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J 75—2017标准与核算指南的燃气机组碳排放监测方法仿真对比分析
1
作者 陈公达 蔡秀霞 +4 位作者 林海 卢伟业 邹祥波 徐昉 马双忱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113,共13页
准确掌握燃气机组碳排放情况是保证碳交易的保障之一。不少燃气机组开始加装在线气相色谱装置,使燃料端实时监测也成为了一种可能,同时对于未加装CO_(2)监测系统或存在设备空间已满的机组,则通过O_(2)体积分数折算进行实时监测是可行路... 准确掌握燃气机组碳排放情况是保证碳交易的保障之一。不少燃气机组开始加装在线气相色谱装置,使燃料端实时监测也成为了一种可能,同时对于未加装CO_(2)监测系统或存在设备空间已满的机组,则通过O_(2)体积分数折算进行实时监测是可行路径之一。但不论采用直测还是折算监测方法,在前后端连续监测数据的偏差问题分析上,目前仍然缺乏足够的研究。因此,针对短期内不具备CO_(2)直测能力的机组,以某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历史数据为仿真对象,基于烟气O_(2)体积分数数据换算和燃料在线气相色谱数据进行连续仿真监测分析。结果发现:不同监测方法的月度数据之间没有一致性的大小排序关系,相对偏差有正也有负,年度数据相互偏差均小于5%;δ RD,R,fluegas-flue-h与烟囱出口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ontinuous emission monitoring system,CEMS)O_(2)体积分数相关性最高;该机组的碳排放偏差主要集中在负荷率55%以上的稳燃段;烟囱出口CEMS O_(2)体积分数和烟囱出口CEMS湿烟气流速在满足现有定期检定要求的前提下导致前后端碳排放量偏差的可能性最大;现有技术规范下,前后端均能实现实时监测,可用于趋势分析,但只有燃料端监测方法的仿真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小于5%;对于燃气机组,从燃料端进行碳排放监测可能更加合适,而烟气端监测方法可能更适合燃煤机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机组 碳排放 燃料端 烟气端 仿真
下载PDF
烟气碳排放监测数据补缺方法适用性
2
作者 陈公达 程国辉 +6 位作者 蔡汝金 邹祥波 朱旺 叶骥 秦士伟 唐顺 卢伟业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41,共10页
烟气端碳计量技术近年来逐渐受瞩目,然而由于国内相关技术标准和体系尚待完善,该技术尚未在发电行业的正式推广应用,尤其在CO_(2)监测数据补缺方面鲜有研究。探讨了CO_(2)监测数据缺失时的有效补缺方法,在CO_(2)浓度方面上对比了保持缺... 烟气端碳计量技术近年来逐渐受瞩目,然而由于国内相关技术标准和体系尚待完善,该技术尚未在发电行业的正式推广应用,尤其在CO_(2)监测数据补缺方面鲜有研究。探讨了CO_(2)监测数据缺失时的有效补缺方法,在CO_(2)浓度方面上对比了保持缺失段前最后有效值、基于缺省值与中位修正值的氧气换算三种补缺方法,在长周期碳排放量方面进一步增加对比了取180 h内最大碳排放速率的补缺方法。研究结果显示,两机组烟气实际燃料燃烧的最大CO_(2)体积分数在不同负荷率条件时不是固定值,且分布规律也各不同。燃煤机组的反演算最大CO_(2)体积分数散布上下限差异约4%,在负荷率方向上总体变化小,整体反演算数据的中位值18.67%,与缺省值相差小,仅0.03%。燃气机组的反演算最大CO_(2)体积分数在负荷率方向上变化存在两段显著差异,20%负荷率以下时,随负荷率上升而逐渐上升,20%负荷率以上时,随负荷率上升基本稳定,整体反演算数据的中位值11.38%,与缺省值差0.12%。在长周期考察中,用修正方法补缺后数据最接近于正常数据,1个月内造成的碳排放量偏差均控制在1.5 t以内,从数据准确性角度看,该补缺方法有高适用性。此外,采用取180 h最大值补缺的方法,虽可作为碳数据管理部门对企业的一种有效惩罚性管理手段,但长远来看,随着烟气监测法在火电行业的广泛推广,该方法可能会导致我国在国际层面的碳相关事务谈判或交易中我国火电行业的碳排放总量被高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计量 碳监测 火力发电 烟气 数据补缺
下载PDF
基于前后端在线监测的燃气发电机组碳排放特性与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陈公达 傅诗万 +1 位作者 蔡秀霞 邹祥波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105,共10页
为探索碳排放监测技术在支持火电企业碳排放“双控”以外如何助力火电机组运行优化,以某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为研究对象,在其尾部烟囱加装CO_(2)监测系统,进而基于前端调压站燃料在线监测数据与后端烟囱环保测点烟气在线监测数据... 为探索碳排放监测技术在支持火电企业碳排放“双控”以外如何助力火电机组运行优化,以某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为研究对象,在其尾部烟囱加装CO_(2)监测系统,进而基于前端调压站燃料在线监测数据与后端烟囱环保测点烟气在线监测数据开展研究。研究发现:该机组中高负荷段的烟气监测碳排放速率稳定偏高于燃料监测碳排放速率但曲线变化基本一致,说明前后端数据具有可比性但存在稳定的偏移;对于该型机组中负荷运行时,大气环境是一个优先考量因素,气温较高时可能改善机组热散失,气压较低时可减小压气机压缩能耗,进而降低该型机组瞬时碳排放强度;透平膨胀比、压气机压比、蒸燃功比可能是在机组负荷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机组瞬时碳排放强度的优先考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 CO_(2)排放监测 碳核算 天然气 运行优化
下载PDF
700 MW燃煤锅炉耦合污泥发电的工程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叶骥 陈创庭 +10 位作者 邹祥波 饶睦敏 魏帅 毛铁英 秦士伟 匡草 陈公达 胡智慧 陈天驰 姜媛 王群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1-68,共8页
