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促生菌配合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滩涂稻田盐分变化、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张蛟 陈澎军 +2 位作者 崔士友 韩继军 龙锡恩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0-168,共9页
为了探明促生菌和生长调节剂对滩涂稻田盐分变化、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于2020年6—11月,在江苏南通沿海滩涂地区布置水稻种植试验,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促生菌浸种处理,包括清水(CK)、如东促生菌(RD)和宁波促生菌(NB)浸种,... 为了探明促生菌和生长调节剂对滩涂稻田盐分变化、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于2020年6—11月,在江苏南通沿海滩涂地区布置水稻种植试验,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促生菌浸种处理,包括清水(CK)、如东促生菌(RD)和宁波促生菌(NB)浸种,副区为生长调节剂喷施处理,包括喷施清水(W)、碧护(0.136%赤·吲乙·芸苔)(T1)和复硝酚钠(T2)。结果表明,种稻过程中灌溉水盐度变化幅度为0.78~1.12 g·kg^(-1),CK、RD和NB处理水稻生长期间土壤盐分变化幅度为1.11~1.87 g·kg^(-1)。水稻产量在RD和NB下较CK分别增加了4.65%和1.83%;在T1和T2下较W分别增加了5.50%和1.05%;RD-T1下水稻产量较CK-W增加效果最好,达到11.66%(P<0.05),且每穗粒数和实粒数分别增加了13.45%和13.85%(P<0.05)。与CK相比,RD稻米糙米率、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降低,其他品质指标无显著差异。双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生长调节剂对穗长、每穗粒数、实粒数和产量均具有显著影响,促生菌对水稻千粒重具有显著影响,生长调节剂和促生菌仅对水稻千粒重具有显著互作效应。可见,促生菌结合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滩涂水稻增产具有明显效果,且生长调节剂主要提高了每穗粒数和实粒数,促生菌主要改善了滩涂水稻千粒重。本研究结果为探索适宜的农艺管理措施以达到滩涂水稻增产目的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分变化 滩涂水稻 促生菌 生长调节剂
下载PDF
盐逆境下促生菌对水稻生长、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张蛟 龙锡恩 +3 位作者 崔士友 韩继军 陈澎军 缪源卿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5,共7页
为探明盐逆境下不同促生菌对水稻生长、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稻米品质的影响,采用盆栽和滩涂实地水稻试验相结合展开研究,其中滩涂实地试验设置不加菌处理(CK)、如东促生菌处理(RD)和宁波促生菌处理(NB)等3个促生菌试验处理,盆栽试验设置... 为探明盐逆境下不同促生菌对水稻生长、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稻米品质的影响,采用盆栽和滩涂实地水稻试验相结合展开研究,其中滩涂实地试验设置不加菌处理(CK)、如东促生菌处理(RD)和宁波促生菌处理(NB)等3个促生菌试验处理,盆栽试验设置2个因素试验,包括2个盐分水平(S0,0 g/kg;S1,1.5 g/kg)和3个促生菌处理(CK、RD和NB),调查分析水稻生长动态、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并测定稻米品质和土壤基本性质。盆栽试验发现,S1下RD和NB的盆栽水稻茎蘖数动态增长速率相比CK均有一定程度的加快,且水稻达到分蘖盛期的时间比CK早7~10 d;在S1下CK、RD和NB处理水稻株高动态增长和水稻叶片SPAD值动态变化均具有相似的动态生长规律。滩涂试验结果表明,与CK相比,滩涂盐逆境下RD处理的水稻产量、每穗粒数和实粒数分别增加了6.60%、6.39%和8.60%。与CK相比,滩涂实地试验中RD和NB处理下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及食味品质均没有明显的差异性。双因素试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盆栽试验下盐分处理对水稻产量、实粒数、结实率及千粒质量均有极显著影响,盐分和促生菌处理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互作效应。可见,促生菌对缓解盐逆境下水稻茎蘖动态生长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且如东地区的促生菌处理对南通沿海滩涂水稻具有积极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盐水稻 水稻分蘖 促生菌 滩涂改良 水稻产量
下载PDF
滩涂围垦区农田土壤中无机磷解磷菌的分离鉴定及解磷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龙锡恩 张欣 +2 位作者 万少昱 周彤彤 张蛟 《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67-76,共10页
植物根际促生菌对植物有效利用土壤养分具有重要贡献,但关于滩涂农田土壤中促生菌解磷功能方面的研究较少。为此,从南通市和宁波市滩涂围垦区农田耕层土壤中分离出5株具有促生作用的细菌,并就其溶磷功能开展研究。经16S rRNA基因序列鉴... 植物根际促生菌对植物有效利用土壤养分具有重要贡献,但关于滩涂农田土壤中促生菌解磷功能方面的研究较少。为此,从南通市和宁波市滩涂围垦区农田耕层土壤中分离出5株具有促生作用的细菌,并就其溶磷功能开展研究。经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所分离菌株分别为:Microbacterium flavescens(Mib.flavescens)、Pseudomonas chlororaphis(Ps.chlororaphis)、Pseudomonas jessenii(Ps.jessenii)、Massilia varians(M.varians)和Brevundimonas nasdae(Brv.nasdae)。在不同碳源、氮源、碳氮摩尔比(C/N)、pH和温度下测定细菌解磷能力,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Mib.flavescens、Brv.nasdae在中性条件下解磷能力优越,解磷量保持在80.27~85.51 mg/L之间;较其他菌株而言,Ps.jessenii在4~37℃环境中的解磷能力显著,解磷量保持在13.59~81.94 mg/L之间。这3株菌株具有良好的微生物肥料开发应用潜力,为日后其菌肥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磷菌 解磷功能 滩涂围垦 农田土壤
