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旅融合背景下文化遗产网络舆情分析研究——以南京城墙为例
1
作者 胡静 龚哲 《今传媒》 2024年第2期27-30,共4页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南京城墙不仅是重要的文化遗产,也在南京城市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关注度很高。本文以南京城墙为例,通过梳理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间全网涉及“南京城墙”的信息,分析网络舆情的内容...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南京城墙不仅是重要的文化遗产,也在南京城市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关注度很高。本文以南京城墙为例,通过梳理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间全网涉及“南京城墙”的信息,分析网络舆情的内容类型及产生原因,提出应建立网络舆情长效治理机制,旨在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构的网络舆情应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 南京城墙 文化遗产
下载PDF
抗NMDAR脑炎的脑脊液Aβ和tau蛋白生物标志物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2
作者 宋雅君 龚哲 +2 位作者 杜娟 邵颖哲 贾延劼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9期1077-1084,共8页
目的探究脑脊液Aβ和tau在抗NMDAR脑炎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9-07—2022-06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4例抗NMDAR脑炎患者和13例非炎症性神经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抗NMDAR脑... 目的探究脑脊液Aβ和tau在抗NMDAR脑炎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9-07—2022-06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4例抗NMDAR脑炎患者和13例非炎症性神经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抗NMDAR脑炎组患者较对照组出现明显的发热、意识障碍、癫痫、认知障碍、精神行为异常(P<0.05);脑脊液Aβ_(1-42)、Aβ_(1-4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抗NMDAR脑炎患者脑脊液Aβ_(1-42)与MoCA评分(r=0.433,P=0.031)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抗NMDAR脑炎患者脑脊液Aβ_(1-42)对疾病严重程度(OR=0.979,95%CI:0.962~0.997,P=0.023)、3个月疾病预后情况(OR=0.992,95%CI:0.986~0.999,P=0.020)有影响。结论抗NMDAR脑炎患者脑脊液Aβ水平明显降低,且与认知水平相关,可能是抗NMDAR脑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NMDAR脑炎 β淀粉样蛋白 TAU蛋白 MoCA评分 mRS评分
下载PDF
羟基红花黄素A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半暗带自噬活性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龚哲 张晓旎 +3 位作者 李红红 黎祥喷 彭英 潘经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49-454,共6页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后羟基红花黄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YSA)对缺血半暗带自噬活性的调控机制。方法:构建雄性SD大鼠脑缺血90 min再灌注模型,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 ischmia/reperfusion,I/R)组、I/R+HSYA组和...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后羟基红花黄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YSA)对缺血半暗带自噬活性的调控机制。方法:构建雄性SD大鼠脑缺血90 min再灌注模型,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 ischmia/reperfusion,I/R)组、I/R+HSYA组和假手术+HSYA组,分别在再灌注后6 h、1 d、3 d和7 d对大鼠进行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m NSS),同时检测缺血半暗带的自噬活性、凋亡及干扰素β(IFN-β)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缺血半暗带在6 h^7 d内可见LC3-Ⅱ蛋白表达增高及SQSTM1/P62蛋白降解,提示自噬激活;与I/R组比较,I/R+HSYA组的自噬活性在1 d和3 d时明显升高(P<0.05),7 d时则明显降低(P<0.05)。同时,I/R组的IFN-β表达较假手术组在6 h时升高(P<0.05),1 d和3 d时降低(P<0.05),7 d时恢复正常;而I/R+HSYA组的IFN-β表达在1 d和3 d时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I/R组(P<0.05),并且3 d时的细胞凋亡少于I/R组,m NSS评分自4 d起明显低于I/R组(P<0.05)。结论:HSYA可动态调节缺血半暗带的自噬活性和IFN-β表达,从而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羟基红花黄素A 自噬 干扰素Β
下载PDF
Boom黏土热-力耦合弹塑性损伤模型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龚哲 陈卫忠 +3 位作者 于洪丹 马永尚 田洪铭 李香玲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433-2442,2450,共11页
