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跖骨基底部粉碎性损伤的疗效 被引量:7
1
作者 龚东亮 何小健 周凯华 《安徽医学》 2016年第10期1284-1286,共3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跖骨基底部粉碎性损伤(Lisfranc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骨科住院治疗的65例Lisfranc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跖骨基底部粉碎性损伤(Lisfranc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骨科住院治疗的65例Lisfranc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6例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29例接受关节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AOFAS足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89、4.522、3.120,P均<0.05);观察组术后的疼痛值得分、功能值得分、力线值得分、总得分以及AOFAS足评分等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547、9.768、12.323、4.745、12.253,P均<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2.22%,对照组为24.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对Lisfranc损伤患者具有较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复位内固定 跖骨基底部粉碎性损伤 LISFRANC损伤 关节融合术
下载PDF
经皮置钉联合微创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向前 吴明虎 +4 位作者 龚东亮 张军 付文芹 高如峰 陈农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936-942,共7页
目的:探讨经皮置钉联合微创经椎弓根植骨与非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回顾性分析4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试验组26例,男21例,女5例;年龄(47.3±12.3)岁;采用经皮椎弓根置钉联合微创经椎弓... 目的:探讨经皮置钉联合微创经椎弓根植骨与非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回顾性分析4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试验组26例,男21例,女5例;年龄(47.3±12.3)岁;采用经皮椎弓根置钉联合微创经椎弓根自体骨植骨术。对照组14例,男7例,女7例;年龄(50.2±11.2)岁;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3、12个月伤椎的前缘高度比、伤椎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改良MacNab评分及术后内植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及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年VAS及前缘高度百分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术前两组伤椎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6);术后1周及术后3、1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2个月两组伤椎Cobb角均有显著降低(P<0.001)。根据MacNab评分,术后12个月试验组优20例,良5例,可1例;对照组优10例,良3例,可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8)。对照组术后第3天出现1例浅表伤口感染,经换药及抗感染治疗后治愈;两组患者术后均无钉棒松动断裂等其他并发症。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优势,均可以恢复伤椎高度、重建脊柱序列,使骨折椎体复位;而伤椎经皮经椎弓根植骨可以增加骨折椎体的稳定性,术后能更好地维持椎体高度,从而降低后凸畸形和钉棒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弓根植骨 经皮置钉 胸腰椎骨折 自体骨植骨
下载PDF
XPC rs2228000位点多态性与乳腺癌发病的关系
3
作者 李牧 龚东亮 +1 位作者 徐黎明 彭荣 《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235-239,共5页
目的探讨DNA损伤修复基因着色性干皮病基因组C(XPC)rs2228000位点多态性与乳腺癌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女性乳腺癌患者562例(乳腺癌组)、女性体检健康者572名(正常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和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 目的探讨DNA损伤修复基因着色性干皮病基因组C(XPC)rs2228000位点多态性与乳腺癌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女性乳腺癌患者562例(乳腺癌组)、女性体检健康者572名(正常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和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检测XPC基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XPC rs2228000位点多态性与乳腺癌发病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XPC rs2228000位点CC基因型(野生型)、CT基因型(杂合型)和TT基因型(纯合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3.2%、50.9%、15.9%,正常对照组分别为43.2%、48.4%、8.4%,2个组各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9,P<0.01);2个组之间等位基因C和T的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携带T等位基因的个体乳腺癌发生风险是携带C等位基因个体的1.52倍[比值比(OR)值=1.52,95%可信区间(CI)为1.37~1.94]。雌激素受体(ER)阳性、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的乳腺癌患者XPC rs2228000位点基因型分布分别与ER阴性、其他病理类型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绝经状态、孕激素受体(PR)表达、BRCA1基因表达的乳腺癌患者之间XPC rs2228000位点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PC rs2228000位点多态性与乳腺癌发病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色性干皮病基因组C 基因多态性 乳腺癌