下载PDF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地理教学的策略研究
4
作者 孙玥 龙锡恩 +1 位作者 王婧颖 徐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12期0176-0179,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通过探究式学习、多媒体技术应用、地理问题研究、跨学科融合教学、积极交流和模拟灾害等策略,旨在提高学生地理情境问题的思考性、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文章旨在研究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通过探究式学习、多媒体技术应用、地理问题研究、跨学科融合教学、积极交流和模拟灾害等策略,旨在提高学生地理情境问题的思考性、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拓展学生综合分析维度、加强思维总结评价能力、提升迁移运用实施水平。该研究对于改进高中地理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 核心素养 探究式学习
下载PDF
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地理单元教学设计
5
作者 孙玥 龙锡恩 +1 位作者 徐洁 王婧颖 《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第21期67-70,共4页
UbD模式是以大概念为核心的单元教学设计的一个典型设计思路,为教学设计者提供了一个设计框架、方法,包括目标、评价和设计三个阶段。文章以长江为主线,在学生已有初中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长江流域内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单元主... UbD模式是以大概念为核心的单元教学设计的一个典型设计思路,为教学设计者提供了一个设计框架、方法,包括目标、评价和设计三个阶段。文章以长江为主线,在学生已有初中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长江流域内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单元主题,基于UbD模式设计了两个表现性任务、四个课时主题,以及相应的教学计划,以期更好地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bD模式 大概念 高中地理 单元教学设计
下载PDF
基于体验学习圈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6
作者 徐洁 龙锡恩 +1 位作者 孙玥 王婧颖 《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第20期75-77,82,共4页
体验学习圈理论聚焦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的动态变化,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现多被研究者用于教学设计等实践研究。文章以“喀斯特地貌”一节为例,打乱教材中内容呈现的顺序,基于体验学习圈的“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主动检验”... 体验学习圈理论聚焦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的动态变化,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现多被研究者用于教学设计等实践研究。文章以“喀斯特地貌”一节为例,打乱教材中内容呈现的顺序,基于体验学习圈的“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主动检验”四个环节进行教学设计,以“赏-析-评”为主线展开喀斯特地貌的学习,更加符合学生对地貌的认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学习圈 高中地理 教学设计
下载PDF
新课程理念下的乡土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7
作者 王婧颖 龙锡恩 +1 位作者 孙玥 徐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12期0193-0196,共4页
文章探讨了新课程理念下乡土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文章首先阐述了新课程理念对地理教学的影响,特别是对乡土地理教学的重要性。随后,详细讨论了乡土地理教学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学生参与、资源利用、文化融合、评价体系和教师角... 文章探讨了新课程理念下乡土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文章首先阐述了新课程理念对地理教学的影响,特别是对乡土地理教学的重要性。随后,详细讨论了乡土地理教学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学生参与、资源利用、文化融合、评价体系和教师角色等方面的实施策略。这些策略旨在充分挖掘乡土地理教育的潜力,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同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文章强调,将乡土地理教学融入现代教育体系,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地方文化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乡土地理 课堂教学 文化融合 综合能力
下载PDF
土壤中甲烷厌氧氧化菌多样性的分子检测 被引量:6
8
作者 周京勇 刘冬秀 +4 位作者 何池全 刘晓艳 沈燕芬 龙锡恩 陈学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491-3503,共13页