黏土的热-力耦合本构模型研究在许多工程领域,尤其是核废料地下处置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工程意义。根据Boom黏土的在不同温度下的三轴与固结试验的结果,综合考虑了温度对黏土的强度与弹性模量的影响,在Drucker-Prager(简称D-P)帽盖模型... 黏土的热-力耦合本构模型研究在许多工程领域,尤其是核废料地下处置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工程意义。根据Boom黏土的在不同温度下的三轴与固结试验的结果,综合考虑了温度对黏土的强度与弹性模量的影响,在Drucker-Prager(简称D-P)帽盖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硬化方程和热损伤、力学损伤的演化方程,建立了适用于黏土的热-力耦合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将模型在ABAQUS中进行了二次开发,根据试验结果反演得到了Boom黏土的模型参数。利用所建立的本构模型,对比利时HADES试验室中的ATLAS III现场试验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的结果能较好地吻合,证明了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om黏土 热-力耦合 Drucker-Prager帽盖模型 损伤 本构模型 ATLASⅢ现场加热试验
原文传递
脑梗死并发食管鳞状细胞癌人群中nm23-H1和MMP-9表达及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龚哲 尚闯 +1 位作者 刘兴安 单国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9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并发食管鳞状细胞癌人群中nm23-H1和MMP-9表达情况以及生物学意义。方法选取2011-10—2012-11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住院治疗,且经术后病理证实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74例,同时选取正常食管黏膜组织42例作为对照,采用免... 目的探讨脑梗死并发食管鳞状细胞癌人群中nm23-H1和MMP-9表达情况以及生物学意义。方法选取2011-10—2012-11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住院治疗,且经术后病理证实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74例,同时选取正常食管黏膜组织42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nm23-H1和MMP-9情况。结果nm23-H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9%和92.9%,MMP-9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5%和9.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nm23-H1和MMP-9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肿瘤侵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nm23-H1的表达同时与肿瘤分化程度、切端癌残留有关(P<0.05);nm23-H1与MMP-9在食管癌中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nm23-H1与MMP-9与食管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nm23-H1表达缺失和MMP-9高表达可以促进肿瘤细胞侵润和转移,可以作为食管癌患者肿瘤侵润和转移的标志物,同时也可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转移抑制基因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食管鳞状细胞癌 生物学意义
下载PDF
调强适形放疗联合同期化疗治疗胸上段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龚哲 尚闯 《当代医学》 2014年第7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调强适形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联合同期化疗治疗胸上段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我院胸上段食管癌患者86例随机分为放化疗联合组及单纯放疗组,两组放疗均采用调强适形放疗法,联合组同时... 目的探讨调强适形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联合同期化疗治疗胸上段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我院胸上段食管癌患者86例随机分为放化疗联合组及单纯放疗组,两组放疗均采用调强适形放疗法,联合组同时采用TP或PF的化疗方案,比较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生存率及毒副反应。结果放化疗联合组近期疗效优于单纯放疗组;放化疗联合组1、2、3年生存率均高于单纯放疗组;治疗期间放化疗联合组毒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单纯放疗组,但均可以控制,没有明显影响治疗,远期毒副反应不明显。结论调强适形放疗联合同期化疗治疗胸上段食管癌可显著提高近期疗效和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毒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适形放疗 同期化疗 胸上段食管癌
下载PDF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let-7f表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龚哲 赵绍云 +6 位作者 张静 徐小隔 何霞 邓文静 牛瑞娜 滕军放 贾延劼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23期8-10,共3页
目的本研究拟初步探讨let-7f与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及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神经重症ICU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标本(128例),并收集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人群、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将血清标本进行miRNA提取、反... 目的本研究拟初步探讨let-7f与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及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神经重症ICU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标本(128例),并收集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人群、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将血清标本进行miRNA提取、反转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以检测血清中let-7f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血清let-7f在大面积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中表达较正常人群显著下调(P<0.05);在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中的表达水平较正常人群无显著性差异。