分离纯化酵母菌329株;平板对峙培养后获得3株拮抗香蕉炭... 采用稀释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从8个不同品种的香蕉果实上分离纯化酵母菌,并将其与香蕉炭疽病原菌进行平板对峙培养及离体防效试验,以筛选优势拮抗酵母菌。结果表明:从香蕉果实上共分离纯化酵母菌329株;平板对峙培养后获得3株拮抗香蕉炭疽病原菌作用明显的酵母菌;离体防效试验筛选出1株拮抗效果较好且稳定的优势拮抗酵母菌Z-BR-16,以无菌水为对照,接种7 d后,其1.0×108CFU/mL菌液对香蕉炭疽病的抑制率为75.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炭疽病 酵母菌 分离 筛选
下载PDF
李低温酶促褐变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史辉 龙超安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36-139,共4页
以美国紫李为试材,测定了经间歇升温和热处理后果实的褐变度、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剂含量、膜质过氧化水平、总酚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热处理和间歇升温延缓了李果褐变的发生,维持体内高水平的抗氧化活性和总酚以及可... 以美国紫李为试材,测定了经间歇升温和热处理后果实的褐变度、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剂含量、膜质过氧化水平、总酚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热处理和间歇升温延缓了李果褐变的发生,维持体内高水平的抗氧化活性和总酚以及可滴定酸含量,抑制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和膜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积累。同时发现,对照果实POD活性与总酚含量和褐变度密切相关(r=-0.9157和0.9782)。说明对照果实在冷藏过程中由于内源清除活性氧能力的减弱,使膜质过氧化作用加剧,从而造成细胞膜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细胞中区域化分布被打破,酚类底物与POD、PPO接触,最终导致果实组织褐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变 抗氧化酶 抗氧化剂 膜质过氧化
下载PDF
间歇升温和热处理对‘紫李’果实采后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史辉 龙超安 叶祖云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1年第3期20-24,共5页
以美国‘紫李’为试材,测定经间歇升温和热处理后果实的褐变度、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剂含量、膜质过氧化水平、总酚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间歇升温和热处理可适当恢复因冷害而降低的细胞抗氧化活性,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减少膜... 以美国‘紫李’为试材,测定经间歇升温和热处理后果实的褐变度、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剂含量、膜质过氧化水平、总酚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间歇升温和热处理可适当恢复因冷害而降低的细胞抗氧化活性,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减少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积累,抑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强化抗低温防御系统,阻止多酚逆境代谢发生,使冷害和褐变症状得以延缓和减轻;同时,还可抑制可滴定酸含量的减少和固酸比的上升,延缓后熟衰老。间歇升温处理,李贮藏两个月果实品质良好。初步认为,-0.5~0℃贮藏,每15 d加温至18~20℃并保持l d,是贮藏美国‘紫李’适宜的变温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升温 热处理 冷害 褐变
下载PDF
澳大利亚农村合作社发展对我们的启示
9
作者 余艳锋 龙超安 祁春节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农村合作社 澳大利亚 “三农”问题 农业经济 有效发展 发展现 后发展
下载PDF
中国农企跨国经营策略探索
10
作者 余艳锋 龙超安 祁春节 《集团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6S期50-50,共1页
党的十六大提出,中国企业不仅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我国十一五规划,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三大突破,即资源、体制、市场。而我国农企走出国界,参与国际竞争,成为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失为一条捷径。
关键词 中国企业 跨国经营策略 党的十六大 “走出去” “引进来” 经济全球化 三农问题 国际竞争 组成部分 一体化
下载PDF
柠檬形克勒克酵母对温州蜜柑“国庆一号”采后贮藏的防腐效果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博 李亮 +1 位作者 龙超安 邓伯勋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5-394,共10页
