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梁缝冲击对悬挂式单轨车桥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王洛 何庆烈 +2 位作者 杨昀 蔡成标 翟婉明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0-67,103,共9页
悬挂式单轨轨道梁梁端客观存在局部梁缝不平顺,列车通过时会产生较大的轮轨动力冲击,对车辆和桥梁的动力学性能均有重要影响。为探明梁缝冲击对悬挂式单轨车辆与轨道梁桥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基于车辆-桥梁动力相互作用理论,建立悬挂式... 悬挂式单轨轨道梁梁端客观存在局部梁缝不平顺,列车通过时会产生较大的轮轨动力冲击,对车辆和桥梁的动力学性能均有重要影响。为探明梁缝冲击对悬挂式单轨车辆与轨道梁桥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基于车辆-桥梁动力相互作用理论,建立悬挂式单轨车-桥耦合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实测梁缝不平顺作为外部激励,研究梁缝冲击作用下车桥系统耦合振动特性及车辆系统关键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梁缝冲击会显著增大悬挂式单轨车桥系统动力响应幅值,其中车体、构架及轮轨力的响应在5 Hz以上增长显著,轨道梁振动加剧主要集中在40 Hz以上;随着梁缝不平顺幅值增大,系统垂向振动响应均呈现非线性规律增加,尤其是驱动轮轮轨力,为保障驱动轮使用安全,建议梁缝不平顺幅值不超过6 mm;为有效控制梁缝冲击对系统动力性能的影响,车辆二系悬挂垂向刚度、阻尼及驱动轮径向刚度的合理取值分别为0.1 MN/m、16 kN·s/m和4 M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式单轨 车-桥耦合振动 梁缝冲击 动力性能 参数影响
下载PDF
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专用道提升改造设计研究
2
作者 蔡成彪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3年第12期28-30,M0006,共4页
随着城市的发展,低慢速交通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不仅是居民休闲娱乐、购物、锻炼的重要方式,也是居民短距离出行的主要途径,是中、长距离出行中与公共交通接驳不可或缺的环节。目前,各地对慢行系统的建设越来越重视,相比新建项目,... 随着城市的发展,低慢速交通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不仅是居民休闲娱乐、购物、锻炼的重要方式,也是居民短距离出行的主要途径,是中、长距离出行中与公共交通接驳不可或缺的环节。目前,各地对慢行系统的建设越来越重视,相比新建项目,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专用道提升改造会遇到空间狭小、障碍物较多等问题和困难,改造效果未达预期。目前国内对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专用的设计没有相应的技术标准,通过佛山市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专用道提升改造的工程实例,对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专用道改造设计提出应注意的细节,并对改造设计需特别注意的要点作了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慢速交通 专用道 改造设计
下载PDF
应用动力吸振器的浮置板轨道低频振动控制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朱胜阳 王建伟 +2 位作者 蔡成标 杨吉忠 杨尚福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2-149,共8页
针对浮置板轨道在低频域出现的振动放大问题,通过落轴试验研究应用动力吸振器浮置板轨道的低频振动控制特性。基于多自由度等价质量识别原理与扩展定点理论,利用浮置板轨道有限元模态分析与室内测试,设计合理的动力吸振器关键参数,将制... 针对浮置板轨道在低频域出现的振动放大问题,通过落轴试验研究应用动力吸振器浮置板轨道的低频振动控制特性。基于多自由度等价质量识别原理与扩展定点理论,利用浮置板轨道有限元模态分析与室内测试,设计合理的动力吸振器关键参数,将制作好的动力吸振器安装在实验室实尺浮置板轨道上进行落轴冲击动力学试验,以研究动力吸振器对浮置板轨道低频振动特性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动力吸振器可以明显降低浮置板轨道在10 Hz基频附近的振动加速度,且质量比越大振动控制效果越好;与传统无动力吸振器的浮置板轨道相比,当动力吸振器的质量比为0.3时,轨道板、支承层的插入损失最大分别可达15.3、11.9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置板轨道 低频振动 动力吸振器 振动控制 落轴试验
下载PDF
双块式无砟轨道混凝土界面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明昃 蔡成标 +3 位作者 张嘉伟 何庆烈 曾东方 罗信伟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7-124,共8页
针对高速铁路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支承层层间界面损伤及疲劳破坏问题,制作了混凝土复合试件并开展界面疲劳开裂试验,研究了循环荷载下层间界面的力学性能演变规律。基于试验得到了界面张力-位移关系以及界面疲劳S-N曲线,并与相关文献... 针对高速铁路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支承层层间界面损伤及疲劳破坏问题,制作了混凝土复合试件并开展界面疲劳开裂试验,研究了循环荷载下层间界面的力学性能演变规律。基于试验得到了界面张力-位移关系以及界面疲劳S-N曲线,并与相关文献对比验证了结果的合理性;同时,探明了界面张开位移、速率与幅值增长率随荷载循环次数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界面张开位移呈现出快速增长、稳定与不稳定增长三个阶段,张开位移幅值约为5~15μm时混凝土界面出现分离现象;界面疲劳破坏历程以第二阶段为主,可通过监测界面张开位移幅值预估界面疲劳剩余寿命,对无砟轨道安全服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疲劳 双块式无砟轨道 S-N曲线 界面黏结性能 循环荷载
下载PDF
悬挂式单轨列车与轨道梁桥系统动力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何庆烈 蔡成标 +2 位作者 翟婉明 朱胜阳 王明昃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57-63,共7页