下载PDF
BMSC-Exo通过Wnt/β-catenin途径参与股骨头坏死大鼠软骨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龚东亮 付文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819-1823,共5页
目的:探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外泌体(Exo)通过Wnt/β-catenin途径参与股骨头坏死(FHN)大鼠软骨细胞迁移、增殖和凋亡的机制。方法:通过注射地塞米松和强迫跑步的方法构建FHN大鼠模型。将收集到的FHN软骨细胞分为对照组、BMSCs-Exo... 目的:探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外泌体(Exo)通过Wnt/β-catenin途径参与股骨头坏死(FHN)大鼠软骨细胞迁移、增殖和凋亡的机制。方法:通过注射地塞米松和强迫跑步的方法构建FHN大鼠模型。将收集到的FHN软骨细胞分为对照组、BMSCs-Exo 50组、BMSCs-Exo 100组,其培养基中BMSCs-Exo的浓度分别为0、50和100μg/ml。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情况。评估各组Wnt/β-catenin通路表达水平。结果:三组细胞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SCs-Exo 50组的OD值为0.78±0.07,划痕前缘迁移距离百分比为(45.59±1.45)%,Wnt、β-catenin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凋亡率[(2.55±0.2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MSCs-Exo 100组的OD值为0.89±0.08,划痕前缘迁移距离百分比为(61.44±1.76)%,Wnt、β-catenin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BMSCs-Exo 50组,凋亡率[(1.03±0.01)%]显著低于对照组和BMSCs-Exo 50组(P<0.05)。结论:BMSCs-Exo可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通路促进FHN大鼠软骨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抑制凋亡,从而促进软骨生成治疗FH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软骨细胞 WNT/Β-CATENIN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上调Mir-21调控HO-1机制促进椎间盘退变的修复 被引量:6
5
作者 龚东亮 付文芹 《解剖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期140-145,共6页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上调Mir-21调控血红素氧合酶(HO-1)机制促进椎间盘退变的修复研究。方法新西兰健康大白兔36只随机数字法分成3组,Blank组(正常大白兔)、Model组(椎间盘退变大白兔)和Mir-21组(椎间盘退变大白兔+间充质干细胞...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上调Mir-21调控血红素氧合酶(HO-1)机制促进椎间盘退变的修复研究。方法新西兰健康大白兔36只随机数字法分成3组,Blank组(正常大白兔)、Model组(椎间盘退变大白兔)和Mir-21组(椎间盘退变大白兔+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通过建模处理、外泌体提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Rt-PCR检测、HE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观察外泌体形态、对比分析HO-1蛋白阳性率在椎间盘退变中的表达,Mir-21、HO-1和BACH1在大白兔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大白兔椎间盘组织形态学变化,白兔退变髓核细胞凋亡能力情况。结果Blank组HO-1蛋白阳性率为(62.23±4.1)%,细胞颗粒呈棕黄色,Model组的蛋白阳性率为(8.96±2.4)%,明显低于Blank组(P<0.05),Mir-21组蛋白阳性率为(42.38±3.46)%,细胞颗粒呈淡黄色,显著高于Model组低于Blank组(P<0.05);Model组的Mir-21、HO-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Blank组和Mir-21组(P<0.05),Mir-21组的Mir-21、HO-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Blank组(P<0.05)。Model组的BACH1水平明显高于Blank组和Mir-21组(P<0.05),Mir-21组的BACH1水平显著高于Blank组(P<0.05);Blank组兔髓核内基质比较高,髓核细胞颜色较深,周边胞浆颜色较淡,Model组通过建模后髓核细胞消失,与Blank组相比基质密度比较低,髓核细胞难见(P<0.05),Mir-21组通过Mir-21转染后,与Model组相比髓核内基质明显升高,密度染色加深,髓核细胞出现,并且染色加深(P<0.05);Model组和Mir-21组的细胞凋亡能力明显低于Blank组(P<0.05),Mir-21组细胞凋亡能力显著高于Model组(P<0.05)。结论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上调Mir-21,抑制BACH1来促进HO-1机制修复椎间盘退变的能力,对退变组织细胞具有促凋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椎间盘退变 MIR-21 血红素氧合酶