血清let-7f在大面积脑梗死合并出血转化患者中表达较正常人群显著上调(P<0.05),但较脑出血患者无显著性差异。血清let-7f在脑出血患者中的表达水平较正常人群显著上调(P<0.05)。血清let-7f在非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中的表达水平较正常人群显著上调(P<0.05),但低于脑出血患者。血清let-7f表达水平与肺部感染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let-7f与脑出血或脑梗死合并出血呈高度正相关性,其次与梗死面积呈负相关。结论血清let-7f表达水平对于大面积前循环脑梗死的诊断及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t-7f 大面积脑梗死 脑出血
下载PDF
线粒体功能损伤在NOD样受体家族蛋白3炎症体激活中的调控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龚哲 彭英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9年第1期104-109,共6页
NOD样受体家族蛋白3(NLRP3)炎症体的激活多由各种外源性或内源性剌激产生,进一步激活caspase-1,促使IL-1P和IL-18的成熟分化及分泌,从而引发炎症反应。激活过度的NLRP3炎症体可造成组织损伤及器官功能失调,甚至导致多种疾病。但目前对... NOD样受体家族蛋白3(NLRP3)炎症体的激活多由各种外源性或内源性剌激产生,进一步激活caspase-1,促使IL-1P和IL-18的成熟分化及分泌,从而引发炎症反应。激活过度的NLRP3炎症体可造成组织损伤及器官功能失调,甚至导致多种疾病。但目前对其激活机制的具体调控并不十分清楚。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线粒体功能障碍与多种疾病中的NLRP3激活有关,且多作为上游激活因子提供ROS促使NLRP3寡聚化,并作为炎症体聚合的重要场所.或者乙酰化atubulin使线粒体位置靠近NLRP3。其分子机制多与K*外流及胞内失平衡有关。本文将着眼于NLRP3炎症体激活的机制以及线粒体功能障碍与其激活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D样受体家族蛋白3炎症体 线粒体 炎症 氧自由基
下载PDF
基于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脆性岩石破坏试验研究 被引量:39
9
作者 马永尚 陈卫忠 +2 位作者 杨典森 杨建平 龚哲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7-123,共7页
利用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3D-DIC)观测系统研究单轴压缩状态下带中心圆孔花岗岩岩板的破坏全过程,得到了含孔洞岩石破坏过程中观测面的三维全场位移和应变,不仅能够直观地反映岩石表面裂隙的产生、扩展及相互连通的演化过程,亦能够确... 利用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3D-DIC)观测系统研究单轴压缩状态下带中心圆孔花岗岩岩板的破坏全过程,得到了含孔洞岩石破坏过程中观测面的三维全场位移和应变,不仅能够直观地反映岩石表面裂隙的产生、扩展及相互连通的演化过程,亦能够确定裂纹的位置、形态以及扩展方向等具体信息,还能重现加载过程中试样表面的压缩(平行荷载方向)、剥离(垂直荷载方向)、膨胀及剥落(垂直试样表面方向)。结果表明:3D-DIC技术在岩土力学试验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岩石材料破坏过程中应变场的演化能较好地反映其内部裂纹的产生和扩展规律。根据全场应变云图可以判断岩石裂纹扩展演化的情况;裂纹的演化具有强烈的非线性特征,在试样接近破坏时形成的"X"型对称变形局部化带,最终只形成一条宏观破坏带,荷载方向、岩石结构及其内部的非均匀性都会对最终宏观破裂带的位置产生影响;利用3D-DIC观测系统进行岩石变形破坏机制的研究是有效的,可为岩土介质宏细观变形破坏机制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带孔岩板 非接触 全场应变测量 裂纹扩展 破坏
原文传递
黏土岩温度-渗流-应力耦合特性试验与本构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0
作者 陈卫忠 龚哲 +2 位作者 于洪丹 马永尚 田洪铭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17-1238,共22页
高放废物处置库、垃圾填埋场等工程中常常涉及到温度场(T)、渗流场(H)和应力场(M)的耦合作用的问题。从试验和理论模型两个角度综述国内外黏土岩温度-渗流-应力耦合特性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其传热特性、温度影响下的渗流特性、变形、强... 高放废物处置库、垃圾填埋场等工程中常常涉及到温度场(T)、渗流场(H)和应力场(M)的耦合作用的问题。从试验和理论模型两个角度综述国内外黏土岩温度-渗流-应力耦合特性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其传热特性、温度影响下的渗流特性、变形、强度、蠕变特性。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黏土岩水-热迁移模型以及热-力耦合本构模型的适应性。基于上述认识,通过试验研究了比利时Boom clay在温度作用下的强度、渗透性、蠕变性等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Boom clay的强度有所降低,渗透性显著增强,蠕变速率明显加快。提出了适用于Boom clay的THM耦合弹塑性损伤模型,计算结果验证了模型能合理反映温度的影响。最后,探讨了黏土岩THM耦合机理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岩 温度-渗流-应力耦合 水热迁移 力学性质 本构模型
原文传递
盐酸安罗替尼单药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侯继院 祁佩红 +2 位作者 王海霞 龚哲 单国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2565-2568,共4页
目前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患者的预后较差[1]。尽管铂类联合依托泊苷作为一线方案在ES-SCLC中有较高的缓解率,但大部分患者会在半年左右进展或复发[2]。二线的拓扑替康方案由于疗效的种族差异及较高的血液学毒性,从而限制了其在中... 目前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患者的预后较差[1]。尽管铂类联合依托泊苷作为一线方案在ES-SCLC中有较高的缓解率,但大部分患者会在半年左右进展或复发[2]。二线的拓扑替康方案由于疗效的种族差异及较高的血液学毒性,从而限制了其在中国SCLC患者中的应用[3]。在标准方案治疗失败后,ES-SCLC患者迫切需要有效的治疗药物[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泊苷 拓扑替康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血液学毒性 疗效及安全性 SCLC 种族差异 缓解率
