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载脂蛋白E及其基因变异在脂蛋白肾病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龚如军 刘志红 +6 位作者 陈朝红 程震 张波 李世军 周虹 陈惠萍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29-334,共6页
目的 :研究载脂蛋白E(apoE)及其遗传变异在中国人脂蛋白肾病 (LPG)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收集本研究所收治的 5例肾活检病理明确诊断的LPG患者 ,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apoE水平 ,PCR RFLP法研究apoE基因的遗传变异。... 目的 :研究载脂蛋白E(apoE)及其遗传变异在中国人脂蛋白肾病 (LPG)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收集本研究所收治的 5例肾活检病理明确诊断的LPG患者 ,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apoE水平 ,PCR RFLP法研究apoE基因的遗传变异。  结果 :5例患者均以浮肿、尿检异常起病 ,肾功能正常 ;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低蛋白血症和肾脏体积增大 ;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显著增高 ,而总胆固醇正常或轻度增高 ;apoB、apoE水平也明显增高 ,而apoA 1正常 ;血清蛋白电泳显示α2、β 球蛋白增高。ApoE基因型分别为ε2 /3、ε3/3、ε3/4 ;另两患者为母子 ,RFLP图谱中均显示相同的异常条带 ,与apoETokyo型变异条带相似。  结论 :中国人LPG患者血清apoE水平明显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肾病 载脂蛋白E 遗传变异 病理
下载PDF
IgA肾病患者甘露糖结合蛋白基因多态性的功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龚如军 刘志红 +1 位作者 刘栋 黎磊石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81-588,共8页
探讨IgA肾病 (IgAN)患者甘露糖结合蛋白 (MBP)基因第 5 4号密码子基因多态性对其功能的影响 ,阐明MBP基因多态性与IgAN免疫病理多样性之间联系的本质 .按照MBP基因型分别选取 5 8例IgAN患者 ,其中 30例为单纯IgA伴C3沉积 (A组 ) ,2 8例... 探讨IgA肾病 (IgAN)患者甘露糖结合蛋白 (MBP)基因第 5 4号密码子基因多态性对其功能的影响 ,阐明MBP基因多态性与IgAN免疫病理多样性之间联系的本质 .按照MBP基因型分别选取 5 8例IgAN患者 ,其中 30例为单纯IgA伴C3沉积 (A组 ) ,2 8例为IgA、IgG、IgM伴C3、C1q沉积 (AGM组 ) ;另选取 32名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 .用PCR RFLP方法对所有个体MBP基因型进行分析 ,同时从各个体获得外周血清 ,应用ELISA双抗夹心法测定血清MBP浓度 ,分析比较MBP基因多态性与MBP血清浓度的关系 .①正常对照组中 ,MBP基因GGC/GGC型和GGC/GAC型群体血清MBP浓度分别为 (1711± 177)ng/mL (n =19)、(2 93± 6 3)ng/mL (n =11) ;IgAN患者A组和AGM组GGC/GGC型、GGC/GAC型血清MBP浓度分别为(16 2 2± 194 )ng/mL (n =16 )、(2 71± 4 6 )ng/mL (n =12 )和 (15 12± 2 11)ng/mL (n =17)、(2 10± 4 2 )ng/mL (n =10 ) .上述各人群中 ,GGC/GGC型与GGC/GAC型血清MBP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0 0 1) ,GGC/GAC型MBP水平约为GGC/GGC型的 1/6~ 1/8.各人群中由于GAC/GAC型极罕见 ,因此MBP水平无统计学意义 ,但该基因型个体血清MBP水平极低且均相互接近 (<10ng/mL) ,远低于另两种基因型血清MBP的平均水平 .②正常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糖结合蛋白 基因多态性 IGA肾病 机体免疫系统 免疫病理 调理作用
下载PDF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的基因多态性与狼疮性肾炎肾小球的微血栓 被引量:2
3
作者 龚如军 刘志红 +3 位作者 周虹 陈惠萍 曾彩虹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 :探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 1(PAI 1)基因启动子区 - 6 75bp4G/ 5G多态性与狼疮性肾炎 (LN)肾小球微血栓形成的关系。 方法 :选取 10 1例LN患者 ,所有患者均行经皮肾活检。其中 46例患者伴有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内微血栓 (T组 ) ,5 ... 目的 :探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 1(PAI 1)基因启动子区 - 6 75bp4G/ 5G多态性与狼疮性肾炎 (LN)肾小球微血栓形成的关系。 方法 :选取 10 1例LN患者 ,所有患者均行经皮肾活检。其中 46例患者伴有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内微血栓 (T组 ) ,5 5例患者不伴血栓 (non T组 )。应用PCR SLP法分析基因型。同时收集肾活检时各患者的临床资料。正常对照组包括 12 8名健康成人。  结果 :①T组血清肌酐 (SCr)水平显著高于non T组 ,蛋白尿和血尿也较non T组严重 ;但两组间血清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无差异 ;②PAI I基因 4G/ 4G基因型及 4G型等位基因与T组显著相关 ;LN中 4G/ 4G型患者形成袢内血栓的相对风险率为OR =2 96 ,95 %CI:1 2 6~ 6 92。  结论 :LN肾小球微血栓的形成与PAI I基因 4G/ 5G多态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 狼疮性肾炎 肾小球微血栓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甘露糖结合蛋白基因多态性与IgA肾病免疫病理类型的关联 被引量:5