针对我国第一条悬挂式单轨交通试验线开展行车动力学试验。试验线轨道梁桥为底部开口的钢结构箱梁,试验列车为基于锂电池驱动的悬挂式单轨列车,最高试验运行速度为60 km/h。试验结果表明:轨道梁桥结构具有良好的竖向和横向刚度,其垂向... 针对我国第一条悬挂式单轨交通试验线开展行车动力学试验。试验线轨道梁桥为底部开口的钢结构箱梁,试验列车为基于锂电池驱动的悬挂式单轨列车,最高试验运行速度为60 km/h。试验结果表明:轨道梁桥结构具有良好的竖向和横向刚度,其垂向一阶自振频率和横向一阶自振频率分别为5. 60、2. 27 Hz,自振频率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相符;轨道梁桥结构的振动加速度随着行车速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其跨中垂向和横向加速度最大值分别为0. 19g、0. 11g,满足铁路桥梁相关规范要求,轨道梁桥动态位移随着行车速度的增加无明显变化,表明列车对该轨道梁桥的动力冲击作用受速度影响较小,在所有测试工况中,轨道梁桥挠跨比小于1/1 100,动力冲击系数小于1. 1;列车在各种速度工况下,其横向平稳性指标较垂向平稳性指标略大,但两者平稳性指标均小于2. 75,表明运行车辆具有良好的平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试验 悬挂式单轨列车 轨道梁桥 加速度 挠跨比 平稳性指标
下载PDF
冲压机械振动对高铁桥梁及行车动力影响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杨尚福 蔡成标 +2 位作者 朱胜阳 韩兆令 杨吉忠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6-101,117,共7页
高速铁路桥梁的平顺性和稳定性对运营列车的平稳性和安全性有很大影响。为研究冲压机械产生的外部振动激励对高铁桥梁的影响,首先通过对此机械引起的地面振动进行实测,并结合有限元分析软件,确定最大冲击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地面振动及传... 高速铁路桥梁的平顺性和稳定性对运营列车的平稳性和安全性有很大影响。为研究冲压机械产生的外部振动激励对高铁桥梁的影响,首先通过对此机械引起的地面振动进行实测,并结合有限元分析软件,确定最大冲击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地面振动及传播至桥墩处的振动;然后通过建立列车-轨道-桥梁耦合动力学模型,将桥墩处的地面振动作为激励输入,分析列车以不同速度通过时车辆、桥梁动力学响应。结果表明:地面冲击振动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相符,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地面振动对桥梁响应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距振源50 m处地面振动对桥梁所产生的影响较距振源80 m处(桥墩处)的大,但对运行车辆的影响很小;随着车速由250 km/h至350 km/h,车辆及桥梁各结构的动态响应均有所增大,但都未超出安全限值。因此,冲压机械冲击作用导致的地面振动对列车-轨道-桥梁系统动态服役性能影响非常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桥梁 冲击荷载 地面振动 耦合动力学 动态响应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悬挂式单轨车桥系统动力性能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徐翔 蔡成标 +2 位作者 何庆烈 朱胜阳 杨泽钰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79-85,共7页
为研究地震对于悬挂式单轨车桥系统运行安全性和平稳性的影响,以成都双流悬挂式单轨交通试验线为对象,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悬挂式单轨车辆-轨道梁桥耦合动力学模型,将地震波以大质量法输入系统,研究不同地震动强度以及车... 为研究地震对于悬挂式单轨车桥系统运行安全性和平稳性的影响,以成都双流悬挂式单轨交通试验线为对象,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悬挂式单轨车辆-轨道梁桥耦合动力学模型,将地震波以大质量法输入系统,研究不同地震动强度以及车辆不同运行速度对于悬挂式单轨车桥系统振动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地震动强度增大,悬挂式单轨车桥系统各振动响应均近似呈线性规律增加,桥墩墩顶和跨中横向振动加速度受地震动强度影响明显,变化幅度较大,车体和跨中垂向振动加速度随地震动强度变化较小;随列车运行速度增大,悬挂式单轨车桥系统各振动响应增加幅度较小,走行轮轮载变动系数受行车速度影响较大,变化幅度较大;当地震动强度大于0.2g时,轨道梁跨中垂向相对位移变形较大,车体运行振动强烈;当列车运行速度大于40 km/h时,走行轮轮载变动系数大于0.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式单轨 地震作用 大质量法 耦合动力学 动态响应
下载PDF
地铁直线段钢弹簧浮置板轨道钢轨波磨萌生原因及参数影响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钱彦行 蔡成标 +2 位作者 杨昀 何庆烈 朱胜阳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9-55,共7页
为研究某地铁直线地段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出现的波长为160~250 mm的钢轨波磨现象,基于有限元理论和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了车辆-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从轨道系统振动特性和轮轨接触特性角度出发,以钢轨磨耗功率... 为研究某地铁直线地段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出现的波长为160~250 mm的钢轨波磨现象,基于有限元理论和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了车辆-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从轨道系统振动特性和轮轨接触特性角度出发,以钢轨磨耗功率为评判指标,研究了钢轨波磨产生原因及缓解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钢轨波磨的产生与8~15阶左右两侧钢轨横向同向/反向弯曲振动模态、8~9阶轨道板垂向弯曲模态和6~8阶轨道板扭转振动模态有关;在不影响行车安全性的前提下,可通过扣件垂向刚度取值10~30 MN/m、扣件垂向阻尼取值20 kN·s/m以上或扣件横向阻尼取值30 kN·s/m以上来降低钢轨波磨通过频率处的磨耗功率,达到减缓钢轨波磨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钢轨波磨 钢弹簧浮置板轨道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刚柔耦合
