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决策树构建胸痛患者院内心脏骤停早期预警模型 被引量:4
1
作者 龚海蓉 吴婷婷 +1 位作者 郑若菲 李红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23-28,共6页
目的构建并验证基于决策树的胸痛患者院内心脏骤停早期预警模型。方法收集以急性非创伤性胸痛为主诉就诊并进入抢救室治疗的患者3146例,以其中发生心脏骤停的71例患者为病例组,选取同期未发生心脏骤停的142例患者为对照组,利用决策树构... 目的构建并验证基于决策树的胸痛患者院内心脏骤停早期预警模型。方法收集以急性非创伤性胸痛为主诉就诊并进入抢救室治疗的患者3146例,以其中发生心脏骤停的71例患者为病例组,选取同期未发生心脏骤停的142例患者为对照组,利用决策树构建心脏骤停早期预警模型,采用十折交叉进行验证,并与GRACE评分、TIMI评分和HEART评分比较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决策树共有3层,5个节点,舒张压、Killip分级、肌钙蛋白、胸痛持续时间和肌酸激酶是心脏骤停的预测指标。基于决策树构建的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93,显著高于TIMI评分(0.817)、HEART评分(0.8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于GRACE评分(0.85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决策树构建的胸痛患者院内心脏骤停早期预警模型对心脏骤停的预测准确性高、结果直观、逻辑清晰,可作为医护人员对胸痛患者风险管理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 风险预测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脏骤停 决策树 GRACE评分 TIMI评分 HEART评分
下载PDF
母婴与老年健康照护专业群的建设 被引量:5
2
作者 龚海蓉 陈婷玉 庄海林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2020年第7期634-637,共4页
随着健康产业升级转型对健康服务需求的转变及高等职业院校“双高计划”的实施,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母婴与老年健康照护专业群建设路径,通过优化结构,基于人才培养、资源整合、课程体系搭建等实践,分析并总结专业群建设过程中... 随着健康产业升级转型对健康服务需求的转变及高等职业院校“双高计划”的实施,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母婴与老年健康照护专业群建设路径,通过优化结构,基于人才培养、资源整合、课程体系搭建等实践,分析并总结专业群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思路,以期为今后构建高水平、高质量专业群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母婴护理 老年人 专业群 健康照护
下载PDF
国内洗胃法的临床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龚海蓉 《齐鲁护理杂志》 2010年第2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洗胃法 临床 国内 胃内容物 胃管插入 灌洗方法 黏膜水肿 护理措施
下载PDF
足反射区疗法对稳定期COPD患者运动耐力和呼吸困难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龚海蓉 庄海林 刘珍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1期12-13,15,共3页
目的探讨足反射区疗法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耐力和呼吸困难症状的影响。方法将6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足反射区疗法干预3个月。干预前后对两组患... 目的探讨足反射区疗法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耐力和呼吸困难症状的影响。方法将6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足反射区疗法干预3个月。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的运动耐力和呼吸困难症状进行评价比较。结果干预3个月后试验组测量6 min步行距离(6 MWD)明显提高(提高幅度为31.77±10.89 m),且将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后6 MWD的提高幅度即6 MWD差值进行组间比较,二者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P<0.01);试验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反射区疗法能提高稳定期COPD患者的运动耐力,改善呼吸困难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足反射区疗法 康复
下载PDF
标准化病人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2
5
作者 龚海蓉 陈婷玉 《中华护理教育》 2018年第9期708-710,共3页
随着标准化病人引入护理临床及教学中,对标准化病人质量的关注日益提升。该文对标准化病人质量评价的主体、评价工具及内容等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标准化病人的质量评价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病人模拟 标准化病人 质量评价 综述
下载PDF
HEART评分对急性胸痛患者发生心搏骤停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龚海蓉 吴婷婷 +1 位作者 郑若菲 李红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86,共6页
目的探讨HEART评分及其各指标对急性胸痛患者发生心搏骤停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法,收集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某省急救中心抢救室的急性胸痛患者的病历资料,发生心搏骤停的71例胸痛患者为病例组,随机选取同期未发生... 目的探讨HEART评分及其各指标对急性胸痛患者发生心搏骤停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法,收集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某省急救中心抢救室的急性胸痛患者的病历资料,发生心搏骤停的71例胸痛患者为病例组,随机选取同期未发生心搏骤停的142例胸痛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间HEART评分及其各指标对心搏骤停的预测能力。结果病例组HEART得分(7.52±1.61)高于对照组(4.77±2.65),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81[95%CI(0.75~0.8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HEART分值的增加,发生心搏骤停的风险呈上升趋势。HEART评分中5项指标曲线下的面积依次为:心电图(0.77)、肌钙蛋白(0.72)、病史(0.70)、年龄(0.60)、危险因素(0.6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ART评分对急性胸痛患者发生心搏骤停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建议运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建立HEART的评分标准及使用流程,分层管理胸痛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 心脏停搏 风险预测 HEART评分
下载PDF
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语言康复护理的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
7
作者 龚海蓉 蔡丽娇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164-165,共2页
失语症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目前的语言康复护理手段主要有语言训练、音乐疗法、针灸及中药等,但上述疗法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故探索出一种疗效确切,安全优势的康复护理方案,寻求一条适合在家庭和社区容易推广的康复护理道... 失语症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目前的语言康复护理手段主要有语言训练、音乐疗法、针灸及中药等,但上述疗法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故探索出一种疗效确切,安全优势的康复护理方案,寻求一条适合在家庭和社区容易推广的康复护理道路,从而提高患者的语言能力和生活质量是目前脑卒中后失语症语言康复护理面临的重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失语症 康复 护理