原文传递
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9
6
作者 龚东亮 郭龙 《陕西煤炭》 2006年第1期47-48,共2页
简要论述了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5种现状,提出了改变落后的煤矿安全管理方面的6条具体对策。
关键词 煤矿 安全管理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双侧管状通道微创经椎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7
作者 龚东亮 何小健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1期177-179,共3页
【目的】 探讨双侧管状通道微创经椎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5例单节段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3)与观察组(n=42),对照组患者接受单侧椎弓... 【目的】 探讨双侧管状通道微创经椎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5例单节段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3)与观察组(n=42),对照组患者接受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双侧管状通道MIS-TLIF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ODI评分、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多于对照组,术中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VAS及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经双侧管状通道的MIS-TLIF能提高单节段腰椎滑脱症治疗效果,减缓疼痛,保护神经功能,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滑脱/外科学 脊柱融合术
原文传递
陕西中部乡镇煤矿安全生产现状浅析
8
作者 龚东亮 《陕西煤炭》 2014年第5期39-41,共3页
介绍了陕西中部乡镇煤矿在资源整合过程中的安全现状,提出改变煤矿安全生产现状的措施。
关键词 煤矿 安全 监督管理
下载PDF
经皮微创长节段固定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新用 杨庆 +3 位作者 翟启麟 蒋凯 陶星光 龚东亮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1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长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系统进行撑开复位长节段内固定。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改...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长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系统进行撑开复位长节段内固定。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改变,手术后腰椎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60±12)min(45~90 min),术中出血量(15±7)mL(10~40 mL),术后随访(20±6)个月(12~36)个月。术后12~18个月拆除内固定14例。Cobb角术前、术后3 d、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7.86°±2.42°、2.85°±0.86°、3.88°±1.05°,术后3 d较术前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较术前改善(P<0.05)。椎体前缘高度术前、术后3 d、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7.19±2.33)mm、(29.51±2.62)mm、(28.99±2.58)mm,术后3 d较术前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较术前改善(P<0.05)。末次随访椎体前缘塌陷恢复率为(95.4±11.5)%,术后3 d Cobb角纠正率为(78.2±8.6)%。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前、术后3 d、末次随访时分别为(8.3±0.7)分、(5.2±0.5)分、(1.8±0.4)分,术后3 d较术前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较术前改善(P<0.05)。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术前、术后3 d、末次随访时分别为(84.3±7.2)%、(54.2±3.2)%、(8.7±0.4)%,术后3 d较术前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较术前改善(P<0.05)。所有病例未发生神经损伤、内固定失败、腰背部疼痛及腰椎失能。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长节段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具有安全有效、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且美观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胸腰椎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下胫腓联合损伤精准复位法的临床应用
10
作者 龚东亮 杨军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4年第10期1050-1053,共4页