下载PDF
悬挂式单轨列车通过曲线段的动力性能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泽钰 蔡成标 +2 位作者 凌亮 何庆烈 徐翔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6-150,共5页
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和模态叠加法建立了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车桥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轨道梁布置方式、曲线半径和跨度对车桥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列车通过单线桥曲线段时,不同轨道梁布置方式对车桥动力响应影响显著,单线桥曲... 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和模态叠加法建立了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车桥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轨道梁布置方式、曲线半径和跨度对车桥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列车通过单线桥曲线段时,不同轨道梁布置方式对车桥动力响应影响显著,单线桥曲线段轨道梁布置在曲线内侧可同时降低车辆和桥梁结构的横向位移;轨道梁跨中横向位移随跨度和曲线半径增大而增大,导向轮径向力可抑制轨道梁因受车辆重力作用产生的横向变形;为减小车辆与桥梁结构的横向位移,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小半径曲线段桥梁跨度宜为1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 车桥动力相互作用 数值模拟 轨道梁 曲线半径 跨度
下载PDF
车载超导磁体长度对电动悬浮列车悬浮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定鼎 黄欢 +3 位作者 袁宇航 郑珺 蔡成标 邓自刚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16,共8页
超导电动悬浮是磁浮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为进一步研究超导电动悬浮系统的悬浮特性,文章以山梨试验线超导电动悬浮列车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单侧车载磁体-零磁通线圈的三维瞬态仿真模型。首先根据公布的测试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随后用... 超导电动悬浮是磁浮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为进一步研究超导电动悬浮系统的悬浮特性,文章以山梨试验线超导电动悬浮列车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单侧车载磁体-零磁通线圈的三维瞬态仿真模型。首先根据公布的测试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随后用该模型研究了超导磁体长度对列车悬浮力的影响,最后分析了长度优化后的超导磁体在不同速度、不同垂向位移和不同横向位移下的悬浮力特性,重点分析了悬浮力的波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试验线公布的测试数据接近程度良好,误差在10%以内,验证了此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同时超导磁体的长度对列车的浮阻比影响很小,悬浮力均值随超导磁体长度增加而线性增加;悬浮力在线圈长度为1 110 mm时波动幅值和波动系数都最小;速度越高,悬浮力的波动系数越小,在500 km/h时,垂向位移和一定范围内的横向位移对悬浮力波动系数影响不大。本文研究成果可为电动悬浮车辆的动力学性能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电动悬浮 超导磁体 有限元分析 电磁仿真 悬浮力 尺寸优化
原文传递
高速铁路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与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尹镪 蔡成标 朱胜阳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50-958,共9页
分别采用间接法和直接法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钢轨表面粗糙度进行了测量和分析.轨面粗糙度的间接测量法采用现场实测的钢轨加速度、钢轨振动纵向衰减率,并结合轮轨动力学计算得到的粗糙度-钢轨垂向加速度传递函数,推导得出轨面粗糙度1/3... 分别采用间接法和直接法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钢轨表面粗糙度进行了测量和分析.轨面粗糙度的间接测量法采用现场实测的钢轨加速度、钢轨振动纵向衰减率,并结合轮轨动力学计算得到的粗糙度-钢轨垂向加速度传递函数,推导得出轨面粗糙度1/3倍频程谱.轨面粗糙度直接测量法采用钢轨表面粗糙度仪对高速铁路钢轨表面进行直接检测,并对实测数据进行趋势项去除、异常值去除与时间-频率变换后得到轨面粗糙度1/3倍频程谱.将两种方法所测粗糙度频谱与欧洲粗糙度限值谱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粗糙度测量方法均可得到较为可靠的结果,所测高速铁路轨面粗糙度在0.05 m以上波长范围小于国外限值,而0.05 m以下波长范围大于国外限值,应予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粗糙度 钢轨加速度 钢轨振动衰减率 时频转换
原文传递
高速车辆动载下双块式无砟轨道离缝积水动水压力时空变化特性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明昃 蔡成标 +2 位作者 朱胜阳 何庆烈 张嘉伟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25-732,共8页
