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弓形虫病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吴云萍 祭天锴 +3 位作者 白邵缘 龚静芝 姚娜 黄思扬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1-222,共12页
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是由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危害严重且分布广泛,目前尚未有理想的防治药物。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对于防治弓形虫病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常用的检测方法,即病原学检测、血清... 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是由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危害严重且分布广泛,目前尚未有理想的防治药物。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对于防治弓形虫病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常用的检测方法,即病原学检测、血清学检测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等进行论述,介绍了各类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应用情况,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点与局限性,并结合近年来最新研发的诊断方法,希望为动物弓形虫检测方法的发展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弓形虫病 诊断 防控
下载PDF
石蜡基凝胶燃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5
2
作者 龚静芝 封锋 +1 位作者 邓寒玉 曹琪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60-564,共5页
以气相二氧化硅(A型)和改性蓖麻油(B型)为胶凝剂制备了两类石蜡凝胶,研究了胶凝剂类型对石蜡凝胶燃料体系稳定性、屈服应力、粘度和触变性的影响规律,采用HBE本构方程拟合了粘度曲线。结果表明,B型石蜡凝胶物理稳定性较好,受胶凝剂含量... 以气相二氧化硅(A型)和改性蓖麻油(B型)为胶凝剂制备了两类石蜡凝胶,研究了胶凝剂类型对石蜡凝胶燃料体系稳定性、屈服应力、粘度和触变性的影响规律,采用HBE本构方程拟合了粘度曲线。结果表明,B型石蜡凝胶物理稳定性较好,受胶凝剂含量和离心力作用的影响较小;石蜡凝胶屈服应力和粘度随胶凝剂含量的增加而增大,B型石蜡凝胶的屈服应力受胶凝剂含量的影响比A型小。石蜡凝胶的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具有剪切稀化性,A型石蜡凝胶的幂律指数(n)值随胶凝剂含量的增加从-0.029变化到-0.172,B型石蜡凝胶的n值从0.510变化到0.342;A型和B型石蜡凝胶都有一定触变性,但其复凝性很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推进剂 石蜡基凝胶 气相二氧化硅 HBE本构方程 物理稳定性 触变性
下载PDF
弓形虫病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姚娜 龚静芝 +3 位作者 范益敏 仰彬 陶建平 黄思扬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50-1257,共8页
弓形虫病是一种呈全球分布的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能感染包括人在内的所有温血动物。目前对该病的防控主要依赖药物。临床上联合使用磺胺嘧啶与乙胺嘧啶是目前治疗弓形虫病的黄金标准,但该疗法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且长期使用易产生... 弓形虫病是一种呈全球分布的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能感染包括人在内的所有温血动物。目前对该病的防控主要依赖药物。临床上联合使用磺胺嘧啶与乙胺嘧啶是目前治疗弓形虫病的黄金标准,但该疗法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且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因此,针对弓形虫病的药物研究一直是研究热点。螺旋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等常作为替代药物用于弓形虫病的治疗,但均具有不同的局限性。因而,人们将研究重点转移到天然产物上。研究以植物提取物为主,通过筛选具有抗弓形虫的活性分子,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化学修饰,可增强抗虫活性,降低毒副作用。在动物提取物中,某些动物的毒液具有抗弓形虫活性,可作为候选药物。随着研究手段的提升,一些原有药物的新活性不断被发现。在“旧”药新用研究方向,一方面以亲缘关系为标准,针对其他抗寄生虫药物进行抗弓形虫活性探索;另一方面以药物作用靶点为标准,对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进行抗弓形虫活性研究。文章对弓形虫病临床用药史、天然产物的开发及“旧”药新用这3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抗弓形虫病药物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抗弓形虫药物 天然产物 药物再利用
下载PDF
肝片吸虫ANN蛋白的表达及其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4
作者 黄艳丽 龚静芝 +1 位作者 吴云萍 黄思扬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87-1093,共7页
从我们前期实验获得的蛋白组学数据中筛选到1个新的诊断靶标Annexin(ANN),并从肝片吸虫cDNA中扩增Ann基因,将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通过亲和层析纯化后,以该重组蛋白为诊断抗原,建立间接ELISA方法,通过棋盘法优化反应条件,并计算其临界值... 从我们前期实验获得的蛋白组学数据中筛选到1个新的诊断靶标Annexin(ANN),并从肝片吸虫cDNA中扩增Ann基因,将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通过亲和层析纯化后,以该重组蛋白为诊断抗原,建立间接ELISA方法,通过棋盘法优化反应条件,并计算其临界值,接着使用该ELISA方法检测来自河北省9个地区的312份绵羊血清样本。结果显示,成功获得了rANN蛋白,并成功建立临界值为1.145的间接ELISA方法,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00%和86.36%,河北这些地区片形吸虫病的平均感染率为43.27%。本实验成功筛选得到了一种新的片形吸虫病诊断靶标ANN,并建立了基于该重组蛋白的间接ELISA方法,该方法可初步用于绵羊片形吸虫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片吸虫病 ANN蛋白 间接ELISA 重组蛋白 诊断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