下载PDF
热毒宁注射液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龚海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0期1429-1430,共2页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确诊为病毒性肠炎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8例)。两组均给予补液纠酸,补充肠道益生菌及蒙脱石散口服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确诊为病毒性肠炎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8例)。两组均给予补液纠酸,补充肠道益生菌及蒙脱石散口服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期间观察体温、大便次数及性状改变,观察两组总有效率。结果热毒宁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为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37,P=0.01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毒宁 轮状病毒性肠炎 疗效
下载PDF
福州市重症医学科身体约束护理实施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龚海蓉 林洁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134-136,共3页
物理性的身体约束是重症医学科(ICU)常用的保护性护理措施之一。有研究表明,ICU患者的身体约束使用率为45.7%-([1])。临床上,患者是否需要约束,需要什么方式及程度的约束,多由ICU护理人员根据经验来判断是否对患者进行身体约束,
关键词 重症医学科 约束护理
下载PDF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龚海蓉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2期128-128,共1页
目的观察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两组常规予抗病毒、解痉、雾化平喘等处理,治疗组加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2~5μg/(kg ... 目的观察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两组常规予抗病毒、解痉、雾化平喘等处理,治疗组加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2~5μg/(kg min)、丙种球蛋白400mg/kg,均连用3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3.3%,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54,P=0.005)。结论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多巴酚丁胺 丙种球蛋白 毛细支气管炎
下载PDF
高职护生择业心态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龚海蓉 吴明 龚海凡 《卫生职业教育》 2006年第3期98-99,共2页
目的了解高职护生的择业心态,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指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2级和2003级高职护生各50名,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护生对就业形势认识不足,就业观念较陈旧,局限于医疗卫生机构(79.8%)和... 目的了解高职护生的择业心态,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指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2级和2003级高职护生各50名,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护生对就业形势认识不足,就业观念较陈旧,局限于医疗卫生机构(79.8%)和稳定的收入(55.3%),且对月薪的希望值过高(1000-1200元)。47.9%的护生目前的择业心态是自信的并希望得到学校的就业指导。结论加强就业意识教育,转变护生就业观念;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提高护生就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护生 择业心态 就业指导
下载PDF
高职护理学基础技能考核方式改革的设想 被引量:7
12
作者 龚海蓉 刘珍红 《卫生职业教育》 2006年第24期84-85,共2页
从现行基础护理技能考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新型基础护理技能考核方式的构建等方面分析高职护理学基础技能考核方式的改革,使高职护理教育适应新型护理模式的转变和新型高级护理人才的培养要求。
关键词 高职 护理学基础 技能考核
下载PDF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提高男护生护理操作技能成绩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龚海蓉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349-350,共2页
随着现代护理事业的发展及临床对男护士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高等院校的护理专业在以招收女生为主的基础上招收一定数量的男生。我院护理专业自招收男护生以来,教学中发现男护生的护理操作技能成绩明显低于女护生,而护生对护理操... 随着现代护理事业的发展及临床对男护士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高等院校的护理专业在以招收女生为主的基础上招收一定数量的男生。我院护理专业自招收男护生以来,教学中发现男护生的护理操作技能成绩明显低于女护生,而护生对护理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今后的执业水平和临床护理质量。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男护生 护理操作技能 护理教学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43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龚海蓉 韩爱民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年第11期107-109,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Recurrent abdominal pain,R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RAP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单独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观察组予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治...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Recurrent abdominal pain,R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RAP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单独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观察组予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治疗2周后评估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儿童RAP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 醒脾养儿颗粒 功能性再发性腹痛
下载PDF
临床护士对深静脉置管维护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龚海蓉 王惠珠 林洁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457-459,共3页