甲烷厌氧氧化作用是减少海洋底泥甲烷释放的重要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然而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甲烷厌氧氧化作用及其功能菌群的生态功能仍然不确定。对甲烷厌氧氧化菌多样性的研究可为减少甲烷排放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与传统的分离培养方法比较... 甲烷厌氧氧化作用是减少海洋底泥甲烷释放的重要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然而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甲烷厌氧氧化作用及其功能菌群的生态功能仍然不确定。对甲烷厌氧氧化菌多样性的研究可为减少甲烷排放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与传统的分离培养方法比较,分子检测方法是一种更为快速和高效的研究手段,可直接和全面的反映参与甲烷厌氧氧化作用的功能微生物。以DNA分子标记物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三类主要的分子标记基因,即16S rRNA,mcr A和pmo A,所采用的相关探针和引物信息,同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综述土壤甲烷厌氧氧化菌的多样性研究的主要进展,最后提出厌氧甲烷氧化菌多样性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甲烷厌氧氧化菌 功能基因 多样性
下载PDF
真菌对土壤N_2O释放的贡献及其研究方法 被引量:12
9
作者 黄莹 龙锡恩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13-1220,共8页
N2O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而土壤作为N2O的重要来源之一,其N2O主要产生于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生物过程.研究表明细菌和古菌是这些生物过程的主要参与者,然而在特定土壤生态系统中,真菌在N循环过程中起主要作用.但真菌对土壤N2O释放贡献... N2O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而土壤作为N2O的重要来源之一,其N2O主要产生于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生物过程.研究表明细菌和古菌是这些生物过程的主要参与者,然而在特定土壤生态系统中,真菌在N循环过程中起主要作用.但真菌对土壤N2O释放贡献的研究报道甚少.本文阐述了土壤真菌N2O产生机制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自养硝化、异养硝化和反硝化过程的发生机理、关键微生物和功能基因.详细介绍了与真菌有关的N2O产生过程,真菌的异养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并且比较了真菌和细菌反硝化系统的差异.此外,本文重点总结了研究土壤真菌N2O产生的主要方法,包括选择抑制剂法、15N标记、分离和纯培养以及免培养的分子生态学方法,对各种方法的优势和弊端进行了探讨,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真菌 N2O产生机制 N转化过程 N2O排放
原文传递
指向高中生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项目式学习设计——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为例
10
作者 杨心雨 龙锡恩 《学园》 2022年第7期10-12,共3页
人地协调观作为高中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基于长江生态保护与资源合理开发所提出的重大国家战略,是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的重要素材。项目式学习法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进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内容的... 人地协调观作为高中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基于长江生态保护与资源合理开发所提出的重大国家战略,是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的重要素材。项目式学习法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进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内容的学习,为培养高中生的人地协调观提供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协调观 项目式学习 高中地理
原文传递
高中地理教材中“活动”栏目的分析与教学建议——以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为例
11
作者 曹怡凡 龙锡恩 杨心雨 《学园》 2022年第12期33-35,共3页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高中地理新教材也投入使用,如何把握新教材是教师利用好新教材、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从新教材的“活动”栏目切入,从数量、内容、类型与教育功能等方面阐述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活动”栏目的特征,并针对高中...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高中地理新教材也投入使用,如何把握新教材是教师利用好新教材、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从新教材的“活动”栏目切入,从数量、内容、类型与教育功能等方面阐述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活动”栏目的特征,并针对高中生地理学习的特点,提出坚持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挖掘教材内容、转变教育评价方式等教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地理 人教版新教材 “活动”栏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