下载PDF
Boom Clay蠕变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卫忠 袁克阔 +3 位作者 于洪丹 赵武胜 龚哲 李香玲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981-1990,共10页
Boom Clay为比利时第三纪细密黏土沉积物,其力学性质十分复杂,尤其是其显著的蠕变特性更需进行广泛的试验和深入的理论研究。通过室内固结和三轴蠕变试验,研究不同应力水平下的蠕变特性;建立以不可恢复应变为变量的不显含时间的分离型... Boom Clay为比利时第三纪细密黏土沉积物,其力学性质十分复杂,尤其是其显著的蠕变特性更需进行广泛的试验和深入的理论研究。通过室内固结和三轴蠕变试验,研究不同应力水平下的蠕变特性;建立以不可恢复应变为变量的不显含时间的分离型屈服面蠕变本构模型,避免了传统显含时间项的蠕变模型在土体经历加、卸载过程等复杂工况的实际计算中,具体蠕变时间确定的难题。将所建新型蠕变模型在ABAQUS软件中实现二次开发,并通过不同蠕变参数下的基本性能检验和蠕变试验的模拟,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和所编程序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BOOM CLAY 泥岩 黏土岩 蠕变 本构模型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肝癌并门静脉癌栓近期疗效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兴安 张松 +3 位作者 单国用 侯继院 王海霞 龚哲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3期189-192,共4页
目的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对原发性肝癌(PH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72例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单纯行TACE,B组行TACE联合3DCRT,观察两组近期疗效及毒性和不良反... 目的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对原发性肝癌(PH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72例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单纯行TACE,B组行TACE联合3DCRT,观察两组近期疗效及毒性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原发肿瘤有效率为55.6%(20/36),门静脉癌栓(PVTT)消失率为25.0%,1、2年生存率分别为27.8%(10/36)、13.9%(5/36),B组原发肿瘤有效率为77.8%(28/36),PVTT消失率为50.0%(18/36),1、2年生存率分别为52.8%(19/36)、44.4%(16/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放射性肝脏毒性反应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两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3DCRT治疗PHC并PVTT近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耐受,是PHC并PVTT治疗有效可行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栓塞 治疗性 放射疗法 适形
下载PDF
KDR基因遗传变异对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海霞 刘兴安 +2 位作者 侯继院 龚哲 单国用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7期802-808,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激酶插入区受体(KDR)基因遗传变异对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135例一线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的NSCLC患者,收集外周血及活检癌组织标本分别用来进行基因分型及...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激酶插入区受体(KDR)基因遗传变异对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135例一线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的NSCLC患者,收集外周血及活检癌组织标本分别用来进行基因分型及表达测定。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其他变量的相关性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基因型和预后的单变量分析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并通过Cox风险比例模型对其他变量进行校正。结果:在KDR的标记多态性位点中,只发现了V297I位点的临床意义。V297I位点位于该基因的编码区,在研究人群的基因分布频率为:CC型99例(73.33%),CT型33例(24.44%),TT型3例(2.23%),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14,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898)。后期比较将TT型和CT型患者合并,对不同基因型患者进行疗效分析发现:CT/TT基因型患者和野生型CC型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41.67%和47.47%(P=0.549)。CT/TT和CC基因型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 PFS)分别为6.2和8.6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在总生存期(OS)方面,两种基因型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m OS)分别为18.9和21.5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对无进展生存期(PFS)构建多变量的Cox模型校正之后发现CT/TT基因型对PFS的影响仍然具有统计学意义(OR=1.95,P=0.019)。