目的评估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参照解剖标志点复位下胫腓联合的精准性及有效性。方法纳入自2018-06—2021-07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26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术中显露踝关节面处可见下胫腓联合关节... 目的评估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参照解剖标志点复位下胫腓联合的精准性及有效性。方法纳入自2018-06—2021-07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26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术中显露踝关节面处可见下胫腓联合关节面对合情况,确认下胫腓联合骨性解剖标志点(下胫腓联合胫骨关节面与腓骨关节面)解剖复位,置入1或2枚下胫腓螺钉,螺钉置入第3层皮质后再部分退出至第3层皮质外,下胫腓联合处持续徒手施压状态下再将螺钉完全置入。术后通过CT评估下胫腓联合复位的精准性及有效性。结果2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36个月,平均26.5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踝穴间隙正常,踝关节骨折对位良好,内固定在位。术后踝关节CT证实下胫腓联合关节面对位良好。踝关节骨折均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6个月。术后1年踝关节功能Baird-Jackson评分为85~100分,平均94.5分;其中优16例,良4例,可1例。结论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参照下胫腓联合胫骨关节面与腓骨关节面这一解剖标志点精准复位下胫腓联合分离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下胫腓联合损伤 解剖标志点 精准复位 内固定
原文传递
肌少症对股骨颈骨折半髋置换术预后的影响
11
作者 吴明虎 陶星光 +2 位作者 龚东亮 张光明 王富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647-1651,共5页
[目的]探讨合并肌少症对股骨颈骨折半髋置换术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2月102例因股骨颈骨折行半髋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中华医学会《肌少症共识》,将患者分为肌少组与非肌少组。比较两组围术期、随访和影... [目的]探讨合并肌少症对股骨颈骨折半髋置换术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2月102例因股骨颈骨折行半髋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中华医学会《肌少症共识》,将患者分为肌少组与非肌少组。比较两组围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本研究纳入的102例患者中,肌少症患者38例,占比37.3%;非肌少症患者64例,占比62.8%。两组患者均顺利手术,均未发生围手术期死亡等严重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肌少组在切口愈合质量[甲/乙,(34/4)vs(64/0),P=0.008]、下地行走时间[(6.7±0.7)d vs(6.0±0.5)d,P<0.001]、住院时间[(12.4±2.2)d vs(10.9±2.0)d,P=0.001]、切口愈合时间[(11.5±1.9)d vs(10.4±1.7)d,P=0.003]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例(%),6(15.8)vs 2(3.1),P=0.021]均显著不及非肌少组。肌少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显著晚于非肌少组[(74.3±8.5)d vs(70.1±7.4)d,P=0.010]。随时间推移,两组内旋-外旋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伸-屈ROM和HHS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肌少组均显著不及非肌少组(P<0.05)。影像方面,末次随访时,肌少组在双侧肢体长度差(limb length discrepancy,LLD)、异位骨化、假体松动、髋臼磨损发生率均重于非肌少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肌少症发生率较高,并且会影响髋关节置换术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股骨颈骨折 半髋置换 预后
原文传递
mTORC2缺陷通过调控致病性CD4^(+)T细胞铁死亡改善小鼠骨关节炎的机制
12
作者 龚东亮 李牧 +1 位作者 杨军 庄健 《解剖学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533-539,共7页
目的探讨mTORC2缺陷通过调控致病性CD4^(+)T细胞铁死亡改善小鼠骨关节炎(OA)的机制。方法6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OA、mTORC2^(-/-)+OA、mTORC2^(-/-)+OA+Erastin组(n=16)。利用正常和mTORC2^(-/-)小鼠通过手术构建右膝OA模型。腹腔注射4... 目的探讨mTORC2缺陷通过调控致病性CD4^(+)T细胞铁死亡改善小鼠骨关节炎(OA)的机制。方法6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OA、mTORC2^(-/-)+OA、mTORC2^(-/-)+OA+Erastin组(n=16)。利用正常和mTORC2^(-/-)小鼠通过手术构建右膝OA模型。腹腔注射40 mg/kg的Erastin诱导铁死亡。检测软骨退化、关节炎症和铁死亡水平,免疫染色检测T-bet和RORγt评估致病性CD4^(+)T细胞Th1和Th17水平。结果OA组膝关节组织中mTORC2表达水平(0.69±0.08)高于对照组(0.16±0.03)(t=24.813,P<0.01)。OA组的OARSI评分[(4.17±0.5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05±0.13)分](t=20.657,P=0.001),mTORC2^(-/-)+OA组的OARSI评分[(1.82±0.23)分]显著低于OA组(t=16.844,P=0.001),mTORC2^(-/-)+OA+Erastin组的OARSI评分[(3.81±0.43)]显著高于mTORC2^(-/-)+OA组(t=16.323,P=0.001)。与对照组比较,OA组的IL-1β[(22.75±2.06)μg/mL]和IL-6[(31.26±2.97)μg/mL]升高(t=31.237,P=0.001;t=30.390,P=0.001);mTORC2^(-/-)+OA组的IL-1β[(10.54±1.25)μg/mL]和IL-6[(13.56±1.29)μg/mL]显著低于OA组(t=20.269,P=0.001;t=21.865,P=0.001);mTORC2^(-/-)+OA+Erastin组的IL-1β[(19.86±2.13)μg/mL]和IL-6[(27.12±3.04)μg/mL]显著高于mTORC2^(-/-)+OA组(t=15.095,P=0.001;t=16.425,P=0.001)。