本实验以温州蜜柑"国庆一号"为试材,研究了柠檬形克勒克酵母Kloeckera apiculata悬浮液处理对柑橘果实采后防腐保鲜效果及相关酶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100d后,2×106CFU/mL(CFU表示菌落形成单位)的酵母菌液能有效地抑制... 本实验以温州蜜柑"国庆一号"为试材,研究了柠檬形克勒克酵母Kloeckera apiculata悬浮液处理对柑橘果实采后防腐保鲜效果及相关酶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100d后,2×106CFU/mL(CFU表示菌落形成单位)的酵母菌液能有效地抑制青霉、绿霉和蒂腐病等贮藏期病害的发生,柑橘果实的腐烂率控制在1%以下,效果显著高于清水对照,与多菌灵相当;柠檬形克勒克酵母在柑橘果皮上的数量在3.5×105CFU/mL-1.7×107CFU/mL之间,在贮藏40d后最大值达到1.7×107CFU/mL,随后保持在106CFU/mL左右,100d贮藏结束后,品质分析表明,柠檬形克勒克酵母处理对柑橘品质没有不良影响。在整个贮藏期细胞膜透性与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相对应,均呈上升趋势,在贮藏25d左右时酵母菌液处理和多菌灵处理的细胞膜透性与MDA含量均显著低于清水对照,而前二者之间无差异。酵母菌液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没有诱导作用,而在贮藏后100d左右对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有诱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动态 营养分析 细胞膜透性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柠檬形克勒克酵母用于草莓果实防病保鲜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敏 阿如娜 +1 位作者 罗玮 龙超安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3-85,共3页
目前,可作为果蔬采后病害拮抗菌的微生物有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等。其中酵母菌作为生物防治拮抗菌的最大优点:它能在较干燥的果蔬表面生存,能迅速利用营养进行繁殖,且受杀虫剂的影响小;不产生抗菌素,可以避免病菌对抗菌素产生抗性... 目前,可作为果蔬采后病害拮抗菌的微生物有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等。其中酵母菌作为生物防治拮抗菌的最大优点:它能在较干燥的果蔬表面生存,能迅速利用营养进行繁殖,且受杀虫剂的影响小;不产生抗菌素,可以避免病菌对抗菌素产生抗性而降低生物防治的抑病效果。这些优点使得酵母菌成为目前生物防治研究的热点。拮抗酵母菌主要通过与病菌竞争营养和空间,诱导寄主产生抗性和重寄生等作用来对病原菌进行抑制。草莓果实具有果皮薄、含汁液多、怕挤压、呼吸作用强等特点,在采收、贮藏和长途运输中极易腐烂变质以及机械损伤,失去商品价值和食用性,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草莓病害目前主要采取化学防治,如50%多菌灵500倍液、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等,但化学防治在带来环境污染和病原菌产生抗性以外,最主要的问题是草莓是一种直接鲜食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酵母菌 草莓果实 果蔬采后病害 保鲜 防病 柠檬 生物防治 50%多菌灵
下载PDF
柑橘主要采后真菌病害及拮抗酵母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书琪 张德遥 +3 位作者 杨凡 赵娟 王澜 龙超安 《植物学研究》 2020年第6期561-572,共12页
柑橘绿霉病、酸腐病是最主要的柑橘采后真菌性病害,造成大量的腐烂损失,严重制约柑橘产业的发展。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基础,本文阐述了柑橘采后绿霉病、酸腐病的发病情况和影响因素。目前柑橘釆后病害主要防控是使用化学杀菌剂,但是... 柑橘绿霉病、酸腐病是最主要的柑橘采后真菌性病害,造成大量的腐烂损失,严重制约柑橘产业的发展。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基础,本文阐述了柑橘采后绿霉病、酸腐病的发病情况和影响因素。目前柑橘釆后病害主要防控是使用化学杀菌剂,但是它的使用产生诸多不良的影响(如化学残留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抗药性菌株的产生等),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防控柑橘采后病害的方法至关重要。生物防治对柑橘采后病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介绍了安全有效的拮抗酵母菌对这两种病原真菌的防控机制及应用方法,并阐明了拮抗酵母菌与其他抑菌方法相结合来提高拮抗效力,最后对拮抗酵母菌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绿霉病 酸腐病 生物防治 拮抗酵母菌
下载PDF
高校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和改革的探索——以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曾云流 龙超安 程运江 《高教学刊》 2017年第7期32-33,共2页
数字化资源建设是我国高校园艺专业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为更好地实施《面向"三农"的数字教育资源及平台建设项目》,推动全国农业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建设进程,促进农业教育精品课程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文章以《... 数字化资源建设是我国高校园艺专业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为更好地实施《面向"三农"的数字教育资源及平台建设项目》,推动全国农业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建设进程,促进农业教育精品课程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文章以《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为例,阐述了在课程数字化、可视化建设和改革中,数字化资源的内涵和呈现形式,以及设计、制作、管理等方法,提出了团队协作,精确分工;积极培训,加强管理;点评更新、大众共享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贮藏运销学 教学 数字资源建设
下载PDF
生防菌34-9对新余蜜桔果实的防腐保鲜试验初报
15
作者 万渊 周京华 +3 位作者 刘进法 龙超安 朱从一 曹建祥 《现代园艺》 2013年第19期3-3,共1页
初步探讨了生防菌34-9对新余蜜桔贮藏保鲜的效果,并与几种常用化学防腐保鲜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贮藏90天后,生防菌34-9与几种化学防腐保鲜剂的保鲜效果显著高于清水对照,生防菌34-9防腐保鲜效果高于处理40%百可得1000倍液+200mg/L 2... 初步探讨了生防菌34-9对新余蜜桔贮藏保鲜的效果,并与几种常用化学防腐保鲜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贮藏90天后,生防菌34-9与几种化学防腐保鲜剂的保鲜效果显著高于清水对照,生防菌34-9防腐保鲜效果高于处理40%百可得1000倍液+200mg/L 2,4-D,低于处理戴挫霉1000倍液+200mg/L 2,4-D和戴挫霉1000倍液+40%百可得1000倍液+200mg/L 2,4-D,但是好果率仍然达到了96.3%。贮藏期间,清水对照与几种化学保鲜剂及其组合的烂果率呈上升的趋势,而生防菌34-9的烂果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菌34-9 新余蜜桔 防腐保鲜