4
作者 龚如军 刘志红 +1 位作者 陈朝红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01-205,共5页
目的 :根据甘露糖结合蛋白 (MBP)基因多态性对其功能的影响 ,探讨MBP基因多态性与IgA肾病免疫病理间的联系。  方法 :选取 1 4 7例IgA肾病 (IgAN)患者 ,其中 77例为肾小球单纯IgA伴C3沉积 ,70例为肾小球IgA ,IgG ,IgM伴C3,C1q沉积。使... 目的 :根据甘露糖结合蛋白 (MBP)基因多态性对其功能的影响 ,探讨MBP基因多态性与IgA肾病免疫病理间的联系。  方法 :选取 1 4 7例IgA肾病 (IgAN)患者 ,其中 77例为肾小球单纯IgA伴C3沉积 ,70例为肾小球IgA ,IgG ,IgM伴C3,C1q沉积。使用PCR RFLP方法对MBP基因多态性与IgAN免疫沉积的关系进行了观察。 结果 :①本研究中正常人群MBP基因多态性分布与文献报道的华人及高加索人种接近并无显著差异。②IgAN中大量免疫沉积 (IgA ,IgG ,IgM ,C3,C1q)患者MBP基因GGC/GAC基因型的发生频率明显高于单纯IgA沉积 (IgA ,C3)患者 (41 4 %vs 1 9 5 % ,P <0 0 1 ) ,而GGC/GGC基因型的发生频率明显低于单纯IgA沉积患者 (5 5 7%vs 76 6 % ,P<0 0 1 )。IgAN的大量免疫沉积患者GAC等位基因的发生频率明显高于单纯IgA沉积患者 (0 2 36vs 0 1 36 ,P <0 0 5 ) ,而GGC等位基因的发生频率明显低于单纯IgA沉积患者 (0 76 4vs0 86 4,P <0 0 5 ) ,GAC等位基因与IgAN的大量免疫沉积明显相关 (OR =1 95 ,95 %CI:1 0 6~ 3 5 8)  结论 :IgAN免疫病理表现多样性受基因背景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病肾 免疫病理
下载PDF
甘露糖结合蛋白 被引量:4
5
作者 龚如军 刘志红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62-268,共7页
关键词 甘露糖结合蛋白 机体防御分子 SLE 肾病
下载PDF
组织切片肾小球微分离技术在肾脏病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龚如军 刘志红 +3 位作者 胡可斌 李颖健 王建平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34-538,共5页
目的 :建立组织切片肾小球微分离技术 ,并将其应用于肾脏病分子病因学的研究。  方法 :选取肾脏病患者的肾活检组织石蜡切片。选取结构正常的肾小球、节段硬化肾小球和球性硬化肾小球分别进行肾小球微分离。一步法提取微分离肾小球DNA... 目的 :建立组织切片肾小球微分离技术 ,并将其应用于肾脏病分子病因学的研究。  方法 :选取肾脏病患者的肾活检组织石蜡切片。选取结构正常的肾小球、节段硬化肾小球和球性硬化肾小球分别进行肾小球微分离。一步法提取微分离肾小球DNA。PCR 微型凝胶电泳检验DNA质量。质量合格DNA应用于高保真PCR扩增TGF βⅡ型受体基因片段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结果 :在成功获取肾小球丝球体的同时 ,相邻组织肾小囊壁保留完好 ;微分离小球一步法提取的DNA合格率 87 5 % ;各样本经高保真PCR扩增后 ,杂带少 ,目的条带清晰。密度随肾小球硬化程度递减。  结论 :本研究利用常规肾活检组织石蜡切片建立了肾小球微分离技术 ,进而用微分离肾小球提取DNA成功地进行了DNA扩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微分离 分子病因学 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性肾病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2
7
作者 龚如军 胡伟新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52-155,共4页
大量流行病学资料表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性肾病(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asociatednephropathy,HIVAN)是HIV1感染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在黑人中,约有10%... 大量流行病学资料表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性肾病(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asociatednephropathy,HIVAN)是HIV1感染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在黑人中,约有10%的HIV感染者伴有HIVAN,H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肾病 发病机制 艾滋病 并发症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的遗传学研究策略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龚如军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69-273,共5页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遗传学 发病机制