另外,进一步在68例癌组织标本的表达分析中发现,CT/TT基因型患者相对于野生型的CC型患者,癌组织中KDR的表达明显较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KDR基因V297I位点可能通过影响KDR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贝伐珠单抗 激酶插入区受体 多态性 疗效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与肿瘤标志物变化及近期疗效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海霞 单国用 +2 位作者 刘兴安 侯继院 龚哲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目的探析立体定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与肿瘤标志物变化及近期疗效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案分为IMRT组(采取逆向调强放疗,n=70)与3D-CRT组(采取三维适形放疗,n=60)。比较两组... 目的探析立体定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与肿瘤标志物变化及近期疗效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案分为IMRT组(采取逆向调强放疗,n=70)与3D-CRT组(采取三维适形放疗,n=60)。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与治疗前后的血清CA125、CA153、CA199、CEA水平、T细胞亚群,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立体定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影响因素。结果 IMRT组总有效率为72.86%,高于3D-CRT组55.00%(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CA125、CA153、CA199、CEA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同时IMRT组治疗后的血清CA125、CA153、CA199、CEA水平低于3D-CRT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下降、CD8+较治疗前升高(P均<0.05),IMRT组治疗后的CD3+、CD4+、CD4+/CD8+高于3D-CRT组、CD8+低于3D-CRT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CA125阳性、CA153阳性、CA199阳性、CEA阳性等为近期疗效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立体定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取得良好效果,其中年龄>65岁、CA125、CA153、CA199、CEA阳性为近期疗效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疗 非小细胞肺癌 近期疗效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伽马刀治疗多发脑转移瘤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海霞 单国用 +2 位作者 刘兴安 侯继院 龚哲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12期1891-1894,共4页
目的:了解伽马刀治疗多发脑转移瘤预后的影响因素,从而提高多发脑转移瘤患者的生存率。方法:选择使用伽马刀治疗的多发脑转移瘤患者238例并回顾性分析各种因素对于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多发脑转移瘤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06天,单因素分... 目的:了解伽马刀治疗多发脑转移瘤预后的影响因素,从而提高多发脑转移瘤患者的生存率。方法:选择使用伽马刀治疗的多发脑转移瘤患者238例并回顾性分析各种因素对于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多发脑转移瘤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06天,单因素分析伽马刀治疗多发脑转移瘤与KPS、放射剂量、中枢外转移以及原发病灶控制等4个单因素有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最后得出,KPS(P=0.003,Wald=9.100)、中枢外转移(P=0.019,Wald=6.542)以及原发病灶控制(P=0.002,Wald=11.492)是影响伽马刀治疗多发脑转移瘤预后的因素。结论:影响多发脑转移瘤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包括KPS、中枢外转移以及原发病灶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马刀 多发脑转移瘤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let-7f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明哲 龚哲 +6 位作者 王静 王以文 姚要兵 侯晓灿 焦淑洁 滕军放 贾延劼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0期8048-8055,共8页
背景:micro RNA let-7f和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具体作用及两者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尚不可知。目的:分析let-7f及白细胞介素6表达水平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两者的关系。方法:1构建let-7f过表达及抑制慢病毒载... 背景:micro RNA let-7f和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具体作用及两者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尚不可知。目的:分析let-7f及白细胞介素6表达水平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两者的关系。方法:1构建let-7f过表达及抑制慢病毒载体,分别转染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实验分为4个组:转染上调组(转染LV-rno-let-7f-up)、转染下调组(转染LV-rno-let-7f-down)、阴性转染组(转染空病毒)、未转染组(不进行病毒转染)。q RT-PCR检测各组细胞let-7f表达水平。MTT法、流式细胞术和ELISA等方法检测不同let-7f表达水平下细胞增殖情况及白细胞介素6表达水平,q 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Cyclin D1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2预测let-7f潜在的靶基因,构建野生型/突变型白细胞介素6 3’UTR报告基因载体,分别与let-7f/let-7f inhibitor共转染293T细胞系,测定荧光素酶活性。