本文结合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方法与流固耦合方法,建立了双块式无砟轨道离缝积水动水压力计算模型,分析了离缝形态及积水状态对动水压力的影响规律、车辆荷载作用下离缝积水动水压力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考虑动水压力时空变化的参数影响规... 本文结合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方法与流固耦合方法,建立了双块式无砟轨道离缝积水动水压力计算模型,分析了离缝形态及积水状态对动水压力的影响规律、车辆荷载作用下离缝积水动水压力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考虑动水压力时空变化的参数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速车辆通过计算截面时,动水压力将达到最大正、负压值,离缝动水压力沿轨道横向的分布较为复杂,不同深度处离缝积水动水压力变化并不一致,采用单点动水压力变化难以表征整个离缝区域积水动水压力特性,可采用分区域加载的方法;将动水压力向离缝尖端点简化,得到的主矢和主矩可描述空间分布的动水压力整体的力学作用,同时主矢和主矩随时间的变化也反映了动水压力作用的时变特点;当离缝渐深、离缝高度渐小以及列车运行速度渐增时,动水压力主矢和主矩逐渐增大;离缝深度超过0.9 m时,动水压力对道床板向上的作用将超过钢轨支点压力对道床板向下的作用,将加速无砟轨道层间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双块式无砟轨道 流固耦合 动水压力 层间离缝 时空变化
原文传递
Damage evolution and dynamic response of cement asphalt mortar layer of slab track under vehicle dynamic load 被引量:21
13
作者 ZHU ShengYang FU Qiang +1 位作者 cai chengbiao SPANOS Pol D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4年第10期1883-1894,共12页
The damage evolution and dynamic performance of a cement asphalt(CA)mortar layer of slab track subjected to vehicle dynamic load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Initially,a statistical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for the ... The damage evolution and dynamic performance of a cement asphalt(CA)mortar layer of slab track subjected to vehicle dynamic load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Initially,a statistical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for the CA mortar layer is developed using continuous damage mechanics and probability theory.In this model,the strength of the CA mortar elements is treated as a random variable,which follows the Weibull distribution.The inclusion of strain rate dependence affords considering its influence on the damage development and the transition between viscosity and elasticity.Comparisons with experimental data support the reliability of the model.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FE)model of a slab track is then created with the commercial software ABAQUS,where the devised model for the CA mortar is implemented as a user-defined material subroutine.Finally,a vertical vehicle model is coupled with the FE model of the slab track,through the wheel-rail contact forces,based on the nonlinear Hertzian contact theory.The evolution of the damage and of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CA mortar layer with various initial damage is investigated under the train and track interaction.Th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is capable of predicting the damage evolution of the CA mortar layer exposed to vehicle dynamic load.The dynamic compressive strain,the strain rate,and the induced damage increase significantly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initial damage,whereas the dynamic compressive stress exhibits a sharp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ing initial damage.Also,it is found that the strain rate dependenc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s the damage evolution and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the CA mortar lay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ment asphalt mortar slab track statistical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vehicle-track coupled dynamics damage evolu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