下载PDF
DNA微阵列技术及其在肾脏病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9
作者 龚如军 王庆文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8-61,共4页
关键词 DNA微阵列 基因芯片 肾脏病
下载PDF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性蛋白尿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鲍浩 龚如军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4-160,共7页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是脑垂体前叶分泌的神经内分泌多肽。它是体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黑素皮质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ACTH具有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和皮质增生、降低血脂、刺激胰岛素分泌、调节免疫和神经系统功能等作用,曾...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是脑垂体前叶分泌的神经内分泌多肽。它是体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黑素皮质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ACTH具有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和皮质增生、降低血脂、刺激胰岛素分泌、调节免疫和神经系统功能等作用,曾被广泛用于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NS)。近来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显示,ACTH能够有效缓解难治性NS患者蛋白尿,但迄今大多是单中心非随机临床研究。ACTH疗效可能与其促进糖皮质激素分泌、降低血脂、调节免疫、保护足细胞以及调节胆碱能抗炎通路有关,但迄今尚不明确;需要综合多种研究手段进一步研究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脏疾病 足细胞 蛋白尿
下载PDF
趋化因子及受体在T细胞致敏和Th1/Th2介导的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11
作者 龚如军 杨俊伟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5期449-454,共6页
关键词 趋化因子 TH1 TH2 免疫应答 T细胞
全文增补中
GSK3β促进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HK-2细胞纤维化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凯 陈姗 +2 位作者 龚如军 黎松 何凤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1921-1924,共4页
目的阐明GSK3β对于肾脏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方法以TGF-β1诱导的体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为研究对象,以GSK3β特异抑制剂LiCl处理细胞和不同GSK3β表达质粒(野生型GSK3β表达质粒GSK3β-WT;第9位点上丝氨酸突变为丙氨酸,由此不能... 目的阐明GSK3β对于肾脏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方法以TGF-β1诱导的体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为研究对象,以GSK3β特异抑制剂LiCl处理细胞和不同GSK3β表达质粒(野生型GSK3β表达质粒GSK3β-WT;第9位点上丝氨酸突变为丙氨酸,由此不能再被磷酸化失活而具有固有活性的GSK3β突变质粒GSK3β-S9A;第85、86位点上赖氨酸突变为丙氨酸、失去激酶活性的GSK3β突变质粒GSK3β-KD)转染细胞,观察肾脏纤维化的标志性分子纤维连接素蛋白(fibronectin,FN)表达水平的改变,以及对TGF-β/Smad信号通路的作用。结果 LiCl增加HK-2细胞GSK3β的磷酸化,抑制GSK3β的活性,同时降低了细胞基础水平和TGF-β1诱导的FN表达。过表达的GSK3β-WT增强TGF-β1诱导的FN表达,而这种效应在GSK3β-S9A转染细胞更为显著。过表达GSK3β-KD抑制TGF-β1诱导的FN表达。分析对TGF-β/Smad信号通路的作用,LiCl可以抑制TGF-β1诱导的Smad3磷酸化,而对Smad2磷酸化水平无影响。同时,LiCl也不改变Smad3的总蛋白表达。结论 GSK3β通过TGF-β1/Smad3信号通路促HK-2细胞纤维化,抑制GSK3β可以抗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纤维化 糖原合成酶激酶3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3蛋白质
原文传递
中学生怎样“读”文言文
13
作者 刘楚群 龚如军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4年第3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中学 文言文 阅读指导 语文教学 语文素质 教学手段