近10 a,国内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大量燃煤耦合污泥发电技术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应用,然而大部分研究和应用均在机组70%负荷以上开展,鲜见燃煤耦合污泥发电在碳减排效果方面的相关研究。为掌握燃煤耦合污泥发电技术在机组中低负荷... 近10 a,国内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大量燃煤耦合污泥发电技术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应用,然而大部分研究和应用均在机组70%负荷以上开展,鲜见燃煤耦合污泥发电在碳减排效果方面的相关研究。为掌握燃煤耦合污泥发电技术在机组中低负荷工况下对锅炉的全方位影响规律,在某700 MW四角切圆粉煤锅炉上开展了50%负荷下燃煤耦合生活污泥发电现场工程试验,系统研究了燃煤耦合污泥发电对锅炉热效率、污染物排放、二噁英排放、副产物重金属含量、CO_(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额定负荷下,与不掺烧污泥相比,掺烧3%的污泥使锅炉热效率下降了0.52%,掺烧6%的污泥使锅炉热效率下降1.03%;随污泥掺比上升,炉渣含碳量相应升高,直接导致物理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增加;掺烧污泥对燃煤电厂锅炉粉尘、SO_(2)、NO_(x)等常规污染物排放无明显影响,电厂机组环保设施的处理能力可完全保证掺烧污泥时常规污染物符合超低排放标准;掺烧污泥比例越大,烟气净化装置对二噁英的脱除率相应升高,所有工况的二噁英毒性当量均低于DB 31/1291—2021《燃煤耦合污泥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0.01 ng/m^(3);粉煤灰中的Cr、Cu、Zn,炉渣中的Cr、As、Ba、Ni、Zn,脱硫石膏中Cu对污泥掺烧比例相对敏感,考虑副产物用于土壤改良的情况下,掺烧污泥工况的电厂副产物重金属含量仍符合相关农业标准;通过理论计算,掺烧3%污泥约多排放0.15%的CO_(2),掺烧6%污泥约多排放0.3%的CO_(2),耦合污泥发电技术的应用需在污泥类型、污泥前处理、掺烧负荷、燃烧调整等多方面进行优化,方可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耦合发电 锅炉热效率 二噁英 CO_(2)排放
下载PDF
中外火电企业碳排放统计方法与质量控制现状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陈公达 邹祥波 +2 位作者 卢锐 陈建军 马双忱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4-60,共7页
近2年依靠人工报表开展的碳排放量统计过程出现数据造假问题,暴露出我国碳排放量统计过程存在数据质量控制方面的不足,逐步完善国内火电企业碳排放量统计与质量控制方法是必然的趋势。以煤电和气电企业为背景,对国内外火电企业碳排放量... 近2年依靠人工报表开展的碳排放量统计过程出现数据造假问题,暴露出我国碳排放量统计过程存在数据质量控制方面的不足,逐步完善国内火电企业碳排放量统计与质量控制方法是必然的趋势。以煤电和气电企业为背景,对国内外火电企业碳排放量统计方法和数据质量要求的主要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简要梳理了欧美碳排放量统计分类管理和分级实施方法,也整理了国内最新标准中碳排放统计与质量控制要求。比较分析表明:在碳排放数据统计方法上,国内只承认排放因子法,欧美已承认连续监测法;在质量控制上,国内文件是基于多指标,且各指标覆盖意义不一致,而欧美文件对碳排放数据质量控制是基于单一指标,且设立了统一的评价分级方法。最后探讨指出,基于我国国情和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建立全面的、科学的、一致的数据质量指标和控制限值是必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 碳排放 统计方法 质量控制 综述
下载PDF
Research on desorption and regeneration of simulated decarbonization solution in the process of CO_2 capture using ammonia method 被引量:3
6
作者 MA Shuangchen WANG MengXuan +3 位作者 HAN TingTing chen WeiZhong LU DongLi chen gongda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2年第12期3411-3418,共8页
Study on desorption and regeneration of simulated decarbonization solution using ammonia method for CO2 capture was car- fled ou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feature of regeneration of decarbonization solution. The mec... Study on desorption and regeneration of simulated decarbonization solution using ammonia method for CO2 capture was car- fled ou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feature of regeneration of decarbonization solution. The mechanisms about solution desorp- tion after decarbonization were introduced briefly. Under the atmospheric pressure and in the presence of nitrogen carrier gas, several effects related to desorption of simulated decarbonization solution were analyzed, such as temperature, solution con- centration, pH, loading capacity, et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2 desorption percentage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s of temperature, solution concentration and loading capacity, but CO2 desorption percentage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pH and then decrea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monia method ammonium bicarbonate solution C02 desorption experimental research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