OA组的GPX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0.11±0.02)低于对照组(0.78±0.07),而AC-SL4相对表达水平(0.65±0.07)高于对照组(0.19±0.03)(t=36.813,P=0.001;t=24.160,P=0.001),mTORC2^(-/-)+OA组的GPX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0.63±0.07)高于OA组,而ACSL4相对表达水平(0.30±0.04)低于OA组(t=28.571,P=0.001;t=17.365,P=0.001),mTORC2^(-/-)+OA+Erastin组的GPX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0.23±0.03)低于mTORC2^(-/-)+OA组,而ACSL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0.57±0.06)高于mTORC2^(-/-)+OA组(t=21.009,P=0.001;t=14.977,P=0.001)。OA组Th1和Th17细胞水平[(25.36±1.67)%、(21.42±1.85)%]显著高于对照组[(2.63±0.26)%、(1.92±0.28)%](t=53.795,P=0.001;t=41.752,P=0.001),mTORC2^(-/-)+OA组的Th1和Th17细胞水平[(9.35±1.02)%,(8.41±0.96)%]显著低于OA组(t=32.726,P=0.001;t=24.968,P=0.001),mTORC2^(-/-)+OA+Eras-tin组的Th1和Th17细胞水平[(22.54±1.79)%、(19.06±1.74)%]显著高于mTORC2^(-/-)+OA组(t=25.609,P=0.001;t=21.437,P=0.001)。结论mTORC2通过调控铁死亡抑制致病性CD4^(+)T细胞改善小鼠OA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雷帕霉素复合物2的哺乳动物靶点 辅助性T细胞1 辅助性T细胞17 铁死亡
原文传递
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非相邻多节段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庆 高如峰 +4 位作者 陈铭吉 陶星光 龚东亮 蒋凯 陈农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0年第9期946-948,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非相邻多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17-06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10例不稳定非相邻多节段胸腰椎骨折,比较术前与术后即刻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伤椎Cobb...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非相邻多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17-06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10例不稳定非相邻多节段胸腰椎骨折,比较术前与术后即刻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伤椎Cobb角,术前与术后2 d疼痛VAS评分、JOA评分。结果10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2(12~36)个月。手术时间55~90 min,平均65 min;术中出血量20~40 mL,平均25 mL。术后即刻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较术前提高,伤椎Cobb角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疼痛VAS评分较术前低,JOA评分较术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非相邻多节段胸腰椎骨折安全有效、具有术中损伤小、术后恢复效果满意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非相邻多节段骨折 胸腰椎
原文传递
骨盆骨折分型与输血量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庆 蒋凯 +3 位作者 陶星光 龚东亮 傅阳 潘福根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1年第8期818-819,共2页
目的探讨闭合性骨盆骨折类型与患者伤后早期输血量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7-12诊治的497例闭合性骨盆骨折,AO-A型骨折395例,AO-B型骨折63例,AO-C型骨折39例,分析骨盆骨折类型与伤后6 h内输血量的关联性。结果497例闭合... 目的探讨闭合性骨盆骨折类型与患者伤后早期输血量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7-12诊治的497例闭合性骨盆骨折,AO-A型骨折395例,AO-B型骨折63例,AO-C型骨折39例,分析骨盆骨折类型与伤后6 h内输血量的关联性。结果497例闭合性骨盆骨折患者中104例需要输血,伤后6 h内输血量为100~10000 mL,平均1213.9 mL。104例中53例输血量为100~600 mL,9例输血量>600~900 mL,14例输血量>900~1500 mL,28例输血量>1500 mL。最终9例因失血性休克死亡,A型骨盆骨折患者1例,B型骨盆骨折患者4例,C型骨盆骨折患者4例。A型骨盆骨折患者中49例需要输血,输血量平均437.8 mL;B型骨盆骨折患者中32例需要输血,输血量平均1603.1 mL;C型骨盆骨折患者中23例需要输血,输血量平均2191.3 mL。C型骨盆骨折患者输血比例高于A型与B型骨盆骨折患者,同时输血量也大于A型与B型骨盆骨折患者;B型骨盆骨折患者输血比例高于A型骨盆骨折患者,同时输血量也大于A型骨盆骨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骨盆骨折程度的加重,需要输血的患者比例升高,同时输血量也相应增多,临床医师要有针对性地加强输血救治措施,预防休克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性骨盆骨折 AO分型 大出血 输血量 失血性休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