下载PDF
重视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生命自觉意识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龚如军 《成才之路》 2019年第12期15-15,共1页
新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强调提升学生的生命自觉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文章分析什么是生命自觉意识,探讨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生命自觉意识。
关键词 班级管理 生命自觉意识 班级制度 学习习惯
下载PDF
“四问”直击“常见的量”教学底线
15
作者 龚如军 《小学教学参考》 2021年第2期73-74,共2页
数学教师都要知道一个道理,即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研究和学习都是以问题为开端的。问题的技术含量与巧妙性决定教学效果,也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问题 度量单位 课堂
下载PDF
基于新课标的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
16
作者 龚如军 《成才之路》 2019年第4期56-56,共1页
数学教学生活化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对数学有更深刻的了解。具体策略上,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让教学更贴近生活,要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观察事物,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要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学生活化 教学方式 自信心
下载PDF
甘露糖结合蛋白基因多态性在IgA肾病肾组织免疫沉积多样性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龚如军 刘志红 +2 位作者 陈朝红 刘栋 黎磊石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83-87,共5页
目的 探讨甘露糖结合蛋白 (mannose- binding protein,MBP)基因第 5 4号密码子 GGC→GAC变异在 Ig A肾病 (Ig A nephropathy,Ig AN)患者肾小球免疫沉积多样性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140名正常健康成人 ;147例 Ig AN患者 ,其中 77例... 目的 探讨甘露糖结合蛋白 (mannose- binding protein,MBP)基因第 5 4号密码子 GGC→GAC变异在 Ig A肾病 (Ig A nephropathy,Ig AN)患者肾小球免疫沉积多样性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140名正常健康成人 ;147例 Ig AN患者 ,其中 77例为单纯 Ig A伴 C3沉积 (A组 ) ,70例为 Ig A、Ig G、Ig M伴 C3、C1q沉积 (AGM组 )。使用 PCR- RFL P法分析 MBP基因型 ;同时应用 EL ISA法对 5 8例 Ig AN患者和 32名正常人血清 MBP浓度进行了测定 ,分析比较 MBP不同基因型与其血清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1) MBP基因 GAC型等位基因与 Ig AN的大量免疫沉积明显相关 (OR=1.95 ,95 % CI:1.0 6~ 3.5 8)。 (2 )无论在 A组还是在 AGM组 ,GAC等位基因携带者中起病时有前驱感染史者均显著多于 GGC纯合子(P<0 .0 5 )。 (3)不同人群中 ,GGC/ GGC型血清 MBP水平均明显高于 GGC/ GAC型 (P<0 .0 0 0 1) ,GAC/GAC型血清 MBP水平接近于 0。结论  Ig AN患者肾小球免疫沉积物的类型与 MBP基因多态性密切相关 ,不同个体先天性防御屏障功能的差异在 Ig AN肾小球免疫沉积多样性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甘露糖结合蛋白 基因多态性 肾小球免疫沉积多样性
原文传递
PAI-1基因和纤维蛋白原β链基因多态性与狼疮性肾炎肾小球微血栓的关系 被引量:7
18
作者 龚如军 刘志红 +1 位作者 陈朝红 黎磊石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 探讨纤溶酶原活化剂抑制物 - 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1,PAI- 1)基因和纤维蛋白原β链基因多态性与狼疮性肾炎 (lupus nephritis,L N)肾小球微血栓形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0 1例 L N患者 ,依据肾活检组织肾小... 目的 探讨纤溶酶原活化剂抑制物 - 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1,PAI- 1)基因和纤维蛋白原β链基因多态性与狼疮性肾炎 (lupus nephritis,L N)肾小球微血栓形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0 1例 L N患者 ,依据肾活检组织肾小球微血栓的有无 ,将患者分为两组 :L N伴血栓 (L N+T)组 46例 ;不伴血栓 (L N- T)组 5 5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长度多态性技术分别分析两候选基因的基因型。正常对照组为 12 8名健康成人。