结果与结论:let-7f转染上调组较未转染组及阴性转染组细胞增殖能力及克隆能力明显增强,G1期细胞数明显减少,S期明显增多,凋亡减少(P<0.05);转染下调组结果与其相反。let-7f转染上调组细胞培养液中的白细胞介素6表达水平低于未转染组及阴性转染组(P<0.05);转染下调组细胞培养液中的白细胞介素6则明显升高(P<0.05);Western blot、定量PCR显示let-7f转染上调组Cyclin D1蛋白及m RNA表达上调(P<0.05);转染下调组表达均下调(P<0.05);未转染组与阴性转染组所有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野生型白细胞介素6 3’UTR报告基因载体与let-7f共转染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减低(P<0.05)。结果表明上调let-7f表达水平可显著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活性及克隆形成能力,减少凋亡,而下调let-7f表达水平则出现抑制作用。白细胞介素6过表达可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考虑白细胞介素6是let-7f的靶基因,let-7f可能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6表达而促进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间质干细胞 白细胞介素6 细胞增殖 组织工程 干细胞 骨髓干细胞 let-7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慢病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燃煤烟气微生物循环脱硫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蒋磊 陶语若 +1 位作者 沈超 龚哲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8-141,共4页
以氧化亚铁硫杆菌固定化生物膜和铁离子复合体系为基础构建了燃煤烟气的微生物循环脱硫工艺。以多面空心球为载体实现了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固定化,固定化生物膜具有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的特点,有利于细菌的吸附及SO2的脱除。脱硫试验表明... 以氧化亚铁硫杆菌固定化生物膜和铁离子复合体系为基础构建了燃煤烟气的微生物循环脱硫工艺。以多面空心球为载体实现了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固定化,固定化生物膜具有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的特点,有利于细菌的吸附及SO2的脱除。脱硫试验表明,SO2入口浓度1 000 mg/m3以下,烟气流量1.0 m3/h,循环液流量40~60L/h为适宜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烟气 氧化亚铁硫杆菌 微生物循环脱硫工艺
下载PDF
酒精依赖患者的脑白质病变分级及其与血清神经丝轻链蛋白及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燕 李燕飞 +4 位作者 段冉冉 姚要兵 龚哲 景黎君 贾延劼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0期3656-3659,共4页
目的评估酒精依赖患者脑白质病变(WML)的程度,监测血清神经丝轻链蛋白(NfL)的表达变化,并探讨酒精依赖患者脑WML程度与NfL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将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通过社会招募纳入的40例酒精依赖患者(酒... 目的评估酒精依赖患者脑白质病变(WML)的程度,监测血清神经丝轻链蛋白(NfL)的表达变化,并探讨酒精依赖患者脑WML程度与NfL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将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通过社会招募纳入的40例酒精依赖患者(酒精依赖组)和20例非饮酒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于门诊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通过Fazekas量表评定研究对象脑WML程度,通过单分子阵列检测酒精依赖组和对照组血清NfL表达变化,通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酒精依赖患者的认知功能,分析脑WML程度与NfL水平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酒精依赖患者Fazekas量表评分、NfL水平高于对照组,MoCA评分低于对照组,WML评分与NfL水平呈正相关,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结论酒精依赖患者脑WML较重,认知功能下降,NfL可能为评估酒精依赖脑白质损伤严重程度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依赖 脑白质病变 神经丝轻链蛋白 认知障碍
下载PDF
吗啡依赖影像学特点的初步探讨及其与酒精依赖影像学特点的差异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燕飞 龚哲 +7 位作者 刘田田 段冉冉 景黎君 姚要兵 彭英 王鸿轩 曾莞勇 贾延劼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3期2309-2313,共5页
目的探讨吗啡依赖患者磁共振成像(MRI)的特点,并对比吗啡依赖与酒精依赖的MRI差异。方法自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通过社会招募的方式纳入15例吗啡依赖患者,同时按照1∶2比例选取30例酒精依赖患者,完善MRI检查,总结分析吗啡依赖患者和酒... 目的探讨吗啡依赖患者磁共振成像(MRI)的特点,并对比吗啡依赖与酒精依赖的MRI差异。方法自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通过社会招募的方式纳入15例吗啡依赖患者,同时按照1∶2比例选取30例酒精依赖患者,完善MRI检查,总结分析吗啡依赖患者和酒精依赖患者的影像学特点,比较吗啡依赖患者与酒精依赖患者的影像学差异。结果吗啡依赖患者MRI正常者3例,异常者12例,异常MRI主要表现为脑萎缩、腔隙性脑梗死。其中,脑萎缩以眶额叶、颞叶内侧、岛叶为主,腔隙性脑梗死多位于侧脑室旁和基底节区。酒精依赖患者MRI正常者18例,异常者12例,异常MRI主要表现为脑白质脱髓鞘、腔隙性脑梗死。吗啡依赖患者脑萎缩、腔隙性脑梗死的比率较酒精依赖更高(P<0.05)。结论吗啡依赖患者可以出现脑萎缩、腔隙性脑梗死等影像学改变,且比率较酒精依赖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依赖 酒精依赖 脑萎缩 脑白质脱髓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