下载PDF
澳大利亚农村合作社的发展与我国农村合作社的发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余艳锋 龙超安 祁春节 《甘肃农业》 2006年第7X期150-151,共2页
农村合作社已遍及世界各个角落,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农村合作社自成立发展至今,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但如何规范合作社的运行机制,使其健康有效发展已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澳大利... 农村合作社已遍及世界各个角落,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农村合作社自成立发展至今,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但如何规范合作社的运行机制,使其健康有效发展已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澳大利亚和我国农村合作社的发展两半阐述,提出了我国农村合作社今后发展的基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合作社 现状 基本思路
下载PDF
中小型国有外贸企业职工持股制浅析
17
作者 余艳锋 祁春节 +1 位作者 龙超安 胡勇 《集团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X期76-76,共1页
一.职工持股的必然性 职工持股制度(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s,简称ESOP),最早由美国公司法著名律师路易斯·凯尔索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特殊的经济背景下提出.目的在于扩大资本所有权,使普通劳动者广泛享有资本,对美国经济产... 一.职工持股的必然性 职工持股制度(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s,简称ESOP),最早由美国公司法著名律师路易斯·凯尔索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特殊的经济背景下提出.目的在于扩大资本所有权,使普通劳动者广泛享有资本,对美国经济产生积极影响.90年代,职工持股制在我国国有外贸企业首先试行.改制成功的企业如福建省华闽进出口公司、河北轻工进出口公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工持股制度 国有外贸企业 华闽进出口公司 中小型 20世纪60年代 资本所有权 美国经济 经济背景 90年代
下载PDF
新鱼腥草素钠对柑橘指状青霉的抑菌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杜玉玲 杨凡 +2 位作者 赵娟 刘书琪 龙超安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5-152,共8页
通过离体和活体试验测试新鱼腥草素钠(SNH)对柑橘绿霉病的病原菌指状青霉(Penicillium digitatum)的抑菌效果,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1和2 mmol·L^(-1);随SNH浓度升高,指状青霉孢子萌发率显著下降,相对电导率显著上升;... 通过离体和活体试验测试新鱼腥草素钠(SNH)对柑橘绿霉病的病原菌指状青霉(Penicillium digitatum)的抑菌效果,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1和2 mmol·L^(-1);随SNH浓度升高,指状青霉孢子萌发率显著下降,相对电导率显著上升;透射电镜结果表明,1 mmol·L^(-1) SNH处理可破坏指状青霉细胞结构,导致细胞质成分溶解,线粒体结构消失,发生质壁分离。同时,1 mmol·L^(-1) SNH可抑制多种柑橘真菌病害的生长,具有广谱抑菌性。采用5、10 mmol·L^(-1) SNH+指状青霉孢子混合液人工接种夏橙果实,其病斑直径显著小于对照。这些结果表明,SNH可显著抑制指状青霉的生长,具有成为柑橘绿霉病防控药剂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采后 绿霉病 生物防治 新鱼腥草素钠 指状青霉 抑菌机制
原文传递
环境光因子对采后病原真菌发育的影响及对致病力的调控机制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建城 王玉坤 龙超安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84-1390,共7页
采后病原真菌的发育和致病力受到光照、温度和湿度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当前果蔬采后病害防治是以杀菌剂为主的化学防治,长期大量使用杀菌剂易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农药残留增加,进而带来影响人体健康和环境污染等潜在问题。因此,寻... 采后病原真菌的发育和致病力受到光照、温度和湿度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当前果蔬采后病害防治是以杀菌剂为主的化学防治,长期大量使用杀菌剂易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农药残留增加,进而带来影响人体健康和环境污染等潜在问题。因此,寻求安全、高效的可替代化学杀菌剂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光作为环境因素之一,不仅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植物的防御反应以及抗病性也有影响。近年来,光照处理已被用于果蔬采后病害的防治中,因此,了解环境光因子对采后病原真菌发育和致病力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采后病原真菌孢子和菌丝的生长发育、致病性、寄主代谢及基因调控等方面对光作用的机理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因子 采后病原真菌 发育 致病力 调控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