深静脉置管术是现代临床监测和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危重患者的救治、中心静脉压监测、胃肠外静脉营养、血液透析、肿瘤化疗等方面。由于应用的不断普及,并发症也随之增多。置管操作和导管维护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导管... 深静脉置管术是现代临床监测和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危重患者的救治、中心静脉压监测、胃肠外静脉营养、血液透析、肿瘤化疗等方面。由于应用的不断普及,并发症也随之增多。置管操作和导管维护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导管放置时间的长短和感染发生率的高低。因此,规范对深静脉置管的有效维护,减少并发症,提高深静脉置管的护理质量非常重要。本研究旨在了解临床护士对深静脉置管相关知识及护理措施的掌握情况,为进一步开展知识普及和合理组织培训提供客观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置管 临床护士 调查分析
下载PDF
稳定期COPD患者康复治疗研究概况 被引量:1
16
作者 龚海蓉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422-424,共3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气道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属中医学中的咳、喘、哮、肺胀等疾病的范畴。研究表明,我国COPD患者生活质量多数处于中等及以下水平,随着COPD严重程度的增加,肺功能持续恶化,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气道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属中医学中的咳、喘、哮、肺胀等疾病的范畴。研究表明,我国COPD患者生活质量多数处于中等及以下水平,随着COPD严重程度的增加,肺功能持续恶化,呼吸困难和活动能力受限逐渐增加,劳动力逐渐丧失,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康复 中医
下载PDF
足反射区按摩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
17
作者 龚海蓉 黄明朝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407-409,共3页
目的:探讨足反射区按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6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健康指导,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足反射区按摩干预,疗程6... 目的:探讨足反射区按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6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健康指导,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足反射区按摩干预,疗程6个月。干预后采用预后综合测评BODE指数评分及其4项组成指标: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六分钟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程度评估(mMRC)、体重指数(BMI)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BODE指数降低了(1.93±0.80)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将2组患者BODE指数的4项指标差值进行组间比较:干预组患者的m MRC、6MWD、FEV1%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2组患者BMI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反射区按摩能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症状,提高运动耐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稳定期 足反射区 按摩 社区康复
下载PDF
大赛资源转化:促进“教赛一体”实现的关键——以护理专业综合实训为例
18
作者 龚海蓉 王宪宁 刘爱霞 《福建教育》 2018年第30期26-28,共3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年规划(2013-2015年)》(教职成函[2013]1号)指出:"切实加强竞赛资源向教学资源的转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赛11年来,已经成为中国职教发展的航标。全国范围内形成的国、省、市、校四级赛事,取得了...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年规划(2013-2015年)》(教职成函[2013]1号)指出:"切实加强竞赛资源向教学资源的转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赛11年来,已经成为中国职教发展的航标。全国范围内形成的国、省、市、校四级赛事,取得了丰富的大赛经验与成果。但大赛不是目的,它只是促进职业教育改革的途径。如何让大赛不是"为赛而赛",而能与平时的教学相融合,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并以大赛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大赛 资源转化 综合实训 护理专业 职业院校 教学资源 职教发展 教育改革
下载PDF
足反射区疗法对稳定期COPD患者生活质量和肺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龚海蓉 陈锦秀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第6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足反射区疗法对稳定期COPD患者生活质量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稳定期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足反射区疗法干预3个月,应用肺功能和圣乔治呼... 目的探讨足反射区疗法对稳定期COPD患者生活质量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稳定期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足反射区疗法干预3个月,应用肺功能和圣乔治呼吸量表(SGRQ)评价干预效果。结果试验后试验组SGRQ总评分、症状评分、活动受限评分、疾病影响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2组患者SGRQ各评分的差值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2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的差值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足反射区疗法能提高稳定期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足反射区疗法 生活质量 肺功能 康复 护理
下载PDF
防压疮气垫床压力选择的实证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吴美丹 龚海蓉 +1 位作者 林洁 庄海林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3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防压疮气垫床的最佳压力。方法在改装设备测量气垫床压力和骶尾部压力的基础上,采用重复测量方法,选择76名健康志愿者仰卧于气垫床上,气垫床压力由充满逐渐降低,每降低5mmHg记录1次骶尾部压力;使用混合效应二次曲线模型分... 目的探讨临床防压疮气垫床的最佳压力。方法在改装设备测量气垫床压力和骶尾部压力的基础上,采用重复测量方法,选择76名健康志愿者仰卧于气垫床上,气垫床压力由充满逐渐降低,每降低5mmHg记录1次骶尾部压力;使用混合效应二次曲线模型分析气垫床压力与骶尾部压力的关系,通过固定效应确定最佳的气垫床压力,并根据个体随机效应分析气垫床压力的最佳范围。结果气垫床压力和骶尾部压力呈二次项分布,可以采用混合效应二次曲线模型进行分析;通过固定效应分析可得气垫床的最佳压力为24.55mmHg,根据个体随机效应分析可得气垫床的压力范围在20.23~29.40mmHg时,人体骶尾部所受的压力最低,与其他范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气垫床最佳压力范围为20.23~29.40mm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气垫床压力 骶尾部压力 实证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