结果  (1) PAI- 1基因 4G/ 4G基因型和4G等位基因与 L N+T组显著相关 ;L N中 4G/ 4G型患者发生肾小球袢内血栓的相对风险率的比值比(odds ratio,OR)为 2 .96 ,95 %可信区间 (confidence interval,CI) :1.2 6~ 6 .92 ;(2 )纤维蛋白原 β链基因G/ A+A/ A基因型和 A型等位基因与 L N+T组显著相关 ;L N中 A型等位基因携带者发生肾小球袢内血栓的相对风险率为 OR=2 .44 ,95 % CI:0 .98~ 5 .5 9;(3) L N患者若同时兼有上述两基因的血栓易感基因型 ,其发生肾小球微血栓的相对风险率明显增加 ,OR=4.5 ,95 % CI:1.34~ 15 .12 ;血栓易感基因型的混合病因分值 (4 5 .98% )也高于各自单独的病因分值 (PAI- 1基因 4G/ 4G型为 31.6 7%、纤维蛋白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源添生剂抑制物 纤维蛋白原 遗传多态性 狼疮性肾炎 肾小球微血栓
原文传递
机体防御分子甘露糖结合蛋白的遗传变异与IgA肾病肾小球免疫沉积相关(英文) 被引量:4
19
作者 龚如军 刘志红 +1 位作者 陈朝红 黎磊石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92-196,148,共5页
目的 探讨机体防御分子甘露糖结合蛋白 (mannose bindingprotein ,MBP)基因第 5 4号密码子多态性与IgA肾病(IgAnephropathy ,IgAN)患者肾小球免疫沉积类型的关系。方法 选取 147例IgAN患者 ,依据肾小球免疫沉积类型 ,分为两组 :A组 ,7... 目的 探讨机体防御分子甘露糖结合蛋白 (mannose bindingprotein ,MBP)基因第 5 4号密码子多态性与IgA肾病(IgAnephropathy ,IgAN)患者肾小球免疫沉积类型的关系。方法 选取 147例IgAN患者 ,依据肾小球免疫沉积类型 ,分为两组 :A组 ,77例为单纯IgA伴C3沉积 ;AGM组 ,70例为IgA ,IgG ,IgM伴C3,C1q沉积。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相关资料。另选取 140名正常健康成人作正常对照。使用PCR RFLP法分析MBP基因第 5 4号密码子GGC/GAC多态性。结果 IgAN中AGM组患者MBP基因GGC/GAC基因型的发生频率明显高于A组 (41 4 %vs 19 5 %,P <0 0 1) ,而GGC/GGC基因型的发生频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 (5 5 7%vs76 6 %,P <0 0 1)。IgAN的AGM组患者GAC等位基因的发生频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 (0 2 36vs 0 136 ,P <0 0 5 ) ,而GGC等位基因的发生频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0 76 4vs 0 86 4 ,P <0 0 5 ) ,变异型等位基因 (GAC)与IgAN的大量免疫沉积明显相关 (OR =1 95 ,95 %CI :1 0 6 -3 5 8)。无论在A组还是在AGM组 ,GAC等位基因携带者中起病时有前驱感染史者均显著多于GGC纯合子 (P <0 .0 5 )。结论 机体防御分子MBP的遗传变异与IgAN肾小球免疫沉积多样性有关 ,MBP基因变异型等位基因与IgAN患者大量免疫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沉积 甘露糖结合蛋白 基因多态性 IGA肾病 免疫病理
原文传递
脂蛋白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25
20
作者 陈惠萍 刘志红 +5 位作者 龚如军 曾彩虹 朱茂燕 王建平 周虹 黎磊石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03-407,共5页
目的 进一步阐明脂蛋白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肾活检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肾活检病理及免疫病理证实为脂蛋白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肾脏损害的实验室检查特征及血脂检测结果,并对肾活检组织学免疫组... 目的 进一步阐明脂蛋白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肾活检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肾活检病理及免疫病理证实为脂蛋白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肾脏损害的实验室检查特征及血脂检测结果,并对肾活检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及超微结构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都有大量蛋白尿及镜下血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血清甘油三酯及aooB、apoE水平显著升高,总胆固醇正常或轻度增高。B超检查全部患者双肾体积均增大。肾活检组织光镜下肾小球体积明显增大,襻高度扩张,襻内见层状改变的大小不同、多少不等的“栓子”。油红O染色阳性。本组7例患者中4例存在与肾小球病变不相符的小管-间质病变和血管病变。免疫荧光染色证实“栓子”富apoB、apoE,超微结构观察证实“栓子”内含颗粒状的嗜饿脂质空泡。结论 本组脂蛋白肾病患者除存在与文献报告相同的临床特征及组织学、超微结构特点外,尚发现既往文献末曾报道过的一些临床病理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肾病 病理学特征 临床表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