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opical deciduous forest in Yunnan,southwestern China:Implications for geological and climatic histories from a little-known forest formation 被引量:2
1
作者 Hua Zhu Peter Ashton +2 位作者 bojian gu Shisun Zhou Yunhong Tan 《Plant Diversity》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6期444-451,共8页
In the southern mountain ranges of Yunnan province,China,deep valleys of several large rivers create rain shadows with hot dry summers,and are locally designated tropical;towards the north,notably in the Lancang(Upper... In the southern mountain ranges of Yunnan province,China,deep valleys of several large rivers create rain shadows with hot dry summers,and are locally designated tropical;towards the north,notably in the Lancang(Upper Mekong)valley,these regions may experience frost during winter.The woody forest canopy of these valleys is predominantly deciduous,with evergreen elements in the north,where the canopy is open and the forest savanna-like.However,we here present tall forest with a closed deciduous canopy and semi-evergreen subcanopy observed in hot dry valleys of these rivers and their tributaries in the tropical south.The structure and physiognomy of these forests resemble the tall(moist)deciduous forest formation widespread in South Asia and Indo-Burma.Furthermore,these forests are largely composed of tropical elements at both the generic(80%)and the species level(>70%),indicating that these forests are indeed tropical.We originally hypothesized that these isolated forests represent refugia of a pre-Holocene extension of tall(moist)deciduous forest formation of South Asia and Indo-Burma.The sample plot we established to test this hypothesis confirmed that these forests share the structure and physiognomy of the tall(moist)deciduous forest formation;however,the plots also showed that these forests lack the characteristic and dominant species of the formation's Indo-Burmese range.The tree flora,in particular,indicates that both deciduous and evergreen elements are instead mostly derived from the adjacent tropical semi-evergreen forests of tropical southern China;yet they also include an important endemic element,which implies that these forests have survived as refuges possibly since the Pliocene.The exceptional representation of evergreen elements in these forests indicates that they have rarely been subject to hot fires or domestic cattle browsing,adding to the unique nature of the forests and further justifying their strict conser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ristic composition PHYSIOGNOMY BIOGEOGRAPHY Independent species assembly Tall deciduous forest Southwestern China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调查上海市区小灵猫的活动节律、栖息地利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怡涵 赵倩倩 +5 位作者 刁奕欣 顾伯健 翁悦 张卓锦 陈泳滨 王放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3-82,共10页
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使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巨大挑战。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作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对其在城市环境下分布和栖息地的研究存在显著空缺。本研究基于红外相机监测技术,在2020年6月至2021年10月调查了上海新... 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使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巨大挑战。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作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对其在城市环境下分布和栖息地的研究存在显著空缺。本研究基于红外相机监测技术,在2020年6月至2021年10月调查了上海新江湾区域25个位点,累计总有效红外相机工作日1,581 d,在9个位点独立探测到小灵猫65次。基于红外相机影像完成了对小灵猫初步的个体识别,探明了上海市新江湾区域存在一个至少包含5只小灵猫个体的极小种群。研究发现,小灵猫的活动节律呈严格夜行性,日活动曲线呈双峰分布,活动高峰分别出现在夜间21:00和凌晨02:00前后。小灵猫对于人类活动和流浪猫呈现不同程度的时间和空间回避,与人类活动时间重叠度指数低(?=0.15),并显著回避人类相对活动高的区域;与流浪猫活动空间回避不显著,但在时间上显著回避。在栖息地利用上,小灵猫多分布在新江湾区域靠近水域的林灌丛生境中,其适宜生境在城市环境中很可能处于快速退缩中,具有独特的研究和保护价值。研究结果初步填补了国内相关研究空缺,能够为推动以小灵猫为代表的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灵猫 红外相机 日活动节律 栖息地选择 城市生物多样性
原文传递
野生绿孔雀生态学及保护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顾伯健 王放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54-1564,共11页
绿孔雀(Pavo muticus)是我国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代表意义的物种。在历史上,绿孔雀曾广泛分布于我国南部大部分地区,但目前在国内只分布于云南省部分地区。在国外有绿孔雀分布的东南亚国家,绿孔雀同样... 绿孔雀(Pavo muticus)是我国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代表意义的物种。在历史上,绿孔雀曾广泛分布于我国南部大部分地区,但目前在国内只分布于云南省部分地区。在国外有绿孔雀分布的东南亚国家,绿孔雀同样经历了从广布到局部甚至零星分布的严重退缩。关于野生绿孔雀生态学和种群现状的研究已开展了不少工作,但仍有许多空缺;而该物种面临的生存威胁给保护和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野生绿孔雀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方面的研究,阐述了绿孔雀在国内外种群和分布区的变迁与现状、栖息地选择、与同域分布物种的种间关系,分析了主要的致危因素,同时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保护措施提出了建议。现有研究显示:(1)绿孔雀在国内的种群数量已不足500只,在东南亚主要分布于中南半岛的部分区域及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2)绿孔雀对水源地有很强的依赖,倾向于利用远离居民点的区域,并偏爱利用生境开阔、旱季落叶的热带季雨林,喜爱与大型有蹄类混群;(3)大型猫科动物可能是绿孔雀潜在的天敌;(4)偷猎和栖息地丧失是绿孔雀面临的最主要的致危因素。综上,我们建议尽快建立起中国绿孔雀监测网络,评估野生绿孔雀的种群动态,识别不同区域绿孔雀的受胁因素,并结合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开展保护遗传学研究。在保护实践上,应在目前中国野生绿孔雀分布较为集中、原生栖息地保存较为完整的红河(元江)中上游河谷地带建立自然保护区,同时加强巡护工作,启动栖息地恢复工程,并杜绝在野生绿孔雀栖息地附近的蓝孔雀(Pavo cristatus)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孔雀 保护生物学 分布区 栖息地选择 致危因素 保护管理
原文传递
六盘山华北豹的栖息地利用及保护建议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双贵 郭志宏 +7 位作者 顾伯健 李天醍 苏玉兵 马伯丞 管宏信 黄巧雯 王放 张卓锦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9-169,共11页
大型食肉动物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但大部分大型食肉动物处在持续的种群数量和分布面积下降之中,面临着急迫的研究与保护需求。华北豹(Panthera pardus japonensis)是我国特有的豹亚种,也是部分区域森林生态系统中... 大型食肉动物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但大部分大型食肉动物处在持续的种群数量和分布面积下降之中,面临着急迫的研究与保护需求。华北豹(Panthera pardus japonensis)是我国特有的豹亚种,也是部分区域森林生态系统中仅存的大型食肉动物,面临着生境破碎化等威胁。本研究使用红外相机调查了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北豹的分布,通过构建占域模型分析了华北豹的栖息地利用,预测了华北豹的适宜栖息地,并评估了其生境破碎化格局。研究发现,华北豹在六盘山的平均占域率约为0.135。华北豹偏好植被发育成熟、地势崎岖、温度较低、远离农田和公路的栖息地,对于农田边缘和居民点等人类活动区域未显示出显著回避。研究识别的六盘山华北豹适宜栖息地主要沿六盘山东西两侧山脉分布,55%的适宜栖息地斑块位于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栖息地斑块面积平均为16 km^(2),最大达214 km^(2),约77%的栖息地斑块面积在10 km^(2)以下。研究表明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效地保护了华北豹现有的适宜栖息地,但仍存在栖息地破碎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等关键限制因素。建议通过栖息地改造、人类活动管理等方式增强六盘山华北豹适宜栖息地斑块连通性;并通过推动华北豹跨省保护工作等举措促进华北豹种群扩散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豹 栖息地利用 红外相机 生境破碎化 占域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